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克申短篇小說考試
㈠ 舒克申的人物簡介
瓦西里·馬卡羅維奇·舒克申,俄羅斯作家、電影導演、演員。 1929年7月25日出生於蘇聯阿爾泰邊疆區斯羅斯特基村一農戶。17歲離家謀生,當過鉗工,後在海軍服役。1955年加入蘇共。退伍後在農村任教師,當過夜校校長。1959年考入蘇聯國立電影學院導演系,並開始發表文學作品。1961年畢業後任高爾基電影製片廠導演,並定居莫斯科。
舒克申從影後編導過許多電影,1957年第一次在影片《兩個費道爾》中扮演主要角色,獲得好評。他自編自導的第一部影片是在1964年《有這么一個小夥子》,並在其中扮演主角。該片不僅在全蘇電影節上獲獎,而且在第十六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上獲金獅獎。1973年他再度自編自導自演了影片《紅莓》,該片在全蘇電影節上又獲大獎。另外,他還在自導和其他人導演的電影中扮演過主要角色,1971年因在影片《湖畔》中飾演主角而獲蘇聯國家獎。1964年被授予「俄羅斯聯邦功勛藝術活動家」稱號。他主演的影片還有《阿廖卡》、《金色列車》、《普通的故事》和《他們為祖國而戰》等,他導演的影片還有《你的子弟》、《奇怪的人們》和《土炕上木凳》等。他參與演出的電影共有25部之多。
作為作家,舒克申也頗有成就。一生寫過兩部長篇小說;7部中篇小說(包括他獨創的電影小說和話劇小說);125篇短篇小說以及多部電影劇本。在眾多創作中,以短篇小說最具影響,也最能代表其藝術風格。在蘇聯批評界,他通常被稱作「農村作家」,因為他的創作題材主要源於農村,且多數作品都具有較廣闊的社會內涵,體現出主體對題材的超越,並顯示出一定的哲理性。他是一位風格獨特的作家,作品中常帶有喜劇色彩。但在滑稽可笑、乖訛被理的後面總是包含著十分嚴肅的內容,既歌頌了勞動人民的善良與真誠,又無情的諷刺和針砭了社會丑惡的一面。
舒克申的作品短小簡朴、線索單純、編排緊湊自然、情節發展迅速,富於外在行動和突然轉折;敘述上多採用客觀型,善於讓人物自我展示。代表作有短篇小說集《鄉村居民》、《在那遙遠的地方》、《有個性的人們》、《明月下的談話》等和長篇小說《柳巴文的一家》。他的劇本《您的兒子和弟弟》曾獲1967年俄羅斯聯邦國家獎金。1974年10月2日,當他在頓河拍攝影片《他們為祖國而戰》時猝然逝世,當時正值其創作的高峰期。死後,於1976年被追授列寧獎金。
㈡ 入選蘇教版高中語文課本的外國文學
必修一 青年在選擇職業時的考慮(節選)/[德]馬克思
獲得教養的途徑/[瑞士]赫爾曼·黑塞
必修二 最後的常青藤葉/[美]歐·亨利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節選)/[美]海倫·凱勒
鳥啼/[美]勞倫斯
一個人的遭遇(節選)/[蘇聯]肖洛霍夫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德]海因里希·伯爾
安妮日記/[德]安妮·弗蘭克
必修三 肖邦故園/ [波蘭]雅-伊瓦什凱維奇
祖國土/[蘇聯]阿赫馬托娃
品質/[英]/高爾斯華綏
致西伯利亞的囚徒/[俄]普希金
啊,船長,我的船長喲!/[美]惠特曼
我有一個夢想/[美]馬丁·路德·金
一滴眼淚換一滴水/[法]雨果
辛德勒名單(節選)
不自由,毋寧死/[美]帕特里克·亨利
奧林匹克精神/[法]顧拜旦
必修四 羅密歐與朱麗葉(節選)/[英]莎士比亞
舊日的時光/[英]羅伯特·彭斯
箭與歌/[美]朗費羅
論厄運/[英]培根
人是能思想的葦草/[法]帕斯卡爾
我為什麼而活著/[英]羅素
短篇小說選讀 看不見的珍藏/[奧]茨威格
