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小微小說 » 第二人稱短篇小說名著有哪些

第二人稱短篇小說名著有哪些

發布時間: 2024-11-16 06:04:04

⑴ 有哪些好書推薦

11月的北京,霧霾深重,寒風刺骨,能縮在被窩里,讀一本書,再愜意不過。保持一定的閱讀速度,這個月,我讀了16本書。先介紹一下比較推薦的8本。
一、推薦的8本書
1 小鎮奇人異事這本書,算是周星馳的不完全自傳。本人是周星馳的鐵粉中的鐵粉。他的絕大多數電影,我都看了不少於6遍。個別電影看了至少15遍。沒事兒就喜歡,一邊看周星馳,一邊吃飯或是寫字。書里,講述了周星馳一路成為喜劇之王的經歷。絕大多數經歷我都瞭然於胸。但就是沖周星馳,看了這本書。愛,就是這樣。14 一生的讀書計劃
作者:克里夫頓·費迪曼&約翰·S. 梅傑
推薦:☆☆
這是一本正確的書,也是一個超級書單。為什麼用「正確」,因為作者在書中用報章體的筆法介紹了一大堆各國的經典名著,這些名著都是經過幾百上千年的歷史沉澱的。推薦這樣的書,當然「正確」。但也因為「正確」,反而不如比目魚那類的私人化書評更能打動讀者去閱讀。
15 販罪(3.4卷)
作者:三天兩覺
推薦:☆☆☆
10月讀了前兩卷。這是網路小說。講未來的某年,天下大變。地球被帝國統治,叛軍四起。一群能力者,被一個叫「天一」的擁有深不可測的能力與智慧的人,集結在一起。他們要締造新時代。由此,發生了一系列驚天地泣鬼神的事。想改編電影的製片人等,趕緊來看這部小說。
16 聰明人用方格筆記本
作者:高橋政史0pp0
推薦:☆☆
之前寫了一篇文章,得了微博讀書的一個獎品,其中之一是方格筆記本。聽說,這種筆記本風靡全球,高效率者都在用這個。看了一些人做的方格筆記,確實驚艷。這本書,是方格筆記本的使用教材。工具書。給有需要的人看。
推薦至此。2016年就剩最後一個月了,你真的不打算讀幾本書嗎?
THE END.
尹沽城,青年編劇,簡書簽約作者,微博讀書簽約作者,微信公眾號|微博|簡書 ID:尹沽城。

