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關於我的短篇小說
1. 巴金寫的《談我的散文》中,可以獲得什麼啟示
今年11月25日是20世紀中國傑出的文學大師、中國當代文壇巨匠巴金誕辰114周年。巴金(1904年11月25日—2005年10月17日),原名李堯棠,字芾甘,四川成都人,祖籍浙江嘉興。1927年完成第一部中篇小說《滅亡》,1929年在《小說月報》發表後引起強烈反響。
寫作者走過一個廢園,想起幾天前敵機轟炸昆明、炸死國內一個深閨少女的事情。我寫完它的時候,我把它當作「散文」。後來我卻把它收在《短篇小說選集》里,我還在《序》說:「拿情調來說,它接近短篇小說了。」(其實怎樣「接近」,我自己也說不出來。不過我也讀過好些篇歐美或者日本作家寫的這一類沒有故事的短篇小說。日本森鷗外的《沉默之塔》,魯迅譯就比《廢園外》更不像小說)但是我後來編輯《文集》,又把《廢園外》放進《散文集》面又如我1952年從朝鮮回來寫了一篇叫做《堅強戰士》的文章。我寫的是「真人真事」,可是我把它當作小說發表了。後來《志願軍英雄傳》編輯部的一位同志把這篇文章拿去找獲得「堅強戰士」稱號的張渭良同志仔細研究了一番。
張渭良同志提了一些意見。我根據他的意見把我那篇文章改得更符合事實。文章後來收在《志願軍英雄傳》內,徐遲同志去年編《特寫選》又把它選進去了。小說變成了特寫。固然稱《堅強戰士》為「特寫」也很適當,但是我如果仍然叫它做「短篇小說」,也不能說是錯誤。蘇聯作家波列伏依的好多「特寫」就可以稱為短篇小說。還有,我的短篇小說《我的眼淚》,要是把它編進《散文集》,也許更恰當,因為它更像散文。
2. 巴金著名中篇小說(2個)
我個人認為激流三部曲——《家》《春》《秋》和《團圓》較好,也比較有名,以下為詳細內容:
《滅亡》(中篇小說)1929,開明
《無政府主義與實際問題》(理論)與克剛等合著,1927,上海民鍾社
《從資本主義到安那其主義》(理論)1930,上海自由書店
《死去的太陽》(中篇小說)1931,開明
《復仇》(短篇小說集)1931,新中國
《霧》(「愛情的三部曲」之一,中篇小說)1931,新中國
《海的夢》(中篇小說)1932,新中國
《春天裡的秋天》(中篇小說)1932,開明
《海行》(散文集),又名《海行雜記》,1932,新中國
《光明》(短篇小說集)1932,新中國
《雨》(「愛情的三部曲」之二,中篇小說)1933,良友
《砂丁》(中篇小說)1933,開明
《電椅》(短篇小說集)1933,新中國
《抹布》(短篇小說集)1933,北平星雲堂書店
《家》(「激流三部曲」之一,長篇小說,又名《激流》)1933,開明
《萌芽》(中篇小說,又名《雪》)1933,現代
《新生》(中篇小說)1933,開明
《旅途隨筆》(散文集)1934,生活
《將軍》(短篇小說集)1934,生活
《巴金自傳》(傳記)1934,中華
《電》(「愛情的三部曲」之三,中篇小說)1935,良友
(《霧》、《雨》、《電》合訂為《愛情的三部曲》1936,良友)
《點滴》(散文集)1935,開明
《神·鬼·人》(短篇小說集)1935,文生
《巴金短篇小說集》(1-3卷)1936-1942,開明
《生之懺悔》(散文集)1936,商務
《沉落》(短篇小說集,又名《淪落》)1936,商務
《憶》(回憶錄)1936,文生
《發的故事》(短篇小說集)1936,文生
《長生塔》(童話集)1937,文生
《雷》(短篇小說集)1937,文生
《短簡》(散文集)1937,良友
《控訴》(散文集)1937,重慶烽火社
