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爾夫短篇小說pdf
1. 伍爾夫作品全集都有什麼啊
出航 The Voyage Out (1915年)
夜與日 Night and Day (1919年)
雅各的房間 Jacob's Room (1920年)
達洛維夫人 Mrs. Dalloway (1925年)
到燈塔去 To the Lighthouse (1927年)
奧蘭多 Orlando: a Biography (1928年)
海浪 The Waves (1931年)
歲月 The Years (1937年)
幕間 Between the Acts (1941年)
鬼屋及其他 The Haunted House and Others(短篇小說集)
一間自己的房間 A Room of One's Own (1929年)
普通讀者一 The Common Reader (1925年)
普通讀者二 The Second Common Reader (1933年)
三個畿尼 Three Guineas(1938年)
羅傑.弗萊傳記Roger Fry: A Biography (1940年)
飛蛾之死及其它The Death of the Moth and Other Essays (1942年)
瞬間及其它隨筆The Moment and Other Essays (1948年)
存在的瞬間 Moments of Being
現代小說 Modern Fiction (1919年)
2. 維吉尼亞 伍爾夫
2007-11-25 04:33:33 來自: a
出生於倫敦的伍爾芙是在家中接受教育的。結婚以前她的名字是艾德琳·弗吉尼亞·斯蒂芬(Adeline Virginia Stephen)。1895年母親去世之後,她第一次精神崩潰。後來她在自傳《存在的瞬間》(Moments of Being)中道出她和姐姐瓦內薩·貝爾(Vanessa Bell)曾遭受同母異父的哥哥喬治和傑瑞德·杜克沃斯(Gerald Duckworth)的性侵犯。1904年她父親萊斯利·斯蒂芬爵士(Sir Leslie Stephen,著名的編輯和文學批評家)去世之後,她和瓦內薩遷居到了布盧姆斯伯里(Bloomsbury)。後來以她們和幾位朋友為中心創立了布魯姆斯伯里派文人團體。
她在1905年開始職業寫作生涯,剛開始是為《泰晤士報文學增刊》撰稿。1912年和雷納德·伍爾夫結婚,丈夫是一位公務員、政治理論家。她的第一部小說《遠航》在1915年出版,其後的作品都深受評論界和讀者喜愛。大部分作品都是由自己成立的「賀加斯岀版」推岀。
伍爾芙被譽為20世紀最偉大的小說家之一,現代主義文學潮流的先鋒;不過她本人並不喜歡某些現代主義作者,如喬伊斯。她對英語語言革新良多,在小說中嘗試意識流的寫作方法,試圖去描繪在人們心底的潛意識。愛德華·摩根·大眾特稱她將英語「朝著光明的方向推進了一小步」。她在文學上的成就和創新性至今仍然產生著影響。二戰後她的聲望有所下降,但隨著70年代女權主義的興起,她又成為文學界關注的對象。
1941年3月28日,她在自己的口袋裡裝滿了石頭,投入了位於羅德麥爾(Rodmell)她家附近的歐塞河(River Ouse)自盡。她在給丈夫的遺書中寫道:「我肯定自己又要瘋了。我們應該無法再一次承受這樣可怕的折磨。而且這次我也不會康復。開始聽到一些聲音,無法全神貫注於自己的工作,所以選擇了這條路。你已經給予了我最大可能的幸福……我再也無法堅持下去。我知道我一直在打擾著你的生活,沒有我,你可以專心從事自己的工作了。」
作品
小說
出航(The Voyage Out) (1915年)
夜與日(Night and Day) (1919年)
雅各的房間(Jacob's Room) (1920年)
達洛維夫人(Mrs. Dalloway) (1925年)
到燈塔去(To the Lighthouse) (1927年)
奧蘭多(Orlando: a Biography) (1928年)
海浪(The Waves) (1931年)
歲月(The Years) (1937年)
幕間(Between the Acts) (1941年)
鬼屋及其他(The Haunted House and Others)(短篇小說集)
