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格18年民国时期短篇小说
Ⅰ 美国国家图书奖的历年获奖小说
年份获奖小说获奖作家1950年《金臂人》纳尔逊·艾格林1951年《福克纳小说集》威廉·福克纳1952年《从这里到永恒》詹姆斯·R·琼斯1953年《看不见的人》拉尔夫·埃里森1954年《奥吉·马奇历险记》索尔·贝娄1955年《寓言》威廉·福克纳1956年《北弗雷德里克街十号》约翰·奥哈拉1957年The Field of VisionWright Morris1958年《瓦普肖特纪事》约翰·契佛1959年《魔桶》伯纳德·马拉默德1960年《再见,哥伦布》菲利普·罗斯1961年The Waters of KronosConrad Richter1962年《看电影的人》沃克·珀西1963年Morte D'UrbanJ.F. Powers1964《马人》约翰·厄普代克1965《赫索格》索尔·贝娄1966《灰色马,灰色的骑手》凯瑟琳·安·波特1967《修配工》伯纳德·马拉默德1968The Eighth DayThornton Wilder1969StepsJerzy Kosinski1970《他们》乔伊斯·卡罗尔·奥茨1971《塞穆勒先生的行星》索尔·贝娄1972《短篇小说全集》弗兰纳里·奥康纳1973《客迈拉》约翰·巴思1973 AugustusJohn Williams1974《万有引力之虹》托马斯·品钦1974A Crown of Feathers艾萨克·巴什维斯·辛格1975Dog SoldiersRobert Stone1975The Hair of Harold RouxThomas Williams1976《小大亨》威廉·加迪斯1977The Spectator BirdWallace Stegner1978Blood TieMary Lee Settle1979Going after CacciatoTim O'Brien1980《苏菲的选择》威廉·斯泰伦1980《盖普眼中的世界》约翰·欧文1981《约翰·契弗短篇小说集》约翰·契弗1981Plain SongWright Morris1982《兔子富了》约翰·厄普代克1982So Long, See You TomorrowWilliam Maxwell1983The Collected Stories尤多拉·韦尔蒂1983《紫色》艾丽斯·沃克1984Victory over JapanEllen Gilchrist1985《白噪音》唐·德里罗1986World's FairE.L. Doctorow1987Paco's StoryLarry Heinemann1988Paris TroutPete Dexter1989SpartinaJohn Casey1990Middle PassageCharles Johnson1991MatingNorman Rush1992《天下骏马》科马克·麦卡锡1993《船讯》安妮·普鲁1994《诉讼游戏》威廉·加迪斯1995《萨巴斯剧院》菲利普·罗斯1996Ship Fever and Other StoriesAndrea Barrett1997《冷山》查尔斯·弗雷泽1998《迷人的比利》Alice McDermott1999《等待》哈金2000《在美国》苏珊·桑塔格2001《纠正》乔纳森·弗兰岑2002《三个六月》朱莉亚·格拉斯2003The Great FireShirley Hazzard2004《巴拉圭消息》莉莉·塔克2005Europe CentralWilliam T. Vollmann2006《回声制造者》理查德·鲍尔斯2007《烟树》丹尼斯·约翰逊2008Shadow Country彼得·马修森2009《转吧,这伟大的世界》科伦·麦凯恩2010Lord of MisruleJaimy Gordon2011Salvage the BonesJesmyn Ward2012The Round House路易斯·厄德里克2013The Good Lord BirdJames McBride2014RedeploymentPhil Klay2015Fortune Smiles: StoriesAdam Johnson
Ⅱ 急需傲慢与偏见书的内容及作者简介
《傲慢与偏见》(Pride and Prejudice),是英国小说家珍·奥斯汀最著名的小说。这本书的开场白,“凡是有钱的单身汉,都需要一位太太,这已经成了一条举世公认的真理。”已经成为了至理名言。在1796年到1797年间写作而成,为书信体小说,是她最早完成的小说,但因出版商不看好,在当时并没有先出版这本小说。1811年奥斯汀校正时,原书名叫《第一印象》(First Impressions),不过后来珍改为现在的书名。1813年由白丘(Whitehall)的军方图书馆(Military Library)出版社的艾格顿先生(Mr. Egerton)出版。此出版社在1811年出版了珍奥斯汀的著名小说《理智与情感》,口碑不错,因此决定出版《傲慢与偏见》。写作地点都是在英国的汉普郡的史帝文顿(Steventon Rectory)。2002年时,《傲慢与偏见》1813年首版的第一、二、三卷在一个苏格兰的古堡的塔楼和藏书室里被意外发现。最后以3.4万英镑的高价被一位英国收藏家买走。造成了目前《傲慢与偏见》的第一版是旧书收藏家们的目标收集品,价格喊到5万美元。内容简介 说故事最主要是围绕着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地主乡绅贵族的求爱和婚姻问题。女主角是20岁的伊丽莎白·班内特,她机智、聪慧并具有很强的正义感。她父亲班内特先生多数时间藏在书房里,避开妻子班内特太太。班内特太太的行为举止完全是个乡村愚妇,她最大的心愿就是把五个女儿都成功地嫁给有钱绅士。由于没有儿子,班内特家族为数不多的财产要由一位男性继承人──也就是说姑娘们的表兄柯林斯先生来继承,这将使班内特先生死后,班内特太太和其他未婚的女儿无家可归,并只能靠低收入维持生计。小说的开头,当一位有“相当财产”的单身汉搬到邻近房子时,班内特太太心情激动。这位宾利先生最近租下了尼日尔斐庄园,同住的还有他的两位姐妹──宾利小姐和已婚的赫斯特太太,后者的丈夫徒有风度,没有多少财产。不久,宾利先生去了伦敦一趟,带回了他的朋友达西先生。他们到达之后,很快参加了在梅里屯的一场公共舞会。舞会开始时,人们公认每年有高达10,000英镑的收入的达西先生是最棒的。然而,聚会进行到一半,邻居们就察觉到他人并不讨人喜欢,因为他自命比身边这些“乡下人”要高贵。班内特家的人特别讨厌他,因为达西先生怠慢了伊丽莎白。当宾利先生建议达西和伊丽莎白跳舞时,达西却说:“她还没有漂亮到可以打动我的地步。”但宾利先生却被公认为是个优秀的,令人愉快的绅士。而他对伊丽莎白最亲近的姐姐──珍的爱慕也相当明显。舞会之后不久,达西才渐渐发现了伊丽莎白的好:她一双美丽的黑眼睛、娇美的体态和她那爽快、不奉承人的性格�深深地吸引了达西的爱慕。可是达西很快决定了不可让伊丽莎白发现这点,免得她有非份之想,反过来控制他的幸福。他竭力隐瞒,所以伊丽莎白一直不知道高傲的达西先生已爱上了她,而且爱慕越来越深。