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小微小說 » 張煒短篇小說

張煒短篇小說

發布時間: 2022-02-26 02:03:42

㈠ 名醫 張煒少年讀本系列讀後感

本書收錄著名作家、第八屆茅盾文學獎得主張煒自上世紀90年代至今創作的中篇小說《尋找魚王》《海邊妖怪小記》和短篇小說《鴿子的結局》《植物的印象》等共11篇。這些作晶中的主角們都有…顆美好的心靈,他們混跡於人類社會里,雖會有沖突,但最終總會化解,和人類和平共處。作者將自己對自由的強烈嚮往與積極追求裹挾在純凈的海風中,通過海邊那塊凈土上的「妖怪」們,來追尋個體存在的價值與意義。

㈡ 張煒:芳心似火txt全集下載

張煒:芳心似火 txt全集小說附件已上傳到網路網盤,點擊免費下載:

內容預覽:
張煒,1956年11月出生於山東省龍口市。原籍山東省棲霞縣。現為中國作協主席團成員,山東省作家協會主席。1975年開始發表詩歌,1980年起開始發表小說。出版有《張煒作品精選》(1-5卷)、《張煒文集》(1-6卷)、《張煒文庫》(1-10卷)等作品。代表作有長篇小說《古船》、《九月寓言》、《柏慧》、《家族》、《外省書》、《能不憶蜀葵》、《醜行或浪漫》、《刺蝟歌》等12部。其中《古船》《九月寓言》《刺蝟歌》三部,被視為作家本人最具寫作高度和探索力的小說作品。另外還有散文文論及詩歌作品三百餘萬字。作品在海內外獲獎三十餘次,被譯為英、法、日、韓等多種文字,在一些國家和地區出版外文本和繁體字單行本三十餘部。
張煒是伴隨新時期文學一同成長起來的著名作家。八十年代初,當中國作家的創作主力集中於短篇小說時期,張煒即以《聲音》《一潭清水》連續獲得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從而奠定了他在文壇的地位。從17歲寫作第一篇小說《木頭車》開始,他在短篇小……

㈢ 張煒代表作

張煒,男,1956年11月生,山東龍口人,原籍山東棲霞,當代著名作家。現為山東省作家協會主席,萬松浦書院院長。著有小說《古船》《能不憶蜀葵》《九月寓言》等,散文《融入野地》等代表作品。

㈣ 張煒的作品有哪些

張煒,男,1956年11月生,山東龍口人,原籍山東棲霞,當代著名作家。現為山東省作家協會主席,萬松浦書院院長。張煒1975年開始發表作品,1982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其處女作是《蘆青河告訴我》。他是一位擅於長篇寫作的作家。著有長篇小說《古船》、《九月寓言》、《我的田園》、《懷念與追記》、《柏慧》、《家族》、《外省書》、《能不憶蜀葵》、《醜行或浪漫》、《刺蝟歌》等;中篇小說《秋天的憤怒》、《蘑菇七種》、《瀛州思絮錄》等;短篇小說《玉米》、《聲音》、《一潭清水》等;散文《融入野地》、《夜思》《築萬松浦記》等;詩集《皈依之路》、《家住萬松浦》等;有《張煒自選集》(6卷)、《張煒文集》(6卷)、《張煒文庫》(10卷)等多種文集出版;《楚辭筆記》是他解讀和研究屈原的一部書,2009年出版的《芳心似火》是他一部談論「齊文化」的專著。2010年由作家出版社出版了一部長達39卷、約450萬字的長篇小說《你在高原》,堪稱世界文學史中最長的一部作品。 張煒的作品譯有英、法、日、德等多種外文版本,其小說也被美國、法國等國家教育部列為高等教育教材,成為高等教育考試必讀書目。

㈤ 精神的魅力 張煒 讀後感

為啥要別人的讀後感呢?自己寫的,哪怕幾十個字,都是原創,別人寫的,哪怕再多再精彩,那都是別人嚼過的,這樣費心費力的抄襲,沒有意義,不做也罷。 就是因為學生寫作業也抄、小品寫段子也抄,誰誰搞創作都抄,網路在提供便利的同時扼殺了多少創造力!

