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小微小说 » 婴宁短篇小说

婴宁短篇小说

发布时间: 2022-03-06 04:37:53

❶ 《婴宁》的全部翻译!!

《婴宁》的译文:

王子服,莒县罗店人。父亲很早就死去。他非常聪明,十四岁考取秀才,入泮宫读书。母亲最钟爱他,平常不让他到郊野游玩。聘定萧氏为妻,还没嫁过来就死去,所以王子服求偶未成。恰逢正月十五上元节,舅舅的儿子吴生,邀王子服同去游玩。

刚刚到村外,舅舅家有仆人来,把吴生叫走了。王生见游女多得像天上的云彩,于是乘着兴致一个人到处游玩。有个女郎带着婢女,手拿一枝梅花,容貌绝美,笑容可掬。王生目不转睛地看着女郎,竟然忘记了顾忌。

女郎走过去几步,看着婢女笑着说:“这个年青人目光灼灼像贼!”把花丢在地上,说说笑笑地离开了。王生拾起花来神情惆怅,像是神魂都丢掉了,于是怏怏地回家。到了家里,把拾来的花藏到枕头底下,倒头就睡,不说话也不吃东西。

母亲为他担忧,请和尚道士施法以消灾祛邪,病情反而加剧。身体很快消瘦下去。医师来诊视,让他吃药发散体内的邪火,王生更恍恍忽忽,像是被什么逮住了。母亲细细地问王生得病的来由,他默默地不作回答。恰好吴生来,王母嘱咐他细细盘问王生。

吴生到王生榻前,王生见到他就流下泪来。吴生靠近床榻劝解安慰王生,渐渐开始细问。王生把实情全说出来,而且求吴生代为谋划。吴生笑着说:“你的心意也太痴了,这个愿望有什么难以实现?我将代你访求她。在郊野徒步行走一定不是显贵家族。

假如她尚未许配人家,事情就一定成功;不然的话,拼着拿出众多的财物,估计一定会答应。只要你病愈,成事包在我身上。”王生听了这番话,不觉开颜而笑。吴生出去告诉王母,寻找那女子居住的地方,但探访穷尽,一点踪迹也没有。王母十分忧虑,拿不出什么主意。

但是自吴生离开后,王生的愁容顿开,吃饭也略有长进。几天之后,吴生又来了。王生问谋划的事办得如何,吴生欺骗王生说:“已经找到了。我以为是什么人,原来是我姑姑的女儿,就是你的姨表妹,现在还在等人聘定。虽然是家中亲戚婚姻有些隔碍,但以实情告诉他们,一定会成功。”

王生高兴的神色充满眉宇间,问吴生说:“住在什么地方?”吴生哄骗说:“住在西南山中,距这里大约三十余里。”王生又再三再四嘱托吴生,吴生自告奋勇地承担了下来。

王生从此之后饮食渐渐增加,身体一天一天地恢复。看看枕头底下,花虽然干枯了,还没有凋落,细细地拿在手上赏玩,如同见到了那个人。吴生不来他感到奇怪,写信叫吴生来。吴生支吾推托不肯赴召。王生因怒恨而生气,心情悒郁,很不高兴。

王母担心他又生病,急着为他选择女子作妻,稍微和他一商量,他总是摇头不答应。只是每天盼着吴生。吴生最终没有消息,王生更加怨恨他。转而又想,三十里地并不遥远,为什么一定要仰仗别人?于是把梅花放在袖中,赌气自己去西南山中寻找,家中人却不知道。

王生孤零零地一个人走,没有人可以问路,只是朝着南山走去。大约走了三十余里,群山重叠聚集,满山绿树,空气新鲜,感觉特别清爽,四周安静,一个行人也没有,只有险峻狭窄的山路。远远望见谷底,在丛花群树中,隐隐约约有小的村落。

走下山进入树林,见到房屋不多,都是茅屋,而环境十分幽雅。向北的一家,门前都种着柳树,院墙内桃花杏花还开得很繁茂,夹杂着几株美竹,野鸟在其中鸣叫。猜想是人家园房,不敢贸然进去。回头看着,对着门有块石头平滑而光洁,就坐在石头稍事休息。

不久听见墙内有女予高声叫“小荣”,声音娇细。正在静心听的时候,有一女子由东向西,手执一朵杏花,低着头自己想把花簪在头上;抬头看见王生,于是就不再簪花,含笑拿着花走进门去。王生仔细一看,这女子就是上元节时在途中遇见的。

心中非常高兴,但是想到找不到关系门路进去;想喊姨,只是从来没有来往,害怕有讹误。门内又无人可问,坐立不安,来回徘徊,从早晨直到太阳偏西,眼光顾盼,几乎要望穿,连饥渴都忘了。时时望见女子露出半个面孔来窥看他,似乎是惊讶他久不离去。

