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小微小说 » 纳博科夫的短篇小说

纳博科夫的短篇小说

发布时间: 2022-03-06 02:10:34

㈠ 谁知道纳博科夫《文学讲稿》中狄更斯的《荒凉山庄》是哪一部小说

中译本就叫《荒凉山庄》,上海译文出过,译者是黄邦杰等。
孔夫子旧书网(http://www.kongfz.com/)可以买到。
英文好可以在网上看原文:
http://www.gutenberg.org/dirs/etext97/blkhs12h.htm

㈡ 纳博科夫的《绝望》写了什么

纳博科夫开始是在1932年的柏林用俄语创作《绝望》,并于两年后在法国巴黎的一家俄罗斯流亡刊物上连载;1936年底,纳博科夫用英语重写了这部小说,使之成为他第一部出于“艺术目的”①创作的英语小说。次年,英文本的《绝望》在伦敦出版。不过,和俄语版的命运一样,英语版的《绝望》依然没有引起评论界的重视。惟一让人惊异的,就是这部无声无息的小说,却得到大名鼎鼎的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的注意。萨特的评论②尽管没有赢得纳博科夫的回谢,但是,在纳博科夫的批评史上,还是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因为它至少表明,纳博科夫已经走出了俄罗斯流亡评论界…
《绝望》是纳博科夫出于“艺术目的”创作的第一部英语小说。在这部小说中,纳博科夫对群氓社会的心理运行机制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在纳博科夫看来,对同一性的疯狂追求是群氓社会中独特个体绝望的根源。

㈢ 求分享《[美]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魔法师》电子书百度网盘资源下载

《[美]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魔法师》网络网盘txt 最新全集下载;
链接:

提取码:sj9r

我最初感觉到《洛丽塔》的轻微脉动是在一九三九年末,或一九四○年初,在巴黎,是我急性肋间神经痛发作、不能动弹那个时候。依照我所能记起来的,最初灵感的触动在某种程度上是由报纸的一条新闻引起的。植物园的一只猴子,经过一名科学家几个月的调教。创作了第一幅运动的画作:画中涂抹着囚禁这个可怜东西的笼子的铁条。我心中的冲动与后来产生的思绪并没有文字记录相联系。然而,就是这些思绪,产生了我现在这部小说的蓝本,即一个长约三十面的短篇小说。我是用俄语写作的,因为俄语是我自一九二四年以来写小说用的语言。(这些小说大部分没有翻译成英语,而且全都由于政治原因在俄国禁止出版。)故事中的男人是中欧人,那个没有起名字的性早熟女孩则是法国人,故事的地点是巴黎和普罗旺斯。可是,我不喜欢这篇小说,所以一九四○年我们移居美国后的一天把它销毁了。


㈣ 纳博科夫的文学成就主要有哪些

纳博科夫的文学成就主要是长篇小说,也有一些短篇小说。代表作有《洛丽塔》、《普宁》、《苍白的火》和《阿达》等。他的作品基本上都是以他的生活经历为基础。作品所描写的人物也大多是自己所熟悉的一些人。与索尔·贝娄等八位作家被认为是美国当代最重要的小说家。

㈤ 有哪些值得推荐的短篇小说集

马尔克斯《流光如水》、《巨翅老人》、《疯狂时期的大海》。
卡尔维诺《恐龙》、《月亮的距离》。
海明威《雨中猫》、《白象般的群山》、《杀手》。
博尔赫斯《第三者》、《无礼的掌礼官上野介》、《南方》。
纳博科夫《菲雅尔塔的春天》、《奥勒留》。
昆德拉《爱德华和他的上帝》(似乎是这篇名,忘了)。
村上春树《盲柳与睡女》、《象的失踪》。
川端康成《睡美人》(这玩意更像中篇了……)
莫泊桑《项链》、《首饰》。
契诃夫《农民》。
麦克尤恩《立体几何》。
巴别尔《盐》。
皮里尼亚克《红木》。
塞林格《捕捉香蕉鱼的季节》和《给艾斯美的故事》名气极大,但如果非要我选,《木匠们,把房梁抬高些》最好。
卡佛的《真跑了那么多英里吗》很好,但我很钟意他写他父亲那篇,非常真情流露。
鲁尔福《烈火平原》。
鲁迅《铸剑》。
汪曾祺《受戒》。
张爱玲《鸿鸾喜》。
余华《朋友》。
沈从文《丈夫》。

