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小微小說 » 什麼時候稱短篇小說為傳奇

什麼時候稱短篇小說為傳奇

發布時間: 2024-06-22 19:19:20

1. 唐代傳奇小說,

到了唐代,中國小說發生了明顯的變化,雖然題材上仍離不開搜神索逸,但較之魏晉南北朝小說,情節更曲折完整,人物性格更鮮明,文辭更華艷,結構更闊大。

唐代稱小說為傳奇。唐人傳奇的出現標志著中國短篇小說的成熟。因為它已超出了記錄傳聞逸事的范疇,而成為文人有意識的創作。唐人傳奇大體可分為三類內容:

1�神怪故事。這是直接繼承筆記小說的神仙怪異小說,著名作品有沈既濟的《枕中記》、李公佐的《南柯太守傳》。這兩部作品諷刺了熱中功名富貴的封建士子。

2�戀愛故事。這一部分是唐代傳奇小說中最有價值的作品。如《李娃傳》、《鶯鶯傳》、《霍小玉傳》、《任氏傳》、《柳毅傳》等都是有名的作品。它們大都歌頌堅貞不渝的愛情,譴責封建禮教對婦女的迫害,並且塑造了一系列爭取婚姻幸福的婦女形象。

《柳毅傳》講的是落第書生柳毅替遭受婚姻折磨的洞庭龍女傳書,使她獲得解放,後歷經坎坷,倆人終成眷屬的浪漫故事。人物描寫是這部小說最成功的地方。柳毅的正義、龍女的深情、錢塘君烈火般的個性,都刻畫得十分鮮明。它用幻想反映現實的手法,對後代文學影響很大。

《李娃傳》通過妓女李娃與滎陽公之子這對地位懸殊的戀人歷經風雨,終於獲得幸福的故事描寫,批判了封建門閥觀念,歌頌了郎才女貌的愛情標准。小說人物形象豐滿,情節曲折,筆法清麗。

3�俠義故事。這類作品描寫俠客義士懲強扶弱的英雄行為,代表作品有《紅線傳》、《謝小娥傳》等。

唐人傳奇不僅在題材、思想上超越了前人小說,而且藝術上也取得了很大成就。在唐人傳奇中,很多篇章描述了一個人物某段時期或一生的經歷,以表現人物的個性特點及思想發展。唐人傳奇是中國風格小說形式的開始,它的體制短小,但初具長篇小說的輪廓。

http://www.ccnt.com.cn/literature/wenxue/xiaoshuo/1.htm

從文體學角度看唐代傳奇小說的成熟

文學院01-5 薛 揚

提 要 唐傳奇是一種成熟的古典小說形式,是中國文學史上的璀璨明珠。從文體學角度看,唐傳奇已經具備了獨特的文體特徵和藝術特色,在中國文壇上開創了一片嶄新的藝術天地。

關鍵詞 唐傳奇;小說;文體

小說是一種歷史悠久、不斷發展的文學樣式,有著獨特的文體特點和不朽的藝術魅力。中國的小說有著上千年的歷史,其源頭可以回溯到遠古,「後羿射日」、「精衛填海」、「女媧補天」等動人的神話傳說都是先民智慧和想像的結晶。不能否認,中國小說深受神話傳說的影響,從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志怪小說到唐傳奇、宋話本,再到明代的《西遊記》、清代的《聊齋志異》,都可以清楚地看到這種一脈相承的痕跡。

到魏晉南北朝時期,志怪、志人小說出現了,志怪小說的代表是《搜神記》,而志人小說的代表是《世說新語》。無論是寫神怪靈異,還是寫名士風流,都是作為一種史實記載下來的,是靠實地訪問,從民間搜集而記錄下來的,因此叫作「志」。「志」是記錄的意思,而不是創作。所以最初的小說,是同歷史歸於一類的。直到梁代蕭統編《文選》,才第一個要把文學和歷史區分開來。與神話傳說相比,志怪小說和志人小說已有了長足的進步:能夠以更長的篇幅、更生動的筆墨敘述奇聞怪事,能夠抓住人物某一小事或寥寥數語凸現人物性格。