后来,班内特先生宣布一位客人将来访。众人兴奋地猜测来客是谁,发现原来是她们的表兄柯林斯先生。柯林斯是个唠叨势利的牧师,将宣读《对年轻女性的布道》之类的道德书视为“愉快夜晚活动”。他寻找一切机会提及他的女赞助人,凯瑟琳·德·鲍尔夫人,像哈巴狗一样对她阿臾奉承。因凯瑟琳夫人劝他得找个妻子,柯林斯便马上在他“可怜的表妹”中寻找人选,还再三提及这他对班内特家女孩的补偿(这证明他全部的无知愚蠢)。柯林斯原属意的是珍,但得知她“几乎已经和宾利先生订婚”之后,开始将目光转向可爱的伊丽莎白。伊丽莎白自然不肯嫁他,但班内特太太极力支持这门婚事,甚至试图强迫伊丽莎白肯首。然而,明白事理的班内特先生却对伊丽莎白说:“如果你不嫁柯林斯先生,你母亲不理你了,但如果你嫁的话,便是我不理你了。”,从而表示支持爱女的决定。与此同时,伊丽莎白认识了一位军官,韦克翰先生。韦克翰先生英俊迷人、风度翩翩,令伊丽莎白迅速倾心于他。但他们二人有次谈话,韦克翰竟告诉她:达西先生曾对他不实,令他失去了本唾手可得的财富和机会,伊丽莎白听后,原来便不太喜欢达西先生的心又加强了。被拒绝后,柯林斯先生立刻转而向伊丽莎白最好的朋友夏洛特·卢卡斯求婚,夏洛特答应,二人很快结婚了。班内特太太非常失望,但让她更失望的是不久宾利先生突然离开珍。珍无比痛心,母亲的长吁短叹更使她难过。伊丽莎白应柯林斯先生和夏洛特新婚夫妇之邀,去参观他们教区,却在凯瑟琳·德·鲍尔夫人的罗新斯庄园看见达西先生,原来他是夫人的姨侄。结果伊丽莎白和达西共度了许多时光。达西先生经过几番争扎,最终当面向伊丽莎白承认他对她那“违背自己意愿”的爱慕,并愿意娶她为妻,但他告白的态度仍是那么傲慢,而且认为伊丽莎白一定不会拒绝他“屈就”的求婚。伊丽莎白大为惊讶,但因为达西先生的态度、韦克翰先生之前的指控和得知是达西先生曾阻挠宾利和珍在一起,愤怒的她告知达西:“即使世界上所有男人都死光了,(她)也不可能同他结婚。”第二天早上,伊丽莎白与达西先生在散步中相遇。达西交给伊丽莎白一封信,然后冷冷离开。信中达西为自己的行为辩护。他写道,除了她那些举止粗俗、令人尴尬的亲戚外,他见珍看上去无动于衷,以为她并不真心爱宾利,思考再三才劝朋友放弃。伊丽莎白也承认,珍矜持的个性使得其他人难以确定她的真心。同时,达西也揭露了韦克翰花花公子、投机取巧的真面目。达西以前的行为有了新的合理解释,伊丽莎白对他的偏见也逐渐瓦解了。后来,伊丽莎白和她的舅父母嘉蒂纳夫妇同偕旅行,并参观了达西先生的故居彭伯里。在庄园内散步的时候竟巧遇达西。达西的行为举止显得亲切了许多。伊丽莎白才发现,原来他的傲慢后面隐藏着真诚、慷慨的本性。对他开始改观,但当二人正在增进感情的时候,却突然收到消息,得知伊丽莎白的妹妹丽迪亚私奔了。由于伊丽莎白的疏忽,没有揭露韦克翰的真面目,才使得年轻幼稚的丽迪亚上了当,同韦克翰双双逃出军团躲避赌债。达西找到了韦克翰,替他还清了赌债并付了一笔生活费,迫他同丽迪亚结婚。尽管达西要求保密,但丽迪亚的快嘴和嘉蒂纳太太最终的坦白仍使伊丽莎白了解了实情,并彻底扭转了她对达西的情感。最终,当达西的姨母,凯瑟琳夫人听说达西竟对一个门不当户不对的女孩心生倾慕,并赶来威胁伊丽莎白时,伊丽莎白明白了即使自己拒绝了第一次求婚,达西仍然爱她。当达西将宾利先生带回乡间,带回珍的身边时(他们很快订婚了),伊丽莎白向达西敞开了心扉,他的傲慢和她的偏见全部被遗忘了,幸福终于到来。简·奥斯汀(Jane Austen,1775年12月16日-1817年7月18日)是英国著名小说家。她的作品主要关注乡绅家庭的女性的婚姻和生活,以细致入微的观察和活泼风趣的文字著称。生平 生于英国汉普郡,有6个兄弟和一个姐姐,家境尚可。她的父亲乔治·奥斯汀(George Austen,1731年—1805年)是一名牧师,母亲名卡桑德拉(1739年—1827年)。奥斯汀兄弟中詹姆斯和亨利后来也从事神职,弗朗西斯和查尔斯则曾供职英国海军。珍与她的姐姐卡桑德拉关系密切,她们之间的信件为后世奥斯汀研究提供了很多素材。卡桑德拉为珍·奥斯汀所作的画像目前保存在伦敦的国家肖像馆内。珍·奥斯汀一生未嫁。1796年,她与后来成为爱尔兰最高法官的汤姆·勒佛伊(Tom Lefroy)有过短暂的罗曼史,据传他就是《傲慢与偏见》中达西先生的原型。1802年,一名比奥斯汀小六岁的富有男子哈里斯·彼格威瑟(Harris Bigg-Wither)向她求婚。奥斯汀最初接受了,次日又改变主意拒绝了他。1801年,奥斯汀的父亲退休后,全家迁居到疗养胜地巴斯。就像笔下的女主人公安妮·艾略特一样,奥斯汀并不喜欢巴斯,这也许与她家庭经济状况日趋拮据有关。1805年父亲去世后,奥斯汀跟随母亲和姐姐到南安普敦与兄长弗兰克住了几年。1809年又移居查顿(Chawton)投奔兄长爱德华。那里的小屋现在是奥斯汀纪念馆,成为了著名的旅游景点。奥斯汀后期的作品就是在那里写作的。1816年,奥斯汀的健康状况恶化,她于1817年搬到温彻斯特疗养,并于同年7月病逝。葬在温彻斯特大教堂。作品及评价 1811年,在兄长亨利的资助下,奥斯汀的出版了第一本小说——《理性与感性》。而她最著名的作品则是《傲慢与偏见》。奥斯汀所处的年代正是浪漫主义方兴未艾之际,但是奥斯汀的作品不属于浪漫主义,而更接近新古典主义的风格。比起同时代的华兹华斯和拜伦,奥斯汀的精神也许接近休谟和洛克。刚获出版时,奥斯汀的作品并未获得很高声誉,然而沃尔特·司各特爵士对她评价很高:“这位年轻的女士很擅长描写日常生活中的情感和人物,是我所见之中最高妙的。”奥斯汀对司各特也很欣赏。在奥斯汀的最后一部小说《劝导》中,小说人物对司各特的作品赞赏有加。而早在《理智与情感》中,女主人公玛丽安已经将司各特视为最爱的作家之一了。推崇奥斯汀的人还包括麦考莱(Macaulay),柯尔律治(Samuel Taylor Coleridge),Robert Southey,Sydney Smith,Edward Fitzgerald,纳博科夫等。据说当时还是摄政王的乔治四世所有的住所都备有一套奥斯汀小说供他随时阅读,迫于他的要求,奥斯汀把自己最爱的小说《爱玛》献给了摄政王。吉布林(Rudyard Kipling)曾经写过一个短篇《简迷》(The Janeites)讲述奥斯汀爱好者的故事,他还写过两首诗赞美奥斯汀。二十世纪以来,一些学者将奥斯汀视为英语文学最伟大的作者之一,甚至有人将她与莎士比亚相提并论。另一方面,也有人对奥斯汀持批评意见。比奥斯汀稍晚的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批评她的视角过于狭隘。马克·吐温则更为尖刻地说“一个图书馆只要没有奥斯汀的书就是好图书馆”。作品列表 《理性与感性》(Sense and Sensibility,1811年) 《傲慢与偏见》(Pride and Prejudice,1813年) 《曼斯菲尔德庄园》(Mansfield Park,1814年) 《爱玛》(Emma,1815) 《诺桑觉寺》(Northanger Abbey,1818年,死后出版) 《劝导》(Persuasion,1818年,死后出版) 《Lady Susan》 《The Watsons》(未完成) 《Sanditon》(未完成) 《Henry and Eliza》 《The Three Sisters》 《Love and Friendship》 《The History of England》 《Catharine, or the Bower》希望帮到你啦,望采纳耶~
