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輕小說
❶ 為什麼很多輕小說都是12卷終結
首先,大多數輕小說都是在一卷的時候完成的。這一事實應該得到承認。
許多輕小說都是競爭的結果,這導致了內容的產生時,一卷就完結的小說在獲勝的過程中獲得了這一優勢。
其次小說的長度是無法定義的,畢竟,一卷實際也可是長卷,六卷,十卷,甚至超過一百卷也可以定位成長卷。
事實上,12卷並不是一個小數目,而且非常成功的作品才可以達到12卷。除了河馬打字機,一個正常人一年有3卷,4卷,12卷也要有3-4年了。
你可以看到這么多的12卷+小說,因為這些都是輕小說的好品質。
❷ 為啥那麼多人覺得輕小說要比網文高
不談套路,套路這種東西很大程度上無人能有本質意義上的創新
一,日輕屬於ACGMNXXXX這個巨大而復雜的產業系統里,國內的愛好者都TM是宅啊,至少是泛二次元了。網文受眾什麼人都有。
二,對於角色精神世界,生命歷程,內心活動的著墨比重和價值基調上的差異
ACG圈的東西,包括日輕,價值取向上是比較理想化,道德化的,很多老好人,老實人,經常舍己為人,或者為沒能做到什麼而內疚等等等。經常有回憶,迷茫,思考當下,思考人生,躊躇,徘徊,踟躕不前,陷於各種各樣的矛盾,糾葛,被希望和失望的反復所折磨,對人性產生懷疑,對社會產生失望,對生命本身開始絕望……這個時候他邂逅的各種各樣的人特別是女主開導了他,改變了他對很多東西的看法,獲得了成長。boy meets girl,互相影響,互相成長。故事舞台可能從來沒出過當地,但是看到結尾不光主角很多角色都產生了不少變化,甚至離別了乃至死別了。你看到的是人生,是生命歷程,是心靈的旅程。而網文太多走了N個位面了還是那個熟悉的味道的情況,換句話說只有物質世界的變化比如武功,沒有什麼精神上的質性變化。當然我這里說的ACG作品也是那些真正的文藝作品了。
而網文則是流行厚黑,痞氣,叢林法則,看誰拳頭大,甚至於流氓,再就是中國特色的屠日滅美民族主義。。。日本作品可能抗中奇俠但不會去屠誰誰。。。再就是我剛說的沒有多少精神上的變化和成長了。我認為後者的取向確實比較垃圾甚至傻逼,盡管前者有狗血的時候。
其實這個精神世界的描繪問題,非常依賴深入的心理活動描寫,也就是你看到主角他在「想事情」,「想怎麼辦」,「想人生」;但是網文里主角的心理活動是直白而簡單的,很少很少見到糾葛,躊躇,迷茫這種情況,也基本上最多幾句話了。殺人就殺人了,死就死了,就這么簡單,當然日系作品的一個反面就是真殺就殺了的情況下主角掙扎得不行,比較狗血,但這是筆力的問題,想寫沒寫好。
我思故我在,精神世界是非常非常重要的。網文很多時候主角成了線索,其他角色成了NPC,變成了走地圖網游記錄。對精神,思想這個層面的矛盾,變化,成長的關注是日系一大勝場。而且說真的,這也是文字媒體的特長,我總覺得愛看小說的人不是來求爽的,總還是需要點其他的東西,不然為什麼不去打游戲?事實上如今大眾的碎片時間娛樂手段更多是手游。JUMP系漫畫的創作形式,特點我覺得其實比起日輕更接近起點文,更新得快,換地圖,升級打怪,越級殺敵,宏觀敘事……友情,努力,勝利三要素,沒愛情但有友情,這個網文里。。。主角朋友叫啥來著。。。而且心理描寫也挺多的,動不動回憶個年少時的孤獨啊什麼的。
網路小說里也有這種,但少,日輕里我感覺還是相對而言多。就最優秀的作品裡也是這樣,確實是靠不同的地方優秀,但我更傾向於日系。這個地方比劇情重還是角色重要更重要。
其實第二點大部分是後來補充後的結果,所以導致和接下來的第三點有重疊,不過也算是啟下吧。
三,是作為文學,不論是網文還是輕小說還是別的啥玩意兒,只要你寫得好應該還是有相當程度的普世接受力的。哪怕是中國修真,日本怪談,其實也就是奇幻或者說幻想文學罷了。當然修真確實比較獨特。
所以第三點上我得說文化作品的質量上日本還是要強很多的。愛好者們之所以翻譯,之所以學習日語,確乎還是因為存在很多真正能夠感動人,熏陶人,滋養人,讓人們能夠對世界,人生有所思考,有所啟發的作品,也就是「內涵」和「思想」。