《春》(「激流三部曲」之二,長篇小說)1938,開明
《夢與醉》(散文集)1938,開明
《感想》(散文集)1939,重慶烽火社
《黑土》(散文集)1939.文生
《秋》(「激流三部曲」之三,長篇小說)194O,開明
《利娜》(中篇小說)1940,文生
《火》(共三部,第二部又名《馮文淑》,第三部又名《田惠世》,長篇小說)1940—1945,開明
《星》(英漢對照,中篇小說)1941,香港齒輪編輯社
《無題》(散文集)1941,文生
《龍·虎·狗》(散文集)1941,文生
《還魂草》(短篇小說集)1942,文生
《廢園外》(散文集)1942,重慶烽火社
《小人小事》(短篇小說集)1943,文生
《憩園》(中篇小說)1944,文生
《第四病室》(中篇小說)1946,良友
《旅途雜記》(散文集)1946,上海萬葉書店
《寒夜》(長篇小說)1947,晨光
《懷念》(散文集)1947,開明
《靜夜的悲劇》(散文集)1948,文生
《納粹殺人工廠—奧斯威辛》(散文集)1951,平明
《華沙城的節日—波蘭雜記》(散文集)1951,平明
《巴金選集》(短篇小說、散文等合集)1951,開明
《慰問信及其他》(散文集)1951,平明
《生活在英雄們中間》(散文通訊合集)1953,人文
《英雄的故事》(短篇小說、散文合集)1953,平明
《保衛和平的人們》(散文、通訊合集)1954,中青
《巴金短篇小說選集》1955,人文
《巴金散文集》1955,人文
《談契河夫》(理論)1955,平明
《大歡樂的日子》(散文集)1957,作家
《堅強的戰士》(散文集)1957,少兒
《明珠和玉姬》(兒童短篇小說集)1957,少兒
《—場挽救生命的戰斗》(報告文學)1958,中青
《巴金文集》(1—14卷)1958—1962,人文
《巴金選集》(短篇小說、散文合集)1959,人文
《新聲集》(散文、短篇小說合集)1959,人文
《友誼集》(散文集)1959,作家
《豬與雞》(短篇小說)1959,作家
《贊歌集》(散文集)1960,上海文藝
《李大海》(短篇小說集)1961,作家
《傾吐不盡的感情》(散文集)1963,百花
《賢良橋畔》(散文集)1964,作家
《大寨行》(散文)1965,山西人民
《巴金近作》(第1、2集,散文集)1978—1980,四川人民
3. 巴金《我的心》的創作背景是什麼時代背景是什麼
巴金《我的心》的創作背景:
當時戰爭連連,世間紛亂,到處是血雨腥風、但是,熱愛人類,熱愛和平,讓世界充滿愛,這是巴金的夢想和追求。於是,他的內心充滿了憤怒和哀傷,創作了這篇文章。
時代背景是:
當時的中國是千瘡百孔沒有出路,內戰和抗日戰爭的摧殘,人心渙散,這是一篇聲討假丑惡的戰斗檄文,是一道召喚真善美的心靈閃電,是一聲警策世人的長鳴鍾,它更是作家愛心的一次放飛。
(3)巴金關於我的短篇小說擴展閱讀:
巴金以《家》而成為青年之心中偶像,追求他的人很多。有一個女高中生給他寫的信最多,他們通信達半年之久,卻從未見面。
最後,還是女孩在信中提出:「筆談如此和諧,為什麼就不能面談呢?」女孩主動寄了張照片給巴金,然後他們約在一家咖啡館見面。經過8年的戀愛長跑,年屆不惑的巴金與這個名叫蕭珊的女孩結為連理。比巴金小13歲的蕭珊是第一個也是惟一一個讓巴金動情的女人。
巴金的短篇小說題材豐富多樣,但總體也可歸結為六類,其一,書寫外國人生活的作品,這類作品集中在《復仇集》、《電椅集》中,《光明集》里也有一部分作品。這類作品描寫了許多外國人的故事,塑造了許多栩栩如生的外國人形象。其二,反映農民 工人 知識分子 小公務員 革命者等各階層人民的苦難生活以及他們的反抗斗爭。
