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小微小说 » 小说短篇一声叹息

小说短篇一声叹息

发布时间: 2025-04-04 23:17:33

1. 《一声叹息_2》txt全集下载

一声叹息_2 txt全集小说附件已上传到网络网盘,点击免费下载:

内容预览:
一声叹息
你是一条鱼,偶尔游到我的心海里,泛起阵阵涟漪,又转瞬即逝,只留下一声叹息。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喜欢你的。我想也许是我太寂寞了吧,我一直都是寂寞的。说不清为什么,每天会很忙碌,很小心的忙碌,生怕哪个事情做错了,哪句话说错了,因为我竟再也经不起一丝一毫的风吹雨打了。可是忙完了,躺在床上,回想这一天,发现竟没什么可记忆的,忙忙碌碌的一天被空虚和无聊所填满,一无所获。所以我的内心里一直是寂寞的,深深的寂寞。
这个时候你无意间闯了进来,喜欢和你交谈,天南海北的瞎说,再也不用顾忌会不会伤了谁,会不会无意间得罪了谁。记不清有多长时间这么轻松了,于是每天打开电脑,总会先看看你在不在,在,心里就会有莫名的惊喜,不在,心里就会空空的,这是喜欢吗?
我想我已经过了做梦的年纪,粉色的梦是属于那些情窦初开的小孩子们的。可我仍放纵自己做了一个梦,一个和你有关的梦。梦中看着你笑,那么纯净,那么可爱,像个孩子一……

