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短篇小说
① 找几本穿越明朝的历史军事小说
回到明朝当王爷
《回明》后记
回明写完了,从昨晚开始就特别的亢奋,但是今晚回到家里,坐在这儿却只有无尽的疲惫,从七点坐到八点,手指都不想动一下,从八点躺到九点,这才爬起来做一个总结。
先说成功的辉煌。2006年11月8日,写出了三万字存稿的我,上传了第一章。到2008年1月17日结束,一共370万字。申请三江通过,凭着三江广告,登上推荐榜、新人榜双榜魁首,就此牢牢占据,直至一个半月之后,2007年1月1日上架。
2006年12月31日,在单位做年终会计工作结转,一宿未睡,回到家里发现自已已经上架,而手中一章没有,于是下午开始赶紧码字,在我还没更新之前,就得到了九张月票。我到现在都记得,虽然不知道是谁,可是那份激动和感恩,我到现在都记得。
月关,是一个新人,尽管此前写过两本不太引人注意的作品,不过我换了名字,从不曾对任何人提起,完全以一个新人的身份和影响从头做起,我的作品还未上架,就有人投月票给我,那是对我的无尽信任。从这一天起,月关成了一名战士,带着四万三千名收藏我书的朋友踏上了征程,每日奋斗,笔耕不息。
一月,新书月票榜第一;
二月,月票榜第三;
三月,月票榜第四;
四月,因红娘子掳走杨凌的情节书友很不满,一个月未要月票,第六;
五月,五一月票双倍期间,我荣幸地被排到大连出差了,第五;
六月,第四;
七月,第三;
八月至十二月,第一;
2008年1月,目前为止第二,结束了。
14个月,370万字,收藏的朋友从上架之初的4万三千到现在近十五万。一年的时间获得了起点藏书总推荐榜第三、总收藏榜第七、全本回顾榜第七、2007年月票年榜第一、全本作品总月票榜第一。
谢谢你们,我的书友,我付出了,也得到了。
谢谢你们,我收录的书友同人文章300多篇,一百多万字,赶上了一部小说的长度。
谢谢你们,支持我、鼓励我,每天一条不漏看过的书评,大多带给了我欢乐。
关关真心的谢谢你们,我们一起创造了一个奇迹。
下面,再说缺点。
一是没有计划。我曾经以做三无作者为容,无大纲、无存稿、无资料,信手挥洒,颇为自傲。但是写短篇,比如第一本《颠覆》,三个半月,九十万字,我写的游刃有余,但是大部头作品没有大纲,就难免会有难以收拢的场面。
回明瑕疵许多,但是最令我遗憾的就是主角有12金钗,太多了,如果我有大纲,那么戏份可能会更集中些,受到控制的出场人物,角色形象会更鲜明一些,这是一个遗憾。
再一个,无存稿。恐怕我下一本还是不会留存稿,个性使然。写出来了,就巴不得马上传上去给大家看看,我留不住。但是这一来在拼月票时拼命更新,我又是上班族,仅靠晚上时间,大量的更新是靠减少睡眠完成的。
第一本书写完时最后一章“三愿许情”两万三千字我是一天码出来的,但是我精神奕奕。然而这整整一年,我每天的睡眠时间平均不到六个小时,后几个月只有五个小时,腰酸背痛,双眼红肿,倒榻就睡。我原来的笔名叫梦游居士,这一年,不但没有梦游过,我连梦都从未做过,一睡着了就象死过去一样。
这样的透支体力、精力,造成我后期对许多情节,已经没有力气去细细思量,精雕细琢,最后一卷,我不太满意,距我心中原来设想的意境要逊色许多。收尾自我感觉较急,这也是原因之一,那就是精力、体力抗不住了。
这两样是我要吸取的教训,今后我不会以疯狂透支体力来拼,我要对读者负责、对自已负责,月票摆在第三位。
《回明》写完了,下一本会写什么?我现在不知道。想过继续写大家喜欢的历史,不过也考虑到审美疲劳和一旦写出来,可能大家会情不自禁地和《回明》做比较,可能造成一些干扰,如果那样,就不如第二本先转型去写都市、仙侠或其他类的文章。