Ⅲ 小学六年级外国文学常识
1、荷马是古希腊著名的行吟盲诗人。他收集整理的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是古希腊最早最伟大的文学巨著。
2、伊索是古希腊寓言作家,著有《伊索寓言》,其中《农夫与蛇》、《龟兔赛跑》、《狐狸与葡萄》等篇目十分著名。
3、旧译《天方夜谭》的《一千零一夜》,是古代阿拉伯著名的民间故事集。
4、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诗人、戏剧家莎士比亚的主要作品有喜剧《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皆大欢喜》、《第十二夜》;四大悲剧《哈姆雷特》、《麦克白》、《奥赛罗》、《李尔王》和历史剧《亨利四世》、《亨利八世》。
5、《艰难时世》、《双城记》的作者是英国19世纪现实主义小说家狄更斯。
6、拜伦的《唐璜》是19世纪英国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作。
7、雪莱是19世纪英国积极浪漫主义的优秀诗人,其代表作是《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
8、《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是英国杰出的小说家笛福。
9、夏洛蒂·勃朗特是英国杰出的女作家,其代表作《简·爱》是一部优秀的现实主义作品。她与妹妹艾米莉·勃朗特(著有《呼啸山庄》)、安·勃朗特(著有《艾格妮斯·格雷》)在19世纪英国文坛大放异彩。
10、爱尔兰女作家伏尼契著有《牛虻》。
11、卢梭是法国启蒙思想家、文学家,主要作品是《社会契约论》、《新爱洛绮斯》,长篇教育小说《爱弥儿》,自传《忏悔录》。
12、《伪君子》、《吝啬鬼》的作者是17世纪法国(国家)古典主义喜剧大师莫里哀。
13、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人物和代表作家是雨果,其代表作是《悲惨世界》,通过主人公冉阿让、芳汀和珂赛特的遭遇,揭露了资本主义的黑暗和下层劳动人民的不幸。
14、司汤达是19世纪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者,他的代表作是《红与黑》。
15、巴尔扎克是19世纪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大师,最擅长描写金钱对人性的腐蚀。代表作是《人间喜剧》(恩格斯说这部小说给我们提供了“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卓越的现实主义历史”),其中《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幻灭》等作品影响巨大。
16、福楼拜是法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其代表作是《包法利夫人》。
17、大仲马、小仲马是父子作家,他们的代表作分别是《基度山伯爵》和《茶花女》。
18、法国作家都德的代表作是《最后一课》、《柏林之围》。
19、《我的叔叔于勒》、《项链》的作者是法国的现实主义作家莫泊桑。他和俄国的契诃夫、美国的欧·亨利被誉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
20、《国际歌》的作者是法国的欧仁·鲍狄埃。
21、《约翰·克里斯朵夫》的作者是法国的罗曼·罗兰,他还著有传记文学《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托尔斯泰传》、《甘地传》等。
22、歌德是德国启蒙运动时期的伟大诗人,代表作是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和诗剧《浮士德》。
23、席勒是18世纪德国杰出的诗人和戏剧家,代表作是《阴谋与爱情》、《威廉·退尔》。
24、茨威格是奥地利(国家)著名作家,代表作是《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象棋的故事》等。他的散文《世间最美的坟墓》赞颂了列夫·托尔斯泰的伟大品质。
25、意大利最伟大的诗人但丁,被誉为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其代表作《神曲》分为《地狱》、《炼狱》、《天堂》三部分。
26、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杰出的人文主义代表作家是薄伽丘,他创作的短篇小说集《十日谈》揭露了封建贵族的罪恶,否定了教会的禁欲主义道德观。
27、西班牙文艺复兴时期杰出的现实主义小说家是塞万提斯,他创作的长篇小说《堂吉诃德》辛辣地讽刺了风行一时的骑士文学。
28、安徒生是十九世纪丹麦著名的童话作家,代表作是《卖火柴的小女孩》、《皇帝的新装》、《海的女儿》等。
29、易卜生是挪威最伟大的戏剧家,代表作是《玩偶之家》。
30、鲁迅在《为了忘却的纪念》中提到匈牙利(国家)诗人裴多菲的诗作《爱情,自由》,其中一首《格言》历来为人称道: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31、《二六七号牢房》的作者是捷克(国家)的伏契克。
32、普希金是19世纪俄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主要代表和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被称为俄罗斯文学的太阳。代表作是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
33、果戈理是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代表作是长篇小说《死魂灵》,喜剧《钦差大臣》。
34、“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是俄国文学家屠格涅夫笔下的罗亭的形象,其代表作是《前夜》、《父与子》。
35、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批判现实主义大师,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其代表作是《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他主张“不以暴力抗恶”和“道德上的自我完善”作为疗救社会的良药。
36、契诃夫是俄国杰出的小说家和戏剧家,其代表作为小说:《小公务员之死》、《变色龙》、《装在套子里的人》、《第六病室》;剧本:《海鸥》、《樱桃园》、《伊凡诺夫》。