張煒是個今天來講十分難得的好作家,你要是多讀他的書文,讀懂他的內容精神,肯定能對得起你為他做的任何放棄和付出。

推薦閱讀張煒的優秀散文之一《偉大而自由的民間文學》

張煒名篇精選:散文精選 濟南:山東友誼出版社,1996年6月版。p285-290

文學一旦走進民間、加入民間、自民間而來,就會變得偉大而自由。

就作品的規模而言,沒有比民間文學再大的了。它可以是浩浩盪盪的史詩,是密集如雲的傳說,是無頭無尾的傾訴,是難以探測的大淵。

它的品格一如它的規模,恢宏大氣,自然傲岸。它的氣度之大,足可以淹沒一切粗倔的單音。它廣瀚無邊地往前推進,無所不思無所不在,舉重若輕;它思考的命題從纖若毫發到天外宇宙。為之詠唱和記錄的,有成千上萬的口與手;那數不清的強力跳動的心臟,就是它的動力,它的直接源頭。

一個神思深邃的天才極有可能走進民間。從此他就被囊括和同化,也被消融。當他重新從民間走出時,就會是一個純粹的代表者:只發出那樣一種渾然的合聲,只操著那樣一種特殊的語言。它強大得不可思議,自信得不可思議,也質朴流暢得不可思議。後一代人會把他視為不朽者,就像他依附的那片土地山脈,那個永恆的群體。他不再是他自己,而僅是民間滋養的一個代表者和傳達員,是他們發聲的器官。

它是無數心靈的滋生之物,是生命的證明。這些證明以難以言喻的方式顯示著人的尊嚴、生命的瑰麗以及生命感悟和掌握世界的強大能力。生命在此表達了自己最大的浪漫。

生命的質地是各種各樣的,可是各種生命會在無邊的時光之中被無休止地融解和冶煉。生命於是同時出現了渣滓和合金,放射出難以辨認、難以置信的光澤。民間文學作為復雜的記錄,可以是謎語、讖詞、大白話、歌與謠;可以短小數言,也可以漫長如川。

它真正大得可畏,大得奇特,一片光怪陸離。

在這泥沙俱下的大川之前,我們可以聽到漫卷一切的自然之聲。它迎送時光的方式也包含了真正的智慧,它可以藐視和嘲笑神靈,一切造化的未知。它的氣魄宏巨到不可比擬,延攬了全部的精神:偉大與渺小,崇高與卑瑣。它的全部復雜甚至稍稍有些令人不安。

當我們試圖以理性和科學的態度走進它的時候,又會面臨極大的困惑。因為它是不測的、無邊的。它只可以感知,可以截取局部,可以掬滴水,可以管窺。它實在是太大了,太費解了,在生命的個體面前,它已經是一個遙遙的存在,如遠逝的山巒和彤雲。

它堅實如冰岩鋼鐵,有時又柔軟如絲。它拒絕,又容納。

個體可以在其中穿越,逗留駐足,也可以完全消失了自己。它的確為個體留下了穿行的通道,每個人都能在其中尋到自己的過去與未來。它成為母體,養育補給,供予乳汁。它的繁衍力和再生力,無論怎樣想像都不過分。它對精神的個體,有著神秘的寬容和恩惠。

民間文學觸摸了星河一樣渺茫繁瑣的命題。它以各種方式去接近和分解神聖。神祗、古俗、史詩和神諭、社稷、美女和魔母、文獻、海妖和天神,一萬年的奧秘……集小為大,又化大為小,在精神的宇宙糾纏和編織,想像無窮,循環往復。它的胃口大得驚人,簡直是永不疲倦地消化一切。

而它的自由正與它的偉大連在一起。所有的禁忌和障礙被粉碎之後,真正的創作自由也就出現了。一旦有了這種自由,它也就無所不往、無往不勝,在歷史的長河中遨遊,在人類的高空中飛翔。

