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小微小说 » 外国短篇小说偷东西

外国短篇小说偷东西

发布时间: 2025-03-05 15:24:41

① 《城南旧事》(兰姨娘、驴打滚儿、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的主要内容!!!

兰姨娘:

兰姨娘从三岁被卖给人家,十四岁从苏州被人带进了北京,二十岁嫁给一个六十八岁老头的经历。她在这个家庭受尽了欺辱,后来逃离了那里,来到了英子家里,从此打乱了英子家平静的生活,英子从此恨透了兰姨娘。

新青年闹革命的时期,不少革命青年被杀害。一个叫德先的人,经常到英子家里躲藏,在和兰姨娘接触的过程中与兰姨娘产生了爱情。北京形势吃紧,兰姨娘和德先离开了北京去了天津和上海。从此英子家又恢复了平静的生活。

驴打滚儿:

林英子家的保姆宋妈——一个可怜女人的命运。宋妈的丈夫,一个好吃懒做的赌徒,宋妈生下一双儿女后,就去了林英子家做奶妈了,他丈夫把她的女儿给送人了,儿子据说是掉到河里淹死了。

过了好几年,宋妈才知道,之前宋妈还在一直给她的儿子——小栓子做新衣服,新鞋子往家里带呢。几年后宋妈在大雪天又跟了那个丈夫回家去了。

爸爸的花儿落了:

英子终于从小学毕业,并且如爸爸的期望一样作为学生代表上台领取毕业证书,但是爸爸已经得了重病,在医院里没办法参加英子的毕业典礼。英子拿着毕业证书回到家,才知道爸爸已经去世了。就在这时,英子突然觉得自己长大了。

我也不再是小孩:

课文通过对爸爸逼“我”上学,到学校给“我”送衣服、非常爱花、鼓励我独自去寄钱等往事的回忆,刻画了一个严厉又慈爱的父亲形象,表现了父亲急切的希望女儿能尽快坚强起来,成熟起来。

而“我”也在父亲的教育和影响下渐渐长大和成熟,在父亲去世之时,真正的感觉到自己“已不再是小孩子”。

此文出自台湾女作家·林海音《城南旧事》

(1)外国短篇小说偷东西扩展阅读

写作背景:

《城南旧事》是林海音以其7岁到13岁的生活为背景创作的。在台湾被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期间,林海音一家不甘在日寇铁蹄下生活,举家迁居北京,小英子即在北京长大。看见冬阳下的骆驼队走过来,听见缓慢悦耳的铃声,童年重临于作者心头。

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但是童年一去不还。作者因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时的那些景色和人物,于是把它们写了下来,让实际的童年过去,心灵的童年永存下来。这是林海音写这本小说的初衷。

作者简介:

林海音(1918年3月18日-2001年12月1日), 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台湾作家。 生于日本大阪,原籍台湾苗栗县头份镇。3岁随父母返台湾,因台湾被日本控制便举家迁往北京,度过了难忘的童年生活。25年后英子与夫君何凡扶着妈妈,携着、背着、抱着三个孩子。

1948年举家迁往台湾,在台湾仍以办报,办刊,写作,出版为主,联络了大批在台湾的文化界人士提携了大量台湾文学青年出版了众多文学名作。被称为“台湾文学的祖母级人物”,1998年荣获“终身成就奖”。

林海音的创作是丰富的。她已出版了18本书。散文集《窗》[与何凡(夏承楹)合作]、《两地》《作客美国》《芸窗 夜读》《剪影话文坛》《一家之主》《家住书坊边》,散文小说合集《冬青树》,短篇小说集《烛心》《婚姻的故事》《城南旧事》《绿藻与咸蛋》。

长篇小说《春风》《晓云》《孟珠的旅程》,广播剧集《薇薇的周记》,另外有《林海音自选集》《林海音童话集》,编选《中国近代作家与作品》。此外,还有许多文学评论、散文等,散见于台湾报刊。