37、高尔基是前苏联(国家)伟大的文学家,代表作《母亲》被称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作之一。他的自传体三部曲是《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38、《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由前苏联著名无产阶级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创作。
39、法捷耶夫的《铁流》被誉为“纪念碑的小说”。
40、巨著《静静的顿河》的作者是前苏联作家肖洛霍夫,1965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41、《草叶集》是美国著名诗人惠特曼的作品集。
42、美国杰出作家马克·吐温,著有短篇小说《百万英镑》、《竞选州长》等,被誉为美国文学的幽默大师。其代表作《汤姆·索亚历险记》。
43、《警察与赞美诗》的作者欧·亨利是美国杰出的小说家,他以新颖的构思,诙谐幽默的语言,悬念突变的手法表现了二十世纪初期美国社会,他的作品富于生活情趣,被誉为美国生活的幽默网络全书。他的《最后一片叶子》、《麦棋的礼物》被选入课本。
44、海明威是美国著名的作家,其主要作品有《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等,他的小说《老人与海》讲述了老渔夫与大鱼苦斗的故事,因主题的深刻,为海明威赢得了1954年的诺贝尔文学奖。
45、日本最早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是川端康成。代表作是《伊豆的舞女》、《雪国》。
46、《吉檀迦利》的作者是印度伟大的诗人泰戈尔。他还著有《飞鸟集》、《园丁集》、《新月集》等诗集。
高考语文文学常识:
外国文学常识(一)史前神话
1、古希腊神话:《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奥德赛》)
2、古希伯莱神话:《圣经》(新旧约翰全书)
3、亚洲有古代阿拉伯民间故事集《天方夜谭》(又称《一千零一夜》)
(二)、希腊罗马时代
1、散文
《理想国》(柏拉图)《诗学》(亚里士多德)
2、戏剧
《被缚的普罗米修斯》(埃斯库罗斯)
3、寓言
《伊索寓言》相传为一个名叫伊索的奴隶写的。
(《蚊子和狮子》《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三)中世纪文学
1、骑士文学
2、意大利文学 但丁(1265-1321)《神曲》
(四)、文艺复兴
1、意大利人短篇小说家薄迦丘,著有《十日谈》
2、拉伯雷,法国人,著《巨人传》
3、塞万提斯,西班牙人,著《堂·吉诃德》。
4、莎士比亚,英国的伟大的戏剧家。他写了三十多个剧种。其中的《哈姆莱特》《李尔王》《奥赛罗》《麦克白》为四大悲剧。《罗密欧与朱惠叶》《威尼斯商人》都长演不衰。
(五)、古典主义 法国作家莫里哀的代表作品《悭吝人》(阿巴公)《伪君子》(答尔丢夫)《唐璜》
(六)、启蒙文学
德国:歌德《浮士德》《少年维特之烦恼》 席勒《阴谋与爱情》(剧本)
法国:孟德斯鸠《波斯人札记》 卢梭《忏悔录》
(七)、浪漫主义文学
英国: 拜伦《唐璜》(诗体小说) 笛福《鲁滨孙漂流记》 雪莱《西风颂》(诗)《致云雀》
法国: 雨果《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 福楼拜《包法利夫人》
美国: 惠特曼《草叶集》(诗集)
(八)、19世纪欧美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斯汤达《红与黑》《法尼娜·法尼尼》法
巴尔扎克《人间喜剧》《欧也妮·葛朗台》法
莫泊桑《漂亮朋友》《羊脂球》《项链》法
狄更斯《双城记》《大卫·科波菲尔》英
普希金《叶甫盖尼·奥涅金》《上慰的女儿》俄
果戈理《死魂灵》《外套》《钦差大臣》俄
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俄
契柯夫《第六病室》《套中人》《变色龙》俄
欧·亨利《麦琪的礼物》《警察和赞美诗》美
马克·吐温《汤姆·索耶历险记》《竞选州长》美
(九)、早期无产阶级文学
欧仁·鲍狄埃《国际歌》《铁匠的梦》《起义者》法
高尔基《海燕之歌》《母亲》《在人间》《童年》前苏联马雅可夫斯基《列宁》前苏联
奥斯林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前苏联
法捷耶夫《青年近军》《毁灭》前苏联
赫希俄德:教谕诗《工作与时日》,828行,以诗人对他弟弟的教训为主要内容,谴责贵族,歌颂人民,它是古希腊流传下来的第一部以现实生活为题材的诗作。《神谱》,最早一部描写宇宙的形成诸神的谱系与斗争,使许多神话得以保存下来,成为研究神话学的史料。2,前八世纪到前六世纪,奴隶社会时期。抒情诗:女诗人
萨福,第十位文艺女神,萨福体。寓言:《伊索寓言》,动物寓言之父。3,前6世纪到前4世纪,奴隶社会全盛时期。成就最高戏剧。4,前4世纪末到前2世纪中叶,希腊化时期。新喜剧。
古罗马文学3个时期:1,共和国时期文学(前3世纪—前1世纪)2,奥古斯都时期的文学(前1世纪后期—公元1世纪初),屋大维:黄金时代。“三大诗人”维吉尔:《牧歌》,牧羊人独歌或对歌,《农事诗》教谕诗,《埃涅阿斯纪》第一部文人史诗,歌颂罗马历史。贺拉斯:《歌集》抒情诗集(含讽刺诗),《诗艺》文艺论著。奥维德:《变形记》神话辞典。3,帝国时期文学(1世纪—467年),悲剧:塞内加。
古希腊神话:源头的源头。基本内容:神的故事,(宇宙的起源,神的产生,神的谱系,神的日常生活),英雄传说(半人半神,体力过人,智慧超凡。赫拉克勒斯、泊尔修斯、伊阿宋、忒修斯)。基本特征:神人同形同性,想象丰富奇特。前奥林匹斯神系,后奥利匹斯神系:12主神(宙斯-众神之主,赫拉-天后,波塞冬-海神,哈得斯-冥王,德墨忒尔-大地女神|农神,阿瑞斯-战神,雅典娜-智慧女神、女战神,赫尔墨斯-神使,阿波罗-太阳神,阿尔忒弥斯-新月神、猎神,阿佛洛狄忒-爱与美之神【厄洛斯-小爱神】,赫淮斯托斯:火神、匠神)
塞万提斯《堂吉诃德》:西班牙、主要情节: 堂吉诃德的3次游侠经历。主要人物形象:堂吉诃德,滑稽可笑、幻想与现实、目的与结果、真实形象和骑士形象、具有戏剧性,正直善良,有责任感、满怀理想、知识渊博。桑丘·潘沙他是作为反衬堂吉诃德先生的形象而创造出来的。他的形象从反面烘托了信仰主义的衰落这一主题。堂吉诃德充满幻想,桑丘·潘沙则事事从实际出发;堂吉诃德是禁欲主义的苦行僧,而桑丘·潘沙则是伊壁鸠鲁式的享乐派;堂吉诃德有丰富的学识,而桑丘·潘沙是文盲;堂吉诃德瘦而高,桑丘·潘沙胖而矮。他,桑丘·潘沙是一个农民,有小私有者的缺点,然而到真正把他放在治理海岛(实际上是一个村)的位置上时,他又能够秉公办事,不徇私情,不贪污受贿。后来由于受不了贵族们的捉弄离了职。书中堂吉诃德在游侠生活中的遭遇,揭露了社会的黑暗,抨击教会的专横,揭示人民的困苦。目的在于“把骑士文学地盘完全摧毁”。