2. 王朔作品有些什么

原名:王岩
性别:男性
民族:汉族
职业:作家
籍贯:北京
国籍:美国
出生:1958
1958年出生,1976年毕业于北京第四十四中,后进入中国人民海军北海舰队任卫生员.1980年退伍回京,进入北京医药公司药品批发商店任业务员,1983年辞职靠写作维生。1978年开始从事文学创作,自84年初处女中篇小说《空中小姐》发表在《当代》后,迄今已创作二十二个中篇小说、三个长篇小说,大约一百六十万字,并创作了数十集电视剧。1997年1月赴美。1997年7月回国,从事自由写作。
[编辑本段]生平简介
王朔,1958年,出生于辽宁省岫岩县,至今,王朔也不愿讲他是北京人。相反,“我是东北人”这句话他却说得理直气壮,出生后不久,便随著父母来到北京郊区的一个部队大院落户,大院里有各地的人,唯独没有北京人。王朔的理解是,可能那时北京参加革命的少。自我封闭的大院生活,使作为小毛孩子的王朔不知城里还有居民,以为那里除了商场就是公园。
上中学后,王朔搬进了城,朝阳门的城根下,他和北京的语言发生了直接的交流。在此之前,他对北京文化几乎没什么认识,北京的语言对他来讲是陌生的。由此可见,今天王朔的语言,跟“老北京”是没有渊源关系的,那是和北京的语言交流后形成的一种独具个性的语言,只能算新北京文化中的一支。
“调侃”,成为王朔语言是最大特色。而调侃本身则是一种不硬也不软的语言形式。这种语言形式与其说王朔是把它当成了工具,还不如说王朔把它当成了武器,作为一个普通的人,小时候所面临的不是被尊重而是时时被侵犯。街头的流氓,严肃的老师,专横的父母都可以形成侵犯。你无力回击这种侵犯。但你也一定要采取一种自我保护措施。王朔选择了调侃,这样既能化解对方造成的侮辱,又有保护自身尊严的功能。王朔成为人们眼中的披著文化外衣的“痞子流氓”。一种本能的反抗,和小孩调皮捣蛋差不多的把戏,却惹得大人们生气了。
有人问王朔:“你写作的目的是什么?”“当然是为了名利了。”王朔答。王朔写了社会边缘上的人,以往,游手好闲为社会不允许,每个人的社会位置都非常明确,新时期以来,很多人生活在社会边缘。过去中国的中产阶级,依附在权力阶层,由政府、军队、官吏中的一些人士构成,改革开放前,这些人在政治上有很强的优越感,经济状况又是中等偏上。而改革开放后,这个阶层逐渐瓦解,他们中的很多人有巨大的失落感,经济上的优越被私营者代了,政治上的优越感又很模糊,他们不愿从事体力劳动,又没受过太多的教育,社会位置急剧变化,青年中的佼佼者不再是他们,社会位置的提升和知识成正比了。初期是小商小贩打腰提气,现在是受过教育、有能力的人扬眉吐气,每个作家不可能写尽社会中的各色人等,只能写熟悉的人,就像有些人熟悉农民、知识分子一样,王朔对“边缘人”的了解,使他的笔下都是这一群人。
母亲是一名医生,父亲为解放军政治学院教员,虽非是书香门第,但家境小康,他的家庭,正是北京典型的市民家庭(这种出身对与他以后在作品轻车熟路地描写北京市井生活有极大补益)。王朔幼时所住的是一个军区大院儿,孩子们每天所做的不过是分伙打仗一类的事情,但那个自由的时期给王朔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以后的中篇小说《动物凶猛》(曾改编为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写的就是那时的感受。王朔少年时就读于韶山中学,在学校并非一个顽劣的学生,甚至曾经怀着"匹夫有责"的信念参与了1976年的"四五"事件,在其中虽然算不上威武不屈的英雄人物,但也曾为此被关押了三个月时间。
1976年夏,王朔高中毕业后到山东参军,在部队中是一个普通的"操舵兵"、卫生员甚至帮厨。1978年在大学恢复招生的时候,王朔兴起了报考文科的欲望,开始练习写作文,期间偶然将习作投往《解放军文艺》,居然中选,这便是他的处女作,短篇小说《等待》。《等待》是一篇时代印迹很浓并且颇为稚拙的小说,文笔还很学生腔。然而在1978年刚刚粉碎四人帮的当时,它无疑是清新可喜的,一投中的也显示了王朔的创作潜力。
此后王朔又写过几篇部队题材的作品,但反响均不大。其间他曾经试图经商,不但没赚到什么钱,倒是体验了许多被骗的心情。这一段致力赚钱的经历,后来被记录在《橡皮人》(曾被改编为电影《大喘气》)和《许爷》等作品中。
经商不成,无所事事之中他又开始进行创作。商人的视角使他知道什么东西适于出售,于是他挑选了在普通人眼中颇具神秘色彩的"空中小姐"为自己的描写对象,果然,在《当代》上一投而中。
其自谓:「身体发育时适逢三年自然灾害,受教育时赶上文化大革命,所谓全面营养不良.身无一技之长,只粗粗认得三五千字,正是那种志大才疏之辈,理当庸碌一生,做他人脚下之石;也是命不该绝,社会变革,偏安也难,为谋今后立世于一锥之地,故沉潭泛起,舞文弄墨。]
90年代成为以飞扬跋扈的文字横行文坛的痞子作家,一声我是流氓我怕谁,直如当头棒喝,劈手撕下所谓崇高的面纱,接下来几乎全部的媒体都参与到这场轰轰烈烈的论战中去,加上〈渴望〉〈编辑部的故事〉〈爱你没商量〉〈过把瘾〉等等电视剧改编的成功,王朔火遍了大江南北。
随着出书频率降低,王朔开始有些沉寂,〈看上去很美〉〈美人赠我蒙汗药〉似乎显得有些江郎才尽,真正重新引起媒体关注的,是他的一本拍砖杂文集〈无知者无畏〉,里面把金庸琼瑶并列成“四大俗”,从而引起一场大规模的金王论战,与以往不同,网络的参与使这场论战迅速升级和白热化,而无知者无畏,也跟当年“玩的就是心跳”“过把瘾就死”等王朔名言一样,成为年度热门话语。
最近又出新书《我的千岁寒》,收入了六篇文字。语言较以前有了新的突破,尤其是开篇《我的千岁寒》,文字简洁,富有诗意,还被赋予了时态。最后一篇《唯物论史纲》谈的是宇宙和物质,虽然有些常识性错误,但语言依然有着王朔式的霸气。
2007年出新书《致女儿书》,反响平平。
[编辑本段]王朔“开炮”语录
●“文坛钉子户,就在这里扎着了”
●“我现在身体好极了,就是血脂高了一点”
●“别拿这个来要挟我,爱买不爱”
●“我是吃软饭出身,软饭硬吃”
[编辑本段]记事年表
1958年出生于辽宁省岫岩县,曾用名王岩。
1965至1969年就读于北京翠微小学。
1971年就读于北京东门仓小学。
1972至1975年就读于北京一百六十四中学。
1975年借读于太原五中。
1976年毕业于北京四十四中学。
1977至1980年在海军北海舰队服役,任卫生员。
1980至1983年退伍后在北京医药公司药品批发商店工作。
1983年辞职从事自由写作至今。
[编辑本段]作品年表
原著
《和我们的女儿谈话》
《我的千岁寒》(2007)《致女儿书》
《看上去很美》 (2000)
《永失我爱》 (1994)
《消失的女人》 (1993)
《痴男狂女两世情》 (1993)
《无人喝彩》 (1993)
《青春无悔》 (1992)
《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 (1989)
《顽主》 (1988)
《轮回》 (1988)
《浮出海面》 (1985)
《空中小姐》 (1984)
编剧
《梦想照进现实》 (2006)
《一声叹息》 (2000)
《无人喝彩》 (1993)
《青春无悔》 (1992)
《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 (1989)
《大喘气》 (1988)
《顽主》 (1988)
《轮回》 (1988)
分类
纯情卷
《永失我爱》
《空中小姐》
《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
《动物凶猛》
《浮出海面》
《过把瘾就死》
矫情卷
《懵然无知》
《刘慧芳》
《无人喝彩》
《人莫予毒》
《我是你爸爸》
谐谑卷
《编辑部的故事》
《谁比谁傻多少》
《痴人》
《枉然不供》
《顽主》
《你不是一个俗人》
《一点正经没有》
《千万别把我当人》
挚情卷
《我是狼》
《给我顶住》
《许爷》
《橡皮人》
《玩得就是心跳》
其他卷
《看上去很美》
《无知者无畏》
《美人赠我蒙汗药》
《新狂人日记》
《和我们的女儿谈话》

3. 琴师【短篇小说】

青丝缠绕,琴音袅袅,罗帐内传出一声叹息:“琴师,你什么时候再来陪我喝酒·····”帐内隐约可以看见人的模样,那是一个极为俊秀的公子,凤眼微挑,白玉一般的肌肤,显得有几分媚态,却又丝毫不女气,“这酒,怕是再也喝不上了······”

天下的剑客都知道,天下间谁为武林第一人?那当然是柳云琴柳大公子!说起柳公子,那可是神仙一般的人物,相当神秘,相传柳公子不仅剑术出神入化,他的琴技,诗赋也是绝顶的厉害,长相英俊,剑眉微扬,眼眸深邃黝黑,棱角分明······不过,之所以是“相传”,因为那些未必全为真实,因为——从未有人见到过“柳云琴”公子,不,应该是从未有活人见到过!那些见过他的人,都败在了他的剑下!