⑵ 用第二人稱寫的名著小說有哪些

建議你在書信體的名著里看看。我覺得採用第二人稱的手法寫作多少都有傾訴的傾向,可能在書信裡面使用的多一些。塞繆森·理查森的《帕梅拉》不知道算不算這種手法。

⑶ 葉聖陶小說《隔膜》的簡介

《隔膜》作為葉聖陶的早期作品迥異於其後期的創作。眾所周知,作為「文學研究會」的締造者之一,葉聖陶的小說帶有濃厚的「為人生」色彩,試看他的幾部名篇《倪煥之》、《潘先生在難中》、《多收了三五斗》、《飯》等,均體現了對社會的強烈關注。和文研會的其他成員如魯迅、沈雁冰、王統照等人一樣,葉聖陶是將文學作為一種實實在在的工作來,極切地關注著社會問題,當仁不讓地匯入早期「社會問題小說」的創作隊伍中,並成為「其中成熟最快且最有代表性的一位。」
《隔膜》之於葉聖陶正如《野草》之於魯迅,它們都是「獨語體」的,越過社會,越過眾人,也越過自己顯而易見的風格,退回到隱秘的內心深處,不求反響,不求共鳴,不求為人所知。他們只是要單純地記錄那些困擾自己糾纏不清的思緒,讓它從筆端滴落留駐紙上,作為曾經有過的記憶。
閱讀《隔膜》,除卻那稍稍帶有時代特徵的「蓄音片」、「令郎」、「作揖」等語詞外,我們看不出它所敘述的情境離我們的遙遠。相反,撥開上個世紀二十年代的歷史煙雲,我們似乎能夠輕易走入作家的心底,輕車熟路地洞悉其心境以及他所要表達的情感,我們與他之間的同感並未因為創作時代的久遠而消彌。因為那種相似的感同身受的苦惱與迷茫同樣曾糾纏過我們每一個人。《隔膜》的感覺與我們是相通的,這便是它歷經八十多年仍能打動讀者的深層原因。文章不長,幾乎完全是敘述者一人的講敘,只在大體的環境概括中,簡單勾勒了三個場面,以承托起短篇小說的框架。至於具體的情節波瀾則並未展開,沒有起承轉合,沒有旁枝末節,作者
一開場的自述已奠定了整個文章的基調和主題。所以,這是一篇不太象小說的小說,若歸入散文亦無不可。因為如果大致抽空或置換文中的三個場面,抽空所涉及到的人物和對話,文章的主題和基調絲毫不會受到影響,依然成立,只是那樣它將成為名符其實的散文,與小說這一體裁的相隔也就太遠了。這樣古怪的小說,不僅在二十年代,即便整個現代文學的長河中也是為數不多的。
作者截取的三個場景分別是「相逢」——親戚的書齋、「飲宴」——朋友的餐室、「閑聚」——眾人喧鬧的茶館,這便從紛繁復雜的社會網系中提取出了三種最基本的社會關系:一是自己無法左右與選擇的血緣關系,二是生活中接觸較多可以互相照應的熟識關系,三是毫無瓜葛的陌路關系。三種關系一是天意給予的,二是自我選擇的,三是難以稱為關系的關系,它們幾乎可以涵納世上的一切交往,雖然分別有著各自不同的表現方式與濃淡程度,不能絕對得同日而語,但它們給予敘述者的感覺卻異常雷同、如出一輒,那就是——隔膜。相逢如何,不過是說意料之中你應我答的話,客套的寒喧的程式化的但又不能省略的話,找一些掩飾尷尬填補沉默的無關緊要的問題,但說者只顧說了,似是盡了義務卸去責任,於是並不專心聽答者的應對,對其幾乎充耳不聞,答者也便跟著淡漠無味。交流在尷尬中阻塞了,象中間被築起堤壩的小河,浪花只在自己小小的范疇中盤旋。飲宴又如何呢?與不相熟的人舉杯敘情,即便觥籌交錯推杯換盞卻只是言不由衷的應酬而已,依是各懷了各的心,虛情假意一番。人頭攢動吵嚷熱鬧的公共場合里,互相問好高聲談論,似是交情篤深一拍即合,卻又毫在意對方,少了誰也不會被發現,多了誰也不會有人驚喜,大家都在熱烈的無聊著。三個場景概括要約了無所不在的隔膜,無所不在的寂寞,委實讓人難以承受。
《隔膜》寫了人的荒誕處境,寫了人日常的一種孤立無援的存在方式,隔膜也是人無法擺脫的一種無奈境遇。盡管身在熙熙攘攘的人流中,卻互不了解,互不關心,互不在乎,互無意義,他人在自己眼中如同自己在他人眼中一樣,僅淪為一個無足輕重單調而空洞的行動符號,人是這樣群居而又孤獨無助與自身絕緣的動物。這種近在咫尺卻又遠隔天涯的疏離是令人恐懼的,人活著非旦要面對撲面而來的困擾艱辛還要逃避與類群的接觸,豈不是一種絕境中的絕境,掙扎中的掙扎?
隔膜即是人與人之間的牆壁,人們競相築起的用於自我防衛的牆壁又成為難以跨越的隔膜。人成為彼此在世間的障礙物、累贅、或危險品。人人設防、人人自危,在保持距離互相隱瞞這一點上卻有著高度的默契,自覺自願地加深拉長著原有的鴻溝。