萬事通/[英]毛姆
秋天/[蘇聯]舒克申
紀念愛米麗的一朵玫瑰花/[美]威廉·福克納
交叉小徑的花園——獻給維克托里亞·奧坎波 /[阿根廷]伯爾赫斯
伊豆的舞女/[日]川端康成
殺人者/[美]歐內斯特·海明威
魔桶/[美]伯納德·馬拉默德
中外戲劇名著選讀 玩偶之家(節選)/[挪威]易卜生
羅密歐與朱麗葉(節選)/[英]莎士比亞
俄狄浦斯王(節選)/[古希臘]索福克樂斯
慳吝人(節選)/[法]莫里哀
等待戈多(節選)/[愛爾蘭]塞·貝克特
㈢ 舒克申的生平年表
1929年7月25日:舒克申出生在阿爾泰邊疆區比斯克市郊的小村莊――斯羅斯特基。
1943年:從斯羅斯特基村七年制學校畢業,進入比斯克市汽車技術學校學習。中途退學。
1945年:加入斯羅斯特基村集體農庄,參加勞動。
1946年:離開故鄉。
1947年5月~1948年1月:進入機械聯盟托拉斯工作,後被派往卡盧加市渦輪機廠工作,任鉗工。
1948年1月~4月:從盧卡加市渦輪機廠來到弗拉基米爾市,在工廠擔任拖拉機手。
1948年4月~1949年8月:先後參加5號鐵路修建工作、車站發電站和鐵路橋建設工作,任鉗工、雜工。
1949年10月29日:被列寧兵役委員會徵收入伍。開始在波羅的海艦隊服役。
1950~1952年:從波羅的海艦隊來到黑海艦隊服役。軍銜是上等水兵,擔任無線電報務員工作。期間參觀了塞瓦斯托波爾市海洋圖書館。
1953年1月:由於胃病,黑海艦隊海軍總醫院醫學委員會批准舒克申復員回鄉。
1953年春:通過斯羅斯特基村32中學考試,獲得成人教育證書。
1953年10月~1954年6月:在斯洛斯特基村青年學校教授俄語、文學、歷史課程,並兼任校長工作。
1954年6月:來到莫斯科,通過蘇聯國立電影學院入學考試。
1954年8月25日:成為蘇聯國立電影學院導演系學生,師從著名導演米哈依爾.羅姆。
1954年~1960年:蘇聯國立電影學院學習。
1958年:舒克申參演馬林.胡齊耶夫執導的電影《兩個費奧多爾》(《Два Федора》),任主角。
1958年8月:在《接班人》雜志發表短篇小說《馬車上的兩個人》(《Двое на телеге》),這是舒克申第一次公開發表文學作品。
1959年:參演電影《金色列車》(《Золотой эшелон》),劇中飾演安德烈.尼佐夫采夫。
1960年:參演電影《平凡的故事》(《Простая история》),飾演伊萬.雷科夫。完成畢業導演作品《Из Лебяжьего сообщают》。
1961年:參演電影《阿廖卡》(《Аленка》),在電影《當小樹成材的時候》(《Когда деревья были большими》)中飾演集體農莊主席,並在電影《米什卡、謝廖卡和我》(《Мишка, Серега и я》)中飾演根納季.尼古拉耶維奇。
1963年:出版第一本書《鄉村居民》(《Сельские жители》),青年近衛軍出版社。
1963年開始:舒克申成為高爾基電影製片廠導演,並自編自導了電影《有這么一個小夥子》(《Живет такой парень》)。
1964年:電影《有這么一個小夥子》(《Живет такой парень》)獲得在列寧格勒舉辦的全蘇電影節主獎,和第十六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金熊獎。
1965年:執導的電影《你們的兒子和兄弟》(《Ваш сын и брат》)上映。長篇小說《柳巴文一家》(《Любавины》)出版,蘇聯作家出版社。參演電影《大海,你是什麼?》(《Какое оно, море》),飾演若爾卡。
1966年:參演電影《記者》(《Журналист》),飾演葉甫蓋尼.科爾帕切夫。
