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短篇小说推荐
❶ 二蛋不二【短篇小说】
1
甘州区靠山乡刘家寨村是祁连山脚下的一个小山村。
天还是一片青黛色,鸡就叫了。
这个时候,大城市里上班的人已经赶往地铁站或公交车站点去坐车了,晨练的人也开始跑步了;然而,祁连山脚下的刘家寨村,乡民们还懒在炕上,迟迟不愿起来。
眼看着天色将明,害怕误事的公鸡们急了,伸长脖子,张大嘴,脸憋得红红的,就是个叫,叫得村民们在炕上躺不住了,嘴里骂着:这个怂鸡,叫唤啥哩嘛!一边骂着,一边开始慢腾腾地穿衣起床。
起床后,婆姨们熬稀饭,男人们啥也没干,先过了根烟瘾。
一会儿,婆姨们的稀饭熬好了,男人们盛上一大碗,把一个馒头掰成八瓣,丢进稀饭中,见馒头被泡软了,就端起碗来,“呼噜、呼噜”地喝着稀饭,连同泡好的馒头,都送进了肚子里。
男人们吃罢了,起身出门了,慢条斯理地晃到了村委会门前的一颗大树下,三五成群地喧着闲谎、说着柴话;女人们也怕落下,毛毛躁躁地洗刷完碗筷,把街门一锁,也跑到街上,张家长李家短地捣着闲话。
这个时候,刘文明就过来了,嚷嚷着让村民们干活去。村民们也不大理睬这个才二十四五岁的大学生村官,仍旧忙活着自己的事情。
刘文明就开始耐心地给村民们讲道理,那一番道理讲得可真叫个透彻,讲得自己一嘴的吐沫,无奈听的人依旧是一脸的无所谓;刘文明气不过,掀了人家棋盘,棋坨子滚给了一地,下棋的人跳起身来就骂:“刘家的这个二蛋,敢掀爷爷的棋盘了!”
2
刘文明是几年前从甘肃农大毕业的本科生。
刘文明从甘肃农大毕业后,刘德贵就动员着儿子去考公务员,刘文明不考,说考个公务员干啥呢?!年轻人的价值是创造财富,我要上南方去呢!刘文明口气硬硬的,刘德贵闻言就骂儿子:“这个二杆子,世界上还有比当官好的事了?!南方的钱多得绊倒人哩,等着你拾去哩!”
刘文明一心想着到外面去开开眼界,就不听老子的话,一个人到南方打工去了。
刘文明在南方打了两年工,陆续地给家里寄来了六万来块钱,刘德贵见钱眼开,心想还是人家年轻人脑子活,要是依着自己,就算是考上个干部也挣不了这么多的钱。刘德贵在心里盘算着,再过上两年,攒上十二三万元钱,抓紧时间给儿子娶上个媳妇子,早早地把孙娃子抱上了再说。
刘德贵想的挺好,没想到儿子忽然回来了。
刘德贵问儿子:“二蛋,不逢年不过节的,你咋回来了?是出差哩还是办事哩?多会走哩?”
二蛋回答说:“不出差,不办事,也不走了。”
“不走了?不走了你干啥哩?”
“考村官!爹,我要考大学生村官呢!”
刘德贵一听就急了,骂道:“你这个二杆子!早两年让你考干部,你不考,现在又要考村官哩,村官是个啥官嘛!我看你就是个二杆子!”
刘文明也不管老子埋怨,只是在家里复习,为考大学生村官做着准备。
3
这之前,刘文明在广东汕头一家企业做管理工作,他和几个同乡合租房子,自己开伙做饭。
因为自己开火做饭,刘文明就经常到菜市场去买菜;在买菜的过程中,刘文明发现,在南方的许多地方,一到每年的六至十月份,就进入了高温、多雨、灾害性多发季节,当地蔬菜生产就难以满足市场需求,市场上的菜价格高不说,还没有啥好菜;而这个时候,正是老家甘州区蔬菜生产的黄金季节。
老家甘州区地处干旱少雨的高原地区,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所生产的蔬菜品质优良;刘文明想,要是把甘州区的蔬菜销到南方的市场,一定会供不应求的。
为了印证自己的判断,刘文明给高中时的同学白峰发了个邮件,让白峰给自己托运几百斤菜花和甘兰。白峰收到刘文明的邮件后,心想,那么大个汕头,还能没有啥好菜?还要从甘州这么远的地方托运?这个二蛋,咋这么二呢!