㈥ 纳博科夫的小说最好看的有那些

这名字怪不得这么熟,他最出名的书当然是震撼世界的《lolita》

㈦ 西方经典名著

西方十大名著
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
美籍俄裔作家纳博科夫的《洛丽塔》
契诃夫的短篇小说
法国作家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
莎士比亚《哈姆雷特》
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哈克贝利·费恩历险》
还有一些

老人与海
变形记
傲慢与偏见
茶花女
呼啸山庄
浮士德

荆棘鸟
复活
小王子

㈧ 《纳博科夫短篇小说全集》epub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纳博科夫短篇小说全集》([美]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资源链接:

链接:https://pan..com/s/1UFGqJI7mwByjf5d9n7mQ

提取码:354j

书名:纳博科夫短篇小说全集

作者:[美]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

译者:逢珍

豆瓣评分:8.5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8-1

页数:840

内容简介:

纳博科夫是二十世纪公认的杰出小说家和文体家。本书 为其短篇小说作品在国内首次完整结集,被称为“英语文学的奇迹”。

68则幽暗而充满魔力的故事中,纳博科夫完美展现了令人眼花缭乱的小说技法,天马行空的想象和智力游戏,以及对生命中无从躲避的暧昧和失落的迷人洞察。夜晚书桌前的男人被一位不速之客惊扰,原来是来自故乡的木精灵;失散已久的儿子与母亲重逢,却现身在无比尴尬的时刻;名为“剃刀”的流亡理发师给曾经迫害过他的男人刮脸;新郎在蜜月结束后不得不向岳父报告新娘的死讯;羞涩的梦想家与恶魔做了灵魂的交易……纳博科夫一生中所关注的命运主题:怀旧与讽刺、时间与死亡、流亡者的日常、对故国的纪念、隐晦的童年创伤、人与人之间的微妙关系,在此一一呈现。

作者简介: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 Vladimir Nabokov (1899-1977) 是二十世纪公认的杰出小说家和文体家。1899年4月23日,纳博科夫出生于圣彼得堡。布尔什维克革命期间,纳博科夫随全家于1919年流亡德国。他在剑桥三一学院攻读法国和俄罗斯文学后,开 始了在柏林和巴黎十八年的文学生涯。1940年,纳博科夫移居美国,在韦尔斯利、斯坦福、康奈尔和哈佛大学执教,以小说家、诗人、批评家和翻译家的身份享誉文坛,著有《庶出的标志》《洛丽塔》《普宁》和《微暗的火》等长篇小说。1955年9月15日,纳博科夫最有名的作品《洛丽塔》由巴黎奥林匹亚出版社出版并引发争议。1961年,纳博科夫迁居瑞士蒙特勒;1977年7月2日病逝。

㈨ 作国的短篇小说大师是谁

作国? 是什么意思? 或许你是想问俄国的短篇小说大师吧,那么我们可以一起来了解一下世界三大小说家。

世界三大小说家

从十九世纪中叶至二十世纪初,在六十年的时间里,文学史上相继走过了并称世界三大小说家的莫泊桑、契诃夫和欧亨利 ,其中,契诃夫就是俄国的。

他们的中、短篇小说在质量上和数量上的显著特点就是“多而且好”,这是使他们成为短篇小说大师的基本要素。还有就是他们文学创作的重点或主要组成部分是中、短篇小说。正是这三个人,用他们灿若星辰的作品丰富了中、短篇小说所表现的思想、内容,巩固和发展了中、短篇小说的创作模式,完善了传统中、短篇小说的创作技巧,为其发展开拓了广阔的空间。

