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小微小說 » 著名短篇小說文學評論

著名短篇小說文學評論

發布時間: 2024-12-08 22:56:45

Ⅰ 兩篇中短篇小說的文學評論

《心經》 張愛玲的短篇
人物分析: 但是有點長。。
張愛玲本身就是一個特立獨行的人,而她的短篇小說《心經》更是讓很多人摸不著頭腦,或者說從心態上無法接受。甚至有部分人說根本不明白張愛玲為什麼要寫這樣一篇小說,一點兒都看不懂。其實,作品與讀者之間是有互相選擇的特性的,《心經》尤其體現了這一點。讀《心經》,先要明白張愛玲那種不落俗套、天馬行空、甚至帶點兒偏執狂的女性的思維方式和心態。這一點上如果能通達了,那《心經》也就不難讀了。就像題目暗示的,在這場畸形的愛戀中,每個人物心裡都有一本經,人人有異,本本不同。
很明顯,許小寒是一個非常聰明、早熟的女性。在文中可以看出來,小寒的身邊總是有各種各樣的男孩子喜歡她,她非常有魅力。典型的代表就是龔海立。龔海立也不是一般的人物,學習、前途,樣樣都好,也有女生喜歡他。但是,在許小寒和龔海立二者的關系中,很明顯,龔海立根本不是小寒的對手。張愛玲曾經說過:「我一向對於年紀大一點的人感到親切,對於和自己差不多歲數的人稍微有點看不起,對於小孩則是尊重與恐懼,完全敬而遠之。」這句話放在任何一個聰慧、有自我意識的年輕女性身上都不為過。因為一般來說,在年輕的時候,女性在心理、生理各方面都比男性發育的要早,也更加敏感,所以,一個20歲的男性的心理成熟度有可能只是是跟一個15、16歲左右的女性差不多。像小寒這樣聰慧的女性不喜歡自己身邊年齡差不多的男孩子是可以理解的。許小寒那麼清靈、敏感、驕傲,而龔海立在相比之下那麼遲鈍、俗氣、笨重。
而她周圍的環境又為她的「畸戀」提供了可能性。首先就是時代的轉變。在中國古代,一般的家庭里是不會發生這種事情的。而在張愛玲的時代就不一樣了。這篇小說是1943年寫的,當時,中國知識分子已經接觸到了新型的家庭模式,許峰儀無疑也是。父親不再是僅僅代表「嚴厲、父權、家長、尊敬」的符號。他可以以相對平等的姿態與女兒一起生活、玩樂。許小寒從小接觸到的父親是疼愛她的,親近的,平等的,而不是像以前的父親一樣:嚴厲的,高高在上的、需要去敬重的。這其實就是瓦解了中國傳統的「父」的形象。對傳統父權的反叛在作者張愛玲身上體現的非常明顯,張愛玲其實扮演了一個反叛者的形象,父親在她心裡沒有任何權威可言。既然父親不再是「不可觸及的權威」,那「愛」也就有了可能。試想一下,如果張愛玲的父親是傳統型的父親,擁有不可動搖的「父權」,那張愛玲有可能寫出這樣的文本嗎?如果許小寒的父親也是傳統「父權」的代表,那小寒還有可能愛上他嗎?其實,許峰儀在這篇文章中的地位已經下降了,不是一個「父親」,而只是一位「男性」,因為他已經失去了「父性」。跟一個沒有「父性」的、很優秀(文中說許峰儀有錢有權,且從字里行間可以推斷出他應該很優秀)的男性一起生活那麼久,有感情是符合情理的。
作為「父親」,許峰儀無疑是不合格的。他明明知道女兒對他的感情,但還一直配合、縱容,這是許小寒不能自拔的直接原因。另外,作為一個純粹的「男性」,他也是不合格的。從他對待三位女性的方式就可以看出。
