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短篇小说创作谈都市耕牧人
① 《乡土中国》的大概内容
《故乡》是李箕永的作品,李箕永,生于1895年,卒于1984年,是朝鲜现代文学和无产阶级文学的优秀代表、杰出的创始人之一。《故乡》,反映了“卡普”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作,也是朝鲜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作品,在朝鲜文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二地主安承学是《故乡》中反动势力的代表。他是日本帝国主义的忠实走狗,也是地主闵判书的凶恶管家和爪牙。他靠高利贷和收租而成为村里的暴发户。他刚刚来到元德村时,本是一个毫无所有、一贫如洗的流浪汉。由于狡猾诡诈,善于钻营,在郡里弄到了一个雇员的差事。
接着,这个人人唾骂的坏蛋又得到了地主闵判书的垂青和信任,让他成为地主的代理人。他到处催租逼债,为非作歹,人面兽心。他认贼作父,同日本警察勾搭起来,又是一个奴颜婢膝甘当洋奴的民族败类。
《故乡》的艺术成就,也是十分突出的。
首先,他塑造了符合于时代要求的新型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金喜俊,这是具有开创意义的。金喜俊是作家早期创作同类革命知识分子的继续和发展。作家曾说过:“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给‘卡普’作家们提出了创作与运动的新形势相适应的主人公的光荣任务。《故乡》就是这一课题的回答。”应该说,这一光荣任务,首先由李箕永胜利地完成了。
其次,《故乡》中生动地展示了朝鲜农村的民俗风貌。如:农乐队的歌舞、婚礼的欢庆和生日的祝贺以及其他民间习俗的描绘,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显示了与众不同的民族特色。
再次,善于利用景物描写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借景抒情,把人物精神面貌和感情活动,通过自然景物生动而形象地展示在读者面前。如:抗租斗争胜利的一章中的黎明的描写:
……灰黑色的云彩已经开始在天空的一角渐渐地散去,它仿佛向人们预告:光明就要来临……”这种景物描写是寓意深刻的,使人们清楚地意识到:斗争的胜利就在眼前。
② 莫言的主要作品有哪些
莫言,生于1956年,山东高密人,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集《红高粱家族》、《丰乳肥臀》、《天堂蒜苔之歌》,中短篇小说集《透明的萝卜》、《爆炸》等。中篇小说《红高粱》是莫言的代表作品,发表于《人民文学》1986年第3期,获1985~1986年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后据此改编的同名电影于1988年在西柏林国际电影节上获金熊奖。
③ 高原上壮观的文学树林——宁夏文学创作管窥
高原上壮观的文学树林——宁夏文学创作管窥
◎蔡家园
宁夏文学是黄土高原上一个独特的存在,新时期以来由“一棵树”(张贤亮)发展到“三棵树”,再到“新三棵树”,如今已是蓊蓊郁郁一片壮观的文学树林。石舒清、郭文斌、陈继明、金瓯、漠月、张学东、季栋梁、李进祥、马金莲的作品,都给我留下了较深的印象。宁夏文学已成为一种“现象”,对于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国精神提供了独特的经验。
