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亨利中短篇小說集心得
A. 歐亨利中短篇小說選讀後感
歐·亨利的小說作品以其獨特的風格和深刻的主題吸引了無數讀者。他的作品大致可以分為三類:一類描寫美國西部的生活,一類描繪美國大城市的生活,另一類則以拉丁美洲為背景。這些不同的題材,反映了作者生活經歷的不同階段,同時也展現了他作品的多樣性和豐富性。
盡管歐·亨利的作品中存在一些思想上的矛盾和藝術上的不足,但不可否認,他最出色的作品正是那些以城市生活為主題的作品。這些作品不僅數量最多,而且意義深遠。歐·亨利的生活環境和創作環境對他思想和作品的影響是巨大的。即便在他成名之後,他的生活依然貧困,他曾直言「我是為麵包而寫作的」。這種生活狀態也影響了他作品的某些特點。
《麥琪的禮物》講述了一對夫妻為了彼此的聖誕禮物而犧牲了自己最珍貴的東西,最終發現彼此的禮物都失去了使用價值,但那份無私的情感卻是無價的。這個故事是歐·亨利眾多作品中的一個代表,展現了他對愛情和人性的理解。
歐·亨利的作品中還有許多關於愛情和友情的故事。《愛的奉獻》、《帶傢具的出租屋》、《生活的陀螺》都是關於愛情的贊歌。而《最後一片常青藤葉》和《刎頸之交》則歌頌了真摯的友誼和善良的人性。這些故事讓讀者感受到了人性的美好。
歐·亨利的另一些作品則揭露了社會的黑暗面。《警察與贊美詩》講述了一個流浪漢為了逃避嚴冬的飢寒,數次以身試法卻未得逞,最終在聆聽贊美詩時決定改過自新,卻因誤會被捕。這個故事諷刺了社會的不公和人性的復雜。《汽車等待的時候》和《忙碌經紀人的浪漫史》則批判了唯利是圖和爾虞我詐的社會現象。《財神與愛神》則諷刺了拜金主義,揭示了金錢至上的觀念對人性的腐蝕。
歐·亨利的作品不僅揭示了社會的陰暗面,也贊美了人性的美好。他的故事讓我們看到了人性中的善良、勇敢和堅韌。歐·亨利通過這些故事,表達了對健康社會和健康人性的嚮往和追求,激勵人們振作精神,共同面對社會的挑戰。
B. 歐亨利小說讀後感
【篇一:《歐·亨利短篇小說》讀後感】
因為我們學了課文《最後的常春藤葉》,我們對歐·亨利有了一些了解。老師就為我們推薦了一本書---《歐·亨利短篇小說》
歐·亨利,美國作家,和莫泊桑、契訶夫並稱「世界三大短篇之王」。代表作有《麥琪的禮物》、《,警察與贊美詩》、《白菜與皇帝》等。
歐·亨利的寫作非常有特點。他的結局常常出人意外,但是又特別合情合理。被人們叫做「歐·亨利式結尾」。
這本書里的短篇小說,個個令人印象深刻,其中我最喜歡的兩個故事是《愛的犧牲》和《證券經紀人的浪漫故事》。
《愛的犧牲》,講的是一對情侶,一個叫喬,一個叫德麗雅。他們互相瞞著對方打工掙錢,作出犧牲。其實,做出犧牲的原因,都是他們之間的愛。
《證券經紀人的浪漫故事》,講的是一個證券經紀人和他的速記員結婚了。結果證券經紀人因為太忙,把這事兒忘了,結果向速記員再次求婚。從這件事可以看出證券經紀人工作認真。
在這本書里的人物,個個性格不一樣。有的善良,有的暴躁……
從此以後我一定要讀更多更好的書,長更多的知識!
【篇二:《歐·亨利小說》有感】
「我是為麵包而寫作的。」歐·亨利說,雖然歐·亨利是位著名作家,但是他的生活依然拮據,正因如此,歐·亨利才能了解到人生困難時的艱辛。貧苦算什麼,困難算什麼,他們依然互相關愛對方,因為他擁有人生最寶貴的財富——愛。
讀完《麥琪的禮物》我才明白愛有如此溫暖,主人公德拉為了給丈夫傑姆送聖誕禮物,把自己美若天仙的長發剪掉並賣了20元替傑姆買了表鏈,而丈夫傑姆卻把自己的手錶賣了買了一套發梳送給德拉,但交換禮物時,彼此都驚呆了,禮物沒有任何作用了。但這時,空氣中彌漫著愛的芳香,他們都為彼此獻出了自己珍貴的禮物,這難道不是愛的滋味,愛的關懷嗎?
