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篇小说逍遥游在线阅读
㈠ 温瑞安武侠小说全集顺序
四大名捕系列
《四大名捕震关东》 《四大名捕会京师》
《四大名捕走龙蛇》(又可分为《大对决》《打老虎》《斗僵尸》 )
《骷髅画》 《逆水寒》
《四大名捕斗将军》(又名《少年四大名捕》)
注:少年无情后更名少年无情外传,并于2012年7月正式撰写少年无情正传
《四大名捕破神枪》《四大名捕战天王》
神州奇侠系列
《神州奇侠》 《剑气长江》 《两广豪杰》 《江山如画》
《英雄好汉》 《闯荡江湖》 《神州无敌》 《寂寞高手》
《天下有雪》
《幽冥血河车》 《大宗师》 《逍遥游》 《养生主》
《人世间》
《大侠传奇》
《侠少》 《唐方一战》
《蜀中唐门》(等待中)[32]
七大寇系列
《七大寇》 《凄惨的刀口》 《祭剑》
《战将》 《闯将》 《悍将》 《锋将》 《勇将》 《麻将》 《爱将》 《吹将》 《发将》 《福将》 《杀将》 《激将》 《将军!》
七帮八会九联盟系列
《游侠纳兰故事》 《杀了你好吗》 《绝对不要惹我》 《杀亲》
《晚上的消失》 《雪在烧》 《战僧与何平》 《杀手善哉》
《爱上她的和尚》 《爱上和尚的她》 《请你动手晚一点》 《请借夫人一用》
方邪真系列
《杀楚》 《破阵》
白衣方振眉系列
《龙虎风云》 《试剑山庄》 《长安一战》 《落日大旗》
《小雪初晴》[32]
说英雄谁是英雄系列
《温柔一刀》
《一怒拔剑》
《惊艳一枪》
《伤心小箭》
《朝天一棍》
《群龙之首》
《天下有敌》
《天下第一》(等待中)
《天敌》(等待中)
神相李布衣系列
《杀人的心跳》 《叶梦色》 《刀巴记》 《天威》 《取暖》
《死人手指》 《赖药儿》 《翠羽眉》
(1)短篇小说逍遥游在线阅读扩展阅读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金(已逝)、梁及卧龙生等作家均已封笔,古龙[36]等优秀作家逝世,温瑞安成了“古龙之后,独撑大局”(香港作家倪匡语)的作家。
20世纪90年代以后,温瑞安更是成了热点中的热点。有人说他可以与古龙相比,也有人说他甚至可以与金庸相比。对温瑞安的极力称赞和截然相反的贬斥,亦成了20世纪90年代后中国武侠文坛上的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
无论是在香港、在台湾,在中国大陆,即使是在武侠小说已处于明显的不景气的时候,温瑞安的书仍照样畅销于市。至1992年,温瑞安出版的著作居然多达382部——这是一个令人难似置信的。
㈡ 有关东方不败的BL小说 虐的 最好是东方被强的!!!
[东方不败]清歌
[东方不败同人]你的容颜是我的梦 BY:阿弥野
《东方不败同人之风华绝代》穆烟
[笑傲+倚天]浮生若梦
Snowdrop-东方不败之行云日升
东方不败情史
东方不败同人-现代教主
东方不败同人东方有龙
东方不败同人之逍遥游
东方不败在射雕世界
东方不败之暗夜温柔
东方不败之风月千年
东方不败之君子满楼
东方不败之暖阳
东方不败之且随我行
东方不败之驭夫
东方不败之执子之手 我叫老胡
东方已白(东方不败同人)
笑傲与子成说
东方不败烟波顾
东方不败之剑神
