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伦坡短篇小说论评
Ⅰ 爱伦坡的《丽姬娅》讲的是什么故事--
《丽姬娅》我也看过,文章是收录在一本名叫《入土不安》的欧美恐怖小说集中,我看了两遍:第一遍足足看了两天的时间,--我试图去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最后得出的结论是这是作者描写其妻子临死前的回光返照现象,并在恍惚中将其心中因对于美丽的渴望而幻化出的情人(或初恋情人)与现实中的妻子混为一人;看了第2遍后,我觉得作者应该是想表达一种现实对于一切美好事物的摧残致死的残酷的思想,或者说作者在说现实是丑陋的,邪恶的,但同时它也是坚不可摧的!
这是我个人的看法,至于电影,我倒不不是很清楚。如果有电影的话,我倒想看看编剧和导演是如何理解作者的意思的。
Ⅱ 爱伦坡的文学理论分别在哪些作品里是如何体现的
诗歌方面。他的唯美主张集中体现在其诗歌创作的理论上,主要包括《诗学原理穗李》,《创作的哲学》以及《致B先生的一封信》等。
小说方面。关于短篇小说的论点主要包括在《评霍桑重述的故事》和《创作的哲学》中。首先他认为小说拿袭的长度应以阅读时间为半个小时到一两个小时左右为宜,这样作者才有可能集中笔力充分体现自己的创作意图,从而得心应手地控制读猜敏迟者的喜怒哀乐,给他们留下无法磨灭的印象
Ⅲ 爱伦坡小说的写作风格是什么呀
爱伦坡小说的写作风格
在任何时代都是“独一无二”的风格。
语言和形式精致、优美,内容多样。
侦探小说鼻祖、科幻小说先驱之一、恐怖小说大师、象征主义先驱之一,唯美主义者。
爱伦·坡,19世纪美国著名小说家、诗人、文艺评论家,是世界文学史上第一位自觉地把短篇小说视为一种独立的文学体裁的作家。因其小说风格怪异离奇、充满恐怖气氛,故有“侦探小说的鼻祖”和“恐怖小说之父”之美称。《爱伦·坡作品精选》收录了他的多篇作品。《爱伦·坡作品精选》收录了:《厄舍府之倒塌》、《椭圆形画像》等作品 。本书为《爱伦·坡作品精选》,收录了多篇小说、诗歌作品,其中包括:泄密的心、欺骗是一门精密的科学、黑猫。他提倡“ 为艺术而艺术”,宣扬唯美主义和神秘主义。他的作品中丰富的想象、不寻常的内容、新奇的手法,以及细致入微的心理、意识的刻画,对现代西方文学和电影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英国柯南道尔的《福尔摩斯探案集》、法国凡尔纳的科幻小说,以及今天广为流传的种种推理、罪案小说,都深受他的作品影响。
Ⅳ 爱伦坡为什么被称为侦探小说鼻祖
因为在他之前没有一种明显地叫作侦探小说的事物。
而且通常在小说中的侦探的典型形象,也是坡第一个写出来的。
当然现实中是有侦探的,现实的侦探却没有纸面的侦探有名。
大家都知道最有名的侦探就是福尔摩斯,而他也是一个虚构的人物。福尔摩斯的前辈,除了在现实中侦探以外,最具影响的来源形象之一就是坡笔下的侦探“杜宾”。坡的第一篇侦探小说是《莫格街谋杀案》,这篇小说树立了典型的侦探形象和典型的侦探小说形式。例如血腥的案件、出人意料的犯案手法、谜室等,描述手法则以侦探最近的助手——一个普通人的角度来观察案件,而揭谜的则常常是才思敏捷的侦探。
侦探小说是以科学为背景,集一定程度的恐怖、悬疑、解谜的小说,现在已经是一种流行的文学类型了。
Ⅳ 埃德加·爱伦·坡的文学特点