虽然白峰想不明白,但好朋友提出来了,那就得办;于是,白峰给刘文明托运去了五百斤菜花和甘兰。
收到白峰托运来的菜花和甘兰后,刘文明打印了一百份蔬菜品质调查表,然后就把菜花、甘兰拉到市场上去卖。
因为从甘州区托运过去的菜花洁白,清净,坚实,紧密,绿色的叶子就像是皮夹克一样包裹着菜花,显得特别新鲜;甘兰也包得严严实实,特别地瓷实,大小适当,刚摆到市场上,就引起了人们的注意,许多人就围上来打听,说这是哪来的菜花、包包菜?这么好啊!刘文明就告诉围上来的人,这是甘肃省甘州区生产的,然后就详细地介绍甘州区生态环境如何地好,如何地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等等。
刘文明的菜十来分钟就买完了,几天后,他收回来了数十张调查表,一致反映蔬菜质量好,愿意购买。
刘文明掌握了这个信息,也有信心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就辞退了在汕头的工作,返回到了老家甘州区。他打算参加了大学生村官考试,并要求到刘家寨村去当村主任助理,带领着乡亲们种高原夏菜,走共同富裕的路子。
4
当年,刘文明考上了大学生村官。
分配时,组织部派他到城郊一个条件好的村去,刘文明不去,他要求到靠山乡刘家寨村去。
组织部门对区上的情况太了解了,这个靠山乡刘家寨村地处祁连山下,自然条件差,土地产出少,青壮年都外出打工去了,家里留下的都是些老汉婆姨和娃娃们,将就地经营着十来亩薄田;这样的贫困村,根本就没有人愿意去,如今这个小伙子主动要求到那个村去,可见是个好小伙子,是个愿意干事业的好小伙子。
组织部门一听就高兴了,立马答应了刘文明的要求,改派刘文明到刘家寨村去当村主任助理,还一再表示,工作上有困难就来找我们组织部,我们组织部就是你们大学生村官的靠山。
就这样,刘文明回到老家靠山乡刘家寨村当主任助理来了。
因为刘文明的老家就在刘家寨,刘家寨的村民们也都熟悉刘文明,知道是村西头刘德贵家的二小子,小名叫个‘二蛋’。村民们没有太多的讲究,也不会奉承人,见了二蛋不叫主任或助理,就“二蛋,二蛋”地叫。刘文明也不反感村民们叫自己的小名,反倒觉得亲切,没把自己当外人;唯一让刘文明感到遗憾的是自己的小名字不太雅,给人的感觉好像是‘二’了点。
5
刘文明一到刘家寨村,就把自己发展高原夏菜的想法汇报给了村支书和村主任,两个人听了都非常高兴,表示要全力支持刘文明推广高原夏菜的工作。
但是,刘文明要搞高原夏菜的事,却受到村民们的抵制。
自刘文明给村支书和村主任汇报了推广种植高原夏菜后,村支书和村主任合议了一下,觉得是个好事,能增加土地的收入,于是就召开了村民大会,让刘文明给乡亲们讲讲种植高原夏菜的好处和由此带来的经济效益。
会上,刘文明就把自己在广东看到的情况毫无保留地给乡亲们讲着。
刘文明在上面讲着,讲台下村民们三三两两地坐着,男人们叼着烟,女人们纳着鞋底,谁也不说是行还是不行;会后,却全是反对的。有的人委婉些,说:刘助理,你那个搞法不行,我们从来还没见过光种菜就能发了财的;有的人就粗鲁多了,直接就对刘文明吼上了:“呔!你这个二蛋,胡整哩嘛,把地都种了菜,吃粮咋办呢?!”