1967年11月: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授予舒克申勞動紅旗勛章。
1967年12月:舒克申自編自導的電影《你們的兒子和兄弟》(《Ваш сын и брат》)獲得俄羅斯聯邦共和國瓦西里耶夫兄弟獎金。
1968年:出版小說集《那裡,在遠方》(《Там, вдали》),蘇聯作家出版社。
1968~1969年:舒克申自編自導電影《怪人》(《Странные люди》)。
1969年:由於在蘇聯電影藝術領域的突出成就,被授予俄羅斯聯邦功勛藝術家稱號。
1970:出版短篇小說集《鄉親們》(《Земляки》),蘇維埃俄羅斯出版社。
1971年:由於在謝爾蓋.格拉西莫夫的電影《湖畔》(《У озера》)中飾演工程師瓦西里.切爾內赫獲得蘇維埃國家獎金。參演史詩電影《解放》(《Освобождение》),飾演馬爾沙克.科涅夫。
1972年: 自編自導的電影《土炕上的木凳》(《Печки-лавочки》)上映,並在劇中擔任主要角色伊萬.拉斯托爾古耶夫。
1973年:出版短篇小說集《性格》(《Характеры》),現代人出版社。
1974年1月:自編自導自演的電影《紅莓》(《Калина красная》)上映,飾演男主角葉戈爾.羅普庫金。出版作品集《明月下的談話》(《Беседы при ясной луне》),蘇維埃俄羅斯出版社。
1974年5月底:去頓河參演邦達爾邱克執導的電影《他們為祖國而戰》(《Они сражались за Родину》)(根據肖洛霍夫同名小說改編),劇中飾演彼得.洛普欣。
1974年6月:出版長篇小說《我來給你們自由》(《Я пришел дать вам волю》),蘇聯作家出版社。
1974年:電影《紅莓》(《Калина красная》)獲得第七屆全蘇電影節獎,由於在電影中的出色表演,舒克申獲得年度最佳男演員獎。
1974年10月2日:瓦西里.馬卡羅維奇.舒克申在電影《他們為祖國而戰》(《Они сражались за Родину》)拍攝期間突發心臟病,猝然離世,終年四十五歲。去世後葬在莫斯科新聖女公墓。
1975年:由於在電影《他們為祖國而戰》(《Они сражались за Родину》)中的出色表演,舒克申被《蘇聯銀幕》雜志社舉辦的評選中評為年度最佳男演員。
1976年:鑒於瓦西里.馬卡羅維奇.舒克申在電影藝術領域的突出創作成果,被追授列寧獎。
㈣ 舒克申的介紹
瓦西里·馬卡羅維奇·舒克申(1929-1974),蘇聯著名導演、編劇、演員、作家。他參加過25部電影的演出,憑借自編自導的影片《有這么一個小夥子》,獲得第十六屆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他還創作了五部中篇小說、兩部歷史長篇小說、四部話劇和近100篇短篇小說,代表作有電影小說《紅莓》。
㈤ 有誰讀過舒克申的短篇小說「考試」
沒看見過我想要錢包裝備考試驗證碼
㈥ 舒克申的短篇小說有哪些、急、急、急
.舒克申是蘇聯當代著名作家、卓越的電影劇作家、導演和演員,是一位集多方面才能於一身的藝術天才。從一九五八年發表作品到一九七四年的猝然逝世為止,在不到二十年的創作生涯里,舒克申共創作了兩部長篇小說、三部中篇小說和一百一十六部
舒克申是蘇聯當代著名作家、卓越的電影劇作家、導演和演員,是一位集多方面才能於一身的藝術天才。從一九五八年發表作品到一九七四年的碎然逝世為止,在不到二十年的創作生涯里,舒克申共創作了兩部長篇小說、三部中篇小說和一百一十六部短篇小說。無論在廣大人民群眾中,還
《鄉村居民》小說集《那裡,在遠方》短篇小說集《鄉親們》短篇小說集《性格》長篇小說《我來給你們自由》
望採納~
㈦ 短篇小說選讀的教材目錄
◎第一專題 小說家想說些什麼