莎士比亚:创作第一时期1590—1600:背景在莎士比亚盛世,基调为乐观开朗,成就有诗歌,两首长诗、154首14行诗、历史剧,表达政治思想(拥护中央集权,反对封建割据,歌颂开明君主,反对专制暴政)、喜剧《皆大欢喜》《无事生非》《温莎的风流娘儿们》《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悲喜剧《罗密欧与朱丽叶》,主题为歌颂友谊爱情、表达人文主义理想。写出“五光十色的平民社会”,是为有名的“福斯塔夫式”的背景。第二时期1601—1607,背景社会矛盾尖锐,基调悲愤阴郁,主题为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成就:四大悲剧《哈姆莱特》《奥赛罗》《麦克白》《李尔王》,《雅典的泰门》,悲剧的创作特色:独具特色的现实主义性格悲剧,情节的生动性和丰富性,语言形象生动丰富。 第三时期1608—1612:基调平静和谐,主题是幻想和调和矛盾,成就有传奇剧《暴风雨》
《哈姆莱特》:主要内容描述丹麦王驾崩,守夜卫兵看见老王幽魂出现,告知哈姆雷特王子。而叔父克劳迪服丧未满,即娶其兄嫂继承王位。王子与幽魂对话,获知叔父谋害父王之真相,王子装疯卖傻为证实真相,导演一出老王被毒杀短剧,请新王与新后观赏,叔父当场色变,母后以为王子疯了,奥菲莉亚遭情人失踪及丧父之痛投河自杀,引起雷奥提斯心头之恨,与克劳迪王共谋比剑时涂剧毒于剑锋,酒内下毒,加害王子,不料被葛楚皇后误饮,雷奥提斯自己亦为毒剑所伤,临死告知王子真相,王子报了父仇,自己亦壮烈牺牲。人物形象哈姆莱特忧郁,优柔寡断,多疑。艺术特征:情节生动丰富,人物个性化,语言生动感人,社会生活的广阔性。
莫里哀:英国。风俗喜剧《可笑的女才子》《丈夫学堂》《太太学堂》,讽刺喜剧《唐璜》(贵族)《恨世者》(贵族集团)《吝啬人》(拜金主义),幽默喜剧《醉心贵族的小市民》《司卡班的诡计》。创作特点:直接嘲讽现实,刻画典型集中概括夸张,与民间艺术关系密切(民间闹剧),采用日常语言创作。 《伪君子》:五幕剧。达尔杜弗:伪善,贪婪(贪吃贪睡贪财贪色)狠毒,教会贵族阶层的虚伪、恶德败行。桃丽娜:机智、勇敢、冷静。
歌德:德国,创作成就:狂飙突进运动时期,剧本《铁手骑士汤欣根》历史剧民族自豪感,书信体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维特与绿蒂。烦恼无望的爱情、等级的偏见、小市民的自私守旧。《浮士德》:天上的序幕,靡菲斯特与上帝的赌约,浮士德的书斋生活、世俗生活、政治生活、古代生活、事业生活。思想内容:书斋生活是寻求知识、否定;世俗生活是寻求爱情,悲剧;政治生活是寻求功名而失败;古代生活是寻求古典美,虚幻的;是夜生活是寻求理想,寻求人间乐园。浮士德:自强不息,不断进取。体现人类新兴资产阶级中的先进知识分子的形象,由否定-肯定-否定过程,善与恶的对抗。艺术特点: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结合,象征手法的运用,矛盾对比的运用。
拜伦:英国。《恰尔德·哈洛尔的游记》,希腊、西班牙、滑铁卢战场、意大利,反专制争自由争取民族独立。拜伦式英雄:拜伦笔下一类英雄形象,他们高傲倔强,既不满现实,要求奋起反抗。叛逆与忧郁的矛盾性。长诗《唐璜》诗体小说:唐璜在欧洲各国的游历,思想内容:揭露批判各国专制制度,谴责侵略战争,批判上流社会,对自由的热爱,为正义事业而斗争的决心,肯定美好真诚的爱情。唐璜善良真诚勇敢,随遇而安,冷漠,逢场作戏。艺术特色: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背景广阔场景多变情节丰富,抒情插笔的运用。
雨果:第一时期(1820-1827)政治上思想保守,文学上深受夏多布里昂影响,诗歌多为歌颂歌德之作。第二时期(1827-1848)政治上资产阶级自由派,文学上浪漫主义文学的旗手和领袖。1827年,《克伦威尔》序言-浪漫主义文学宣言,文学主张:美丑并存,美丑对照。戏剧《爱尔那尼》浪漫主义对古典主义的胜利。小说《巴黎圣母院》。第三时期(1848-1885)政治上共和主义者,文学上创作辉煌,政治活动:反政变起义-被迫流亡-普法战争回国-巴黎公社帮助社员。文学创作:诗歌:《惩罚集》政治讽刺诗集《静观集》抒情诗高峰《历代传奇》史诗。小说:流亡期间,三部长篇小说:《海上劳工》人与自然搏斗的史诗《笑面人》底层人民,人道主义思想《悲惨世界》史诗性质。
屠格涅夫:俄国。成名作:随笔集《猎人笔记》,代表作《罗亭》《贵族之家》《前夜》《父与子》《烟》《处女地》。
契诃夫:俄国。中短篇小说《第六病室》《变色龙》《装在套子里的人》《小公务员之死》。
欧亨利:美国。《警察与赞美诗》《最后一篇藤叶》《麦琪的礼物》欧亨利是结尾:
司汤达:法国《红与黑》标题含义:时代背景,红代表拿破仑时代、黑代表封建教会统治下波旁王朝复辟时代;生活道路上,红代表红色军装,黑代表黑色道袍;预言场景,红代表不详,黑代表死亡。于连,王朝复辟时期小资产阶级个人奋斗的典型,反抗、伪善、妥协、反抗,市长家、贝尚松神学院、木尔侯爵府,塑造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巴尔扎克:法国《人间喜剧》三大主题:贵族的衰亡《古物陈列室》《农民》,资产者的发迹(资本原始积累时期的第一代资产者《高利贷者》,自由竞争时期第二代资产者《欧也妮葛朗台》,垄断时期第三代资产者《纽沁根银行》),金钱的罪恶(毁灭人性,破坏良心,毁灭感情破坏家庭《欧也妮葛朗台》《夏倍上校》,毁灭社会破坏国家《幻灭》)。《高老头》:1819年冬,巴黎,伏盖公寓;人物:拉斯蒂涅,高里寞,伏脱冷,鲍赛昂夫人。思想内容(如何体现人间喜剧主题):金钱的罪恶,金钱关系,高老头的惨死,伏脱冷的被捕,鲍赛昂夫人的隐退,拉斯蒂涅的堕落反映野心家的成长历程,鲍赛昂夫人隐退反映贵族的衰亡。
狄更斯:《双城记》三个世界:压迫者世界,被压迫者世界,理想世界。理想人道主义,警示世人。
陀思妥耶夫斯基:俄国。《穷人》小人物,四大代表作《白痴》《罪与罚》《群魔》《卡拉马佐夫兄弟》。《罪与罚》:拉斯科尔尼科夫受生活所迫而犯罪,受罚于宗教的信仰,向暗无天日的社会妥协。艺术特征:情节紧张,富有戏剧性;独特的心理刻画,双重人格、梦境、意识流、病态心理;复调小说的结构特征,对话性、各自独立不相融合。
托尔斯泰:俄国。三大代表作《战争与和平》《复活》《安娜卡列尼娜》。《复活》思想内容:宣扬托尔斯泰主义(博爱,勿抗恶,道德的自我完善),揭露批判暴力机关、司法制度的黑暗,教会的虚伪,贵族地主对农民的剥削,资本主义对农村的冲击。造成安娜悲剧的原因:婚姻制度的不合理,上流社会的虚伪,渥伦斯基的情变,安娜自身的弱点。
易卜生:挪威。社会问题剧:特点:讨论法,追溯法,心理刻画细致深刻。四大问题剧《青年同盟》《社会支柱》《人民公敌》《玩偶之家》。
马克吐温:《哈克贝利芬历险记》:
英 国