爱伦·坡的恐怖小说带有浪漫主义的特色。纵观爱伦·坡的恐怖小说创作,其故事主题大都“揭示了人类意识及潜意识中的阴暗面”,这—点显然迥异于同时代的其他浪漫主义作家。爱伦·坡以恐怖小说这样一种特殊的文学形式深入刻画与呈现了非现实状态下人的精神岁谨槐状态和心理特征,试图“以非现实、非理性的表达方式来揭示现代人的精神因顿”。他借助想象奇特、恐怖怪异的故事情节,通过夸张、隐喻和象征等修辞手段表现人性的危机,激起读者浓厚阅读兴趣的同时,震撼心灵,发人深省。
爱伦·坡恐怖小说的浪漫主义特色还体现在他独特的创作风格上。与爱默生、惠特曼等主流作家乐观自信、热情洋溢的格调不同,爱伦·坡通过展示死亡与丑恶来表现自己独特的浪漫主义灵感,以象征、隐喻的方式表达自己对世界、对人性的理解。他的恐怖小说常常置景于深渊、城堡、暗室、暴风雨或月光之下,人物备受孤独、死亡意识与精神反常的折磨,读起来令人毛骨悚然、不寒而栗,宛如噩梦一般。爱伦·坡文笔考究,运词精当,通过构思设计惊险奇绝的情节,在恐怖小说中向读者极力描绘了一个个常人难以想象的怪诞事件和恐怖场景,制造意境,渲染气氛,准确达到作品预期的艺术效果。 爱伦·坡的创作原则是其“效果说”理论,他选择“死亡”作为其文学创作的主题是由他的这个创作原则决定的。坡认为,无论是创作诗歌还是小说,作家必须讲究效果的统一,必须时刻想到预定的结局,要使每一个情节变得必不可少。他在《评霍桑的“故事重述”》中曾经这样阐述自己的创作原则:“聪明的艺术家不是将自己的思想纳入他的情节,而是事先精心策划,想出某种独特的、与众不同的效果,然后再杜撰出这样一些情节——他把这些情节联结起来,而他所做的一切都将最大限度地有利于实现在预先构思的效果”。使“每一事件,每一描写细节,甚至一字一句都收到一定的统一效果,一个预想的效果,印象主义的效果”。他强调作品对读者所能唤起的情绪和产生的效果。在“创作的哲学”中,他认为,故事的首要目的是要在情感上扣住读者的心弦,产生最激动人心的效果。
死亡主题是通过谨严紧凑的结构和作品的简洁而表现的。爱伦 坡的作品形式精美,技巧圆熟。爱伦 坡在《评霍桑的“故事重述”》里,强调了作品的简洁和统一效果。在写作中,他还平萍理留情节和结构的高度简洁,小说中通常只有两个,最多三个人物,也没有离题的枝节和无关的装饰品。在他看来,一位技巧高明的文学家在写作之前,必须成竹在胸,深思熟虑,为实现预期效果而选择和组织情节,并且不应该有一个词的意向直接或间接与晌链预先的构思无关。为更好地揭示死亡主题,他坚决排除与主题不相关的情节,要求作品必须有精美的艺术形式,必须体现内容与形式高度统一的原则。他认为,为了保证效果的统一,首先要考虑的是作品的长度。他说,一首诗或一篇小说不能过长,要让读者能“一口气读完”。否则,尘世间的杂事就会干扰读者的阅读和欣赏,破坏作品效果的统一性。为此,他精心地设计结构,以求达到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 在建构幽默小说故事情节时,爱伦·坡明显吸纳了边疆幽默故事的叙述模式,有时让叙述者参与故事的发展,有时又让叙述者置身故事之外,总是穿梭在故事的内外,既能感受主人公的内心思想.又能用现实主义的白措手法对故事进行客观叙述,所不同的是,爱伦·坡的故事更加缜密,更加精致,更加注重效果的追求,手段更加多样丰富,显示出更强的文学性,从而大大提高了美国幽默文学的文学品味。幽默大师马克·吐温虽然批评过爱伦·坡,但其幽默小说的叙述模式与爱伦·坡的小说有着明显的相似性。