第一是許太太。很多讀者非常疼惜許太太,說她是偉大的母親。但是對待這樣一個很好的女性,他是怎麼做的呢?隨著許小寒漸漸長大,她把許太太比下去了,她更年輕、更漂亮、更聰明。所以,許峰儀漸漸的把愛移到了許小寒身上。文中許太太提到:「我三十歲以後,偶然穿件美麗點的衣裳,或是對他稍微露一點感情,你就笑我。……他也跟著笑……我怎麼能恨你呢?你不過是一個天真的孩子!」所以,應該怪的是許峰儀。作為人夫,這種時候,這種行為,是他應該有的嗎?
第二個便是許小寒。毫無疑問,許峰儀是愛過許小寒的。小寒真的很優秀。在這種關系毫無威脅的時候,他可以安然的享受。但是,許小寒是要長大的。一方面,他不能再欺騙自己了,許小寒在漸漸的脫離「孩子」這個概念,走向一個成熟的女性。文中有提到許峰儀意識到了:「小寒——那可愛的大孩子,有著豐澤的,象牙黃的肉體的大孩子……」 、「峰儀猛力掣回他的手,彷彿給火燙了一下,臉色都變了,掉過身去,不看她」。許峰儀還沒有開放到可以與自己的女兒有什麼結果的地步,許小寒也到了該去尋找自己的幸福的年紀,所以,他必須得放棄,為了她,更為了自己。小寒的愛那麼狂烈,如果在這樣下去,指不定會造成什麼後果。他也想要健康、正常的生活。這種愛如此自私,必須要停留在不傷害他的利益的范圍內。沒有許小寒他照樣可以過的很好。所以,放棄小寒的時候他沒什麼太大的痛苦。因為他找到了替身。
就是第三個:段綾卿。他對這個女性的傷害不言而喻。他自己也知道,綾卿是放棄了更合適的龔海立、出於對自己的愛而跟著他的。他對綾卿的需要就是對小寒的補充。綾卿與小寒長的很像,但,她不是許峰儀的女兒。所以,許峰儀想要怎樣都可以。而補償,就是金錢、物質。
這就是許小寒愛的人。那麼不值。符合了張愛玲一貫的寫作路子,世俗。
其實就像許峰儀在文中說小寒的一句話:「天下的天真的女孩子,大約都跟你差不多罷!」這是一句反諷的話,但很好的概括了許小寒的特色:天真又卑鄙。天真體現在她愛的純粹以及對愛的堅持。她的愛是不摻雜任何別的成分的。比起許峰儀的自私、段綾卿的世故,她的愛無疑是最真誠的。她堅信許峰儀只會從許太太和許小寒中做選擇,她以為她控制了許峰儀,但她真的是太天真了,不是許峰儀的對手。所以,當她得知許峰儀和段綾卿的關系時才會反應那麼劇烈。從這一點來看,許小寒雖然比白流蘇就更天真一些。但同時,她是那麼自私、卑鄙。為了保住許峰儀的愛,她把自己的媽媽當做情敵,傷害了自己的朋友波蘭(當然,波蘭又報復回來了,這就是張愛玲的真實與世故),利用了龔海立,不惜撒謊、撒潑……這是張愛玲筆下又一個略帶畸形的女性形象,與同年發表的《沉香屑》、《金鎖記》、《傾城之戀》等作品中的女主角一樣,可憐又可恨。
但在我看來許小寒的某些特質是受到作者的肯定的,從文章開頭就可以看出來。許小寒出場時的氣質其實跟張愛玲本人的氣質很像,文中說她:「有一種奇異的令人不安的美」。她的價值在於她愛,她追求,她反抗。她有積極地熱烈的世俗的生活方式,囂張跋扈,就像張愛玲本人。「出名要趁早啊,來得太晚的話,快樂也不那麼痛快。」
相比之下,許太太就像是一個反面。她以前不阻止許小寒與許峰儀之間的感情,因為她不敢相信;後來,段綾卿出現了,她也不去反抗,因為在她看來,愛就那麼幾年,愛過去了就沒了。她和許峰儀也是因為愛而結婚的,最後還不是淪落到這樣一種地步。她所要求的只是一個能過得下去的生活,一個表面上還完整的家。就像許峰儀走之前她說的關於葯的那番話,她只想安安靜靜的做好自己的分內之事,等待著許峰儀愛完了之後回到她的平凡的生活中來。這也是一個悲劇女性的形象。