其三,是收在《長生塔》中的四篇童話,即《長生塔》、《塔的秘密》、《隱身珠》、《能言樹》作者藉助童話這種藝術形式來表達自己對社會現實的看法。其四,是收在《沉默集(二)》 中的三篇歷史題材的小說,即《馬拉的死》、《丹東的悲哀》、《羅伯斯底爾的秘密》。
這三篇作品反映了法國大革命時期的社會生活,總結了那段歷史的教訓。其五,描寫 40 年代小人物的日常生活,表現了他們的不幸遭遇,收在《發的故事》、《小人小事》等集子中,其中的某些作品體現了巴金創作風格的轉變。
其六,反映志願軍生活,即表現戰爭題材的作品,收集在《英雄的故事》、《明珠和玉姬》、《李大海》等小說集中。這些作品是巴金小說創作的最後一批成果,是老作家對新中國文學事業的重要貢獻。
4. 巴金的短篇小說<<狗>>
巴金之所以大量採用這種形式,其主要原因是由於它便於抒情,自然地具有了對事件抒發感情的職能。而在巴金的小說中,作者則更加註重,更加發揮「我」的抒情作用:縱筆抒寫「我」因事件而引起的感情波動,以及「我」對事件的發展和人物的命運作出的美學評價。
高度重視並充分發揮第一人稱「我」的抒情職能,是巴金小說抒情藝術的一個突出特色。巴金講,他喜歡用第一人稱的寫法,「我知道的就提,不知道的就避開,這檔寫起來,的確更方便。」在小說創作中,巴金廣泛採用了第一人稱形式,包括書信體、日記體在內,在第一人稱的作品裡,「我」作為事件的參與者或目擊者的特殊身份,占巴金短篇的三分之二。
巴金喜歡的短篇小說《狗》就是用第一人稱寫成,它「寫的是感情,不是生活」。這種感情就是作者的感情,是來自生活的感情。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舊中國,窮人衣不裹體,食不飽腹,四處流浪,暴屍荒野,不如富人家的狗。帝國主義者在中國的土地上為非作歹、橫行霸道,把「華人與狗不能人內」的牌子掛在公園門口,視中國人與狗同類。在這樣一種環境下,作者義憤填膺地寫下了《狗》。作者著重寫出的不是主人公的悲慘生活,而是主人公的憤怒情緒。流浪兒「我」生在人間,沒有做人的權力,得不到保護,得不到溫飽,連狗都不如。「我」在街上看到女主人「粉紅色的腿」旁邊的白毛小狗,那樣受到愛寵和保護,便幻想自己也變成一隻小狗,以得到同樣的愛寵和保護。「我在破廟里的神像前祈禱,爬在地上學狗叫,滿以為自己可以算是一隻合格的狗了。」可是,當他爬到「粉紅色的腿」旁邊時卻被踢開,還因和洋人的白毛小狗扭打,遭到謾罵毒打,被關進「黑暗的洞里」。「小說主人公是在詛咒那些殖民主義者,他並不是真正在地上爬,汪汪叫,想變成一條狗。他在講氣話,講得多麼沉痛!」全篇帶著血淚的控訴,燃著烈火的質問。文章寫出了中國人的共同感情,表達出了「我要叫,我要咬」的反抗的呼聲。從這種感情,很容易聯想到身處三座大山重壓之下的中國人民的苦難。顯然,「我」的抒情對小說的主題起了豐富和深化的作用,賦予了作品以深沉的思想和藝術力量。
5. 巴金的短篇小說《狗》哪有
《狗》——巴金
小時候我害怕狗,記得有一回在新年裡,我到二伯父家去玩。在他那個花園內,一條大黑狗追趕我,跑過幾塊花圃。後來我上了洋樓,才躲過這一場災難,沒有讓狗嘴咬壞我的腿。
以後見著狗,我總是逃,它也總是追,而且屢屢望著我的影子狺狺狂吠。我愈怕,狗愈凶。
怕狗成了我的一種病。
我漸漸地長大起來。有一天不知道因為什麼,我忽然覺得怕狗是很可恥的事情。看見狗我便站住,不再逃避。
我站住,狗也站住。它望著我狂吠,它張大嘴,它做出要撲過來的樣子。但是它並不朝著我前進一步。
它用怒目看我,我便也用怒目看它。它始終保持著我和它中間的距離。
這樣地過了一陣子,我便轉身走了。狗立刻追上來。