刘家寨一直都习惯于种青稞,因为种青稞省事,猛然间动员大家种高原夏菜,谁都不愿意,任刘文明磨破了嘴皮,就是没人支持。
为了动员乡亲们种高原夏菜,刘文明着实下了一番大功夫。他挨家挨户地动员,请求每家每户拿出2到3亩土地来,先试种上一年,要是成效好,就成立个高原夏菜产销合作社,把高原夏菜产业做大做强,大家共同富裕。
结果,除了支书和主任外,还是没人支持刘文明种高原夏菜的事。
刘文明是个犟脾气,只要认准的事,就非干不成,而且要干就干出个名堂来;因为大家都不支持自己,刘文明就暗下决心,要自己先把高原夏菜种出来,卖出去,挣到钱,树立起个榜样,以此来带动乡亲们搞高原夏菜的积极性。
要自己种高原夏菜,没钱肯定不行,于是,刘文明把眼光盯到了他的爹和妈的身上。
6
一天,刘文明回到家里,问他的爹:“爹,前两年我在广东工作,给家了也寄了不少的钱吧?现在有多少?”
刘德贵看了儿子一眼,想了一会儿后说:“有个六万多吧!”
刘文明一听就高兴了,说:“也不少啊。”
刘德贵听了不高兴,说道:“要是抽烟喝酒的话,不少;要是娶媳妇的话,不多,差得远着哩!”
刘文明笑了,说:“爹,我才二十四五,娶啥媳妇呢,还早着呢!”
刘德贵又瞪了眼儿子,说:“二十四五了还早啊?我二十四五的时候,你都会跑了!二蛋,我给你说,啥都能耽误,就是娶媳妇子不能耽误;村东头贺家的芳芳不错,我给你瞅下了,哪天托个人问问去。”
刘文明闻言赶紧说道:“爹,你不要胡来,我有对象呢!”
刘德贵闻言来气了,骂道:“你有个锤子呢!你有对象我咋不知道?!哈怂,啥也没学会,学会说白话了。”
刘文明笑着说:“爹,我现在是村主任助理了,你咋还乱骂上了?”
刘德贵愤愤然地说:“你就是乡长助理,你也是我的儿子;在我这里,你啥也不是,你就是二蛋!”
“好好好!”刘文明说:“我啥也不是,我就是二蛋,就是你的儿子,行了吧?;不过,爹,我今天想和你商量个事,你得支持一下你的儿子。”
“不就是种高原夏菜的事嘛!”刘德贵说:“家里共有十六亩地,留下几亩我和你的妈种粮食外,其他的地都给你,你种你的高原夏菜去,爱咋整咋整去。”
“不够!”刘文明说:“村上咋说也得种上几百亩地吧,没有规模效益,还不如不种呢!”
刘德贵搞不懂规模效益是个啥效益,就问儿子:“二蛋,你到底是个啥意思嘛!不要绕来绕去的了,你明着说。”
“爹,你把我给你的六万多元钱原借给我。”
“借给你干啥?”
“我想把别人的土地承包过来,我要用事实告诉乡亲们,高原夏菜能种,而且效益好。”
刘德贵闻言就生气了了,骂道:“你不好好地当你的村主任助理,你自顾自啊?!这个不行!二蛋我给你说,咱们是个小村,大多都是亲戚,要富大家都富,要穷大家一起受穷,别人要是挣不上钱,你把钱挣上了,你看别人咋地骂你呢!”
“爹,你想错了。”刘文明说:“我把地承包过来,就是要把风险揽到我的身上,今年要是高原夏菜种成了,挣上钱了,谁家的地还是谁家的,该给人家分多少就给人家分多少……”
“呸!”刘文明话没说完,脸上就被老子给吐了一团吐沫。
刘文明的妈在一旁静静地听着爷俩说话,见刘德贵吐了刘文明一口吐沫,就不愿意了,骂道:“这个老驴,你吐娃子咋哩?!”
刘德贵骂道:“老子辛辛苦苦地供济着他上大学呢,现在不说是给家里挣个金山银山,反倒拿上自己的钱往外撒呢!这不是二杆子嘛!”