魏晉小說在中國小說史上留下了不可抹殺的成就,不過, 盡管六朝志怪並不完全是為宣揚神道而作,它也有娛樂的目的,但總體來說,它們受神道意識的影響畢竟很深,作為文學創作的意識反而不明確 , 基本上還是「粗陳梗概」而缺乏深入細致的描繪。 如果從文體學方面來考察,真正可以被稱為是成熟小說形式的古典小說至少要到唐代才產生。從另一方面講,我國的小說脫離歷史領域而成為文學創作,也是進入唐代之後的事。

在唐代文學史上,與詩歌蓬勃發展同樣值得矚目的就是傳奇小說的應運而生。唐傳奇就是唐代的文言短篇小說,多以神怪、劍俠、愛情為題材,無論是篇幅長度、人物描寫還是結構布局跟神話傳說及魏晉志怪、志人小說相比都有了長足進步。魯迅在《中國小說史略》中說:「小說亦如詩,至唐代而一變,雖尚不離於搜奇記異,然敘述宛轉,文辭華艷,與六朝之粗陳梗概者較,演進之跡甚明,而尤顯者乃在是時則始有意為小說。」這些唐傳奇已經把小說從「從殘小語」、「粗陳梗概」發展到了「篇幅較長」、「敘述婉轉」的高級階段。 在唐傳奇中不但出現了較六朝志怪更為宏大的篇制,建立了比較完整的小說結構,而且其情節更為復雜,內容更偏於反映人情世態,現實性更強,對於人物形象的塑造、人物心理的刻劃,也有了顯著的提高。 唐代小說的發展還表現在富於想像虛構與講求文采,它們不再是歷史性質的東西了,而是發揮想像創作而成的,更多地加入了創作的成分,這就同過去的作品有所區分。參照蕭統的文學定義看,虛構、想像正是「事出於沉思」;「義歸乎翰藻」,則正是講求文采。從此,小說便發展成為文學創作了 .所以說,從唐傳奇開始,中國小說進入了自覺創作的新時期 ,唐傳奇宣告中國古典小說開始進入成熟階段。

從文體學角度來看,小說是人類對於自然和自身,現實和幻想的理解和再現,是以刻畫人物形象為中心,通過完整的故事情節和具體的環境描寫和生活場景描寫來廣泛反映社會生活的敘事性文學樣式,只有人物、情節、環境三要素俱全的文學作品才具有作為小說的資格。從這一點來看,上古神話傳說因篇幅短小,人物形象塑造往往過於單薄,情節也相對簡單,僅僅是敘述故事而已,也很少有環境背景的描寫。至魏晉,志人、志怪小說雖篇幅略有增長,但在創作技巧上仍不夠成熟,往往通過只言片語或一二小事來表現人物性格某一方面,不能多角度、多側面地反映人物性格的發展變化,結構上也比較簡單 ,在環境方面也著墨不多。

唐傳奇小說在剛出現的時候,還帶有志人、志怪小說的痕跡,但同時也顯示出了自己的新發展。如王度的《古鏡記》,雖然同志怪小說的題材相類,藝術上也不夠成熟,但它作為唐傳奇開山始祖的功績卻是不能忽視的。接下來出現的無名氏的《補江總白猿傳》通過主人公歐陽紇失妻後歷經艱險,終於奪回妻子的描寫,表現了他對於妻子的摯愛。這篇小說已經開始著重描繪人物的活動,情節曲折,結構也趨於完善,還有對白猿所居幽險環境的生動描寫。同時期的《遊仙窟》、《隋文帝獅子驄》等傳奇都情節動人,描繪如生,已經能充分地體現出小說的藝術特色和文體特徵。