东方不败之嘱彼佳人
东方不败之长情
东方不败同人之逍遥游
东方不败之君已成受我且攻
(东方不败同人)东方子青
《(东方不败同人)笑傲江湖之白衣染霜华》作者:君如玉
东方不败之总管【兔子攻 女王受 受宠攻】
【东方不败同人】《东方不败之杨柯》BY落花曲水 (穿越 杨柯X东方不败 温馨 HE)
【东方不败同人】《东方不败之兄弟禁断》BY捕快A(兄弟文 江湖恩怨 正直忠犬原创人物X女王式东方不败 主攻 HE)
【东方同人】《东方不败之日月奇巧》BY尔维华【强强 温柔攻X女王受】
【东方不败同人】《东方不败之紫衫侍卫》BYPanax(穿越主角攻X东方不败 武侠 结局略坑爹 HE)
【女穿男】【东方不败同人】《东方不败之一生笑傲江湖》BY隐居老人 (杨庭X不败 穿越重生 女穿男 古色古香 江湖恩怨)
【东方不败同人】《日出东方之一笑倾城》BY银色徽章 (武侠 强强 江湖 1V1)
【东方不败同人】《东方不败之紫衫侍卫》BY Panax (穿越 原创人物X东方不败)
【东方不败+HP同人】《有夫西来》BY泠月孤狐 (古代江湖 穿越教授攻X妖孽教主受 江湖恩怨 情有独钟 武侠)
【东方不败】《铂金色的情缘绯红的爱》BY青蛙头弗兰(马尔福x东方不败 武侠 穿越时空 魔法时刻 吐槽崩坏 HE)
【笑傲江湖同人】《东方不败之唯一东方》BY波光潋滟(重生 江湖恩怨 情投意合 东方奇X东方不败 温馨 HE)
【东方不败+爱情公寓同人】《我爱关谷神奇》BY巴莫子赫(关谷神奇穿越到东方不败的世界 东方不败VS关谷神奇)
【东方不败同人】《莲爱东方意逍遥》BY血儿(穿越时空 杨东 温馨 搞笑 轻松 HE)
【东方不败同人】《东方不败之唯卿成说》BY洛若阳 (东方不败X楚留香 江湖恩怨 情有独钟)
【东方不败同人】《东方不败之慢慢来》BY仅仅如此而已 (穿越时空 东方不败X原创角色 古色古香 短篇 HE)
捡个媳妇儿来爱(东方不败同人)
【东方不败同人】《东方不败之家有小宝》BY捕快A (美人女王受X无赖忠犬攻 1VS1 攻宠受 轻松正剧 文风欢脱 HE)
【东方不败X杨莲亭】《浴火》BY青轩书生 (重生)
【笑傲江湖同人】《不胜人生一场醉》BY细品 (东方不败X林林绛轩 穿越时空 灵魂转换 江湖恩怨 欢喜冤家)
【杨莲亭X东方不败】《莽夫的爱情》BY弦月如钩 (重生)
【原创人物X东方不败】《东方不败之狐狸相公》BY天才罗璐娜 (生子 穿越时空 灵异神怪 随身空间)
【东方不败同人】《东方不败之衰人美运》BY初七小狐(轻松 生子 穿越时空 江湖恩怨 天作之和 HE)
。。。。。。。。。。。还有好多打不下去了OTL需要的话留邮箱吧。。。。。。。。。
㈢ 长的是磨难 短的是人生
作者:傅晓慧
我没有想到,青年作家班宇会给一个凄苦艰难的人生故事取了洒脱自由到富有游仙气质的名字——《逍遥游》。一开始我并不理解作者真正的意图是什么,只能约莫猜测:只有持老庄无为的态度,才能看透、看穿人世间种种不期而遇的磨难,才能有信心继续坚强地活下去?所谓“逍遥”,基本上是一种无奈的应答,既然不能让别人看见颓丧和眼泪,那么就得装作随遇而安,并相信,第二天睁开眼睛,仍可望见“晴空破朝阳”,那便是赚到了。或许,也只有那些随时有可能离开这个世界的苦难之人,才更明白每一天努力活着的意义吧。毕竟,活着是多么激动人心的一件事情!