刘文明被吐了团吐沫,还挨了老子的骂,就生气了,站起身来,回到自己的房间,把被子蒙在头上,睡觉去了。
第二天起来,枕头边放着一个银行卡。
刘文明的眼泪流下来了。
刘文明匆匆忙忙地洗刷了一下,进城去了,他又从好朋友白峰那里又借了五万元钱,连同银行卡里的六万元钱,总共凑了十一万元钱。
7
村委会门前的墙上,刘文明张贴了一张通知,上面写着:
通知
各位乡亲:种植高原夏菜是脱贫致富的好途径。为了促进高原夏菜
的种植,本人愿意拿出十万元钱租赁土地,每亩地租金八百元,夏秋收
获后,所租土地产生的效益由出租土地者享有(注:需退回本人的租金),
如所租土地亏损了,损失全由本人承担,与出租土地者无关。
因资金有限,租够即止,先来先租,后来不候!
特此通知!
刘家寨村主任助理刘文明
2015年11月5日
被公鸡叫声催得起了床的村民们又陆续地来到村委会门前的大树下,一扭头就看到了贴在村委会门前墙上的通知,就都围了过来,伸长脖子看。不识字的张老汉就急了,乱转着头,看见了高中毕业却没出去打工的成娃,就大声喊道:“呔!成娃,念个哈,纸上写的些啥?!”
被叫做“成娃”的后生就大声地念了起来,念完了,没人说话了,各人打着各人的算盘。
还有没搞明白的人,就问:“成娃,是个啥意思?到底这个收入和损失算谁的?”
成娃就给问的人解释:“二蛋的意思就是他拿钱把大家的地先租过来,将来要是挣钱了,算大家的;将来要是赔钱了,算他自己的。”
“好啊!”许多人就赞许,连声说着:“好!好!好小伙子!”
刘文明的三叔刘世贵也在人群里面,听完成娃的话后,“哼”了一声,心里骂到:“好个锤子!这不是个二杆子嘛!”,抬脚就走。
刘世贵一直走到了刘文明家,正碰上要出门的刘德贵,就嚷嚷道:“大哥,咱们的二蛋咋是这么二货?!白花花的银子又不是弹弓叉打来的,凭啥挣了是别人的,赔了是自己的?!这不是胡整哩嘛!也太二了吧?!”
刘德贵听兄弟说自己的儿子是‘二货’,心里就不高兴,板着脸说:“老三,二蛋还是个娃子嘛!娃子不二谁二去呢?!我和你老汉二去哩嘛?!”
刘世贵被闹了个没言传,瞪了刘德贵一眼,扭头走了。
8
刘家寨的地属于山坡地,地力贫瘠,正常年景的时候,把杂七杂八的费用除掉,纯利润最多也就是六七百元;现在刘文明愿意按每亩地八百元的价格租赁土地,这对一些图省事的人家来讲,就是再好不过的事了。
因为怕自己去晚了,这么好的事就挨不上自己了,村委会门前看热闹的人就不留恋这个热闹场所了,许多人扭头就往刘文明家跑,不一会儿,刘文明家的院子里就挤满了人。
刘文明也说话算话,从屋里搬出来了一张桌子,把十万元钱摆到了桌子上,然后又从一个皮包包里拿出了一摞子纸,那是刘文明提前在城里打印好的租地合同,格式都是统一的。
看到桌子上的钱,人们就兴奋了。
成娃年轻,跑的快,劲也大,就挤到了刘文明的桌子跟前,说:“二蛋,我的地租给你,十亩地全部租给你;来。我和你把合同签掉。”
刘文明抬头看了下成娃,说:“你的地我不租,你让开,让后头的王叔跟前来。”
成娃嚷嚷道:“凭啥我的地你不租?!凭啥王叔的地你就租哩?!他的地比我的好还是咋地?!”