它可以超越歷史、神話。它既能高超地圖解,也能隨意地合唱。它的癲狂、痴迷、無畏和真實,都已達到了令人驚訝的地步。它輕而易舉就超越了一般的「政治的詩」,可它又會義無返顧地發出某種尖利之聲、隱喻之聲和呼號之聲,它的聲音能夠不加遏制地、反復地、奇妙地變幻;這聲音也許從某個不為人知的角落悄然萌發,爾後滋長得越來越大,無限膨脹,形成山崩海嘯之勢;也許僅僅是潛流底層,細細吟哦而不會死滅。

它不負有狹義的責任,也不受追究。它藉助和依仗了一種極為抽象的存在,可以在地表和天空飛馳。它一旦形成就屬於了每一個人,屬於時間,屬於某一個地域,比如屬於整個華北或華南,屬於歐洲或亞洲。如此廣大的一片土地構成了它的依託,所以它也就逍遙得很,神乎其神。

自由是有條件的。自由來自深刻的理解,來自強大,更來自創造者的生命特質。環顧左右,欲言又止,嚴厲的注視,反復的叮囑,庸人的自擾,雙重或多重的誤解,對命數的迷惘無知……這樣是斷不會有自由可言的。創造者不斷將想像的觸角向內收縮,在一個狹小的空間營造織結,絢麗是絕不能產生的。

正因為民間文學獲得了近似奇跡般的自由,所以我們也就真的看到了奇跡。一部部非人力所及、幾乎被誤解為神靈所賜的偉大史詩產生了——這樣的史詩竟然出產於不同的大陸,需要幾代人去整理和發掘。類似的奇跡多得數不勝數,它們潛在土壤里、摻在氣流中,說不定什麼時候就被我們的雙耳捕捉到,被我們的雙手開發出。

不可思議的想像力,膽大包天的構想,這一切都飽含在民間文學之中。從妖怪到王子,從貧兒磨難到公主的奇遇,形形色色,一應俱全。一支曲子可以唱到東方既白,一串故事可以講遍九洲四海。沒有拘束,開闊如天空,深邃如泥土;如果有誰擔心創造想像之力會貧乏枯竭,那就看一看漫漫時間之綆上,連接了多少不絕的生命吧。是他們、是人類的全體在想像……

民間文學不僅藐視一些皇皇巨著,而且有力地挑戰了專制,特別是思想的專制。它在傳達一種自在的,僅僅為生命負責的精神,創造出無數個來往於天地之間的思想的精靈、藝術的俠客。這自由的聲音是由無數個聲音匯成的,豐富蕪雜,既庄嚴高古又荒誕不經,既俚俗鄉野又殿堂神闕。這聲音是雙向或多向的,是反叛與對抗的,是恭順和不馴的,是矛盾重重和糾扯難分的;但無論如何,它放盪不羈之中仍滲透著人的原則,渾然的多聲部仍突出著抗爭的旋律。

有人會認為民間文學的全部都通俗無礙,都僅僅依賴於口頭傳遞。其實如果真的如此,也會傷害它自由的資質和屬性。它有民間的矜持和尊嚴,有民間共享的秘密,有民間自己的記錄和傳播方式,有尚待化解的隱喻,隔代相傳的寓意,有密碼,有指代,有虛似的發言人,有偽裝的嬉戲者……總之它是無所不用其極的一種文學,是以驚人的博大和開闊而著稱的一種文學。