② 汤姆索亚历险记 每章主要内容

《汤姆·索亚历险记》每章主要内容

【 第一章汤姆耍斗,东躲西藏 】

汤姆不喜欢学习,一有机会就逃学,喜欢偷东西吃,总是挨他姨妈的揍,这天在路上,他遇见了刚搬到这地方的一个男孩子,汤姆见他作为一个孩子,却穿的如此整洁而极是气愤,两人胡说一气,后打了起来,汤姆打赢了。波莉姨妈想要让他努力干活。

【 第二章无奈刷墙,成绩辉煌 】

汤姆作为胜利者的衣服,因为打架而破烂污秽,被姨妈罚他去把墙刷白,汤姆把刷墙说成是可以放纵恣意的艺术,让过路的孩子都眼红了,他们情愿把心爱的东西交给他,以换取一次刷墙的机会,汤姆就悠闲地坐在旁边,一边吃苹果,一边晒太阳。

【 第三章打仗恋爱忙得汤姆不亦乐乎 】

汤姆见到并爱上了可爱美丽的蓓姬,他在栅栏外想要让小女孩注意他,他从她那得到了一朵三色堇。他回家,姨妈错怪他揍了他一顿,他不想活了,去到蓓姬的窗下躺着准备死掉,一个女仆泼了一盆冷水下去,汤姆结果成了一个落水狗,在黑夜中飞一般跑回家了

【 第四章主日学校,风头出尽 】

汤姆用他的财宝换来了各种颜色的票,在学校的日子里,汤姆看到了蓓姬一家,汤姆就想尽办法出风头希望蓓姬注意他,还用票换了一本圣经,蓓姬的母亲问他基督最初的两个门徒是谁,他不知道但却自信的胡扯,让所有人都吃了很大的一惊。

【 第五章礼拜添花样,大钳甲虫戏小狗 】

布道开始了,汤姆玩弄着他的甲虫,甲虫咬了汤姆一下,逃走了,后来一只狗和甲虫打了起来,狗坐在了甲虫上面,甲虫咬了它一下,狗跳到主人的怀里,而主人却把它扔了出去,教堂内一阵哄笑,可怜的牧师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 第六章汤姆识蓓姬,耳痛心欢喜 】

汤姆想利用牙疼逃学,姨妈把牙拔了下来,他没有借口逃学了。在路上,汤姆遇到了野孩子哈克,结果汤姆迟到了。老师罚他和蓓姬同桌,汤姆在石板上写了我爱你,汤姆磨蹭了一会才让她看,蓓姬说,你这坏蛋,心里却乐呵呵的。

【 第七章扁虱之争,蓓姬伤心 】

上课时,汤姆和哈克在一块玩那只虱子,他们投入的玩,不久争吵起来,老师收拾了他们。中午,汤姆让蓓姬和他订婚,还吻了她,但汤姆说漏了嘴,让蓓姬知道了他还曾与亚美订过婚,蓓姬哭起来,汤姆没办法,就伤心的走了,蓓姬后悔起来。

【 第八章勇当海盗,预演绿林 】

汤姆离开平常走的那些小道,到了一个茂密偏僻的森林里,幻想着自己的未来,想着将来去做强盗,酋长,海盗,当了名人后重返故里后的情形,然后他和哈泼一起扮演古代的绿林英雄相互打着玩,他扮演的是罗宾汉。

【 第九章坟地惨案,波特受过 】

一天晚上10点多,汤姆和哈克伯利一起去一块坟地想听一听死人的说话声,却亲眼目睹了一个凶杀案,来盗墓的印第安人乔祖杀了一个医生,把刀放在同伙波特手里,波特醉酒醒来,却错以为是自己杀了医生。

【 第十章狗吠不祥,雪上加霜 】

汤姆和哈克贝利没命似的跑到了皮厂,他们写了血书,发誓誓死保守秘密。狗吠声让他们又紧张起来,他们又出发冒险。第二天,汤姆黯然无神,内心痛苦不堪的来到了学校,却看见了他送给的蓓姬的铜把手放在桌上,他彻底失去了信心

【 第十一章波特有口难辩,汤姆良心受谴 】

沫夫波得受了印第安人乔祖的冤枉使得大家认为那个医生就是他自己在喝醉酒的情况下杀死的,于是就向警方投案自首,之后进了监狱,但知道事实的汤姆和哈克都十分难受,于是便一面想尽一切方法安慰波得,一面接受着良心的折磨