莎士比亚(1564–616)著名戏剧家诗人。文艺复兴:是14至16世纪欧洲发生的文化革新运动。代表作:喜剧《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悲剧《罗密欧和朱丽叶》、《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佩斯》
笛福(1660–1731)长篇小说《鲁滨逊漂流记》。
斯威夫特(1667—1745)) 幻想小说《格列佛游记》
拜伦(1788–1824)浪漫主义诗人 长篇政治讽刺诗《唐璜》
雪莱(1792—1822)浪漫主义诗人 诗剧《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
狄更斯(1812–1870)英国批判现实主义的重要代表。长篇小说《艰难时世》、《双城记》。
萨克雷(1811–1863)长篇小说《名利场》
夏洛蒂·勃朗特(姐)(1816–1855)
艾米丽·勃朗特(妹)(1818–1848)长篇小说《简·爱》,长篇小说《呼啸山庄》
哈代(1840–1828)长篇小说《苔丝》又名《德伯家的苔丝》
萧伯纳(1856–1950)爱尔兰人,1876移居英国,1925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华伦夫人的职业》、《巴巴拉少校》、《苹果车》
柯南道尔(1859—1930) 《福尔摩斯探案》
法 国
拉伯雷(1494–1553)长篇小说《巨人传》
莫里哀(1622–1672)喜剧名作有《伪君子》、《吝啬鬼》和《唐璜》
司汤达(1783–1842)《红与黑》
巴尔扎克(1799–1850)九十作部作品收编为《人间戏剧》,是世界文学史上规模最宏大的创作之一。
雨果(1802–1885)欧洲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的最极出代表。《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
大仲马(1802–1870)《三个火枪手》(即《三剑客》)、《基度山伯爵》
福楼拜(1821–1880)《包法利夫人》
都德(1840–1897)代表作《伯林之围》、《小东西》
莫泊桑(1850–1893)短篇《羊脂球》;长篇小说《漂亮的朋友》一生写了300多个短篇和6部长篇,被称为“短篇小说的巨匠”。
罗曼·罗兰(1866–1944 1915年获诺贝尔文学奖《约翰·克利斯朵夫》(以贝多芬为原型)
德 国
歌德(1749–1832),诗人、剧作家书信体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诗剧《浮士德》。
席勒(1759–1805),诗人,剧作家《阴谋与爱情》
海涅(1797–1956),诗人、政论家《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
意 大 利
但丁(1265–1321)叙事长诗《神曲》分为《地狱》、《炼狱》、《天堂》。但丁被恩格斯称为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
薄 伽丘(1313–1357)短篇小说《十日谈》,薄伽丘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重要作家,人文主义的重要代表。
歌 尔 多尼(1707-1793)喜剧作家。一生写有250多部剧本,代表作有:《女店主》、《一仆二主》。
俄 国 (前苏联)
普希金小说《上尉的女儿》、诗体小说《欧根·奥涅金》
果 戈里(1809–1950)戏剧《钦差大臣》、《死魂灵》,果戈里是十九世纪俄国最优秀的讽刺作家,批判现实主义的奠基人。
屠格涅夫(1818–1883)长篇小说《父与子》;散文故事集《猎人笔记》。
列夫·托尔斯泰(1828—1920)《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主人公:聂赫留朵夫和玛丝洛瓦)。《战争与和平》以1812年拿坡仑入侵俄国为题材,描写俄国人民反抗法军的斗争。列宁称它为“俄国革命的一面镜子”。
契诃夫(1860–1904)中篇小说《第六病室》、剧本《樱桃园》、短篇小说《变色龙》、《装在套子里的人》契诃夫是俄罗期唯一一个以短篇小说创作登上世界文坛高峰的作家。
高尔基(1868–1936)长篇小说《母亲》(主人公:巴威尔和尼洛芙娜)和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列宁称之为“无产阶级艺术的杰出代表”,《母亲》是人部“非常及时的书”。
法捷耶夫(1901—1956)长篇小说《毁灭》、《青年近卫军》
奥斯特洛夫斯基(1904–1936)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
肖洛霍夫长篇小说《静静的顿河》、《被开垦的处女地》;短篇小说《一个人的遭遇》。1965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美 国
惠特曼(1819–1892)代表作《草叶集》。他是美国最伟大的民主诗人。
马克·吐温(1835–1910)短篇小说《竞选州长》、长篇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
作品特点:幽默讽刺见长,多用民间口语。
欧·亨利(1862–1910)短篇小说《麦琪的礼物》、《警察与赞美诗》长篇小说《白菜与皇帝》。欧美三大短篇小说家:法国的莫泊桑、俄国的契诃夫和美国的欧·亨利。欧亨利的作品被誉为“美国生活幽默的网络全书”。
海明威《老人与海》(描写一个老渔夫与鲨鱼的斗争。)1954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其 它
伊索(约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寓言作家。)
塞万提斯(1805—1875)(西班牙作家,代表作是讽刺灭亡了的骑士制度和骑士文学的优秀现实主义长篇小说《堂·吉诃德》
易卜生(挪威作家。著名剧作《玩偶之家》被称为是“妇女独立的宣言书”。主人公娜拉。)
安徒生(丹麦作家。代表作:《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丑小鸭》)
川端康成(日本作家。196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作《古者》、《雪国》、《千只鹤》)
泰戈尔(印度作家。代表作为长篇小说《沉船》、诗集《吉檀伽利》。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Ⅳ 20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并举例说明
