世界短篇小说美国卷序言
1. 艾丽丝沃克的小说集《外婆的日用家当》中文叫什么
《Everyday Use for your grandmama》中文书名为《外婆的日用家当》。
一、序言
(1)艾丽 丝·沃 克( Alice Walker) 是 一 位 近 年 来 在 美 国 当 代 文 坛除了托尼·莫里森之外的颇有影响力的黑人女作家。她出身贫寒。在大学期间和毕业之后都积极投身于轰轰烈烈的民权运 动和妇女运动, 她也曾是黑人妇女运动的喉舌《女士》杂志的编辑。
二、艾丽丝·沃克和她的“妇女主义”观点
(1)美国黑人女作家艾丽丝·沃克是一个非常坚定的黑人女权主义者。为了显示黑人女权主义的特殊性, 她甚至在 1983 年放 弃了“女权主义”(feminist)而选择了一个新词“妇女主义”( womanism) , 并将其定义为“献身于实现所有人民的, 包括男人和女 人的生存和 完美 的 主 义”( 张 岩 冰, 1998: 176) 。在沃 克 本 人看 来, “妇女主义者指的是黑人女权主义者或有色人种的女权 主 义者……通常指肆无忌惮、胆大妄为、勇敢或执拗任 性 的 行为 …… 一个热 爱 其他 女 人(有性欲要求的或/没有要求的) 的女人。 喜欢或偏爱女人的文化、女人的 感情 变 化 …… 和 女人的 力 量 ……以整个种族( 包括男人和女人) 的生存和完整为己任。不是 分裂主义者……热爱精神……热爱斗争……热爱亲人。热爱她自己……” 。《外婆的日用家当》中的女 性或多或少都具有这些特性。
(2)关于她的强烈的黑人女权主义和妇 女主义观点, 在艾丽 丝·沃克的论文集《寻找我们母亲的花园》( 1984) 中我们可以清 晰地发现。比如: 面对黑人世界中有些受物质主义诱惑而失掉 本民族作为民族精神支柱的优秀文化和传统的人, 她表现出来 的更多的是批判和痛斥; 对所有黑人妇女所遭受的不平等待遇 她通过写作去呐喊和呼吁。她曾经说过: “这个世界已 丑陋 不 堪, 我们应该努力纠正它”。再者, 沃克坚 定支持妇女所应该得到的一切权利。对待文化传统保持的必要 性, 她更是不惜余力地去保护和发扬光大。
(3)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外婆的日用家当》正是一篇宣扬艾丽丝·沃克探索如何帮助黑 人女性找寻黑人女性真正的自我和实现自我的小说佳作, 同时 它也是一部宣扬如何保护和传承黑人民族文化传统( 百衲被问 题上两代人不同的态度和第二代两个女儿对百衲被的取 舍 问 题) 的优秀文学作品。 说道黑人的优秀文化传统我们就不 能不 提 及 黑人 文 化 的 象征———百衲被。百衲被是由黑人祖辈身上拆下来的碎布片缝 合而成的, 有各种各样的色彩、图案和对称的图形。缝制百纳被 是黑人妇女生活中的一种实践活动, 也是黑人妇女文化传统和 黑人女性美学的象征。在艾丽斯·沃克看来, 缝合百纳被代表了美国黑人妇女的美学传统, 体现了黑人女性的价值, 传承了民 族文化遗产。而这正好与沃克所提倡的“妇女主义”观点相吻 合。因为她提出: “喜欢或偏爱女人的文化、女人的感情变化 ……和女人的力量……以整个种族( 包括男人和女人) 的生存 和完整为己任。不是分裂主义者……热爱精神……热爱斗争 ……热爱亲人。热爱她自己……”。
(4)小说《外婆的日用 家当》中的外婆、妈妈和麦姬正是这样的黑人女性, 他们热爱黑 人女性文化, 以整个种族( 包括男人和女人) 的生存和完整为己 任, 她们热爱亲人, 她们热爱她们自己的民族。在作者眼里她们 是黑人的未来和希望。 与此同时, 在 《寻找我们母亲的花园》( In Search of Our Mother’s Garden) 中艾丽斯·沃克把百衲被确认为美国南方黑 人妇女的创造性表达的主要形式。沃克的优秀短篇小说《外婆 的日用家当》( Everyday Use for your Grandmama) 更是充分地展 示被子作为黑人文化遗产的这一象征性主题。从中所显现的正 是沃克的强烈的“妇女主义”观。
(5)她在一切场合都反复强调的一 句话就是: “我们黑人妇女不要以我们的文化遗产为耻, 而要以 它而荣。因为这种文化遗产所散发出的精神是持久的、有创造 力的, 也是极可爱的”( 张晔, 2002: 107) 。沃克认为黑人可以通 过挖掘具有黑人文化特点的文学主题去创作, 以黑人妇女的切 身生活经历为创作素材。这样做才能努力保护黑人文学的存在 价值。