忽然一位老妇扶着拐杖出来,看看王生说:“你是哪里的年青人,听说你从早上辰时就来了,直到现在,你想要干什么?不会肚子饿吗?”王生赶忙起来行揖礼,回答说:“将在这儿等亲戚。”老妇人耳聋没听见。王生又大声说了一遍。

老妇人于是问:“你的亲戚姓什么?”王生回答不出来。老妇人笑着说:“奇怪啊!姓名尚且不知道,怎么能探亲?我看你这年青人,只不过是书痴罢了。不如跟我来,吃点粗米饭,家里有短榻可以睡,到明天早上回去,问清楚姓名,再来探访,也不晚。”

王生正肚子饿,想吃饭,又因为从这以后渐渐接近那美丽女子,非常高兴。跟从老妇人进去,见到门内白石铺成的路,路两边树上开着红花,一片一片坠落台阶上。顺着路曲折转朝西边,又打开一扇门,豆棚花架布满庭中。

老妇人恭敬地请客人进入房舍,四壁泛白,光亮如镜;窗外海棠树,枝条带花伸入屋子里;垫褥坐席,茶几坐榻,样样都非常洁净光亮。刚刚坐下,就有人从窗外隐约窥看。老妇人叫道:“小荣,赶快吃饭。”外面有婢女高声答应。对坐的时候,详细介绍家族门第。

老妇人说:“你的外祖父,是不是姓吴?”王生说:“是的。”老妇人吃惊地说:“你是我的外甥!你母亲,是我妹妹。近年来因为家境贫寒,又没男孩子,于是致使相互之间消息阻隔。外甥长成这么大,还不认识。”王生说:“我这次来就是为了找姨,匆忙当中忘了姓名。”

老妇人说:“我姓秦,没有生育,只有一个小女儿,也是妾生的。她的母亲改嫁了,留下来给我抚养,人也不算愚钝;只是教育太少,喜嬉闹,不知道忧愁。过一会儿,叫她来拜见你认识你。”没有多久,婢女准备好了饭,鸡鸭又肥又大。

老妇人不断地劝王生多吃,吃完饭后,婢女来收拾餐具。老妇人说:“叫宁姑来。”婢女答应着离开。过了不久,听到门外隐隐约约有笑声。老女人又唤道:“婴宁!你的姨表兄在这里。”门外嗤嗤的笑声不止。婢女推着婴宁进门,婴宁还掩住自己的口,笑声不能遏止。

老妇人瞪着眼睛说:“有客人在,嘻嘻哈哈,成什么样子!”婴宁忍住笑站着,王生向婴宁行揖礼。老妇人说:“这是王生,是你姨的儿子。一家人尚且互不相识,真是让人好笑。”王生问:“妹子有多大年纪?”老妇人没有听清,王生又说了一遍。

婴宁又笑起来,笑得俯下身子,头都没法抬起来。老妇人对王生说:“我说教育太少,由此可见了。年纪已经十六岁,呆呆傻傻像个婴儿。”王生说:“比我小一岁。”老妇人说;“外甥已经十七岁了,莫非是庚年子出生,属马的?”王生点头说是。

又问:“外甥熄妇是谁?”王生回答说:“还没有。”老妇人说:“像外甥这样的才貌,怎么十七岁还没有聘定妻室呢?婴宁也还没有婆家,你两人非常相匹配,可惜因为是内亲有隔碍。”王生没作声,眼睛注视着婴宁,一动也不动,根本无暇看别的地方。

婢女向婴宁小声说:“眼光灼灼,贼的样子没有改变。”婴宁又大笑,回过头对婢女说:“去看看碧桃花开了没有?”赶快站起来,用袖子掩住口,用细碎急促的步子走出门。到了门外,才纵声大笑。

老妇人也起身,叫女仆铺设被褥,为王生安排住的地方,说:“外甥来这儿不容易,应当留住三五天,慢慢再送你回去。如果嫌幽闷,房屋后面有小园可供你消遣,也有书可供长读。”

(1)婴宁短篇小说扩展阅读:

《婴宁》是蒲松龄写的《聊斋志异》中的一篇,全书共有短篇小说491篇(张友鹤《聊斋志异会校会注会评本》)(朱其铠《全本新注聊斋志异》为494篇)。它们或者揭露封建统治的黑暗,或者抨击科举制度的腐朽,或者反抗封建礼教的束缚,具有丰富深刻的思想内容。

《聊斋志异》一书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政治腐败、官贪吏虐、豪强横行、生灵涂炭,都在《聊斋志异》中有所反映,揭示了人民痛苦生活的原因主要来自贪官污吏。

《聊斋志异》在暴露统治阶级贪暴不仁的同时,还写出了被压迫人民的反抗斗争,对他们表示深切的同情。

《聊斋志异》的另一重要内容是揭露了科举考试的种种弊端。蒲松龄才华过人却名落孙山,他对科场的黑暗、考官的昏聩、士子的心理等都非常熟悉,所以写起来能切中要害,力透纸背。