爱伦·坡的幽默小说里不乏滑稽幽默人物。对这些人物的原型加以考察便会发现.他们的塑造其实是爱伦·坡对许多熟知的人物独具匠心的滑稽戏仿。在对人物的戏仿过程中,爱伦·坡总是喜欢用反语和双关语,以此表达他对人物言行的讽刺;有时为了突出入物滑稽幽默的个性,爱伦·坡甚至会采用改写或者颠倒的方式来对语言进行加工。 爱伦坡一生写了六七十篇短篇小说,虽然只写了四五篇推理小说,但是举世公认为“推理小说的鼻祖”。代表作《莫尔格街谋杀案》、《玛丽·罗杰疑案》、《被窃之信》和《金甲虫》都被奉为这类小说的先河,对后世起了很大影响。
侦探小说专家海克雷夫特认为乎友:“作案地点安排在锁得严严密密的暗室;破案过程则用逻辑严谨、设身处地的推理等已成为爱伦坡写侦探小说的模式。”这一模式在140年来已为各国侦探小说家竞相师法,甚至被称为“侦探小说之父”的英国作家柯林斯那部名作《月亮宝石》里的克夫探长也是在爱伦坡的影响下产生的。 坡的大部分小说都具有哥特传统的因子。其特征主要凸显在小说叙事中所体现出来的细节方面的生活化以及具有魔术奇幻性的叙事情节,而这其中又不失叙事的现实感,他在精细的哥特环境氛围的描摹上和对叙事情节中偶然性的把控上无不流出怪涩恐怖因子这一独特的审美吸引力,我们也正是在这些方面的审美接受中能够透视出英国早期哥待小说传统对爱伦·坡在创作上的影响来。
值得一提的是,爱伦·坡的哥特小说也极具现实意义,它们映照了当下社会中人们已经异化了的心理状态:孤独、恐惧、焦虑、烦恼、绝望等。孤独而焦虑的人们基于“自体保存”的心理需求使自然产生了对崇高感的渴求:人们渴求能处于某种安全地带,在这里具有破坏力的对象对人们展以造成实际威胁和伤害,与此同时又能享受因恐怖、惊险、黑暗等引起的审美快感。 坡对科幻小说的发展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有些评论家认为,是坡开创了科幻小说。将开创科幻小说的荣誉归于玛丽·雪莱的萨姆·莫斯考维获在《对无限的探索者》中写道:“坡对科幻小说的全部影响是无法计算的,但他对这一流派发展的最伟大贡献在于,他提出了一条规则,即对所有超乎寻常的东西部必须进行科学的解释。”雨果·根斯巴克在试图说明他要在第一本科幻杂志《惊异故事》上刊登什么文章的时候,列举了三位作家,其中就有坡。
总的看来,坡的科幻小说既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引人人胜,又不乏科学理论依据,令人信服。后世许多著名科幻小说家,包括现代科幻两大流派的奠基者一“硬科幻”鼻祖凡尔纳,“软科幻”代表威尔斯在内,都对坡推崇不已。他们的作品中,也或多或少有模仿坡的痕迹。因此,陈良廷称坡为科幻小说的前驱,施成荣也认为:“写出真正科幻小说的大作家是美国的爱伦·坡。”值得注意的是,坡的科幻小说并非一般的科普读物,同他的其它小说一样,也是坡对现实生活的一种曲折的艺术表现。 象征主义所谓“纯诗”的主张,最早是由爱伦·坡提出来的。爱伦·坡认为;“天下没有、也不可能有比这样的一首诗——这一首诗本身——更加是彻底尊贵的、极端高尚的作品——,这一首诗就是一首诗,此外再没有什么别的了——这一首诗完全是为诗而写的。”
爱伦坡认为,对于诗来说,音乐是根本性的,“音乐通过它的格律、节奏和韵律等种种方式,成为诗中的如此重大的契机,以致拒绝了它,便不明智”’“音乐与给人快感的思想结合便是诗,没有思想的音乐仅仅是音乐,没有音乐的思想凭着其确定性则是散文。”诗歌通过其音乐性所赋予的是一种含混而不明确的情绪,这正是诗的目的所在,“正是在音乐中,诗的感情才被激动,从而使灵魂的斗争最逼近那个巨大目标——神圣美的创造。”