总之,我现在真的还没来的及认真去想,在写这本回明时,所有的精力已经全都投注在它上面,我得歇上两周,缓过气力,才能继续思考。当我决定开新书时,我会在这里通知大家的。
新书能否会令大家这么满意,我不知道,但我希望我们永远是朋友。
最后,再一次谢谢你们,谢谢你们让我的《回明》陪了你们这么久,谢谢你们陪了我这么久。
② 三言两拍指的是明朝五本著名传奇短篇小说,都包括哪些作品
三言两拍指的是明朝五本著名传奇短篇小说。所谓三言指的是《喻世明言》、《警世通言》和《醒世恒言》,为冯梦龙所创作;所谓两拍指的是《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乃凌濛初的作品。这五本小说集,在中国文学史上,有占一席之地,后人评价颇高,例如:“中国古典短篇白话小说的巅峰之作”,“白话短篇小说发展历程上由民间艺人的口头艺术转为文人作家的案头文学的第一座丰碑”等等。
二拍,每集40卷,共80卷,相对其它传奇短篇小说集,它最大的特色是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人们对财富的追求,对爱情的期待,对自由的向往。其中,有《转运汉巧遇洞庭红》《乌将军一饭必酬》、《叠居奇程客得助》等多篇文章,主要进行商业描写,反映出社会对钱财的强烈追逐,在以往的小说中是非常罕见的。士农工商,商人商业在古代文人眼中,一直都是最低贱的,能不写就不写。
③ 明代小说的短篇小说
明中叶以后,随着宋元话本的整理刊行,文人摹拟话本而创作白话短篇小说之风日盛。今存最早的明人辑印的话本集,是嘉靖年间洪楩编的《清平山堂话本》,分《雨窗》、《长灯》等6集,每集10卷,每卷1篇,共收话本60篇,故全书总名为《六十家小说》;今存15种。又万历间熊龙峰刊印的话本今存4种。以上两种话本集都包括宋元话本和明代拟话本在内。收集作品较多而对后世影响较大的是天启年间冯梦龙编辑的《喻世明言》(初题《古今小说》)、《警世通言》和《醒世恒言》,合称“三言”。每集收话本40篇。包括宋元话本、明代拟话本两部分。明末凌濛初仿“三言”创作的《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合称“二拍”,则基本上是凌氏创作的拟话本。明代白话短篇小说反映了广泛的社会生活面。其中爱情婚姻题材占有重要地位,表现了对爱情婚姻自主要求的肯定和对封建礼教及门第观念的批判,如《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乐小舍拚生觅偶》、《玉堂春落难逢夫》等。在《蒋兴哥重会珍珠衫》、《卖油郎独占花魁》等篇中,反映了市民阶层的爱情婚姻观念。谴责薄幸男子也是这类小说表现的重要内容。揭露封建统治阶级的罪恶和政治的黑暗,是明代拟话本的一个重要主题。描写手工业者和小商人生活与思想的作品,显示了明代拟话本新的思想特色,比如歌颂小商人的勤劳诚实、互相帮助的友情以及对发财致富的追求等。这是市民阶层力量壮大和在社会上活跃的表现,是明中叶以后城市商业经济发展的产物。但“三言”、“二拍”中的拟话本,美化统治阶级、宣扬封建礼教、张皇鬼神迷信等充满糟粕的作品,也占了相当数量。拟话本在艺术上大体保持了话本小说的特色,如故事性强、情节生动完整、注意刻画人物性格等。但也有不同之处:心理描写和细节描写都趋于丰富细腻,篇幅也明显增长;而在口语运用和生活气息上则明显地逊于话本小说。