剑客之所以为剑客,那是他们拥有“为剑而生,为剑而死”的豪气壮志,这也是一个剑客的尊严,他们的输赢决定了他们的生死,一个失败的剑客有何颜面立足于江湖?是的,一个剑客他可以选择死亡,但是他不能没有尊严的活在世上!这就是剑客悲剧的一生!

其实,世人不知道“柳云琴”并不是这位天下第一剑客的名字,而是他的琴的名字。

他叫琴师,却是一个剑客。

七岁那年拜入师门,成为天下第一江清远的徒弟,他还清楚地记得入门师傅说的第一句话:世上唯有无情无欲之人方能天下无敌。那年,他带着师傅赠他的剑,离开了故乡,来到这个叫“江湖”的地方。

十年,琴师在云闲山庄生活了十年,这十年里,师傅只负责教导他如何习剑,何为剑术,何为心术。师傅说:“你不能对任何事物产生感情,尤其是人!人啊,只要有了感情,有了欲望,他的剑,就会有破绽······包括我!现在,我是你的师傅,但当你离开这里那一刻,我就不再是你的师父,我们之间,再一次的相遇,那就只剩斗争了······”

山庄里除了师傅还有一位婆婆,她姓孙,没有名字,因为她也不记得自己叫什么名字,她喜欢弹琴,她的琴弹得极好,可是她的曲子却总是充满了忧伤,婆婆说,这就是柳云琴,天下间的音乐,只有它,才能奏出最美的声音。婆婆的一生是悲哀的,没有人知道她经历过什么,是什么带给她了一生的伤痛。

离开云闲山庄的时候,他带着一把剑,一个酒壶,还有——婆婆送他的琴,婆婆说:“我已经活不了多久了,这把琴,和你有缘······”眼神还是如以往的空洞忧伤,师傅什么也没有说,因为该说的,他早就说过了。

洛阳三月花如锦,多少功夫织得成。 洛阳城。依然繁华似锦,四季如春。路上形形色色的人都朝着一个方向。

“段飞鸿向李啸天下了战帖?”

“是呀,是呀,在江湖中都是有名望的前辈啊!”

“听说就是今天午时在梅雨山决斗呢!”

“去看看······”

“小二,来一壶酒。”一个青衫青年头戴斗笠,腰间配着一把剑,拿出酒壶。看不清青年的外貌,只是——他的周围散发着一股冷气。

青年接过递来的酒壶,别在腰上,眼中若有所思,也追随人群而去。

几百里外,梅雨山。初春的空气微凉,在这山之巅,却显得愈加阴冷。

如今,两大武林中算得上有名气的前辈决斗,两条蓝影掠过山头。

剑气使空气变得轻盈,只见空中剑光飞过,普通人根本看不清两位大侠的一招半式,是的,他们的剑很快,丝毫不让对方发现自己的破绽。

其实,这两个人的剑法上的造诣差不多,唯一可比的不过是持久性罢了。

“哼······”在离打斗不到一里处的一棵大树上,没有人注意到一个青年躺在上面,他头戴斗笠,嘴里夹着一根树叶,眯着眼睛······没错,他就是眯着眼睛,可就算如此,他依然知道,段飞鸿要输了!这场决斗的胜负已定。是的,真正的高手,他用来看事物的,往往不是眼睛,而是耳朵!

果然,不出片刻,段飞鸿倒在了地上,这个武林,从此又少了一个剑客。

“江湖的‘仁义剑客’也不过如此······”从树上跳下来一个人影,他带着斗笠,看不到面容,从声音中可以听出来,他还只是个少年。

“谁?”李啸天惊道,在声音发出之前,他确实没有感受到附近的气息,而且,看着这个少年身后的树,怎么可能?他还只是个少年,在这么近的距离内竟然没被剑气所伤?习武之人都知道,比武之时不能在十里内观看,这个小子究竟是不懂规矩,还是······

“好个口出狂言的后生,难道你还想和老匹夫打斗一场不成?到时候,可不要说前辈欺负后辈······”作为这场比斗的赢家“仁义剑客”李啸天岂能让后辈如此放肆。

“哼,就凭你?已经是身疲力竭之躯了,和你比?那我岂不是以少欺老·····”他的口中透着几丝轻蔑。

“你······”

“三日后,在这里,再战吧······”转身,留下一个挺拔的背影,他的声音变得悠远······

于是,江湖有了新的热门话题,决斗现场惊现少年!这个看似平凡的无名的少年究竟是谁呢?