【 第十二章汤姆喂猫药,姨妈心开窍 】

蓓姬很难过,好几天都不来上课,汤姆想和她和好,又碍于面子不开口,于是忧愁苦恼,姨妈以为他生病了,拿他做试验体用各种土方治疗,给他喝药,汤姆把一只猫的嘴撬开,都让它喝了,猫神经亢奋,在屋里狂奔。汤姆又去学校,可是蓓姬不睬他

【 第十三章“海盗”扬帆,准备远航 】

汤姆伤心绝望极了,他觉得家人,甚至整个世界都把他给抛弃了,哈勃无缘无故地挨了妈妈的一顿揍也如此想着,于是情同意和的两人都准备离家出走,去遥远的孤岛上去当海盗,哈克伯利也随着他们两人一起去了。

【 第十四章“海盗们”野外乐逍遥 】

海盗们在一个小岛上,在自然之中,有吃又有玩,生活乐无边。这天他们看见一大群人在船上喊叫,原来镇上的人以为这几个孩子是淹死了,正在打捞尸体。哈泼和哈克都想回家去,汤姆不许,但他比谁都想回家,晚上就偷偷溜回家了

【 第十五章汤姆回家暗访,心花怒放返营房 】

汤姆回到家以后为了不被发现就躲在了床底下,因此趁机偷听到了自己的姨妈和哈勃的母亲的谈话内容,听着她们如怨如泣的哭诉,忏悔自己竟然曾经如此恶劣的对待孩子们,汤姆有点后悔他们现在所做过的事了。

【 第十六章初学抽烟——“丢了小刀” 】

他们仍然在那座远离城镇的孤岛上无忧无虑的玩耍,汤姆和哈勃在哈克伯利的指导下学习如何吸烟,两人初次吸烟,都被浓浓的烟味呛的够呛,于是便借口把小刀丢在了树林里而跑去呕吐,汤姆为大家定下了以后一起回家的计策。

【 第十七章海盗们为自己送葬,教堂现真相 】

孩子们都以讲死者过去做的事儿为荣,一个孩子找不到话说,于是道,汤姆索亚曾经揍过我一顿。人们在教堂为淹死的三个孩子送葬,但汤姆,哈勃,哈克却走进了教堂,人们先是惊呆然后狂喜,汤姆回到家后,挨了无数的耳光和亲吻。

【 第十八章汤姆托梦骗姨妈,蓓姬借故寻报复 】

汤姆成了大人物,蓓姬想和汤姆和好,可他不领情,总是和别的女孩在一起,后来,蓓姬也以牙还牙和男孩看书,汤姆很恼怒,蓓姬很高兴,汤姆生气地回家,蓓姬也无心再做戏。男孩想报复汤姆,把墨水倒在他的书上,被蓓姬看到了,但她不愿给汤姆说。

【 第十九章汤姆花言巧语,姨妈慈悲心肠 】

汤姆回到家,对姨妈说出了前几天回家的真相,但姨妈认为这是他在说谎,但十分高兴,并认为这谎撒的很好,自己喜欢这样善意的的谎话,最后自己证实了这并不是汤姆善意编出来的谎言,感到十分欣慰,放过汤姆的过错。

【 第二十章心连心,汤姆代人受过 】

校长总看一本神秘的书,学生们都想看,这回校长忘记拿走书桌的钥匙,蓓姬偷看了那本书,却被汤姆看到了,蓓姬慌忙中撕破了书,她又羞又恼。校长发现了被撕破的书,于是挨个盘问,当问道蓓姬时,汤姆挺身而出。蓓姬对他很敬仰。

【 第二十一章流利的口才,老师的镀金脑袋 】

在期末考试的考场上,大家各呈技艺。,按惯例,校长去画美国地图,但老画不好,孩子们笑话他,这时,天花板上面吊下一只猫,用它的爪子扯下了校长的假发,露出他金色的秃头,孩子们哄堂大笑。孩子们终于成功的报复了校长。