到了中唐時期,唐傳奇無論是從數量還是從質量上看都有了新的進步,可謂是傳奇小說的黃金時期。從內容上看,反映現實生活的作品占據了主要地位,即使談神說怪,也往往具有社會現實內容,這方面的傑出代表是沈既濟的《枕中記》和李公佐的《南柯太守傳》,它們都曲折反映了一般封建士子熱中功名富貴的思想,也揭露了封建社會官場的險惡和爭權奪利互相傾軋的丑態,結構嚴整,情節豐富,脈絡清晰,深具諷刺小說的精粹。

以愛情為題材的傳奇小說如《柳毅傳》、《霍小玉傳》、《李娃傳》、《鶯鶯傳》等在傳奇小說中成就最高。它們大多歌頌堅貞不虞的愛情,譴責封建禮教和門閥制度對婦女的迫害,創造了一系列優美的婦女形象。這些作品常運用寫實手法來刻畫人物性格和環境氣氛,有的充滿詩意的想像,情節離奇富於戲劇性;有的如實反映現實生活,聯系廣闊的社會生活來描寫愛情,通過人物的性格沖突推動情節發展;還有的情節波瀾起伏,引人入勝,文筆清麗優美,為人稱道。

這一時期還出現了一些以歷史故事為題材的傳奇小說,如無名氏的《李林甫外傳》等,豐富了唐傳奇的題材范圍。

晚唐時期出現了大批傳奇專集,充分反映了晚唐文人對傳奇這種文學形式的進一步重視,如薛用弱《集異記》、牛僧儒《玄怪錄》、牛肅《紀聞》等。

唐傳奇的興起有多方面的原因,到唐代,文、筆區分的意識已經淡化,因而文人在寫作野史及傳聞雜錄一類東西時,也往往馳騁文采。劉知幾批評當時之史, 「 其立言也,或虛加煉飾,輕事雕彩;或體兼賦頌,詞類俳優 」 (《史通 · 敘事》)。這對於嚴格的歷史著作當然不妥,但各種傳聞雜錄,本來就不是嚴格的歷史著作,它經過有意識的 「 虛飾雕彩 」 ,反而更向文學靠攏了。文壇上風行的這種大膽虛構創作的風氣,無疑對傳奇小說的興盛起了推動作用。
唐代城市繁榮、商業經濟發達,因而產生了多種面向市井民眾的俗文學形式,如說話、變文等,都是以虛構故事來吸引聽眾的。它們不僅受到普通民眾的歡迎,也引起文人士大夫的興趣。如段成式《酉陽雜俎》記載,他弟弟生日時請來的 「 雜戲 」 表演中,就有 「 市人小說 」 即民間說話。又元稿《酬翰林白學士代書一百韻》,在 「 光陰聽話移 」 一句下自注雲: 「 嘗於新昌宅說《一枝花話》,自寅至巳,猶未畢詞。 」 這條注說的應該就是元稹與白居易二人一起聽藝人說話。這一類新興的俗文學受到世人的注目和歡迎,必然會給文人創作帶來刺激,並促使他們從「當代」生活中不斷吸取新鮮的素材。盡管士大夫中輕視小說的態度沒有完全改變,但唐代貴族文化意識在逐漸衰退,並不足以阻止傳奇小說的崛起,所以越來越多的文人都把注意力投入到這種比詩文辭賦更富有趣味性的創作中去了。
唐傳奇最興盛的時期是在中唐,這裡面也有社會心理的因素。唐代總體上說來,是富有浪漫精神的時代,這種浪漫精神曾經以充滿激情、充滿自信和進取意識的特點出現在初盛唐的詩歌中。而到了中唐,社會和時代的變革使得文人士大夫對社會對人生都不再那麼抱有期望,他們的心靈渴望迴避殘酷的現實而需要在現實以外的世界中求寄託。而小說正是提供了一種虛構的世界,可以讓人們在其中幻想人生、解釋人生,表達對於人生的種種願望。這就為傳奇小說的風行提供了心理上的解釋。

