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汀40年代的短篇小说
❶ 简介沙汀的小说创作。
主要作品
《俄国煤油》,写于1931年4月,最初收入短篇小说集《法律外的航线》。
《莹儿》,写于1931年10月,最初收入《法律外的航线》。
《码头上》,发表于《文学月报》第1卷第4期(1932年11月15日),收入《法律外的航线》。
《恐怖》,写于1932年4月,初收入《法律外的航线》,又收入1980年版《祖父的故事》。
《法律外的航线》,写于1932年8月,收入同名短篇集。
《法律外的航线》(短篇小说集),上海辛恳书店1932年10月初版。
《土饼》,发表于《现代》第三卷二期(1933年)。
《老人》,《文学》第1卷2号(1933年8月1日)。
《丁跛公》,天津《大公报·文艺副刊》146期(1935年4月7日),又收入《大公报·文艺丛刊》(1936年8月)。
《凶手》,《文学》第4卷6号(1935年6月1日)。
《赶路》,《创作》创刊号(1935年7月15日)。
《兽道》,《光明》创刊号(1936年6月10日)。
《苦难》,《文学》第7卷1号(1936年7月1日)。
《在祠堂里》,《文学界》创刊号(1936年6月)。
《灾区一宿》,《光明》1卷2号(1936年6月25日)。
《土饼》(短篇小说集),上海文化生活出版
《代理县长》,《国闻周报》第14卷第1期。
《航线》(短篇小说集),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1937年2月初版,为《法律外的航线》的新版本。
《龚老法团》,《光明》2卷11期(1937年5月10日)。
《苦难》(短篇小说集),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1937年7月初版。
《防空——在“堪察加”的一角》,《文艺阵地》1卷5期(1938年6月16日)。
《堪察加小景》,《文艺突击》(1938年11月1日)。
《联保主任的消遣》,《文艺战线》1卷2号(1939年3月16日)。
《随军散记——我所见之一个民族战士的素描》(报告文学),知识出版社1940年11月重庆初版。本书曾以《我所见之贺龙将军》为名,由新时代出版社1950年出版。
《磁力》,《抗战文艺》7卷2、3期合刊(1941年3月20日)。
《老烟的故事》,《文艺阵地》6卷1期(1941年1月10日)。
《在其香居茶馆里》,《抗战文艺》6卷4期(1940年12月1日)。作家出版社1959年12月、1960年二次列入“文学初步读物”中出版。
《这三年来我的创作活动》,《抗战文艺》7卷1期(1941年1月1日)。
《公道》,收入《十人小说集》(沙汀等著,1943年7月重庆文聿出版社初版),后收入沙汀短篇小说集《小城风波》。
《艺术干事》,写于1941年6月,收入短篇小说集《小城风波》。
《淘金记》(长篇小说),文化生活出版社1943年5月初版。
《模范县长》,《文艺杂志》1卷1期(1942年1月15日)。
《和合乡的第一场电影》,《文艺杂志》一卷三期(1942年3月15日)。
《磁力》(短篇小说、论文集),系艾芜主编《文学丛书》之一。1942年9月三户图书社出版。
《闯关》(中篇小说),建国书店作为“当今文艺丛书”之一于1945年6月初版。
《奇异的旅程》(即《闯关》),重庆当今出版社“当今文艺丛书”之一(1944年5月初版)。
《小城风波》(短篇小说集),重庆东方书社发行“东方文艺丛书”之一(1944年4月初版)。
《困兽记》(长篇小说),重庆新地出版社1945年4月、1946年出版。
《替身》,《文哨》1卷3期(1945年10月1日)。
《呼号》(即《呼嚎》),《中原、文艺杂志、希望、文哨联合特刊》1卷2期(1946年1月20日)。
《范老老师》,1946年1月9日、10日《新华日报》。
《播种者》(短篇小说集),上海华夏书店1946年2月、8月两版;复兴书店1946年亦出版。
《兽道》(短篇小说选集),群益出版社1946年4月出版。
《催粮》,《萌芽》1卷1期(1946年7月15日)。
《烦恼》,《人世间》复刊第1期(1947年3月20日)。
《意外》,《大公报·星期文艺》第61期(1947年12月7日)。
《还乡记》(长篇小说),文化生活出版社1948年7月初版。
《呼嚎》(短篇小说集),新群出版社1947年、1950年出版。
《钟敖》,写于1947年11月29日。收入短篇小说集《医生》。
《选灾》,《小说》1卷1期(1948年7月1日)。
《堪察加小景》(短篇小说集),文化生活出版社1948年8月出版。
《医生》,写于1949年11月。
《炮手——蒋管区生活实录》《小说》4卷1期(1950年5月1日)。