[編輯]
隨筆
一間自己的房間(A Room of One's Own )(1929年)
普通讀者I(The Common Reader)(1925年)
普通讀者II(The Second Common Reader)(1933年)
三個畿尼(Three Guineas)(1938年)
羅傑.弗萊傳記Roger Fry: A Biography (1940年)
飛蛾之死及其它The Death of the Moth and Other Essays (1942年)
瞬間及其它隨筆The Moment and Other Essays (1948年)
存在的瞬間Moments of Being
現代小說Modern Fiction (1919年)
--------------------------------------------------------------------
最後我再附贈一篇我收集到的,伍爾芙這個憂傷孤獨卻極盡才華的女人的遺書:
最親愛的:
我感到我一定又要發狂了。我覺得我們無法再一次經受那種可怕的時刻。而且這一次我也不會再痊癒。
我開始聽見種種幻聲,我的心神無法集中。因此我就要採取那種看來算是最恰當的行動。你已給予我最大
可能的幸福。你在每一個方面都做到了任何人所能做到的一切。我相信,在這種可怕的疾病來臨之前,沒
有哪兩個人能像我們這樣幸福。我無力再奮斗下去了。我知道我是在糟蹋你的生命;沒有我,你才能工作
。我知道,事情就是如此。你看,我連這張字條也寫不好。我也不能看書。我要說的是:我生活中的全部
幸福都歸功於你。你對我一直十分耐心,你是難以置信地善良。這一點,我要說——人人也都知道。假如
還有任何人能挽救我,那也只有你了。現在,一切都離我而去,剩下的只有確信你的善良。我不能再繼續
糟蹋你的生命。 我相信,再沒有哪兩個人像我們在一起時這樣幸福。
維
Dearest,
I feel certain, that I'm going mad again.
I think we can't go through another of these terrible times
and I shan't recover this time.
I begin to hear voices
and can't concentrate.
So I'm doing what seems the best thing to do.
You have given me the greatest possible happiness.
You have been in every way all that anyone could be.
I know that I'm spoiling your life
and without me you could work
and you will.
I know.
You see I can't even write this properly.
What I want to say is that I owe all the happiness of my life to you.
You have been entirely patient with me
and incredibly good.
Everything is gone for me,
but the certainty of your goodness.
I can't go on spoiling your life any longer.
I don't think two people could have been happier than we have been.
Virignia.
3. 弗吉尼亞.伍爾芙的所有作品
弗吉尼亞·伍爾芙(Virginia Woolf,1882年1月25日-1941年3月28日)。英國女作家、文學批評家和文學理論家,意識流文學代表人物,被譽為二十世紀現代主義與女性主義的先鋒。兩次世界大戰期間,她是倫敦文學界的核心人物,同時也是布盧姆茨伯里派(Bloomsbury Group)的成員之一。
弗吉尼亞·伍爾芙作品:
【作品類別:小說】
1915年 《遠航》(The Voyage Out)
