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篇名家小说有哪些
Ⅰ 短篇小说三大名家
莫泊桑和契科夫、欧亨利并成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
(1)莫泊桑
十九世纪法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1880年发表第一个短篇小说《羊脂球》,此后陆续写了一大批思想性和艺术性完美结合的短篇小说,博得世界短篇小说巨匠的赞誉。他的创作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十九世纪后半期的法国社会现实,无情地揭露了资产阶级道德风尚的丑恶,对下层社会的“小人物”寄予同情。小说构思新颖,描写生动,人物语言个性化,布局谋篇别具匠心。代表作有短篇小说《羊脂球》、《项链》等,长篇小说《一生》、《俊友》(又译做《漂亮的朋友》等。
莫泊桑受福楼拜的影响极大,他具有独特的视角,见他人之所不见,以平淡的情节塑造人物,真实的细节凸现性格,反映了现实的思想内容,又有引人入胜的艺术格调。
莫泊桑从描写司空见惯的平凡小事着手,把短篇小说的技艺运用到了尽善尽美的极致,形成了逼真、自然的写作风格。他的叙述笔调几近白描,生动而惜墨如金,寥寥数笔,人物的环境、气氛跃然纸上,描写用词准确、言简意赅,可以说是字字珠玑。
(2)契诃夫
十世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戏剧家和短篇小说艺术大师。他的早期合作讽刺和揭露了俄国社会官场人物媚上欺下的丑恶面目,写得谐趣横生,发人深思。八十年代中期,他创作了既幽默又富于悲剧的短篇小说,反映了社会底层人民的被侮辱被损害的不幸生活,具有深刻的思想意义。代表作有短篇小说《变色龙》、《苦恼》、《万卡》、《第六病室》、《套中人》等。
契诃夫创造了一种风格独特、言简意赅、艺术精湛的抒情心理小说。他截取片段平凡的日常生活,凭借精巧的艺术细节对生活和人物作真实描绘和刻画,从中展示重要的社会内容。这种小说抒情气味浓郁,抒发他对丑恶现实的不满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把褒扬和贬抑、欢悦和痛苦之情融化在作品的形象体系之中。他认为:“天才的姊妹是简练”,“写作的本领就是把写得差的地方删去的本领”。他提倡“客观地”叙述,说“越是客观给人的印象就越深”。他信任读者的想象和理解能力,主张让读者自己从形象体系中琢磨作品的涵义。
契诃夫戏剧创作的题材、倾向和风格与他的抒情心理小说基本相似。他不追求离奇曲折的情节,他描写平凡的日常生活和人物,从中揭示社会生活的重要方面。在契诃夫的剧作中有丰富的潜台词和浓郁的抒情味;他的现实主义富有鼓舞力量和深刻的象征意义,“海鸥”和“樱桃园”就都是他独创的艺术象征。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丹钦科以及莫斯科艺术剧院(1898年建立)与契诃夫进行了创造性的合作,对舞台节术作出了重大革新。
(3)欧.亨利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美国现实主义著名作家。曾被诬告罪入狱三年。后迁居纽约,专事写作,他几乎每周写一篇短篇小说,供报刊发表。他一生创作了近三百篇短篇小说和一部长篇小说,对腐朽的资本主义制度、反人道的法律、虚伪的道德给予揭露和讽刺。代表作有长篇小说《白菜与皇帝》,短篇小说《麦琪的礼物》、《警察与赞美诗》等。
欧·亨利对社会与人生的观察和分析并不深刻,有些作品比较浅薄,但他一生困顿,常与失意落魄的小人物同甘共苦,又能以别出心裁的艺术手法表现他们复杂的感情。他的作品构思新颖,语言诙谐,结局常常出人意外;又因描写了众多的人物,富于生活情趣,被誉为“美国生活的幽默网络全书”。
从艺术手法上看,欧·亨利善于捕捉生活中令人啼笑皆非而富于哲理的戏剧性场景,用漫画般的笔触勾勒出人物的特点。作品情节的发展较快,在结尾时突然出现一个意料不到的结局,使读者惊愕之余,不能不承认故事合情合理,进而赞叹作者构思的巧妙。他的文字生动活泼,善于利用双关语、讹音、谐音和旧典新意,妙趣横生,以含泪的微笑著称。他还以准确的细节描写,制造与再现气氛,特别是大都会夜生活的气氛。
