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篇小說匆匆
⑴ 高分求所有雨果獎短篇小說
1953年 長篇:《被毀滅的人》 阿爾弗雷德·貝斯特 1954年 (未頒發) 1955年 長篇:《他們相當正確》 馬克·克里夫頓 弗蘭克·瑞雷 中篇:《達夫斯講述者》 小瓦爾特·M·米勒 短篇:《阿拉瑪果沙》 艾里克·F.拉賽爾 1956年 長篇:《雙星》 羅伯特·A·海因萊因 中篇:《探險隊》 幕瑞·雷因斯特 短篇:《星》 阿瑟·C·克拉克 1957年 (小說獎未頒發) 1958年 長篇:《大時代》 弗里茲·雷伯 短篇:《或者所有有牡蠣的海洋》 A.戴維遜 1959年 長篇:《一件良心案》 詹姆斯·布利布 中篇:《大前庭》 克利福德·D·西馬克 短篇:《那地獄邊緣的火車》 羅伯特·布羅赫 1960軍 長篇:《星船傘兵》 羅伯特·A·海因萊因 1961年 長篇:《為雷伯威茲而作的贊歌》 小瓦爾特·M·米勒 短篇:《最長的航程》 波爾·安德森 1962年 長篇:《異鄉異客》 羅伯特·A·海因萊因 短篇:《溫室》 布賴恩·奧爾迪斯 1963年 長篇:《高城中的男人》 菲利普·K·迪克 短篇:《龍大師》 傑克·范斯 1964年 長篇:《神秘的中繼站》 克利福德·D·西馬克 短篇:《與國王們戰斗到底》 波爾·安德森 1965年 長篇:《流浪星》 弗里茲·雷伯 短篇:《戰士,不要問》 戈登·R·迪克森 1966年 長篇:《……叫我康拉德》 羅傑·澤拉茲尼 《沙丘》 弗蘭克·赫伯特 短篇:《梯克托克曼說:「懺悔吧,哈勒昆!」》 哈蘭·埃利森 1967年 長篇:《月亮是一個嚴厲的女人》 羅伯特·A·海因萊因 中篇:《最後的城堡》 傑克·范斯 短篇:《中子星》 拉里·尼文 1968年 長篇:《光之神》 羅傑·澤拉茲尼 長中篇:《維樂搜索》 安妮·麥卡芙瑞 《紫薪騎手》 菲利普·J·法瑪 短中篇:《打算滾動石頭》 弗里茲·雷伯 短篇:《我沒有嘴,但我要叫》 哈蘭·埃利森 1969年 長篇:《站在桑給巴爾》 約翰·布魯納 長中篇:《夜之翼》 羅伯特·西爾弗伯格 短中篇:《肉體的分享》 波爾·安德森 短篇:《在世界中心呼喚愛的野獸》 哈蘭·埃利森 1970年 長篇:《黑暗的左手》 厄休拉·K·勒吉因 中篇:《陰影之船》 弗里茲·雷伯 短篇:《時間像假寶石的螺旋線》 撒繆爾·R·狄蘭尼 1971年 長篇:《環形世界》 拉里·尼文 中篇:《遭遇在蘭克馬》 弗里茲·雷伯 短篇:《慢雕刻》 西奧多·斯特金 1972年 長篇:《到你散亂的軀體中去》 菲利普·J·法瑪 中篇:《空氣與黑暗的女王》 波爾·安德森 短篇:《不恆定的月亮》 拉里·尼文 1973年 長篇:《神們自己》 艾薩克·阿西莫夫 長中篇:《世界之詞乃森林》 厄休拉·K·勒吉因 短中篇:《山羊之歌》 波爾·安德森 短篇:《伊瑞馬水壩》 拉菲爾·A·拉弗蒂 《會見》 弗雷德里克·波爾 C·M·考恩布魯斯 1974年 長篇:《與拉瑪相會》 阿瑟·C·克拉克 長中篇:《被插上插頭的女孩》 小詹姆斯·梯普崔 短中篇:《死鳥》 哈蘭·埃利森 短篇:《離開麥歐拉的人》 厄休拉·K·勒吉因 1975年 長篇:《被剝奪的》 厄休拉·K·勒吉因 長中篇:《給莉婭的歌》 喬治·R·R·馬丁 短中篇:《蘭格漢斯開始漂流》 哈蘭·埃利森 短篇:《洞人》 拉里·尼文 1976年 長篇:《永遠的戰爭》 喬·哈德曼 長中篇:《家是劊子手》 羅傑·澤拉茲尼 短中篇:《索爾的邊疆》 拉里·尼文 短篇:《抓住則皮林》 弗里茲·雷伯 1977年 長篇:《遲暮鳥語》 凱特·威爾黑姆 長中篇:《通過任何其他的名字》 斯比德·羅賓遜 《休斯頓,休斯頓,你讀到了嗎?》 