刘文明说:“成娃,你年纪轻轻的,身体壮得像牛一样,你把地租掉咋哩?!哦,你把地租掉挣上一份钱,到外头打工再挣上一份钱,你咋想的那么美?快让开,我不租你的地。”
旁边的人闻言,就吵吵嚷嚷地把成娃给推开了。
那天,刘文明签了将近一百份合同,租的地全都是村上老弱病残或生活困难人家的地;合同签完后,桌子上的钱也兑付完了。
9
翻过年,刚刚过完春节,刘文明就开始平田整地了。
刘文明专门请来了成娃,让他带着村上一些生活困难的人干活;包括成娃在内,刘文明按每天一百元的标准发工资。
地整好后,开始培垄,接着铺膜。
四月底,刘文明从城里买来了菜籽,从农业局请来了技术员,然后就在技术员的指导下,把菜籽种进了地里。
五月初,菜花芽开始从地里往外冒;
五月底,菜地里已经是绿莹莹的一片;
到了六月底时,绿绿的叶子中间就包着白白的菜花,放眼望去,就像是绿地上盖上了一层白雪一样。
自从刘文明开始整地起,每天都有人跑到地头上来看,议论着说,就这个地,能长出菜吧?等看到满地的菜花、甘兰后,又议论着说,这么多的菜,能卖出去吧?
自七月头上开始,陆续地有大货车、半挂车来拉菜了,远远地,站着许多的村民,看着贩子给刘文明钱,眼就红了,就议论着说,妈的,这下子二蛋把钱挣哈了!
到八月底,刘文明一百五十多亩地的菜全部销售完了。
给刘文明租了地的人就开始盘算了,这个二蛋,一亩地到底挣了多少钱?
10
九月初,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刘家寨村委会门前,挂上了一条横幅,上面写着:刘家寨村高原夏菜产销利润兑现大会。
会场就设在村委会的院子里,正中间摆了一排桌子,桌子后面坐着村支书、村主任及从城里农商银行来的人,桌子上摆着一摞一摞的钱。
刘文明装着西装,扎着领带,手里拿着几张纸,站在桌子前面,给村民们汇报着高原夏菜种植和收入情况。
刘文明说:“今年,我们刘家寨村共种植菜花110亩、甘兰50亩,抛去各种费用,菜花每亩地纯收入2880元,总计收入31.68万元;甘兰每亩地纯收入3000元,甘兰每亩地的纯收入之所以比菜花高了20元,是因为甘兰种了两茬,每茬纯收入是1500元,两茬就是3000元,总计收入15万元,两项共计收入46.68万元。
各位爷爷奶奶、叔叔婶婶和兄弟姐妹们,年初的时候我们就有言在先,凡是出租了土地的,土地收益都算你们的;今天,我从城里把农商银行的领导们请来了,一会就给大家兑现。现在请王书记讲话。大家欢迎!”
在一阵掌声中,村支书王德高站起身来,大声说道:“父老乡亲们,刘文明是去年才调到我们村上的主任助理,年轻人文化程度高,胆子大,脑子活,干劲足,凭着在南方打工的阅历,给我们找到了种植高原夏菜这个致富的好途径。我和高主任大概算了一下,往年我们村每亩地纯收入最高才是七百多元,现在种高原夏菜,每亩地的纯收入就达到了三千元,比过去高了二千二百元,这是个啥概念?这个概念就是我们的一亩地变成三亩地了,这是不得了的事!所以,我们村两委会决定,明年就成立个高原夏菜产销合作社,高主任任董事长,刘助理任总经理,把高原夏菜产业给做大做强。
关于成立高原夏菜产销合作社的事,凡是村上愿意入社的,都欢迎,我们两委会希望大家都能积极入社;另外,甘州区农商银行对我们村成立高原夏菜产销合作社也大力支持,先行贷给我们村一百万元扶持资金!这是对我们村最大的支持!现在欢迎农商银行李主任给大家讲话!”
在热烈的掌声里,桌子后面站起来一个戴眼镜的中年汉子,大声地说:“乡亲们!农商银行的宗旨就是全力扶持三农事业和微小企业,高原夏菜是个好产业,是带动三农事业发展的好抓手,我们农商银行大力支持。现在,行里已经决定,先行贷给刘家寨村高原夏菜发展资金一百万元,将来如果有资金需求,我们农商银行还将一如既往地给予支持!我的话完了,三位领导,我们开始兑现吧?”
