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短篇小說貓
❶ 如何理解王小波的短篇小說《貓》
這篇作品是對人性的反思。主人公最後沒有那麼做,只是說打算那麼做,給讀者以想像和思考的空間。原本殘忍的事情被視作理所應當,甚至所有人都在重復和效仿。原本有同情心的人也開始懷疑自己,以為別人是對的,是自己思想落後了。作者甚至暗示,如果「我」保持同情心,說不定會被當做異類對待,得到和貓同樣的命運,這種恐慌使其感到必須採取最極端的手段,融入到「人世」中去。
❷ 棄貓效應出自哪本書
"棄貓效應"來源於日本作家太宰治的一篇同名短篇小說。故事中,一隻被遺棄的貓在寒冷的天氣中回到了它的前任主人家中,卻被拒之門外。這只貓在門外徘徊了三天才死去。這個情節後來被引申為一種心理現象,被稱為"棄貓效應"。
在情感關系中,棄貓效應指的是一個人在被拋棄後,會對未來的人際關系產生不信任和恐懼,即使新的關系可能更為良好,他們也會擔心再次被拋棄,因此會產生自我保護的戒備心。這種現象可能會阻礙他們建立新的健康關系。
理解棄貓效應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人際關系中的某些行為模式,比如為什麼有些人會在關系中表現出過度依賴或者過度獨立,或者為什麼有些人會在關系中表現出過度的不安全感。通過理解這些模式,我們可以找到更健康的解決方法,以建立更穩定和健康的人際關系。
當然,我還可以提供一些關於棄貓效應的更多信息:
1. 棄貓效應不僅僅發生在人類身上,任何被拋棄的生物都可能產生這種效應。例如,被遺棄的寵物可能會對新的主人產生不信任,或者在新環境中表現出過度的緊張和恐懼。
2. 棄貓效應也可能導致一些人在關系中表現出過度的不安全感。他們可能會過度依賴對方,或者對對方的言行過分解讀,以確認對方是否還愛自己。
3. 理解棄貓效應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自己的人際關系模式,以及我們如何在這些模式中做出改變。例如,如果我們發現自己總是在關系中表現出過度的不安全感,那麼我們需要反思這種模式背後的原因,以及如何改變這種模式。
4. 總的來說,棄貓效應是一個很好的心理現象,它可以幫助我們更深入地理解人際關系,以及我們如何在關系中做出改變。
❸ 請問日本大作家為何溺愛貓
日本大作家夏目漱石最著名的短篇小說叫《我是貓》,一開場他是這么寫的;「咱家是貓。還沒搞定名字。打哪兒出生?壓根兒就搞不清!只模模糊糊地記得在一塊陰濕的地方咪咪直叫。在那兒,咱家第一次看見了人,而且後來聽說,那人是一個寄人籬下的窮學生,屬於人類中最殘暴的種族。據說他常常逮住咱們燉肉吃。」
這部短篇是夏目漱石於1905年發表的,他一直認為《我是貓》是步入文壇的奠基之作,而且不僅如此,包括他自己養的一隻沒有名字的貓也成為了改善夏目家經濟狀況的福氣貓!不過,查詢《夏目漱石全集》,竟然找不到他特別喜歡這只貓的文字記載,至今為止能夠得知的只是他的貓死於1908年的秋天,享年5歲的樣子。上圖是《我是貓》的初版本和插圖。
從文學作品上看,夏目漱石似乎不願把真實的貓弄成一個模特,有礙他對貓的自由想像,所以有關他的貓臨終前後的事兒,寫到了一篇叫《貓之墓》的隨筆里,淡淡地描寫令人無法判斷他對貓的真實感情,而且乍一讀,還覺得他對貓無所謂,甚至有些冷酷。據說,貓死的那天,他親筆寫了《死亡通知》發給親朋好友,一方面說明這只貓是病死的,另一方面說自己正埋頭寫長篇小說《三四郎》,無暇顧及貓的後事雲雲。
日本文壇上還有兩位大作家喜歡貓,一個是谷崎潤一郎,另一個是三島由紀夫。查看一下他們之所以喜歡貓的緣由,似乎跟夏目漱石有些相仿,另外加上他們純粹地喜歡貓的外形。
晚年的谷崎由於健康上的理由不能跟貓直接接觸,但他畢生最溺愛波斯貓,所以把其中一隻貓做成了生物標本,一直放在他能看見的地方。
三島由紀夫溺愛貓的事兒並非家喻戶曉,因為他比夏目漱石還絕,幾乎從不在文學作品中描寫貓的美麗和可愛,而且養貓只限定在單身的年代。