在分析了唐傳奇興盛的情況及原因後,讓我們再從文體學角度對唐傳奇作為中國真正成熟的小說形式加以簡單的分析。

我們認為,唐傳奇實際上已經具有了作為短篇小說的資格,經過對數十篇唐傳奇小說的分析總結,試將唐傳奇的文體特徵歸納如下:

• 篇幅短小,字數少則千字,多則萬字。

• 情節精巧、緊湊,通過提煉緊湊、典型的情節來表現人物性格,反映社會生活。

• 人物集中、鮮明。由於篇幅有限,唐傳奇一般只集中塑造一兩個典型化程度很高的主要形象,並且已經能通過社會環境因素的作用來表現人物性格的發展變化。

• 結構精美、嚴密。一般只有一條線索,單純集中,枝蔓少,圍繞主要矛盾展開情節。

• 語言精練、優美、生動,概括力和表現力都很強,能用儉省的筆墨寫出豐富的內容。

• 有的傳奇小說中夾入詩篇,雖然造成小說文體的不純,但卻為傳奇小說增添了魅力。

• 唐傳奇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散文體式。較之六朝駢文,它是自由的文體;較之唐代 「 古文 」 ,它又多一些駢麗成分和華美的辭藻。這些特點從小說的要求來看未免過於文章化,但讀來自然流暢而富於文采。

由此看來,唐傳奇對於小說文體特徵諸要素的表現已經相當充分,與後世成型的現代短篇小說相比,可謂別具魅力,各有所長。

當然, 唐傳奇作為文學史上開始進入成熟階段的短篇小說,難免還存在一定的缺陷。譬如傳奇往往採用史傳的簡潔筆法,而省略必要的交代和細致的描述,有時更用歸納的方法寫人物,與後世小說相比顯然過於簡練而不夠高明。唐傳奇作品中還普遍存在議論成分,由作者出面直接向讀者表明意見,顯然會影響讀者的自由解讀。
但盡管如此,唐傳奇畢竟以成熟獨特的藝術魅力登上文壇,展開了一片嶄新的藝術天地。與以往產生文學樣式如詩歌、駢文相比,傳奇小說能夠更自由更方便更具體地反映人們的生存狀態和生活理想,更深刻更直接地表現人們的外在環境和內在思想,從而影響人們的生活趣味。由此而言,它在文學史上有著非常深遠的意義。另一方面看,作為真正成熟的古典小說,唐傳奇的題材、主題和藝術表現手法對後世文學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它所表現的反對封建婚姻制度,抨擊門第觀念,追求愛情自由,歌頌俠義行為,否定榮華富貴等思想,成為了後世小說戲曲的傳統主題。同時,唐傳奇「作意好奇」,運用想像、虛構和曲折情節,注重人物形象的塑造,敘述宛轉,文辭華艷等特點對後世小說發展也產生了重要作用,是不容忽視的。

2. 什麼是唐傳奇

唐代文言短篇小說的通稱,因內容多傳述奇聞逸事,故稱。「傳奇」一詞肇始於元稹《鶯鶯傳》的原始篇名,晚唐裴鍘又將自己的短篇小說集命名為《傳奇》,後來就以這個書名作為這一類小說的統稱。唐傳奇是在六朝志怪小說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唐傳奇大多取材於現實生活。代表作:《鶯鶯傳》、《李娃傳》、《霍小玉傳》。唐傳奇的出現是中國小說史上的一次大飛躍,它標志著中國古典小說進入了成熟的階段。

3. 小說古時候叫什麼:演繹,傳奇,詞話 他們分別是什麼時候使用的

演義:一般來說明清朝比較多。如《三國演義》(明)《封神演義》(明)《隋唐演義》(清)等。
傳奇:主要是唐代。著名的唐傳奇有:蔣防《霍小玉傳》、元稹《鶯鶯傳》、李朝威《柳毅傳》、白行簡《李娃傳》。
詞話:應該是話本,主要是宋元時期。
中國古代小說,經過漫長的道路,直到唐代才真正地具備了小說要素。