《愛的犧牲》讓我真正體會到愛的力量,一對喜愛藝術的夫婦,背景離鄉來到紐約,卻因生活艱難,難以施展報復。於是妻子便教起了音樂,丈夫則賣畫。然而,愛就從這里漸漸擴散。原來,夫婦倆互相欺騙了對方,妻子在洗衣坊里燙衣,丈夫為了能讓妻子教音樂在洗衣坊里當燒火工,看到這一刻我的眼淚涌了上來,愛就是這樣默默無聞,經得起平淡的流年。
【篇三:讀《歐亨利小說》有感】
有人說讀書有什麼好處,那我來告訴你,讀書能讓你在低谷時逐漸步入高潮;能讓你在悲傷中感到一絲愉快;讓你在無聊時感到有趣。這就是書的魅力。歐亨利是美國的短篇小說家,主要作品有《麥琪的禮物》、《警察與贊美詩》、《二十年後》等,曾被評為「美國現代短篇小說之王。」
其中令我印象深刻的是《麥琪的禮物》,這里講述了一對窮困的年輕夫婦忍痛割愛互贈聖誕禮物的故事,反映了美國下層人民生活的艱難,贊美了主人公善良的心地和純真的愛情。
《警察與贊美詩》也是我喜歡的小說之一,講述的是一個窮困潦倒的流浪漢蘇北,因為寒冬想去監獄熬過,所以犯罪,但沒有如願,最後他在教堂里被贊美詩所感動,想要從新開始,改邪歸正的時候,警察卻將他送進了監獄。該小說展示了當時美國下層人民無以為生的悲慘命運。
通過這兩篇小說,反映了當時美國人民悲慘的命運和生活的艱辛。
富蘭克林說過:「讀書使人充實,思考使人深邃,交談使人清醒。」讓我們在書的海洋里遨遊,讓我們的知識豐富起來吧!
【篇四:讀《歐·亨利小說》有感】
契柯夫、歐·亨利、莫泊桑這三個耳熟能詳的名字想必每個人都知道,作為世界三大小說之王的他們用細膩的筆觸描繪了那個時代的黑暗與滄桑。我有幸讀到歐·亨利的小說,心情無比激動。
歐·亨利,原名為威廉·西德尼·波特。是美國著名批判現實主義作家,世界三大短篇小說王之一。曾被評論界譽為曼哈頓桂冠散文作家和美國現代短篇小說之父。
有人說,歐·亨利小說,最吸引人的是他的出其不意的結尾。說實話,起初我也被小說的結尾深深吸引,因為他總是在你認定了結局時出其不意的給你驚喜。
在歐·亨利的筆下,每個人都被刻畫得淋漓盡致:富人的貪婪,窮苦人民的善良;社會的黑暗……當翻開《麥琪的禮物》時,我不由得為這對年輕夫婦感到悲哀,兩人昔日感到彼此珍貴的東西到現在卻成了無用的東西;但我又為兩人感到欣慰,因為他們得到了比表鏈和梳子套裝更珍貴的`東西——愛。
我用一絲惋惜翻去麥琪給予的禮物,展現在眼前的是《警察與贊美詩》,文中的蘇貝想去監獄熬過冬天,幾次惹是生非。當聽到贊美詩想改邪歸正時,卻被意外的逮捕。這出乎意料的結局,令人感到捧腹又心酸。
歐·亨利的作品中,幽默代替了酸楚,流露出自己對被命運捉弄的窮苦人民的悲慘情緒。
【篇五:讀《歐·亨利》有感】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書是一個知識的殿堂,是人類最好的精神食糧,也是人生的方向。「書中自有黃金屋」書本中知識是無窮無盡的讀書是為了更好地獲取更多的知識,開闊自己的視野,幫助自己創造,實現自己的人生目標。讀書最重要的不是數量,而是質量。一本好書能使一個人思想精密,見解精闢,道德高尚。那些內容粗糙,雜亂的「劣製品」完全就可以不讀。最近我們讀了一本名叫《歐·亨利短篇小說精選》的書,讓我記憶深刻。