然而,这个话题人物此时却悠闲的喝着小酒······

“呵呵,你倒是闲哉,你可知······”柔魅的声音戛然而止,只剩下酒水流入喉咙的声音。

“来,喝酒······”揽过来人的肩膀,扬起手中的酒壶,酒水就入了他的嘴。 来人是个看似和他年纪相仿的少年,一袭青衫,凤眼微挑,显得有几分邪气,是个十分英俊的少年。

“琴师,你总是这样······”他笑到,“你明知道我喝酒从来不用杯。”

是的,这个在短时间就引起江湖注意的青年,就是刚从云闲山庄出来不久的琴师,而这个俊美少年——剑中有剑仙,酒中有酒仙,他便是那酒中仙!他是琴师的知己,唯一的朋友,这便是琴师终日与酒为伴的原因。

琴师是一个冷性之人,这或许是从小师傅教导的原因,可是,只有在面对酒仙的时候,他才可以放开自己,酒仙他是一个懂得倾听的人,倾听的不是他的言语,而是他的内心!所以,他们的交流不需要太多言语,因为他们有足够的默契。

谈笑之间,时光飞逝……永远,都让人觉得那么短暂……

三日后,幕时,梅雨山峰,一片黯然。

“小伙子,你现在认输还来得及,谁年轻的时候没干过荒唐的事情,只要你和老夫道个歉,老夫还是可以……”不是李啸天看不起后辈,而是,这个后辈实在是在江湖没有名号,这样一个没有任何经验的江湖后生,只怕是他太过于轻狂……

“哼,前辈,废话少说,开始吧!”琴师打断了他的话,他看不起这种仗着自己的经验丰富自以为很了不起的人,前辈?其实还是喊得太客气了……

“你,你这个不知道天高地厚的小子,让老夫前来教训教训你!!” 说完,不留丝毫余地的出手,没有任何忍让。

暮色之中,观看的人看得不是十分清楚,能依稀看清的只是空中飞动的剑光。

空气变得宁静,听不见风的呼声,只是——刹那之间,一道剑影飞过,空气瞬间流动起来,还来不及看清发生了什么,一切又瞬间归为静止……一切,都已经结束,可是,在场的人,没有一个人看见到底发生了什么,根本来不及看——就已经结束!这样的速度,已经无法用语言来描述,因为——没有人有过这样的速度!

李啸天躺在了地上,他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看清了这个少年的模样,原以为,他是年少轻狂,看来——轻狂的不是他,而且他!是他自己!李啸天安详的闭上了眼睛,被江湖后辈打败,原本应该是件极丢脸的事情,可是,在这一刻,李啸天没有这样的想法,也许,这个江湖应该犹后辈们来掌控了……

剑尖在滴血,一滴一滴的落下,空气中可以听到血滴落的回声。这是最好的结果,剑客死在了剑下!这是每一个剑客一生的荣耀!

是的,从此,江湖上少了一个李啸天,却多了一个叫“柳云琴”的少年。

其实,琴师问过酒仙,为何要在战帖上留名“柳云琴”,那明明只是他琴的名字,而不是他的名字,酒仙狡黠一笑:“因为——我喜欢……”接着,两人相视一笑,继续饮酒寻欢。

杀人本不是一件神圣而美丽的事情,更何况,琴师本就不是一个轻视生命的人,况且天下真正值得他为之拔剑的人实在太少,战久了,就慢慢变得寂寞,在这过去的五年里,能够和他比斗的人,都已经不在了……

琴师终日与酒作伴,可是,连酒仙都已经看出来,他寂寞了!这种寂寞不是无人相伴,这种寂寞只有身在高处的人才能体会!高处不胜寒,可是,明知高处寒,偏爱高寒境!剑客,一辈子都离不开剑,他们用一辈子,去追寻最高的剑道,可是,何处是最高?难不成是天下第一?

“其实,你一点都不在乎“天下第一”这个名号,你只是想找个对手……没有对手,让你感觉寂寞……即使是我,也缓解不了你的寂寞!”酒仙倚着栏杆调笑道,“其实,你的心中早已有了人选,可是,你却在害怕,你害怕他被你打败,因为……你就会更加寂寞了!我说得对吗?”看着举着酒杯望着远方的人,他的心思,他一直都懂。

“为什么……你总是……?”拉回远眺的视线,看着眼前的人,他是如此洒脱不羁,笑看红尘庸人自扰。

“哈哈哈哈哈哈……”笑声打断了琴师的话,接着,两人就莫名其妙的笑了起来……

“我知道,你一定会回来找我……只有这样,你才配当我的徒弟!”江清远的声音一如往昔般没有温度,也许,是他清净惯了。

“师傅……”琴师非常激动,是的,不是不忍,而是激动,面对对手的激动,想要一决高下的情不自禁!

“不,我早已不是你的师傅,我和你说过,出了云闲山庄,我们就再无瓜葛,我不会因为你是我的徒弟就手下留情!”这是两个剑术绝顶人的对决,“杀了我,你就是天下第一!”

叶落无声,风过留痕。天下间没有知道,在这里的两个绝世剑客的比武,没有战帖,没有宣言!

寒冬至。

云闲山庄下了一场大雪,压弯弯所有的树枝,除了——庄中的梅花,今年的梅花格外盛开,那朵朵红梅站在枝头,绽放出血红一般的花…… 庄内,谈笑风生。

“我还以为,再也等不到你喝酒了呢!”酒仙笑着看着这对在互相敬酒的师徒。

琴师笑着回看了酒仙一眼,有些话,不必多说,一个眼神就可以明白。是的,这场决斗没有胜负!无论是出于什么原因,结果都是一样——平局!

其实,结果在这瞬间又变得不那么重要,如酒仙所言,他现在快乐,没错,快乐而不寂寞,也许,这就是最好的结局,也是最悲的结局……没有人知道,他们什么时候会再次兴起,再来斗上一场,不死……不休……

酒仙看着杯中的酒水,天下第一?天下哪有什么第一?谁能真的无情无欲?最终都不过是有情之人罢了……所以,永远,都不会有第一!