从题材的性质来看,欧·亨利的作品大致可分为三类。一类以描写美国西部生活为主;一类写的是美国一些大城市的生活;一类则以拉丁美洲生活为对象。这些不同的题材,显然与作者一生中几个主要生活时期的不同经历,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三类作品当中,无疑又以描写城市生活的作品数量最多,意义最大。
欧·亨利思想的矛盾和他作品的弱点,与他的创作环境有极大关系。即使在他已经成名,受到读者广泛欢迎的时候,他的生活也依然经常处于拮据状态。他曾经直言不讳地说:“我是为面包而写作的”。
Ⅱ 世界短篇小说都有什么
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有以下三人: (1)莫泊桑 (2)契可夫 (3)欧.亨利。 而能被称为“世界短篇小说巨匠”的只有莫泊桑。代表作有短篇小说《羊脂球》、《项链》等,长篇小说《一生》、《俊友》(又译做《漂亮的朋友》等。
契可夫代表作有短篇小说《变色龙》、《苦恼》、《万卡》、《第六病室》、《套中人》等。
欧.亨利 短篇小说《麦琪的礼物》、《警察与赞美诗》等。
《世界最好短篇小说大全集》精选荟萃了中外著名的短篇小说代表作品,许多都是名家名作,都经历过长期的考验,非常具有文学价值,是广大读者朋友阅读和珍藏的良好版本。
第一辑 某国秘密故事
头发的故事
一件小事
庄园恐怖夜
命系一发
避雷针
光荣的事情
一千元
喂鸽者
一个悲剧
雨中的猫
三声枪响
幸福的红玫瑰
奥利和特鲁芳
飞行员的抉择
小布托拉
白菜汤
玛莎
出名
在邮局里
纪念册
幸福
伤痕
狗的嗅觉
天才的真正智慧
劳动、死亡和疾病
森林之路
羡慕
美丽的女店主
神秘的敲击声
吃白食
雪比亚麻布更白
琼斯先生的悲惨命运
“诺曼底”号遇难记
西班牙的婚礼
广告的受害者
最后一课
一局台球
两所客栈
养老金
玩笑
犹大的面孔
兄弟
桔子
“恶”的化身
柠檬女
阴谋
解脱
某国秘密故事
香粉
骑桶者
往事一页
第二辑 被盗去的情书
寒宵
毒蛇
渺茫中
被盗去的情书
椭圆形肖像
误会
经纪人的罗曼蒂克
心与手
魔术师的报复
忠心不二的公牛
外国佬
美满的婚姻
初恋
雅普雅普岛的金喇叭
最好的忠告
宽恕
一个东方的传说
路过
横祸
威胁
柔弱的人
柯留沙
一只套鞋
穷苦人
三个问题
幸福
离家出走
身教言传
逃往埃及
看望
选择
猫的天堂
侯爵夫人的粉肩
知事下乡
无罪的女佣
可笑的悲剧
屠杀不朽的人
蛙
恋爱圈套
假如是你的话
坟墓掩盖了医生的罪过
马术表演
默哀
通向天堂的弯路
第三辑 敞开着的窗户
白光
纸币的跳跃
太太与西瓜
老婆婆的故事
好朋友
等着的轿车
财神与爱神
桥畔的老人
圣洁的东西
瞎子
黄手绢
金星人的挫折
白手起家者
失败
一本令人不安的书
公民证
装电话
幸福的女人
失眠
维佳,往窗外看
查无此人
绑架
被遗忘在角落的人
聪明的法官
……
第四辑 获得爱的磨难
第五辑 难解决的问题
第六辑 他们要学狗叫
Ⅲ 铁凝小说:名家精品阅读之旅作者简介
铁凝,一位活跃于当代文坛的杰出作家,身兼多重职务,现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河北省作家协会主席,同时是中共中央候补委员。她的创作成果丰富多样,涵盖长篇小说如《玫瑰门》、《无雨之城》和《大浴女》,中篇小说如《麦秸垛》、《对面》、《午后悬崖》、《永远有多远》和《没有纽扣的红衬衫》等,短篇小说则包括《哦,香雪》、《孕妇和牛》、《马路动作》和《安德烈的晚上》,散文和电影文学剧本共计百余篇、部,字数逾300万字。1996年,她推出了代表作集《铁凝文集》五卷本,展示了她的深厚文学功底。
铁凝的小说作品屡获殊荣,其中《女人的白夜》散文集更是凭借其独特魅力赢得了中国首届鲁迅文学奖。她的中篇小说《永远有多远》在第二届时又荣膺鲁迅文学奖,显示出她在文学领域的高超造诣。她的作品不仅在国内广受好评,还被译成英、法、德、日、俄、丹麦、西班牙等多种文字,部分小说作品甚至在国际舞台上大放异彩,如根据《哦,香雪》改编的电影在第41届柏林国际电影节上荣获青春片最高奖,而《红衣少女》则在1985年中国电影界收获了“金鸡奖”和“百花奖”优秀故事片奖的双料荣誉。值得一提的是,铁凝的部分作品还被翻译出版并在香港和台湾地区发行,进一步扩大了她的影响力。