我回過頭。狗馬上站住了。它望著我惡叫,卻不敢朝我撲過來。
「你的本事不過這一點點,」我這樣想著,覺得膽子更大了。我用輕蔑的眼光看它,我頓腳,我對它吐出罵語。
它後退兩步,這次倒是它露出了害怕的表情。它仍然汪汪地叫,可是叫聲不像先前那樣地「惡」了。
我討厭這種糾纏不清的叫聲。我在地上拾起一塊石子,就對准狗打過去。
石子打在狗的身上,狗哀叫一聲,似乎什麼地方痛了。它馬上調轉身子夾著尾巴就跑,並不等我的第二塊石子落到它的頭上。
我望著逃去了的狗影,輕蔑地冷笑兩聲。
從此狗碰到我的石子就逃。
6. 巴金的短篇散文
《春天裡的秋天》序
春天。枯黃的原野變綠了。新綠的葉子在枯枝上長出來。
陽光溫柔地對著每個人微笑,鳥兒在歌唱飛翔。花開放著,紅
的花,白的花,紫的花。星閃耀著,紅的星,綠的星,白的星。
蔚藍的天,自由的風,夢一般美麗的愛情。
每個人都有春天。無論是你,或者是我,每個人在春天裡
都可以有歡笑,有愛情,有陶醉。
然而秋天在春天裡哭泣了。
這一個春天,在迷人的南國的古城裡,我送走了我的一段
光陰。
秋天的雨落了,但是又給春天的風掃盡了。
在雨後的一個晴天里,我同兩個朋友走過泥濘的道路。走
過石板的橋,走過田畔的小徑,去訪問一個南國的女性,一個
我不曾會過面的瘋狂的女郎。
在—個並不很小的莊院的門前,我們站住了。一個說著我
不懂的語言的小女孩給我們開了黑色的木柵門,這木柵門和我
的小說里的完全不同。這里是本地有錢人的住家。
在一個陰暗的房間里,我看見了我們的主人。寬大的架子
床,寬大的涼席,薄薄的被。她坐起來,我看見了她的上半身。
是一個正在開花的年紀的女郎。
我們三個坐在她對面一張長凳上。一個朋友說明了來意。
她只是默默地笑,笑得和哭一樣。我默默地看了她幾眼。我就
明白我那個朋友所告訴我的一切了。留在那裡的半個多小時內,
我們談了不到十句以上的話,看見了她十多次秋天的笑。
別了她出來,我懷著一顆秋天的痛苦的心。我想起我的來
意,我那想幫助她的來意,我差不多要哭了。
一個女郎,一個正在開花的年紀的女郎……我一生里第一
次懂得瘋狂的意義了。
我的許多年來的努力,我的用血和淚寫成的書,我的生活
的目標無一不是在:幫助人,使每個人都得著春天,每顆心都
得著光明,每個人的生活都得著幸福,每個人的發展都得著自
由。我給人喚起了渴望,對於光明的渴望;我在人的前面安放
了一個事業,值得獻身的事業。然而我的一切努力都給另一種
勢力摧殘了。在喚醒了一個年輕的靈魂以後,只讓他或她去受
更難堪的蹂躪和折磨。
於是那個女郎瘋狂了。不合理的社會制度,不自由的婚姻、
傳統觀念的束縛,家庭的專制,不知道摧殘了多少正在開花的
年青的靈魂,我的二十八年的歲月里,已經堆積了那麼多、那
么多的陰影了。在那秋天的笑,像哭—樣的笑里,我看見了過
去一個整代的青年的屍體。我彷彿聽見—個痛苦的聲音說:
「這應該終結了。」
《春天裡的秋天》不止是一個溫和地哭泣的故事,它還是
一個整代的青年的呼籲。我要拿起我的筆做武器,為他們沖鋒,
向著這垂死的社會發出我的堅決的呼聲「Je accuser」(我控
訴)。
一九三二年五月
選自《序跋集》
機 器 的 詩
為了去看一個朋友,我做了一次新寧鐵路上的旅客。我和
三個朋友一路從會城到公益,我們在火車上大約坐了三個鍾頭。
時間長,天氣熱,但是我並不覺得寂寞。
南國的風物的確有一種迷人的力量。在我的眼裡一切都顯
出一種夢景般的美:那樣茂盛的綠樹,那樣明亮的紅土,那一
塊一塊的稻田,那一堆一堆的房屋,還有明鏡似的河水,高聳
的碉樓。南國的鄉村,雖然裡麵包含了不少的痛苦,但是表面
上它們還是很平靜,很美麗的!