歐·亨利出生於1862年9月11日又名奧·亨利。歐·亨利的「歐·亨利結尾」既在意料之外,又會在情理之中。
歐·亨利的小說中我很喜歡《最後的常春藤葉》。本篇小說寫了一名很窮的年輕畫家得了重病,天天什麼也不幹,也沒有了活下去的希望,她堅信自己會死,每天躺在醫院的病床上數著院里一棵老常春藤的葉子落完了,自己也就該死了,可一位老畫家貝爾曼聽到後就很想救她,於是在一個晚上,她在院里的牆上畫了一片葉子的故事。讀完後讓我特別感動的是畫家貝爾曼,他用自己的生命換來了一位年輕畫家瓊珊的命,令我十分佩服。其中還有一篇文章叫《麥琪的禮物》意義也十分美好。
在聖誕節的前一天,貧窮的德克拉想給大夫一個驚喜,於是把自己的頭發賣掉了,換來了20元錢,給丈夫買了一條白金錶鏈,可丈夫因為也想給德克拉買禮物賣掉了自己的手錶,買了德克拉想要的那一套梳子。可沒想到他們賣了自己最貴重的東西可沒換來什麼。這可能就是愛情吧,為了自己心愛的不惜賣掉自己最貴的東西。
在往後的日子裡還要讀更多有趣的讀,讓我們一起迎接它們的到來。
C. 歐亨利短篇小說選集讀後感
讀《歐亨利短篇小說集》有感
又是月明星稀的夜晚,我坐在書桌上,隨手拿起一旁的《歐亨利短篇小說》,饒有興致地翻看著有趣的故事。
這本書是由美國的短篇小說家歐。亨利寫的,他的作品是由許多篇小說整理成一篇經典之作。其中我深有感觸之大的一篇小說便是「心與手」這個故事了。這個故事主要講了為了讓犯人在他的初戀面前還留下一點體面和尊嚴,警官把自已說成犯人,而那犯人也暫時成了警官。
其實在生活中我們都難免會有窘迫和無奈的時候,而往往在生活中我們身邊就是缺少能夠相互包容和相互體諒的人。而這位警官明明可以在那位戀人面前直接拆穿犯人的身份,更何況警官面對的是地位卑微的犯人。但是警官卻選擇了包容,從中可以看出生活中好人其實無處不在,或許他們不是英勇救人的英雄,或許他們一輩子都沒有發光發熱,或許他們是一群微塵眾,渺小如蟻。但是,在一些平凡的小事中,他們撒播自己的光芒來溫暖自己,照耀他人。
我相信不論一個人曾經多麼可恥,多麼讓人憎恨,但人性中那僅存的善良是永不磨滅的。我也希望世界上的善人能再多一點,因為每多一個善人,世間就多一份光和熱,就多一份對抗壞人的力量。
願世間多一點溫情,多一點善良吧!
D. 歐亨利短篇小說讀後感600字
【第1篇】
有一天,我無意間翻動了《歐·亨利短篇小說集》。我被歐·亨利充滿戲劇性的結尾深深地打動了。開始,故事是風平浪靜的,正當我享受作者筆下小人物的細膩生活時,情節卻突發奇變,成就了「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結局。最後,讓人驚奇之餘卻為小人物的悲涼遭遇而凄然一笑。這就是歐亨利式引人深思的「黑色幽默」吧!