中國的網路小說也有精品,但更多的是讓你覺得「精彩」,幾乎無法讓我流下眼淚,或者引起我的什麼思考,引起我的什麼共鳴。除卻思想的話,寫作技法也是,網路小說有成田良悟那種寫法的嗎,恐怕少見,那種東西與傳統的神秘懸疑小說(ミステリー),推理小說也是有關系的。
成田的寫法就是POV,只是他用得比較極端,但這種寫法在日系裡很常見。各種倒敘,穿插,時間軸切成好多個碎塊按照作者需要的順序打亂敘述,形成順敘無法擁有的效果。這個本身是非常常見的寫作技巧,但中國網文都是線性直鋪,別說打亂時間線了,倒敘都很少見到。我認為技法不是小說本質,但是挺重要的。像是科幻之類涉及時間旅行什麼的,倒果為因,形成因果循環就非常重要了。
總體而言中國的網路小說精品更多是優秀的娛樂,而在日輕里挑一些拔尖的,是有著很強的嚴肅文藝作品之感的。從閱讀體驗上而言,你看這些拔尖的日輕,經常會有一種思考著的,情緒涌動著的感覺,因為探討了人性與社會等等等。但是網文再精彩,我是沒思考過什麼,你也很難看到作者有什麼對於文史哲的獨到見解。
談起網文,人們經常說「精彩」,「好」,「帶感」談起日輕,我發現阿宅和我都在說「感動」,「哭了」,「悲傷」,「人生啊」之類的詞。我覺得後者更為重要,至少我更多是追尋後者,我認為這是更為永恆,更能在腦海里留下印記的東西。
舉幾個樣板說明一下我眼中「什麼是好的小說」
網文:悟空傳,誅仙,紫川。
輕小說:空之境界,Fate/Zero
其實我沒怎麼看過輕小說,我更多是從改編動畫了解這些作品的故事,或者是ADV游戲,但是我覺得也能說明拔尖的ACG作品,它的故事,主題,文學性是怎樣的。所以再舉些非日輕的例子,很多按照輕小說的樣式出過小說版,這里都算我認為的「好的小說」
ADV游戲(本質上是小說):fate stay night,沙耶之歌,月姬,命運石之門
我只看過動畫但原作是小說的:harmony(和諧),來自新世界
接下來是沒達到我那個「好小說」標准但代表了網文特色或一定程度上達到的網文
宏大敘事,本土特色,世界觀設定水準高且具有真正意義上的創新,練級奪寶走地圖這種網文特色的高端呈現,但無甚情感……:佛本是道
劇情精彩,有相當部分確實能感動到人,女性角色有存在感,有情有義:褻瀆,傭兵天下
設定驚人,具有創新要素,雙主角一文一武,女性角色有存在感,有情有義,但情感描寫不是那麼令人印象深刻:無限恐怖
變身要素過於致命,精彩紛呈但後續乏力,女性角色有存在感特別是男主本身但情感描繪還是比較欠缺:魔法學徒
小白文代表作家初期作品,文質自不夠但卻罕見地對女性角色下了一定功夫,並且沒有種馬,相守一生:善良的死神(特別獎)
再接下來是沒那麼完美但體現了日系特色也相當感動到我,但我沒看過原作小說的作品
作品世界觀與插畫的完美融合,對西方神話傳說和奇幻文化的巧妙取用和剪裁下的日式奇幻經典,劍與魔法+科幻的日式奇幻常見特徵的優秀體現:聖魔之血(這個倒是看過小說版)
將社會的存在給模糊化,在簡單的「世界,我,她」的末世框架下我與她的一曲戀歌,悲壯而浪漫:伊里野的天空、UFO的夏天,最終兵器彼女
始終在日系流行文化中占據重要位置的科幻要素的優秀使用:屍者的帝國,虐殺器官,心理測量者
四,灌水強度的差異
網文灌水實在太過厲害,輕小說相對而言還是比較精悍的,這當然與創作形式有關,但是不得不說看一篇網文到完結的時間能看好多部輕小說或普通小說。
單位時間性價比遜色很多,這個等你上班了是太有感受了,不太可能看那些鴻篇巨制的「雄文」網路小說了,更需要的是精緻的小品。
中國網文最大問題還是「沒有情感」。無情無感動就很難成為文學,哪怕是大眾文學,這個太致命了。讀者看完只會覺得「太屌了」,然後就過了,而不會對他這個「人」產生什麼影響,不會再被想起來。
ACG圈的很多東西不論我們覺得咋樣小學生看過還是會講「教會了我人生的道理。」,也許若干年後覺得也沒那麼簡單,但是當下卻可以令人講出這種話,網文太難了
❸ 為啥輕小說沒有簡體中文
因為國內沒有版權。
輕小說是一種盛行於日本的通俗文學體裁,可以解釋為「可輕松閱讀的小說」。輕小說是以特定故事描繪手法所包裝的小說,其手法的特色在於提高故事傳遞給讀者的效率。
❹ 為什麼很多人對輕小說有偏見