《隔膜》中的敘述者煩惱於那些無聊無謂的交往應付,煩惱於那些「蓄音片」式的對話交流,也煩惱於欲擺脫而不能的窘然處境,在與親戚的敘舊中,「我如漂流在無人的孤島,我如墜入於寂寞的永劫,那種孤凄彷徨的感覺,超於痛苦以上,透入我的每一相細胞,使我神思昏亂,對於一切都疏遠,淡漠。」在作客友人家中,「我想他們各有各的心,為什麼深深地掩飾著,專門用蓄音片說話?這個不可解。」「我沒有別的盼望,只盼時間開快步,趕快過了這兩點鍾。」在人群川流不息的茶館,「我欲探求他們每天聚集在這里的緣故,竟不可得。他們欲會見某某么?不是,因為我沒見兩個人在那裡傾心地談話。他們欲討論某個問題么?不是,因為我聽他們的談話,不必辨個是非,不要什麼解答,無結果就是他們的結果。」這是無可穿透的心與心的隔膜。人們象一個個刺蝟,本欲在冬日裡相互偎依取暖,然而彼此倒立起來的刺又使它們難以接近,於是只能處於一種不遠不近若即若離的狀態下,欲達不達模稜兩可地延宕著,枯燥無味的心緒永不得改變。
在個人與他人的問題上,每個人都想把他人當作對象,當作客體,同時又想擺脫自己成為他人的對象,使人感到壓抑的地位,於是人們不得不處在緊張乃至沖突的關系之中。「他人是我的地獄,」我們每個人都在別人的目光下苟活,處於從屬於他人的境況之中。這就是《隔膜》想要表現的深層含義。
作為二十年代的現實主義作家,作為一個宗旨是以文學干預生活的知識分子,葉聖陶的《隔膜》是一次意外的收獲。這里沒有惱人的社會問題,沒有底層小人物的悲哀,沒有抨擊批判滴血為墨的鏗鏘力度,但是卻是綿里抽絲的緩慢而持久的鈍痛,它不是為表現什麼,不是為教化何人,只是單純地記錄了自我感覺,這是作家的真實和文學的真實所成就的,以它原生態的極強生命力感動了讀者。通過文本,我們理解了八十年前的作者,理解了八十年前那種令人喘不過氣來的空虛和痛徹骨髓的孤寂,我們不自覺得為它顫栗。也許,在喧嘩里落寞,在孤寂中陶然是人類永遠無法自解的一個謎語吧!
葉聖陶 (1894~1988) 現代作家、兒童文學作家、教育家、編輯出版家;原名紹鈞,字聖陶,江蘇蘇州人。是繼魯迅之後,新文學運動初期最重要的小說家之一;也是現代著名的教育家。1914年開始發表了10餘篇文言小說,1919年加入新潮社1921年參與發起成立文學研究會。葉聖陶從1921年起在上海、杭州、北京等地中學和大學任教。1923年起從事編輯出版工作,曾任商務印書館、開明書店編輯,主編過《文學周報》、《小說月報》、《中學生》等多種重要刊物,發現、培養和舉薦過巴金、丁玲、戴望舒等作家。他還出版不少詩集、評論集和論著,編輯過幾十種中小學語文教科書。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致力於文化教育的領導工作,任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長、教育部副部長、中央文史館館長、全國政協副主席等職。
葉聖陶其文:
(一)創作經歷
1、他在20年代陸續出版了《隔膜》、《火災》、《線下》、《城中》、《未厭集》等短篇小說集,以及長篇小說《倪煥之》。他的出版於1922年3月的《隔膜》,是新文學史上第二個短篇小說集(第一個是郁達夫的《沉淪》)早期小說大多描寫知識分子和小市民的灰色生活,代表作品如《潘先生在難中》等;後轉向攝取與時代斗爭有關的重大題材,如《夜》、《倪煥之》等,較為深刻地反映了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前後的社會現實。他的小說呈現出朴實冷雋的藝術格調。從1925年到二十年代末,葉聖陶的創作取得了全面的豐收。葉聖陶本時期的創作呈現出前所未有的全新特色。最顯著的,就是以飽滿濃郁的政治熱情,迅速直接地描繪革命斗爭的壯烈圖景,歌頌群眾運動的宏偉場面。這就使他本時期的作品洋溢著強烈的時代感和戰斗精神被茅盾譽為「杠鼎」之作的《倪煥之》是新文學史上優秀的革命現實主義長篇名著。
「九·一八」事變之後,積極參加愛國抗日活動,發表了《多收了三五斗》等著名的短篇小說,技巧日臻圓熟。抗日戰爭爆發後,輾轉到四川工作和生活,寫作以散文和文藝評論為主。主要散文集有《腳步集》、《未厭居習作》,《西川集》,《小記十篇》等。他的散文感情朴實,意趣雋永,語言潔凈,大多具有厚實的社會內容。《藕與蒓菜》、《五月卅一日急雨中》、《牽牛花》、《春聯兒》等是他散文中各具特色的名篇。
2、葉聖陶還是中國現代童話創作的拓荒者。童話集《稻草人》展現了勞動人民的苦難,但有時氣氛顯得低沉和悲哀,稍後的童話集《古代英雄的石像》著重表現人民群眾團結抗暴的集體力量。他的童話構思新穎獨特,描寫細膩逼真,富於現實內容。魯迅說,葉聖陶的「《稻草人》是給中國的童話開了一條自己創作的路」(《表·譯者的話》)。