在酒樓上 魯 迅/ 3
看不見的珍藏 [奧]茨威格/13
◎第二專題 一個個活生生的人
萬事通 [英]毛 姆/29
秋天 [蘇聯]舒克申/37
◎第三專題 後來發生了什麼
英雄的舞蹈 路 翎/49
彩虹 畢飛宇/54
◎第四專題 人和故事的「家園」
紀念愛米麗的一朵玫瑰花 [美]威廉·福克納/67
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 馮驥才/78
◎第五專題 小說怎樣「說」
交叉小徑的花園——獻給維克托里亞·奧坎波 [阿根廷]博爾赫斯/9l
溪鰻——矮凳橋的魚非魚小酒家 林斤瀾/103
◎第六專題 一個完整的世界
伊豆的舞女 [日]川端康成/115
殺人者 [美]歐內斯特·海明威/136
魔桶 [美]伯納德·馬拉默德/147
鑒賞家 汪曾祺/164
㈧ 俄羅斯作家舒克申
蘇聯編劇,導演,演員。1960年畢業於蘇聯國立電影學院導演系。1957年第一次在影片《兩個費道爾》中扮演主要角色,獲得好評。後又主演C.格拉西莫夫導演的影片《湖畔》而獲國家獎金。他自編自導的第一部影片是《有這么一個小夥子》,並在其中扮演主角。該片不僅在全蘇電影節上獲獎,而且在第十六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上獲大獎。1973年他再度自編自導自演了影片《紅莓》,該片在全蘇電影節上又獲大獎。他主演的影片還有《阿廖卡》、《金色列車》、《普通的故事》和《他們為祖國而戰》等,他導演的影片還有《你的子弟》、《奇怪的人們》和《土炕上木凳》等。此外,他還創作了5部中篇小說、2部歷史長篇小說、1部話劇和近100篇短篇小說等。
㈨ 舒克申的主要事跡有什麼
舒克申,1929年出生於一個農民家庭。中學畢業後曾當鉗工,後服兵役。1955年加入共產黨。1960年畢業於蘇聯國立電影學院導演系。
1959年,舒克申開始發表作品,他的大多數作品反映農村生活,主人公主要是農民、工人、農村婦女等,人物性格刻畫得比較細膩。比較著名的有短篇小說集《鄉村居民》(1963)、《我的兄弟》(1975),中篇小說《在那遙遠的地方》(1968)、《觀點》(1974)、《晨雞三唱之前》(1975),長篇小說《柳巴文一家》(1965,1972年改編成電影),電影劇本《有那麼一個青年》(1964年拍成電影,獲第16屆國際電影節金獅獎)以及根據若幹部短篇小說改編的電影《你們的兒子和兄弟》(1966),描寫斯捷潘·拉辛的電影小說《我給你們帶來自由》(1971)等。
舒克申的代表作電影小說《紅苗》創作於1973,由他自導自演拍成電影,獲1974年第7屆全蘇電影節獎,描寫一個勞改犯刑滿釋放後渴望回鄉建立新生活,卻被過去的同夥殺害。作者企圖以宣傳人們對土地的愛和人與人之間的同情心來抗衡社會罪惡。
舒克申曾任蘇聯影協理事。1971年因扮演影片《湖畔》中的角色獲蘇聯國家獎金。1976年被追授列寧獎金。
㈩ 關於蘇聯作家、導演舒克申的小說《秋天》的鑒賞
方寸之間見匠心──舒克申短篇小說《秋天》賞析
:方寸之間見匠心──舒克申短篇小說《秋天》賞析潘月琴《秋天》是舒克申為數眾多的短篇小說中少見的幾篇直接以愛情為主題的作品之一。在很短的篇幅里,作家通過精巧的構思,情景交融的敘述,描寫了一個普通輪渡工曲折不幸的愛情故事。從他的人生滄桑里,折射出時代的片片...
方寸之間見匠心──舒克申短篇小說《秋天》賞析潘月琴《秋天》是舒克申為數眾多的短篇小說中少見的幾篇直接以愛情為主題的作品之一。在很短的篇幅里,作家通過精巧的構思,情景交融的敘述,描寫了一個普通輪渡工曲折不幸的愛情故事。從他的人生滄桑里,折射出時代的片片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