可以節選嘛

《邊城》 沈從文的短篇

翠翠是沈從文心目中的湘西苗族文化女神,是沈從文用「他者」(西方)的眼光看出來的湘西苗族幕的「本質」。
「翠翠在風日里長養著,把皮膚變得黑黑的,觸目為青山綠水,一對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長養她且教育她,為人天真活潑,處處儼然如一隻小獸物。人又那麼乖,如山頭黃麂一樣,從不想到殘忍事情,從不發愁,從不動氣。平時在渡船上遇陌生人對她有所注意時,便把光光的眼睛瞅著那陌生人,作成隨時皆可舉步逃入深山的神氣,但明白了人無機心後,就又從從容容在水邊玩耍了。」這個形象可以說是「優美、健康、自然」。不過這形象也含有深深的隱痛:「黃麂一樣……隨時皆可舉步逃入深山」,隱喻苗族先人在漢族的壓力下,從中原地區向洞庭湖地區遷徙,並溯沅水退入湘西的深山裡。深山是他們最後的庇護所和自由天地,在這里他們是「在家的」。翠翠的形象取材於瀘溪絨線鋪的女孩、青島嶗山的鄉村女子和「身邊的新婦」沈夫人。《邊城》里的愛情故事,討論的是文化問題,性的話語和文化的話語交織在一起。翠翠的形象凝聚了沈從文的文化戀母情結,銘刻下沈從文對湘西苗族文化的無盡傷逝和眷戀。
翠翠的身世是個悲劇,翠翠的父親是個綠營屯戊軍人,嚴格地說,對苗族文化而言是一種異質(heterogeneity)。翠翠本身是漢文化(父系文化)和苗文化(母系文化)融合的產物。從翠翠父母的愛情悲劇里,我們可以看到漢文化同苗族文化的不平等關系,以及這種權力關系在苗/漢文化關繫上的歷史沖突和歷史悲劇(如乾嘉苗民起義)。
翠翠這個無所歸依的孤雛無疑是湘西苗族文化的象徵。
「在一種近於奇跡中,這遺孤居然長大成人,一轉眼便十三歲了。」爺爺這個閱盡人事、飽經風霜的老人是苗族古老歷史的象徵。「爺爺和翠翠」是苗族「民族古老,文化年輕」的形象的說明。爺爺目睹了翠翠父母的悲劇,「口中不怨天,心卻不能完全同意這不幸的安排」。「他從不思索自己的職務對於本人的意義,只是靜靜地很忠實的在那裡活下去」。「翠翠大了,他也得把翠翠交給一個人,他的事才算完結!交給誰?必需什麼樣的人方不委屈她?」年邁衰老的爺爺是翠翠唯一的依靠,「假若爺爺死了」,翠翠這個歷史的孤兒能否加入到新的歷史的腳步中去呢?

Ⅱ 求一篇近三年之內的短篇小說的文學評論2500字。。。急急急急

對四篇短篇小說的點評

1、《扯淡》點評

「暗淡了刀光劍影,遠去了鼓角錚鳴」,時代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爺爺是從硝煙彌漫的戰場上走來,是從保家衛國出生入死的苦難年代走來;孫子則是生活在和平時代,一個追求經濟追求個人利益物慾橫流的現實社會之中。不同的時代背景不同的時代教育,塑造了兩種不同的道德觀念。爺倆的矛盾沖突因此而起,這是本文最大的一個看點。
作者在此為我們提出了一個非常現實同時又是非常嚴肅的社會問題:如何溝通祖孫兩代道德觀念沖突的問題?雖然作者沒有提出某種解決問題的方法,也隻字不提溝通兩代人之間的一個重要中介:父輩的教育作用。但我以為,社會主流思想的影響和家庭、學校教育在這中間所起的作用是無庸置疑的。作者雖沒有挑明其中的所以然,但正是本文散發出含而不露蓄而不發的藝術魅力,恰恰暗應了「文章合為時而著」也。由此,也可看出作者強烈的社會責任心和對這種變異的道德沖突的現狀的深深擔憂。
本文的第二個看點,就是本文語言洗練、通俗,非常口語化。它那帶有東北地方色彩特有的語言魅力,使人讀來饒有興味。尤其是南方人一見到這種作品,便會捨不得默讀,肯定會大聲地誦讀玩賞起來。值得一提的是,作者惜墨如金,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二字、三字、四字一句;簡短的一句自成一段,從漫不經心的一問一答到強烈的正面交鋒,雖然作者極力進行了冷處理,卻也凸現了鮮明的人物個性。
《扯淡》正是反映了我們當今社會現代人正面臨道德「代溝」、道德變異的危險。本文好就好在它沒有把這一社會問題作簡單的地說教化、一般地圖解;也不是單純地靠諷刺或漫畫式地亂罵一通。而是寓教於平凡的生活之中,讓人思考:人生活在復雜與繁難的社會之中,本來就存在著多重的、多元的道德觀念,問題的症結在於人們以什麼樣的主流的、健康的社會道德來抵制來消解消極的不健康的道德思想。