莫泊桑,法国人,生于1850年,卒于1893年,享年43岁,没有加入跨世纪的作家一族。他创作了三百多篇中、短篇小说、六部长篇小说。人生未至半百,创作量惊人。

契诃夫,俄国人,生于1860年,卒于1904年,享年44岁。他比莫泊桑多活一年,也见到了新世纪。他一生创作大量中、短篇小说,其戏剧创作成就比起小说来毫不逊色。

欧。亨利,美国人,生于1862年,卒于1910年,享年48岁,也没活过半百之年。他一生创作了三百多个短篇和一部长篇。

一是这三位作家大概创作了一千篇左右的中、短篇小说,其中包括大量传世名作,比如《羊脂球》、《项链》、《我的叔叔于勒》、《变色龙》、《套中人》、《第六病室》、《警察和赞美诗》、《麦琪的礼物》、《最后的常春藤叶》等等等等。不要对我说上述作品你一篇也不知道,除非你没接受我国的九年义务教育。

二是他们都没活过五十岁,也就是我国传统意义上的知天命之年。按出生时间排列,他们一个比一个活得长些,但都有像短篇一样的寿命。难道是写短篇小说太耗费精力了?

三是用这三位作家的出生地为点,连线组成一个钝角三角形。这三人的国籍颇有代表性,法兰西、俄罗斯、美利坚。这三个国家的文学大师层出不穷,这也说明此三人为何具有代表性。法兰西,雨果地故乡,巴尔扎克的老家,福楼拜的巢穴。俄罗斯,伟大作家的诞生地:普希金、莱蒙托夫、屠格涅夫、列夫。托尔斯泰,无一不令后辈作家望尘莫及、五体投地。美利坚,那时已经有了马克。吐温、德莱塞、惠特曼三大文学奠基人,又有诺里斯和克莱恩这样的短命天才,其前途不可限量。

莫泊桑和契诃夫都属于欧洲大陆,这片大陆有较深的文学底蕴。1850年,也就是莫泊桑出生的那一年,法国的现实主义大师巴尔扎克逝世了,而距另一位巨人斯汤达的逝世已经八年了,维克多。雨果还没有写出《悲惨世界》,福楼拜还没有树立自己大师的地位;在当时的俄罗斯,屠格涅夫只有33岁,列夫。托尔斯泰22岁。1867年,莫泊桑17岁时结识了福楼拜,在这位恩师的教导与关怀下他向成功走去;这时在俄罗斯,契诃夫刚刚5岁。1880年,莫泊桑30岁时发表了处女作小说《羊脂球》,从而轰动文坛;这一年契诃夫开始了幽默故事性质的小说创作。以后的5年是莫泊桑的黄金时期,其间他完成了他绝大部分的中、短篇杰作;也就是在这短短的5年里,契诃夫在创作上发生了一次飞跃,他逐渐脱离了庸俗的笑料小品,写出了《普里希别耶夫中士》那样具有深刻主题的讽刺作品。

莫泊桑的幸运是他在学习写作时有福楼拜这样的明师对其天才进行引导和挖掘。作为医生的契诃夫完全靠自我实现了突破,他说过:“医生是我的妻子,而写作是我的情妇”。

1890年以后,莫泊桑急转直下,1893年逝世。契诃夫在1890年访问了库页岛,此后他的第二次飞跃发生了,标志是1892年的《第六病室》。二十世纪初,契诃夫站到了俄罗斯文学的最高处。