【 第二十三章波特无罪,乔逃亡在外 】

法庭上已经开始审问坟地里发生的那起谋杀案,沫夫波得就要被绞刑处死了,这时汤姆跑到了法庭上去作证人,说出了这件事情的真相,而印第安人乔祖却迅速的逃跑了,沫夫波特因为获得了清白而宣布被无罪释放。

【 第二十四章白天神气十足,夜里提心吊担 】

汤姆和哈克在说出那场谋杀案的真相后都很怕印第安人乔祖再回来谋杀他们,他们白天在波得的感谢中很高兴说出了真相,但夜晚就变得很恐惧,害怕印第安人乔祖再来找他们,但法庭仍然没有抓到这个逃亡的杀人罪犯。

【 第二十五章掘地寻宝,空手而归 】

一天,汤姆想要去寻宝,便和哈克伯利到了一个寡妇的房子后面的一棵枯树的影子下面,准备去挖海盗们留下的财宝,可是没有挖到海盗们遗留下来的宝贝,他们又约定明天白天一起去一间阴森可怕的闹鬼的房子里去碰碰运气。

【 第二十六章真正的强盗找到了一箱金子 】

到鬼屋不久,逃难中的印第安人乔祖和另一个人也到了此处,两人吓得躲到阁楼上,印第安人乔祖想把抢来的钱埋在地下,他在掘坑的时候,真的掘出了以前的海盗埋下的金银,印第安人乔祖把这些都拿走了,准备藏在另一个地方。

【 第二十八章巢穴追踪,汤姆发现新线索 】

哈克一直盯着那个有印第安人乔祖的第二号房间,一天晚上,汤姆大着胆子进了第2号房间,刚一进门差点就踩在了印第安人乔祖的手臂上,这个家伙已经喝得酩酊大醉了,躺在地上正睡着觉,汤姆和哈克狂奔而逃

【 第二十九章哈克静心守夜,寡妇幸免遭难 】

汤姆去参加蓓姬的野餐会,大家到一个山洞里冒险。哈克还在客栈边守夜,这晚印第安人乔祖又出现了,他准备到外国流浪,走前,想杀死道格拉斯寡妇,因为道格拉斯寡妇的丈夫生前对他很不好,哈克听到了这个阴谋,他偷偷的去报信。

【 第三十章汤姆和贝基山洞被困 】

印第安人乔祖杀道格拉斯寡妇的行动没有成功,他逃走了,逃到了一个谁也不知道的地方,警察们封锁了山头追察他,同时大家发现汤姆和蓓姬两个人都不见了,蓓姬和汤姆的母亲还以为他们都是在道格拉斯寡妇家过的夜呢。

【 第三十一章得而复失 】

汤姆和蓓姬在山洞里探险,迷了路,两人筋疲力尽,汤姆把食物留着给蓓姬吃,又找到了一处泉水,但蓓姬还是绝望了,她说她宁愿等待死亡,汤姆还在苦苦支撑着,他在探路时见到了躲在这里面的印第安乔,印第安乔没看清汤姆,以为他是来追捕的,吓得跑了。

【 第三十二章“大家快起来,孩子找到了!” 】

汤姆找到了出路,孩子们得救了,几天后,在一次闲谈中,蓓姬的父亲,一个法官偶然说道,他怕别的人还会进去冒险,用一道铁门锁住了山洞,汤姆大吃一惊,因为印第安乔还在里面呢。

【 第三十三章印第安·乔困死山洞 】

印第安乔就饿死在山洞里了,汤姆和哈克重新进去山洞,把海盗遗留下的金银挖了出来。

第三十四章黄金如山,富了汤姆与哈克

那里有一万两千块美元呢,汤姆和哈克都成了富人了。

【 第三十五章受人尊敬的哈克与“强盗”为伍 】

道格拉斯寡妇为了感谢哈克,把他当义子看待,交给他礼仪,穿干净的衣裳,但哈克受不了,有一天他消失了,人们都找不到,汤姆在一个空木桶里发现了正在呼呼大睡的他,他穿的破破烂烂时才觉得自由自在。