三、“母亲”的黑人女性自我实现
(1)正如小说中所描述的那样, 小说中作为两个女儿的黑人母 亲是一个大块头、大骨架的妇女, 有着干男人活儿的粗糙的双 手。冬天睡觉时穿着绒布睡衣, 白天穿着套头工作衫。她能像男 人一样狠狠地宰猪并收拾干净。她身上的脂肪使她在寒冬也能 保暖。她能整天在户外干活儿, 敲碎冰块, 取水洗衣。她能吃刚 从宰杀的猪体内切下来, 还冒着热气、而后在明火上烧熟的猪 肝 ……(张汉熙, 1996: 54)。沃克对母亲的这段自述性描写显得 形象而生动, 通过描写一个真实与典型的美国黑人劳动妇女的 形象立刻跃然纸上。
(2)这段描写突出地显现在篇幅不太长的小说 里, 它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首先, 我们可以发现这位黑人妇女 对自己的现实生活状况是心满意足的, 也为自己实在的本性而 自豪。尽管她没有什么非凡的才能, 她学到的这些生活、劳动技 能, 都是祖祖辈辈传袭下来的。但是, 这些技能造就了她强健的 体魄和独立自主的顽强个性。她的生活追求既简单又实在。她 为自己是黑人感到欣慰, 也为生活简朴感到坦然。实际上, 这就 说明她经过漫长岁月的洗礼已经悄然接受了自己的 “黑人性” 特征, 自己所处的社会地位和本民族的生存环境。一句话, 她找 到自己的人生位置, 实现了黑人女性独立的自我。
(3)从深层次意 义上来说, 作为黑人女性的母亲表现出的是对黑人民族的认 可, 对黑人文化的热爱和对属于黑人生活的热爱。所以说这位 伟大的黑人母亲是作者对黑人文化的传承的寄托, 是黑人文化 传统的极端守望者。沃克寄希望于这位强大的黑人母亲去发扬 黑人传统文化, 并使它永远存在下去。 除了对母亲相貌的描写, 作者还提到她只接受过两年的学 校教育。所以她无力对文化遗产这样抽象的概念进行深层次的 思考,.
(4)然而教育的缺乏并未阻止她对自己的家族遗产所产生的 与生俱来的理解。这种理解是基于对先人的爱和尊重的。这种 理解还可从母亲对被子的历史的描述得到进一步证实: 这两床 被子是迪伊外婆用一块块小布片拼起来, 然后由迪伊姨妈和 “我”两人在前厅的缝被架上缝合而成的, 其中一床绘的是单星 图案, 另一床是踏遍群山图案。两床被子都缝有从迪伊外婆五 十多年前穿过的衣服上拆下来的布片, 还有杰雷尔爷爷的佩兹 利涡旋纹花呢衬衣上拆下来的碎布片, 还有一小块褪了色的兰 布片, 大小只相当于一个小火柴盒, 那是从依兹拉曾祖父在南 北战争时穿的军服上拆下来的。
(5)这两床被子对母亲有 着特殊的含义。因为在母亲看来缝合的百衲被是祖先编织起来 的生活与拥有宝贵精神碎片的记忆。通过缝制被子她把对先人 的记忆都铭刻在日用家当百衲被里。当她伸手去摸被子, 有如 抚摸着被子碎片所代表的一个个先人。因而当母亲伸手去摸被 子的时候, 迪伊往后退缩, 让她摸不着被子, 那两床被子仿佛已 经属于她了。迪伊自私的行为, 人为割断了母亲与先人的联系。 这是母亲所不能容忍的。
(6)除了被子, 沃克还用搅乳器暗示了母亲对黑人文化遗产的 本能的理解, 表明了母亲与她家人的联系: 迪伊将搅乳棒包裹 起来, 把柄还露在外头。她伸手将把柄握了一会儿。不用眼睛凑 近去细看也可以看出搅乳棒把柄上由于常年累月握着搅动而 留下的凹陷的握痕。那上面的小木槽子很多, 可以分辨出哪儿 是拇指压出的印子, 哪儿是其他手指压出的印子 ……(ibid: 6)。 当母亲把搅乳棒把柄握在手中的时候, 象征着她触摸到所有使用过它的先人的手。她对被子和搅乳棒的珍爱都是基于对制作 和使用过它们的家人的热爱。而这正是艾丽斯·沃克所大力提 倡的“妇女主义”的集中体现。
四、迪伊的黑人女性自我实现
(1)迪伊走进家门时, 穿着一件拖地长裙。裙子 的颜色也花哨得耀眼, 大块大块的黄色和橙色, 亮得可以反射 太阳的光线。迪伊佩戴的金耳环直垂到肩膀上。臂上还戴着手 镯, 当她举起胳膊去抖动腋窝部衣服上的皱褶时, 臂上的手镯 叮当作响。衣裙长大宽松, 迎风飘荡。迪伊的头发像羊毛一样挺 得直直的, 像黑夜一样乌黑, 边上扎着两根长辫子。像两条小蜥 蜴, 左盘右绕在耳朵后面(ibid: 58)。 迪伊通过服饰和发型尽力 为自己创造了一个非洲人的外貌和形象, 表现了她喜好装饰表面的本性