4. 急求王朔作品评论,王朔研究

王朔,1958年,出生于辽宁省岫岩县,至今,王朔也不愿讲他是北京人。相反,“我是东北人”这句话他却说得理直气壮,在他出生后不久,他便随著父母来到北京郊区的一个部队大院落户。在他居住的大院里,汇聚了全国各地的志士,唯独没有北京人。王朔的理解是,可能那时北京这地儿参加革命的少。自我封闭的大院生活,使作为小毛孩子的王朔不知城里还有居民,以为那里除了商场就是公园。

这也怪不得他,最远他才到过北京的西单,见识也就可想而知了。上中学后,王朔搬进了城,朝阳门的城根下,他和北京的语言发生了直接的交流。在此之前,他对北京文化几乎没什么认识,北京的语言对他来讲是陌生的。由此可见,今天王朔的语言,跟“老北京”是没有渊源关系的,那是和北京的语言交流后形成的一种独具个性的语言,只能算新北京文化中的一支。

“调侃”,成为王朔语言是最大特色。而调侃本身则是一种不硬也不软的语言形式。这种语言形式与其说王朔是把它当成了工具,还不如说王朔把它当成了武器,作为一个普通的人,小时候所面临的不是被尊重而是时时被侵犯。街头的流氓,严肃的老师,专横的父母都可以形成侵犯。你无力回击这种侵犯。但你也一定要采取一种自我保护措施。王朔选择了调侃,这样既能化解对方造成的侮辱,又有保护自身尊严的功能。应该说,这种调侃的形成是很自然的,并不是痞子的专利。但由于这种调侃对自认为很体面的人也无情地嘲弄,于是一种自尊和另一种自尊便抗衡起来,王朔成为人们眼中的披著文化外衣的“痞子流氓”。一种本能的反抗,和小孩调皮捣蛋差不多的把戏,却惹得大人们生气了。

有人问王朔:“你写作的目的是什么?”“当然是为了名利了。”王朔答。就写作本身而言,王朔是个作家,但是他又不是人们心目中所设计的那种作家:人格多伟大,道德多完善,行为多文明,是人类的楷模,灵魂的工程师。他没有那么高的境界。尽管如此,他对文学的贡献仍不可抹煞。他写了社会边缘上的人,以往,游手好闲为社会不允许,每个人的社会位置都非常明确,新时期以来,由于中国政治生活的改善,社会空气的缓和,职业的划分已经不是“工农兵”和“知识分子”简单的四大样,很多人生活在社会边缘。过去中国的中产阶级,依附在权力阶层,由政府、军队、官吏中的一些人士构成,改革开放前,这些人在政治上有很强的优越感,经济状况又是中等偏上。而改革开放后,这个阶层逐渐瓦解,他们中的很多人有巨大的失落感,经济上的优越被私营者代了,政治上的优越感又很模糊,他们不愿从事体力劳动,又没受过太多的教育,社会位置急剧变化,青年中的佼佼者不再是他们,社会位置的提升和知识成正比了。初期是小商小贩打腰提气,现在是受过教育、有能力的人扬眉吐气,每个作家不可能写尽社会中的各色人等,只能写熟悉的人,就像有些人熟悉农民、知识分子一样,王朔对“边缘人”的了解,使他的笔下都是这一群人。

母亲是一名医生,父亲为解放军政治学院教员,虽非是书香门第,但家境小康,他的家庭,正是北京典型的市民家庭(这种出身对与他以后在作品轻车熟路地描写北京市井生活有极大补益)。王朔幼时所住的是一个军区大院儿,孩子们每天所做的不过是分伙打仗一类的事情,但那个自由的时期给王朔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以后的中篇小说《动物凶猛》(曾改编为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写的就是那时的感受。王朔少年时就读于韶山中学,在学校并非一个顽劣的学生,甚至曾经怀着"匹夫有责"的信念参与了1976年的"四五"事件,在其中虽然算不上威武不屈的英雄人物,但也曾为此被关押了三个月时间。

1976年夏,王朔高中毕业后到山东参军,像在《动物凶猛》中他所记述的那样,他渴望战争,希望成为英雄。然而在部队中他并没有成为一名叱咤一时的风云人物,他只是一个普通的"操舵兵"、卫生员甚至帮厨。1978年在大学恢复招生的时候,王朔兴起了报考文科的欲望,于是开始练习写作文,期间偶然将习作投往《解放军文艺》,居然中选,这便是他的处女作,短篇小说《等待》。《等待》是一篇时代印迹很浓并且颇为稚拙的小说,文笔还很学生腔。然而在1978年刚刚粉碎四人帮的当时,它无疑是清新可喜的,而且它的一投中的,也分明显示了王朔的创作潜力。

此后王朔又写过几篇部队题材的作品,但反响均不大。其间他曾经试图经商,但似乎流年不利,不但没赚到什么钱,倒是体验了许多被骗的心情。这一段致力赚钱的经历,后来被记录在《橡皮人》(曾被改编为电影《大喘气》)和《许爷》等作品中。

经商不成,无所事事之中他又开始进行创作。商人的视角使他知道什么东西适于出售,于是他挑选了在普通人眼中颇具神秘色彩的"空中小姐"为自己的描写对象,果然,在《当代》上一投而中。

其自谓:「身体发育时适逢三年自然灾害,受教育时赶上文化大革命,所谓全面营养不良.身无一技之长,只粗粗认得三五千字,正是那种志大才疏之辈,理当庸碌一生,做他人脚下之石;也是命不该绝,社会变革,偏安也难,为谋今后立世于一锥之地,故沉潭泛起,舞文弄墨.]