它以自己的方式改寫著正史:政治的和藝術的,心靈的和世故的。沒有比它更巧妙的史書執筆者,也沒有比它更機智的史官。往往是不經意的一戳,就按緊了歷史之弦。

它用各種華麗的枝蔓去掩蓋一枚思想之果,於是既給後一代留下了採摘的困難,又增添了尋覓的樂趣。

如果用嚴格的規范去框束它,那就既不可能又荒唐可笑。

它甚至無法禁絕——有效的禁絕。至此我們可以看出,民間文學的自由是一種徹底的自由——獨立的精神和無邊的想像。

由於它的生命力即是人類的生命力,所以它從不孱弱。這種強大通常表現在如下方面:一是它不易侵犯,即有超乎尋常的存活能力;二是它的自我調節選擇力,即不斷趨向完美的自身校正能力。它居然能夠花上十年、二十年或長達一個世紀的時間,自發調動起無數的生命投入一部巨作的創造。這期間包含了多少改寫、刪除,多少自我判斷、去粗存精。最終那些更有力的部分保留了、凸出了,熠熠閃光了。這是人民動手打磨的結果。人民有自己的珍寶,它就是民間文學的瑰麗。

不難設想民間文學與一個當代作家的關系。他如果嚮往更大的智慧和真實,那麼就得學習永恆,就得返向民間。這個過程是心靈的歷程,而不是操作的途徑。是砂粒歸漠,是滴水入川。一切淡掉了名利的藝術,才有可能變為偉大的藝術。

偉大的藝術必然是自由的;而離開了民間的支援和支撐,從來就不會有心靈的自由。

作家簡介:
張煒1975年開始發表作品,1982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他是一位擅於長篇寫作的作家。著有長篇小說《古船》《九月寓言》《我的田園》《懷念與追記》《柏慧》《家族》《外省書》《能不憶蜀葵》《醜行或浪漫》《刺蝟歌》等,處女作《蘆青河告訴我》,中篇小說《秋天的憤怒》《蘑菇七種》《瀛州思絮錄》等,短篇小說《玉米》《聲音》《一潭清水》等,散文《融入野地》《夜思》《築萬松浦記》等,詩集《皈依之路》《家住萬松浦》等。有《張煒自選集》(6卷)、《張煒文集》(6卷)、《張煒文庫》(10卷)等多種文集出版。《楚辭筆記》是他解讀和研究屈原的一部書,2009年出版的《芳心似火》是他一部談論「齊文化」的專著。張煒的作品譯有英、法、日、德等多種外文版本,其小說也被美國、法國等國家教育部列為高等教育教材,成為高等教育考試必讀書目。《聲音》《一潭清水》分別獲1982年、1984年全國短篇小說獎,長篇小說《古船》獲人民文學出版社1985年-1986年長篇小說獎,被評為「世界華語小說百年百強」和「中國文學百年百優」,《九月寓言》獲上海第二屆中長篇小說大獎一等獎、全國優秀長篇小說獎,並被評為「九十年代最具影響力圖書」。《刺蝟歌》於2007年獲得了由美國總統亞太顧問委員會頒發的傑出成就獎(張煒是亞洲地區第一位獲得該獎項的作家)。
2010年由作家出版社出版了一部長達39卷、約450萬字的長篇小說《你在高原》,堪稱世界文學史中最長的一部作品。

