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短篇小說是誰寫的
A. 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第一篇短篇小說集是
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第一篇短篇小說集是《沉淪》,是20世紀20年代郁達夫創作的早期短篇小說,亦是他的代表作。出版時即震撼了當時的文壇。該小說以郁達夫自身為藍本,講述了一個日本留學生的性苦悶以及對國家弱小的悲哀。
1915年,郁達夫考入名古屋第八高等學校(現名古屋大學)。1919年畢業後,郁達夫從名古屋前往東京。途中,他以在名古屋讀書四年的生活體驗寫下了此篇作品《沉淪》。
《狂人日記》是中國新文學史上第一篇現代型短篇白話小說。
(1)第一篇短篇小說是誰寫的擴展閱讀:
《沉淪》定稿於1921年5月9日,是郁達夫的代表作。1921年7月,與郭沫若等創辦創造社,開始文學生涯,同年10月出版短篇小說集《沉淪》(上海泰東書局出版)。
1998年,名古屋大學在豐田講堂前,為郁達夫和他的小說《沉淪》樹立了一塊郁達夫文學碑。文學碑以福建廈門產的花崗石造成,碑面一側嵌有穿學生服戴學生帽的郁達夫鑄像,鑄像下刻有「郁達夫」三字。碑面另一側刻有「沉淪」兩個大字。
內容:
主人公是一位在日本留學的中國青年,顯然有郁達夫自己的某些影子在內。
作品細致地描寫了這位憂郁型青年,由於是弱國子民在強鄰日本所受的屈辱,以及他在精神上和生理上的種種難以排遣的苦悶。
這些苦悶情緒交織在一起,相互影響和滲透:追求異性的愛情而不得,因此對輕侮他的日本人感到十分憤慨,同時熱切地希望著祖國富強起來,這三項內容構成了小說的基本格局。
小說的基本情節是這樣安排的:路遇——自戕——窺浴——野合——宿妓。情節每進展一步,性愛描寫每深入一層,對主人公的刺激與打擊就隨之強化又強化,最終導致他溺海而死的悲劇性結局。
B. 我國的文學史上,第一篇短篇小說是什麼
在我國古代一直都是以文言文和詩歌而聞名的,像小說這類作品在國外比較盛行,所以我國的第一篇短篇小說出現的時間也比較晚。直到現代文學史上才開始有小說的出現。要說到現代的第一篇短篇小說其實要分成兩個種類來看待,因為我們國家在古代一直說的都是文言文,直到近代社會才開始改革鼓勵大家說白話文,所以我國第一篇短篇小說為白話文。
很多人在讀完狂人日記之後都佩服魯迅的文學素養,同時也承認魯迅先生在文學方面確實是非常有天賦的。此後,很多研究者都對魯迅先生的狂人日記進行研究。
C. 老舍的資料
老舍(1899.2.3.——1966.8.24)
老舍是中國現代著名作家、劇作家。原名舒慶春,字舍予,另有筆名絮青,鴻來、非我等。老舍是他最常用的筆名
老舍是滿族正紅旗人。1899年2月3日出生於北京西城小楊家胡同一個困苦的貧民家庭,老舍的父親是一名守衛皇城的護軍,1900年在抗擊八國聯軍入侵的巷戰中陣亡。從此,全家依靠母親給人縫洗衣服和充當雜役的微薄收入為生。老舍在大雜院里度過艱難的幼年和少年時代。大雜院的日常生活,使他從小就熟悉車夫、手工業工人、小商販、下等藝人、娼妓等掙扎在社會底層的城市貧民,深知他們的喜怒哀樂。大雜院的生活使他從小就喜愛流傳於市井巷裡的傳統藝術(如曲藝、戲劇),為它們的魅力所吸引。他從這樣的環境中,接受了與現代中國大多數作家不同的生活教育和藝術啟蒙。這些,都對他有極大的影響,並在他的創作中留下鮮明的印記。