小詹姆斯·梯昔崔 短中篇:《兩百歲人》 艾薩克·阿西莫夫 短篇:《三百年》 喬·哈德曼 1978年 長篇:《門口》 弗雷德里克·波爾 長中篇:《星舞》 斯比德·羅賓遜 珍尼·羅賓遜 短中篇:《琥珀之眼》 瓊·D·溫基 短篇:《傑弗梯是五》 哈蘭·埃利森 1979年 長篇:《夢蛇》 馮達·麥金太爾 長中篇:《視覺的持續》 約翰·瓦雷 短中篇:《獵人的月亮》 波爾·安德森 短篇:《卡桑德拉》 C.J.切瑞 1980年 長篇:《天堂的噴泉》 阿瑟·C·克拉克 長中篇:《敵人的礦藏》 巴里·B·龍耶 短中篇:《沙王們》 喬治·R·R·馬丁 短篇:《十字與龍的通道》 喬治·R·R·馬丁 1981年 長篇:《雪王後》 瓊·D·溫基 長中篇:《失去的多賽》 戈東·R·迪克遜 短中篇:《斗篷與棍棒》 戈東·R·迪克遜 短篇:《舞鹿的洞穴》 克利福德·D·西馬克 1982年 長篇:《向下的站台》 C.J.切瑞 長中篇:《土星游戲》 波爾·安德森 短中篇:《獨角獸變種》 羅傑·澤拉茲尼 短篇:《推銷者》 約翰·瓦雷 1983年 長篇:《基地的邊緣》 艾薩克·阿西莫夫 長中篇:《精靈們》 瓊安娜·露絲 短中篇:《火警監視》 康尼·威利斯 短篇:《憂郁的大象》 斯比德·羅賓遜 1984年 長篇:《星潮洶涌》 大衛·布林 長中篇:《瀑布點》 蒂莫西·扎恩 短中篇:《血里的音樂》 格里格·貝爾 短篇:《演說的聲音》 歐克塔維亞·布特勒 1985年 長篇:《神經浪遊者》 威廉·吉布森 長中篇:《按回車[>鍵》 約翰·瓦雷 短中篇:《血孩》 歐克塔維亞·布特勒 短篇:《水晶球面》 大衛·布林 1986年 長篇:《安德的游戲》 沃森·斯科特·卡德 長中篇:《富士山的二十四個風景,作者賀古賽》 羅傑·澤拉茲尼 短中篇:《失去時間的巴拉丁》 哈蘭·埃利森 短篇:《費米與霜》 弗雷德里克·波爾 1987年 長篇:《死者代言人》 沃森·斯科特·卡德 長中篇:《內地的吉爾加美什》 羅伯特·西爾弗伯格 短中篇:《永久凍土》 羅傑·澤拉茲尼 短篇:《切線》 格里格·貝爾 1988年 長篇:《社會進步之戰》 大衛·布林 長中篇:《眼中眼》 沃森·斯科特·卡德 短中篇:《戈爾斯,你今晚出來嗎》 厄休拉·K·勒吉因 短篇:《為什麼我留下了哈里的漢堡包》 勞倫斯·瓦特伊凡斯 1989年 長篇:《賽亭》 C.J.切瑞 長中篇:《溫勒巴格斯的最後一個》 康尼·威利斯 短中篇:《薛定諤的貓》 喬治·阿列克·艾芬格 短篇:《基林亞戈》 邁克·瑞斯尼克 1990年 長篇:《超離子》 丹·西蒙斯 長中篇:《悲悼的山巒》 露易絲·M·布瓊爾德 短中篇:《輸入一個兵,再輸入另一個》 羅伯特·西爾弗伯格 短篇:《蠢人們》 蘇澤·M·查拉斯 1991年 長篇:《沃爾的游戲》 露易絲·M·布瓊爾德 長中篇:《海明威騙局》 喬·哈德曼 短中篇:《曼拉姆基》 邁克·瑞斯尼克 短篇:《熊發現火》 特瑞·比森 1992年 長篇:《巴瑞亞》 露易絲·M·布瓊爾德 長中篇:《西班牙乞丐》 南希·克瑞斯 短中篇:《金子》 艾薩克·阿西莫夫 短篇:《在太陽中行走》 傑弗里·A·蘭迪斯 1993年 長篇:《深淵上的火》 弗諾·文奇 