Ⅳ 汪曾祺代表作是什么
汪曾祺代表作有《受戒》、《大淖记事》、《鸡鸭名家》、《异秉》、《羊舍一夕》、《邂逅集》《晚饭花集》、《茱萸集》、《初访福建》等。
1、《受戒》
《受戒》是汪曾祺创作的短篇小说,发表于《北京文学》1980年第10期。作品描写了小和尚明海与农家女小英子之间天真无邪的朦胧爱情,蕴含着对生活、对人生的热爱,洋溢着人性和人情的欢歌。
2、《大淖记事》
《大淖记事》是汪曾祺以故乡高邮为背景创作的乡土系列小说之一,洋溢着和谐清新之美,处处充满了对健康美丽人性的描绘。
他以优雅散淡的笔触,灵敏细致地挖掘平民生活中的人性美和人情美,在平凡中折射出人生哲理。他的小说从容平淡,给人一种”不可言说的温爱“,就像一幅幅生动活法的画,是一个爱与美的世界。
3、《鸡鸭名家》
《鸡鸭名家》是现代作家汪曾祺早期创作的一篇小说。小说主要写了余老五和陆长庚两个风俗人物,表现了作者对大千世界万物的欣赏,以及对普通人的关心与尊重之情。
《鸡鸭名家》写了两个风俗人物:余老五,陆鸭。余老五是孵小鸡的炕房师傅,每年炕房把大缸糊上泥草,加温烘孵鸡蛋,“下炕”是乡间盛事,三牲五事,大香大烛,燃放鞭炮,磕头拜敬祖师菩萨。
4、《异秉》
《异秉》是汪曾祺四十年代创作而在新时期又重新修改发表的短篇小说。作者以简洁恬静的笔调描绘 了苏中小镇高邮的风土人情,世事云烟。
刻画出王二等勤俭谦恭的凡俗人物矜持萎琐以至于自虐般的生 存状态。虽然此作一如汪氏其它小说一样有着仿佛和谐温存的情致,亦含作家对人物生命形式的审视,是对苦涩人生的悲悯与忧伤。
5、《羊舍一夕》
《羊舍一夕》中作者汪曾祺的精心构思、精妙的文学语言,将四个可爱的农场少年不同的性格、生活命运和一个诗情画意的羊舍之夜联系在一起,他创造了人物个性,创造了诗意,创造了美。他的创作如一帧舒展自如的连续的画轴。
Ⅳ 萧红的主要作品有哪些
长篇小说:《呼兰河传》 。
中篇小说:《生死场》(原名《麦场》)、《马伯乐》 短篇小说:《三个无聊人》、《王阿嫂的死》
散文:《天空的点缀》、《失眠之夜》、《在东京》、《火线外二章:窗边、小生命和战士》、《饿》。
拓展资料:
萧红(1911-1942),中国近现代女作家,"民国四大才女"之一,被誉为"20世纪30年代的文学洛神"。乳名荣华,学名张秀环,后由外祖父改名为张乃莹。笔名萧红、悄吟、玲玲、田娣等。
萧红是一位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女性作家,以其作品中悲喜交杂的情感基调、刚柔并济的语言风格以及独特的写作视角的运用和对行文结构的处瞎余迹理,在文学史中独树一帜。萧红是典型的女文青的性格,爱折腾,不愿守本分,她的一生泛泛而言是很惨的、短命、穷困、奔波,她从十九岁离家出走,这一走便再没回头,中间只辗转回去过一次。
折叠名家点评
林贤治(诗人、学者):萧红确实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理想主义者。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萧红是继鲁迅之后的一位伟大的平民作家。她的《呼兰河磨并传》和《生死场》,为中国大地立传,其深厚的悲剧内容,以及富于天才创造的自由的诗性风格,我以为是唯一的。
夏志清(文学评论家):没有在毁弯《中国现代小说史》中评论萧红的作品,是"最不可宽恕的疏忽"。《呼兰河传》的长处在于它的高度的真实感,萧红是二十世纪中国最优秀的作家之一。
葛浩文(美国汉学家):萧红在本质上是个善于描写私人经验的自传体式作家。
章海宁(记者、萧红研究会副会长):我更愿意把萧红归类为是一个贫民作家,她笔下的主角经常是生活困窘的女性。萧红自己本身也生活困苦,她更能体会到处于社会中弱势群体的艰难和不易。
张耀杰(学者、传记作家):萧红有文学才华但做人不及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