1906年,在別人的資助下,老舍進私塾讀書;三年後,轉入新式學堂。1913年,考入學雜膳宿費用都由國家供給的北京師范學校。1918年老舍以優異成績在北京師范學校畢業,畢業後任北京公立第十七高等小學校並兼任國民學校校長。當「五四」民主科學、個性解放的呼聲,把他從「兢兢業業地辦小學,恭恭順順地侍奉老母,規規矩矩地結婚生子,如是而已」的人生信條中驚醒(《「五四」給了我什麼》),他作出了新的抉擇。1922年9月,老舍辭去所有職務,到以開明新派著稱的天津南開學校中學部任國文教員,在那裡寫下了第一篇新文學習作《小鈴兒》。「五四」推動他進一步掙脫了封建的、世俗的羈絆,去尋求一種比他已經得到的更有意義的生活。
1924年,老捨去英國,任倫敦大學東方學院的漢語講師。多彩的世界和濃烈的鄉思,將他拉入文學的天堂。他閱讀了大量英文作品,業余開始小說創作。寫有《老張的哲學》、《趙子曰》、《二馬》等。1926年加入文學研究會,老舍在文學事業中找到了值得為之獻身的工作和充實的生活。他的創作從一開始就顯現出現實主義的特點,並且從語言、筆調到內容、主題,都具有鮮明的藝術個性。 1929年夏,老舍取道法、德、意、新加坡等國回國。次年7月,到濟南齊魯大學任教。1934年,改任青島山東大學教授。課余繼續長篇小說的創作。《貓城記》(1932)、《離婚》(1933)、《牛天賜傳》(1934)、《月牙兒》(1935)、《駱駝祥子》(1936)、《我這一輩子》(1937),都是這個時期的作品。特別是小說《駱駝祥子》突出地表現了作家對於城市貧民的真摯同情和深刻理解,成為老舍的主要代表作。《駱駝祥子》是30年代中國最優秀的作品之一,也是現代中國一部傑出的長篇小說;它奠定了老舍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重要地位。40年代譯成英文以後,也贏得了外國讀者的喜愛。
抗日戰爭爆發後,老舍隻身南下赴漢口和重慶。1938年3月,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在武漢成立,他被選為理事兼總務部主任,主管協會的日常事務。在創作上,以抗戰救國為主題,寫了各種形式的文藝作品。有話劇《殘霧》,小說《火葬》、《四世同堂》等。1939年6月,他參加全國慰勞總會北路慰問團,慰問抗戰軍民。近半年之中,行程兩萬余里,歷經川、鄂、豫、陝、寧、青、甘、綏八省,包括延安和陝甘寧抗日民主根據地。這些,都開闊了他的視野,豐富了他的生活,他的政治態度明顯地激進起來。抗戰後期,他又投身日漸高漲的民主運動之中。以上變化也鮮明地反映在他的創作中。他先後在濟南、武漢、重慶等地,與演唱曲藝的藝人討論編寫抗戰鼓詞的問題,自己也利用各種舊形式寫了不少宣傳抗戰的通俗作品,包括京劇、鼓詞、相聲、數來寶、墜子、話劇等,供藝人演出。1944年初,老舍開始創作長篇小說《四世同堂》,以濃烈的油彩塗抹出在民族存亡關頭這座古老城市的眾生相,細致刻畫了深受傳統觀念束縛的中下層居民的內心沖突和由此萌發的覺醒,蘊含著對於他們的鞭撻和期待,在他關於北京市民的眾多描繪中增添了不少豐富多彩並有一定思想深度的畫幅。
抗日戰爭勝利後,1946年3月,應美國國務院邀請,老舍赴美講學。期滿後旅居美國從事創作。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3日,老舍立即啟程回國,曾任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中國民間文藝研究會副主席等職。他以巨大的熱誠,參加政治、社會、文化和對外友好交流等活動、從事傳統藝術的改革、注意對青年文學工作者的培養和輔導,同時創作了《茶館》、《龍須溝》等著名話劇。1951年,話劇《龍須溝》上演,引起文藝界和社會的強烈反響。一個來自舊中國的老作家能在短促的時間里,寫出這樣一部歌頌新中國的優秀作品,它的成功引起普遍的贊嘆,老舍因此被授予「人民藝術家」的稱號。他努力了解、體驗新的生活,反映在作品中,寫出歷史的躍進。