1919年 《夜與日》(Night and Day)
1919年 《牆上的斑點》(The Mark on the Wall)
1920年 《雅各的房間》 (Jacob's Room)
1925年 《達洛維夫人》 (Mrs. Dalloway)
1927年 《到燈塔去》 (To the Lighthouse)
1928年 《奧蘭多》 (Orlando: a Biography)
1931年 《海浪》 (The Waves)
1937年 《歲月》 (The Years)
1941年 《幕間》 (Between the Acts)
【作品類別:短篇小說集】
1944年 《鬼屋及其他》 (The Haunted House and Others)
【作品類別:隨筆】
1929年 《一間自己的房間》 (A Room of One's Own)
1925年 《普通讀者一》 (The Common Reader)
1933年 《普通讀者二》 (The Second Common Reader)
1938年 《三個畿尼》 (Three Guineas)
1940年 《羅傑·弗萊傳記》 (Roger Fry: A Biography)
1942年 《飛蛾之死及其它》 (The Death of the Moth and Other Essays)
1948年 《瞬間及其它隨筆》 (The Moment and Other Essays)
《存在的瞬間》 (Moments of Being)
1919 年《現代小說》 (Modern Fiction)
4. 我想下《飛越瘋人院》的原著小說來看,在哪兒可以下到,請提供網址,謝謝
cynthia_lcx朋友,你好。很抱歉,雖然現在網路上到處都是傑克.尼克爾森主演的經典電影《飛越瘋人院》的下載地址,但是本人竭盡所能就是沒有找到由美國小說家肯·克西所寫的《飛越瘋人院》的原著小說。我還要告訴你的是,這部原著小說的中文譯名並不叫《飛越瘋人院》,而是叫做《飛越布穀鳥巢》。(我是怎麼知道的?這是因為的曾經看到過這本小說英文原版的緣故,只可惜現在已經找不到了)
順便提一下,傑克.尼克爾森主演的《飛越瘋人院》可真是經典啊。(尤其是他解說棒球比賽的那一段)
以下是美國小說家肯·克西和他的代表作《飛越布穀鳥巢》的相關資料:(請相信我已經是盡力而為了)
《飛越布穀鳥巢》是作家肯·克西發表於1962年的小說,小說以瘋人院意指美國式的社會體制,反體制意味濃烈。經移民導演米洛斯·福爾曼之手其復雜的意識形態背景給影片《飛越瘋人院》蒙上了一層特殊的光澤,似乎有了更多可以揣度的空間尺度。
今天的美國文學愛好者也許連肯·克西(KenKesey)這個名字都沒有聽說過。
但是在20世紀60年代初,他可是繼50年代「垮掉的一代」後震動過不少美國青年的一代小說家。據外電報道,這位作家因患肝癌已於11月10日去世。在某種意義上,這也許意味著上世紀60年代美國青年對「順從」表示「消極對抗」的時代終於塵埃落定。
克西1935年出生,幼年隨開牛奶場的祖父母在俄勒岡生活。因摔跤成績出眾,他被「保送」進俄勒岡大學並享有獎學金。但他頭腦絕非不發達。在俄大時即開始投稿發表小說。後又進有名的斯坦福大學寫作班,因思想新潮、文風詭異,與較保守的導師沃萊士·斯特格納(亦一著名作家)多有抵牾。寫作班未畢業,克西的第一部長篇小說,也是他的代表作《飛越布穀鳥巢》(1962年)已由著名的維金出版社出版。此書後陸續被改編為話劇,在百老匯盛演不衰。接著又拍攝成電影,一下子囊括了1974年奧斯卡金像獎的4項大獎。這就使《飛越》一書更為走紅。但克西卻認為製片人歪曲了原作中主要人物的形象,提起訴訟,後雙方調解了事。但克西表示,他根本不想看也從未看過這部影片。
克西曾在一家醫院精神病房當夜班護理員。在觀察了一段時間後,他認為當時的那種治療方法非但於事無補,反而會加重患者的病情。於是他著手寫《飛越》這部帶有寓言色彩的小說。作品中,主要人物(其實他並沒有精神病)住院接受治療,並試圖對這套做法表示反抗,結果遭到一個綽號為「大護士」的女暴君的報復,腦白質被切斷,成了一個真正的白痴。此書的寓意,照《華盛頓郵報》的一篇評論文章的分析是:「……如約瑟夫·海勒、肯·克西與庫特·馮尼格筆下所顯示的,它宣布:瘋狂是合理的,而生活在當代社會中倒真是一種瘋狂。」