(二)創作主題及其風格
1、聖陶談到他作小說的態度,常喜歡說:我只是如實地寫。這是作者的自白,我們應該相信。但他初期的創作,在「如實地」取材與描寫之外,確還有些別的,我們稱為理想,這種理想有相當的一致,不能逃過細心的讀者的眼目。後來經歷漸漸多了,思想漸漸結實了,手法也漸漸老練了,這才有真個「如實地寫」的作品。彷彿有人說過,法國的寫實主義到俄國就變了味,這就是加進了理想的色彩。假使這句話不錯,聖陶初期的作風可以說是近於俄國的,而後期可以說是近於法國的。因為是「如實地寫」,所以是客觀的。他的小說取材於自己及家庭的極少,又不大用第一身,筆鋒也不常帶情感。但他有他的理想,在人物的對話及作者關於人物或事件的解釋里,往往出現,特別在初期的作品中。愛與自由的理想是他初期小說的兩塊基石。這正是新文化運動開始時的思潮;但他能用藝術表現,便較一般人為深入。
2、自由的一面是解放,還有一面是尊重個性。聖陶特別著眼在婦女與兒童身上。他寫出被壓迫的婦女,如農婦,童養媳,歌女,妓女等的悲哀;《隔膜》第一篇《一生》便是寫一個農婦的。對於中等家庭的主婦的服從與苦辛,他也有哀矜之意。《春遊》(《隔膜》中)里已透露出一些反抗的消息;《兩封回信》里說得更是明白:女子不是「籠子里的畫眉,花盆裡的蕙蘭」,也不是「超人」;她「只是和一切人類平等的一個『人』」。他後來在《未厭集》里還有兩篇小說(《遺腹子》,《小妹妹》),寫重男輕女的傳統對於女子壓迫的力量。聖陶做過多年小學教師,他最懂得兒童,也最關心兒童。他以為兒童不是供我們游戲和消遣的,也不是給我們防老的,他們應有他們自己的地位。他們有他們的權利與生活,我們不應嫌惡他們,也不應將他們當作我們的具體而微看。《啼聲》(《火災》中)是用了一個女嬰口吻的激烈的抗議;在聖陶的作品中,這是一篇僅見的激昂的文字。他憧憬著「藝術的生活」,藝術的生活是自由的,發展個性的;而現在我們的生活,卻都被撳在些一定的模型或方式里。聖陶極厭惡這些模型或方式;在這些方式之下,他「只覺一個虛幻的自己包圍在廣大的虛幻里」(見《隔膜》中《不快之感》)。
3、聖陶小說的另一面是理想與現實的沖突。聖陶後期作品(大概可以說從《線下》後半部起)的一個重要的特色,便是寫實主義手法的完成。聖陶的生活與時代都在變動著,他的眼從村鎮轉到城市,從兒童與女人轉到戰爭與革命的側面的一些事件了聖陶寫作最快,但決非不經心;他在《倪煥之》的《自記》里說:「斟酌字句的癖習越來越深」,我們可以知道他平日的態度。他最擅長的是結尾,他的作品的結尾,幾乎沒有一篇不波俏的。他自己曾戲以此自詡;錢杏邨先生也說他的小說,「往往在收束的地方,使人有悠然不盡之感。」
4、1921年初,文學研究會在北京成立,葉聖陶是發起人之一,後來又成為其骨幹成員和創作上有成就的代表作家。他強調文學必須反映人生,關心民眾疾苦,同情被壓迫損害者;他的創作集中地、充分地體現了文學研究會「為人生」「血與淚」 的文學宗旨。葉聖陶長期從事小學教育,對舊中國的教育界十分熟。在他寫的近百個短篇中,與教育有關的佔三分之二以上。這就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構成了葉聖陶創作的獨特領域――教育文學。葉聖陶教育文學的民主性,首先表現在他對封建教育有一個清醒、透徹的認識,對衰朽沒落的舊教育進行了大膽的否定。葉聖陶教育文學的民主性,還表現在以栩栩如生的兒童形象,展示了封建社會中少年兒童悲慘不幸的遭遇和他們肉體上、精神上受到的暴虐、磨難。喊出了被束縛、禁錮在封建教育下兒童的心聲和願望,要求全社會尊重兒童、關心兒童、同情兒童、了解兒童,使他們獲得發展天性的自由,這是葉聖陶民主主義教育文學另一個重要表現。他的創作表達了中國人民爭取自由、民主、解放、平等的要求,是與「五四」反帝反封建的民主主義革命運動相一致的,對革命事業的發展,起著積極的推動促進作用。從總的傾向看,葉聖陶「五四」前後的創作屬於批判現實主義。(朱自清、葉聖陶語)
(三)語言藝術風格:
1、在中國新文學史上,葉聖陶是一個具有獨特風格的作家。細密的觀察、客觀的寫實,亦庄亦諧、庄諧結合的筆法,平實樸素、凝練精粹的文學語言,這一切就構成了葉聖陶現實主義創作的藝術個性。客觀、冷靜地諦視人生,細密、精確地觀察生活,按照生活的本來面目真實地再現生活,是葉聖陶藝術風格最突出的特點。他確實重視細節的描寫,使細節描寫在創作中起著重要的作用。這些細節傳神狀物如此生動真實,是與作者對現實生活和自然現象反復深入地觀察琢磨分不開的,葉聖陶豐富的生活體驗為他細節描寫提供了廣闊的天地。庄嚴、嚴重與輕快、幽默兼而有之,並能使兩者和諧地交融在一起,熔鑄於自己的創作中,使自己的作品亦庄亦諧、庄諧結合,這是葉聖陶藝術手法的另一個特色。
2、葉聖陶是一個優秀的語言藝術家,他「一直留意語言」(《〈葉聖陶選集〉自述》),以平實、質朴、凝練、精粹的文學語言著稱。他的語言有一種不雕鑿、不做作的樸素美。他很少用濃艷富麗、華而不實的詞藻語匯,即使在「五四」前後「全盤西化」的浪潮里,他的作品也很難發現冗長拗口、曲里拐彎的歐化句子。他特別講究錘字煉句,自稱有「斟酌字句的癖習」。在遣詞造句上,他一貫簡短利落、准確貼切,精煉純粹,達到了以少勝多、一語傳神的極富表現力的境地。
三、葉聖陶其趣:
(一)寫童話的原由:他大力提倡白話文,是我國語文教材改革的先行者,主持編寫了新中國第一套通用教材--全國中學、師范學校語文課本。葉先生是我國語文教育界的前輩,是著名的語文教育家。葉聖陶熱愛學生、熱愛教學,學子們童心的無邪、童真的靈幻、童趣的稚拙時時感染著他。這時,他讀了魯迅《二十四孝圖》一文,說有一位童年小友因為只能讀「人之初,性本善」,覺得生活枯燥乏味,缺乏生氣和希望,竟至死亡。由此,萌發了為兒童寫作的願望。他拿起筆來,成為我國近代童話創作的第一人!
(二)酒:著名教育家葉聖陶(1894-1988)愛酒嗜酒,一生留下諸多酒話。本文向大家介紹有關他的幾則飲酒軼聞雅趣。
文友酒會
三十年代,葉聖陶在上海開明書店主編《中學生》雜志時,其同仁中不乏好酒者。葉聖陶和豐子愷等幾位朋友便發起成立了一個文友酒會,葉聖陶自任會長,規定只有一頓能喝5斤以上黃酒者方能申請入會當會員,每周的周末舉行一次會員聚會。當時,同在開明書店任編輯的錢君陶也想入會,但他僅有三斤半酒的酒量,能否批准入會心裡沒有底。一次他問已是酒會會員的豐子愷自己能否入會,豐子愷感到說不準,表示要請求會長葉聖陶後方能決定。當豐子愷向葉聖陶匯報此事時,葉聖陶幽默地說,君陶的酒量要打七折,就算一個預備會員罷。事後,葉聖陶路遇錢君陶,便風趣地對他說:「你也是酒會會員了,要鍛煉酒量,爭取早日報『預備』兩字去掉!」
醉酒經歷
葉聖陶一生好酒但自製力很強,很少有醉酒的記錄。據葉聖陶兒子葉至誠介紹,從他記事開始,葉聖陶醉酒僅有兩次。一次是1946年11月30日朱德總司令60大壽時,當時定居上海的葉聖陶受邀出席朱總司令生日午宴,因過於興奮激動,醉酒後由中共上海辦事處兩位工作人員護送回家。
另一次是抗日期間在武漢大學時,有一位武漢大學的英國教授雷納,聽說葉聖陶善飲,想與其較量一下。他專門邀請葉聖陶到他的寓所對飲,葉聖陶欣然前往。那次也是中午,兩人如何對飲不得而知,到午後太陽打斜時,葉聖陶才踉踉蹌蹌回家。葉至誠迎上前去扶他時,他還笑著說:「我嘸啥(吳語意為『沒關系』)。」後進卧室躺下睡著了。事後葉至誠了解到,那次較量,雷納教授先喝醉了,只是他在自己的寓所,而葉聖陶還走了一段路。
海棠雅聚
新中國成立後,葉聖陶曾先後出任國家出版總署副署長和教育部副部長等職務。他在北京寓所的院子里有一棵海棠樹,在建國後很長一段時間內,每年海棠花盛開的4月19日,葉聖陶總要邀請朱光潛、俞平伯、王伯祥等一批摯友親朋來家小聚。而每當此時,俞平伯總會帶上一瓶桂花酒,朱光潛則捎上一瓶白蘭地,主人在准備的下酒菜中,必備一隻葉聖陶自製的醬鴨。他們賞花飲酒,促膝談心,花香酒香,沁人心脾。此情此景,堪稱飲酒之最佳環境,超過任何的星級賓館和酒家。「十年內亂」中,葉聖陶、俞平伯等人均遭受迫害,「海棠雅聚」自然也就好景難再了。
葉聖陶享年94歲,堪稱高壽。除了他心胸開闊善待人生外,適量飲酒也是他的長壽原因之一。雖然葉聖陶黃酒能喝5斤以上,但大多時候僅以一兩多白酒解癮,可見他具有極強的自製力。葉聖陶晚年欣逢太平盛世,每天晚飯時他喜歡飲上一杯紹興黃酒或葡萄酒,對酒的鍾愛直至生命終止。
(三)葉聖陶與朱自清
葉聖陶與朱自清相識於1921年秋天。葉聖陶和朱自清志趣相同,而且都是文學研究會的成員,不久就成了好朋友。葉聖陶蟄居上海,朱自清則在北平,一南一北,但魚雁不絕。1948年8月12日,朱自清因病不幸逝世。8月30日,葉聖陶、陳望道等與清華同學會聯合舉行的朱自清追悼會,並在會上致詞,對失去一位文壇干將和誠摯知友而痛惜不已。收起