《逍遥游》是部短篇小说集。300页的容量,收录了7个底层小人物生老病死、爱恨情仇的故事。与其说它们是作者绞尽脑汁、精心构思杜撰的故事,不如说就是现实中普通人们的真实遭际。这些人生片段中缺乏起、承、转、合的戏剧性,只有猝不及防便翻身陷落的困境。有时候来的是别离,有时候来的是疾病,有时候是无边的痛苦,当然,还有一些你怎么都琢磨不过来的事情——反正生而为人,你只要承受、体验,并和磨难斗智斗勇便是了。
先说说书中主打的那篇《逍遥游》吧。主人公“我”是个中年女人,因患白血病而只能独身。父亲徐福明早年出轨,搬出去和别人过了。母亲下楼摔了一跤,没人看见,耽误了抢救,离开人世。这时候徐福明得知妻子死了,女儿需要定期去医院透析才能保命,良心发现,搬回来照顾。为了给“我”治病,徐福明卖掉房子,又劳心劳力地往返于出租房和医院之间,几乎倾家荡产。父女俩尽管保持着一种不冷不热的关系,到底心知肚明:这是在相依为命。除了徐福明,“我”还有两个老同学,女的叫谭娜,男的叫赵东阳。他们的日子也过得稀里哗啦,一个遇人不淑,没结婚,也没稳定工作,人到中年,还在 社会 上漂着。另一个倒是有家有室,但夫妻不睦,成天和老婆干仗,所以也经常心情不佳,反而愿意抽空和老同学见见面。又因赵东阳是男人,收入也好些,时不时就接济“我”一把。故事到最后,三人为暂时抛却各自的烦恼,搭伴外出 旅游 了一趟。山水有清音,到自然风景之中,人的胸怀总能更开阔一些。然而一旦行程结束,大家又不得不复归原位。这时候,他们才发现:其实一切依然故我,丝毫不曾改变。这是一篇叫人很是动容的小说,多多少少呈现出一些生活的真相,叫人不知所措,又叫人百感交集。
《逍遥游》中的7篇文章,风格迥异,绝少雷同。有的富有强烈的地域特色,不见江南山温水暖,多为北地凛冽寒风;有的带有魔幻主义色彩,主人公和蚂蚁对谈着人生的故事;有的则是从现实中衍生出恍惚梦境;有的从头至尾,弥散着一股对亲人掩盖不住的幽深思念……这些小说,皆是循着小人物的生命轨迹在疾疾走笔,但又像是将真实的生活囫囵置于文学世界当中。我们被小说感动,其实是被其中真切的人物形象所感动。那些卑微的,要保持尊严;那些痛苦的,在佯装洒脱;那些被现实桎梏的,拼命寻找着精神出口。生命的样式各异,却无一甘于失意、沉沦和铩羽。所以我们才会在阅读《逍遥游》时,不仅听到人物心底的悲伤啜泣,还能听到他们发出的爽朗笑声。
渺小脆弱,又光明磊落;笨拙狼狈,又顽强坚韧——这是一些会努力活到世界末日次日的人啊!至此,我再度思量“逍遥游”三字,似有了不一样的感触。人生最大的智慧便是“逍遥”。当一个人历经种种悲欣交集后,回首茫茫,发现自己居然还残存有继续前行的力量,那么就走下去,“游”下去!哪怕总是摇摇摆摆,跌跌撞撞,也仍是一个不屈服的强者。(傅晓慧)
㈣ 庄子的逍遥游包含了几篇寓言
《逍遥游》是庄子的代表作,集中地表述了庄子的思想。
先对《逍遥游》所表现的道家的哲学思想做一些说明。 所谓“逍遥”,是指得了道家自然无为之道后,所达到的一种最高的精神境界。 人 作为万物之一生活在天地之间,与万物处于既相关联又相对峙的地位中,如果达到“逍遥”的境界,便可跳出人作为一物的局限,与万物冥合,超越时间和空间,逍 遥自在的游放于天地之间。庄子认为“道”是万物的本体,万物都是体“道”而生,万物从道得来的禀赋就构成万物之性,道生万物,万物体道得性,这一切都是自 然而然的,自然无为的,并非有什么道以外的力量主宰和创造。因此庄子理想的天下,就是万物各任其自然,各顺其本性生存、发展、变化,这样就万物各得其所, 各足其生,社会大治,天下安宁。根本不需要任何外力的干预和影响,所以崇尚无为,提出 理想的人格是“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无 己”就是不以一己为核心,要求万物适应于自己。“有己”便会违背万物之自然,与万物处于对立地位。所谓“无功”就是不要有为。“功”属于有为的范畴,有所 作为才有“功”可言;无为自然无功。所谓“无名”又从无功中来。名是实之宾,即名附着于实,有功才有实,有实才有名。既然顺应自然,无所作为,无为而治, 就无功无实,自然也应该无名了。总括起来看,无己,无功,无名三者都是根源于自然无为,是得自然无为之道者的一种自然表现。道家提出的作为万物本体的 “道”就是自然无为的,所以达到自然无为便能与道合一,与道同体,完全合于道的法则。这样便能超脱自身作为一物的局限,不再与万物对立,逍遥于天地之 阏 ,无往而不适。