❷ 聊斋志异卷二婴宁的赏析

《婴宁》是清文学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收录于《聊斋志异》卷二,约康熙十八年(1679)初步成书。 该篇小说写了书生王子服郊游遇到狐女婴宁,一见倾心、相思成疾,最终得谐鱼水的故事。作品借助婴宁这一天真烂漫、以笑著称的少女形象的刻画,表达了对封建礼教窒息女子天性的愤懑之情。

❸ 《婴宁》出自哪一部中国古代文言小说集

出自《聊斋志异》

婴宁是蒲松龄笔下笑得最美的女性,出自《聊斋志异》卷二《婴宁》篇,天真浪漫,惹人喜爱。在影视作品中也是一个人见人爱的角色。尤其是她的笑,让人久久回味。
译文
王子服,是莒县罗店人,早年没了父亲。非常聪慧,十四岁就进了学宫。母亲很疼爱他,平常不会让他去郊野游玩。和萧家订了婚,还没嫁就去世了,所以还没有娶得媳妇。正值元宵节,舅舅家的儿子吴生,来邀他一起去游玩。才到村外,舅舅家有仆人来,叫吴生回去了,王生看见游玩的女子就如云集,就乘着兴致独自遨游,有个女郎带着婢女,拿着一枝梅花,生的容颜绝代,笑容可掬。王生不眨眼的看着她,竟然忘记了顾忌。女郎走过去了几步,对婢女说:“这个儿郎眼睛亮闪闪的像个贼。”把花扔在地上,说笑着径自走了。王生捡起花很惆怅的样子,神魂都丢失了,闷闷不乐的于是回来了。到了家里,把花藏在枕头底下,垂着头丧气的睡了,不说话也不吃饭。母亲很担心他,请道士作法反而更加糟糕了,身体极快的消瘦了,医生来看他,又开药也发汗的,王生只是晕晕昏睡。母亲抚摩着他问怎么了,他默默地不回答。
正好吴生来了,母亲嘱咐他悄悄的问他。吴生到了床前,王生看见他就流泪了。吴生坐在床前安慰解劝他,慢慢的就问他怎么了。王生全部说出了心里话,并请求他帮助谋划。吴生笑着说:“你的心也很痴啊。这个愿望有什么难成呢?我会为你访问一下,走着去野外,一定不是有钱人家,要是她还没订婚,事情就成了,不然的话,拼上许多钱财,想必她家一定答应。只要你痊愈了,这事包在我身上。”王生听见,不知不觉展开容颜。吴生出去告诉了母亲,就开始寻找那女子的住的地方,只是探寻遍了,一点踪迹也没。母亲非常忧虑,想不到办法。然而自从吴生去后,王生容颜立马舒展了,饭也能吃一点了。过了几天,吴生又来了,王生问他谋划的怎么样了。吴生哄他说:“已经找到了,我以为是谁呢,原来是我姑姑的女儿,也就是你的姨妹啊,现在还没嫁出去呢。虽然说内戚之间都会避免结婚,不过老实告诉他们,没有不成的。”王生欢喜溢于言表,问:“住在什么地方?”吴生编造说:“在西南方向的山村里,离这里大约有三十多里。”王生又嘱咐了好几遍,吴生挺身承担着走了。