他的每篇短篇小說都是那麼的經典,那麼地發人深思。我最喜歡的便是意味深遠的《警察與贊美詩》了。文中,一個名叫索比的流浪漢,由於無家可歸又飢寒交迫,便千方百計想到牢獄里去。牢獄里溫暖,有皇糧吃,又不用再到外面去乞討。為此,他去豪華飯店打算吃一頓,然後呢,承認自己身無分文,渴望能被抓去監獄;他故意打碎玻璃,還站著不逃,等著警察來抓;他入室搶傘,又侮辱傘主人,希望能罪加一等……然而這一切都沒能如願,他所做的這一切,都沒有讓他進入牢獄,享受所謂的溫暖、皇糧、住所。
但當他在贊美詩音樂的熏陶下覺醒,在他下定決心好好做人,改邪歸正時,警察將他逮捕。
結局還是那樣神秘不測。讀完後,我啞然失笑。流浪漢的命運真是令人啼笑皆非又沉思良久。
歐亨利筆下描寫的都是不起眼的小人物,卻把他們都刻畫得如此淋漓盡致,如此生動,如此令人喜愛!他們也有缺點,也會自私,也會粗魯。但歐亨利筆下的他們卻讓我們在小說中體會到每個人本質的淳樸善良,人性的復雜,更令所有人動容。
歐·亨利的《警察和贊美詩》揭露並諷刺了虛偽的資本主義道德、反人道的法律。我覺得學習也是如此。機會是公平的,它給每個人受教育的權利,抓不抓得住就看你要不要去抓。如果連你自己都不想要去抓住機會,那麼給了你也是白給。機遇遇到卻不把握,是蠢材;不遇機遇卻懂得把握,是人才;既遇機遇又懂得把握,是天才。
【第2篇】
歐.亨利的小說常常在教學課本中作為經典文章出現,歐·亨利式結尾,意料之外,情理之中,令人回味無窮。
《歐亨利短篇小說集》其中,《麥琪的禮物》讓我最為感動。有人曾說過:「什麼是愛,愛就是無限的寬容,些許之事亦能帶來的喜悅。愛就是無意識的善意,自我的徹底忘卻。」
妻子德拉有一頭美麗的秀發:微波起伏,閃耀光芒,有如那褐色的瀑布,長及膝下,彷彿是她的一件長袍。在公寓里的貧窮的德拉想給丈夫吉姆一個驚喜,可是她只有一元八角七,她知道這點錢根本不夠買什麼好的禮物,於是她把引以自豪的褐色瀑布似的秀發剪下來,賣了,換來了20美元。找遍了各家商店,德拉花去21美元,終於買到一條樸素的白金錶鏈,這可以配上吉姆的那塊金錶。而與此同時,丈夫傑姆為了給妻子的美發配上一套梳子,賣了自己的金錶,買了德拉羨慕渴望已久的全套漂亮的梳子作聖誕禮物。當他們互贈禮物時,才發現自己准備的禮物已不是對方需要的,其實不然,他們得到了比梳子和表鏈更珍貴的禮物—— 愛。他們做這些事的時候,都是為了對方著想,根本沒有考慮自己。正是因為他們互相愛著,而且是深深地愛著對方,才會有這樣有趣的結局。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這也許是筆者對此文的最好詮釋吧。
或許我們現在還不懂愛情真正是什麼,而《麥琪的禮物》就能給我們一個很好的借鑒。在這個金錢可以買賣愛情,心理和感情出現畸變的社會中,這對夫婦的感情充滿了浪漫的理想主義色彩。有了表鏈,但沒有了金錶;有了發梳,但沒有了美發。這似乎啼笑皆非的結局,包含了令人心酸的悲劇,正是這種巧合,那種至高無上的愛情,才更見真摯、純潔。
巧取豪奪、坑蒙拐騙、利慾熏心、爾虞我詐的「上流人物」,「得意之徒」們的丑惡行徑,「文明社會」的黑暗與滑稽本質,弱肉強食與天良喪盡的現實,人性的異化和畸變。讀者對荒誕,滑稽的故事漠然一笑之後,感慨萬千。歐.亨利的小說就是有這種魅力。
【第3篇】
看一個人的小說,要從了解這個人開始。歐亨利一生命運坎坷,常與落魄的小人物們在一起,逃亡7年後在獄中開始了他的寫作生涯,最終成為了和莫泊桑、契訶夫齊名的短篇小說巨匠。這也大概鑄就了他淳樸幽默的小說風格,也讓他擁有了寬廣的胸懷。毫無疑問,《麥琪的禮物》和《警察與贊美詩》是歐亨利經典的代表作品。