除“三言”、“二拍”外,明人创作的拟话本小说集,还有《石点头》、《醉醒石》、《西湖二集》等十多种,成就都不高。如鲁迅所指出的:“明人拟作末流,乃诰诫连篇,喧而夺主,且多艳称荣遇,回护士人,故形式仅存而精神与宋迥异矣。”(《中国小说史略》)但其中也有一些篇章,文笔生动,形象鲜明,于人情世态的描绘中,呈现出封建社会生活大量不合情理的事物。
④ 明代著名小说集的代表作有哪些
明代小说 明代文人创作的小说主要有白话短篇小说和长篇小说两大类。 明代的长篇小说按题材和思想内容,又可概分为四类,即讲史小说、神魔小说、世情小说和公案小说, 代表性作品有《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等。此外,较著名的明代长篇小说 还有熊大木的《北宋志传》、郭勋的《皇明英烈传》、许仲琳(或曰陆长庚)的《封神演义》、董说的 《西游补》、西周生的《醒世姻缘传》等,均在中国文学史占据一定地位。 明代描写冤狱诉讼的公案小说的兴起,是明后期社会政治腐败的产物。较著名的有李春芳著《海刚峰 先生居官公案传》、无名氏著《包孝肃公百家公案演义》、余象斗著《皇明诸司公案》等 明代的白话短篇小说也获丰收。 冯梦龙辑纂的《喻世明言》(一名《古今小说》)、《警世通言》、《醒世恒言》 合称“三言”。常与“三言”并称,地位相当的是凌蒙初编著的拟话本集《初刻拍案惊奇》、 《二刻拍案惊奇》合称“二拍”,此外,明人创作的拟话本小说集还有《石点头》、《醉醒石》、《西 湖二集》等十多种。 但成就皆逊於“三言”、“两拍”。
⑤ 明末清初有哪些小说
明末,小品散文大量产生。张岱于明亡后作有《陶庵梦忆》等。
明末,董说作有《西游补》,与陈忱作于明亡后的《水浒后传》,同为明末清初长篇小说的代表作品。
公元1644年清世祖顺治元年 明亡。清兵入关,清王朝统治开始。
顺治十八年(1661),清灭南明政权。
清初,钱谦益与吴伟业、龚鼎孳并称“江左三大家”。钱谦益为“虞山诗派”领袖,作有诗《后秋兴》104首等,其散文标志着明末清初文风的转变。吴伟业为“娄东诗派”领袖,作有七言长篇叙事歌行《圆圆曲》、《永和宫词》等,继承元白“长庆体”而有所发展,被称为“梅村体”。
明末清初以后,才子佳人小说逐渐流行,其早期作品有《玉娇梨》(张匀)、《平山冷燕》(张匀〔?〕)、《好逑传》(署“名教中人”)等。
公元1651年清顺治八年 长篇弹词《天雨花》(陶怀贞)约作于本年前,为较早的弹词代表作品。
公元1654年清顺治十一年 侯方域卒(生于1618年)。侯方域与魏禧、汪琬并称“清初三大家”。侯方域作有《癸未去金陵日与阮光禄书》、《李姬传》、《马伶传》等。魏禧作有《江天一传》、《大铁椎传》等。汪琬作有《陈处士墓表》等。
公元1661年清顺治十八年 金人瑞(圣叹)卒(生于1608年)。金人瑞曾评点《水浒传》、《西厢记》等,与毛宗岗评点的《三国志演义》同为清初评点派小说戏曲理论代表著作。
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约撰于本年至次年间。黄宗羲与顾炎武、王夫之、杜浚、钱澄之、归庄、吴嘉纪、魏禧等。均为清初的明遗民作家,创作中普遍存在着反清的民族思想或民主思想。顾炎
武作有《日知录》等。王夫之作有《黄书》、《噩梦》及《姜斋诗话》等。
公元1662年清圣祖康熙元年 兴庄延鑨私修《明史》狱,次年结案,杀70余人,株连近200人。有清一代、“文字狱”接连不断,较历代为烈。
顺治至康熙初期诗坛,施闰章与宋琬齐名,时号“南施北宋”;屈大均、陈恭尹、梁佩兰齐名,后称“岭南三家”。
公元1671年清康熙十年 李玉卒于本年后(大约生于1610至1620年)。李玉与朱素臣等改革传奇创作,使之符合演出要求,形成“苏州派”。李玉于明末作有《一笠庵四种曲》(包括《一捧雪》、《人兽关》、《永团圆》、《占花魁》,合称“一人永占”),入清后作有《千锺禄》、《清忠谱》《与朱素臣等合撰)等。朱素臣作有《十五贯》等。