王生由此饮食慢慢添加,没几天就恢复了,看一下枕头底下,见花虽然枯了,却还没凋落。拿起来凝想把玩,就像见到了这个人。他怪罪吴生不来,就写信招唤他。吴生借故不肯赴约,王生很愤怒,郁郁不欢的。母亲担忧他又病了,急忙帮他商议婚事,才和他商量,就摇着头说不愿意,只是每天盼着吴生来。吴生一点消息都没有,王生就更加怨恨他了。转念想三十里路也不远,又何必仰仗着别人呢?就怀着梅花,赌气自己去了,而家人并不知道。孤伶伶的一个人走着,没有人可以问路,只是望着南边的山里走去,大约走了三十多里,只见乱山合围,空气映着树木碧绿清爽,静悄悄没有人走过,只有鸟能飞过的路。遥望着山谷里,只见乱花树丛之中,隐约有个小村落。就下山进入村里,看见房子也不多,都是茅屋,但意境很是整齐雅致。想必是人家的园亭,就不敢匆忙进去。回头看见对门。有块很大的石头光滑洁净,于是就坐在上面稍微休息。
一会儿听见墙里面有女子,长声叫唤“小荣”,那声音娇弱细腻。他正认真听时,一个女郎从东边向西走,
拿着一朵杏花,低头正要插上。抬头看见了王生,于是就不再簪花,含笑着拿着花进去了。他细看她,就是元宵节在路上所遇到的女郎,心里突然很欣喜,只是想着没有理由进去,又想要叫姨妈,但是看看又从没来往过,恐怕有差错,门里面也没人可以问讯,坐一下躺一下徘徊不定。从早上到了下午,眼看都要绝望了,连饥渴都忘记了。他不时看见有女子从里面露出半边脸来偷看,好像惊讶他为什么不离开。忽然一个老婆婆扶着拐杖出来了,对王生说:“哪里来的郎君,听说从辰时就来了,都到了现在,想要做什么呢?难道不饿吗?”王生急忙起身向她作揖,回答说:“将要探亲。”婆子耳朵昏聩没听见。他又大声说了。她于是问:“你亲戚姓什么?”王生回答不出来。婆子笑着说:“真奇怪啊。姓名都还不知道,有什么亲戚可以探呢?我看郎君,也是书痴啊。不如且跟我来,吃点粗茶淡饭,家里有短床可以躺,当到明天回去,问清楚了姓名,再来寻访,也不晚啊。”王生正肚子饿了想吃东西,又从此可以慢慢接近丽人,非常欣喜,跟着婆子进去了,看见门里面白石铺砌着道路,夹道种着红花,一片片的掉在台阶上;曲曲折折向西走去,又打开一扇门,豆角棚子和花架充满了庭院。婆子请客人进屋子,里面粉墙光亮的就像镜子,窗外面的海棠花朵,伸进房里面来,被子坐垫几子床榻等,无不洁净光泽。才坐下,就有人从窗外隐隐偷看。婆子叫:“小荣,快去做饭。”外面有个婢女娇声答应。坐下后,王生详细说了家世。婆子说:“你的外祖父,莫非姓吴吗?”他说:“是的。”婆子惊讶的说:“你是我的外甥啊;你母亲,是我妹子。多年来我因为家里贫穷,又没有个儿子,于是就梗塞了音讯。外甥长的这样,我还不认识呢。”王生说:“我这次来就是为了找姨妈你呀,匆忙就忘掉了名字。”婆子说:“我姓秦,并没生过儿女,只有个小女儿,也是偏房生的。他母亲改嫁,留给我抚养。也还不迟钝,只是缺少教训,嬉戏不知道愁闷。过一会儿,我让他来拜见。”

没多久,婢女备好饭,还有刚长成的嫩鸡。婆子劝他吃饭后,婢女来收拾东西。婆子说:“叫宁姑来。”婢女答应去了。过了很久,他听见屋外隐约有笑声。婆子又叫道:“婴宁,你姨兄在这里。”屋外吃吃的笑声不歇。婢女推她进来了,她还捂着口,笑的停不下来。婆子瞪着眼说:“有客人在,还呼呼呵呵,是什么样子?”女子忍着笑站着,王生向他作揖。婆子说:“这是王郎,你姨妈的儿子,一家人还都不认识,被人笑啊。”王生问:“妹子年纪多少啊?”婆子没听明白。王生又说了,女子又笑了,让人不能抬头看着她。婆子对王生说:“我说缺少教诲,这就知道了。年纪都十六岁了,呆傻就像个婴儿。”王生说:“小外甥一岁。”婆子说:“外甥已经十七岁了,莫非是庚午年属马的吗?”王生点头答应。婆子又问:“外甥媳妇是谁?”王生回答说:“还没有。”婆子说:“像外甥的才华相貌,怎么十七岁还没找人呢?婴宁也没有婆家,很适合配你,只可惜我们有内亲的嫌疑。”王生没有话说,眼光注视着婴宁,来不及看着别处。婢女向女子小声说:“眼睛亮闪闪的,贼的样子还没改!”女子又大笑,对婢女说:“看看碧桃开花了没?”立即起身,用袖子捂着口,莲步细碎的出去了。到了门外,笑声才放纵开来。婆子也起身,叫婢女抱了被子,为王生安排休息。说:“外甥来一次不容易,应该留下来三五天,我再慢慢送你回去,要是嫌这里深幽郁闷,房后有个小园子,可以供你排遣一下,也有书可以读。”