1881年,屠格涅夫把莫泊桑的一本小说集(《泰利埃公馆》,旧译《戴家楼》)送给了列夫。托尔斯泰,说:“随便读读吧,这是一位年轻的法国作家。他知道您,并且非常尊崇您。”屠格涅夫是福楼拜的老朋友,曾多方关照莫泊桑。托尔斯泰后来读了莫泊桑几乎所有作品,称赞他具有“那种使他能够在事物和生活现象中见到人所不能见的特征的天赋注意力。”十九世纪下半叶至二十世纪初,随着一个个文学巨人的出现,欧洲的现实主义文学发展到顶峰,继而几至沦入自然主义泥沼。现代主义作为一个文学流派已经崭露头角。莫泊桑的现实主义是接近自然主义的,但决没有后者的枯燥乏味(不信?你可以去读《娜娜》)。契诃夫继承了俄罗斯传统的抒情化现实主义。列夫。托尔斯泰这样说:“契诃夫是用散文写作的普希金。”看看后人的几段评论。
毛姆(被称作“英国的莫泊桑”)在《论小说写作》中这样写道:“契诃夫是一个很好的短篇小说家,但是有他的局限;而且他把自己的艺术建筑在这些局限上是他明智的地方。他没有本领编造一个紧凑而生动的故事,诸如人们可以在晚餐桌上讲得娓娓动听的那类故事,象《遗产》或者《项链》那样。”毛姆是莫泊桑的精神传人,一位法国化的英国作家。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被称作“英国的契诃夫)说:”我愿意将莫泊桑的全部作品换取契诃夫的一个短篇小说。“”如果法国的全部短篇小说都毁于一炬,而这个短篇小说(《苦恼》)留存下来的话,我也不会感到可惜。“列夫。托尔斯泰说:”他创造了新的形式,因此我丝毫不假作谦逊地肯定说,在技术方面契诃夫远比我为高明!……这是一个无与伦比的艺术家。“
托马斯。曼说:“毫无疑问,契诃夫的艺术在欧洲文学中是属于最有力、最优秀的一类的。”海明威说:“人们对我说,凯瑟琳。曼斯菲尔德写了一些好的短篇小说,甚至是一些很好的短篇小说,但是在读了契诃夫之后看她的作品,就好像在听了一个聪明、博学的医生讲的故事后再听一个尚年轻的老处女竭力编造出来的故事一样。”纳博科夫曾着重分析了契诃夫的小说名篇《带叭儿狗的女人》,认为这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短篇小说之一”,并说:“爱陀思妥耶夫斯基或高尔基甚于爱契诃夫的人永远也不能掌握俄罗斯文学和俄罗斯生活的本质……也不能掌握普通的文学艺术的本质。”“在这个只有二十页左右的短篇小说里,一切传统的小说写法都被打破了。”是的,高尔基曾就这篇小说写信给契诃夫,说他在“杀害现实主义”。
《彼得堡》的作者安。别雷在他的《小品文集》中这样论述契诃夫:“互相对立的流派——象征主义和现实主义在他那里相遇、交汇。在契诃夫身上体现着我们弥足珍贵的列夫。托尔斯泰文学传统的继承。而与此同时契诃夫的创作中又储存了能够引爆诸多俄罗斯文学过渡流派的真正象征主义的甘油炸药。”“契诃夫从未认为自己是象征主义者,但是他却高尚而真诚地仿佛把自己的全部创作奉献于一点,那就是使他的创作成为俄罗斯象征主义的基石。”“正是以契诃夫现实主义的如许深邃,该现实主义的内在基础在未背叛过去传统的同时转化为象征主义。”“这就是契诃夫的实体——不由自主地与象征主义长成一体的透明化的现实主义。”综合看来,契诃夫在艺术上要比莫泊桑复杂的多。这位风格独特的修辞大师既简洁纯净又复杂深邃。

美洲大陆的欧。亨利的创作时间在二十世纪最初10年,亦即他生命的最后10年。
似乎欧。亨利在我国的受重视程度不如他那两位欧罗巴同行(迄今为止我没见过中文版的欧。亨利小说全集)。通过他作品中的只言片语,我们推测他大概读过莫泊桑的大部分小说。在我的印象里契诃夫的小说是在1910年以后才正式介绍到美国的,那么欧。亨利应该没有读过契诃夫的小说。
欧。亨利经历丰富,他的各种职业生涯使他得以接触美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还包括在监狱服刑的经历,所以他的小说被称作“美国生活的万花筒”。
欧。亨利的小说技巧是纯美国式的。在读莫泊桑和契诃夫的小说时,在读者意识的某一个角落里隐藏着一种厚重感,这使作品的背景显得深远广阔。欧。亨利带给我们像纸一样轻快的感觉,这并不是说他的作品浅薄,而是作品中表露的那种蓬勃的美国气息。
很多人称赞他的小说构造技巧已达炉火纯青的境地,“出人意料的结尾”被他发挥得淋漓尽致。他又是一位爱玩儿文字游戏的作家,在他的作品中利用谐音的语义双关比比皆是。他还喜欢引经据典:《圣经》、希腊罗马神话以及同时代的亨利。詹姆斯。
谁也不能忽视欧。亨利小说中的幽默内涵。那是正宗的美式幽默:俏皮、夸张、粗线条,又有一丝酸涩的感觉。我们还不能把这种幽默称为“含泪的幽默”,不过可以在这种幽默中找到黑色幽默的遗传因子。
欧。亨利的很多作品会使你体会到它们的虚构性。他常常会在一个故事的叙述过程中插入一些作者的观点,透露一点作者的意图。这种手法在后现代小说中称作“短路”。这使欧。亨利的小说具有了一点“元小说”的特征。他的现实主义融合了浪漫主义和后现代等各种因素,形成了欧。亨利式的现实主义。