我想用三个“清”来简单概括一下阅读印象:清苦的生存状态、清安的人生态度、清洁的精神追求。
清苦的生存状态。宁夏自然条件恶劣、经济相对落后,“西海固”有“苦甲天下”之称。宁夏作家关于乡土的描写中弥漫着干旱、饥饿、贫穷、苦难,呈现出清苦的生存状态。像石舒清的“疙瘩山”、陈继明的 “高沙窝 ”、李进祥的 “清水河”等都逼真而细腻地记录了原生态的生活。记得石舒清有部小说集叫《苦土》,这个题目具有象征性,道出了宁夏作家普遍具有的 “苦土”情结。陈继明说:“生活在西部的作家,距离土地和苦难更切近,因而写得更多……对于他们来说,这样的情形更是命运,而非策略。”他们对于“清苦”生存状态的表现,不是猎奇性的展览、消费性的噱头,而是与心灵、与生命感受直接关联,因此这种贫困、苦难书写别具动人心弦的力量。
清安的人生态度。宁夏作家虽然大量书写苦难生活,但是他们笔下的人物总是把苦难视为人的生存常态,“苦而不痛,难而不畏”,能够与苦难坦然相处,进而超越苦难,表现出一种清安的人生态度。郭文斌说:“对于‘西海固’,大多数人只抓住了它‘尖锐’的一面,‘苦’和‘烈’的一面,却没有认识到‘西海固’的‘寓言’性,没有看到她深藏不露的‘微笑’,当然也就不能表达她的博大、神秘、宁静和安详。培育了‘西海固’连同‘西海固文学’的,不是‘尖锐’,也不是‘苦’和‘烈’,而是一种动态的宁静和安详。”作家们总是用平和的心态去感受和体味,努力在生活的苦难、困厄中发掘美好和温情,在物质的贫乏、窘迫中寻觅真爱和诗意。郭文斌还说过:“贫穷就是贫穷,它不可爱,但也不可怕,人们可以而且能够像享受富足一样享受贫穷。贫穷作为一种生存状态,人们只能接受它,歌颂与诅咒都无济于事。”这句话更是道出了宁夏作家对贫穷、苦难的独特理解,以及他们温暖平和、超越此在的心态。这种人生态度在石舒清、郭文斌、张学东、漠月、马金莲等的作品中清晰可见。像郭文斌的《水随天去》中,禅宗的顿悟使“父亲”抛弃了所谓的“现实之有”而进入“精神之无”。这种弃世行为,既是一种生命自适的体现,也是一种返璞归真、追求精神自由的体现,暗含了道家不为物役、率性顺道、叩问本真的意义诉求。当“父亲”的生命哲学与人生观念游走于儒道释文化之间时,世界就成了人心安详如意的镜像。像马金莲的《长河》,则表达了纯净高尚的“死亡关怀”。人们面对死亡时的安详与释然,造就出坚韧不拔的隐忍精神,表现为清安的人生态度。李建军说宁夏文学有一种“宁静与内省的气质”,我想与这种超越性的人生态度是有关的。
清洁的精神追求。宁夏文学的精神性特征非常突出,作家们不约而同地将苦难审美化,表现出对“清洁之美”的崇高追求。“清洁之美”中包含着神性色彩,这种神性色彩一方面源自宗教文化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是对现实语境的回应——在消费主义浪潮的冲击下,固有的价值观分崩离析,人类的自我拯救只能寄希望于神性的力量来完成。宁夏作家对清洁精神的追求,往往是通过日常化的书写来实现。像石舒清《清洁的日子》中描写回族家庭的“扫院”,看似平常普通,作家却深入细致地发掘出日常生活中的诗意和温情,进而上升为一种精神信仰。从小说平静甚至平淡的描写中,我们了解了什么是真正的苦难和贫穷,同时也理解了这种生活能够维持下去的奥秘——真正的清洁精神就在这种素朴的生活中彰显。像了一容的《挂在月光中的铜汤瓶》中,月亮是一种充满诗意的浪漫想象,代表母性的慈爱,“汤瓶”是穆斯林信众的洁净用具,“铜”则暗示了该民族质地坚硬的精神。这篇小说从人生的卑微来写心灵的高贵,表现了对于信仰的坚定追求。