(2)外国短篇小说偷东西扩展阅读:

《汤姆·索亚历险记》(The Adventures of Tom Sawyer)是美国小说家马克·吐温1876年发表的长篇小说。

小说的故事发生在19世纪上半世纪美国密西西比河畔的一个普通小镇上。主人公汤姆·索亚天真活泼、敢于探险、追求自由,不堪忍受束缚个性、枯燥乏味的生活,幻想干一番英雄事业。

小说的时代在南北战争前,写的虽是圣彼得堡小镇,但该镇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当时美国社会的缩影。小说通过主人公的冒险经历,对美国虚伪庸俗的社会习俗、伪善的宗教仪式和刻板陈腐的学校教育进行了讽刺和批判,以欢快的笔调描写了少年儿童自由活泼的心灵。

③ 超短篇悬疑小说,能否猜到结尾——逆转短信

1、

父亲的去世让D君悲伤万分,他失魂落魄地收拾着父亲的遗物。

几天前的一个傍晚,父亲给D君发了人生中最后一条短信:

“我跟你王叔叔喝酒去了,你们先吃饭,不用等我。”

这也是父亲在人间对D君说的最后一句话。

那天,由于评上了优秀员工,父亲十分高兴,结果多喝了几杯,在归途中无意跌落到河沟里。

那是一片空旷的区域,常年无人问津。

父亲是列车员,生前,常带着小小的D君,沿着长长的铁轨前行,在D君的眼里,那条路似乎永远也走不完。

父亲告诉D君:人生就像列车,永不可逆地驶向某一个方向。年幼的D君好奇地问:那,列车到了终点以后,还能往回开吗?

父亲笑着摸了摸D君的脑袋:列车可以再回来,人生却不能重来。

父亲为列车服务了一辈子,这是他独有的人生哲学。

现在,D君长大了,他充分领悟了这句话的含义,所以他更加悲伤了。

突然,他脑海里冒出一个幼稚又疯狂的想法:

虽然列车只能开往一个方向,但是假如中途改变铁轨的走向,结局是否就不一样呢?

外国有部电影叫《蝴蝶效应》,讲得是一个男人不断的回到过去,试图改写结局,虽然每次都以失败告终,但他的行为的确对未来产生了影响。

那么,假如自己能够效仿那个男人,是否就能改变父亲死亡的命运?

D君拿起父亲的手机,手机很老旧了,拿在手里有种奇异的感觉,仿佛还有父亲的余温。

D君怀着极其虔诚的态度,给“那时的父亲”回了一条短信:

“爸,家里有点急事,你赶紧回来吧。”

D君发完短信,一动不动地坐着,屏气凝神等待着。

2、

一分钟,十分钟,半小时......

时间就在这漫长的煎熬中度过......

手机沉默不语。

果然,是我在自欺欺人呵.....D君悻悻然起身。

母亲走了进来。

D,把你爸爸和王叔叔的那些合影也找出来,单位追悼会上用得着。母亲说。

王叔叔的合影?D君愕然不解。王叔叔和父亲都是列车员,老同事了。

对呀,王叔叔不是也去世了吗?你这孩子......

母亲无奈地叹了口气

王叔叔怎么死的?!

D君跳了起来,抓住母亲的双手急促地问。他捕捉到到一些不可名状的可能性。

那天你发信息给你爸,说家里有急事,王叔叔担心你爸一个人应付不了,就一起跟了过来,两人路过建筑工地时,正好被那些从高处散落的钢筋......

母亲不愿意往下说了。

D君愣住了。

父亲真的收到了短信!D君激动的大叫起来。

你......是不是哪里不舒服?母亲担忧地望着D君。

D君一言不发地回到卧室,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

死去的父亲收到了自己的短信,并且改变了本来的计划,这说明,他有可能逆转这结局,只不过是方法的问题......