㈥ 張煒有哪些作品

長篇小說 :《古船》 《當代》1986年第5期 人民文學出版社1987年8月 ,《我的田園(上卷)》 江蘇文藝出版社1991年12月 ,《我的田園》 作家出版社1996年2月 ,《我的田園》(《你在高原──一個地質工作者的手記/我的田園》) 灕江出版社2002年5月 ,《九月寓言》 《收獲》1992年第3期 上海文藝出版社1993年5月 ,《柏慧》 《收獲》1995年第2期;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1994年12月 ,《家族》 《當代》1995年第5期;上海文藝出版社1995年9月 ,《家族(增訂完整版)》 文化藝術出版社2005年1月 《懷念與追憶》 作家出版社1996年2月 ,《懷念與追憶(修訂本)》 花城出版社2004年5月 ,《遠河遠山》 明天出版社1997年6月 ,《遠河遠山(續寫完整版)》 時代文藝出版社2005年5月 ,《外省書》 《收獲》2000年第5期 作家出版社2000年10月 ,《能不憶蜀葵》 《當代》2001年第6期;華夏出版社2001年10月 ,《你在高原·西郊》 《芙蓉》2003年第1期 春風文藝出版社2003年1月 ,《醜行或浪漫》 《大家》2003年第2期 雲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3月 ,《刺蝟歌》 《當代》2007年第1期 人民文學出版社2007年1月 ,《你在高原》(1家族、2橡樹路、3海客談瀛洲、4鹿眼、5憶阿雅、6我的田園、7人的雜志、8曙光與暮色、9荒原紀事、10無邊的游盪) 作家出版社2010年3月;其中《荒原紀事》 《中國作家》文學版2010年第3、4期 , 長篇巨著《你在高原》
中、短篇小說集 :《蘆青河告訴我》 小說集 山東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浪漫的秋夜》 小說集 中國青年出版社1986年版 ,《秋天的憤怒》 小說集 人民文學出版社1986年版, 《秋夜》 小說集,中原農民出版社1987年版 ,《張煒中篇集》 小說集,中國文聯出版公司1987年版 ,《童眸》 小說集,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1988版 《他的琴》 小說集,明天出版社1990年版 《美妙雨夜》 小說集,上海文藝出版社1991年版 ,《張煒小說集》 小說集 人民文學出版社1991年版 ,《秋天的思索》 小說集 香港天地圖書公司1992年版 ,《散文與隨筆》 散文集 山東文藝出版社1993年版 ,《如花似玉的原野》 小說集,人民文學出版社1995年版 ,《張煒小說精選》 小說集,太白文藝出版社1995年版 ,《遠行之囑》 小說集,長江文藝出版社1996年版 ,《激動》 小說集,中國青年出版社1996年版 ,《張煒自選集》 小說散文集,灕江出版社1996年版 ,《致不孝之子》 小說集,山東友誼出版社1997年版 ,《東巡》 小說集,山東友誼出版社1996年版 ,《瀛洲思絮錄》 小說集,華夏出版社1997年版 ,台灣印刻出版公司2003年出版 ,《蘆青河紀事》 小說集,山東文藝出版社1998年版 ,《張煒小說選》 小說集,美國Blue Diamond Publishing Corp 1998年版 ,《逝去的人和歲月》 小說集 法國Bleu de Chine1999年版 台灣聯合出版公司2001年出版 ,《懷念黑潭中的黑魚》小說集,北嶽文藝出版社2001年版 ,《蘑菇七種》小說集,南海出版公司2001年版,台灣印刻出版公司2002年出版 ,《魚的故事》 小說集 時代文藝出版社2001年出版 ,《莊周的逃亡》 小說集,江蘇文藝出版社2003年出版 ,散文、隨筆、文論集 :《生命的呼吸》 散文集,珠海出版社1995年版 ,《純美的注視》 散文集,上海遠東出版社1996年版 ,《激情的延續》 散文集,安徽文藝出版社1996年版 ,《精神的魅力》 散文集, 群眾出版社1995年版 ,《凝望》 散文集,山東畫報出版社1998年版 ,《齊魯安泰》 隨筆集,上海書店出版社1998年版 ,《流浪的荒原之草》 散文集,浙江文藝出版社1998年版 ,《張煒散文》 散文集, 華夏出版社1999年出版 ,《楚辭筆記》 隨筆集,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流動的短章》散文集,2000年作家出版社出版 ,《最美的笑容》 散文集,陝西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心儀》 隨筆集,山東畫報出版社1996年版 ,《遠逝的風景》 散文集,學林出版社2002年出版 ,《紙與筆的溫情》 演講集,春風文藝出版社2002年出版 ,《我跋涉的莽野》 散文集,春風文藝出版社2001年出版 ,《世界和你的角落》 隨筆集,解放軍文藝出版社2003年出版 ,《心靈的飛翔》 隨筆集,學苑出版社1999年出版 ,《人的魅力》 隨筆集,文匯出版社2002年出版 ,《張煒讀本》 隨筆集,花山文藝出版社2002年出版 ,《守望於風中》 隨筆集,上海三聯出版公司2003年出版 ,《憂憤的歸途》 文論集,華藝出版社1995年版 ,《精神的絲綹》 文論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期待回答的聲音》 文論集,明天出版社1995年版 《時代:閱讀與仿製》 文論集,中國對外翻譯公司1996年版 《午夜來獾》[2][3] 演講集,作家出版社2011年4月版 詩集 :《皈依之路》 詩集,東方出版中心1997年版 《家住萬松浦》詩集 精選自選集: 《張煒作品集(五卷)》山東友誼書社1993年版 《張煒自選集(六卷)》作家出版社1996年版 ,《張煒文集(六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7年版 ,《張煒散文集(四卷)》東方出版中心1997年版 ,
《張煒選集(十卷)》2001年山東文藝出版社