到了潭江,火車停下來。車輪沒有動,外面的景物卻開始
慢慢地移動了。這不是什麼奇跡。這是新寧鐵路上的一段最美
麗的工程。這里沒有橋,火車駛上了輪船,就停留在船上,讓
輪船載著它慢慢地渡過江去。
我下了車,站在鐵板上。船身並不小,甲板上鋪著鐵軌,
火車就躺在鐵軌上喘氣。左邊有賣飲食的貨攤,許多人圍在那
里談笑。我一面走,一面看。我走過火車頭前面,到了右邊。
船上有不少的工人。朋友告訴我,在船上作工的人在一百
以上。我似乎沒有看見這么多。有些工人在抬鐵鏈,有幾個工
人在管機器。
在每一副機器的旁邊至少站得有一個穿香雲紗衫褲的工人。
他們管理機器,指揮輪船前進。
看見這些站在機器旁邊的工人的昂頭自如的神情,我從心
底生出了感動。
四周是平靜的白水,遠處有樹,有屋。江面很寬。在這樣
的背景里顯出了管理機器的工人的雄姿。機器有規律地響著。
火車趴在那裡,像一條被人制服了的毒蛇。
我看著這一切,我感到了一種詩情。我彷彿讀了一首真正
的詩。於是一種喜悅的、差不多使我的心顫抖的感情抓住了我。
這機器的詩的動人的力量,比任何詩人的作品都大得多。
詩應該給人以創造的喜悅,詩應該散布生命。我不是詩人,
但是我卻相信真正的詩人一定認識機器的力量,機器工作的巧
妙,機器運動的優雅,機器製造的完備。機器是創造的,生產
的,完美的,有力的。只有機器的詩才能夠給人以一種創造的
喜悅。
那些工人,那些管理機器、指揮輪船、把千百個人、把許
多輛火車載過潭江的工人,當他們站在鐵板上面,機器旁邊,
一面管理機器,一面望著白茫茫的江面,看見輪船慢慢地駛近
岸的時候,他們心裡的感覺,如果有人能夠真實地寫下來,一
定是一首好詩。
我在上海常常看見一些大樓的修建。打樁的時候,許多人
都圍在那裡看。有力的機器從高處把一根又高又粗的木樁打進
土地裡面去;一下,一下,聲音和動作都是有規律的,很快地
就把木樁完全打進地里去了,四周旁觀者的臉上都浮出了驚奇
的微笑。地是平的,木頭完全埋在地底下了。這似乎是不可信
的奇跡。機器完成了奇跡,給了每個人以喜悅。這種喜悅的感
情,也就是詩的感情。我每次看見工人建築房屋,就彷彿讀一
首好詩。
1933年6月在廣州
海上升明月
四圍都靜寂了。太陽也收斂了它最後的光芒。炎熱的空氣中開始有了涼意。微風掠過了萬頃煙波。船像一隻大魚在這汪洋的海上游泳。突然間,一輪紅黃色大圓鏡似的滿月從海上升了起來。這時並沒有奪目的光輝。但是青天的一角卻被它染成了杏紅的顏色。看!天公畫出了一幅何等優美的圖畫!它給人們的印象,要超過所有的人間名作。
這面大圓鏡愈往上升便愈縮小,紅色也愈淡,不久到了半天,就成了一輪皓月。這明月上面有無際的青天,下面有無涯的碧海,我們這小小的孤舟真可以比作滄海的一栗。不消說,懸掛在天空的月輪月月依然,年年如此。而我們這些旅客,在這海上卻只是暫時的過客罷了。
與晚風、明月為友,這種趣味是不能用文字描寫的,可是真正能夠做到與晚風、明月為友的,就只有那些以海為家的人!我雖不能以海為家,但做了一個海上的過客,也是幸事。