《酒后》,《小说》4卷4期(1950年11月1日)。
《减租》,《大众文艺》1卷1期(1950年5月)。
《医生》(短篇小说集),上海海燕书店1951年5月出版。新文艺出版社1952年9月出版。
《谈谈人物的创造》(论文),《西南文艺》1953年第6期。
《沙汀短篇小说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53年9月初版。
《堰沟边》,《人民文学》1955年7月号。
《卢家秀》,1955年12月23日《人民日报》。
《过渡》,《人民文学》1955年12月号。
《老邬》,《人民文学》1957年5、6期合刊(1957年5月20日)。
《摸鱼》,写于1957年3月6日,发表于《文艺月报》1957年第6期。
《开会》,《收获》总第一期(1957年7月)。
《在牛棚里》,《人民文学》1957年9月号。
《夜谈》《人民文学》1958年11月号。
《沙汀选集》(短篇小说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1月出版。
《过渡》(短篇小说集),作家出版社1959年3月初版,1963年二版;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年4月初版。
《欧么爸》,《人民文学》1959年12月号。
《漫谈小说创作中的一些问题》,《峨眉》1960年第1期,转载于《人民文学》1960年3月号。
《作家的责任》(论文),1960年8月3日《光明日报》。
《你追我赶》,《人民文学》1960年10月号。四川人民出版社收入“文艺小丛书”,于1961年7月出版。
《假日》,《上海文学》1961年2月号。四川人民出版社收入“文艺小丛书”,于1961年7月出版。
《夏夜》,写于1961年6月15日。
《一场风波》,写于1963年2月至6月21日。
《煎饼》,写于1964年4月14日。
《青枫坡》(中篇小说),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11月出版。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创作谈),《收获》1979年第1期。
《过渡集》(短篇小说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10月出版。
《关于〈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的通信》(文艺评论),《文艺报》1980年第4期。
《敌后七十五天》(回忆录),《收获》1981年第2期。
❷ 沙汀的主要作品
《俄国煤油》,写于1931年4月,最初收入短篇小说集《法律外的航线》。
《莹儿》,写于1931年10月,最初收入《法律外的航线》。
《码头上》,发表于《文学月报》第1卷第4期(1932年11月15日),收入《法律外的航线》。
《恐怖》,写于1932年4月,初收入《法律外的航线》,又收入1980年版《祖父的故事》。
《法律外的航线》,写于1932年8月,收入同名短篇集。
《法律外的航线》(短篇小说集),上海辛恳书店1932年10月初版。
《土饼》,发表于《现代》第三卷二期(1933年)。
《老人》,《文学》第1卷2号(1933年8月1日)。
《丁跛公》,天津《大公报·文艺副刊》146期(1935年4月7日),又收入《大公报·文艺丛刊》(1936年8月)。
《凶手》,《文学》第4卷6号(1935年6月1日)。
《赶路》,《创作》创刊号(1935年7月15日)。
《兽道》,《光明》创刊号(1936年6月10日)。
《苦难》,《文学》第7卷1号(1936年7月1日)。
《在祠堂里》,《文学界》创刊号(1936年6月)。
《灾区一宿》,《光明》1卷2号(1936年6月25日)。
《土饼》(短篇小说集),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1937年7月初版。
《代理县长》,《国闻周报》第14卷第1期。
《航线》(短篇小说集),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1937年2月初版,为《法律外的航线》的新版本。
《龚老法团》,《光明》2卷11期(1937年5月10日)。
《苦难》(短篇小说集),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1937年7月初版。
《防空——在“堪察加”的一角》,《文艺阵地》1卷5期(1938年6月16日)。
《堪察加小景》,《文艺突击》(1938年11月1日)。