(2)但是在她的骨子里她已经接受了 白人文化和意识。从她身上穿着黄裙子( 黑人最喜欢的颜色) 和 佩戴着非洲传统服饰来看她拥有本民族文化的“根”, 但是从她 的言语和行为中读者读出的更多是“白人化”。可以说迪伊是接 受了白人文化, 受白人文化教育的黑人女性的典型代表。她的 心理早已产生对本民族的疏离感。这里也体现出沃克本人的担 忧: 作为新时代的黑人女性在实现独立的同时, 如何不失去本 民族的文化根基。
(3)小说中还提到: 母亲说她小时候就喜欢好东西。当她家的 旧房子失火化为灰烬的时候, 她一点也不伤心, 甚至有些幸灾 乐祸。她对那所房屋讨厌得要命。从这里可以想见迪伊的心态 已经发生变化。她所寻找的女性自我已经偏离了传统方向。她 所受到的良好教育使她丧失了本真的黑人自我---贫穷奴隶 的后裔。因为旧的一切都使迪伊非常自卑, 她既不愿在别人面 前提起她的家族, 也不原带朋友到家里来玩。
(4)对于烧掉的旧房 子, 迪伊心怀窃喜; 对于新房子, 她也希望毁掉它。通过迪伊对 · 73 ·房子这一意象的态度, 表明她鄙视黑人的生活方式, 甚至想抹 杀她的美国黑人家族史。 但是迪伊这次回家探望母亲, 不仅带来了她的朋友( 或丈 夫) , 而且对家中的一切似乎有了兴趣。她一下车就迫不及待拿 来“拍立来”照相机抢拍一张又一张照片。选取的镜头都是母亲 坐在屋前。而麦姬缩成一团躲在母亲的背后。她每拍一张照片 总要认认真真地选好镜头把屋子拍进去。当一头奶牛走过来在 院子啃草时, 她立即把牛、母亲、麦姬和房子一起拍了一张照片 (ibid: 11)。 难道迪伊真的珍视这一切, 还是因为时尚潮流的缘故? 迪伊是想把这一切拍摄下来作为艺术品来展示和欣赏。
(5)这里清楚地表明迪伊误把物质的东西当成了文化遗产, 她的黑人女性自我认识陷入了误区: 她过多地关注事物的表面性, 而忽 视了事物的实质性。因为黑人的文化和传统并不是几件物品所 能代表的。它存在于黑人的精神世界。 另外, 作者提到迪伊很早离开家乡在城市里接受高等教育。所以她深受白人文化的熏陶, 也非常愿意接受白人的政治、 文化意识, 因而她在行为习惯、衣着, 甚至文化修养上刻意模仿 白人, 而企图摈弃自身所具有的黑人特征。她甚至自觉比母亲 和妹妹更聪明, 更有文化, 社会地位更优越, 所以总是对她们颐 指气使。她认为母亲和妹妹应以自己为荣耀, 甚至在她面前感觉羞愧。她的这种女性自我的实现显然是错误的。这无疑拉开 了她与母亲和妹妹之间的距离, 使她失去了对母亲的爱和尊 重, 割断了与妹妹的手足之情。
(6)再者, 迪伊不了解自己本民族的 遗产或者说对自己的遗产感到困惑。她努力为自己创造一个身 份, 但又困惑这是一个怎样的身份。她想紧紧抓住非洲的传统 文化, 却未能了解自己真正的非裔美籍人(African- American)的 文化。小说还通过迪伊的语言、名字、发型、服饰和男朋友( 或丈 夫) 批评了她对新近接纳的非洲文化的浅薄和狭隘的认识。 迪伊不仅对她新近接纳的非洲遗产的无知, 对她实际生活 中的美国文化遗产同样无知。当迪伊告诉妈妈和麦姬她已改名 为“万杰萝·李万利卡·克曼乔”时, 说过她无法忍受那些压迫她 的人给她取名。她清楚她的名字是按照迪伊姨妈的名字而取 的, 但是她并不知道这个名字在这个家族能追溯到多远。尽管 迪伊不是一个非洲人名字, 但是她是依约翰逊家族的祖先传统 而传承下来的。迪伊丢弃自己的名字而改为非洲人名字“万杰萝”。表面上看它好像是非洲人的姓氏, 但它与她的传统文化遗 产无关, 它非代代相传, 它并不象征着她家族的任何东西, 因而也就没有任何意义。这说明迪伊在接纳非洲文化根的同时, 却放弃了自己直接的真正的文化遗产 ( 非裔美籍人文化遗产, 一 部充满痛苦和耻辱的血泪史) 。
(6)沃克在小说中借用被子反映了黑人妇女之间的情谊 和几代妇女的血脉联系。但是, 作者笔下的迪伊是个反例。如: 她对麦姬说: “麦姬, 你也该努力活出个人样来啊! 现在我们所 处的是新时代。但照你和妈妈现在仍过着的生活来看, 你是绝 对体会不到这一点的” 。
(7)迪伊选择了逃避她的家庭生 活方式---其实也是在逃避属于她的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小说 中还提到迪伊想把搅乳器的盖子放在凹室餐桌中央做装饰品。 她想把被子挂在墙上远远地观赏等等。总之, 她想刻意模仿白 人用古老, 典雅的器具所做的一切。当她指责母亲和妹妹不懂得遗产的时候, 事实上是她自己不懂。因为她收集和保留遗产 的目的仅仅是为了满足自己世俗的虚荣心, 是在赶时髦和追潮 流。从这方面来说, 迪伊代表了功利的、物质的和现代的生活方 式。而实质上, 她已经失去了真正的黑人女性自我。她是沃克所 提倡的“妇女主义”的反面典型。