⑷ 我想寫一篇短篇小說,考慮到第一人稱和第三人稱用哪個更好

第一人稱的話很麻煩,很多早期的網路小說都有一個毛病,就是一會第一人稱一會第三人稱。。。就是因為作者駕馭不好,第一人稱也就是你以「我」的身份敘述故事,這樣,你就必須經歷所有的事情,並以「我」的角度進行描述、評論,如果一段兩段還湊合,等寫的長了,就會發生很多問題,很多不在「我」身邊發生的事情不好描述。第一人稱偶爾在文中穿插以某個人物獨白的方式出現比較合理一點。
第二人稱的小說我還沒見過,你見過作者用你做主角的嗎?
第三人稱就比較普遍了,也比較方便情節的展開,不會有第一人稱的局限性。
第一人稱好處是代入感比較強,但如果對情節發展駕馭的好一點,第三人稱也完全可以做到

⑸ 求推薦適合大學生看的書籍

我覺得有不少書都比較適合我們大學生閱讀,畢竟和初高中比起來,我們大學生需要有更多的知識和閱歷。

當然,值得大學生看的遠遠不止這些,大學四年,是我們最應該汲取知識的四年,努力閱讀書籍吧,給我們無限財富!

⑹ 世界上好看的短篇小說推薦

小說的背後都有值得被閱讀的靈魂,是一種情懷,世界上有很多優秀的短篇小說,你看過了嗎?下面我就來為大家推薦的世界上好看的短篇小說,歡迎參閱!

世界上好看的短篇小說
1、《外國中短篇小說藏本:陀思妥耶夫斯基》

《外國中短篇小說藏本:陀思妥耶夫斯基》選收了俄國著名作家費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中短篇小說《聖誕樹和婚禮》、《小英雄》、《溫順的女性》和《別人的妻子和床底下的丈夫》等9篇,基本包括了作家中短篇小說創作的精華,較有代表性地體現了作家作為心理描寫大師和反理性主義哲學家的特點。盡管作家善於描寫人心理的極端狀況,憂慮理性主義泛濫的極端後果,但作家還是對社會抱有真誠而美好的希望,期望知識分子和人民互敬互愛、互相學習,消除那些不利於社會發展的精神因素,讓俄羅斯民族泰然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外國中短篇小說藏本陀思妥耶夫斯基》作者費奧多爾·米哈伊洛維奇·陀思妥耶夫斯基是19世紀群星燦爛的俄國文壇上一顆耀眼的明星,與列夫·托爾斯泰、屠格涅夫等人齊名,是俄國文學的卓越代表,他所走過的是一條極為艱辛、復雜的生活與創作道路,是俄國文學史上最復雜、最矛盾的作家之一。即如有人所說“托爾斯泰代表了俄羅斯文學的廣度,陀思妥耶夫斯基則代表了俄羅斯文學的深度”!

2、《變形記》

《變形記》囊括了卡夫卡所有的中短篇小說,其中《變形記》、《在流放地》、《在法的大門前》、《鄉村教師》等都是膾炙人口的名篇。它們均採用象徵、隱喻、誇張等手法,情節生動,故事怪誕離奇,無確定的時間和地點,無前因後果,給人以夢幻、神秘、奇特的感覺。作品的主人公幾乎都處於一種身不由己的境地,他們在離奇古怪的世界中部有自己的目標,但往往又以失敗而告終。是目前我國最全的“ 卡夫卡中短篇小說集”!

在《變形記》中,卡夫卡描述了小職員格里高爾·薩姆沙突然變成一隻使家人都厭惡的大甲蟲的荒誕情節,藉以揭示人與人之間——包括倫常之間——表面上親親熱熱,內心裡卻極為孤獨和陌生的實質,生動而深刻地再現了資本主義社會中人與人之間的冷漠。在荒誕的、不合邏輯的世界裡描繪人類生活的一切活動及其逼真的細節,這正是著名小說家卡夫卡的天賦之所在。快快收入在冊吧!

3、《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

高爾基曾由衷地贊賞這篇小說“真是一篇驚人的傑作”!《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其發表伊始就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同名電影、話劇更是盛演不衰,文學批評層出不窮!

作為以描摹人物情感著稱的文學巨匠,茨威格對人物內心世界的刻畫極為深刻細致,他善於從心理角度再現人物的性格和生活遭遇,尤其擅長刻畫女性心理,塑造女性形象。本書精選了茨威格的7篇小說,如《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看不見的珍藏》《一個不能忘記的人》等,皆是其膾炙人口的經典作品!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是由奧地利的著名作家茨威格創作的,是其代表作之一,小說以書信的形式講述了一位女子在彌留之際,在她死去的孩子身旁,寫下了一封凄婉的長信,向作家R訴說了她潛隱了一生的激情愛戀和情感痛苦。由於父親早逝,女孩與母親過著深居簡出,小市民的窮酸生活。隨著時光的沉逝,女孩開始厭棄她與母親的現實生存狀態。小說以一名女子最痛苦的經歷,寫出了愛的深沉與奉獻。

4、《莫泊桑中短篇小說集》

“世界短篇小說之王”的巔峰之作,了解法國歷史和社會的窗口。莫言、余華、海明威、米蘭·昆德拉、村上春樹盛贊!莫泊桑編著的《莫泊桑中短篇小說集》是世界文學名著之一,收入了法國著名作家莫泊桑的代表作品多篇,其中包括《項鏈》、《羊脂球》、《我的叔叔於勒》等經典名篇。這些小說已被翻譯成各種文字,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世界各地的讀者,有的還被改編成戲劇、電影、電視劇和卡通片等。