公元1678年清康熙十七年 朱彝尊于本年编成《词综》,其创作开“浙派词”端绪。清初以来,一变明人不重视词作的风气,词坛渐趋兴旺。
公元1679年清康熙十八年 李渔卒〔?〕(生于1611年)。李渔作有传奇集《笠翁十种曲》(《风筝误》等10种),又撰有戏曲理论著作《闲情偶寄》等。
蒲松龄的《聊斋志异》约于本年前后基本写成,此后不断有所修改,为清代短篇文言小说代表作品。
公元1681年清康熙二十年 褚人获的长篇小说《隋唐演义》约写成于本年前后。
公元1682年清康熙二十一年 陈维崧卒(生于1625年)。陈维崧开创“阳羡词派”;又与毛奇龄同为骈文作家。骈文自唐以后趋于衰落,至此复振。
公元1684年清康熙二十三年 钱彩的长篇小说《说岳全传》约写成于本年或乾隆九年(1744),为清代英雄传奇小说代表作品。
公元1685年清康熙二十四年 纳兰性德(满族)卒(生于1655年)。纳兰性德词自成一家,作有〔长相思〕(山一程)、〔菩萨蛮〕(朔风吹散三更雪)等。
公元1688年清康熙二十七年 洪升撰成传奇《长生殿》。次年因在皇后丧期内演出,洪升被革除国子监生员籍,观剧者赵执信被革职,查慎行被除籍。
查慎行为康熙年间“宋诗派”代表诗人,作有《金陵杂咏二十首》等。
公元1699年清康熙三十八年 孔尚任撰成传奇《桃花扇》。孔尚任与洪升齐名,时号“南洪北孔”,同为清代戏曲代表作家。
公元1703年清康熙四十二年 叶燮卒(生于1627年)。叶燮撰有《原诗》,倡“才、胆、识、力”之说,为清代诗话的代表著作。
公元1704年清康熙四十三年 洪升卒(生于1645年)。洪升还作有杂剧《四婵娟》等。
公元1711年清康熙五十年 王士禛卒(生于1634年)。康熙时期,王士禛编有《唐贤三昧集》,推崇唐诗,提倡“神韵说”,流行一时。其论诗之语后被辑为《渔洋诗话》、《带经堂诗话》。其诗歌作品有《秦淮杂诗》等。
兴戴名世《南山集》文字狱。方苞被株连入狱,后作有散文《狱中杂记》。
公元1715年清康熙五十四年 蒲松龄卒(生于1640年)。蒲松龄还作有俚曲《墙头记》等14种。
公元1718年清康熙五十七年 孔尚任卒(生于1648年)。孔尚任还与顾彩合作有传奇《小忽雷》等。
公元1719年清康熙五十八年 沈德潜的《古诗源》编成于本年。沈德潜又编有《唐诗别裁集》、《清诗别裁集》等,撰有诗话《说诗晬语》,提倡“格调说”,于雍正、乾隆年间流行一时。
公元1746年清乾隆十一年 厉鹗所编《宋诗纪事》于本年刊行,收辑宋代3800多家诗人诗作及有关资料。
公元1749年清乾隆十四年 方苞卒(生于1668年)。方苞提倡“义法”,开创“桐城派”古文。
袁枚辞官居江宁小仓山随园。其论诗提倡“性灵说”,流行一时。所著《随园诗话》(刊行于1790年)为清代影响最大的诗话之一。同时稍后,主“性灵说”的诗人赵翼撰有《瓯北诗话》(成书于1802年)。袁枚、赵翼与蒋士铨并称“乾隆三大家”(又称“前三家”)。
乾隆至嘉庆年间,骈文创作继续发展,逐渐形成与桐城派古文对立的骈文流派,其代表作家乾隆前期有胡天游等,乾隆中期以后有袁枚、汪中(作有《哀盐船文》等)、洪亮吉等。
⑥ 关于明清古典小说 急!!!各位大虾帮帮忙
1、明代:要比较清晰地描述明代小说的分类及其演变,分文言小说、白话短篇小说、白话长篇小说三条路线比较方便。