㈦ 求幾篇張煒的散文

張煒的散文可分三個部分;讀收隨筆、獨語散文和對人生經歷的深情回憶。其中以獨語散文最有藝術價值。它以獨語的方式展示了一個理想主義者的憂憤、苦悶及孤寂中不絕於追求的情志。而那些紀懷文學大師的隨筆別致動人,張煒借之充分地表現了自己對人生「純粹性」的追求.
推薦散文::《芳心似火》《在半島上遊走》《耕作的詩人》《木車的激情》《歌德之勺》《融入野地》《夜思》《築萬松浦記》
散文集子:《回眸三葉》
PS:順便推薦幾本他寫的小說
長篇小說《古船》《九月寓言》《我的田園》《懷念與追記》《柏慧》《家族》《外省書》《能不憶蜀葵》《醜行或浪漫》

PS:歌德之勺 (原文)
北到南走了一趟德國。一天,我和朋友在法蘭克福的大街上閑走,突然想起了歌德,這兒有他最重要的故居啊。我和幾個朋友立刻匆匆去尋。

這是一個奇特的人物。在文學的星雲中,像他一樣的文壇「恆星」大概不會太多。在中國,也只有屈原、李白才能和他媲美。第一次讀《少年維特之煩惱》,扳指計算著作家當時的年齡,感受一個少年的全部熱烈。那時覺得如此飽滿的情感只會來自一種寫實,而不需要什麼神奇的技巧。現在看這種理解有一多半是對的。一件偉大的藝術品,究竟需要多少技巧?不知道。我們只知道它會是一位偉大的藝術家寫的,它只要源於那樣的一顆心靈。心靈的性質重於一切。

今天終於以另一種方式接近了你。今天來到了從小就覺得神秘的這位藝術家生活過的實實在在的空間。多麼不可思議,多麼幸福。我們可以用手撫摸一下詩人觸摸的東西,小心翼翼。我們試圖通過逝去的詩人遺留在器物的神秘,去接通那顆偉人的靈魂。

歌德故居是一幢三層樓房,當然很寬敞,很氣派,與想像中的差不多。書房,卧室,客廳,最後是廚房。我不知為什麼,對這個寬大的廚房特別注意起來,在那個闊大的鐵鍋跟前站了許久。記得鍋上垂了一個巨型排汽鐵罩。所有炊事器具一律黝黑粗大,煎鍋、鏟子,特別是那把高懸在牆上的平底銅勺,簡直把我嚇了一跳。

我從來沒有見過這么大一把炊勺。

這樣的炊具有沒有辦法做出精緻的菜餚,我不知道。但我可以想像出當年這里一定是高朋滿座,常常讓詩人有一場大歡樂大陶醉。可以想像酒酣耳熱之時,那一場詩人的豪放。大廚房約可以讓十幾個廚子同時操作,他們或烹或炸,或煎或炒,大銅勺碰得哐哐有聲。