第二天,到了房后,果然有个半亩大的院子,细草铺在地上就像毛毡一样,杨花落在路上,有三间草房,房子周围围满了花木。他穿过花丛散步,听见树头窸窣有声响,仰头一看,见婴宁在上面。她看见王生,狂笑着都要掉下来。王生说:“不要这样,掉下来了。”女子边下边笑,自己都停不下笑声。正将到平地上,失手掉下来了,笑声这才止住了。王生扶起她,暗暗揉捏她的手腕。女子又笑起来了,靠在树上不能走路,过了很久才停下。王生等她笑声停下,于是拿出袖子里的花来给她看。女子接着,说:“都枯了。留着干什么?”王生说:“这是元宵时妹子留下的,我所以留着它。”女子问:“留着什么意思?”王生说:“以示我对你相爱不会忘记啊,从元宵节遇到你,我凝想你都得了病,自己想着会死掉,不想能看见你,希望你怜惜一下我。”女子说:“这也是很小的事,你怎么这么珍惜?等你起行时,园里的花,我会叫老仆人来,折一大捆背去送你。”王生说:“妹子傻了啊?”女子说:“怎么就是傻呢?”王生说:“我并不是爱花,而是爱拿着花的人罢了。”女子说:“这么深的感情,爱何用说呢。”王生说:“我所说的爱,不是亲戚般的喜爱,而是夫妻之间的爱啊。”女子说:“这有什么区别吗?”王生说:“晚上一起睡觉罢了。”女子低头沉思很久,说:“我不习惯和生人睡。”话没说完,婢女悄悄来到,王生惶恐就躲开了。
过些时,两人在母亲那里见面。母亲问:“到哪里去了?”女子回答说在园中一起说话。婆子说:“饭熟了很久了,有什么说不完的话,唧唧呱呱这样子。”女子说:“大哥想要和我一起睡觉。”话未说完,王生非常窘迫,急忙用眼睛瞪她,于是小声的责怪女子。女子说:“刚才这话不应该说吗?”王生气她傻,没有办法可以醒悟她。才吃完饭,家里人牵了两匹驴子来找王生。
之前,母亲等很久了王生都没回家,这才疑惑;在村里搜了好几遍,竟没一点踪迹。于是去询问吴生。吴生回忆之前说的话,于是叫他们在西南方向的山村里面去寻找。经过了好几个村子,才到了这里。王生出门来,正好碰见,就进去告诉婆子,并请求带女子一起回去。婆子欢喜说:“我有这个想法,不是一天了,只是病体不能走远路,能够让你带妹子回去,拜见认识姨妈,也很好。”就叫婴宁。婴宁笑着到了。婆子说:“有什么欢喜的,笑的总不停下?要是不笑,就是完美的人了。”于是生气的看着她。又说:“大哥想要和你一起回去,可以就收拾一下。”又给家人酒菜吃,才送他们出来说:“姨妈家田产充足,可以养闲人。到那里且不要回来,稍微学习一下诗书礼仪,也能好好侍奉公婆。就烦请阿姨,为你选一个好的夫婿。”两人于是出发了。到了山坳里回头一看,还能依稀看见婆子靠着门向北望着。到了家,母亲看到美人,惊讶的问是谁。王生回答说姨妈的女儿。母亲说:“之前吴郎跟你说的,是假的。我没有姐姐,哪里来的外甥女?”就问女子,女子说:“我不是母亲生的。父亲姓秦,去世时,我还在襁褓里,不能记得。”母亲是说:“我一个姐姐嫁给秦家,是真的,只是去世已经很久了,哪里能够还在呢?”于是细细向婴宁询问她的面庞、痣迹,都一一符合。又怀疑说:“是了,只是死了很多年了,怎么还在呢?”正疑惑的时候,吴生来了,女子避开进入房间了。吴生询问知道了原故,惆怅很久。忽然说:“这女子是名叫婴宁吗?”王生说是。吴生大叫怪事。他们问他怎么知道的,吴生说:“秦家姑姑去世后,,姑父一个人住,被狐狸缠上了,病得很重死了。狐狸生了个女儿名叫婴宁,包好放在床上,家里人都见到过。姑父死后,狐狸还不时前来。后来家人求了一道天师的符咒贴在墙壁上,狐狸于是带了女儿走了。不会就是这个吧?”大家互相怀疑议论,只听见房间里吃吃的都是婴宁的笑声。母亲说:“这女子也太憨顽了。”吴生请求当面看看她。母亲进入房间,女子仍然大笑着不理她。母亲催促她让她出来,这才极力的忍住笑,又面对着墙壁,过了好些时,才出来。只行了一下礼,就翩然转身进去了,放声大笑起来。满房中的妇女,都不禁也笑起来。吴生请求去婆子那里看看这件事的奇怪之处,也好为王生做媒。