1.先秦兩漢——古代小說的萌芽時期。這一時期的神話、寓言、史傳、「野史」傳說、宗教故事等都孕育著小說的藝術因素,為小說的形成准備了條件,同時也露出小說童年時期形成志人志怪兩大類的端倪。

神話:如《精衛填海》、《女媧補天》、《誇父逐日》等。神話有簡單的故事情節和有一定個性的人物形象,這正是萌芽時期的小說藝術要素。

寓言故事是一種短小精悍而又富於諷刺力量的文學樣式,其特點是通過假託的故事,說明一個抽象的道理。先秦寓言,它敢於干預生活,有助於中國古代小說現實主義傳統的形成,它的諷刺藝術,直接為後世小說繼承和借鑒。後世的諷刺小說的小說中的諷刺藝術,無不受到寓言的積極影響;它是最早的敘事文學之一,又開創了自覺地虛構故事的先河,在敘事、寫人、擬人、狀物、誇張等多方面的藝術經驗,為小說家所汲取。

《史記》開創了我國紀傳體史學,它改變了以往以編年體或國別體記敘史事的傳統,以人物為中心,通過人物的歷史性的活動來說明歷史。就對小說的影響而論,除現實主義的創作方法外,還在於曲折細致地描寫妙趣橫生的故事場面,惟妙惟肖地表現人物的身份、性格。故事生動、人物逼真,富於戲劇性和小說意味,不僅為後來的小說提供了豐富的題材,更重要的是為小說文體的形成直接提供了編寫故事情節和塑造人物形象的藝術經驗。

中國古代小說與宗教迷信傳說的關系十分密切,可以說它們結下了不解之緣,以致形成了古小說中語怪與紀異兩大類別。先秦時代的宗教形式主要表現為巫教。

2.魏晉南北朝——古代小說的童年期。此時出現了「志人」「志怪」小說,合稱筆記小說。這一時期,我國小說初具規模,劉義慶《世說新語》(志人)干寶《搜神記》(志怪),這些小說在藝術上還不夠成熟,只是「粗陳梗概」:描寫人物不能寫出一個完整的形象,所寫故事,大多是實錄性質,缺乏藝術上的虛構,作者們只是搜奇記軼,而不是有意識地進行小說創作,但它對後世小說戲劇的影響是巨大的。

3.唐代——古代小說的成熟期。唐代出現了唐傳奇。唐代傳奇的出現標志著我國古典小說的成熟。較之童年期的作品,唐人小說有長足的進步:有意識地做小說,從鬼神靈異、奇聞逸事走向現實生活,在藝術上有了很大的創造和提高。著名的唐傳奇有:蔣防《霍小玉傳》、元稹《鶯鶯傳》、李朝威《柳毅傳》、白行簡《李娃傳》。

4.宋代——話本產生。宋代出現了白話小說——話本,也稱「話本小說」。從此以文言短篇小說為主流的小說史,逐漸轉為以白話小說為主流的小說史。同時,文言小說依然存在,至此,才以小說作為故事性文體的專稱。話本的出現是「小說史上的一大變遷」;從文言到白話,既增強了小說的表現力,又擴大了讀者面,提高了小說的社會功能;作品描寫的對象由封建士子轉向平民,作品的思想觀點、美學情趣發生了變化;奠定了白話短篇和長篇的基礎。代表作有《錯斬崔寧》、《三國志平話》。

5.明代——白話小說蓬勃發展。明代出現了「擬話本」。即明代文人模仿話本體制、形式創作的小說。如《玉堂春落難尋夫》、《杜十娘怒沉百寶箱》等。明代是白話小說蓬勃發展的時代。著名的作家作品:洪楩《清平山堂話本》、馮夢龍「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恆言》)、凌濛初的「二拍」(《初刻拍案驚奇》、《二刻拍案驚奇》。