20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首先,人道主义和民主主义仍然是作家们的重要思想武器。20世纪上半叶,“罗兰主义”是现实主义作家的基本立场。他们猛烈抨击不人道的社会现实,批判社会对人的异化,谴责统治者的残忍和法西斯主义的暴行,同情受侮辱受损害的下层人民,同情无产阶级革命,向往没有人压迫人的美好未来。但由于把“博爱”当作出发点和终点,宣扬“爱能拯救一切”,视贫富均等为最终目标,因此在本质上因袭了19世纪的传统而没能达到新的高度。但其中也不乏探索精神,如 20、30年代就曾有一批作家用阶级斗争观点或社会主义思想去观察社会现实,试图站在崭新和时代高度去分析问题。50年代以后,现实主义文学中的人道主义出现了革命倾向,作品中的劳动人民不再是受命运摆布的小人物,而成了敢于跟罪恶势力作斗争的“强者”。
其次,作家们始终坚持真实性这一现实主义文学创作的基本原则。以现实的、具体的、变化中的人的精神世界及生活遭遇为描写对象,从人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中探讨人生底蕴,进行真实的审美反映。他们以巨大的热情和批判的眼光审视复杂、残酷的现实,历史主义地表现客观世界的发展过程,力图通过对人物的性格、命运和环境的艺术概括,回答“老是存在而又无法解决”的问题,令人信服地揭示旧制度、旧生活无可挽回地走向衰亡的趋势。较之19世纪现实主义,叨世纪现实主义在反映现实的及时性和撷取题材的政治性上更进了一步。许多作品,往往在被描写的事件刚刚结束甚或还未结束时就写了出来。而且,在反映现实之中寄托了改变现实的愿望,又使作品的政治色彩十分鲜明。有的还直接以重大政治事件为题材,展现著名政坛人物的政治活动。
第三,描写重点的内向性和主观化,艺术形式上的不拘一格和兼容并蓄。“向内心世纪掘进”是20世纪欧美文学和美学的一股潮流。现代主义各流派在表现主观真实方面所造成的一次次轰动效应,使现实主义文学引起艺术上的自我省察和自我调整。20世纪的现实主义跟传统现实主义的较大差异,就在于突出了人物的主观感受和精神探索的描写。作家们在综合中不断创新,既融会了自然主义的客观写实手法,又汲取了象征主义手法、意识流手法等现代主义的艺术技巧。诸如内心独白、梦幻描写。潜意识表现、性心理描述、时序颠倒、荒诞变形、多角度的情节发展和多层次的结构形式等等,这些在传统现实主义中不被采用甚或遭到排斥的艺术手段,在二十世纪的现实主义作品中已是屡见不鲜、习以为常了。
第四,人物塑造上强调性格的多重性,淡化典型性格描写。理性信念的失落是20世纪西方文化的一个根本特征。而现实主义作家素以直面人生为本色,面对20世纪复杂错综的社会生活和变幻莫测的世态人情,他们在考察和分析的过程中强化了客观务实的立场,疏远或放弃了理想化、单一化的思维方式。因此在他们的作品中,高大完美的英雄人物逐渐消失,代之而起的主人公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正面人物,他们有对生活目标的执著追求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但内心世界复杂,在具备某些闪光点的同时,并存着许多并不高尚甚至并不道德的思想品质。另一类是有缺陷有弱点的普通人,他们低能、笨拙、脆弱,有时还怯懦;对生活有点浑浑噩噩,或许还带点玩世不恭;但他们是好人,并不为非作歹,并不损人利己,而是实实在在地干了不少被人忽视、被人不屑却有益于社会的事,世界正是由他们组成的。
1、这个时期以长篇小说作为主要的文学样式。
2、1830年,标志着浪漫主义取得决定性胜利的雨果的剧本《欧那尼》的上演,和第一步批判现实主义杰作斯丹达尔的《红与黑》的出版,说明法国批判现实主义的诞生,是对浪漫主义的反驳,却并非彻底否定。
3、法国现实主义的奠基人是斯丹达尔和巴尔扎克。
4、斯丹达尔的文艺论著《拉辛与莎士比亚》是第一部现实主义的宣言书。
5、斯丹达尔的长篇小说《红与黑》,实践了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它的发表,标志着现实主义文学的形成。
6、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使现实主义从理论到创作都臻于完善,它代表了西欧现实主义的最高成就。
7、普罗斯培尔•梅里美,法国。代表作:《高龙巴》,《嘉尔曼》。
8、法国19世纪后期现实主义的重要代表福楼拜,是50年代以后,法国现实主义强调科学精神,表现客观冷峻风格的代表。
9、小仲马,法国。代表作:《茶花女》。
10、阿尔封斯•都德是法国19世纪后期的一位带有自然主义倾向的现实主义小说家。代表作:《小东西》(长篇小说,带有自传性质),《周一故事集》(以描写普法战争为主的短篇小说集,内有《最后一课》和《柏林之围》)。
11、巴黎公社文学的代表作家有:欧仁•鲍狄埃,路易斯•米雪尔,于勒•瓦莱斯,让-巴蒂斯特•克莱芒。巴黎公社文学为20世纪世界无产阶级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2、《国际歌》的作者是鲍狄埃。《国际歌》是巴黎公社革命的艺术总结,它形象而精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学说,表现了无产阶级为解放全人类而团结战斗的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
13、路易斯•米雪尔被称为“红色圣女”。代表作:《红石竹花》。
14、英国现实主义于30年代产生,到四五十年代达到繁荣,在这一阶段里,产生了马克思所称赞的“一派出色的小说家”,即:狄更斯,萨克雷,夏洛蒂•勃朗特,盖斯凯尔夫人等。
15、萨克雷,英国。成名作:《势利者集》。代表作:《名利场》。
16、英国的勃朗特三姐妹是:夏洛蒂•勃朗特,代表作:《简•爱》;艾米莉•勃朗特,代表作:《呼啸山庄》;安妮•勃朗特,代表作:《艾格尼斯•格雷》。
17、盖斯凯尔夫人,英国。代表作:《玛丽•巴顿》,是欧洲文学史上最早接触劳资矛盾的小说。
18、英国后期现实主义文学中代表性的作家有:哈代,萧伯纳,高尔斯华绥。
19、英国侦探小说兴起,代表作家:柯南•道尔。
20、宪章派是个的代表是厄内斯特•琼斯,威廉•林顿,杰拉尔德•梅西。
21、德国现实主义文学的主要代表有:海涅,格奥尔格•毕希纳。其后者的代表作为《丹东之死》。
22、格奥尔格•维尔特是德国工人运动中涌现出来的工人诗人。代表作:《刚十八岁》,《铸炮者》,《我愿做一名警察总监》。被恩格斯称为“德国无产阶级第一个和最重要的诗人”。
23、戈特弗里德•凯勒是瑞士的德语作家。代表作:长篇小说《绿衣亨利》,短篇小说《塞尔特维拉的人们》。
24、北欧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有:丹麦的安徒生,以童话著名;丹麦著名的文艺评论家和文学史家格奥尔格•勃兰兑斯,代表作:《十九世纪文学主流》;挪威的易卜生是北欧现实主义文学的最重要作家,他的“社会问题剧”在欧洲引起巨大反响,且大大推动了欧洲戏剧的革新和发展;比昂斯滕•马丁纽斯•比昂松是挪威的剧作家、小说家和诗人,主要作品有剧作:《破产》、《挑战的手套》,1930年,因其在戏剧方面取得的突出成就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25、普希金是俄国现实主义的奠基人,他的《叶甫盖尼•奥涅金》塑造了俄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多余人”形象,他的短篇小说《驿站长》开了俄国文学中描写“小人物”形象的先河。