《末日之書》 康尼·威利斯 長中篇:《太空人比爾》 路修斯·謝芭德 短中篇:《碎果鉗政變》 珍妮特·卡甘 短篇:《即使是王後》 康妮·威利斯 1994年 長篇:《綠火星》 金·斯坦利·羅賓遜 長中篇:《在底部世界降落》 哈里·圖特雷多夫 短中篇:《喬治亞在我腦中》 查爾斯·謝菲爾德 短篇:《尼羅河上的死亡》 康妮·威利斯 1995年 長篇:《鏡舞》 露易斯·M·布瓊爾德 長中篇:《歐都外峽谷的七個景觀》 邁克·瑞斯尼克 短中篇:《火星人的孩子》 大衛·戈羅德 短篇:《沒人這么瞎》 喬·哈德曼 1996年 長篇:《鑽石年代》 尼爾·斯蒂芬森 長中篇:《未來的上尉之死》 愛倫·斯蒂爾 短中篇:《像恐龍一樣思考》 詹姆斯·帕崔克·科利 短篇:《林肯列車》 瑪瑞·F·麥克芙 1997年 長篇:《藍火星》 金·斯坦利·羅賓遜 長中篇:《龍血》 喬治·R·R·馬丁 短中篇:《修理自行車的人》 布魯斯·斯特靈 短篇:《靈魂選擇她的社會》 康妮·威利斯 1998年 長篇:《永久的和平》 喬·哈德曼 長中篇:《天使恐懼的威脅》 愛倫·斯蒂爾 短中篇:《我們要與魚一起唱……》 比爾·約翰遜 短篇:《四十三個南極王朝》 邁克·瑞斯尼克 (1999年至2001年資料缺) 2002年 長篇:《美國眾神》 尼爾·蓋曼 長中篇:《費爾曼中學的匆匆時光》 弗諾·文奇 短中篇:《地獄是無神之地》 特德·蔣 短篇:《狗說汪汪》 邁克爾·斯文維克 2003年 長篇:《智人》 羅伯特·J·索耶 長中篇:《珊瑚線》 尼爾·蓋曼 短中篇:《緩慢的人生》 邁克爾·斯文維克 短篇:《墜落火星》 傑弗里·A·蘭迪斯 2004年 長篇獎項由本項獎的獲獎常客女作家Lois McMaster Bujold的《靈魂騎士》 (Paladin of Souls)獲得 長中篇不出俺所料是Vernor Vinge的《點心怪物》(The Cookie Monster)。 短中篇由Michael Swanwick的《時間軍團》(Legions in Time)摘走 最佳短篇小說獎由尼爾·蓋曼(Neil Gaiman)的《祖母綠研究》獲得 2005年 找不到. 2006年 加拿大科幻作家羅伯特·查爾斯·威爾遜 憑借《旋轉》摘得了雨果最佳長篇小說獎 最佳長中篇小說部分,康妮·威利斯的《秘密任務》摘得桂冠 老作家彼得·S·畢格爾輕輕鬆鬆地憑借著《雙心》取走了雨果最佳短中篇小說獎 最佳短篇小說項目上,戴維·D·萊文以《Tk』tk』tk》一文拔得頭籌
⑵ 校園青春小小說
夏有喬木雅望天堂
天亮了 說再見 (這部小說不錯、)
⑶ 路遙的小說有哪些
路遙的全部作品集
1.《人生》[3]
《平凡的世界》
《黃葉在秋風中飄落》
《在困難的日子裡》
《你怎麼也想不到》
《驚心動魄的一幕》
《早晨從中午開始》
《我和五叔的六次相遇》
《搖曳的戀情》
《一生中最高興的一天》
《夏》
《痛苦》
《我與廣播
電視
》
答 《延河》 編輯部門
《小鎮上》
《醫院里》
《答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問》
關於電影 《人生》 的改編
《月夜靜悄悄》
《杏樹下》
《風雪臘梅》
關於 《人生》 和閻綱的通信
關於 《人生》 的對話
《匆匆過客》
《人生》法文版序
《路遙小說選》自序
《生活的大樹萬古長青》
《青松與小紅花》
《賣豬》
《路遙散文隨筆[4]》
《姐姐》
《路遙短篇小說集》