上船以來見過幾次海上的明月,最難忘的就是最近的一夜。我們吃過午餐後在艙面散步,忽然看見遠遠的一盞紅燈掛在一個石壁上面。這燈並不亮,後來船走了許久,這盞石壁上的燈還是在原處。難道船沒有走么?但是我們明明看見船在走。後來這個悶葫蘆終於給打破了。紅燈漸漸地大起來,成了一面圓鏡,腰間繞著一根黑帶。它不斷地上升,突破了黑雲,到了半天。我才知道這是一輪明月,先前被我認為石壁的,乃是層層的黑雲。
1927年1月
選自《海行雜記》
<日>
為著追求光和熱,將身子撲向燈火。終於死在燈下,或者浸在油中。飛蛾是值得贊美的,在最後的一瞬間它得到光,也得到熱了。
我懷念上古的誇夫。他追趕日影,渴死在暘谷。
為著追求光和熱,人寧願舍棄自己的生命。生命是可愛的,但寒冷的、寂寞的生,卻不如轟轟烈烈的死。
沒有了光和熱,這人間不是會成為黑暗的寒冷世界么?
倘使有一雙翅膀,我甘願做人間的飛蛾。我要飛向火熱日球。讓我在眼前一陣光、身內一陣熱的當兒,失去知覺,而化作一陣煙,一撮灰。
<風>
二十幾年前,我羨慕「列子御風而行」,我極願腋下生出雙翼,象一隻鷙鳥自由地在空中飛翔。
現在我有時仍做著飛翔的夢,沒有翅膀,我用雙手鼓風。然而睜開眼睛,我還是郁悶地躺在床上,兩只手十分疲倦,彷彿被繩子縛住似的。於是,我發出一聲絕望的嘆息。
做孩子的時候,我和幾個同伴都喜歡在大風中游戲。風吹起我們的衣襟,風吹動我們的衣袖。我們張著雙手,順著風勢奔跑,彷彿身子輕了許多,就象給風吹在空中一般。當時自己覺得是在飛了。因此從小時候起我就喜歡風。
後來進學校讀書,我和一個哥哥早晚要走相當遠的路。雨天遇著風,我們就用傘跟風斗爭。風要拿走我們的傘,我們不放鬆;風要留住我們的腳步,我們卻往前走。跟風斗爭,是一件頗為吃力的事。但是我們從這個也得到了樂趣,而且不用說,我們的斗爭是得到勝利的。
這也是很久以前的事了。不過現在回想起來還是值得懷念的。
可惜我不曾見過颶風。去年坐海船,為避颶風,船在福州灣停了一天半。天氣悶熱,海面平靜,連風的影子也沒有。船上的旗紋絲不動,後來聽說颶風改道走了。
在海上,有風的時候,波浪不停地起伏,高起來象一座山,而且開滿了白花。落下去又象一張大嘴,要吞食眼前的一切。輪船就在這一起一伏之間慢慢地前進。船身搖晃,上層的桅桿、繩梯之類,私語似的吱吱喳喳響個不停。這情景我是經歷過的。
但是我沒有見過輪船被風吹在海面飄浮,失卻航路,船上一部分東西隨著風沉入海底。我不曾有過這樣的經驗。
今年我過了好些炎熱的日子。有人說是奇熱,有人說是悶熱,總之是熱。沒有一點風聲,沒有一絲雨意。人發喘,狗吐舌頭,連蟬聲也啞了似的,我窒息得快要閉氣了。在這些時候我只有一個願望:起一陣大風,或者下一陣大雨。
1941年7月9日在昆明
日
為著追求光和熱,將身子撲向燈火,終於死在燈下,或者浸在油中,飛蛾是值得贊美的。在最後的一瞬間它得到光,也得到熱了。
我懷念上古的誇父,他追趕日影,渴死在暘谷。
為著追求光和熱,人寧願舍棄自己的生命。生命是可愛的。但寒冷的、寂寞的生,卻不如轟轟烈烈的死。
沒有了光和熱,這人間不是會成為黑暗的寒冷世界嗎?