26、米哈依尔•尤里耶维奇•莱蒙托夫为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曾为悼念普希金写过《诗人之死》这篇猛烈抨击沙皇统治的抒情诗。其长篇小说《当代英雄》中的主人公比乔林,是继奥涅金之后的第二个“多余人”形象。
27、果戈理继承并发展了普希金和莱蒙托夫开创的现实主义传统,形成了俄国文学史上的“自然派”——俄国现实主义。
28、亚历山大罗维奇•冈察洛夫的代表作《奥勃洛摩夫》中,塑造了俄国文学史上最后一个“多余人”奥勃洛摩夫形象。
29、屠格涅夫在60年代创作的小说《父与子》等作品中塑造了带有“新人”形象特征的平民知识分子的形象,这些形象表现了“多余人”向“新人”的转变过程,但不是典型的“新人”形象。
30、尼古拉•加夫里洛维奇•车尔尼雪夫斯基是革命民主主义者、文学批评家和作家。其长篇小说《怎么办?》是一部社会政治小说,副标题为“新人的故事”。正是这篇小说塑造了拉赫美托夫等“新人”的形象。小说具有强烈的政论色彩。车尔尼雪夫斯基还写了《艺术对现实的审美关系》、《俄国文学果戈理时期概观》等一系列美学和文学评论文章,阐述了唯物主义的美学思想。
31、杜勃罗留波夫也是著名的文学评论者。著名论文有:《什么是奥勃洛摩夫性格》、《黑暗王国中的一线光明》以及《真正的白天何时到来》等。
32、亚历山大•尼古拉耶维奇•奥斯特洛夫斯基是各国戏剧作家,被称为“俄罗斯民族戏剧之父”。著名戏剧《大雷雨》。
33、尼古拉•阿列克塞耶维奇•涅克拉索夫是19世纪中期俄国革命民主主义诗人,代表作:长诗《在俄罗斯谁能过好日子》。
34、萨尔蒂科夫-谢德林是19世纪后期俄国著名的讽刺作家,其小说以“伊索式”的语言和多样的讽刺笔法抨击反动统治者,届时俄国社会本质。代表作:《戈洛夫略夫一家》。
35、理查•希尔德烈斯的《白奴》和哈里叶特•比彻•斯托夫人的《汤姆叔叔的小屋》是美国废奴文学的代表。
36、60年代末美国西部边疆出现的通俗易懂的“乡土小说”,是一种具有现实主义倾向的文学。布勒特•哈特的《咆哮营的幸运儿》是其代表。
37、马克•吐温是美国现实主义文学最杰出的作家,他吸取乡土小说的某些表现手法,为美国民族文学的繁荣做出了重大贡献,被称为“文学中的林肯”。
38、亨利•詹姆斯是美国现实主义的重要作家(亦有人认为他是英国作家),他的小说开了美国文学史上心理分析的先河。代表作:《苔瑟•密勒》,《一位女士的画像》。他的小说注意人物“心理原因的复杂性”。
39、弗兰克•诺里斯,美国。代表作:《章鱼》。
40、斯蒂芬•克莱恩,美国。代表作:中篇小说《街头女郎季梅》。其小说有自然主义倾向。《红色英勇勋章》则是一部反战小说。
41、欧•亨利是美国著名的短篇小说家。他善于通过描写“小人物”的不幸命运,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的不平等与虚伪。在艺术上,其小说常常以“带泪的微笑”和辛辣的欢乐打动读者,善于构思一个出人意料的结局,这种写法被称为“欧•亨利笔法”。代表作:《麦琪的礼物》,《最后一片藤叶》,《警察与赞美诗》,《带家具出租的房间》。
42、杰克•伦敦是19世纪后期美国重要的现实主义作家。代表作:《荒野的呼唤》、《白牙》通过对动物的描写表现“弱肉强食,适者生存”的思想;《铁蹄》是一部政治幻想小说;其小说中也流露出尼采的“超人”思想,如《马丁•伊登》。
Ⅳ 多萝西·L·塞耶斯生平
多萝西·L·塞耶斯,1893年出生于英国牛津,一个充满学术气息的城市,她的父亲是一名教区牧师。她自幼表现出非凡的才智,小小年纪就掌握了拉丁语和法语,成为首批获得学位的女性之一,且拥有硕士学位的殊荣。
塞耶斯的职业生涯丰富多样,她曾作为教师和广告公司的撰稿人,这段经历为她后来的代表作《杀人也得打广告》提供了灵感。1922年,她遇见了汽车销售员Bill White,然而这段感情并未长久,当她怀孕后,Bill选择离开。为了隐瞒未婚先孕的事实,塞耶斯选择了避世,将儿子John交给表兄Ivy Shrimpton照顾,声称是朋友的孩子。1924年,她与记者Atherton Fleming结婚,尽管过程曲折,但最终与儿子团聚。
在儿子出生前的1923年,塞耶斯推出了她的推理小说处女作《谁的尸体?》,作品中塑造了Lord Peter这一角色,他以一句“该死”(Damn!)开始了他的推理之旅。Lord Peter从一个玩世不恭的富家子弟,逐渐成长为一个无所不能的侦探,反映了塞耶斯的理想人物形象。1930年的《烈性毒药》中,她引入了女侦探哈略特·凡,两人在后续作品中互动频繁,最终在1935年的《俗丽之夜》中结缘,标志着Lord Peter系列的终结。
除了Lord Peter,塞耶斯还创作了业余侦探蒙太格·艾格系列,共11篇短篇故事。1940年后,她转向文学和神学研究,翻译了但丁的作品,创作了戏剧,成就斐然。作为英国侦探俱乐部的主要奠基人之一,她于1928年参与创办,并担任名誉主席直至1949年去世,对推理小说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5)艾格18年民国时期短篇小说扩展阅读多萝西·L·塞耶斯 Dorothy L Sayers (1893 - 1957):全名Dorothy Leigh Sayers (又被译作:桃乐丝·赛儿丝、谢逸诗),女推理小说大师,与阿加莎。克里斯蒂齐名,是唯一能够令阿加莎。克里斯蒂心甘情愿拿出推理小说女王桂冠分享的女推理小说作家。牛津大学高材生,是第一批获得牛津大学学位的女性之一。她的第一部侦探小说便被广泛认可为大师级的作品。
Ⅵ 有什么适合投稿短篇小说的杂志吗
作为一个在杂志圈混了四年,写稿数不多过稿数一般的老透明来客观一点说,这个字数《飞言情》,《花火》,《爱格》是都不要的。扩到五千也不要,拿飞言情来说,官方规定是8000-11000,然而过了稿子基本让你缩到10000以内,因为今年改版了不好排。保险一点的话,写到9000是比较靠谱的。
不过1000-3000也并非没有杂志要,比如青春美文,哲思,古言的话可以试试恋恋中国风锦色。不过还有一个新的问题,就是风格问题,《飞言情》是属于都市言情,花火和爱格属于青春言情,不过花火年龄层次低,爱格成熟一些。
所以如果想投稿的话,建议先买两本书来分析一下风格,找准自己的定位,当初我就在定位上吃了很大苦头,后来好不容易才找到北。
关于约稿函的信息其实有很多,建议关注天使领域论坛,上面都是靠谱写手的探路分析,包括杂志风格和编辑信息。还有就是关注公众号写手连盟。
当然上面也会有公众号的约稿信息,其实题主的这个字数投公众号是比较合适的,适合的会又很多。而且公众号比起杂志的优势就是稿费快,推送快。杂志上稿的话经常等到两月以后才能在市面上见刊,有的拿到稿费可能要过稿四个月以后。大多公众号的文学性普遍比杂志低一些。
当然这只是建议,怎么决定和斟酌还要看题主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