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懸疑短篇小說推薦
1. 克萊頓·勞森克萊頓·勞森短篇小說目錄
克萊頓·勞森是一位傑出的短篇小說作家,他的作品以其獨特的推理元素和引人入勝的故事情節著稱。他的作品目錄豐富多樣,其中包括:
《紋身之謎》(The Clue of the Tattooed Man),這部作品發表於1946年,以其巧妙的謎團和深度的洞察力給讀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斷腿之謎》(The Clue of the Broken Legs),發表於1947年,勞森繼續展現了他的推理才華,講述了一個充滿懸疑的故事。
《動機之謎》(The Clue of the Missing Motive),同樣在1947年問世,勞森深入探討了動機在犯罪中的重要性,讓人慾罷不能。
《來自另一個世界》(From Another World),1948年的這部作品,勞森拓寬了讀者的想像邊界,探索了超越現實的奇異案件。
《人間蒸發》(Off the Face of the Earth),1949年,勞森挑戰了讀者對失蹤事件的認知,構建了一個令人驚奇的謎團。
《梅里尼與測謊儀》(Merlini and the Lie Detector),以及《梅里尼與消失的鑽石》(Merlini and the Vanished Diamonds)和《梅里尼與聲效謀殺》(Merlini and the Sound Effects Murder),三部作品均發表於1955年,梅里尼系列以其幽默和智慧的偵探風格深受讀者喜愛。
《一切皆可能》(Nothing is Impossible)和《奇跡--一天完成》(Miracles-All in a Day』s Work),這兩部作品在1958年同時出版,展現了勞森獨特的想像力和創作力。
最後,1969年的《梅里尼與照片線索》(Merlini and the Photographic Clues),以及1971年的《世界上最小的密室》(The World』s Smallest Locked Room),這兩部作品無疑是勞森短篇小說的瑰寶,繼續鞏固了他的推理小說大師地位。
勞森的短篇小說作品系列,無論是深度的推理還是奇幻的元素,都為讀者提供了一次次解開謎團、享受閱讀樂趣的獨特體驗。
(1)英文懸疑短篇小說推薦擴展閱讀
他是美國推理作家協會(MWA)的四個創始人之一,並提議每年為不同類型的推理作品頒發愛倫·坡獎。他的所有作品都寫於MWA成立之前,但是1949年和1967年,由於克萊頓·勞森對推理小說和MWA(包括創辦了MWA會刊《嚴刑逼供》)的傑出貢獻而得到了愛倫·坡特別獎。 勞森還喊出了MWA的第一個宣傳口號:「罪無可恕」。1963年起,勞森成為《埃勒里·奎因推理雜志》的編輯,一直到1971年去世。
2. 急需短篇英語偵探或懸疑小說原文,字數在4000以內即可,希望大家給提供幾篇。
閣下可以看愛倫坡短片小說集,推薦《黑貓》《莫格街謀殺案》《瑪麗·羅傑神秘案件》《金甲蟲》《你就是殺人兇手》《被盜竊的信》《活埋》《紅死病的化妝舞會》等。愛倫坡是美國偵探懸疑小說家,和柯南道爾、阿加莎克里斯蒂並成為世界三大偵探小說家。其短篇小說以詭異、驚悚的哥特式為風格。我是他的書迷。
3. 求世界最經典的十大懸疑推理小說。