《致蘇聯青年近衛軍出版社》
《龍與悅》
《答陝西人民廣播電台記者問》
⑷ 路遙的全部作品
1、詩歌《車過南京橋》1970年發表於延川縣文化館主辦的油印小報《革命文化》
2、歌劇《蟠龍壩》1970年與陶正合作,未刊
3、詩歌《我老漢走著就想跑》11971年8月13日發表於《延安通訊》,後收入陝西人民出版社1972年出版的詩集《延安山花》
4、詩歌《塞上柳》1971年9月28日發表於《延安通訊》,後收入陝西人民出版社1972年出版的詩集《延安山花》
5、詩歌《燈》與曹谷溪合作,陝西人民出版社1972年出版的詩集《延安山花》
6、詩歌《當年「八路」延安來》與曹谷溪合作,陝西人民出版社1972年出版的詩集《延安山花》
7、詩歌《走進劉家峽》陝西人民出版社1972年出版的詩集《延安山花》
8、詩歌《電焊工》陝西人民出版社1972年出版的詩集《延安山花》
9、歌劇《第九支隊》與聞頻合作,1972年8月20日作,國慶節在延川縣演出,1972年發表於《山花》文藝小報
10、詩歌《歌兒伴著車輪飛》《陝西文藝》1973年11月(總第3期)
11、短篇小說《優勝紅旗》《陝西文藝》1973年3月創刊號(總第1期)
12、詩歌《紅衛兵之歌》與金谷合作,《陝西文藝》1974第4期
13、散文《老漢一輩子愛唱歌》陝西人民出版社1974年出版的詩集《延安山花》增訂版
14、散文《銀花燦燦》《陝西文藝》1974年第5期
15、散文《燈光閃閃》《陝西文藝》1975年第1期
16、散文《不凍的土地》《陝西文藝》1975年第5期
17、散文《吳堡行》與李知、董墨合作,《陝西文藝》1976年第1期
18、短篇小說《父子倆》《陝西文藝》1976年第2期
19、散文《難忘的24小時——追記周總理1973年在延安》與谷溪合作,《陝西文藝》1977年第1期
20、短篇小說《不會作詩的人》《延河》1978年第1期
21、短篇小說《在新生活面前》《甘肅文藝》1979年第1期
22、短篇小說《夏》《延河》1979年第10期
23、詩歌《今日毛烏素》1979年5月23日發表於《山花》
24、中篇小說《驚心動魄的一幕》《當代》1980年第3期》
25、短篇小說《匆匆過客》《山花》1980年第4期《革命文化》
26、短篇小說《青松與小紅花》《雨花》1980年第7期
27、短篇小說《賣豬》《鴨綠江》1980年第9期
28、特寫《病危中的柳青》《延河》1980年第6期
29、短篇小說《姐姐》《延河》1981年第1期
30、短篇小說《月下》《上海文學》1981年第6期
31、短篇小說《風雪臘梅》《鴨綠江》1981年第9期
32、中篇小說《人生》《收獲》1982年第6期;單行本,中國青年出版
社1982年11月出版
33、中篇小說《在困難的日子裡》《當代》1982年第5期
34、中篇小說《黃葉在秋風中飄落》《小說界》1983年中篇專輯
35、中短篇小說集《當代紀事》重慶出版社1983年3月出版
36、中篇小說《你怎麼也想不到》《文學家》1984年第1期
37、中篇小說《我和五叔的六次相遇》《鍾山》1984年第5期
38、短篇小說《生活詠嘆調》《長安》1984年第7期電影文學劇本《人生》1984年由吳天明導演、西安電影製片廠拍攝的
39、中篇小說《人生》《收獲》1982年第6期;單行本,中國青年出版社1982年11月出版
40、短篇小說《一生中最高興的一天》1985年3月31日《西安晚報》