D君细细思索着:从父亲的单位到家里,有好几条路线,父亲为了省钱总是选择步行,如果搭乘交通工具,就不会遇到这些问题了。

D君再次发出一条短信:

“爸,家里有点急事,你下班后坐59路公交回来吧,我在车上等你”

D君又开始了等待。

3、

与此同时,他懵懵懂懂地顿悟了一个道理:父亲在“那个世界”,是不可能回复他的。

他只能够看到短信内容,然后产生相应行为。

就像儿时看过的皮影戏,父亲是皮影,他就是那个幕后操纵皮偶的人。D君的短信能够决定父亲的命运,但是结果谁也难料。

D君如坐针毡般等待着......他甚至不敢往窗外张望,静静等待着命运的判决......

一个小时过去了,依旧没有人敲门。从父亲的单位到家,步行最多半小时。

妈.......爸他.....D君正准备张口询问,电视里正播放的一则新闻让他目瞪口呆:

“据本地媒体报道,上周的59路公交车自燃事件已造成42人死亡,目前善后工作,以及对涉案人员的审讯正在进行中......”

D君在电视台公布的死亡人员名单里,看到了父亲和王叔叔的名字,以及许许多多陌生的人。

那么多无辜的人都因为自己想要改变过去的举动死掉了......D君想象着那些在火海中变得扭曲可怕的躯体,一股巨大的恐惧和罪恶感袭来。

他蜷缩在墙角,开始小声抽泣。

......

D君小时候,常在父亲的单位里玩耍。

火车站里南来北往的人很多,人多的地方,事情就变得复杂。所以D君的童年总是有幸看到很多便衣警察抓扒手的场面。

D君不解地问父亲:爸爸,为什么这些人要偷东西?他们是坏人吗?

D君的父亲摇摇头:他们只是太饿,太穷了。

这个世界,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坏人?

好人也好,坏人也罢,不管任何事物总是保持一定比例,打破了这个平衡,就失去控制了。

父亲笑着说。

......

“不管任何事物,总是保持一定比例,打破这个平衡,就失去控制了”

...

现在,D君的短信就像一颗投进湖心的石子,让原本平静的湖面泛起涟漪,于是某些看不见的“东西”开始惩罚他了。

D君心灰意冷了,他放弃了拯救父亲的念头。

整整一天,D把自己锁在房间里,入夜,他喝光了父亲珍藏的老酒,放浪形骸地走在无人的街道上。

走着走着,一阵冷冽刺骨的风让他清醒了不少。他发现不知不觉中,自己竟然走到了父亲溺亡的那个河沟边!

D望着黑暗里深不见底的水面,怔怔地出神。

水面“咕噜”着泛起水花,一张苍白的脸渐渐浮出水面,熟悉的脸。

爸......

D君喃喃自语,身体不自觉地倒向水中......

4、

......

水草、沙子、残骸。

一个漫长又阴冷的梦。

D君醒来时,发现自己躺在自己的小床上。

这是怎么了呢......他百思不得其解的坐起来,隐隐约约听到客厅传来说话声。

透过门缝,D看到了令他魂飞魄散的一幕:

死去的父亲正端坐在茶几前,对着一部手机念念有词!

爸......

D君正要冲出去,兜里的手机突然响起:

“儿子,你今天下班千万别经过那个池塘,早点回家!”

D愣住了。

在父亲身旁的茶几上,放置着一张照片。

那是D君的遗像。(完)

④ 《城南旧事》作者简介和主要内容

作者简介:

林海音(1918年-2001年),原名林含英,女,1918年出生于日本大阪,台湾苗栗县头份镇人,祖籍广东蕉岭,著名作家 。

1921年林海音随父母返回台湾。1923年随父母迁到北京,定居城南。1948年回到台湾,开始文学创作。曾担任《世界日报》记者、编辑,主持《联合报》副刊10年。一生创作了多部长篇小说和短篇小说集。林海音于1994年荣获“世界华文作家协会”及“亚华作家文艺基金会”颁赠的“向资深华文作家致敬奖”,于1998年获“世界华文作家大会”颁“终身成就奖”。

其自传体长篇小说《城南旧事》,于1999年获第二届五四奖“文学贡献奖”,德文版获瑞士颁赠“蓝眼镜蛇奖”。她所创立的纯文学出版社(1968-1995)堪称中国第一个文学专业出版社,曾出版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好书。

主要内容:

《城南旧事》是林海音以其7岁到13岁的生活为背景创作的。在台湾被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期间,林海音一家不甘在日寇铁蹄下生活,举家迁居北京,小英子即在北京长大。看见冬阳下的骆驼队走过来,听见缓慢悦耳的铃声,童年重临于作者心头。

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但是童年一去不还。作者因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时的那些景色和人物,于是把它们写了下来,让实际的童年过去,心灵的童年永存下来。这是林海音写这本小说的初衷。

(4)外国短篇小说偷东西扩展阅读:

《城南旧事》好词好句:

1、小驴大概是饿了,它在地上卧着,忽然仰起脖子一声高叫,多么难听!黄板牙儿过去打开了一袋子干草,他看见吃的,一翻滚,站起来,小蹄子把父亲重在花池子边的玉花给踩到了两三棵。驴子吃上甘草子,鼻子一抽一抽的,大黄牙齿露着。

2、小妹妹这时从母亲的身上挣脱下来,她刚会走路,就喜欢我领她。我用跳舞的步子带着她走,小妹妹高兴死啦!咯咯地笑,我嘴里又念着“我们看海去”,念一句,跳1步舞,这样跳到门口。宋妈刚吃过饭,用她那银耳挖子在剔牙,每剔一下,就啧啧地吸着气,要剔好大的功夫;仿佛她的牙很重要!小妹妹抱住她的腿,她才把耳挖子在身上抹了抹,插到她的髻儿上去。王学圻怎么读

3、秀贞没有说什么,吸溜着鼻涕站起来。天气暖和了,她也不穿缚腿棉裤了,现在穿的是一条肥肥的散腿裤。她的腿很瘦吗?怎么风一吹那裤子,显得那么晃荡。她混身都瘦的,刚才蹲下来伏在我的胸前时,我看那块后脊背,平板儿似的。

⑤ 高尔基<<童年>>主要人物的主要事件

主要人物如下:

1、阿廖沙:主人公的阿廖沙(“我”的名字)是一个善于观察和十分敏感的孩子,他能辨别好坏。在这方面,周围的人给他很大的影响。在他的一些朋友帮助下,阿廖沙了解到人间还存在着“真、善、美”,这些东西就在他身边。

另外,他还具有坚定的、不屈不挠的意志和倔强的精神。现实生活的压力把阿廖沙锻炼成长为了一个坚强、正直、勇敢、自信的人。阿廖沙有一颗善良的心,他同情贫苦的人,和下层劳动人民成为了真正的朋友。阿廖沙还具有非常强烈的求知欲。阿廖沙热爱书籍,而书籍在形成阿廖沙的性格。

2、外公:外公是阿廖沙十分讨厌的一个人对他无论是外貌描写还是内心世界的刻化,总有作者辛辣的讽刺意味在里面。他矮小、干瘦,只有外婆的肩膀高,走起路来步子快而细,自私残忍,野蛮粗暴,动不动就打人骂人,哪怕遇上一点不如意的事情也要歇斯底里的发作。

对于外公的种种恶劣行为,阿廖沙是非常讨厌的,尤其是外公无故殴打善良的外婆时,他无比愤怒,报复外公。这种厌恶、愤怒同样也存在于作者心中,通过对阿廖沙反抗外公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以外公为代表的那一类人的蔑视、厌恶、否定,也表达了作者对小市民阶层肮脏、龌龊不良品性的否定。

3、外婆:外婆善良慈祥,爱亲人,爱邻居,爱所有的人。她心甘情愿把生活中的一切压力都承担下来而毫无怨言。生活的困苦、丈夫的殴打、儿子的溺亡……都熄灭不了她内心深处的仁爱之光。她是一个充满生活气息与诗意的劳动妇女,她能歌善舞,善于讲形形色色的传说、童话、民间故事。

她还是一个勇敢的人,作坊起火时,所有的人都惊慌失措,只有她冲进火海,抢出水桶大小的一桶硫酸盐。因此,尽管她有对恶势力顺从忍耐,对上帝盲目信仰的缺点,这并不影响她整体人性上的光辉。