宁夏许多作家笔下经常出现两个意象——“新月”和“清水”,都是清洁精神的象征。“新月”在宗教文化中具有特殊含义。作家们描写月亮不仅是为了描写景色,而是在月亮意象中寄托了诸多具有民族特征的情怀,譬如圣洁、清洁、安宁、美好,等等。石舒清作品中的月亮意象,李进祥《孤独成双》中的月亮、马金莲《坚硬的月光》和《夜空》等作品中的月亮都有类似的含义。“清水”在宗教文化中被赋予了特殊意义。石舒清《清水里的刀子》中的“清水”的特殊意义,不仅展示了回族穆斯林的生命观,还表达了对生命的神圣理解。李进样的《换水》中,主人公马清说:“咱回家,清水河的水好,啥病都能洗好!”“水”就是信仰的象征,在欲望化的都市中将清洁的精神内涵凸显了出来。马金莲在《长河》中庄重地描绘亡人洗礼,“清水”蕴含着信仰的力量,表达了作家对终极价值的思考。
一、宁夏文学对于当代中国文学的意义
一是对文学地域性、民族性的坚守,为讲述中国故事提供了独特经验。在信息化时代,“二手经验”泛滥,文学写作表现出趋同化、模式化,独特的故事、独特的体验、独特的发现越来越稀少。宁夏作家回到中国化的具体历史语境与话语场中,扎根现实土壤,扎根民族生活,虔诚地描写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在苦难中的挣扎和走向新生途中的困惑,生动而逼真地表现出了乡土的“地方色彩”和“异域情调”,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宁夏作家直面现实和处理现实的能力、品格在当下文坛独树一帜,为我们如何讲述中国故事提供了有益借鉴。
二是对文学精神高地的坚守,提升了中国当代文学的精神含量。在这个商品化、物欲化的时代,宁夏作家始终保有对文学的敬畏,将文学视为精神的高地,他们的许多文字甚至带有神性,这与京沪作家、南方作家截然不同。他们继承了新文学“为人生”的优秀传统,表现出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担当精神。贺绍俊在《宁夏文学的意义》中说:“宁夏的文学肖像精准地表达出建立在前现代社会基础上的人类积累的精神价值”。相对于流行的欲望写作、黑暗写作,宁夏文学努力超越苦难和世俗,对神圣、纯净精神的孜孜追求,对于重建当代价值理想具有启发意义。
二、关于宁夏文学未来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一是对主体精神的再发现与坚守。
(1)重视启蒙传统。百年来中国社会发展有一条清晰的主线,那就是对现代性的追求,这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潮流和趋势,离开现代性谈文学性是不可能的。当下时代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前现代、现代、后现代相互缠绕,彼此冲突,恰好为文学提供了创新的机遇。在这样的时代语境中,启蒙思想仍然没有过时。康德说过:“从迷信中解放出来唤作启蒙。”启蒙的要义正是“重新认识你自己”,在这个意义上说,宁夏作家对人的主体性的发现和坚守,比对于理想、信仰的坚守显得更加重要。在宁夏作家中,漠月给我的感觉是,他似乎更加注重知识分子的主体意识和主体情怀。这应该与他的经历有关。漠月远离了自己的故乡,因此故乡才成了他比照现实社会、关注生命状态的精神家园。像他的《赶羊》中,女人放羊的行为不是原初意义上的饲养,而是一种精神存在方式,放牧的并不是羊群,而是自己的心灵,羊群之于女人是一种温暖的符号。他试图在小说中建构一种自足和谐的世界,当然这个世界还是被破坏了。像陈继明的《北京和尚》,他思考的是怎样从“知识—权力对人的奴役”中寻求精神突围,而不是考虑如何从古老的农耕文明获得心灵的安栖之地。他们的思考和表达都体现出一种强烈的主体意识,在重新认识自己的过程中,对生活、对历史、对生命、对人性有新的观照与发现。