明初文言小说中最具小说风采的传奇类小说一度恢复生机,出现了瞿佑的《剪灯夜话》,并在其影响下产生了李昌祺的《剪灯馀话》、邵景詹的《觅灯因话》(合称“三灯”)、《花影集》等作品,但此后又冷落下去,直到明中叶以后思想界文化界掀起思想解放运动和文学浪漫思潮,才又稍微振作,出现了《九龠别集》、《情史类略》、《艳异编》等或创或编的传奇作品集。此外尚有一些单篇佳作,如《中山狼传》等。志怪小说、轶事类小说、笑话也小有成就。
明代的白话短篇小说成就十分突出,达到这种文体的最佳状态,“三言二拍”成为古代短篇小说最重要的代表,冯梦龙和凌蒙初也成为古代短篇小说最重要的作家。
《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明代四大奇书,各代表了一种小说类型,也就规划了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的基本格局。
2、清朝:清代小说是中国小说史的黄金时代,这一时代产生的小说,题材广泛,风格多样,流派形成,类型齐全,质量上乘,个性鲜明,与明代小说承中有变,以《红楼梦》为代表的若干优秀杰作,攀上了中国古典小说同时也是中国古典文学的顶峰,令后世至今还难企及。
⑦ 明清时期我国小说作品有哪些
明清时期,我国古典小说的创作达到高峰。明代短篇小说的成就,除了对宋元话本的总结整理外,较突出的是“三言两拍”五部拟话本短篇白话小说集的问世。所谓“拟话本”则是模拟宋元话本的创作,明代中叶冯梦龙编选拟写了《喻世明言》(原名《古今小说》)、《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三部短篇白话小说集,通称“三言”,每部包括小说40篇,共120篇。这些作品,有一些是对宋元话本的加工,而大部分则是明代的民间创作或由冯氏自己创作的。“三言”题材广泛,反映了当时市民阶层的社会生活和反传统势力的精神以及追求自由、平等的意识。“三言”在艺术上,无论是故事情节还是人物描写,都比前代的小说创作大大迈进了一步。继“三言”之后,明末出现了凌潆初的《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通称“二拍”。“初刻”收小说四十篇,“二刻”收小说39篇,杂剧一出。“二拍”的思想和艺术价值虽不如“三言”,但对后世也有很大影响。“二拍”之后,直至清代,还有不少文人创作拟话本短篇小说,出了一些专集,乾隆以后拟话本才渐趋衰落而绝迹。今存者有明代《石点头》《醉醒石》《西湖二集》《人中画》《三刻拍案惊奇》等等。清代有《照世杯》《豆棚闲话》《西湖佳话》《十二楼》(又名《觉世名言》)等等。明末清初由署名“抱瓮老人”编选的《今古奇观》,是一部话本小说选集,共40回,它从“三言两拍”中选录40篇小说而编成的,数百年来流传甚广。除了白话短篇小说外,明清两代还出现了大批文言短篇小说,如明代瞿佑的《剪灯新话》4卷,李昌祺的《剪灯余话》4卷,赵弼的《效颦集》3卷,清代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20卷等,但成就最大的是清代蒲松龄的《聊斋志异》。这部优秀的短篇小说集收入作品491篇,其内容大都采自民间传说和野史轶闻,经作者艺术加工成为大放异彩的文言小说。小说通过谈狐说鬼的形式,表达作者对黑暗现实的愤懑,反映了作者的爱憎。全书作品构思巧妙,富有浪漫主义色彩,各篇情节曲折动人,语言精炼,确为古代文言短篇小说的艺术高峰。《聊斋志异》的流传极为广泛,现有手稿本、抄本、刻本及各家评注本传世。
⑧ 明清小说的明代小说
明代文人创作的小说主要有白话短篇小说和长篇小说两大类。
明代的长篇小说按题材和思想内容﹐又可概分为五类﹐即讲史小说﹑神魔小说﹑世情小说、英雄传奇小说和公案小说等。 代表性作品有《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等。