41、中短篇小說集《路遙小說選》青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9月出版
42、中短篇小說集《姐姐的愛情》中國青年出版社1985年11月出版
43、創作隨筆《注重感情的積累》1985年12月19日《文學報》
44、第一部長篇小說《平凡的世界》《花城》1986年第6期,中國文聯出版公司1986年12月出版
45、第二部長篇小說《平凡的世界》中國文聯出版公司1988年4月出版
40、第三部長篇小說《平凡的世界》《黃河》1988年第3期,中國文聯出版公司1989年10月出版
46、散文《杜鵬程:燃燒的烈火》《延河》1992年第1期
47、散文《少年之夢》《少年月刊》1992年第2期
⑸ 判斷對還是錯 1.《匆匆》是現代著名散文家朱自清寫的一篇膾炙人口的短篇小說。 () 2.「但是,聰明的
對了,太棒了!!!!!!
⑹ 我寫了一篇類似於匆匆那年電視劇的短篇小說,長短差不多,我想知道哪個小說網站福利好點,並且有機會被導
這種類型怕是在晉江才機會,出版,改編都沒有問題,只要文好就行
⑺ 朱自清的所有作品,有那些
朱自清的作品有:《雪朝》、《毀滅》 、《蹤跡》、《背影》、《春》、《歐游雜記》、《你我》 、《匆匆》 、《倫敦雜記》、《國文教學》、《經典常談》、《詩言志辨》、《新詩雜談》、《標准與尺度》、《語文拾零》、《論雅俗共賞》。
朱自清原名自華,號秋實,後改名自清,字佩弦。中國近代散文家、詩人、學者、民主戰士。
原籍浙江紹興,出生於江蘇省東海縣(今連雲港市東海縣平明鎮),後隨祖父、父親定居揚州,自稱「我是揚州人」。1916年中學畢業並成功考入北京大學預科。
1919年開始發表詩歌。1928年第一本散文集《背影》出版。[2-3]1932年7月,任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主任。1934年,出版《歐游雜記》和《倫敦雜記》。1935年,出版散文集《你我》。
(7)短篇小說匆匆擴展閱讀:
朱自清的創作特點:
朱自清散文的主題主要表現在五個方面,其一,言志表意;其二,覽勝記游;其三,書懷抒情;其四,感悟覺世;其五,指摘時弊。
首先,言志表意散文。言志表意類散文在朱自清散文創作中佔有比較重要的地位,這類散文反映了他的人生哲學和價值選擇。
其次,覽勝記游散文。《蹤跡》、《歐游雜記》和《倫敦雜記》等散文集中有許多為人所稱道的覽勝記游的散文名篇。朱自清覽勝記游散文兼顧並重自然與人文地理的描述展示。
如《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綠》、《松堂游記》、《揚州的夏日》、《蒙自雜記》等即是將對自然風情的描寫和人文景觀的刻畫緊密融合在一起。
⑻ 朱自清的散文的梗概16個
【1】《白種人上帝的驕子》。
寫在自己國家電車頭等車廂里,受西洋小孩凶惡的目光的逼視而生的屈辱,憤怒和「迫切的國家之念」:「誰也是上帝的驕子;這和昔日的王侯將相一樣,是沒有種的!」
這里,被壓迫者的階級意識升華為半殖民地的中國人民的反帝的民族意識,後來朱自清拒領美國救濟糧兒貧病以終的中國人的氣節,由此可見。
【2】《生命的價格——七毛錢》。
寫了農村底層兒童和婦女的普遍的非人的「人生」:在人口可以買賣的黑暗舊中國,「人貨」成了商品的一種,「人貨」中,婦女是價格低廉的一種,男女小孩又是價格最低的「生貨」,而低廉到七毛錢便可以買一條人的生命,更是超出人的想像。