(2)避免同质化。宁夏部分作家自我重复和模仿他人的现象比较明显。同质化的根源之一就在于作家主体意识较弱,缺乏更加开阔的视野和更为独特的体验,缺乏洞察力和思想力。作家只有自觉地“打开”了自我之后,才有可能“打开”眼前的世界——宁夏大地上除了清苦的乡土,还有丰美的塞上江南,还有转型中的城镇,还有现代性都市生活;只有具备了更加开放、现代的理念,才可能在与传统文化的碰撞中激发出思想的活力,在与流行观念的交锋中焕发出思想的力量。
二是建立总体性的关照视野。很多时候,人们容易陷入简单的二元对立思维,在这种思维的主导下,乡村、贫穷、苦难往往会变成消费性景观,从而消解了它们应有的审美价值、思想价值。城、乡虽是不同的场域,但是异质的表象背后存在共有的时代精神,这就需要作家去开掘、发现和整合。写作者只有抛弃了简单的城乡二元对立思维,在现代性的立场上自觉追求自然生命、精神生命的融合,才有可能重构人类的精神家园。尤其是关于底层生活的书写中,要特别警惕纯粹的道德批判,因为道德不是唯一的,更不是最高的尺度。简单援用人道主义,很容易限制作家对于“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深入而全面的思考。要避免成为马尔库塞说的“单向度的人”。作家应该拥有一种总体性的眼光,在宏阔的人类视野和历史视野之中,全面、深入地理解全球化、市场化和高科技共同作用于当下而带来的深刻的社会结构性变化,以及人类心灵遭遇的巨大危机,去准确捕捉作为镜像的“真实生活”,而不至于被碎片化的、表象化的感受所遮蔽。不能只是瞩目 “过去的乡村”,还要观照“现在的生活”;不能认为描写乡村,只要熟悉乡土就够了,还要理解城市化的进程。倘若忽略了社会生活的全面性和有机联系性,忽略了生活的历史感,必然会影响作品的思想深度。恩格斯说过,作品的思想深度不是纯粹思辨的产物,而是来自作家对他所反映的历史内容的深刻认识和把握,因而需要一种总体性视野,将外向的探索、观察与内向的感受、反思统一起来,将个人经验与公共经验整合起来,在边缘与中心的双向互动中,去探索、抵达广阔而深邃的真实存在。
蔡家园,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现任《长江文艺评论》副主编、湖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秘书长。著有评论集《重建我们的文学理想》、散文随笔集《松塆纪事》《书之书》《去图书馆约会》《活色生香》、长篇小说《一路尖叫一路飞》等。曾获第二届“啄木鸟杯”中国文艺评论年度优秀奖、第二届湖北文艺评论奖、第35届湖北新闻奖(文艺评论)一等奖等。有作品集被翻译成英文、韩文在海外出版。
④ 求好看的言情小说的作者,短篇的,写了5本以上,和典心差不多的,除了典心。