《三国演义》以陈寿《三国志》为蓝本﹐经各家说话人熔裁敷演﹐由罗贯中於元末明初写定。初不分回﹐只二十四卷二百四十则﹐今通行一百二十回本是清初毛宗岗改定的。此书生动描述了东汉末年群雄割据﹐三国鼎立﹐最後司马氏统一天下的复杂历史﹐结构宏伟﹐场面壮观﹐人物众多。有些人物颇具特色﹐成为某一类型人物的代表﹐如曹操﹑诸葛亮﹑关羽﹑张飞等。但总的来说﹐《三国演义》重于叙述历史事件而薄於文学创造﹐人物有类型化的倾向﹐语言半文半白﹐显示出由历史向文学嬗变的痕迹。
《水浒传》或题施耐庵著﹐或题施耐庵﹑罗贯中合著。描述北宋宣和年间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人逼上梁山﹐“替天行道”的雄壮故事。宋江事史载甚略﹐宋人话本有《青面兽》﹑《花和尚》﹑《武行者》等名目﹐水浒故事已在民间流传﹐至《大宋宣和遗事》记宋江等三十六人聚义梁山泊﹐已略具《水浒》雏形。水浒故事就是在这一基础上由文人加工写定成书的。《水浒传》情节曲折﹐故事性犟﹐善於在叙事中刻画人物﹐李逵﹑武松﹑林冲﹑鲁智深等成为妇孺皆知的文学形象﹐但虚构成份多於《三国演义》。它是中国第一部用通俗口语写成的长篇小说﹐在文学史和汉语史上都有很高价值。
神话小说《西游记》取材於唐代僧人玄奘去天竺(印度)取经的事迹﹐由吴承恩在民间传说和有关话本﹑杂剧的基础上改写而成。该书想象丰富﹐手法浪漫﹐语言诙谐﹐是白话小说中独树一帜的优秀之作。书中塑造了神通广大的孙悟空和胆小自私的猪八戒两个受人喜爱的文学形象﹐孙悟空的形象是人民群众敢於同恶势力作斗争﹑不怕困难等优秀品质的艺术概括﹐也寄托了人民战胜邪恶势力的美好理想。
刊行於明万历年间的《金瓶梅词话》在白话长篇小说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是摆脱英雄与神怪的传统题材﹐转而表现现实日常生活的创始之作。作者题兰陵笑笑生﹐前人疑为王世贞﹐不可信﹐近年又有屠龙﹑李开先﹑贾三近诸说﹐但均缺乏有力证据。该书籍《水浒传》中西门庆﹑潘金莲故事为线索﹐演成百回长书﹐虽假托宋代﹐反映的却是16世纪北方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作者熟悉市井生活和市民语言﹐描摹人情世态细致传神﹐语言泼辣生动。但书中对官僚地主放纵肉欲颇多自然描写﹐影响了这部书的价值与流布。 此外﹐较著名的明代长篇小说还有熊大木的《北宋志传》﹑郭勋的《皇明英烈传》﹑许仲琳(或曰陆长庚)的《封神演义》﹑董说的《西游补》﹑西周生的《醒世姻缘传》等﹐均在中国文学史占据一定地位。
明代描写冤狱诉讼的公案小说的兴起﹐是明后期社会政治腐败的产物。较著名的有李春芳著《海刚峰先生居官公案传》﹑无名氏著《包孝肃公百家公案演义》﹑余象斗著《皇明诸司公案》等﹐歌颂著名的清官包拯﹑海瑞﹑况锺等。但多追求情节离奇曲折﹐艺术上较粗糙﹐多夹杂迷信描写﹐并宣扬封建伦理道德观念。 同时在思想内容上也往往夹杂着鬼神迷信和封建说教。明代的短篇小说主要是白话短篇小说,白话短篇小说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明人创作的白话短篇小说是摹拟学习宋元话本的产物,故被称为“拟话本”。现存最早的明人辑印的话本集是《清平山堂话本》。收集白话短篇作品较多而且对后世影响较大的是明末天启年间冯梦龙编辑的“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和《醒世恒言》)。三书都包括宋元话本和明人的拟话本两部分。其后,凌蒙初模仿“三言”创作了《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合称“二拍”。均为拟话本。“三言”、“二拍”是明代白话短篇小说的代表作品。明代白话短篇小说比长篇小说更直接更广泛地反映了社会生活。其中爱情婚姻题材作品占很大的分量,这类作品反映了市民阶层的进步的爱情婚姻观念,批判了封建礼教的不合理性,歌颂了青年男女争取婚姻自主和幸福生活的斗争。