1958年出生,1976年毕业于北京第四十四中,后进入中国人民海军北海舰队任卫生员.1980年退伍回京,进入北京医药公司药品批发商店任业务员,1983年辞职靠写作维生。1978年开始从事文学创作,自84年初处女中篇小说《空中小姐》发表在《当代》后,迄今已创作二十二个中篇小说、三个长篇小说,大约一百六十万字,并创作了数十集电视剧。1997年1月赴美。1997年7月回国,从事自由写作。

90年代成为以飞扬跋扈的文字横行文坛的痞子作家,一声我是流氓我怕谁,直如当头棒喝,劈手撕下所谓崇高的面纱,接下来几乎全部的媒体都参与到这场轰轰烈烈的论战中去,加上〈渴望〉〈编辑部的故事〉〈爱你没商量〉〈过把瘾〉等等电视剧改编的成功,王朔名符其实地火遍了大江南北。

随着出书频率降低,王朔开始有些沉寂,〈看上去很美〉〈美人赠我蒙汗药〉似乎显得有些江郎才尽,真正重新引起媒体关注的,是他的一本拍砖杂文集〈无知者无畏〉,里面把金庸琼瑶并列成“四大俗”,从而引起一场大规模的金王论战,与以往不同,网络的参与使这场论战迅速升级和白热化,而无知者无畏,也跟当年“玩的就是心跳”“过把瘾就死”等王朔名言一样,成为年度热门话语。

最近又出新书《我的千岁寒》,收入了六篇文字。语言较以前有了新的突破,尤其是开篇《我的千岁寒》,文字简洁,富有诗意,还被赋予了时态。最后一篇《唯物论史纲》谈的是宇宙和物质,虽然有些常识性错误,但语言依然有着王朔式的霸气。

【记事年表】

1958年出生于辽宁省岫岩县,曾用名王岩。

1965至1969年就读于北京翠微小学。

1971年就读于北京东门仓小学。

1972至1975年就读于北京一百六十四中学。

1975年借读于太原五中。

1976年毕业于北京四十四中学。

1977至1980年在海军北海舰队服役,任卫生员。

1980至1983年退伍后在北京医药公司药品批发商店工作。

1983年辞职从事自由写作至今。

【作品年表】

原著

《我的千岁寒》(2007)

《看上去很美》 (2000)

《永失我爱》 (1994)

《消失的女人》 (1993)

《痴男狂女两世情》 (1993)

《无人喝彩》 (1993)

《青春无悔》 (1992)

《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 (1989)

《顽主》 (1988)

《轮回》 (1988)

《浮出海面》 (1985)

《空中小姐》 (1984)

编剧

《梦想照进现实》 (2006)

《一声叹息》 (2000)

《无人喝彩》 (1993)

《青春无悔》 (1992)

《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 (1989)

《大喘气》 (1988)

《顽主》 (1988)

《轮回》 (1988)

分类

纯情卷

·《永失我爱》
·《空中小姐》
·《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
·《动物凶猛》
·《浮出海面》
·《过把隐就死》

矫情卷

·《懵然无知》
·《刘慧芳》
·《无人喝彩》
·《人莫予毒》
·《我是你爸爸》

谐谑卷

·《编辑部的故事》
·《谁比谁傻多少》
·《痴人》
·《枉然不供》
·《顽主》
·《你不是一个俗人》
·《一点正经没有-顽主续篇》
·《千万别把我当人》

挚情卷

·《我是狼》
·《给我顶住》
·《许爷》
·《橡皮人》
·《玩得就是心跳》

其他卷

·《看上去很美》
·《无知者无畏》
·《美人赠我蒙汗药》

5. 谈歌的作品有什么

谈歌原名谭同占。河北顺平人。1984年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中文系。1971年参加工作,历任河北宣化钢铁公司服务公司工人、宣传干事、车间主任,保定冶金部地球物理勘查院宣传干事、秘书、副科长及下属企业副经理、经理,《冶金报》、《冶金地质报》记者,河北省作协专业作家。1979年开始发表作品。1996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文学创作一级。著有长篇小说《城市守望》,中篇小说集《我曾让你傻半天》、《城市热风》、《大厂》等。中篇小说《年底》获河北省第五届文艺振兴奖,《大厂》获河北省第六届文艺振兴奖、《小说月报》第七届百花奖及《人民文学》奖。
作品
《大忙年》、《官司》、《山问》、《意外》、《城市警察》《大厂》、《天下荒年》