4、小茨冈:他是个被遗弃的孩子,他每次赶集买食物的时候都偷东西回来,但谁也不批评他,劝阻他,而是带着欣赏的态度分享着他不劳而获的赃物,两个舅舅甚至把这些赃物据为己有。他们明知是丑事和犯罪的事,会有很大的风险,可还是让“小茨冈”去做。

外祖母明知道让“小茨冈”偷东西是不对的,可是又阻止不了,只能睁一眼,闭一眼,表现了外祖母的无可奈何。“小茨冈”争强好胜,喜欢逞能,为了得到别人的夸奖不择手段,这是导致他悲惨的下场的原因。在一次搬十字架的时候,由于雅可夫舅舅的自私,“小茨冈”被压死了。

5、“好事情”:“好事情”是一个性格孤僻、但内心友善的人,对于阿廖沙的接近他十分乐意也没有拒绝。“好事情”身上有着一种专注的品质,很喜欢看书。

有着对知识的渴望,他的房间里有各种各样的书,还有各种各样的器具,他一心一意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他也许是药剂师,也许是“科学家”,因为他整天都在屋子里做一些小实验,正因为他的执着和专注,周围的人们不是很喜欢他,总是觉得他很神秘,不接地气,不善于与人交往,外祖父和外祖母不喜欢他,总认为他在搞歪门邪道。

“好事情”就是当时社会知识分子的一个化身,从周围人对“好事情”的态度就能看出当时的人们对知识、对科学的态度。周围人们总觉得“好事情”老大不小了,也该结婚了,可为什么一直单身不结婚,周围的人都觉得他有问题,在传统的观念里长大了不结婚就是有问题。

(5)外国短篇小说偷东西扩展阅读:

1、《童年》:

《童年》是前苏联作家马克西姆·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其他两部分别为《在人间》、《我的大学》)。

该作讲述了阿廖沙(高尔基的乳名)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前苏联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写出了高尔基对苦难的认识,对社会人生的独特见解,字里行间涌动着一股生生不息的热望与坚强。

2、作品影响:

《童年》是一本独特的自传。它不像大多数自传那样,以一个主人公为形象创造出一幅肖像来。它更多地像一幅长卷斑斓的油画,复原了一个时代,一个家庭里的一段生活。这段生活中,出现了许许多多的主人公。无论是美的,还是丑的,都同时站在读者面前,冲击着读者的心灵。

《童年》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深刻的思想内容和独树一帜的艺术特色在俄苏文学乃至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并具有不可比拟的艺术的价值。

3、作者简介:

马克西姆·高尔基(1868-1936),苏联文学的奠基人。高尔基原名阿列克谢·马克西莫维奇·彼什科夫,出生于伏尔加河畔的一个木匠家中,幼年父母双亡,寄居在开小染坊的外祖父家里。后来外祖父破产,十岁的阿列克谢就在社会上流浪,当过各种杂工。

虽然他只上过两年小学,却一直坚持勤奋自学,读了许多书。加上他本人曾广泛地接触过社会生活,积累了丰富的素材,终于使他成为世界知名的大作家。 高尔基的处女作是发表于1892年的短篇小说《马卡尔·楚德拉》。《福马·高尔杰耶夫》(1899)是高尔基的第一部长篇小说。

热点内容
小说游戏铜币能提现 发布:2025-04-16 16:31:14 浏览:914
最经典的恐龙小说 发布:2025-04-16 16:19:38 浏览:72
日本野人转生轻小说 发布:2025-04-16 16:14:09 浏览:854
穿越言情玄幻废材小说排行榜 发布:2025-04-16 16:09:17 浏览:920
红黑游戏小说推荐 发布:2025-04-16 15:55:12 浏览:787
小说总裁爹地季枭寒 发布:2025-04-16 15:32:48 浏览:320
求女主视角的网游小说 发布:2025-04-16 15:22:21 浏览:448
上海王大结局小说 发布:2025-04-16 15:20:07 浏览:758
重生古言小说推荐完结男强女强 发布:2025-04-16 15:15:56 浏览:62
妻子和总裁吵架的小说 发布:2025-04-16 15:04:53 浏览: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