克西引起注意的另一「壯舉」是1964年一次向紐約的「進軍」。當時,他將一輛舊客車漆成五顏六色,糾合了一批志同道合者,邊吸迷幻葯邊趕路,一路上一批留大鬍子、穿奇裝異服的漢子招搖過市,好不熱鬧。此行後來被有名的「新型新聞文學」作家湯姆·沃爾夫寫成一本書,1968年出版,暢銷一時。克西因吸迷幻葯多次被控,他曾出逃墨西哥,後又回國坐牢。
美國學者認為,克西和他的朋友的所作所為,是對艾森豪威爾時代死氣沉沉的社會風氣的一種消極反叛。盡管看來與淘氣孩子的出格行為沒有什麼區別,但是,正如一位叫查爾士·鮑登的評論家在1991年所寫的一篇文章里所說的:「任何人想對我們的時代有所認識,最好去讀讀克西。除非我們走好運情況起了變化,否則,今後一個世紀里,人們還將不得不讀他的書。」
美國著名小說家肯·克西(Ken Kesey)於2001年11月10日在俄勒岡州尤金市患肝癌逝世,享年66歲。肯·克西的一生頗具傳奇性:1935年9月出生於科羅拉多州一個奶牛場主家庭,1934年遷移到俄勒岡州祖父家。肯·克西自幼體格強壯,喜好運動,尤擅長摔跤,為此獲獎學金進入俄勒岡大學學習新聞學。1959年,到斯坦福大學攻讀創造性寫作學位,自願參加了政府在一所醫院的毒品實驗項目,嘗試過如像LSD這樣的致幻興奮毒品。1963年,基於這一體驗寫成出版了長篇小說《飛越布穀鳥巢》(One Flew Over the Cuckoo�sNest)而一舉成名。由於濫用大麻他曾經在加利福尼亞州曾被監禁4個月。1965年,與高中認識的女友法耶結婚,後來在普勒真特西爾(Pleasant Hill)定居,養育了4個子女。他還在好萊塢影片中出演過次要角色。1990年攜家回到俄勒岡,任教於俄勒岡大學,直至去世。
《飛越布穀鳥巢》出版後很快就被譯成了多國文字,幾乎每年都在重版。1963年企鵝出版社版本封面中央精神病院房頂的一角,但見一隻布穀鳥昂頭站立,彷彿在期待呼喚什麼,這在美國近代史上眾所周知的動盪年代裡其象徵意義不言而喻。與肯·克西同時代的詩人和朋友金斯伯格曾經寫過長詩《卡迪什》(Kaddishi)悼念其患精神病而死在「瘋人院」的母親娜阿米,讀過該詩的讀者無不被詩中「瘋人院」的恐怖和娜阿米受到的精神折磨而震驚。《飛越布穀鳥巢》為我們揭露了這一陰暗角落裡更不人道的種種細節,可它絕不是單純的精神病院故事,其強烈的社會認識意義遠遠超於其故事本身。故事發生在美國太平洋西北部的一個精神病院,第一人稱敘述者是在病院呆得最久、有一半印第安血統的布羅德曼。他從不說話,經常產生幻念,總以為屋子裡滿是青蛙。病院實際上由渾名是「大護士」(Big Nurse)的拉齊德(Ratched)統治。她竭力掩蓋其女性生理特點,可笑的是,無論如何也不能「消滅」她那一對偌大乳房。她狡猾,機靈,對病人冷酷無情,獨裁和控制欲表現強烈。故事情節主要在主人公愛爾蘭裔人麥克穆菲(Mc Murphy)和「大護士」之間的抗爭中展開。麥克穆菲聯合其他病人挑戰「大護士」的權威。他們賭博,酗酒,同女人約會等。最終麥克穆菲和布羅德曼逃離病院。耐人尋味的是布羅德曼此時才開始說話。麥克穆菲集中體現了追求自由、人格獨立、反體制壓迫這樣一些精神。」瘋人院「實際上是當時美國社會的一幅縮影,恰好同金斯伯格在其《嚎叫》中的那一聲「我看見我這一代的精英被瘋狂毀滅」相呼應,發人深醒。「大護士」則是《嚎叫》中的邪惡火神「摩洛克」的象徵,代表美國資本-軍事一體化體制對人性的壓抑。此書出版後好評如潮,《時代》周刊稱此書「是向體面階級社會的陳規以及支持這些陳規的看不見的統治者發出的憤怒抗議」;《紐約客》則說此書「預示了大學騷亂、反越戰、吸毒以及反文化運動。」顯然,此書的主旨同《麥田守望者》和《在路上》傳達的BG(「Beat Generation」「垮掉一代」未必達意,本人用其縮略語代替)理念一脈相承。難怪不少評論家把肯·克西也歸入BG。他同BG代表人物聯系的確非常密切。1964年,繼堪稱嬉皮士時代一大壯觀的舊金山的「愛之夏」(Summer of Love)大集會後,肯·克西用《飛越布穀鳥巢》的版稅組織了一次真正意義上的轟動全美的「行為藝術」活動。一輛命名為「向前」(Further)號的校車車身塗上炫麗色彩,滿載著一夥自稱為「快活的惡作劇者」(Merry Pranksters)的青年男女從加里福利亞州出發,橫跨美國大陸,到達紐約世界貿易大廈,然後又返回。