倘使有一雙翅膀,我甘願做人間的飛蛾。我要飛向火熱的日球,讓我在眼前一陣光、身內一陣熱的當兒,失去知覺,而化作一陣煙,一撮灰。
月
每次對著長空的一輪皓月,我會想:在這時候某某人也在憑欄望月嗎?
圓月猶如一面明鏡,高懸在藍空。我們的面影都該留在鏡里吧,這鏡里一定有某某人的影子。
寒夜對鏡,只覺冷光撲面。面對涼月,我也有這感覺。
在海上,山間,園內,街中,有時在靜夜裡一個人立在都市的高高露台上,我望著明月,總感到寒光冷氣侵入我的身子。冬季的深夜,立在小小庭院中望見落了霜的地上的月色,覺得自己衣服上也積了很厚的霜似的。
的確,月光冷得很。我知道死了的星球是不會發出熱力的。月的光是死的光。
但是為什麼還有姮娥奔月的傳說呢?難道那個服了不死之葯的美女便可以使這已死的星球再生么?或者她在那一面明鏡中看見了什麼人的面影吧。 選自《旅途隨筆>>
7. 巴金短篇小說集的短篇小說集
春天裡的秋天
寒夜
中冊
洛伯爾先生
墓園
獅子
蘇堤
奴隸底心
狗
馬賽的夜
月夜
父親買新皮鞋回來的時候
將軍
沉落
化雪的日子
長生塔
羅伯斯庇爾的秘密
鬼
雨
窗下
還魂草
豬與雞
團圓
詩 歌
被虐待者底哭聲(十二首)
瘋人
詩二首
失去的星
我說,這是最後一次的眼淚了
給死者
創作談
靈魂的呼號
寫作生活的回顧
關於小說中人物描寫的意見
談《家》
談我的短篇小說
談我的「散文」
關於《寒夜》
我和文學
核時代的文學——我們為什麼寫作
自 傳
最初的回憶
家庭的環境
信仰與活動
我的幼年
我的幾個先生
「再見罷,我不幸的鄉土喲!」
兩封信
繁星
海上的日出
海上生明月
鄉心
我的心
童年
香港的夜
談心會
鳥的天堂
機器的詩
朋友
海珠橋
一個女傭
賭
在普陀
一個車夫
囈語
一九三四年十月十日在上海
生前
海的夢
過年
沉落
神
自白之一
繁星
木乃伊
月夜
給一個孩子
答一個「陌生的孩子」
廣州在轟炸中
做一個戰士
黑土
愛爾克的燈光
風
雲
雷
日
月
星
狗
豬
虎
龍
傷害
祝福
撇棄
生
廢園外
火
尋夢
燈-
別了,桂林的夜!
無題
一封未寄的信
我願意獻出我的一切
從鐮倉帶回的照片
悼魯迅先生
紀念友人世彌
寫給彥兄
紀念我的哥哥
秋夜
哭靳以
懷念從文
懷念曹禺
懷念振鐸
批評家
「點戲」
再說批評家
一陣春風
我只有苦笑
怎樣做人及其它
一點感想
「鳴」起來吧!
「獨立思考」
筆下留情
「恰到好處」
論「有啥吃啥」
秋夜雜感
描寫入
向老托爾斯泰學習
沒有神
隨想錄
談《望鄉》
多印幾本西方文學名著
「結婚」
懷念蕭珊
文學的作用
把心交給讀者
一顆核桃的喜劇
小人·大人·長官
再訪巴黎
絕不會忘記
紀念雪峰
大鏡子
小狗包弟
探索
探索之四
春蠶
灌輸和宣傳
寫真話
「沒什麼可怕的了」
作家
長崎的夢
三談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