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荆风短篇小说
㈠ 彭荆风主要作品
彭荆风的作品有:《驿路梨花》,《解放大西南》,《蛮帅部落的后代》,《初进佤山》,《太阳升起》。
一、《驿路梨花》
《驿路梨花》是中国当代作家彭荆风创作的短篇小说,最初发表于1977年11月27日《光明日报》。《驿路梨花》的叙述者“我”叙述了在自己与同行老余在哀牢山南段的深山中一间小屋借宿一天的经历。
㈡ 彭荆风作品有哪些
彭荆风作品有:《驿路梨花》、《断肠草》、《绿月亮》、《秦基伟将军》、《孤城日落》。
1、《稿码驿路梨花》
《驿路梨花》是中国当代作家彭荆风创作的短篇小说,最初发表于1977年11月27日《光明日报》。
㈢ 彭荆风都有哪些作品
彭荆风的作品有《驿路梨花》《解放大西南》《蛮帅部落的后代》《初进佤山》《太阳升起》《绿月亮》等。
一、《驿路梨花》
《驿路梨花》是中国当代作家彭荆风创作的短篇小说,最初发表于1977年11月27日《光明日报》。《驿路梨花》的叙述者“我”叙述了在自己与同行老余在哀牢山南段的深山中一间小屋借宿一天的经历,包括行山之苦与焦虑、梨花林中的小屋、所遇瑶族老猎人、哈尼族小姑娘以及他们的故事。
该小说是彭荆风在特殊年代判携经历了一般人难以承受的折磨、重新舒展开写作的双翼后,情不自禁抒发的对在云南边地与朴实、纯洁的少数民族人民诚挚相处时光的怀念,及对美好未来的呼唤。
㈣ 彭荆风简介
彭荆风(1929年11月22日-2018年7月24日),男,汉族,祖籍江西萍乡,195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原就职于成都军区创作室,任主任,职称文学创作一级,1956年加入江西省作家协会。
1956年9月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90年退休。其长篇报告文学《解放大西南》获第五届鲁迅文学奖,短篇小说《驿路梨花》入选中国初中学生课本。
(4)彭荆风短篇小说扩展阅读:
生平经历
彭荆风1952年开始发表作品。大多描写边疆战斗生活和少数民族风土人情,具有鲜明的边疆特色,受到好评。其中短篇小说《芦笙吹响的时候》被列为西南地区1954年优秀小说,在全国产生影响。
1957年,与林予合写的《边寨烽火》,与陈希午合写的《芦笙恋歌》两部电影剧本,摄制成影片,很受欢迎。 1976以后,陆续有作品问世。短篇小说集《驿路梨花》中的同名小说,写一个纯洁少女的服务献身精神,颇得好评。
中篇小说《蛮帅部落的后代》、短篇小说《今夜月色好》、报告文学《覆盖再覆盖》均在全国获奖。1962年创作的反映苦聪人由原始社会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长篇小说《鹿衔草》在“文革”中曾被批为毒草,也在1979年得以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