作者居伊·德·莫泊桑,19世紀後半葉法國優秀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人稱“短篇小說之王”!與契訶夫和歐·亨利並稱為“世界三大短篇小說家”,對後世產生極大影響。莫泊桑在文學史上的首要貢獻,在於把短篇小說藝術提高到一個空前的水平。逼真自然,是他追求的首要目標,也是他藝術的重要標志。莫泊桑去世時,愛彌爾·左拉致悼詞,並預言莫泊桑的作品將永垂不朽,將是“未來的學生們作為無懈可擊的完美典範口口相傳”的作品!

5、《愛倫·坡暗黑故事全集》

《愛倫·坡暗黑故事全集》由愛倫·坡所著,本書收錄19世紀美國著名作家愛倫·坡的小說五十餘篇,完整呈現了愛倫·坡筆下神秘暗黑世界,會讓喜愛推理小說的讀者愛不釋手。愛倫·坡是美國文學史上一個無法忽略的名字,他是天才詩人、小說家和文學評論家,美國文學史上一個無法忽略的名字,公認的偵探推理小說鼻祖!

作者埃德加·愛倫·坡,十九世紀美國詩人、小說家和文學評論家,美國浪漫主義思潮時期的重要成員。在世時長期擔任報刊編輯工作。其作品形式精緻、語言優美、內容多樣,在任何時代都是“獨一無二”的風格。他以神秘故事和恐怖小說聞名於世,他是美國短篇故事的最早先驅者之一,又被尊為推理小說的開山鼻祖,進而也被譽為後世科幻小說的始祖。他是第一個嘗試完全依賴寫作謀生的知名美國作家,從而導致貧困潦倒。
世界經典的短篇小說
1、《馬克·吐溫短篇小說集》

歐美文學界的幽默泰斗,被福克納稱為“美國文學之父”,被豪威爾斯譽為“美國文學的林肯”,被奧巴馬稱為美國最偉大的諷刺小說家!威廉·福克納稱他為“第一位真正的美國作家,我們都是繼承他而來”!

《馬克·吐溫短篇小說集》作者是美國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人,他的主要作品已大多有中文譯本。他經歷了美國從初期資本主義到帝國主義的發展過程,其思想和創作也表現為從輕快調笑到辛辣諷刺再到悲觀厭世的發展階段,前期以辛辣的諷刺見長,到了後期語言更為暴露激烈。被譽為“美國文學史上的林肯”!

馬克·吐溫一生寫了大量作品,題材涉及小說、劇本、散文、詩歌等各方面。從內容上說,他的作品批判了不合理現象或人性的丑惡之處,表達了這位當過排字工人和水手的作家強烈的正義感和對普通人民的關心;從風格上說,專家們和一般讀者都認為,幽默和諷刺是他的寫作特點,一起到書中看看吧!

2、《契訶夫短篇小說集》

只需一個詞,就能創造一個形象,只需一句話,就可以創造一個短篇故事,而且是絕妙的短篇故事,筆下有如此功力的作家唯有契訶夫!契訶夫善用喜劇性的筆法表達善意的嘲諷,托爾斯泰喻之為“印象派畫家”!通過這部《契訶夫短篇小說集》中的《套中人》《小官員之死》《胖子和瘦子》《苦惱》《萬卡》《草原》等作品,不僅能看到凡俗生活隱藏下的悲劇,也能看到含淚的微笑之後的亮光;不僅能看到極具質感的小情節和情節之下的生活真相,也能看到隱藏於真相之下的雄闊的歷史軌跡和現實走向。

該書作者安東·巴甫洛維奇·契訶夫是俄國的世界級短篇小說巨匠,是俄國19世紀末期最後一位批判現實主義藝術大師,與莫泊桑和歐·亨利並稱為“世界三大短篇小說家”,是一個有強烈幽默感的作家,他的小說緊湊精煉,言簡意賅,給讀者以獨立思考的餘地。其劇作對20世紀戲劇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他堅持現實主義傳統,注重描寫俄國人民的日常生活,塑造具有典型性格的小人物,藉此真實反映出當時俄國社會的狀況。他的作品的三大特徵是對丑惡現象的嘲笑與對貧苦人民的深切的同情,並且其作品無情地揭露了沙皇統治下的不合理的社會制度和社會的丑惡現象。他被認為19世紀末俄國現實主義文學的傑出代表。

3、《歐亨利短篇小說選集》

他是美國最著名的短篇小說家之一!他被譽為“世界短篇小說之王”“曼哈頓桂冠作家”!他描寫的美國社會和紐約百姓的生活,堪稱“美國生活的幽默網路全書”!他就是歐亨利!