《福爾摩斯探案全集》 【英】阿瑟·柯南·道爾 群眾出版社 推理小說中的《聖經》,也是每一個推理迷必備的案頭書籍。從《血字的研究》誕生到現在的一百多年間,福爾摩斯打遍天下無敵手,影響力早已越過推理一隅,成為人們心中神探的代名詞。一本老少咸宜的奇妙書籍,無數人憑它跨入推理 2 "The Maltese Falcon", Dashiell Hammett. 《馬爾他之鷹》 【美】達希爾·哈米特 上海譯文出版社 推理小說流派眾多,旁支橫斜,但解謎本格始終是正統,主流地位輕易動搖不得,唯一有能力和它分庭抗禮的大概也只有漢密特和錢德勒撐起的硬漢一脈了。漢密特不是第一個寫硬漢小說的作家,但他是第一個給硬漢小說注入文學素質和心理深度的作家,他以自己的創作開辟了推理小說的另一塊戰場。《馬爾他之鷹》,號稱「勝過海明威任何一部小說」的冷硬派第一名作,屬於那種你可以不喜歡,卻不可以不讀的推理小說。 3 "Tales of Mystery and Imagination", Edgar Allan Poe. 《愛倫坡短篇小說選集》 【美】愛倫·坡 人民文學出版社雖然是推理小說的開山之作,但愛倫坡的幾部短篇就算在今天看來也頗有特色。能夠利用短小的篇幅製造出縷縷不絕的懸疑之感,在嚴謹的邏輯推理之中融入奇幻情節,並用詭譎的文筆錦上添花,迄今也沒幾個短篇作家辦得到。從這個意義上說,愛倫坡永不過時。4 "The Daughter of Time", Josephine Tey. 5 "Presumed Innocent", Scott Turow. 6 "The Spy Who Came in from the Cold", John le Carr. 《受冷漠的人》 【英】約翰·勒·卡雷 新華出版社 西蒙斯在《血腥的謀殺》中指出間諜小說的兩大創作方向:一種以格雷厄姆格林和本書作者約翰勒卡雷為代表,他們以自身的經歷為准,把神秘的間諜平民化,濃墨重彩地描繪他們的痛苦和無奈,文學質素較高;另一種則以寫出007系列的伊恩弗萊明馬首是瞻,著力描寫間諜生涯的傳奇色彩,通過間諜和一個龐大的國家機器之間的斗爭塑造起「超人」似的形象。本書是勒卡雷的成名作,還沒有他後來小說中揮之不去的暮氣,顯得創意超群。全書情節跌宕起伏,屢屢在讀者意想不到的地方峰迴路轉。在作家寫實冷靜有節制的筆下,漾出淡淡憂傷之情,不愧是間諜小說的排頭兵。7 "The Moonstone", Wilkie Collins.《月亮寶石》 【英】威爾基·柯林斯 中國文聯出版公司 威爾基柯林斯的小說現在看來可能有點落伍,畢竟不是人人都會欣賞那種慢節奏的,缺少血腥謀殺和精妙詭計的偵探小說。不過考慮到《月亮寶石》是推理小說草創期的作品,我們還是要佩服柯林斯說故事的本領,佩服他能夠在如此漫長的篇幅中始終牽住讀者的視線。諾貝爾獎獲得者艾略特曾評價此書為「最優秀的英國偵探小說」,不是沒有道理的。8 "The Big Sleep", Raymond Chandler. 《長眠不醒》 【美】雷蒙德·錢德勒 群眾出版社 菲利普馬洛初次登場的長篇小說,從此之後硬漢派偵探找到了他們的最佳代言人。可以說,馬洛這個外表冷酷內心溫柔的都市獨行俠角色,影響了後來的每一個硬漢偵探。同是冷硬派大家,錢德勒的風格與漢密特卻是千差萬別:後者是徹底的世故和冷酷,偵探從內硬到外,而前者卻始終不願放棄心中對美好人性的希望,筆下偵探也只是個熱水瓶--外冷內熱。所以漢密特被人稱之為「冷酷大街的黑色巨匠」,而錢德勒卻是「犯罪小說的桂冠詩人」。9 "Rebecca", Daphne Maurier. 《蝴蝶夢》 【英】達菲爾·杜穆里埃 譯林出版社 相對原作,希區柯克的電影版本可能更為有名。而我個人的建議也是:去看電影吧,忘了小說本身。以普通讀者的閱讀口味而言,這本書和推理是扯不上太多關系的,作者的功力也和柯林斯等大家相去甚遠,叫人何耐得住性子看下去?10 "And then there Were None", Agatha Christie. 《無人生還》 【英】阿加莎·克里斯蒂 貴州出版社我心中本格推理的第一作品。在克里斯蒂的作品中,這本書真稱得上是一個異類了。從頭到尾都緊張刺激,讓讀者欲罷不能。前所未有的情節布置當真可說是「異想天開」,從中可看出本格推理的真正魅力。看了此書後我給朋友說故事,總是把《無人生還》當成招牌菜,也屢屢讓聽眾沉浸其中,拍手稱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