五、麦姬的黑人女性自我实现
(1)在故事中, 沃克用麦姬这个人物代表了被忽略的和被漠视 的黑人文化遗产的继承人。小说中有大量的关于麦姬的细节描 写。如: 麦姬在她姐姐离去之前她会一直心神不定。她会神情沮 丧地站在角落里, 一面为自己的丑陋面孔和胳膊大腿上烧出的 累累疤痕而自惭形秽, 一面怀着既羡慕又敬畏的心情怯生生地 看着她姐姐。她觉得她姐姐真正是生活的主人, 想要什么便能 得到什么, 世界还没有学会对她说个“不”字。这里麦姬身上的 “伤疤”, 象征着罪恶的种族奴隶制给非裔美籍人留下的伤痛记 忆。
(2)从深层意义上看, 麦姬是作者笔下受男性双重压迫的黑人 女性的典型代表。 在故事稍后, 母亲对麦姬的相貌给了更加详细的描述: 你 有没有见到过一个跛了脚的动物, 比如说一只狗, 被一个粗心 莽撞的有钱买得起汽车的人压伤后侧着身子向一个愚昧得对 它表示关切的人走去的样子? 我的麦姬走路时就是那个样子。 自从那次大火烧垮房屋之事发生后, 她一直是这个样子, 下巴 贴近胸口, 眼盯着地面。
(3)在白人种族奴隶制度下, 美国 黑人身心遭受严重的伤害。在白人面前黑人女性显得非常驯服 和顺从, 她们既不敢正视白人, 更不敢声言自己的合理和正当 的要求。从对麦姬的日常生活的描述上我们看到麦姬是一直留在 母亲的身边长大的。在日常生活中, 通过帮助母亲她慢慢学会 了使用祖先留下来的旧的手工器具。像母亲一样, 她了解这个 家族的历史, 知道家中每一件物品的来源, 更为可贵的是祖母 和姨妈教会了她缝制被子的技术。在缝制被子这一鲜活的过程 中, 麦姬继承了黑人的历史和传统, 也实现了黑人女性自我。麦 姬知道, 被子在缝制的过程中是通过连续不断的更新才能得以 留存下来, 所以它也反映出黑人文化传统的连续性和不断更新 的意识。
(3)麦姬对于文化遗产的理解也表现在她同意妈妈让迪伊 把被子拿走和自己不要那些被子。因为对于麦姬而言, 这两床 被子是对母亲家庭及所有先人的永久纪念。这种记忆是精神世 界的东西, 即使不拥有它的物质存在, 她也同样拥有它, 因为被 子早已经作为文化遗产的象征深深地烙印在麦姬的精神世界 里。另外, 麦姬与被子的联系反映了麦姬并不看重物质所具有 的经济价值, 不在乎物质外在的审美装饰, 而是更看重体现在 百衲被和搅乳器背后的黑人家庭的血缘关系和它们所折射出 的黑人传统文化的精髓 。
(4)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麦姬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黑人女性自我, 实实在在地传承了黑 人民族的文化。可以说, 在麦姬的身上黑人的一切都深深地扎 下了根。这也正是小说家沃克的真正用意所在。
六、总结
(1)在《外婆的日用家当》中, 沃克传达了文化遗产的传承既不 在于名称的改变, 也不在于服饰和发型的改变这一鲜明观点。 实际上她强调了文化遗产的内在必然性, 否定对文化遗产的表 面化认识。而在文化遗产的背后作者实质上揭示了黑人女性自 我实现的不同方式。
(2)对于文化遗产作者认为它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 拥有真正文化遗产的人应该在日常生活中每天使用它并 不断更新它。沃克也认为遗产和文化的价值不在于对物品的拥 有或表面兴趣, 而是代表了人们对生活的不同态度和生活方 式。
(3)作者认可母亲和妹妹的简单和世俗的遗产价值观而鄙视迪 伊的物质主义价值观。实际上, 作者肯定了前者的自我实现方 式而坚决否定了后者。另外, 作者也建议生活在美国的黑人, 在 融入到美国白人社会的同时, 保持自己独特的黑人文化遗产, 惟有如此黑人民族才能永远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2. 世界经典短篇小说的作品目录
序言
上卷
水手舅舅
流浪汉威利的故事
黑面纱
三怪客
艾米·福斯特
老虎!老虎!