好了,三位短篇小说大师已逝去将近一个世纪了,纵观这百年来的文学发展,任何事物一成为经典,就会有一群人去模仿,同时又有一群人去试图推翻,再去重塑新的经典;但对于阅读中的人类来说,实质的东西是永远不会消褪的。

㈩ 有哪些令人爱不释手的短篇小说集

汪曾祺;初读汪曾祺,是在高中。在乌漆墨黑的高中书库里,找到了我第一本的汪曾祺,北京出版社出版的《汪曾祺短篇小说选》,绿色封面,窄窄的一册,翻开一股霉味。在此之前,我对汪曾祺一无所知,但竟然打开书就放不下来了。记得一回在数学课上,偷偷在课桌底下读《黄油烙饼》一篇,读到结尾,竟然眼眶隐隐有点湿润。后来读《岁寒三友》,也是胸中一股子感动在流转,想说点什么,终究说不出口,只得推门而出,平复一下。此后,我就追读汪先生的书。那时复旦旁边还有不少书店,其中一家有一架子的三联精选丛书,丛书里就有一本汪先生的《晚翠文谈新编》,编选得真是很好,印象中应该是三联老领导范用先生编的。收录的都是汪先生论文谈艺的文字。怎么说呢?一读就知是行家之言。所谓行家之言,在我看来,就是不提假问题。比起提不出问题,假问题更可怕,后者尤其在所谓学术圈中泛滥成风。汪先生谈文章,就是直接,很通透的直接,并且没有学者通常具有的“知识的傲慢”,那种智力上的优越感,轻盈,体贴,并且有风度。恐怕这都源自汪先生平日的涵茹积渐。其中又尤以汪先生谈语言令我印象深刻,譬如里头记一故事,有两个远洋轮上的水手,特别想念上海,想念上海的泡饭,说回上海首先要“杀杀博博吃两碗泡饭!”汪先生说,这里的“杀杀博博”四字真是过瘾,替换不得。

我也从那时认定汪先生是一个有趣好玩的人。他能在最凡俗庸常的日常生活与语言中,找到灵光闪跃处,我常想,汪先生的文章也恰比这“杀杀搏搏”四字,虽然总是跳脱温情,时有春阳暖照的感觉,但读来照样别有一种快感,好像炎炎酷暑里饮下一碗绿豆汤,甜滋滋,凉沁沁的。但汪先生不总是三月春风般的。我有收藏旧书旧杂志的癖好,曾在一本《收获》上读到汪先生一篇很短的小说《丑脸》,真有一种上海人说“辣辣一记耳光”之感,收煞处堪比陈小手。推荐篇目:陈小手、八千岁、受戒、岁寒三友,异禀,金冬心,鉴赏家,聊斋新义,大淖记事,钓鱼巷,小娘娘,丑脸。

热点内容
刘慈欣中短篇小说集 发布:2025-02-25 19:00:17 浏览:237
男主穿越游戏无敌的小说完本小说 发布:2025-02-25 18:44:52 浏览:4
青春文学经典小说推荐 发布:2025-02-25 18:30:49 浏览:222
晋江言情小说现代排行榜 发布:2025-02-25 18:24:57 浏览:173
小说是神结局是 发布:2025-02-25 18:23:19 浏览:462
最新的网络悬疑恐怖小说推荐 发布:2025-02-25 18:19:09 浏览:603
连城诀的网络小说 发布:2025-02-25 18:18:01 浏览:992
刷小说软件免费下载 发布:2025-02-25 18:11:56 浏览:684
主角背景强大的都市温馨搞笑小说 发布:2025-02-25 18:11:46 浏览:992
穿越火影又回到都市的小说 发布:2025-02-25 18:08:57 浏览:5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