2、《兒子請客》點評

這是一篇帶有一定藝術誇張但又不失針砭時弊的好小說。八歲孩童如此老成如此世故,把一套世俗游戲把玩得如此得心應手,竟然以請客的方式能解決了「我」求爺爺告奶奶都未曾解決的妻子再就業的重大問題。他那種諳熟人際游戲規則真讓人嗔目結舌,唏噓好久,讀完後不得不讓人陷入深思之中:這就是我們眼中純真可愛懵懵懂懂的小孩么?
這是本篇小說給人的最初感覺,那麼是誰讓我們這些稚氣未脫的孩童染上這股陋習呢?是我們的社會,還是我們的家庭、我們的教育呢?雖然小說沒有明說這到底是哪一方的責任,但它不能不讓人思考,當今的現實生活中大人的一些做法、一些陋習、一些行為對孩童產生巨大的潛移默化地侵蝕和影響。小說為我們剖開了現實生活中真實存在的一面,讓人通過這這種現象透視到更多的實際問題。這也就是這篇小說的現實價值和藝術魅力所在。

3、《父子之間的怯意》點評

這是一篇寓平淡之中見真情的好小說。我們不能忘記朱自清《背影》給我們留下了感人至深至真至純至朴的父愛。同樣,這篇小說從另一個視角,展現了看似隨意的講述中,卻蘊涵了不易為人察覺地深沉的父愛,同時又側面地說明了父子在現實生活和歷盡滄桑之後產生心理隔閡和情感易位的事實。
作者把深刻的生活體驗和感悟融入到了冷靜的敘述之中,小時侯挨打、父子嗚嗚哇哇唱戲、一起走遍全縣 「看廟」「評廟畫」、護送我10多公里上學、父親彎腰檢煙。前四件事,表明父親以自己淳樸的人格和樸素的教育觀熏陶著我教化著我,寄寓了父親那不易被人發覺的深沉而偉大父愛。後一件事,時過境遷,兒子有出息了,然而父親老了;父親仍然保留著鄉里人往常的那種陋習——「彎腰檢煙頭」,這讓已成為城裡人的我非常尷尬,深刻地說明了兩代人存在不同生活方式的矛盾沖突。作者在這篇小說中流露出了對現實生活中父子之間為社會功利所腐蝕所玷污的一種感慨和無奈!

4、《腳步聲》點評

《腳步聲》有三處可圈可點。
一選材好。雖取平凡之事,卻別致新穎;雖開口小卻見深刻。
二筆法精妙。母子對話恰到好處,點到為止,不溫不火,不蔓不枝;主人公殷新渴望得到市委焦書記贊賞的心理、動作描寫,可謂力抵千鈞,入木三分,讓人掩卷長思。
三含而不露。不但表現在開頭與結尾皆意味深長,更體現在表面上看似作者純客觀的敘述,實際上卻說明了舐犢情深的母子之情終究抵不過巴結上司之心的殘酷現實。本文好就好在作者始終以一個旁觀者的身份作冷靜客觀地描述,把尖銳的現實問題交給讀者仲裁。這恰恰說明了本文作者藝術手法的高明之處。其實,你如果是一位聰明的讀者,你不難發現,作者在這看似純客觀描述之中其實已經表明了對主人公少廉寡恥的人品的憎惡、鄙夷,以及對現實做了深刻地思考。
雖然孩提時母親占據著他的整個心靈,母親的腳步聲是熟悉的;然而成年後領導掌握著他的仕途命運,於是領導的腳步聲變得熟悉了,反而那原先熟悉的腳步聲漸漸變得陌生了。文章耐人尋味,意味深長。相信每個讀者,在讀完全篇之後,那迫切響起的腳步聲會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重重地在我們的耳際、腦際回盪。
評季宇中短篇小說集《獵頭》
作者: 劉鵬艷 來源: 文藝報 時間: 2012-02-24 閱讀: 200 次 在線投稿