质量
墙上的斑点
公爵夫人和珍宝商
阿拉比
马贩子的女儿
美妇人
花园茶会
英国女人
胎记
威廉·威尔逊
吉米·罗斯
竞选州长
瓦格纳作品音乐会
一块牛排
上帝的力量
冬天的梦
驿站长
外套
塔曼
舞会以后
跳来跳去的女人
套中人
一刹那
俄罗斯性格
魔障
《世界经典短篇小说(下卷)》目录:
序言
下卷
蒙庞西埃王妃
法尼娜·法尼尼
改邪归正的梅莫特
克洛德·格
马铁奥·法尔科内
一颗简单的心
雅克·达摩尔
柏林之围
蓝胡子和他的七个妻子
羊脂球
浪子回家
西尔瓦尼子爵之死
薇奥朗特,或名迷恋社交生活
远距离感触
心乱
石心
体操课
日内瓦湖畔的插曲
饥饿艺术家
地洞
弗洛拉太太和她的女婿彭查先生
夜
饥饿的石头
罗生门
鱼服记
3. 外婆的日用家当的英语书名叫什么
《Everyday Use for your grandmama》中文书名为《外婆的日用家当》。
一、序言
(1)艾丽 丝·沃 克( Alice Walker) 是 一 位 近 年 来 在 美 国 当 代 文 坛除了托尼·莫里森之外的颇有影响力的黑人女作家。她出身贫寒。在大学期间和毕业之后都积极投身于轰轰烈烈的民权运 动和妇女运动, 她也曾是黑人妇女运动的喉舌《女士》杂志的编辑。
二、艾丽丝·沃克和她的“妇女主义”观点
(1)美国黑人女作家艾丽丝·沃克是一个非常坚定的黑人女权主义者。为了显示黑人女权主义的特殊性, 她甚至在 1983 年放 弃了“女权主义”(feminist)而选择了一个新词“妇女主义”( womanism) , 并将其定义为“献身于实现所有人民的, 包括男人和女 人的生存和 完美 的 主 义”( 张 岩 冰, 1998: 176) 。在沃 克 本 人看 来, “妇女主义者指的是黑人女权主义者或有色人种的女权 主 义者……通常指肆无忌惮、胆大妄为、勇敢或执拗任 性 的 行为 …… 一个热 爱 其他 女 人(有性欲要求的或/没有要求的) 的女人。 喜欢或偏爱女人的文化、女人的 感情 变 化 …… 和 女人的 力 量 ……以整个种族( 包括男人和女人) 的生存和完整为己任。不是 分裂主义者……热爱精神……热爱斗争……热爱亲人。热爱她自己……” 。《外婆的日用家当》中的女 性或多或少都具有这些特性。
(2)关于她的强烈的黑人女权主义和妇 女主义观点, 在艾丽 丝·沃克的论文集《寻找我们母亲的花园》( 1984) 中我们可以清 晰地发现。比如: 面对黑人世界中有些受物质主义诱惑而失掉 本民族作为民族精神支柱的优秀文化和传统的人, 她表现出来 的更多的是批判和痛斥; 对所有黑人妇女所遭受的不平等待遇 她通过写作去呐喊和呼吁。她曾经说过: “这个世界已 丑陋 不 堪, 我们应该努力纠正它”。再者, 沃克坚 定支持妇女所应该得到的一切权利。对待文化传统保持的必要 性, 她更是不惜余力地去保护和发扬光大。
(3)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外婆的日用家当》正是一篇宣扬艾丽丝·沃克探索如何帮助黑 人女性找寻黑人女性真正的自我和实现自我的小说佳作, 同时 它也是一部宣扬如何保护和传承黑人民族文化传统( 百衲被问 题上两代人不同的态度和第二代两个女儿对百衲被的取 舍 问 题) 的优秀文学作品。 说道黑人的优秀文化传统我们就不 能不 提 及 黑人 文 化 的 象征———百衲被。百衲被是由黑人祖辈身上拆下来的碎布片缝 合而成的, 有各种各样的色彩、图案和对称的图形。缝制百纳被 是黑人妇女生活中的一种实践活动, 也是黑人妇女文化传统和 黑人女性美学的象征。在艾丽斯·沃克看来, 缝合百纳被代表了美国黑人妇女的美学传统, 体现了黑人女性的价值, 传承了民 族文化遗产。而这正好与沃克所提倡的“妇女主义”观点相吻 合。因为她提出: “喜欢或偏爱女人的文化、女人的感情变化 ……和女人的力量……以整个种族( 包括男人和女人) 的生存 和完整为己任。不是分裂主义者……热爱精神……热爱斗争 ……热爱亲人。热爱她自己……”。
(4)小说《外婆的日用 家当》中的外婆、妈妈和麦姬正是这样的黑人女性, 他们热爱黑 人女性文化, 以整个种族( 包括男人和女人) 的生存和完整为己 任, 她们热爱亲人, 她们热爱她们自己的民族。在作者眼里她们 是黑人的未来和希望。 与此同时, 在 《寻找我们母亲的花园》( In Search of Our Mother’s Garden) 中艾丽斯·沃克把百衲被确认为美国南方黑 人妇女的创造性表达的主要形式。沃克的优秀短篇小说《外婆 的日用家当》( Everyday Use for your Grandmama) 更是充分地展 示被子作为黑人文化遗产的这一象征性主题。从中所显现的正 是沃克的强烈的“妇女主义”观。