然而,這還不是被賣的女孩飛人生涯的開始,等待她的將是輾轉被賣的命運:或賣為婢,或賣為妾,或賣為妓,總之,她將度過的是血與淚的一生。對照祥林嫂和包身工,便可知道這類花七毛錢便可以買到的女孩今後的萬劫不復的命運。
【3】《阿河》。
寫的是年輕的阿河被賣,幫佣,逃婚,被綁,再逃,告貸贖身不得,而終於自賣的事,題材有些近似祥林嫂前半生的故事,結局雖不如祥林嫂的悲慘,但在冷酷人群的笑罵聲中獨自和命運作拚死一搏的阿河,也是欲哭無淚了。
對個人家境和生活艱難的描寫,也是朱自清寫人生的一個重要的側面。
【4】《兒女》。
寫的是「蝸牛背了殼」的那種「幸福的家庭」,無論自責或自嘲,都透露著艱辛生活得苦澀。
【5】《背影》。
文中「近幾年來,父親和我都是東奔西走,家中的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他少年出外謀生,獨立支持,做了許多大事。那知老境卻如此頹唐······」,若非自身也領嘗了人生堅信的況味,便不能發此浩嘆。
兒子從背後看父親,既掃去了平素父親面對作者時所作的對一切不如意之事的掩飾,使其喜怒哀樂真實呈現,又暗示了兒子是在一種為父親所不知的情形下去領會這份愛心的。
【6】《荷塘月色》。
通過對月下荷塘的描寫,抒寫作者在政治形勢劇變之後,在嚴酷現實的重壓下的苦悶、彷徨和寂寞的心境,表現了作者對黑暗現實的不滿情緒以及對未來美好自由的嚮往。
【7】《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
我和平伯同游秦淮河,秦淮河熱鬧的景象中夾雜著「被逼以歌為業」的歌伎的賣笑生涯,雖則「賣歌和賣淫不同」,對她們的身世,我們「究竟應該同情的」,所以當聽到「一隻載妓的板船」經過時傳來的響亮而圓轉的清歌,清游中的作者,卻感到了寂寞。
【8】《執政府大屠殺記》。
朱自清此文記述的是1926年「三·一八慘案」。朱自清是「三·一八」大遊行的參加者,自始至終;也是「三·一八」大屠殺的身歷者,親眼目睹。
面對「各報記載多有與事實不符」的情況,他挺身而出了,仗義執言,為了揭露,控訴,譴責。然而統觀全文,卻甚少橫眉怒目、聲色俱厲的感情詞語。他好像只是作為一個遊行示威的參加者,絮絮地述說著一個平凡的人的不平凡的一天。
【9】《綠》。
通過梅雨潭的綠綠的潭水,抒寫作者之情,它是一篇寫景散文,但「一切景語皆情語」,作者將他對祖國山水的一片「至情」融於對梅雨潭景物的細致刻畫之中,「溶景入情」,情景交融;
使景物既寫得細膩生動,又具有綿密深厚、真摯清幽的情致,抒寫出「作者心靈的歌聲」,從而使全文充滿著詩情畫意。
【10】《白水漈》。
朱自清突出描寫白水漈瀑布的細和薄,他寫那凌虛而下的瀑布,「只剩一片飛煙」似的「影子... 通過「影子」的輕,「軟弧」和「橡皮帶兒」的軟,精密地描寫出了白水漈瀑布在微風中的形態。
【11】《匆匆》。
《匆匆》所藉以抒情的具體物象是極難把握,極難表現的虛無縹渺的時光.然而作者卻能賦予這一"無形物"以具體可感、栩栩如生的形象,而且藉此淋漓酣暢地抒發了作者的滿腔情懷。
【12】《航船中的文明》。
作者「因急於來杭」只好乘「很苦的」「精神文明」之夜航船,航船上除了曾讀過幾年書的「我」以外,滿船沒有一個士大夫。
盡管那些「士大夫雖也搴著大旗擁護「精神文明」,但抵擋不住那「物質文明」的引誘,竟「忍心害理的撇了那老相好」全跑到「滿身洋油氣」的汽油船上去了。那些高唱「昌明國粹」的人都跑到哪兒了?