6. 谈歌长篇小说有哪些短篇小说有哪些

主要作品集或主要长篇小说
中篇小说集《大厂》(百花文艺出版社1997年)
中篇小说集《城市热风》(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7年)
长篇小说《城市守望》(百花文艺出版社1997年)
长篇小说《家园笔记》(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
短篇小说集《人间笔记》(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年)
短篇小说集《绝唱》(长江文艺出版社2001年)
杂文随笔集《一吐为快》(远方出版社2001年)
中篇小说集《天下故事》(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年)
中篇小说集《英雄传说》(台湾知本家出版社2005)
随笔集《品读水浒人物》(百花文艺出版社2007年)
长篇小说《票儿》(湖南文艺出版社2009年)
短篇小说集《人间笔记2》(百花文艺出版社2011年)
随笔集《灯下闲读》(地震出版社2013年)
长篇小说《曲之杀》(江苏文艺出版2010年)
1990年以来部分长篇小说、中篇小说存目:
《山毛榉》(中篇)《昆仑》1990年5期
《那一阵我活得没滋味》(中篇)《小说家》1991年6期
《空槐》(中篇)《长城》1993年5期
《狗头金》(中篇)《荷花淀》1994年1期
《我曾让你傻半天》(中篇)《天津文学》1994年1期
《大忙年》(中篇)《北京文学》1994年7期(中篇小说选刊转载)
《猴儿的故事》(中篇)《小说创作》1994年12期
《山问》(中篇)《长城》1995年1期(中篇小说选刊转载)
《年底》(中篇)《中国作家》1995年3期
《天下大事》(中篇)《北京文学》1995年6期(中篇小说选刊转载)
《野民岭》(中篇)《小说林》1995年4期(中篇小说选刊转载)
《天下无忌》(中篇)《珠海》1995年4期
《天下荒年》(中篇)《北京文学》1995年10期
《黑日》(中篇)《长城》1995年5期
《高山流水》(中篇)《当代作家》1995年6期
《厕觞》(中篇)《天津文学》1995年11期
《大厂》(中篇)《人民文学》1996年1期
《天下书生》(中篇)《小说家》1996年1期
《城市警察》(中篇)《小说林》1996年2期
《天下涛涛》(中篇)《芙蓉》1996年3期
《城市行为》(中篇)《作品争鸣》1996年12期
《城市热风》(中篇)《北京文学》1996年7期
《雪崩》(中篇)《当代》1996年4期
《热风》(中篇)《十月》1996年4期
《天下匆匆》(中篇)《百花洲》1996年4期
《大厂续》(中篇)《人民文学》1996年8期
《官司》(中篇)《东海》1996年10期
《车间》(中篇)《上海文学》1996年10期
《西天路上》(中篇)《海峡》1996年5期
《警察的故事》(中篇)《啄木鸟》1997年3期
《危矿》(中篇)《春风》1997年3期
《天下忧年》(中篇)《北京文学》1997年3期
《下岗》(中篇)《百花洲》1997年4期
《长河落日图》(中篇)《今古传奇》1997年4期
《污染》(中篇)《芳草》1997年8期
《小厂》(中篇)《时代文学》1997年3期
《年初》(中篇)《中国作家》1997年5期
《城市》(中篇)《人民文学》1997年10期
《风波》(中篇)《作品》1997年11期
《阳光里的股东们》(中篇)《北京文学》1998年1期
《绝士》(中篇)《十月》1998年2期
《山草谣》(中篇)《东海》1998年4期
《年前秧歌》(中篇)《山花》1998年4期
《城市剧团》(中篇)《时代文学》1998年3期
《乡关何处》(中篇)《特区文学》1998年3期
《大地无垠》(中篇)《春风》1998年10期
《的爷》(中篇)《人民文学》1998年10期
《猴事》(中篇)《小说家》1998年4期
《天绝》(中篇)《十月》1999年2期
《无处告别》(中篇)《长城)1999年2期
《家园笔记》(长篇节选)《当代》1999年5期
《逍遥楼》(长篇小说)《今古传奇》1999年6期
《城市检查官》(中篇)《啄木鸟》2000年第1期
《意外》(中篇)《上海小说》2000年3期
《遭遇背景》(中篇)《江南》2000年第1期
《豪气冲天》(中篇)《十月》2000年2期
《你千万别往心里去》(中篇)《上海小说》2000年2期
《阳光下发生的事情》(中篇)《上海小说》2001年3期
《杨志卖刀》(中篇)《十月》2001年5期(小说月报转载)
《商敌》(中篇)《青春阅读》2001年10期(中篇小说选刊转载)
《阳光下的冲突》(中篇)2001年3期
《不服气你去试一试》(中篇)《上海小说》2001年3期
《大雨到来之前》(中篇)《长江文艺》2002年9期
《神探白玉堂》(长篇小说)《小说月报原创版创刊号》2002年
《城市传说》(中篇)《十月》2002年2期(小说月报转载)
《城市秧歌》(中篇)《上海小说》2002年1期(作品争鸣转载)
《城市迁徙》(中篇)《当代》2004年3期(作品争鸣转载)
《火车提速》(中篇)《上海小说》2003年6期(小说选刊转载)
《血色黄金》(长篇小说)《小说月报》2003年2期
《旁观者迷》(中篇)《啄木鸟》2005期1期
《广陵散》(长篇小说)《十月长篇小说》2005年增刊
《黑幕重重》(长篇小说)《今古传奇》2006年1期
《老乐的执迷不悟》(中篇)《小说月报原创版》2006年4期(新华文摘、作家文摘转载)
《核磁共振》(中篇)《当代》2006年6期(小说选刊转载)
《玄武门小说(节选)》(长篇)《十月长篇小说》2007年2期
《明天有暴雨》(长篇小说)《长江文艺长篇小说卷》2008年
《升国旗奏国歌》(中篇)《小说月报原创版》2008年3期
《人物笔记二题》(中篇)《天津文学》2008年9期(小说月报转载)
《凤凰令》(长篇小说)《今古传奇》2009年3期
《局中局》(长篇小说)《今古传奇》2010年6期
《票儿》(长篇小说节选)《小说界》2009年5期