寻找到了村子,房子全都没有了,只有山花零落而已。吴生记忆姑姑埋葬的地方好像不远,只是坟堆重重,一点都分辨不出,吃惊的只得叹着气回来了。母亲怀疑她是鬼。就进去告诉她吴生说的话,女子一点都没害怕的意思。又同情她没有家,她也没有悲伤的意思,只是甜甜的憨笑而已。众人都不知道她的意思,母亲让她和小女儿一起睡下休息,天刚刚亮就来向母亲问安,婴宁做的女红,精巧无比。她只是喜欢笑,向她禁止也不停下,不过笑的时候很美丽,虽然痴狂却不损害她的魅力,人人都很欢喜和她在一起。邻家女子和少妇,都争相迎合她。母亲选择吉日为他们俩完婚,只是总害怕她是鬼物,就悄悄从日头下看她,形状影子一点都没什么奇怪之处。到了这一天,就让她打扮做新娘行礼,女子笑得厉害都不能站好,于是就算了。王生因为她比较痴傻,恐怕她泄漏了房里面隐秘的事情,但女子很是秘密,不肯说一句这个。每每遇到母亲忧愁生气的时候,女子来了一笑就好了。奴婢有点小过错,害怕遭到打骂,就求她到母亲那里同母亲说话,有过的婢女去母亲那里自首总是会得到赦免。而婴宁爱花都成了癖好,问遍了亲戚朋友,悄悄典当了金钗,去购买好的种子,过了几个月,台阶茅厕,无不种满了花。
庭院后有一架木香,本来就靠近西边邻居家里,女子总是攀登上去,摘花来插在头上玩耍。母亲不时遇见,总是呵斥她。女子一直没改。一天,这家的儿子看见了婴宁,失魂落魄的目不转睛的看着她。女子不避开反而笑起。这人认为女子的意思是喜欢他,心里更加摇荡了。女子指着墙底下笑着下来了,这人以为她是指约会的地方,就非常欢喜。到了晚上去,女子果然在那里。就靠过去奸淫她,只觉私处就像被锥子刺了一样,痛彻心扉,大叫着跌到了。仔细一看不是女子,而是一根枯木放在墙边,他私处所交接的原来是雨水琳出来的洞啊。他父亲听到声响,急忙跑来问他,他呻吟着不说话;妻子来了,才告诉实话。点火照看洞里,看见里面有只大蝎子,就像个小螃蟹的样子。老头破坏木头把它捉住杀了。把儿子背到家里,半夜就死了。这邻居就状告王生,揭发婴宁是妖怪。县令素来仰慕王生的才华,熟知他是个有好的德行的人,认为这老头诬告,将要打板子责怪他,王生为他乞求赦免,于是县令就放他出来了。母亲对女子说:“像这样子痴傻狂放,早知道太过欢喜了就会埋下忧患。还好县令明察,没有连累家人。假如是糊涂官员,一定会抓妇女到公堂上对质,那我儿子有何颜面见亲戚朋友呢?”女子严肃起来,发誓不再笑。母亲说:“人没有不笑的,但要有时候。”但女子由此竟然不再笑了,即使是故意逗她,最后也没有笑,然而整天也没有忧伤的神情。
一天晚上,她向王生流着眼泪。王生很奇怪。女子哽咽着说:“之前因为跟着你日子还少,说了恐怕你害怕我怪异。现在我看到婆婆和你,都很爱我没有别的心思,直言告诉你或许没有妨碍吧?我本来是狐狸生的。母亲临走时,把我托给了鬼母,我相跟着十多年了,才有今天。我又没有兄弟,能依靠的只有你了。老母在山里很寂寞,没有人怜惜她而把她和姑父合葬,她在九泉之下总是悲伤悔恨。你要是不吝惜麻烦花费,让她消除这个怨恨,也能让养了女儿的人家不忍心溺死女婴了。”王生答应了她,只是担心坟冢迷失在荒草里,女子说不要担心。即日夫妇两就用车子载着棺材去了。女子在荒烟乱草里面,指示了坟墓在的地方,果然发现了婆子的尸体,皮囊还在。女子抚摩着她悲伤的痛哭。抬回来后,找到秦氏的坟墓将他们合葬了。这天晚上王生梦见婆子来道谢,醒后向婴宁说了。女子说:“我晚上见了她,她嘱咐我不要惊吓到了你罢了。”王生恨不得邀请她留下。女子说:“她是鬼。这里活人多,阳气很盛,怎么能久住呢?”王生问小荣,说:“她也是狐狸,很狡黠的。狐狸母亲留下她来照顾我,每每找来食物给我吃,所以我们很感激她总不能忘记;昨天问了母亲,说已经嫁了。”由此每年到了寒食这天,夫妇俩就到秦氏的坟墓,拜祭打扫不缺礼仪。女子过了一年生了一个儿子,在怀抱里,也不怕生人,看见人就笑,也很有母亲的风度等等。