在後期創作中,最為成功的是話劇《茶館》(1957)和小說《正紅旗下》(1961~1962,未完)。前者以北京一座茶館作為舞台,展開了清末戊戌維新失敗以後、民國初年北洋軍閥盤據時期和國民黨政府崩潰前夕三個不同時代的生活場景和歷史動向,結構嚴密,一氣呵成,再現了尖銳的矛盾沖突和豐富的社會生活,雖有濃厚的悲劇意味,卻都跳躍著時代的脈搏,顯示出人民的力量和歷史前進的趨勢,具有一種內在的歷史樂觀主義精神。這標志了作家的思想和現實主義創作方法又有了重要發展。《茶館》是當代中國話劇舞台上最優秀的劇目之一,在西歐一些國家演出時,被譽為「東方舞台上的奇跡」。 老舍是現代中國作家中作品形式體裁最為豐富多樣的一個,而且在不少領域中都取得出色的成績。在老捨身上,「不但表現了一個藝術家最可寶貴的政治熱情,而且也表現了同樣可寶貴的藝術家的真正的勇氣」(周揚《從〈龍須溝〉學習什麼?》),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藝術創新精神,使他孜孜不倦地涉獵文學創作的各個領域,也使他永不滿足已經取得的任何成就,在40多年的創作生涯中能夠不斷取得重要的進展和突破。
在現代文學史上,老舍的名字總是與市民題材、北京題材密切聯系在一起的。他是現代中國文壇上傑出的風俗、世態(尤其是北京的風土人情)「畫家」。他把歷史和現實,從一年四季的自然景色、不同時代的社會氣氛、風俗習慣,一直到各種人物的喜怒哀樂、微妙心態都結合濃縮在一起,有聲有色、生動活潑,自成一個完整豐滿、「京味」十足的世界。這是老舍在現代文學史上作出的特殊貢獻。
老舍這樣一個優秀的文學家、藝術家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受殘酷的迫害,1966年8月24日因不堪凌辱而含冤棄世。
作品介紹:
老舍戲劇集
《殘霧》 《張自忠》《面子問題》 《神拳》《荷珠配》 《 歸去來兮》 《秦氏三兄弟》 《方珍珠》 《龍須溝》 《春華秋實》 《茶館》 《女店員》 《大地龍蛇》 《柳樹井》 《青霞丹雪 》《青蛙騎手》 《全家福》 《西望長安》 《誰先到了重慶》。
老舍長篇小說集
《蛻》 《老張的哲學》 《 鼓書藝人》 《 文博士》《 火葬》 《無名高地有了名 》《小坡的生日 》《正紅旗下》 《牛天賜傳》 《趙子曰》 《二馬》《 離婚》 《駱駝祥子》《 貓城記》
老舍短篇小說集
《趕集》 《熱包子》 《愛的小鬼》 《同 盟》 《大悲寺外》 《馬褲先生》 《開市大吉》《歪毛兒》 《柳家大院》 《抱 孫》 《黑白李》 《眼 鏡》 《鐵牛和病鴨》 《也是三角》 《蛤藻集》 《上任》 《犧牲》 《柳屯的》 《末一塊錢》 《老年的浪漫》 《毛毛蟲》 《善人》 《鄰居們》 《月牙兒》 《陽光》 《櫻海集》 《老字型大小》 《斷魂槍》《聽來的故事》 《新時代的舊悲劇》 《且說屋裡》 《新韓穆烈德》 《哀 啟》 《火車集》 《「火」車》 《東西》 《人同此心》 《殺 狗》 《我這一輩子》 《一封家信》 《一塊豬肝》 《浴奴》 《貧血集》 《八太爺》 《不成問題的問題》 《小木頭人》(童話) 《一筒炮台煙》 《集外》 《不說謊的人》 《創造病》 《敵與友》 《電話》 《狗之晨》 《記懶人》 《民主世界》 《牛老爺的痰盂》 《 沈二哥加了薪水》 《生滅》 《小鈴兒》《新愛彌耳》 《裕興池裡》 《抓葯》。
老舍曲藝作品