《逍遥游》的中心 就在说明这样一种高境。该文的思想,旨在说明人应当脱弃一切物累,以获取最大的自由。当然庄子式的所谓“自由”,完全是脱离实际的、违反人情物理的唯心主义呓语,是不足为训的,但这篇文章却挥洒自如,想象丰富,不失为我国散文史上的一篇名作。 其 主旨虽然是在阐明哲学道理,却绝不只用抽象的概念来表述,而是编造寓言故事,生动地形象地说明问题。《逍遥游》篇就是由一连串寓言故事组成的。
《逍遥游》全篇可分为前后两大部分 :
从篇首到“圣人无名”为前一部分。这一部分一般吸收旧注的思想,认为是通过小大之辩,如大鹏可以高飞,斥 鴳 只能低飞,说明万物各有其不同的禀赋,应当各守其分,各任其自然。但细按文意,似乎并非如此。它的中心用意是在说明 “小知不及大知” 这 个道理,也就是说识见短浅的人,囿于一得之见,是不足以了解高深的东西的。庄子看到,世俗人物局促于有为之界,往往不能了解道家所讲的自然无为的高境,甚 至加以嗤笑,实际上不过表现了嗤笑者的短识和无知。所以先用这一段文字对短识小智进行批判,为谈自然无为的高境扫清道路。
作者首先刻画了大鹏的形象。“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北溟”即北海。北海中有鱼,其名叫鲲。“鲲”本是鱼卵或刚孵化出的小鱼,庄子借为鱼名,并给以极度的夸张,说鲲有几千里长。北方深海中有一条“不知其几千里”长的大鱼,这鱼之大,已够令人惊奇的了,而复又变化为鸟,名叫做“鹏”。鹏之背也长几千里。 “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怒而飞”,是说积满力气,怒张毛羽,一突而起。“怒而飞”三字,穷形尽相地写出了一个庞然大物在起飞时那种突飞迅猛的样子。腾空以后,“其翼若垂天之云”。 “垂天之云” 旧 注释为“若云垂天旁”今人新注亦多沿袭,说“像悬挂在天边的一大块云”,似未尽庄子原意。笔者以为“其翼若垂天之云”句,是说巨鹏腾空,若云行中天,垂阴 布影其下。天空辽阔,在漫漫无际的天幕上,任何物都不会显得大,只有垂下的云影,会给人一种遮天盖地的感觉。它一怒而飞,展开的翅膀有如“垂天之云”,即 遮蔽半边天的云朵。这怎能不使人感到神奇莫测,惊叹莫置呢!以上几句是写鹏鸟来历的不凡和鹏体的巨大。应当说,这样的大鹏是现实中所没有,为人们所绝不曾 见过的,但浪漫主义者的庄子,却似乎偏要使你置信不疑,对它进行一番形象描写。“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也,南冥者,天池也。” “是鸟”即此鸟。“海运”指海水的流转,海动时则有风,便于乘风而行,所以海运时大鹏即乘风而迁徙于南冥。“南冥”即南海,说南海是“天池”,意谓南海乃造化所成。文中说这个大鹏岂止是大,而还要腾空而起,还要乘风做万里游,由北海直飞南海(天池)。
我 们知道,文学中的浪漫主义,是以虚构形象,描写幻想为特征的,但虚构或幻想并不能完全脱离人们的实际经验,否则就会变成荒诞无稽,不可理解。因此,浪漫主 义文学作品,往往在整个作品的构思上,形象的塑造上是虚构的,夸张的,幻想的,但却绝不排斥细节的真实描写,唯其如此,才能调动人们的想象,造成虽非事 实,但又不失一种真实的气氛。这个巨大无比的鹏鸟腾空而起时是个什么样子呢? 下面写它不寻常的行动,庄子在文章中假借所谓“齐谐”的话,并加以发挥,对 于鹏飞刺天的情景,又作了具体细致的描写和生动的形容 , 引《齐谐》书上的话说明鹏的飞行之异。 《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徒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主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 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 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齐谐》是志怪书,“志”是记载之意,“志怪”即记录怪异。《齐谐》书上说大鹏迁徙于南海,“水击三千里”,即起飞时两翼拍击水面冲出三千里。然后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扶摇”是自下而上直起的暴风。“ 抟 ”是拍、拊之意,“ 抟 扶摇”即拍击扶摇之意。大鹏乘风而上至九万里的高空。 “去以六月息者也”, 是说一飞半年才停下来,那么,九万里高空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究竟是如何高远呢?作者先以高空中只见游气奔驰?接着具体描写上升九万里的大鹏体下积风之厚。 野马也,尘埃也, 指游动的气,到处是游气、尘埃,被生物的气息鼓荡,用尘埃浮动来形容,接着以人们仰视苍穹的经验来加以比况, “其视下也,亦若是而已” ,指鹏在碧远高空俯视下界,犹如下界之人仰视高空,只见茫茫苍苍,不辨正色。天的深青色,是天的真正的颜色,还是由于远得没有边的结果呢? “正色” 犹如说本色。 “无所至极” 即没有尽头。这里对大鹏起飞南徙,凑摩霄汉的描写,真可谓绘声绘色之极。
大鹏的巨大形象及非凡行动勾勒完毕,下面则通过比喻在道理上做些阐发。“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 , 背负青天而莫之天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水积的不厚,便无力负载大船。把一杯水倒在堂上的坑洼地,只能以芥草为船,放个杯子就会沉底不动,因为水浅而船大。 “坳” 指低陷处。 “芥” 是小草。 “胶” 指粘着不动。下面再回到大鹏上来,风积的不厚,便无力负载大鸟,所以鹏飞九万里高便有很厚的风在下面了,而后才开始乘风。“乃今” 犹如说才开始。 “培风 ”的“培”同“凭”,凭风即乘风。于是大鹏背负青天而飞行,无所阻滞,才开始图谋南飞。 “天阏” 是遮拦阻塞。 “图南” 指打算南飞。这一段文字从几个侧面生动地创造出奇异非凡的大鹏形象,它实是 , 得道家自然无为之道者的高大人物的象征。
文章为了说明小与大的区别,小与大之间思想境界和识见的悬殊,而连续打了一系列的比喻,特别是童话般地写了蜩与学鸠对大鹏的所谓嘲笑:
蜩与学鸠笑之日:“我决起而飞,抢(突越过)榆枋,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蜩 即蝉,学鸩是一种小鸟。大鹏的高远奇特的行动是蜩与学鸠所不能理解的,所以它们讥笑说:“我冲起而飞,也不过突过了榆树檩树,有时候还到不了那么高,而投 落地上,哪里用得着上九万里高空图谋向南海飞行呢!”“决”是迅疾。“抢”是突过。“枋”即檩树。“控”是投之意。蜩与学鸠就是眼光狭隘的世俗人物的象 征。局促的天地,渺小的见识,自鸣得意的口吻,以及它们毫无自知之明的对大鹏的奚落和嘲笑,正十足表现出蜩与学鸠本身的可笑和可怜,说明了作者所要说明的 “小知不及大知”的道理。这种漫画式的笔触和形象对照,为庄子散文顿时添了一层幽默的气氛。
有了大鹏与蜩及学鸠两种形象,接下去作者便就此发表议论了,但也很少用抽象的议论语,而是出以比喻和各种奇异的传说。“ 适莽苍者,三餐而反, 腹 犹果然;适百里者,宿 舂 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 !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 。 ” 到近郊的林野去,只消三顿饭,转回来,肚子还是饱饱的 。 去百里之遥的人,前一夜就要舂米储粮了 。 去千里之外的人,就要积三个月的粮食了。这几句是以行路打比方,走的越远,积粮越要多。所以大鹏就要有九万里厚的风。“适” 是去往。 “莽苍” 指近郊的林野。 “果然” 是形容肚子很饱。 “宿” 是隔夜。 “舂” 是捣米。 “之二虫” 指蜩与学鸠, “之” 是代词,意同“此”。庄子批评蜩与学鸠 “又何知” ,即不了解什么。因此导出一个结论: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知”即“智”,指才智。“年”指寿命。小智见识浅,认识不到大智所了解的东西,短命的事物,了解不了长命的事物的经历。 “奚” 是何的意思。为什么知道是如此呢?下面便举例说明 : “ 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朝菌” 是朝生暮死的菌,经历不了一昼夜,所以不知道黑夜和黎明。 “晦” 指夜。 “朔” 指旦,天亮。 “蟪蛄” 一名寒蝉,旧说认为这种昆虫春生夏死,夏生秋死,经历不了一年,所以不知道春秋,这就是小年者。 “冥灵” ,或说是大树,或说是大龟。楚国的南部有冥灵这种东西,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就是说它以一千岁为一年 。 上古有大椿树,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就是说它以一万六千岁为一年,这是大年者。“彭祖” 相传是尧的臣子,活到商代,年七百多岁。七百多岁似乎很长了,但比起冥灵、大椿来,又是小巫见大巫。所以作者慨叹彭阻不过活了七百多岁,却以长寿著称,浅识的世人把他看作长寿的榜样,希望能比得上他,不是很可悲么? “久特” 指长寿特出。 “匹” 是相比并之意。