大約30歲的時候,三島在書齋里專門打了一個門洞,為了讓貓方便。不過,研究三島文學的人大約都知道,他晚期有一篇小說,其中描寫了一個少年狂殺貓的場面,血淋淋的感覺,令人毛骨悚然!其實,三島由紀夫婚後不養貓的最大理由是瑤子夫人不喜歡貓,有一回門外的野貓敲窗戶,三島順手喂給它熏魚條。後來日子長了,為了不讓夫人發現,三島悄悄地把熏魚條藏到了書桌的抽屜里。不過,終於有一天,三島偷喂野貓的事兒被夫人發現了,頓時大發雷霆!結果,逼得三島本人只能外出看貓,一副可憐的模樣,別無選擇。
日本大作家溺愛貓很多源於一種跟現實當中的矛盾,換句話說,他們往往寫出跟現實中的真貓截然相反的形象,三島由紀夫的例子最典型!下圖是三島生前留下的跟貓為數不多的合影。
谷崎潤一郎寫過短篇小說《貓與庄造和兩個女人》,庄造是主角,同時也是配角,愛貓勝過自己的妻子與情人。為了獲取其心,後來變成前後任妻子的兩人展開了一場迎貓與逐貓的廝殺。其實,對庄造來說,貓就是女人,而且他十分樂於變成她的奴隸,心甘情願。其實,現實當中的貓,無論是哪只貓都不可能變成主人的奴隸,因為寵物中沒有比貓更隨心所欲的傢伙了。日本評論界認為,谷崎文學的基調是受虐狂,而他之所以如此則完全得自於現實中他所喜歡的貓,因為他的那些貓往往會變換成另外一個敘述邏輯出現到他的文學作品之中。類似貓不可能當人的奴隸,但人卻可以當貓的奴隸之類。
❹ 《我是貓》 | 求而不得,舍而不能,得而不惜
《我是貓》,日本著名作家夏目漱石的一篇長篇小說。書里帶有幽默的語言,代入感極強,卻極具有時代的諷刺性,和文人墨客的酸性味道。
作者巧妙地運用了家裡養的一隻貓作為書中的主角,更為有意思的是從貓的觀察視角,用貓的思想講述了當時社會人們的行為意識,並闡述出自己的觀點傳達給讀者。
而作者當時的背景及家庭情況又和書中主角苦沙彌的境遇如出一轍。這本書彷彿是作者與自己內心的對話。
這兩個身份分別是:一個是真實的自我書中的苦沙彌,一個是超越現實的超越自我的評判家書中的那隻貓。
一個真我與一個本我的自然對話,也是現實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有的矛盾結合體。對社會的看不慣,對自己的不認可,對環境的無能為力,可在骨子裡又潛藏著一股叛逆,一個超我的存在,不停地自己與自己在內心中做斗爭,求而不得,舍而不能,得而不惜真實狀態。
夏目漱石是本日人很受歡迎的作家,那就去看看1984年到2007年日本發行千元紙鈔吧。
日本當代作家村上春樹說:「如果從明治維新以後的日本近代文學作家中投票選十位」國民作家」,那麼夏目漱石無疑位居啟首。
夏目漱石原名為夏目金之助,夏目漱石這個筆名出自中國的古成語「枕石漱流。」即睡則枕石,洗則枕流的隱居生活。
據說戰國時期,有個叫孫子荊的大臣,年齡不大就想告老隱居,就對國王武子說,想過「枕石漱流」的生活,不知怎麼卻口誤為「枕流漱石」了。國王一聽馬上反問道:「河流可以當床睡、石子可以用來漱口的嗎?」孫子荊反應非常敏捷,馬上答道「枕著河流是為了洗凈耳朵,用石子漱口,是為了將牙齒磨練得更加堅硬」。最後大臣孫子荊隱退成功與否不得而知。但後人都將「枕石漱流」或是「枕流漱石」比喻為隱居生活。
夏目金之助得筆名「漱石」,便是由此而來。
1、
夏目漱石出生於1867年,自幼喜歡漢學,14歲開始學習中國古籍。1893年,大學畢業的他在校長的推薦下順利進入東京高等師范任教。兩年後辭職到四國島松山市中學任教,次年轉入九州島熊本市第五高等學校任英語教師。此後便一直擔任教職到33歲。
1905年,38歲時在(杜鵑)雜志發表短篇小說《我是貓》,備受好評,應讀者要求而一再連載。深受鼓舞的夏目漱石因而有了創作的力量,此後10年是他創作的高峰期。
從夏目漱石的出生一直到《我是貓》的完結,他經歷了整個明治維新時期。所以在《我是貓》的這篇小說里可以讀出在明治維新時期,日本人的狀態,即日本經歷的中日甲午戰爭、日俄戰爭後發生的變化,積極吸取國外的科學技術等。夏目漱石在這期間就被派去英國學習英語。雖然他的任務是學習語言,但是他對英國的文學更感興趣及熱愛,也在此期間學到了很多關於文學的知識。