个人推荐楼雨晴爱情的海洋 《爱情的海尘袭洋》(程予默&佟海宁) 《爱情的海洋续篇》(程予默&佟海宁) 爱情的海洋白头吟 《凤舞翩翩》(凤千袭&伍依情(依凤)) 《意随君欢》(于写意&随君欢) 《君莫问愁》(君楚泱&莫问愁) 《宁为卿狂》(莫冷霄&云求悔) 残心缘 《无语的温柔》(宋擎&尹心语) 《回首的相思》(谈绍宇&韩紫筑) 《柔情的陷阱》(严恒韬&宋怜) 情人劫 《好聚好散》(韩子霁(杨品璿)&季向晚) 《不见不散》(秦以雍&楚迎曦) 双姝情愁 双姝情愁 之悲情《分心》(耿靖怀&常语欢) 双姝情愁 之欢情《晨恋》(左少羿&骆曦晨) 双姝情愁 之离合《夺爱》(纪沛阳&童采宁) 四季风情 四季风情 春之章《孟春情初开》(言孟春&叶初晴) 四季风情 夏之卷《仲夏情方炽》(言仲夏&方歆) 四季风情 秋之篇《季秋情漫舞》(言季秋&苏研舞) 四季风情 冬之曲《立冬情正融》(言立冬&沈雪融) 诱婚姻缘线 《寻找真爱的情人节》(范行书&杨欣侬) 《没有嫦娥的中秋节》( 耿凡羿&杜若嫦) 《等待奇迹的圣诞节》(裴季耘&安絮雅) 《错开玩笑的愚人节》(裴宇耕&叶心黎) 再见冤家(言家第二代) 《冤家宜解不宜结》(言洛宇&丁群英) 《近水楼台先得月》(《幸福的18层台阶》大陆译名)(魏怀恩&言子萱) 《冤冤相报何时了》(江孟擎&言子苹) 《一朵鲜花抢先采》 (贺品遥&言子茗) 挚恋 《风雪盟》(风无痕&俞夜雪) 《誓情衷》(展牧云/风无痕&俞夜雪) 醉红颜 《掬心》(朱允淮&柳心棠) 《挽香》(朱玄隶&宋香漓) 《怜秋》(朱允尘&秦云琤) 《恋奴》(屈胤碁&奴儿) 《揽月》(孟靳/朱玄靳& 朱潋彤) 情关 情关 1 酿情篇《非你莫属》(关梓言&汪恬馨) 情关 2 悟情篇《心不设防》(关梓齐&曹品婕) 情关 3 忏情篇《别说再见》(关梓修&夏咏絮) 情关 4《将错就错》(关梓群&邵娉婷) 情关 5《口是心非》(梁问忻&关梓容) 口是心非情关 6《勤能补拙》(关梓勤&童书雅) 绮情 绮情之等待篇《换心》(临江&朱宁夜) 绮情之时空篇《易命》(樊君雅&薛舒晏) 绮情之画魂篇《点睛》(寇君谦&曲采嫔) 绮情之守护篇《仿容》(湛寒&叶容华) 与其他作者和写的系列 「叛逆」之《叛逆 》(赵航(赵子(之)航)&关砚彤) 「将军令」2 《痴将军》(卫少央&梅映宛) 《等待花季》(唐君蔚&董静舒) (《痴将军》后续本) 「姑娘当家」4 《绛梅》(褚寻阳& 乔浣儿) 「大清有喜」1 《县令太狂妄》(封晋阳&兰薰) 「大唐乱茶坊」1 《大侠也认栽》(陆君遥&孟心芽) 《盼君》(陆祈君&陆盼君) (《大侠也认栽》后续本) 「就爱拈花惹草」之《一朵鲜花抢先采》(贺品遥& 言子茗)(言家第二代) 单行本 《欠你的幸福》(关毅&骆采菱) 《如果我们不曾相遇》(李柏琛,张佑轩&沈静雨,何靖阳) 《分手日记》(任牧禹&梁心影) 《绝恋》( 关仲宣&白若渠) 《秋水映尘》(谷映尘&秋水心) 《忘忧情醉》(唐逸农&桑语嫣) 《寒月映蝶》(唐逸幽&谷映蝶/寒月) 《悠情似雨浓》(风悠辰&温雨浓) 《深情寄海遥》(风翼天&汪海遥) 《落网佳人》 (凌孟樵&楚羽寒) 《续起两世情》(陆游/陆宸轩&唐琬/唐琬凝) 《但求魂梦长相依》(楚书淮&凌念筑) 《七月七日晴》(沈瀚宇&沈天晴) 《非君不嫁》(傅磊拆兄销&戚水颜) 《鸳鸯泪》(秋若尘&唐灵儿) 《情窦初开》(何必生&范如琤) 《征服》(高以翔&阮湘君) 《十旅游年》(徐靖轩&张(杜)宛心) 《姗姗来迟》(范如琛&岳姗姗) 与唐浣纱合作:《牵手》(孟行慎&姜若瑶) 与季可蔷合作:《诱婚》(傅克韫&杜宛仪) 《愿者请上钩》(宋尔雅&夏以愿) 《叛逆》(赵之航&关砚彤) 以楼心月为笔名时期的作品: 1 梦锁南厢 2 扬音寄情 3 梦影幽情 4 沧海红尘梦 5 再续红尘梦 6 文曲慕情 7 忘忧爱情海 8 三年之痒 9 雨中弄晴 10 尘心盼情 11 怜君情浓 12 粉红陷阱 13 莫道痴心 14 柔情问冰心 15 相思泪难休 16 等你说爱我 17 千年的新娘 18 三世情缘 19 爱得太傻 20 盼云魂系尘影泪 21 行云随风向楚天 22 落云飘扬慕凡心 23 纤云巧弄飞星恨 24 打工坏淑女