下面引汤问棘一段话再重复申明小大不相及的意思。 汤之 问 棘 也是已:“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 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 之辩也。”“汤” 指商汤王, “棘” 是人名,传说为汤的大夫。汤问棘这段话所写与前文关于大鹏和蜩及学鸠的描写大体相同。 “穷发” 指不毛之地。 “修” 指长度。 “羊角” 是旋风名。 “绝云气”是说冲越云气之上。 “斥鴳” 指小鸟, “斥” 同“尺”。 “仞” 是高度单位,有七尺和八尺两说。这段话特别明确地指出斥鴳把它飞不过数仞之高,也看作 “飞之至” ,即飞翱的极至,并笑话大鹏那样高飞远行往哪里去呢?庄子点明这就是小大之辩,即小智不及大智, 浅 识的人不能了解高深的东西。
下文由自然领域移到人事范围,以自然无为之道为衡量标准,从名教社会中人物讲起,逐次引出道家所主张的至人、神人、圣人的高境。“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 “知效一官”指才能能胜任某一方面职务,“行比一乡”指行为能保护一乡之地。“比”同“庇”;“德合一君” , 指 德行能合一个国君的心意,“而征一国” , 指才能可以取得一国人的信任。“而”读为“能”做才能解。“征”做信解。“其自视也亦若此矣”,是承上文斥鴳笑大鹏的话说,这四种人自视其所为为高也就像斥鴳把数仞之飞看作飞之至一样。“若此”的“此”,指斥鴳。这四种人为一等,完全陷入世俗名教社会的观念中。
其次举出宋荣子。 “ 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 ” 宋荣子即宋鈃,先秦思想家,学说接近墨家。“犹然”是笑的样子。“笑之”的“之”指前面说的四种人,因为宋荣子修养高一等,不以前四种人为 之 。 他高在什么地方呢?这就是整个社会称誉他,也不因此而鼓舞,整个社会非议他,也不因此而沮丧,即不以世人的毁誉为得失。所以是“定乎内外之分,辨乎荣辱之 境”。所谓“内”指自身修养,所谓“外”指世人毁誉。不以世俗毁誉为转移,一心修养自己,在对待内外上是有根了,也真正明辨了世俗的所谓荣辱。“斯己矣” 是说也只是如此罢了。虽然像他这样的人,在世上也不是常见的,“数数”即频频之意。但是“犹有未树”,即还没有达到至德。因为,从道家观点来看,宋荣子虽 能摆脱世俗名教社会的是非毁誉观念,超然于世俗之外,但他还坚守一己的东西,仍然有己,不能做到无己而与万物冥 合 为一,修养还不到家。
再次举出列子。“ 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 列子即列御寇,相传他曾得风仙传授法术,能乘风行走,“御风而行”即指此。“ 泠 然 善也”是说乘风的样子很轻妙,御风的技术很高。“旬有五日”即十五天。“致”是得到之意。“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是说像他这样得到驾风之福的,世上 也不常见。但是列子“虽免于行”,“犹有所待”,即还需依赖风。列子乘风自由游行于天地万物之间,已经多少能跳出物的局限,但还需依赖另一外物,所以还是 没有达到极致。