爱伦坡关于诗歌音乐性的主张及实践,对法国象征主义影响深远,以至于音乐性成为象征主义一个非常重要的共同艺术特征。
Ⅵ 如何看待爱伦坡的作品
埃德加·爱伦·坡(Edgar Allan Poe)(1809~1849)、,[爱伦·坡],十九世纪美国诗人、小说家和文学评论家,在世时长期担任报刊编辑工作。其作品是在任何时代都是“独一无二”的风格。语言和形式精致、优美,内容多样。侦探小说(detective story)鼻祖、科幻小说(science fiction)先驱之一、恐怖小说(horror fiction)大师、短篇哥特小说巅峰、象征主义(symbolism)先驱之一,唯美主义(aestheticism)者。 在他短短一生写下的不少作品中,文学评论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当时文坛上,除了詹姆斯·罗塞尔·洛威尔之外,几乎无人可与抗衡。洛威尔一向不轻易赞扬别人,却把坡誉为“最有见识、最富哲理的大无畏评论家”。当代文学评论家埃德蒙·威尔逊也称“坡的文学评论确实是美国文坛上空前的杰作”。然而,不可忽视的是在坡早年当报刊杂志编辑时,为了换取稿费,他也写了许多糟粕,因此至今留存的只是很小的一部分精华。 他一向主张“为艺术而艺术”。他的艺术主张几乎贯穿于他的所有作品中,包括诗歌、短篇小说和论文。在这些作品中,他声称“一切艺术的目的是娱乐,不是真理。”他认为“在诗歌中只有创造美——超凡绝尘的美才是引起乐趣的正当途径。音乐是诗歌不可缺少的成分,对诗人力求表现超凡绝尘的美尤其重要。而在故事写作方面,艺术家就不妨力图制造惊险、恐怖和强烈情感的效果。而且每篇作品都应该收到一种效果。”。 他的独创性论文如《写作的哲学》(1846),《诗歌原理》(1850),评论霍桑《古老的故事》,评论朗费罗、柯勒律治、华兹华斯、丁尼生等人的诗歌、以及评论狄更斯《老古玩店》等的作品都显示了他的精辟见解,至今仍被视为文艺批评的典范作。 他一生写了六七十篇短篇小说,虽然只写了四五篇推理小说,但是举世公认为推理小说的鼻祖。代表作《毛格街血案》、《玛丽·罗杰疑案》、《窃信案》和《金甲虫》都被奉为这类小说的先河,对後世起了很大影响。他在前三篇小说中塑造的业馀侦探杜宾的形象,可以说是柯南道尔笔下的福尔摩斯的前辈。据研究侦探小说的专家霍华德·海克雷夫特认为,“这个杜宾也是坡的自我理想化身,因为他自幼聪颖异常,处处想表现自己的优越,所以就把杜宾写成具有超人智力、观察入微、料事如神的理想人物,为了衬托他的了不起,又借一个对他无限钦佩、相形见绌的朋友来叙述他的事迹,此外还写了一个头脑愚钝、动机虽好而屡犯错误的警探作为对比。作案地点一般安排在锁得严严密密的暗室;埋藏赃物罪证则用明显得出人意外的方法;破案过程则用逻辑严谨、设身处地的推理(今称用心理分析学);然後有条不紊的迫使罪犯就范归案;最终再由主人公洋洋自得、滔滔不绝的解释其全过程。这已成为坡写侦探小说的模式。”而这一模式在一百四十年来已为全世界各国侦探小说家竞相师法,不少这类作品都是步他後尘,脱不了这个窠臼。甚至被称为侦探小说之父的英国作家威尔基·柯林斯那部名作《月亮宝石》(1868)裏的侦探克夫也是在坡的影响下产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