(5)她在一切场合都反复强调的一 句话就是: “我们黑人妇女不要以我们的文化遗产为耻, 而要以 它而荣。因为这种文化遗产所散发出的精神是持久的、有创造 力的, 也是极可爱的”( 张晔, 2002: 107) 。沃克认为黑人可以通 过挖掘具有黑人文化特点的文学主题去创作, 以黑人妇女的切 身生活经历为创作素材。这样做才能努力保护黑人文学的存在 价值。
三、“母亲”的黑人女性自我实现
(1)正如小说中所描述的那样, 小说中作为两个女儿的黑人母 亲是一个大块头、大骨架的妇女, 有着干男人活儿的粗糙的双 手。冬天睡觉时穿着绒布睡衣, 白天穿着套头工作衫。她能像男 人一样狠狠地宰猪并收拾干净。她身上的脂肪使她在寒冬也能 保暖。她能整天在户外干活儿, 敲碎冰块, 取水洗衣。她能吃刚 从宰杀的猪体内切下来, 还冒着热气、而后在明火上烧熟的猪 肝 ……(张汉熙, 1996: 54)。沃克对母亲的这段自述性描写显得 形象而生动, 通过描写一个真实与典型的美国黑人劳动妇女的 形象立刻跃然纸上。
(2)这段描写突出地显现在篇幅不太长的小说 里, 它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首先, 我们可以发现这位黑人妇女 对自己的现实生活状况是心满意足的, 也为自己实在的本性而 自豪。尽管她没有什么非凡的才能, 她学到的这些生活、劳动技 能, 都是祖祖辈辈传袭下来的。但是, 这些技能造就了她强健的 体魄和独立自主的顽强个性。她的生活追求既简单又实在。她 为自己是黑人感到欣慰, 也为生活简朴感到坦然。实际上, 这就 说明她经过漫长岁月的洗礼已经悄然接受了自己的 “黑人性” 特征, 自己所处的社会地位和本民族的生存环境。一句话, 她找 到自己的人生位置, 实现了黑人女性独立的自我。
(3)从深层次意 义上来说, 作为黑人女性的母亲表现出的是对黑人民族的认 可, 对黑人文化的热爱和对属于黑人生活的热爱。所以说这位 伟大的黑人母亲是作者对黑人文化的传承的寄托, 是黑人文化 传统的极端守望者。沃克寄希望于这位强大的黑人母亲去发扬 黑人传统文化, 并使它永远存在下去。 除了对母亲相貌的描写, 作者还提到她只接受过两年的学 校教育。所以她无力对文化遗产这样抽象的概念进行深层次的 思考,.
(4)然而教育的缺乏并未阻止她对自己的家族遗产所产生的 与生俱来的理解。这种理解是基于对先人的爱和尊重的。这种 理解还可从母亲对被子的历史的描述得到进一步证实: 这两床 被子是迪伊外婆用一块块小布片拼起来, 然后由迪伊姨妈和 “我”两人在前厅的缝被架上缝合而成的, 其中一床绘的是单星 图案, 另一床是踏遍群山图案。两床被子都缝有从迪伊外婆五 十多年前穿过的衣服上拆下来的布片, 还有杰雷尔爷爷的佩兹 利涡旋纹花呢衬衣上拆下来的碎布片, 还有一小块褪了色的兰 布片, 大小只相当于一个小火柴盒, 那是从依兹拉曾祖父在南 北战争时穿的军服上拆下来的。
(5)这两床被子对母亲有 着特殊的含义。因为在母亲看来缝合的百衲被是祖先编织起来 的生活与拥有宝贵精神碎片的记忆。通过缝制被子她把对先人 的记忆都铭刻在日用家当百衲被里。当她伸手去摸被子, 有如 抚摸着被子碎片所代表的一个个先人。因而当母亲伸手去摸被 子的时候, 迪伊往后退缩, 让她摸不着被子, 那两床被子仿佛已 经属于她了。迪伊自私的行为, 人为割断了母亲与先人的联系。 这是母亲所不能容忍的。
(6)除了被子, 沃克还用搅乳器暗示了母亲对黑人文化遗产的 本能的理解, 表明了母亲与她家人的联系: 迪伊将搅乳棒包裹 起来, 把柄还露在外头。她伸手将把柄握了一会儿。不用眼睛凑 近去细看也可以看出搅乳棒把柄上由于常年累月握着搅动而 留下的凹陷的握痕。那上面的小木槽子很多, 可以分辨出哪儿 是拇指压出的印子, 哪儿是其他手指压出的印子 ……(ibid: 6)。 当母亲把搅乳棒把柄握在手中的时候, 象征着她触摸到所有使用过它的先人的手。她对被子和搅乳棒的珍爱都是基于对制作 和使用过它们的家人的热爱。而这正是艾丽斯·沃克所大力提 倡的“妇女主义”的集中体现。
四、迪伊的黑人女性自我实现