詩人的一顆心有多麼纖細。我難以想像他需要這樣的一間廚房。為什麼,想不出。這樣一間廚房足可以做一家大飯店的操作間,太大,太奇怪。

主要是勺子太大。

從廚房中走出,到二樓,又到三樓——那裡主要是一些關於詩人的各種圖片,它們懸滿了牆。我沒有看到心裡去。我好像還在想著那把大勺子。它是銅的,平底,勺柄極長。我就是弄不懂它是做什麼用的……人的一生無非是「取一勺飲」,而對於像歌德這樣的天才,其勺必大。這樣一想,似乎倒也明白了。

關於詩人的全部故事,我所知道的一些故事,都在這個時刻從腦際一一劃過。回想他那兩卷回憶錄《詩與真》,還有他與那個年輕人的談話錄(愛克曼《歌德談話錄》),感受著一個長壽老人的全部豐厚。他在魏瑪宮廷任過顯赫的官職,一度迷過光學研究。長篇短篇戲劇樣樣皆精,一部《浮士德》寫了幾十年……是的,他像所有人一樣,只是一個過客,只是「取一勺飲」。然而他的「勺子」真的比一般人大上十倍二十倍。

關於歌德,有一段話我們是耳熟能詳了。恩格斯曾這樣說:「在他心中經常進行著天才詩人和法蘭克福市議員的謹慎的兒子、可敬的魏瑪的樞密顧問之間的斗爭;前者厭惡周圍環境的鄙俗氣,而後者卻不得不對這種鄙俗氣妥協,遷就。因此,歌德有時非常偉大,有時極為渺小;有時是叛逆的、愛嘲笑的、鄙視世界的天才,有時則是謹小慎微、事事知足、胸襟狹隘的庸人。」

在法蘭克福的歌德之家,我們能夠很具體地理解恩格斯的這段話嗎?在他的故居中,徘徊於詩人的物品之間。突然,上一個世紀的特異氣息濃烈地涌來……

中篇小說《秋天的憤怒》《蘑菇七種》《瀛州思絮錄》等
短篇小說《玉米》《聲音》《一潭清水》
望採納 3Q

㈧ 著名作家張煒的作品

《古船》、《外省書》、《醜行或浪漫》、《家族》、《我的田園》、《西郊》《古船》《九月寓言》《我的田園》《懷念與追記》《柏慧》《家族》《外省書》《能不憶蜀葵》《醜行或浪漫》《刺蝟歌》等,處女作《蘆青河告訴我》,中篇小說《秋天的憤怒》《蘑菇七種》《瀛州思絮錄》等,短篇小說《玉米》《聲音》《一潭清水》等,散文《融入野地》《夜思》《築萬松浦記》等,詩集《皈依之路》《家住萬松浦》等。有《張煒自選集》(6卷)、《張煒文集》(6卷)、《張煒文庫》(10卷)等多種文集出版。《楚辭筆記》是他解讀和研究屈原的一部書,2009年出版的《芳心似火》是他一部談論「齊文化」的專著。、《懷念與追記》

其實我自己看的還不錯的就是古船,描寫兩性之間淡淡的朦朧的柔情。還有能不憶蜀葵也還行、

㈨ 張煒《古船》的簡介 來不及看原著了 大家快幫忙告訴我基本內容啊

《古船》簡介:

《古船》以膠東小鎮窪狸鎮自土改至改革開放40餘年的歷史作背景,講述了隋、趙、李三個家族之間的恩怨情仇,真實地再現了那個特殊年代裡人性的扭曲與異化以及在改革大潮的沖擊下那片土地的變遷。

作品通過家庭的滄桑抒寫了靈魂的困境與掙扎,以一個古鎮的歷史折射了整個中國的歷史進程,是「民族心史的一塊厚重碑石」。

《古船》是張煒的一部具有深厚歷史和文化底蘊的小說,描寫了膠東蘆青河畔窪狸鎮上幾個家庭40多年來的榮辱沉浮、悲歡離合,真實地再現了那個特殊年代裡人性的扭曲以及在改革大潮的沖擊下,那塊土地的變化。它是當代中國最有氣勢,最有深度的文學傑作之一。