1853年四艘黑色的戰艦停靠在江戶灣口,這就是著名的「黑船事件」。1867年孝明天皇突然去世,睦仁繼承天皇之位,慶應四年改元為「明治」,從此日本明治維新開始,直到19世紀90年代基本結束。
明治維新期間日本一改之前的封建落後,在發展資本主義的大道上一路狂奔,經濟軍事實力大大增長。在之後的中日甲午戰爭與日俄戰爭皆取得了勝利,兩場勝利極大的鼓舞了日本本土的士氣。
在這期間日本的資本主義對日本人的思想也產生了極大的變化,經濟的迅速增加,使實業家的地位不斷增高,同時文人的地位變得越來越低。而在這本書中,夏目漱石便講了一個關於實業家金田家族想讓苦沙彌的學生寒月當女婿的一個現代諷刺故事。
2、
書中實業家金田家想讓苦沙彌的學生寒月當女婿,這也是整書中最完整的故事。
苦沙彌的學生寒月生得一表人才,學識很棒,是理學學士。於是被苦沙彌的鄰居金田家看中,想讓寒月當女婿,於是,金田夫人就來到了苦沙彌家,希望從苦沙彌那裡得到一些寒月的消息。
但是苦沙彌的心裡對實業家很不屑,覺得有錢人都非常的俗氣,根本不想幫助金田家去撮合這樁婚事,導致金田夫人沒有得到那種高高在上的禮遇,因為金田夫人在苦沙彌家遭到了冷遇,心裡便憤憤不平,並對苦沙彌進行報復,找了一些學生去罵苦沙彌,用壘球雜他家院子,不停地騷擾他們家,當然,這樁婚事最終也沒成。
藉此書中的貓說:「要想發財,也必須應用三角學呢!去義理、去人情、去廉恥......」
所表現出來的是當時社會那種金錢主義至上,缺少道德、缺少倫理、嚴重的個人主義。
作者用苦沙彌的行為表現出來,然後又用貓咪的思想表達出來,諷刺至極。
3、
魯迅先生說:
夏目漱石的著作以想像豐富、文詞精美見稱。早年所登在俳諧雜志《子規》上的《哥兒》、《我是貓》諸篇,輕快灑脫,富於機智,是明治文壇上新江戶藝術的主流,當世無與匹者。
在魯迅的《狂人日記》等文章也能看到諷刺的味道,但是比夏目漱石更加直接一些,語氣更加堅定。
夏目漱石的《我是貓》更多的是一些辛辣的諷刺,基本上都是由這只貓來闡述,在這本書將要結尾處,有段這樣的話:「說不定社會全都是由狂人構成的。狂人聚在一起舌槍唇劍、抓作一團、互相謾罵、你爭我奪。而其整體做為一個集團又如細胞一樣忽而分裂忽而膨脹、忽而膨脹忽而分裂,如此生生不息——或許這就是所謂的社會。其中約略通情達理、明辨是非的傢伙反而礙手礙腳,因而建造一個叫瘋人院的東西,把他們關進裡面不許出來。這么著,關進瘋人院的是普通人,院外上躥下跳的反倒是瘋子。或許,瘋子孤身一人之時無論如何都是瘋子,而若化為集團有了勢力,就成了健全人。大瘋子濫用財力和威力趨勢眾多小瘋子為非作歹,卻被成為正人君子——這樣的例子絕不為少。何是何非茫無頭緒。」
作者把對社會的不滿,環境的不滿通過一隻貓來表達出了,而這只貓用它旁觀者的獨特思想寫出了對當時明治維新時期的一種批判,因為資本主義使整個日本民生經濟兩級分化,也是因為貧富的差距讓人性與道德上出現了淪喪,凸顯出了一部分人為了財富而顯露出的人性劣根。
結語:夏目漱石《我是貓》前兩部分讀起來很有意思,通過這只貓偷看苦沙彌的日記把故事展現出來,而偷看完的同時這只貓會從它的角度去評論人類的思想與行為。
後半部分,大都是通過故事的主要人物的對話來詮釋作者想要表達的主題思想,而這只貓變成了一個看客,它像是一個畫面的播放員,引導讀者去思考、感受、評論。
這只貓從來到苦沙彌家到偷喝了啤酒醉死在水缸里,這只貓一直沒有名字,它既是真實的存在,也是作者心裡的理想人格,當作者想表達最存粹想法的時候,理想人格就會浮現出來,當故事結束的時候,理想人格便悄然離去。
這本書像是一場作者借用貓與自己內心的一場思想對話,通過貓與社會現象的間接對話,批判了當時的時代背景下的功利、利己主義,和一種在心裡嚮往美好的訴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