最后庄子提出修养至极的人物,这就是 “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所谓“天地之正”,就是怍为万物本体的“道”。“乘天地之正”也就是与道合一,顺应万物自然之性,完全做到自然无为。“六气”捐阴阳、 风雨 、 晦明。“辩”同“变”。“六气之辩”犹如说自然 的 变 化,“御六气之辩”即顺应自然的变化。“无穷”,从时间说是无终点,从空间说是无止境,“以游无穷”犹如说逍遥于天地万物之间,与宇宙共终始。达到这一地 步的人,自然“彼且恶乎待哉”,不需要依赖什么了,成为无所待者。“恶乎待”即何所待,也就是无所待之意。庄子认为道生万物,但是体道而生的物如果局限于 物自身,便与他物处于相对立的地位,而不能与之冥合,只有体 悟 了道,跳出自身的局限反归于道,真正做到因任自然而无为,才能与万物同一,与万物同体,做到“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无所待而游于无穷,无往而不适,达到逍遥的高境。这样的人也就是本段末尾所提出的 无己、无功、无名的至人、神人、圣人,即道家最高的理想人物。
从 “尧让天下于许由”以下为文章的后半部分, 分三层分别说明圣人无名,神人无功,至人无己。 从这部分的开端到“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为第一层, 是 通过尧让天下于许由,而许由拒不承受的故事说明“圣人无名”。尧治天下,是尧之事。与遗世重道的许由无关。有道者的许由绝不企羡名教社会中所谓治天下、做 天子的最高声名。对于守道弃世的许由来说,天下是没有什么用处的,多余的。正像鹪鹩在深林中作巢,不过占其一枝而已,其他林木都是多余之物。
从“肩吾问于连叔”至“宵然丧其天下焉”为第二层, 藉接舆所谈藐姑射山的神人的作用说明“神人无功”。藐姑射山的神人 , “吸风 吮 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 说明他是一个与世无为的人物。 “其神凝”, 也就是精神专一于道,与道合一,达于自然无为之境。无为,就能任万物之自然,万物各得因其自然之性 而 发展,结果万物皆治,所以“其神凝”便可使万物不病而谷物丰收,这也就是道家所说的无为而无不为。这种人的道德并不 “弊弊焉以天下为事” ,即并不辛辛苦苦以治天下为事,却 “ 旁礴万物以为一世蕲乎乱” ,即德被万物而使天下大治。“旁礴”是广及无所不至之意。“蕲”同“祈”,求之意。“乱”是“治”的意思。因而以治天下之民著称的尧,到了藐姑射山、汾水之阳,见到类似神人的得道人物之后,也不禁神往,而忘其天下。神人既然是无为的,也就是无功的。
从“惠子谓庄子曰”到“安所困若哉”为第三层, 以五石之瓠和臃肿蜷曲的樗两种无用的东西为喻说明“至人无己”。中心意思是说明不以 己 意为核心,以求外物之适应 己 用,而要顺应外物之自然,以外物之用而为用。瓠太大了,不可盛物或剖为瓢,可以顺其性用作腰舟以浮于江湖。樗臃肿蜷曲不成材,也可以顺其性植于遥远之地,而逍遥无为乎其下。因其无用,为人所弃,反而不遭有为戕害,得以顺其天性,无所困苦,全其大用。
我们可以通过《逍遥游》这篇作品体会《庄子》散文的特点 :
首先,它的主旨虽然是在阐明哲学道理,却绝不只用抽象的概念表述,而是编造寓言故事,生动地形象地说明问题。 该 篇就是由一连串寓言故事组成的 , 如 以大鹏与学鸠的故事讲小知不及大知的道理,以尧让天下于许由的故事讲圣人无吝的道理等。《庄子·寓言》篇自称其书“寓言十九”,即绝大篇幅都是寓言。所谓 鲲鹏、蜩与学鸠,都不过是比喻,但在鲲鹏与蜩、学鸠故事中,作者又插入了一系列的精比巧喻,如水与舟之比,适百里、千里者的比喻,朝菌、蟪蛄与冥灵、大椿 的比喻,长寿者的彭祖与众人之比等,有的浅显,有的神奇,有的夸张,这种比中之比就犹如园 中 之园,使人涉步成趣,目不暇接,极大地增加了文章的艺术情趣。这样,就把哲学道理讲得意趣盎然,引人入胜。
其次,《庄子》中的寓言又独具特色。 一 般的寓言虽然也属于创造,但大都接近于生活中习见的形态,如《孟子》中的“揠苗助长”,《战国策》中的“画蛇添足”等,都使人感到是现实生活中可有的。即 使是将动植物拟人化的寓言,如《战国策》中的“狐假虎威”、“鹬蚌相争”等,也不超出人们常识所能理解的范围之外。《庄子》中的寓言不同,往往异想天开, 神奇怪异,不是现实生活中与人们常识中所有之物。如本篇中的鲲鹏、藐姑射山的神人,以及巨瓠、大椿等,无不带有浓厚的神话与幻想的色彩。庄子的文章是“以 重言为真,以寓言为广”的(《庄子·天下篇》)。他的一切征引和故事,最终都是要为表达他的所谓“超然物外”的唯心主义思想来服务的。《逍遥游》一篇也不 例外。文章写到最后,“图穷而匕首见”。原来照庄子的观点,他不仅认为蜩、学鸠和斥鴳之流的小知小见,“决起而飞”,算不上什么“逍遥游”,就连他所大 力 渲 染的“绝云气,负青天”的大鹏,由于仍不得不有“所待”,也算不上是真正逍遥游的。只有像他最后说的那样:“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 者”,也就是说,要能与他所宣扬的所谓“正道”——即神秘的“宇宙精神”同体,超乎物质世界变化之上,而神游于天地宇宙之外的,才算是真正的绝对自由—— “逍遥游”。当然, 像 这种完全抛弃客观条件的所谓“无待”的自由,是天地间所根本没有的,这只不过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者的幻想,所谓心造的幻影而已。