(1)迪伊走进家门时, 穿着一件拖地长裙。裙子 的颜色也花哨得耀眼, 大块大块的黄色和橙色, 亮得可以反射 太阳的光线。迪伊佩戴的金耳环直垂到肩膀上。臂上还戴着手 镯, 当她举起胳膊去抖动腋窝部衣服上的皱褶时, 臂上的手镯 叮当作响。衣裙长大宽松, 迎风飘荡。迪伊的头发像羊毛一样挺 得直直的, 像黑夜一样乌黑, 边上扎着两根长辫子。像两条小蜥 蜴, 左盘右绕在耳朵后面(ibid: 58)。 迪伊通过服饰和发型尽力 为自己创造了一个非洲人的外貌和形象, 表现了她喜好装饰表面的本性
(2)但是在她的骨子里她已经接受了 白人文化和意识。从她身上穿着黄裙子( 黑人最喜欢的颜色) 和 佩戴着非洲传统服饰来看她拥有本民族文化的“根”, 但是从她 的言语和行为中读者读出的更多是“白人化”。可以说迪伊是接 受了白人文化, 受白人文化教育的黑人女性的典型代表。她的 心理早已产生对本民族的疏离感。这里也体现出沃克本人的担 忧: 作为新时代的黑人女性在实现独立的同时, 如何不失去本 民族的文化根基。
(3)小说中还提到: 母亲说她小时候就喜欢好东西。当她家的 旧房子失火化为灰烬的时候, 她一点也不伤心, 甚至有些幸灾 乐祸。她对那所房屋讨厌得要命。从这里可以想见迪伊的心态 已经发生变化。她所寻找的女性自我已经偏离了传统方向。她 所受到的良好教育使她丧失了本真的黑人自我---贫穷奴隶 的后裔。因为旧的一切都使迪伊非常自卑, 她既不愿在别人面 前提起她的家族, 也不原带朋友到家里来玩。
(4)对于烧掉的旧房 子, 迪伊心怀窃喜; 对于新房子, 她也希望毁掉它。通过迪伊对 · 73 ·房子这一意象的态度, 表明她鄙视黑人的生活方式, 甚至想抹 杀她的美国黑人家族史。 但是迪伊这次回家探望母亲, 不仅带来了她的朋友( 或丈 夫) , 而且对家中的一切似乎有了兴趣。她一下车就迫不及待拿 来“拍立来”照相机抢拍一张又一张照片。选取的镜头都是母亲 坐在屋前。而麦姬缩成一团躲在母亲的背后。她每拍一张照片 总要认认真真地选好镜头把屋子拍进去。当一头奶牛走过来在 院子啃草时, 她立即把牛、母亲、麦姬和房子一起拍了一张照片 (ibid: 11)。 难道迪伊真的珍视这一切, 还是因为时尚潮流的缘故? 迪伊是想把这一切拍摄下来作为艺术品来展示和欣赏。
(5)这里清楚地表明迪伊误把物质的东西当成了文化遗产, 她的黑人女性自我认识陷入了误区: 她过多地关注事物的表面性, 而忽 视了事物的实质性。因为黑人的文化和传统并不是几件物品所 能代表的。它存在于黑人的精神世界。 另外, 作者提到迪伊很早离开家乡在城市里接受高等教育。所以她深受白人文化的熏陶, 也非常愿意接受白人的政治、 文化意识, 因而她在行为习惯、衣着, 甚至文化修养上刻意模仿 白人, 而企图摈弃自身所具有的黑人特征。她甚至自觉比母亲 和妹妹更聪明, 更有文化, 社会地位更优越, 所以总是对她们颐 指气使。她认为母亲和妹妹应以自己为荣耀, 甚至在她面前感觉羞愧。她的这种女性自我的实现显然是错误的。这无疑拉开 了她与母亲和妹妹之间的距离, 使她失去了对母亲的爱和尊 重, 割断了与妹妹的手足之情。
(6)再者, 迪伊不了解自己本民族的 遗产或者说对自己的遗产感到困惑。她努力为自己创造一个身 份, 但又困惑这是一个怎样的身份。她想紧紧抓住非洲的传统 文化, 却未能了解自己真正的非裔美籍人(African- American)的 文化。小说还通过迪伊的语言、名字、发型、服饰和男朋友( 或丈 夫) 批评了她对新近接纳的非洲文化的浅薄和狭隘的认识。 迪伊不仅对她新近接纳的非洲遗产的无知, 对她实际生活 中的美国文化遗产同样无知。当迪伊告诉妈妈和麦姬她已改名 为“万杰萝·李万利卡·克曼乔”时, 说过她无法忍受那些压迫她 的人给她取名。她清楚她的名字是按照迪伊姨妈的名字而取 的, 但是她并不知道这个名字在这个家族能追溯到多远。尽管 迪伊不是一个非洲人名字, 但是她是依约翰逊家族的祖先传统 而传承下来的。迪伊丢弃自己的名字而改为非洲人名字“万杰萝”。表面上看它好像是非洲人的姓氏, 但它与她的传统文化遗 产无关, 它非代代相传, 它并不象征着她家族的任何东西, 因而也就没有任何意义。这说明迪伊在接纳非洲文化根的同时, 却放弃了自己直接的真正的文化遗产 ( 非裔美籍人文化遗产, 一 部充满痛苦和耻辱的血泪史) 。
(6)沃克在小说中借用被子反映了黑人妇女之间的情谊 和几代妇女的血脉联系。但是, 作者笔下的迪伊是个反例。如: 她对麦姬说: “麦姬, 你也该努力活出个人样来啊! 现在我们所 处的是新时代。但照你和妈妈现在仍过着的生活来看, 你是绝 对体会不到这一点的” 。