《厚古薄今》《活-武松》《假博士》《教授》 《她記得》《抗戰民歌二首》《空城計》 《控訴摟包的》-大鼓書詞 《禮物》《戀歌》《流離》《亂形容》《說明白話》《覃本秀自述》《痰迷新格》《童謠二則》 《微笑》《為和平而戰》《為小朋友們作歌》《維生素》 《小相聲一則》《新春之歌》《新青年》《新詩》《雪中行軍》《音樂的生活》《英雄贊《元旦銘》《慈母》《打刀曲》《讀書》《二期抗戰》《附錄-致友人函》《歌唱偉大的黨》《歌聲》《鬼曲》《國葬》《過新年》《海外新聲》 《和平解放西藏》《紅售貨員》《紅葉》《鴻興飯館紅旗飄》 《八九十枝花》《保民殺寇》《保我河山》《壁報詩》《別迷信》《長期抵抗》《陳各莊上養豬多》《 成渝路上》《蒙古青年進行曲》《女兒經》 《陪都贊》《 青年》《 青年突擊隊員》《 清明》 《日本撤兵了》《 掃盪五氣》 《山高擋不住太陽》《 神仙辭職》 《生產就業》《柿子豐收》《蜀江船歌》《雙反》 《札蘭屯的夏天》《戰》《丈夫去當兵》《致富神咒 》《中秋月餅》 《祝賀北京解放十年》《祝賀兒童節1》《祝賀兒童節2》 《作詩》。
D. 《狂人日記》是我國新文學史上第一篇短篇小說,小說講述的是什麼故事
序言:《狂人日記》是我國新文學史上第1篇短篇小說,這篇小說是魯迅在19 18年發表的白話小說,因為在那個年代是五四運動的前夜,而且帝國主義的侵略也是非常嚴重的,所以魯迅用敏捷的思維用自己的文采寫出了對於封建制度的反抗。其實這篇小說主要講述的內容就是魯迅對於封建統治的批判。因為女婿放棄了自己醫學的夢想,拋棄了封建社會的。因為魯迅放棄了自己學醫的夢想,而且也拋棄了封建社會的思想,踏上了革命的道路,用自己手中的筆和敵人做斗爭。
三、魯迅
除了這篇白話小說,魯迅還出版了《吶喊》,《彷徨》,《朝花夕拾》,《野草》等專集,這些小說都能夠表現出魯迅的愛國主義,才能夠表現出民主主義的思想特色。而魯迅在1921年發表的中篇小說《阿Q正傳》,也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最傑出的作品。
E. 我國新文學史上第一篇短篇小說是( )。
【答案】:C
本題考查人文歷史。
A項錯誤,郁達夫的《沉淪》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部短篇小說集,以郁達夫自身為藍本,講述了一個日本留學生的性苦悶以及對國家弱小的悲哀。
B項錯誤,《聊齋志異》是中國清朝小說家蒲松齡創作的文言短篇小說集,共收小說近500篇,或講民間的民俗民習、奇談異聞,或講世間萬物的奇異變幻,題材極為廣泛。
C項正確,魯迅的《狂人日記》是我國新文學史上第一篇短篇小說。小說通過被迫害者「狂人」的形象以及「狂人」的自述式的描寫,揭示了封建禮教的「吃人」本質,表現了作者對以封建禮教為主體內涵的中國封建文化的反抗,也表現了作者深刻的懺悔意識。
D項錯誤,《吶喊》是魯迅的短篇小說集,收錄魯迅於1918年至1922年所作的14篇短篇小說,小說集真實地描繪了從辛亥革命到五四運動時期的社會生活,表現出對民族生存濃重的憂患意識和對社會變革的強烈希望。
故正確答案為C。
F. 莫言至今共寫了多少本小說,共計多少字
莫言 從1981年公開發表第一篇短篇小說《春夜雨霏霏》至今,莫言共發表了80餘篇短篇小說、30部中篇小說、11部長篇小說,出版過5部散文集、1套散文全集、9部影視文學劇本,還創作了兩部話劇。他的作品被翻譯成英語、法語、西班牙語、德語、瑞典語、俄語、日本語、韓語等十幾種語言,並先後斬獲了海內外諸多獎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