是「民族心史的一塊厚重碑石」。它以一個古老的城鎮映射了整個中國,以一條河流象徵生生不息的生命,以一個家庭的滄桑抒寫靈魂的困境與掙扎。作者以細膩而飽含深情的筆觸,勾勒眾生,文本深厚而富有感染力。《古船》獲得莊重文文學獎、人民文學獎等重要獎項。

(9)張煒短篇小說擴展閱讀:

《古船》創作背景:

20世紀八十年代中期,中國文壇上興起了一股「文化尋根」的熱潮,作家們開始致力於對傳統意識、民族文化心理的挖掘,他們的創作被稱為「尋根文學」。文化尋根意識包括三個方面:第一,在文學上美學意義上對民族文化資料的重新認識和闡釋,發掘其積極向上的文化內核。

第二,以現代人感受世界的方式去領略古代文化遺風,尋找激發生命能量的源泉;第三,對當代社會生活中所存在的醜陋的文化因素的繼續批判,如對民族文化心理的深層結構的深入挖掘。但這些方面並非絕對分開,許多作品是綜合表達了「尋根」的意義。

綜合來看,「尋根派」的文學主張是希望能立足於我國自己的民族土壤中,挖掘分析國民的劣質,發揚文化傳統中的優秀成分,從文化背景來把握我們民族的思想方式和理想、價值標准,努力創造出具有真正民族風格和民族氣派的文學。

雖然打出了「文化尋根」的旗號,但對於什麼是「文化」,這些尋根作家們卻莫衷一是。大多數作家選取了自己最為熟悉的某個地域做為切入文化層面的基點。而張煒,則選擇了自己所熟悉的農村為背景,進行了一次鄉野文化尋根之旅。

回顧歷史,我們可以明顯地發現,每一次社會變化的時期同時也是人的思想變遷、保守與疑慮迸發的階段,從某種意義上說,任何一次社會轉型或動盪都會引起知識分子新的精神覺醒和價值重鑄。正如雅斯貝爾斯所描繪的「一戰」後人們的精神狀態一樣。

處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的中國同樣面臨社會改革的震盪——當然,這種震盪主要指的是文化和精神方面。當社會的中心價值和標准已經解體,面對「無名」的時代,很多人不可避免地陷入到無可自拔的虛無與苦痛中去。

作為文化精英的知識分子,尤其比其他人有切入肌膚的痛感。他們或固守傳統以求靈魂的安妥,或以新的勇氣尋求新的信仰和價值,或以絕望的心態去哀嘆魂靈之死。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古船》

㈩ 誰知道張煒的具體生日寫《古船》和《柏惠》的。

作家簡介:
張煒,1955年11月生,山東龍口人,原籍棲霞。1980年開始創作,作品主要有長篇小說《古船》、《九月寓言》、《柏慧》、《家族》,中篇小說《秋天的憤怒》、《蘑茹七種》等,短篇小說集、散文集《玉米》、《融入野地》、《夜思》等。現已出版《張煒作品選》五卷。現為山東作協專業作家。

熱點內容
軍火女總裁的言情小說 發布:2024-12-05 02:44:56 瀏覽:894
詠春拳都市小說 發布:2024-12-05 02:33:20 瀏覽:261
樂書小說免費版app最新版下載 發布:2024-12-05 02:33:11 瀏覽:63
總裁小說施 發布:2024-12-05 02:11:01 瀏覽:966
古代小說經典語錄霸氣 發布:2024-12-05 02:10:53 瀏覽:415
總裁甜寵懷孕小說 發布:2024-12-05 02:04:23 瀏覽:508
校園從菜鳥到游戲高手的小說 發布:2024-12-05 01:57:52 瀏覽:868
古代經典言情小說推薦必看 發布:2024-12-05 01:51:27 瀏覽:124
網路小說中引用歌詞 發布:2024-12-05 01:51:19 瀏覽:344
萬閱小說免費閱讀app預約 發布:2024-12-05 01:46:32 瀏覽: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