明清出現了「章回體小說」。其特點是分回標目,常取一個或兩個中心事件為一回,每回篇幅大致相等,情節前後銜接,開頭、結尾常用「話說」「且聽下回分解」等口頭語,中間穿插詩詞韻文,結尾故設懸念吸引讀者。這一時期,我國古代小說發展到頂峰,產生了一大批不朽的名著。明初,《三國演義》(羅貫中)和《水滸傳》(施耐庵)的相繼問世,標志著中國小說史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從此,中國小說以短篇小說為主轉入以短篇小說為主。「四大奇書」在所屬的各類題材的小說中獨占鰲頭:《三國演義》是小說史上的第一部長篇小說,也是歷史小說的典範;《水滸傳》既是第一部描寫農民起義的作品,也是一部英雄傳奇的典範;《西遊記》(吳承恩)既是第一部長篇神魔小說,也是一部神魔小說的典範;《金瓶梅》既是第一部寫世情的小說,也是第一部由文人獨力創作的小說。

6.清代——長篇小說創作的高潮。清代的《儒林外史》(吳敬梓)和《紅樓夢》(曹雪芹)的問世,把長篇小說的創作再一次推向高潮。此時的文言短篇小說著名的有蒲松齡的《聊齋志異》。

《紅樓夢》之後,由於時代的原因,小說創作成低谷狀態,至晚清才又繁榮起來,晚清長篇小說有一千種以上,著名的有「晚清四大小說家」李伯元《官場現形記》、吳沃堯《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劉鶚《老殘游記》、曾樸《孽海花》。

綜上所述,中國古代小說發展的歷史大體是:宋代以前,是文言短篇小說單線發展,宋元時代,文言、白話兩種短篇小說雙線發展,明代開始,文言、白話、長篇、短篇多線發展,呈現出多姿多彩的狀態。

我國古代小說的特點:注意人物行動、語言和細節的描寫,在矛盾沖突中展示人物形象;情節曲折,故事完整;語言准確簡練,生動流暢,富於個性;敘事方式明顯帶有說書人的印記。

○中國古典名著詩:

東西三水桃花紅,官場儒林愛金瓶。三言二拍贊今古,聊齋史書西廂鏡。

附解:東——(清)蔡元放《東周列國志》;西——(明)吳承恩《西遊記》;三——(明)羅貫中《三國演義》;水——(明)施耐庵《水滸傳》;桃花——(清)孔尚任《桃花扇》;紅——(清)曹雪芹《紅樓夢》;官場——(清)李伯元《官場現形記》;儒林——(清)吳敬梓《儒林外史》;金瓶——(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三言——(明)馮夢龍《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恆言》;二拍——(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二刻拍案驚奇》;今古——抱瓮老人輯的明代話本選集《今古傳奇》;聊齋——(清)蒲松齡《聊齋志異》;史書——(西漢)司馬遷《史記》;西廂——(元)王實甫《西廂記》;鏡——(清)李汝珍《鏡花緣》。

熱點內容
游戲王女主十六夜秋同人小說 發布:2024-06-30 18:08:09 瀏覽:932
鳳舞乾坤免費小說閱讀 發布:2024-06-30 18:06:19 瀏覽:287
搞笑現代言情短篇小說 發布:2024-06-30 17:45:20 瀏覽:498
舊日名花小說大結局 發布:2024-06-30 17:36:24 瀏覽:775
古代言情胔小說桃花影 發布:2024-06-30 17:36:20 瀏覽:461
愛上惡魔王子小說結局 發布:2024-06-30 17:25:26 瀏覽:38
魯迅小說集經典句子 發布:2024-06-30 17:24:41 瀏覽:736
經典鬼股小說推薦 發布:2024-06-30 16:51:23 瀏覽:204
經典邏輯推理小說 發布:2024-06-30 16:46:03 瀏覽:978
言情小說實體書書架 發布:2024-06-30 16:41:28 瀏覽: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