近日,季宇的中短篇小說集《獵頭》由安徽文藝出版社出版。該集收入作家近十多年來創作的中短篇小說19篇,共計55萬字。這些作品的題材可歸類為「歷史」和「現實」兩大類:一類如《當鋪》、《縣長朱四和高田事件》、《王朝愛情》、《盟友》等;一類如《最後期限》、《名單》、《獵頭》、《灰色迷惘》、《老范》等。正如評論家指出,季宇具有兩副筆墨,一副寫歷史,一副寫現實,其作品具有深厚的民間情懷和堅定的人文立場,注重對人性的挖掘,敘述冷靜,入木三分,構思精巧,情節生動,既富有歷史的厚重與沉穩,又具有現代的明快和犀利。

收在本集中的小說多數發表之後便被《新華文摘》、《小說月報》、《中篇小說選刊》、《小說選刊》等國內權威性的選刊所選載,有的還搬上銀屏,改編成影視劇。季宇現任安徽省文聯主席、作協主席。不久前,他的百萬字長篇小說《新安家族》出版,好評如潮,並登上新書排行榜,而由他擔任編劇的同名電視劇《新安家族》也在央視一套黃金時段熱播,受到廣泛的關注。

我在季宇的中短篇小說集《獵頭》中解讀出他的歷史觀。季宇的「歷史」和「現實」之間實無本質的分別,「歷史」是「現實」之根,成為一種時間過濾的寓言,而「現實」未嘗不是復活的「歷史」,循環往復地重現從前的故事。由於在季宇的表述中,「歷史」的涵蓋范圍是被無限放大的,所以季宇小說中的一切敘事皆為歷史,或曰「被敘述完成的現實」,包括一般意義項下的歷史上存在的現實,以及共時進行中的正在被塑造的現實性歷史。

短篇小說《墓》可看做是季宇對歷史的曖昧本質的完整表述。「文革」中陸子離為了自保,拒不相認於己有救命之恩的楊漢雄,以至楊漢雄被作為反革命分子遭到槍殺。後來楊漢雄夫人來本市投資,市裡為楊漢雄修建墓穴時,也只能在埋死人的小梅山上辟一塊「楊漢雄先生之墓」,與安置烈士的大梅山公墓遙遙相望。陸子離心中嚴嚴實實地埋藏了一段歷史、一個永遠的秘密、一顆也許只有他自己才能深切體會到的、普通人的良心。此時歷史作為一個冷卻的抽象概念完全摒棄了曾經糾纏其中的、雖然被湮沒卻確實存在過的微量道德元素,以及掙扎過、疼痛過的情感溫度。時間的流逝不僅沒有讓歷史悲劇作為終結的故事煙消雲散,反而令歷史的錯誤更加意味深長,耐人尋味。

中篇小說《縣長朱四和高田事件》則利用一個非常曖昧的「尾聲」製造了一段語意模糊的歷史。季宇採用「元敘事」的手段經營了一段關於戰爭背景下一個被唾罵的「英雄」與曖昧歷史之間相互糾纏的故事:1995年春天,一個名叫季宇的人受出版社委託來到五湖,收集民國十九年有關松縣保衛戰的材料。這個季宇後來在圖書館里找到了兩份資料,並確信這兩份資料對於破譯高田事件極有價值,因為它們「從另一個側面提供新的思索角度」。結果高田和朱四的死全部成為謎中之謎,甚至連死亡本身都被曖昧的歷史合法化地予以虛構,變得面目全非。

《當鋪》更絕,不僅有一個曖昧的「尾聲」,而且還加上了一個把歷史曖昧進行到底的「尾聲之尾聲」:大火完成了一場陰謀,也充滿表演欲地製造了層層疊疊的歷史迷障。大火起於永義當還是裕和當?朱輝正死於自殺還是他殺?這是當戶的報復還是朱七的陰謀?朱老闆為什麼壽終正寢還死不瞑目?一連串的疑問似乎讓故事永無順利終結的可能,敘事者只能以「為什麼」來收束他的「尾聲之尾聲」——「至於為什麼,自然又引起了種種猜測」。至此我們只能不無頹敗地承認,由於曖昧交織的歷史無法從不同方向獲得統一的解讀可能,所以人們在企圖有效指認歷史方面總是徒勞無功的。歷史的不可逆性決定了它無法追溯求證,只能是根據種種跡象進行猜測的結果。

種種歷史曖昧其實在深層結構上昭示的是人性的曖昧,這是我思考的有關季宇的敘事原型命題的第二層面。季宇小說基於題材大致劃分為歷史和現實兩類,但貫穿於季宇小說的全部主題卻只有一個,即對人的靈魂的拷問。楊漢雄、藍十四、朱四之死,都是典型的歷史悲劇,但埋藏在沒有感情的冰冷歷史之後的東西卻模糊復雜得多。陸子離為什麼不敢說出楊漢雄曾經利用CC的身份掩護革命、救過自己性命的事實?刎頸之交的兄弟為什麼在最後一刻出賣了藍十四?一心想捍衛民族尊嚴的朱四為什麼背上歷史罵名?人們總說歷史是一面鏡子,照得見現在和未來,它從深層折射出的主宰歷史的人類心理的曖昧正是歷史曖昧的根源。有了這一體認,對於過往發生的一切錯誤,我們不禁要追問,究竟是歷史的錯誤還是人性的錯誤?