部分作品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罪恶和黑暗政治,写出了人民的苦难。另有些拟话本描写了小商人和手工业者的生活和思想,带有明显的时代特点。拟话本承袭了宋元话本的传统,一般都具有较强的故事性,情节生动曲折,感情色彩鲜明。它艺术手法更加成熟,特别是心理描写和细节描写更加趋于丰富细腻。比较优秀的作品有《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玉堂春落难逢夫》等。除“三言”、“二拍”之外,明代的拟话本小说集还有《石点头》、 《醉醒石》、 《西湖二集》等。明代的文言小说,是沿着唐宋传奇的线索发展而来的。较著名的文言短篇小说集有:瞿佑的《剪灯新话》、李昌祺的《剪灯余话》、邵景瞻的《觅灯因话》等。明人的文言短篇小说在写法上模仿唐宋传奇,缺乏创作新意,因而成就不高,其影响远不及白话短篇小说。
⑨ 明朝晚期的白话短篇小说,有“三言”和“二拍”,其中“二拍”的作者是谁
“二拍”指成书于明朝后期的白话短篇小说集《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它们的作者是明代著名文学家凌濛初。由于这两部作品的题材和风格都与冯梦龙作品“三言”十分相近,因此被后世合称为“三言二拍 ”,成为明代传奇小说的代表作。
在凌濛初的两部短篇小说集中,爱情故事占了不少的篇幅。作者对于这些反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追求爱情的男性和女性,是抱有一种同情和肯定的态度的。与此同时,作品中也揭露了官场的黑暗,抨击贪官污吏的罪行,这些都是他思想进步性的具体表达。但与此同时,对于这些问题他也给不出解决的方案,只能寄希望于因果报应、恶有恶报之类的迷信办法来解决问题。
此外,他还在作品中塑造了大量的商人形象,作为“士农工商”的最末位,商人在封建王朝的地位不高。但在“二拍”中,商人却占据了大量的篇幅,这也证明明朝末年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商人的地位逐渐上升。“二拍”也因此具有了明末风俗实录的价值。
⑩ 明代是短篇小说的兴盛时期,著名的短篇小说“三言、二拍”的作者分别是谁啊
三言二拍》包括冯梦龙的《喻世明言》、《醒世恒言》和《警世通言》以及凌檬初的《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每一部分都分上下册,每一册都有十万字之多,整个“三言二拍”就可谓洋洋上百万字。
《三言》原称“古今小说”,本意就是包括了宋、元、明三代的作品。下百二十篇小说里,有宋、元、明三代的“小说家”话要屯有明代人用话本体写的通俗小说;有说话人、书会才人的旧本,也有文人拟作的新篇。它包罗古今,融会场也间作品和文人的创作或再创作,前人统称之为通俗小说或话本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