作者為了證明在這「禮義之邦,文明之古國」,「國粹將亡」的事實,抓住了航船上所發生的兩件戲劇性的場面,抨擊了在這「禮義之邦,文明之古國」竟會有「男女分坐」的「精神文明」!
【13】《給亡婦》。
作者的敘述似乎預備由「我」直抵亡妻。「謙,日子真快,一眨眼你已經死了三個年頭了。」這是一個從生者導向死者,從思念者導向被悼者的句式,按照慣常的抒情方式,接下來的敘述該是作者在這三年裡如何思念亡妻,抑或是沒有妻子的日子裡自己的寂寞。
但是,作者突然轉變敘述角度,他從亡妻那一面來打開全文的敘述缺口。先是亡妻死後對「我」和孩子們的不舍與惦記,後是亡妻生前為孩子們和「我」的日夜操勞。明明是作者深懷著亡妻,但通篇所敘的都是亡妻對我們的不舍與愛,幾乎沒有一件是直接表現「我」投射給妻子的思念與愛。
【14】《春》。
描繪春景:"桃樹、杏樹、梨樹,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開滿了花趕趟兒。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作者抓住色彩的連鎖關系,寫景物色彩層次清晰、意趣盎然,洋溢著春之生命舞動的美感,烘托出了一個生機勃勃的春之世界,如詩如畫,意境優美。
【15】《懷魏握青君》。
大革命失敗後的血雨腥風的時期。這正是作者的絕望期,他感到自己好像是「一張枯葉,一張爛紙」,是「尋常人所難堪」的「苦在話外」。
正因為處於這樣的低潮,所以友情、親情、師生情中散逸出來的愛成了滋潤寂寞、痛苦心靈的玉液瓊漿,特別是「玩世不恭」的魏握青,更成了他心中的一絲暖色。「我想,握青也許不那麼玩世了吧。」這仍是一種「曲說」,是「明抑暗揚」。
更何況,這一時期,也是他審視自己內心的時期,對於自己在人倫關系中表現的粗疏、隨便、懈怠,他表示出了深深的自責和無盡的悔恨。達成魏握青的心願即是例證。
【16】《白采》。
作者跟白採的交往並不頻繁。他們第一次打交道,是為學生詩集的事,雙方都有誤會。後來平伯在信中屢次談到他,說他是個有趣的人。待讀了一遍白採的詩稿《贏疾者的愛》,覺得大也意思,於是承認他是一個有趣的人。
他們僅見過一面,幾分鍾的匆匆一談,便握別了。想不到這最初的一面也是最後的一面。去年年底,作者收到一張白采「聊寄佇盼之意」的小照,反復把玩而不忍釋手,覺得他真是一個好朋友。
當作者得知他最初給白採的那封長信,還留在他的箱子里時,一種慚愧感,使作者喊出鞭撻自己的聲音——「我真是小器的人哪!」
(8)短篇小說匆匆擴展閱讀:
朱自清的散文,從思想內容說,他散文的核心是一個「真」字。用真摯的感情,寫真實的見聞和感受,記寫真實的景物,發表真實的議論。朱自清的散文,從題材上說比較狹窄,大多為親友的交往、家庭的瑣事,即使後期那些議論的文字,也很少發空論。
但正如當年作家趙景深說的:「朱自清的文章不大談哲理,只是談一點家常瑣事,雖是像淡香疏影似的不過幾筆,卻常能把那真誠的靈魂捧出來給讀者看」。就是因為這樣,朱自清的散文才取得了感人的力量。
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名篇里大都是身邊的凡人瑣事,但是在這些事情中傳達著他對生活的思索和感悟。
先生的語言清麗凝練,沒有華麗的辭藻,卻在平淡中傳遞著真摯的感情:《背影》、《春》、《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匆匆》等都成為大家耳熟能詳的名篇,打動了無數讀者的心,也讓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因樹立了「白話美文的模範」而在現代文學史上佔有一席之地!