⑤ 一幅当代乡村生活的优美画卷——读齐延龄短篇小说《冬至》
一口气读完齐延龄的新作《冬至》(短篇小说 发表于《天津文学》2021年第一期),眼前仿佛展现了一幅优美的乡村生活画,又仿佛聆听一曲淡淡的伤感的田园牧歌。娓娓道来的故事,品一品,如同一杯茶清醇可口,喝下去,又婉如一杯酒,使人沉醉。勿容置疑,这是一篇令人回味,令人思索,令人喜欢的优秀的短篇小说。
《冬至》一个意味深长得令人沉思的故事。仿佛讲叙的是你我身旁邻家的故事,又仿佛是叙说的是一个我们渴望着,也是我们经历过的人生片断,似乎伸手可触,又似乎离我们很遥远。是一个典型的“这一个”,是一篇以小见大,典型的现实主义优秀作品。截取一个独特的生活场景,以个体展现大时代背景下的生活群像。
“阳光明媚的冬至下午,单瘦的秋月扭动着细腰收拾晒干的黄灿的谷子六龄儿子蹦跳着向秋月走来。暖融的太阳爬上秋月的脸庞绽出灿烂的笑容……秋月的日子如挂在墙壁上的串山辣椒,红红火火。”小说一开篇就用散文的笔调,诗一般的语言给我们描绘出一幅充满了生活情趣的生动的生活场景。在冬至这样一个有些寒冷却充满了生机和渴望的特别的“节气”里一个少妇和她可爱顽皮的孩子在不同的心思下等候着这个家的男主人的归来。故事就此展开。
我们不能不说,作者选择的场景是花了心思的。作者的叙事不紧不慢,笔调老道,颇具大家风范。
秋月是一个善良,体贴,勤劳,贤惠,还十分细心的女人,是一个有着中国传统美德于一身的好女子。她甚至对自家男人的脚步声也熟悉到了然于胸。她心中责怪二嫂不晓得心疼自己的男人,“秋月羞涩一笑,我家冬瓜走路有点特别,脚步碎又重,“啵咚啵咚”地响。”短短一句,传神地写出了一个乡村少妇的满足和自豪以及渴望,他的这一切来自于他家男人冬瓜。而冬瓜的憨厚健壮也跃然纸上。
而作为与秋月相对照的“二嫂”,通过秋月的心里描写闲笔般作了介绍“秋月知道二嫂在撒谎,自从二哥两年没回来‘贺冬’,就没‘晒冬’了(晒冬,花石习俗)。二嫂心不坏,人懒,爱洋气,不关心二哥,还有这张嘴碎,尤其这二年,尽笑话村上的女人……一个虚荣,充满现代病,看重金钱,轻视 情感 ,已开始丢掉乡村女子最宝贵的朴实、贤惠的另一类乡村女子二嫂的形象跃然纸上。
接下来小说通过秋月爬上屋前的高坡遥望男人的身影,刻画出一个思念男人回家的急迫心情。通过她的思想,从她遥望不见男人的失落,熏男人喜欢吃的腊味准备下酒菜,描绘出秋月对家的经营,对爱情的经营,你看她是多么用心,心里装着男人的喜好,仿佛在这个时候男人是他的全部。同时通过回忆一次她和冬瓜找二哥喝酒在门外听到的情形——也就是二哥家里的冷火没烟和二嫂对二哥在外面收入和生活的咄咄逼问,形成鲜明的对比。在这里作者通过二嫂的碎嘴的讲叙“菊嫂”和“吴嫂”(她们的男人也都在外面打工,但已回来)迫不及待地将孩子支开恩爱一番的故事,展示一个乡村留守女人的性饥渴和饥荒的问题。而秋月却没有等到本来也应该回家坐在桌边喝酒让女人思绪万千的,此刻却没有音讯,电话都是占线。秋月坐立不安,几乎要慌神了。“秋月忐忑又恐慌地拿出手机拨打, 占线,她惊了一下。秋月心有些焦急、慌乱。踉踉跄跄走出门,走到屋前斜坡的桐子树前张望了很久,那条蜿蜒的水泥小道上不见冬瓜的人影。秋月涌上怨气骂冬瓜,男人没有一一个好东西。气恼后,稍后一- 想,一向冬瓜讲话还算数的……”那么冬瓜既然是说好了回来,而且也是讲话算数的,为什么没有会?出了什么事?