《联保主任的消遣》,《文艺战线》1卷2号(1939年3月16日)。
《随军散记——我所见之一个民族战士的素描》(报告文学),知识出版社1940年11月重庆初版。本书曾以《我所见之贺龙将军》为名,由新时代出版社1950年出版。
《磁力》,《抗战文艺》7卷2、3期合刊(1941年3月20日)。
《老烟的故事》,《文艺阵地》6卷1期(1941年1月10日)。
《在其香居茶馆里》,《抗战文艺》6卷4期(1940年12月1日)。作家出版社1959年12月、1
960年二次列入“文学初步读物”中出版。
《这三年来我的创作活动》,《抗战文艺》7卷1期(1941年1月1日)。
《公道》,收入《十人小说集》(沙汀等著,1943年7月重庆文聿出版社初版),后收入沙
汀短篇小说集《小城风波》。
《艺术干事》,写于1941年6月,收入短篇小说集《小城风波》。
《淘金记》(长篇小说),文化生活出版社1943年5月初版。
《模范县长》,《文艺杂志》1卷1期(1942年1月15日)。
《和合乡的第一场电影》,《文艺杂志》一卷三期(1942年3月15日)。
《磁力》(短篇小说、论文集),系艾芜主编《文学丛书》之一。1942年9月三户图书社出
版。
《闯关》(中篇小说),建国书店作为“当今文艺丛书”之一于1945年6月初版。
《奇异的旅程》(即《闯关》),重庆当今出版社“当今文艺丛书”之一(1944年5月初版
)。
《小城风波》(短篇小说集),重庆东方书社发行“东方文艺丛书”之一(1944年4月初版
)。
《困兽记》(长篇小说),重庆新地出版社1945年4月、1946年出版。
《替身》,《文哨》1卷3期(1945年10月1日)。
《呼号》(即《呼嚎》),《中原、文艺杂志、希望、文哨联合特刊》1卷2期(1946年1月2
0日)。
《范老老师》,1946年1月9日、10日《新华日报》。
《播种者》(短篇小说集),上海华夏书店1946年2月、8月两版;复兴书店1946年亦出版。
《兽道》(短篇小说选集),群益出版社1946年4月出版。
《催粮》,《萌芽》1卷1期(1946年7月15日)。
《烦恼》,《人世间》复刊第1期(1947年3月20日)。
《意外》,《大公报·星期文艺》第61期(1947年12月7日)。
《还乡记》(长篇小说),文化生活出版社1948年7月初版。
《呼嚎》(短篇小说集),新群出版社1947年、1950年出版。
《钟敖》,写于1947年11月29日。收入短篇小说集《医生》。
《选灾》,《小说》1卷1期(1948年7月1日)。
《堪察加小景》(短篇小说集),文化生活出版社1948年8月出版。
《医生》,写于1949年11月。
《炮手——蒋管区生活实录》《小说》4卷1期(1950年5月1日)。
《酒后》,《小说》4卷4期(1950年11月1日)。
《减租》,《大众文艺》1卷1期(1950年5月)。
《医生》(短篇小说集),上海海燕书店1951年5月出版。新文艺出版社1952年9月出版。
《谈谈人物的创造》(论文),《西南文艺》1953年第6期。
《沙汀短篇小说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53年9月初版。
《堰沟边》,《人民文学》1955年7月号。
《卢家秀》,1955年12月23日《人民日报》。
《过渡》,《人民文学》1955年12月号。
《老邬》,《人民文学》1957年5、6期合刊(1957年5月20日)。
《摸鱼》,写于1957年3月6日,发表于《文艺月报》1957年第6期。
《开会》,《收获》总第一期(1957年7月)。
《在牛棚里》,《人民文学》1957年9月号。
《夜谈》《人民文学》1958年11月号。
《沙汀选集》(短篇小说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1月出版。
《过渡》(短篇小说集),作家出版社1959年3月初版,1963年二版;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
年4月初版。
《欧么爸》,《人民文学》1959年12月号。
《漫谈小说创作中的一些问题》,《峨眉》1960年第1期,转载于《人民文学》1960年3月号。
《作家的责任》(论文),1960年8月3日《光明日报》。
《你追我赶》,《人民文学》1960年10月号。四川人民出版社收入“文艺小丛书”,于196
1年7月出版。
《假日》,《上海文学》1961年2月号。四川人民出版社收入“文艺小丛书”,于1961年7月
出版。
《夏夜》,写于1961年6月15日。
《一场风波》,写于1963年2月至6月21日。
《煎饼》,写于1964年4月14日。