(7)迪伊选择了逃避她的家庭生 活方式---其实也是在逃避属于她的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小说 中还提到迪伊想把搅乳器的盖子放在凹室餐桌中央做装饰品。 她想把被子挂在墙上远远地观赏等等。总之, 她想刻意模仿白 人用古老, 典雅的器具所做的一切。当她指责母亲和妹妹不懂得遗产的时候, 事实上是她自己不懂。因为她收集和保留遗产 的目的仅仅是为了满足自己世俗的虚荣心, 是在赶时髦和追潮 流。从这方面来说, 迪伊代表了功利的、物质的和现代的生活方 式。而实质上, 她已经失去了真正的黑人女性自我。她是沃克所 提倡的“妇女主义”的反面典型。
五、麦姬的黑人女性自我实现
(1)在故事中, 沃克用麦姬这个人物代表了被忽略的和被漠视 的黑人文化遗产的继承人。小说中有大量的关于麦姬的细节描 写。如: 麦姬在她姐姐离去之前她会一直心神不定。她会神情沮 丧地站在角落里, 一面为自己的丑陋面孔和胳膊大腿上烧出的 累累疤痕而自惭形秽, 一面怀着既羡慕又敬畏的心情怯生生地 看着她姐姐。她觉得她姐姐真正是生活的主人, 想要什么便能 得到什么, 世界还没有学会对她说个“不”字。这里麦姬身上的 “伤疤”, 象征着罪恶的种族奴隶制给非裔美籍人留下的伤痛记 忆。
(2)从深层意义上看, 麦姬是作者笔下受男性双重压迫的黑人 女性的典型代表。 在故事稍后, 母亲对麦姬的相貌给了更加详细的描述: 你 有没有见到过一个跛了脚的动物, 比如说一只狗, 被一个粗心 莽撞的有钱买得起汽车的人压伤后侧着身子向一个愚昧得对 它表示关切的人走去的样子? 我的麦姬走路时就是那个样子。 自从那次大火烧垮房屋之事发生后, 她一直是这个样子, 下巴 贴近胸口, 眼盯着地面。
(3)在白人种族奴隶制度下, 美国 黑人身心遭受严重的伤害。在白人面前黑人女性显得非常驯服 和顺从, 她们既不敢正视白人, 更不敢声言自己的合理和正当 的要求。从对麦姬的日常生活的描述上我们看到麦姬是一直留在 母亲的身边长大的。在日常生活中, 通过帮助母亲她慢慢学会 了使用祖先留下来的旧的手工器具。像母亲一样, 她了解这个 家族的历史, 知道家中每一件物品的来源, 更为可贵的是祖母 和姨妈教会了她缝制被子的技术。在缝制被子这一鲜活的过程 中, 麦姬继承了黑人的历史和传统, 也实现了黑人女性自我。麦 姬知道, 被子在缝制的过程中是通过连续不断的更新才能得以 留存下来, 所以它也反映出黑人文化传统的连续性和不断更新 的意识。
(3)麦姬对于文化遗产的理解也表现在她同意妈妈让迪伊 把被子拿走和自己不要那些被子。因为对于麦姬而言, 这两床 被子是对母亲家庭及所有先人的永久纪念。这种记忆是精神世 界的东西, 即使不拥有它的物质存在, 她也同样拥有它, 因为被 子早已经作为文化遗产的象征深深地烙印在麦姬的精神世界 里。另外, 麦姬与被子的联系反映了麦姬并不看重物质所具有 的经济价值, 不在乎物质外在的审美装饰, 而是更看重体现在 百衲被和搅乳器背后的黑人家庭的血缘关系和它们所折射出 的黑人传统文化的精髓 。
(4)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麦姬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黑人女性自我, 实实在在地传承了黑 人民族的文化。可以说, 在麦姬的身上黑人的一切都深深地扎 下了根。这也正是小说家沃克的真正用意所在。
六、总结
(1)在《外婆的日用家当》中, 沃克传达了文化遗产的传承既不 在于名称的改变, 也不在于服饰和发型的改变这一鲜明观点。 实际上她强调了文化遗产的内在必然性, 否定对文化遗产的表 面化认识。而在文化遗产的背后作者实质上揭示了黑人女性自 我实现的不同方式。
(2)对于文化遗产作者认为它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 拥有真正文化遗产的人应该在日常生活中每天使用它并 不断更新它。沃克也认为遗产和文化的价值不在于对物品的拥 有或表面兴趣, 而是代表了人们对生活的不同态度和生活方 式。
(3)作者认可母亲和妹妹的简单和世俗的遗产价值观而鄙视迪 伊的物质主义价值观。实际上, 作者肯定了前者的自我实现方 式而坚决否定了后者。另外, 作者也建议生活在美国的黑人, 在 融入到美国白人社会的同时, 保持自己独特的黑人文化遗产, 惟有如此黑人民族才能永远立于世界民族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