这个时候,作者笔锋一转,秋月回忆起了有些甜蜜有些脸红心跳的和冬瓜的视频通话,一对久不见面的饥渴的少年夫妻的打情骂俏,鲜活地出现在读者的眼前。“秋月心儿跳,面儿红,嗔骂一句,无语了,霎时,胸部有一种鼓胀感,一股股暖暖的泉流在体内奔突和直撞,随即她的头-阵晕眩。她把手机的视频一关倒在床上,眼泪幸福地甜蜜地颗又颗地溢出。 平静后,替村电留守女人叫屈,臂如刚才,自己想控制都控制不住……”这段描述将一个留守少妇的无奈和渴望很传神地表现出来,同时接应了上面关于留守女人问题。
这时,读者既为这对幸福的小夫妻的幸福充满欢喜,同时又对留守女人问题产生思考,为秋月着急,这个东瓜到底干什么去了呢?一个不好的预感出现在我们的心头。在这个时候,作者才揭开谜底。原来是二哥因为心情郁闷,睡不着,喝了酒上工地在脚手架下摔下来,受了伤。这种事情几乎在我们身边每天都发生,这也是农民工的一个最大的疼。很多人欢欢喜喜出去打工,回来成了骨灰盒。我们总是在指责他们没有安全意识,可是我们又几时关注过他们的思想和心灵?他们不是工具,是有血有肉的人啊。不是每个男人都有冬瓜的幸运啊。看到这里,读者在为秋月松了口气的同时,不能不陷入思考。在这个时候,作者再来了传神一笔,为他所塑造的这个美好的形象秋月添上了一笔。
“你这死家伙,在二哥身边还让二哥出了事,回来我会不饶你!”
“哎呀呀,让二哥受这样的罪,冬瓜我不管”。
秋月的二句话看似无理取闹,甚至不通情理,其实是最大的情理。这是一个识大体的女子,对自家男人好是她的本能,一旦亲人出事,就显出了她的责任和担当。接下来的事情无论是她对二嫂的安慰还是劝说,更是让我们对这个看似柔弱的女子充满敬意。
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没有深入的生活根底,没有生活的激情和热爱,是写不出这样的故事,这样的小说来的。现代人很浮躁,总是活在功利的欲望下。毫不客气地说,现在网络上盛行的很多阅读物,只能称为文字垃圾。真正的文学被像什么一样搁置在旁边。遥想上世纪八九年代,那是文学最美好的时刻。人们纯粹地写文,纯粹的唱歌。而延龄君就出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末,也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文学青年”之一。那个时候对于文学的推崇如同现在的年轻人对明星态度一般。但文学毕竟是一个艰苦的事业,在经济浪潮的冲击下,有的人成了名人,有的人下海经了商,有的人放弃了最初的梦想。只有极少数的人在苦苦的坚守,而延龄君就是其中为数不多的一个。
延龄先生出生于乡村,学过医,经过商,热爱文学,说起来和我们的文学导师鲁迅先生经历有些相似。他喜欢阅读和思考,几十年来从未间断。延龄也是一个勤奋的人,一个对乡村充满热爱,对泥土的芬芳充满迷恋的人。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半个世纪的痴恋,让他的创作日趋成熟。连续两届担任湘潭县作协主席,虽然事务多,但从没放下写作和阅读。农村近半个世纪的变迁,他是一个见证者,也是一个经历者。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开始实行经济体制改革,乡村这个传统田园世界开始了骚动与喧哗,农民的土地意识也发生深刻的变化——由固守走向逃离.他们挣脱土地的捆绑,用自己的肩膀推 开了城乡隔绝的闸门.新乡土上出现的民工流,势必对当今的乡村 社会 带来巨大的影响,这一切都在迅速而深刻地改变着传统的农耕文明。而巨大的变革的农民工的进城也产生了许许多多的 社会 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