王支书和高主任点了下头,农商银行的李主任就按照纸上的名单点名,点到谁,谁就上台,按照出租土地的面积领取利润。
现场一下子就热闹起来了。
11
领到钱的村民高兴得了不得,说:又不干活,又不投资,还不用操心,一下子就收入了比往年高三倍的钱,这么好的事情哪里找去哩!说来说去,还是得感谢人家二蛋!
一些人就商量着给二蛋送面锦旗,但又不知道写啥,就抓耳挠头地;恰巧,刘世贵走过来了,有人就喊:“世贵,你来,你给出上个主意。”刘世贵闻言走了过来,一群人就嚷嚷着说:“你的侄子给大家办了件好事,我们商量着给二蛋送面锦旗哩,问题是不知道写啥?我们又都没啥文化,写不好人笑话哩!”
刘世贵想了想,说:“农人嘛!哪有那么多文绉绉的词,我看就写个‘二蛋不二’吧!说个实话,我们家的二蛋真的不二!”
“好啊!就写个‘二蛋不二’!”
晚上,一面锦旗送到了刘文明家,上面就四个字:
二蛋不二!
❷ 经典长篇小说
莫言的《生死疲劳》、铁凝的《笨花》、艾伟的《爱人有罪》和张悦然的《誓鸟》;中篇小说(10篇)排序为:王松的《双驴记》、胡学文的《命案高悬》、乔叶的《锈锄头》、罗伟章的《我们能够拯救谁》、王祥夫的《尖叫》、李浩的《失败之书》、徐则臣的《跑步穿过中关村》、叶弥的《小男人》、葛水平的《连翘》、黄咏梅的《单双》;短篇小说(10篇)排序为:魏微的《姊妹》、郭文斌的《吉祥如意》、王手的《软肋》、盛可以的《淡黄柳》、姚鄂梅的《黑眼睛》、范小青的《我就是我想象中的那个人》、苏童的《拾婴记》、温亚军的《成人礼》、苏瓷瓷的《李丽妮,快跑》、秋风的《洛城戏瘾》;小小说·微型小说(12篇)排序为:安勇的《光头》、陈毓的《伊人寂寞》、谢志强的《一片白云》、陈永林的《胆小鬼》、孙方友的《雷老昆》、刘国芳的《贼》、王奎山的《在亲爱的你与一头猪之间》、侯德云的《笨鸡》、秦德龙的《因为你瘦得像条狗》、徐慧芬的《姐妹花》、宗利华的《大嫂》、蔡楠的《马涛鱼馆》。
《平凡的世界》 作者:路遥
❸ 村上春树最值得读的三本书
村上春树最值得读的三本书为《挪威的森林》、《海边的卡夫卡》、《当我在跑步时在谈些什么》。简介如下:
1、《挪威的森林》是一部长篇爱情小说,影响了几代读者的青春名作。故事讲述主角渡边纠缠在情绪不稳定且患有精神疾病的直子和开朗活泼的小林绿子之间苦闷彷徨,最终展开自我救赎和成长的旅程。彻头彻尾的现实笔法,描绘了逝去的青春风景,小说中弥散着特有的感伤和孤独气氛。
2、《海边的卡夫卡》叙述了一个十五岁离家少年与一个名叫中田聪的人的经历,两个角色作两条线索来写,而且两人自始至终未曾相遇。少年化名“田村卡夫卡”,从东京中野区的家里出逃,一直到了四国的高知县。
中田聪在1946年,也就是在读小学时遇到奇怪事件昏迷后丧失了记忆和读写能力,因此大半辈子碌碌无为,直到六十岁这年,有了一次奇异的经历。
3、《当我在跑步时在谈些什么》村上春树“青春三步曲”的第一部,讲述的是村上春树20岁时的故事。小说的情节并不复杂,讲述了主人公“我”暑假期间带着学潮后的疲惫,从东京回到故乡神户的故事。倦鸟归巢,家庭是“我”最温馨的港湾。
村上春树,1949年1月12日出生于日本京都市伏见区,日本当代作家 。1975年,毕业于早稻田大学第一文学部戏剧专业。1979年,凭借小说处女作《且听风吟》获得第23届群像新人文学奖。1980年,发表长篇小说《1973年的弹子球》,后入围第83届芥川奖。