异史氏说:“看她甜甜的憨笑,像是一点都没有心肝的样子。而她在墙下面的恶作剧,试问她的狡黠谁能比得上呢!至于凄然眷恋鬼母,不笑反而哭起来,我婴宁大概是隐迹在笑的人里面的啊。我私下听说山里面有种草,叫做‘笑矣乎’,一闻就会笑得停不下来。房里面种了这样的一种草,那么合欢花、忘忧草,都比的没有颜色了。要是解语花,我正嫌她忸捏做态啊!”

❹ 为什么说蒲松龄的《婴宁》,包含了作者对封建女性的所有幻想

蒲松龄的短篇志怪小说集《聊斋志异》里的名篇《婴宁》,塑造了爱花爱笑的烂漫少女婴宁,蒲松龄对婴宁给予很高的评价,包含他对封建女性的所有幻想,但这种幻想恰恰扼杀了婴宁的纯真浪漫,使婴宁式的少女逃不开沦为“工具人”的命运。

❺ 中国古代小说《婴宁》故事梗概,要白话文的故事梗概,谢谢了!急!!!!!!!!!!!!!

聊斋中的婴宁是一位狐仙和鬼魂所生的孤女,为了能将母亲的骨骸与其所爱之人的骨头结合起来,婴宁采用计策进入了王家。王子服本是一位一心想考取科举的小书生,就因为在一次郊游遇见了婴宁。

王子服被婴宁的一个笑迷得神魂颠倒,回家以后就茶不思饭不想地思念婴宁,将婴宁给她的花一直把玩,在这之后王子服逐渐犯起了相思病,友人听说了这件事还曾好意寻找婴宁,但无果。王子服便自己出门找寻婴宁。

处于婴宁的算计中,王子服经过的院落中恰巧发出婴宁的笑声。婴宁就这样巧妙地以王子服姨母的女儿的身份嫁入到王家。婴宁过门后,也一度爱笑,有一日婴宁的笑引来后院公子欲对其不轨。

这时的婴宁使用了自己的法术,杀了这个不懂礼貌、想冒犯她的登徒子,为此婴宁的身份也就曝光,但婴宁的目的很直白,就是将其母的骨骸与其父合葬。

王子服的痴情感动了单纯善良的婴宁,美丽的婴宁以德报怨放下仇恨与王子服好好在一起生活,婚后两人育有一子,毫无疑问地,这个孩子也是非常可爱的,遗传了母亲婴宁的爱笑。

(5)婴宁短篇小说扩展阅读:

《婴宁》创作背景:

在清代前期,以才子佳人和市井家庭生活为题材的小说空前盛行,小说家的审美趣味从历史故事和神魔世界更多地转向了现实社会 。

蒲松龄生在明清易代的乱世,从青年时期便热衷于记述神仙鬼怪等奇闻异事,他把黑暗的现实社会与坎坷的个人遭遇造成的“孤愤”、“狂痴”的人生态度融入了作品中。

收集民间传说、以野史佚闻为创作素材,同时融入自己的个性创造加工,于康熙十八年(1679年)将已有篇章结集为《聊斋志异》。

《婴宁》以清初的山东地区为创作背景,在民间崇信灵异动物的基础上,蒲松龄以文学的手法对民俗进行加工改造,增加了狐仙的人性魅力,通过对神仙鬼怪常态性的民情风习作原生态的描写,对中国旧的封建制度、封建文化中的落后、迂腐、畸形以至病态的一面进行了批判性的展示和抨击。

作者简介:

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又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清代文学家,淄川(今山东淄博)人。

蒲松龄出生于一个逐渐败落的中小地主兼商人家庭。19岁应童子试,接连考取县、府、道三个第一,名震一时,补博士弟子员。以后屡试不第,直至71岁时才成岁贡生。

为生活所迫,他除了应同邑人宝应县知县孙蕙之请,为其做幕宾数年之外,主要是在本县西铺村毕际友家做塾师,舌耕笔耘,近42年,直至1709年方撤帐归家。

1715年正月病逝,享年76岁。创作出著名的文言文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郭沫若曾这样评价:“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❻ 婴宁 清代文言短篇小说

聊斋志异吧

❼ 初中课本中有没有一篇课文叫婴宁的笑

《婴宁》是清文学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收录于《聊斋志异》卷二,约康熙十八年(1679)初步成书。
这篇小说写了书生王子服郊游遇到狐女婴宁,一见倾心、相思成疾,最终得谐鱼水的故事。作品借助婴宁这一天真烂漫、以笑著称的少女形象的刻画,表达了对封建礼教窒息女子天性的愤懑。
它选在大学语文中进行讲解。

❽ 《婴宁》是蒲松龄《聊斋志异》短篇小说集中的名篇,婴宁可以说是中国古典文学人物长廊中笑得最美的女子,具

婴宁
黄东雷国画《婴宁》蒲松龄笔下最美的女性,出自《聊斋志异》卷二婴宁篇,天真浪漫,惹人喜爱。
在影视作品中也是一个人见人爱的角色。尤其是她的笑,让人久久回味。

《婴宁》之“三笑”
一笑
有女郎携婢,拈梅花一枝,容华绝代,笑容可掬。生注目不移,竟忘顾忌。女过去数武,顾婢子笑曰:“个儿郎目灼灼似贼!”遗花地上,笑语自去。”
二笑
俄闻墙内有女子长呼:“小荣!”其声娇细。方伫听间,一女郎由东而西,执杏花一朵,俯首自簪;举头见生,遂不复簪,含笑拈花而入。
三笑
婴宁
穿花小步,闻树头苏苏有声,仰视,则婴宁在上,见生来,狂笑欲堕。 女曰:“此大细事,至戚何所靳惜?待郎行时,园中花,当唤老奴来,折一巨捆负送之。”生曰:

“妹子痴耶?”女曰:“何便是痴?”生曰:“我非爱花,爱拈花之人耳。”女曰:“葭莩之情,爱何待言。”生曰:“我所为爱,非瓜葛之爱,乃夫妻之爱。”女曰:“有以异

乎?”曰:“夜共枕席耳。”女俯首思良久,曰:“我不惯与生人睡。

❾ 婴宁是哪部作品的主角

聊斋婴宁的影视版本——

1965年 香港版电影《聊斋志异·婴宁》
1987年 安徽版电视剧《狐女婴宁》
1987年 福建、南昌版电视剧《聊斋电视系列片·婴宁》
1994年 南昌版电视剧《聊斋喜剧系列·一笑三百年》
2007年 上海版电视剧《聊斋2·婴宁》
2009年 香港版电视剧《聊斋·婴宁》
2011年 北京、广西版电影《狐仙》

❿ 婴宁的故事梗概

聊斋中的婴宁是一位狐仙和鬼魂所生的孤女,为了能将母亲的骨骸与所爱之人并骨,婴宁用计进入王家。王子服本是一位一心科举的小书生,就因为在一次郊游遇见了婴宁。

被婴宁的一个笑迷得七晕八素的,回家以后就茶不思饭不想思念婴宁,将婴宁给她的花一直把玩。王子服在之后逐渐犯起了相思病,友人听说了还曾好意寻找无果,王子服便自己出门找寻。

处于婴宁的计算,王子服恰巧经过的院落恰巧发出婴宁的笑声。婴宁就这样巧妙地以王子服姨母的女儿的身份嫁入了王家。婴宁过门后,也一度爱笑,就有一日婴宁的笑引来后院公子欲对其不轨.

此时的婴宁动用了自己的法术,杀了这个不懂礼貌的登徒子,婴宁的身份也就此曝光。婴宁的目的很直白,就是将其母的骨骸与其父合葬。

王子服的痴情感动了单纯善良的婴宁,美丽的婴宁以德报怨放下仇恨与王子服好好在一起了,婚后两人孕有一子,毫无疑问,这个孩子也是非常可爱的,遗传了母亲婴宁的爱笑。

(10)婴宁短篇小说扩展阅读:

创作背景:

蒲松龄出生于书香世家,他早年也曾想借助科举入仕,可惜屡试不第,只能以教书为生。他自幼便对民间的鬼神故事兴致浓厚。据说,蒲松龄曾为了搜集素材。

在家门口开了一家茶馆,来喝茶的人可以用一个故事代替茶钱。借助这个方法,蒲松龄搜集了大量离奇的故事,经过整理、加工过后,他都将其收录到了《聊斋志异》中。

据清人笔记《三借庐笔谈》记载:蒲松龄每晨起就在大道边铺席于地,并摆设烟茶,坐待过往行人,以搜集奇闻异事。每听到一事,回家后就加以粉饰润色。

康熙元年(1662),蒲松龄22岁时开始撰写狐鬼故事。康熙十八年春,40岁的蒲松龄初次将手稿集结成书,名为《聊斋志异》,南高珩作序。此后屡有增补。

直至康熙二三十九年前后和康熙四十六年,该书还有少量补作。《聊斋志异》的写作历时四十余年,倾注了蒲松龄大半生精力。

作者介绍:

蒲松龄(1640年6月5日-1715年2月25日),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氏,现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汉族。

蒲松龄出生于一个逐渐败落的中小地主兼商人家庭。19岁应童子试,接连考取县、府、道三个第一,名震一时。补博士弟子员。以后屡试不第,直至71岁时才成岁贡生。

为生活所迫,他除了应同邑人宝应县知县孙蕙之请,为其做幕宾数年之外,主要是在本县西铺村毕际友家做塾师,舌耕笔耘,近42年,直至1709年方撤帐归家。

1715年正月病逝,享年76岁。创作出著名的文言文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郭沫若曾这样评价:“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热点内容
刘慈欣中短篇小说集 发布:2025-02-25 19:00:17 浏览:237
男主穿越游戏无敌的小说完本小说 发布:2025-02-25 18:44:52 浏览:4
青春文学经典小说推荐 发布:2025-02-25 18:30:49 浏览:222
晋江言情小说现代排行榜 发布:2025-02-25 18:24:57 浏览:173
小说是神结局是 发布:2025-02-25 18:23:19 浏览:462
最新的网络悬疑恐怖小说推荐 发布:2025-02-25 18:19:09 浏览:603
连城诀的网络小说 发布:2025-02-25 18:18:01 浏览:992
刷小说软件免费下载 发布:2025-02-25 18:11:56 浏览:684
主角背景强大的都市温馨搞笑小说 发布:2025-02-25 18:11:46 浏览:992
穿越火影又回到都市的小说 发布:2025-02-25 18:08:57 浏览:5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