輕小說 解釋為青年小說 或者是易於閱讀的小說 大家普遍認為不夠深刻 比如劇情太過想當然 結局一定是圓滿的 而少有悲劇 主人公很年輕 不成熟 還有行業很大 作品多 泥沙俱下 有很多制式可循 商業氣息很濃 作者出於賺錢考慮 開長篇的話 往往會在主線精彩的東西之間填加很多無關痛癢的情節 一個作者曾說過 第一集當劇場版寫 之後都是tv版
還有 輕小說多與日本動漫有關 或者說形式本身源自日本? 這個「日本」 也挺拉仇恨
以上是輕小說自身和行業發展的弊病 但是不得不說 這類小說里也有很多優秀的作品 也有自己的特點 比如 無所不包 雜學性很強 想像力豐富 作者匠心獨運 很多作品世界觀讓人眼前一亮
還有傳達的感情多純粹 熱情 向上 責任感 勇氣 同伴間的信任 對邪惡的厭惡 對弱者的保護 對生活的愛 都是 常見的主題
簡單易讀 情節曲折 吸引人 (這也讓大家批評它不耐讀 雖然是以出奇制勝來吸引人 但是說到底最後「奇」看多了 只是把讀者們的思維變得「重口味」了而已)
偏見多半是由讀過的人總結出一項事物的弊病之後被傲慢的不了解之人妄加理解 誇大 惡意解讀產生的 可能有些人一輩子也不會去看輕小說 是興趣、經歷和機緣使然 不能強求 他們也同樣沉迷於自己關注的東西 所有興趣皆無優劣之分 人類會無意識的認為自己喜歡的高於別人的愛好 貶低別人抬高自己 這也是偏見產生的原因(尤其是同類型事物之間的矛盾 韓劇 美劇 日本動漫 國產劇 國產動漫。。。)
總之 自己覺得好才是這的好 自己在閱讀中能有所觸動 心情愉快就行了 真正的優劣在於作品本身好不好 它的作者有多認真 多真誠 其實「輕小說」這個詞只是一個無關作品優劣的標簽而已
❺ 為什麼日本的輕小說讀起來怪怪的
文風問題,輕小說大多是第一視角,且有關內心活動也十分詳細,當然上面說的也是一大原因
❻ 為什麼輕小說有這么獨特的魅力呢
我認為日本輕小說的故事情節要比中國玄幻這類的要好,中國玄幻感覺都進入了一個套路里,幾乎都是同樣一個世界觀,不是魔法就是修真、異能和都市,而日本輕小說就不同了,幾乎一本小說就是一個新的故事,雖然也有涉及魔法這類的,但是感覺都不同,而且輕小說沒本書都有自己獨特的術語,就不如魔法禁書目錄,裡面的異能魔法和中國的相比,你自然能夠輕易地發現不同之處吧,,,然後我感覺就是輕小說的文筆要比中國的優美很多,中國的大多都是小白文,千篇一律,看都看煩了。如果你說的是中國名著,那就沒什麼說頭了,現在又有多少人喜歡看這類,大家都愛幻想,自然很多人喜歡輕小說,中國玄幻,然而輕小說的故事更是吸引人
❼ 日本動漫 為什麼都是輕小說改編的
因為你只見過輕小說改成動漫,原創動漫和游戲出名了再出版小說的基本沒有(因為劇情都知道了很難再改,出了也沒人買) 電影也是一樣的道理,都劇透完了再改小說就很難。
❽ 為什麼輕小說的男主大多是lsp
嘛,許多人喜歡這個情節,或者說,不少人心裡都有這樣一個人,現實裡面不能實現,那就在小說裡面表達出來了,哈哈。
❾ 為什麼輕小說里的設定一般都會比漫畫設定要更完整
關於人物設計,不僅僅是輕小說,不限定於輕小說,所有小說都是如此,在寫稿之前就決定好人物的性格,經歷等一切,對於作者來說是一個共識,因為如果不提前設定好,而是邊寫邊想的話,會讓小說中出現很多bug,估計讀者們會一下子讀出來。
❿ 為什麼輕小說要那麼久才更新
看不下去了... - -!
輕小說之所以更新的慢,有兩個主要的原因,首先是資源,一方面是作者寫作速度的原因往往最快也要幾個月出一本,出了之後,還要留學在那邊或者是有渠道買到實體的大大掃圖原文的生肉資源,這樣就會慢一點。另一個原因就是翻譯, 有些輕小說如果比較冷門,或者不被國內的宅們熟知,一般就不會有人翻譯,或者說即便有人翻譯,在過了幾卷之後,覺得內容上不吸引人,後面小說再出新卷的時候就不會太快的翻譯(很多坑就是這樣形成的)。即便是一些大熱的輕小說,由於人力上的原因,也不太能很快翻譯出來。最簡單的舉個例,拿本人經常潛水的某國來說,一些較冷門的輕小說可能翻譯的童鞋比較少,往往就一個人慢慢的翻。但像一些比較大熱的(如零之使魔)基本上一出新書 大家就會一群人一塊翻(一人一章或幾章)那樣肯定就會比較快。
以上~ 希望能解決樓主的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