本書收錄了朱自清先生的25篇散文名篇,如《荷塘月色》、《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匆匆》、《背影》、《春》、《綠》等。
⑼ 朱自清的作品有哪些
朱自清的作品可分為三個系列:
一是以寫社會生活抨擊黑暗現實為主要內容的一組散文——代表作品有《生命價格--七毛錢》、《白種人——上帝的驕子》和《執政府大屠殺記》。
二是以《背影》、《兒女》、《悼亡婦》為代表的一組散文——主要描寫個人和家庭生活,表現父子、夫妻、朋友間的人倫之情,具有濃厚的人情味。
第三,以寫自然景物為主的一組借景抒情的小品,代表佳作有《綠》、《春》、《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荷塘月色》等。
第二第三類散文,是朱自清寫得最出色的,其中《背影》、《荷塘月色》更是膾炙人口的名篇。其散文素樸縝密、清雋沉鬱,以語言洗煉,文筆清麗著稱,極富有真情實感。
⑽ 路遙的書 匆匆過客是講什麼的
初看這個題目,「匆匆」腦海里匆匆閃過很多稍縱一逝的畫面,是什麼帶給我們「匆匆」一過的畫面,是我們短暫的人生旅途,是我們忙碌的身影。
這篇我那張因為車票而爭執,只因大家都有一顆善良的心,作業在文章里詳細地描寫了自己心裡強烈的斗爭,以及對別人外表而產生的主觀意識,其實人總是那麼不屈於表面,以前說過用復雜來說絕不為過,美麗的外表下誰知道2會不會有一顆狠毒的心,善良的偽裝下會不會有一雙魔爪,還是看似惡人的表面下有一顆火熱善良的心,僅僅從這些眼看的表面是無法正確判斷的。人之所以復雜,只是因為人都有七情六慾,思想活動之復雜難以捉摸,所以我們應該有一雙睿智的眼可以看透表面的薄紗,去發現屬於人本性的素質。作者剛開始誤斷別人,也同時運用阿Q精神去為自己辯解,可是作者內心仍然有火一般的善心,將自己的車票給了帶著孩子的女人。
漸漸發現自己的心有點麻木了,對平時看似可憐的人、事,心裡卻怎麼也激不起感觸,甚至連最起碼的感覺也沒了,這不知是成長帶給我,還是自己本身向不好的趨勢發展,很難說准!
匆忙的腳步不再為身邊的美景而停留,太多當時熟悉的面孔漸漸模糊在視野中,淡忘在回憶中。人生匆匆,誰也無法阻擋我們成長的腳步,還記得每次畢業的時候,心裡總是無名的感傷,以後也許再也不會見面了,雖然嘴裡總說會再見的,可是事實呢?太多的人當時一別就成了一輩子的訣別,在我的文字里,向所有以前人生中的旅客真誠地道一聲珍重,說一聲快樂。
旅途中的朋友可是真可以用「匆匆過客」來說,車上的開懷大笑,下車就分離天南海北,不免讓人心有感傷,可是人生就是這樣,說它無情呢,也許正因為有了離別,才會有思念,有牽掛,有更多的祝福。平時總會遇到太多需要幫助的人,幾乎每個人都是只要,必要的時候你拉別人一把,給別人力所能及的幫助,我想呢?也許明天就再不能相見,也許一輩子也不能相見,還是將自己最美好的東西送給別人,讓微笑為別人留下美好印象,讓幫助別人的記憶留下痕跡。
有的人走了,是永遠的走了,不再奢求相見,不再奢求什麼,將美好的祝福送給我們,讓他們在自己的人生路里保重。珍惜,正因為腳步太過於匆忙,我們就更應該珍惜屬於我們自己的美好,也許明天我們不再美好,也許……
寶貝,我們一起手牽手,別此懂得珍惜彼此,理解彼此,用行動來詮釋珍惜這個詞,加油,我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