2重要短篇小说:编辑
《笔记二题》(短篇)《东海》1990年10期
《笔记三题》(短篇)《河北文学》1990年11期
《大黑和二黑》(短篇)《河北文学》1992年4期
《笔记二题》(短篇)《东海》1992年6期
《笔记二题》(短篇)《四川文学》1992年10期
《笔记二题》(短篇)《天津文学》1992年8期
《绝活》(短篇)《河北文学》1992年12期
《笔记二题》(短篇)《春风》1993年7期
《三叔的故事》(短篇)《百花园》1993年6期
《名流》(短篇)《北京文学》1994年1期(中华文学选刊转载)
《绝情》(短篇)《春风》1994年1期
《笔记二题》(短篇)《鸭绿江》1994年1期
《绝赌》(短篇)《春风》1994年3期
《笔记三题》(短篇)《天津文学》1994年7期(中华文学选刊转载)
《名角》(短篇)《当代人》1994年6期
《笔记二题》(短篇)《当代人》1994年10期
《猴之事》(短篇)《广州文艺》1994年3期
《笔记三题》(短篇)《作品》1995年10期
《笔记二题》(短篇)《中国作家》1996年3期
《赚了三块四角六分钱》(短篇)《广州文艺》1995年4期
《绝桥》(短篇)《小说界》1995年5期
《乔迈下海》(短篇)《当代人》1995年6期
《笔记二题》(短篇)《当代人》1995年10期
《绝人》(短篇)《北方文学》1996年1期(小说月报转载)
《笔记三题》(短篇)《春风》1996年7期
《笔记二题》(短篇)《飞天》1996年7期
《李秀平的故事》(短篇)《作家》1996年11期
《城市票友》(短篇)《当代人》1996年11期(小说月报转载)
《岳姑娘的故事》(短篇)《芒种》1996年1期
《绝店》(短篇)《当代人》1997年2期
《大哥的故事》(短篇)《长城》1997年3期
《短篇二题》(短篇)《芙蓉》1997年3期
《犯罪心理学》(短篇)《羊城晚报》1997年8月
《绝桥》(短篇)《春风》1998年5期
《事件》(短篇)《佛山文艺》1998年5期
《笔记三题》(短篇)《当代作家》1998年5期
《绝伪》(短篇)《小说家》1998年6期
《单刀赴会》(短篇)《当代人》1999年2期(小说月报转载)
《笔记五题》(短篇)《上海小说》1999年3期(小说月报转载)
《短篇二题》(短篇)《红岩》1999年3期
《秦琼卖马》(短篇)《人民文学》1999年10期(新华文摘转载)
《高大力的故事》(短篇)《青春阅读》2000年1期
《布店》(短篇)《章回小说》2000年10期
《赌客》(短篇)《红岩》2000年5期
《李二娘的故事》(短篇)《广州文艺》2000年12期
《贺梁红梅》(短篇)《作家》2005年5期(小说月报转载)
《海口》(短篇)《长城》2005年4期(小说月报转载)
《万家福超市》(短篇)《当代人》2005年9期(小说月报转载)
《绝印》(短篇)《人民文学》2005年12期(小说月报转载)
《穆桂英挂帅》(短篇)《上海小说》2006年1期(小说月报转载)
《绝品二题》(短篇)《长城》2002年5期(小说月报转载)
《绝渡》(短篇)《长城》2003年3期(小说选刊转载)
《老头包子》(短篇)《青春阅读》2005年12期
《故事、事故》(短篇)《北京文学》
《黑子和石头》(短篇)《小说月报原创版》2007年2期
《保姆张秀梅》(短篇)《中国作家》2007年5期
《和平里10楼》(短篇)《作品》
《马洪刚的爱情》(短篇二则)《作品》2008年4期
《孟家母子》(短篇)《山花》2005年6期
《老同学三题》(短篇)〈长城〉2006年6期(小说月报转载)
《暴水桥头》(短篇二则)《小说界》2005年5期(中华文学选刊转载)
《酒道》(短篇)《现代小说》2006年创刊号
《张子和》(短篇)《北京文学》2006年10期(小说月报转载)
《老张》(短篇)《当代人》2006年5期(小说月报转载)
《天香酱菜》(短篇)《作家》2007年1期(小说月报转载)
《洗澡》(短篇)《作品》2007年7期(小说月报转载)
《郭氏姐妹》(短篇)《芒种》2007年8期
《一声叹息》(短篇)《啄木鸟》2007年5期
《苏子玉、龙粥》(短篇)《十月》2008年5期
《瓷人》(短篇)《上海文学》2007年9期
《锔人》(短篇)《上海文学》2007年12期
《两个女人》(短篇)《芒种》
《紫砚》(短篇)《啄木鸟》(小说选刊转载)2009年1期
《鱼塘女人》(短篇)《啄木鸟》2009年6期(小说月报转载)
《拾荒女人》(短篇)《啄木鸟》2010年9期
《奇人与奇石》(短篇)《中国作家》2010年1期

热点内容
小说游戏王之神之子 发布:2025-04-05 07:45:25 浏览:303
类似国王游戏之类的小说 发布:2025-04-05 07:44:09 浏览:468
调教性奴女小说短篇 发布:2025-04-05 07:41:03 浏览:694
傅言墨夏诺纯小说免费 发布:2025-04-05 07:34:23 浏览:946
小说青春如歌女主结局 发布:2025-04-05 07:34:01 浏览:783
都市修真有声小说免费听 发布:2025-04-05 07:29:33 浏览:152
主角是陆名的都市小说 发布:2025-04-05 07:28:54 浏览:353
重生狂妻慕少花式宠妻小说 发布:2025-04-05 07:00:35 浏览:882
最悲催的小说言情 发布:2025-04-05 07:00:28 浏览:540
透视赌石网络小说 发布:2025-04-05 06:59:45 浏览: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