1982年,长篇小说《寻羊冒险记》出版单行本,并获第4届野间文艺新人奖。1985年凭借长篇小说《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获得第21届谷崎润一郎奖。1987年,出版长篇小说《挪威的森林》,至2009年发行逾1000万册,该书打破了日本文坛的沉寂,出现了所谓的“村上春树现象”。
1991年出版长篇小说《舞!舞!舞!》。1996年,凭借长篇小说《奇鸟行状录》获得第47届读卖文学奖。1999年,凭借纪实文学《在约定的场所:地下2》获第2届桑原武夫文学奖。2002年,出版长篇小说《海边的卡夫卡》。
2006年,获得捷克设立的弗朗茨·卡夫卡奖;同年,凭借短篇小说《盲柳与睡美人》获得爱尔兰第2届弗兰克·奥康纳国际短篇小说奖。2007年,获得第1届早稻田大学坪内逍遥文学奖;同年,发行短篇小说集《东京奇谭集》。2009年,获得耶路撒冷文学奖。
同年,《1Q84》第一部与第二部印行,发行量达到200万册。2010年,发行第三部《1Q84》 。2011年,获得西班牙卡塔洛尼亚国际奖。2013年,长篇小说《没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礼之年》印行。2015年,获得安徒生文学奖。2017年,推出长篇小说《刺杀骑士团长》。
❹ 短篇小说:《鞋》
短篇:《鞋》
我苦恼着回到了家,不知道吴老师说的,能向学校申请资金为我买一双运动鞋是不是真的?
我特别喜欢运动,尤其是跑步。每次体育课,我总是最积极且跑得最快的!为此,我的体育老师吴老师,还为我报了市运动会。
但我的鞋却由于常期剧烈运动,出现了损坏,很难再用了!所以吴老师向学校为我申请了资金,可学校并不重视运动会,前几年学校在运动会上的成绩都是垫底,后来就干脆不再派人去参加了,转而把全部精力放在培养高材生上,而这次参加运动会的机会,也是吴老师为我争取来的,他认为我在运动方面很有天赋。所以说,这次申请资金的机会很有可能石沉大海!
我拿着那双勉强还能用的鞋,光着脚小心翼翼地走回家里。我这么做是为了不撞见妈妈,妈妈待我很好,她很支持我比赛,不过家里很穷,我不能因为自己而让妈妈费心。
在我即将回到自己房间的时候,突然碰见了妈妈的背影!这可把我吓了一跳!不过妈妈的衣服很脏,而身影显得有些慌乱。
今天为何如此异常,到底是怎么回事?
因为疑惑,我试着喊了妈妈一声,可妈妈却被吓了一跳!我见到妈妈一直背过身去不肯回头,之后更是连忙打开了房门后,说:“啊!小陵,你今天咋这么早就回来了?啊,妈妈困了,想咪一会,饭已经做好了就放在桌上,自己去吃哈。”然后,妈妈就“砰”地一声,关上了门。
“不早了啊,每天都是这个点回来啊。”我挠挠头说,疑惑更大。但我没有追问,也连忙回到了自己的房间里。
明天,星期日中午,吴老师带着我们训练,而且训练的难度是之前的两倍!但这也是因为后天要比赛了,所以才如此紧张的。
不过我跑着跑着,鞋底却突然烂了,果然,这双勉强能用的鞋终究是不靠谱。
“哎!你鞋底怎么烂了?后天就要比赛了,你怎么搞的?”说话的这人是王浩,不过主角是我,他只是替补。
“你行你上啊!废话真多。”我不屑地说,而后我看见他咽着话,脸色很难看。
我苦恼着鞋,鞋底已经磨损得跟树叶一样薄了,还破了个大洞,我只能哀鸣着,后天决赛可咋办啊?
王浩看着我嘴角微微上扬。
“小陵,你过来一下。”吴老师叫我,我以为学校拔下资金了,就窃喜地跑过去,随后,只见王浩再次不爽的看着我。
“老师学校是把资金发下来了吗?”我满怀激动地问。
“没有!”老师叹了一口气说。我失望的低下了头,果然学校还是不太在意运动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