開車的正是被稱為「BG天使」、克魯亞克《在路上》主人公迪安的原型尼爾·卡塞迪。「快活的惡作劇者」這一稱謂已把嬉皮士的反叛精神表露無遺。當時嬉皮士中流行的一句話是「你在車上嗎」(Areyouon the bus?)。60年代末在舊金山興起的嬉皮士運動的理念和生活方式如公開吸毒,奇裝異服,男女群居,街頭爵士,迷幻搖滾即興演出,用和平方式反抗現存法律和傳統習俗等其實可以追朔到此。這一年8月,芝加哥爆發了長發異裝的嬉皮士反越戰騷亂。1968年,倡導「新新聞寫作」(New Journalism)的湯姆·伍爾夫(Tom Wolfe)在其著名的紀實性非小說作品《令人振奮的興奮劑實驗》(The Electric Kool Aid Acid Test)中詳盡報道了這事,由此肯·克西聲名大振,同金斯伯格、搖滾音樂歌手鮑勃·迪倫(Bob Dylan)一樣一時成為被青年崇敬的偶像。
肯·克西後來寫過一些自傳性短篇小說、兒童故事、文章等,可除了《有時冒出了一個偉大的念頭》(Sometimes a Great Notion1964)和《水手之歌》(Sailor Song1992)以外都不太成功。前者敘述俄勒岡州一小鎮兩個獨立謀生的伐木工人的故事,貫穿於全書的人生基調是「永不屈服」(『Never Give An Inch),使人聯想到梅爾維爾的《白鯨》和海明威的《老人與海》所傳達的那種不向命運讓步的大無畏精神,受到評論家一致稱贊,他本人也頗滿意。此書由名演員亨利·芳達和保爾·紐曼擔任主角被搬上銀幕。後者帶有科幻性質,以阿拉斯加漁村為背景,表達了他對全球氣候變暖、核污染、癌症等重大緊迫問題的思考。不過,更多讀者也許是因為看過其同名小說改編的影片(在中國譯為《飛越瘋人院》)才知道肯·克西的。此片在1974年一舉奪得奧斯卡5項大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劇本改編,最佳男演員(傑克·尼可爾森Jack Nicholson),最佳女演員(露易絲·弗萊徹Louise Fletcher)。不久前又被美國電影學院列人其20部最佳影片之一。
很長一段時間內,無論BG作家還是肯·克西都備受爭議。但歷史地看,克魯亞克的《在路上》所引發並由嬉皮士以及其後眾多青年所實踐的「背包革命」內容十分豐富(積極和消極方面並存):20世紀五,六十年代美國經濟相對繁榮,但冷戰加劇,「紅色恐怖」,麥卡錫主義肆虐,大多數人懼怕迫害,保守思潮成為主流,人們熱衷於實現「美國夢」。那時的年輕人被稱為「沉默一代」,故有「沉默的時代」一說。可BG和嬉皮士卻用他們似乎反常、近乎「瘋狂」自虐的行為公然藐視虛偽的傳統倫理和物慾至上主義,在當時的美國社會攪起陣陣波瀾,這無疑是需要勇氣的。需要指出的是,多數BG和嬉皮士並不如有的批評家所說逃避現實,他們後來大都積極投入了反越戰,包括爭取種族平等、婦女解放在內的民權、生態保護運動。金斯伯格和肯·克西就是如此。
肯·克西的《飛越布穀鳥巢》同塞林格的《麥田守望者》和克魯亞克的《在路上》一樣已成為BG和嬉皮士反文化運動的經典著作。美國及西方各大媒體對肯·克西的去世反應熱烈,稱他是嬉皮士時代的催生者和見證人,是一位嚴肅的小說家,可以同菲力普·羅思(Philip Roth)和約瑟夫·海勒(Joseph Heller)相提並論。他的歷史意義在於:把50年代發端的波西米亞「垮掉一代」運動同60年代的反文化/嬉皮士運動聯系了起來。他們極端的反叛方式現在當然不會再具有當日那樣的吸引力,可張揚個性,嚮往自由,不循規道矩,追求冒險新奇這些理念及世界范圍內許多業已接受、習以為常的先鋒/前衛行為,應該是他們留下的精神遺產。
5. 弗吉尼婭·伍爾夫最著名的作品是什麼
其最知名的小說包括《戴洛維夫人》(Mrs. Dalloway�6�0)、《燈塔行》(To the Lighthouse�6�0)、《雅各的房間》(Jakob's Room�6�0)。
6. 有沒有經典的意識流的短篇小說
短篇小說啊詹姆斯·喬伊斯的《尤利西斯》《芬尼根守夜》《都柏林人》是長篇弗吉尼亞·伍爾夫.比如她的代表作<牆上的斑點>. 高中的語文讀本上有
詹姆斯·喬伊斯他的短篇當然是虛無縹緲可以看哭的<阿拉比>不到5000字,建議看英文原版
卡夫卡《變形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