《青枫坡》(中篇小说),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11月出版。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创作谈),《收获》1979年第1期。
《过渡集》(短篇小说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10月出版。
《关于〈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的通信》(文艺评论),《文艺报》1980年第4期。
《敌后七十五天》(回忆录),《收获》1981年第2期。
❸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短篇小说有哪些
沈从文 三四十年代,他是北方文坛领袖, 主要成集的小说有《龙朱》《旅店及其他》《石子船》《虎雏》《阿黑小史》《月下小景》《八骏图》《如蕤(ruí)集》《从文小说习作选》《新与旧》《主妇集》《春灯集》《黑凤集》等。
张爱玲的《传奇》,短篇小说集。最早於一九四四年九月由上海杂志社出版 ,同月再版,加上一篇序言。
白先勇的《台北人》,此书是由十四篇短篇小说组成。
穆时英的《上海的狐步舞》
林徽因《九十九度中》
望采纳
❹ 抗战时期的文艺作品有哪些
1、《在其香居茶馆里》
是现代作家沙汀所创作的一部短篇小说,发表于1940年12月1日,描写了四川农村回龙镇上两个头面人物联保主任方治国和土豪邢幺吵吵因抽壮丁的事在其香居茶馆里的一场争吵和殴斗。情节紧凑而富于张力,有鲜明的讽刺色彩,对话的口语化和地城化特色鲜明,每个人物性格亦鲜明可感。
❺ 沙汀的人物生平
生于四川安县。7岁开蒙读私塾。少年时期经常出入于四川西北的城镇乡间,谙熟地方军阀和毫绅们的腐败情形。17岁进入成都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接受五四新文化和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的影响。1926年毕业后曾赴南京、北京,求学不成返回四川。1927年夏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故乡从事革命活动。不久,成都发生二一六惨案,他隐蔽一段时间后,1929年流亡到上海,与省一师同班同学艾芜(汤道耕)相遇,共同走上文学道路。1931年写出第一篇小说《俄国煤油》后,曾与艾芜联名写信给鲁迅先生求教小说的题材问题。1932年出版短篇小说集《法律外的航线》,随即加入“左联”,成为“左翼文学新人”之一。以后陆续发表《丁跛公》、《在祠堂里》、《代理县长》等作品,着力表现真正熟知的四川农村社会。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即回川。1938年秋与何其芳、卞之琳共赴延安,任鲁迅艺术学院文学系代主任。又随贺龙转赴晋西北和冀中抗日根据地。新的生活给他的创作带来新的色调。他写出著名的《随军散记》(即《记贺龙》)、《奇异的旅程(即《闯关》)。1940年回重庆发表短篇代表作《在其香居茶馆里》。此作对国统区乡镇统治者之间围绕兵役的勾心斗角,作了辛辣的讽刺。这时的作品还有《磁力》、《联保主任的逍遣》、《老烟的故事》、《堪察加小景》等。1941年皖南事变后避居故乡山区,写出《淘金记》、《困兽记》、《还乡记》3部长篇以及其他作品。《淘金记》写大后方地主劣绅为发国难财争夺金矿而引起的内讧。这一时期的短篇《范老老师》、《呼嚎》、《医生》等,表现人民争民主、反内战的新主题。
1949年新中国成立,沙汀担任全国和四川省文学界的领导工作,同时继续创作,写了《卢家秀》、《你追我赶》、《老邬》等,转而歌颂新型的农民。1976年后重新执笔,以不凡的创作活力连续发表中篇小说《青枫坡》、《木鱼山》、《红石滩》。
沙汀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主要以四川作为他故事的背景。以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和含蓄深沉的艺术气质描写中国现代农村。他擅长描写四川社会风习,渲染场面气氛,捕捉人物的典型细节。他的小说以极强的幽默感和浓烈的地方色彩著称。沙汀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的任上离职退休。现为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仍不倦地在撰写自己的回忆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