作者歐·亨利,20世紀初美國著名短篇小說家,美國現代短篇小說創始人。與法國的莫泊桑、俄國的契訶夫並稱為世界三大短篇小說巨匠。 他少年時曾一心想當畫家,婚後在妻子的鼓勵下開始寫作。後因在銀行供職時的賬目問題而入獄,服刑期間認真寫作,並以“歐·亨利”為筆名發表了大量的短篇小說,引起讀者廣泛關注。他是一位高產的作家,一生中留下了一部長篇小說和近三百篇的短篇小說。

《歐亨利短篇小說選集》共收集了《心與手》《女巫的麵包》《麥琪的禮物》《二十年後》《財神與愛神》《紅酋長的贖金》《最後一片常春藤葉》等43篇最具代表性的歐亨利短篇小說。歐.亨利用獨特的幽默筆調,反映出鍍金時代各個方面遭到扭曲的生活,他呼喚真誠的感情,要求恢復正常的人性。
世界好看的短篇小說
1、《獻給愛米麗的一朵玫瑰花》

濃縮福克納短篇創作精華,李文俊、陶潔領銜翻譯!《獻給愛米麗的一朵玫瑰花》是美國作家威廉·福克納的短篇小說。1930年4月發表在《論壇》雜志,引起極大反響。同年的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美國作家辛克萊·劉易斯在其演說中提到了福克納,稱他“把南方從多愁善感的女人的眼淚中解放了出來”。

作者威廉福克納美國文學史上最具影響力的作家之一,意識流文學在美國的代表人物,1949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瑞典學院對他的評價是:“他對當代美國小說做出了強有力的和藝術上無與倫比的貢獻”!

文章所描述的大概是美國南北戰爭以後的一個南方小鎮——傑弗生鎮上格里爾森家族的命運。作為家族族長的愛米麗的父親父權傾向嚴重維護所謂的等級和尊嚴,趕走了所有向愛米麗求愛的男子,剝奪她幸福的權利。父親去世後,愛米麗愛上了來小鎮修建鐵路的工頭北方人赫默。但愛米麗仍然沒有擺脫家族尊嚴的束縛與父親對她的影響辦法。當她發現赫默無意與她成家時,便用砒霜毒死了他。從此,愛米麗在破舊封閉的宅院里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並與死屍同床共枕40年,直到她也去世。小鎮居民在艾米麗的葬禮上才發現了這個秘密。

2、《老婦與貓》

2007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多麗絲·萊辛作品!在萊辛那裡,女人永遠是“另外那個女人”,而貓則是“特別的貓”。與《金色筆記》那樣的長篇巨制相比,《老婦與貓》這本書里的中短篇小說顯得更輕盈,更有靈性,更展現出萊辛所獨有的魔力:既超然物外地冷酷,但又常常在剎那間,給你意外的溫暖一擊。

作者多麗絲·萊辛,1919年生於伊朗,父母均為英國人。當代英國最重要的作家之一,筆名簡·薩默斯,被譽為繼伍爾芙之後最偉大的女性作家,並幾次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提名以及多個世界級文學獎項。被譽為繼伍爾芙之後英國最偉大的女性作家。作品風格多變,在歐洲各國獲得多種文學獎項,2007年獲諾貝爾文學獎。主要代表作有《青草低吟》、《金色筆記》、《第五個孩子》、《特別的貓》,以及“五部曲”《暴力的孩子們》等。

3、《奇鳥行狀錄》作者:村上春樹(1994年出版)

村上春樹通過“擰發條鳥”這一隱喻式的事物將集體記憶和個人記憶緊密聯系起來,又利用不斷重復轉換幾個敘述人稱和隨之不斷變換的敘述視角,將《奇鳥形狀錄》中的現實橫線和歷史縱線綴連起來,將歷史記憶重建,向讀者展示了一副完整的歷史記憶。雖然村上春樹故事的情節曲折,但不失節奏感和人性之美。

猜你喜歡:

1. 經典有深度的短篇小說推薦

2. 世界十大短篇小說

3. 超虐心的現代短篇小說推薦

4. 適合男人看的短篇小說分享

5. 青春勵志短篇小說

熱點內容
惡役只有死亡結局小說女主結局 發布:2024-11-16 08:37:45 瀏覽:476
都市言情小說推薦高質量 發布:2024-11-16 08:36:09 瀏覽:173
網路小說怎麼塑造角色 發布:2024-11-16 08:31:46 瀏覽:224
以為總裁是基佬的小說 發布:2024-11-16 08:31:45 瀏覽:530
穿越小說男主都市 發布:2024-11-16 08:31:44 瀏覽:827
無法割捨小說短篇 發布:2024-11-16 08:30:16 瀏覽:109
推薦女主很霸氣的言情小說 發布:2024-11-16 08:28:48 瀏覽:487
末日小說大結局 發布:2024-11-16 08:28:43 瀏覽:749
楚喬傳小說經典 發布:2024-11-16 08:21:20 瀏覽:479
硬糖不甜小說全文免費閱讀 發布:2024-11-16 08:21:17 瀏覽: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