季宇寫小說喜歡在前人的故事裡尋找現代人的影子,因此他的表述不僅僅是歷史的和文學的,也是哲學的和心理學的。譬如關於五湖二次革命失敗的故事,很多人翻炒過這段歷史,但是失敗的原因不外乎被歸結為准備不足、內奸、資產階級性格軟弱、不敢發動群眾等等。季宇的《盟友》讓人眼前一亮,「革命」這么宏觀龐大的意識形態對象,竟然十分偶然地被個體情慾的胃液消化了。革命的失敗是因為「重色輕友」,因為一個男人對一個女人不乏真情混雜的狂熱佔有欲。應當說「重色輕友」這個主題在中國傳統小說中曾經是被反復表現過的,而以弗洛伊德心理學介入歷史、解析人性則是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文學界一個沸沸揚揚的話題,不過借用「力比多」來闡釋革命的功敗垂成,卻鮮有人吃這只「螃蟹」,塑造一個全新的貪色負義的偽革命者形象,確乎顯示出季宇「創新」與「闖新」的膽識。把西方歷史學和心理學等學科的新觀點與中國古老觀念結合起來,別開生面地鋪演一個老套的故事,是季宇的一次成功嘗試。

《灰色迷茫》則是一部現實題材的中篇力作,精準地把握了在經濟改革年代的產業工人由行政附屬物走向市場和民主的過程中性格與意識的嬗變。這是一篇運用「散點透視法」予以結構的小說,種種不太連貫的局部的顯影,疊合成一個「輕度陽痿」的國民人格縮影。小說的文化意蘊寬泛而深刻,關於「人種的問題」讓「精神陽痿」這個人格的痼疾超越了階級成分,並且超越了時代界限。作品外諧內庄,細膩流暢,平和雍容卻不掩其凌厲的批判鋒芒,深掘靈魂的根本,直指傳統的症結,在引發讀者對社會問題的思考方面毫不遜於先鋒作家。在此,季宇以平和溫厚的藝術風格和親切隨意的原生態手法完成了沉甸甸的批判和自我批判。

季宇一以貫之地在創作中對復雜人性進行隱幽探密和直逼靈魂深處的執著追問,諸如個體的生動慾望和群體性的精神危機,都是他努力挖掘、積極探尋的對象。無論是季宇一向嫻熟的晚清風物,還是充滿現代政治元素和都市元素的現實題材,其精心架構的故事都為剖示、開掘、反思、叩問人的復雜生物性和社會性留出了足夠的空間。這種拷問靈魂、反省人性的力度,顯示出季宇小說深刻飽滿的思想力度。
該文章轉自:說怪網 www.shuoguai.com 原文鏈接:http://www.shuoguai.com/a/dpxs/2562.html

樓主看著辦吧。我盡力了

熱點內容
契約總裁復仇小說 發布:2025-01-11 14:45:41 瀏覽:522
方芳小說免費閱讀 發布:2025-01-11 14:43:36 瀏覽:177
逆襲類的言情小說 發布:2025-01-11 14:43:32 瀏覽:55
免費戰鷹小說 發布:2025-01-11 14:39:19 瀏覽:9
電競文言情小說推薦甜 發布:2025-01-11 14:25:38 瀏覽:678
愛的魔力轉圈圈小說華子免費閱讀 發布:2025-01-11 14:24:43 瀏覽:259
久旱逢雨露都市小說 發布:2025-01-11 14:18:53 瀏覽:2
有什麼好看的虐心現代都市小說 發布:2025-01-11 14:15:14 瀏覽:769
以手速聞名游戲圈的網紅小說 發布:2025-01-11 14:15:10 瀏覽:976
有什麼小說軟體免費 發布:2025-01-11 14:13:44 瀏覽: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