另 外,《庄子》一书还极善于写故事,它的思想、观点,许多都是靠着生动的小故事来表达的。《庄子》书中的故事,有的是庄子派们为寄寓自己思想而精心创作的寓 言,有的则是虚构的历史放事。后者虽有真名实姓,但实际上也是为了表达观点,抒发感情,讽刺人世间而写的艺术创作,有些较长的篇章已很像短篇小说。就连记 载庄子本身言行的一些章节,也是半真半假,带有很大的艺术虚构成份。《庄子》书中的寓言故事,往往以生动幽默和奇幻见长 , 用各种各样的故事形式来表达思想观点,浅显易懂,容易引动人们的兴趣,这是《庄子》最擅长采取的方式。
第三, 《庄子》的文章极富想象力。 如本篇中的鲲,本为鱼卵之类至小之物,文中却把它想象为身长几千里的大鱼,化而为鹏,就更庞然异常了。又如藐姑射山的神人,被想象为以风露为饮食,乘云驾龙,上与天齐的 , 大水淹不了他,使金石熔化的大旱,也热不着他。讲他的高出于名教社会之上,说他身上的尘垢糠秕就能陶铸出名教社会的最高理想人物尧舜来。想象力之强,令人叹服。
第四,善于比喻和描写。 《庄子》中的比喻,常常是连翩不绝而又贴切有力。如本篇言大鹏需积厚风以行,以水之浮物为喻,指斥学鸠不能理解鹏之高飞远行,以旅行备粮为喻。对事物的描写则形象鲜明突出,笔酣墨饱。如本篇关于大鹏的描写,藐姑射山神人的描写,都能以庞大神异的形象展现在读者面前。
第五, 《庄子》文章词汇丰富,而又运用自如,善于对事物进行极细致、生动的描绘。 如写仙子则是“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 只简单几笔,便把人物写得情貌毕现,使人感到如见其状,如闻其声。
《庄子》散文的这些特点,加上哲学思想的深邃新异,就构成其独特的风格。想象丰富,奇诡壮丽,笔势纵恣,变幻莫测,有一种雄奇浩瀚的壮美。读之摇人心目,开人心胸和视野,富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㈤ bl短篇小说
如果有需要,你可以提供邮箱。以下小说也好看,希望你喜欢,望采纳,顺便点下赞同,谢谢。
《靠,是活的!》by 娇羞胡萝卜【完结】[小短篇,可爱文~]
小喵的生活很规律,水足饭饱就趴在沙发后面舔爪子,舔完爪子舔小脸,舔完小脸舔小肚子。
《无有可及》by 丹弦【XW01.10完结】[甜蜜,双性生子,短篇,温柔攻]
1.晚宴
当红影视小生林未躺在专属休息间的长沙发上,身体不是很舒服,那种已经熟悉的小腹酸胀还是让他不安,他是个男人,为什麽也要像女人一样经历这些?!
但他从知道自己与别人不同时,就不曾怨过父母,因为父母已经为他付出足够多了,甚至为了怕他觉得被忽视,感情浓厚的父母没有再给他生一个弟弟或妹妹,全心全意地只爱护他这个与常人不同的孩子。
林未很想回去休息,但今晚还有不得不参加的晚宴,为此朱姐还特意把他从《逍遥游2》的拍摄基地召回来,这让他烦躁不安,晚宴意味著举止优雅、觥筹交错、虚与委蛇,而这些他都疲於应对。
这时门被打开,一身银色掐腰小礼服的朱姐进来,见林未躺著:“很累?可别睡著了,你知道一般的宴会应酬,能推的我一定不会叫你回来,这次很重要”,她走过去,拍拍他埋在沙发里的头,笑著说:“一会你早些回去总可以了吧,消极抵抗是没有用的。”
林未慢吞吞坐起来,轻打几下自己的脸,让自己看起来精神一点,狡黠地对朱姐挤挤眼:“那我只露个脸就走咯,等你这句话很久啦。”
只有在这个经纪人面前,林未才放松一点,朱姐比他大20岁,挖掘他之后亲自培养,他不知道朱姐有没有发现他深藏的秘密,也许只是没有说出来而已,不过这对林未来说,已经是天大的恩典了。
弄了造型,换上银灰色正装,林未一扫在休息室的疲惫,又成了那个风靡万千少女、羡煞千万少男的当红偶像。
《并头莲》by 七里【完结】[古代,主仆,短篇]
文案
病弱任性的小少爷和呆瓜木头阿福的欢喜故事!
希望能解决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