《麥琪的禮物》描寫了一對夫婦各自賣掉了自己的寶物給對方的寶物添彩,讓人回味深長,它不僅告訴我們真愛無價,更凸顯了命運的現實在高貴的真愛面前的冷酷。《警察與贊美詩》戲劇性的結尾讓人啼笑皆非卻又沉思良久。他告訴我們人終要為自己的所作所為付出代價,正可謂「不是不報,時候未到」;告訴我們當人想做一件事時,可能必須要無可奈何的放棄了。這就是人類的「悲劇」;然而真正積極樂觀不會等到這悲劇的發生。的確,歐亨利十分擅長結尾。他經常戲劇性地設計情節,埋伏筆,作鋪墊,最後在結尾處讓人物的心理情境發生出人意料的變化,或使主人公命運陡然逆轉,使讀者感到豁然開朗,柳暗花明,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不禁拍案稱奇,從而造成獨特的藝術魅力。被稱為「含淚的微笑」。我想歐亨利把小說的靈魂全都凝結在結尾,讓讀者在前的似乎是平淡無奇的而又是詼諧風趣的娓娓動聽的描述中,不知不覺地進入作者精心設置的迷宮,直到最後,忽如電光一閃,才照亮了先前隱藏著的一切,給讀者一個大大的驚喜。描寫小人物是歐亨利的短篇小說另一大特色,其中包含了深厚的人道主義精神。歐亨利長期生活在社會底層,深諳下層人民的苦難生活,同時也切身感受過統治階層制定的法律對窮人是如何無情。因此,他把無限的同情都放在窮人一邊。在他的筆下,窮人有著純潔美好的心靈,仁慈善良的品格,真摯深沉的愛情。但是他們卻命運多坎,弱小可憐,孤立無援,食不果腹,身無居所,苟延殘喘,往往被社會無情地吞噬。這種不公平的現象與繁華鼎盛的社會景象相映照,顯得格外刺目,其中隱含了作者對自己命運的憤憤不平。
總之,歐亨利為我們不僅留下了寶貴的文學作品,更為我們留下了「一粒沙里看世界,半瓣花上說人情」的現實主義思想。
E. 《歐亨利短篇小說集》讀後感
機遇只有一次——
燥熱的炎夏中,知了都失去了活力,我則無意間翻動了歐亨利
的短篇小說集。不看則已,一看便停不下自己的目光。歐亨利精巧的文章結構設計、簡練深刻的語言、集藝術與幽默與一身的行文、充滿戲劇性的結尾都深深地打動著我的心。尤其是那精妙的結尾,往往能讓人眼前一亮,感到豁然開朗,柳暗花明,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我不禁發問:能做到如此的作家幾何?
歐亨利,原名威廉姆斯·西德尼·波特,是一個有著傳奇一生的短篇小說巨匠。曾做過葯房學徒、牧牛人、會計員、土地局辦事員、新聞記者、銀行出納員的他,閱歷豐富,或許正式由於這種閱歷,才能讓他看透世間的不平,才能讓他有如此的感想,才能讓他寫出如此富有精神力量的文章。
他的每篇短篇小說都是那麼的經典,那麼地發人深思。若真要我選出一篇我認為最棒的一篇,那我覺得應該是《警察和贊美詩》了。文中,一個名叫蘇貝的流浪漢,由於無家可歸又飢寒交迫,便千方百計想到牢獄里去。牢獄里溫暖,有皇糧吃,又不用再到外面去乞討。為此,他去豪華飯店打算吃一頓,好讓他在去牢獄的路上不再飢餓;他故意打碎玻璃,還站著不逃,等著警察來抓;他在一家飯館白吃白喝,渴望能被抓去監獄;他調戲路邊的少婦,想引起警察的注意;他入室搶傘,又侮辱傘主人,希望能罪加一等„„然而這一切都沒有如願,他所做的這一切,都沒有讓他進入牢獄,享受所謂的溫暖、皇糧、住所。
但當他在贊美詩音樂的熏陶下覺醒時,上天卻開了個不大不小的玩笑。警察在他下定決心好好做人時,將他逮捕。
結局還是那樣神秘不測。讀完後,我啞然失笑。流浪漢的命運真是令人啼笑皆非又沉思良久。
流浪漢大概此時才發現:上天竟是如此吝嗇,在他知道悔改時,給他當頭棒喝。誠然是,機遇一閃而過,上天沒有耐心等你徹底研究要不要抓住機遇。那些警官已經給了蘇貝那麼多機會,而他一次都沒有抓住。對此,我只能表示同情和悲哀。
一場鬧劇的結束,意味著另一場鬧劇的開演。對警察而言,只是去例行公事;對讀者而言,只是將近結尾;而對蘇貝而言,是為他先前的「無知」付出的代價,是為他不懂得要珍惜每一次機遇最終結果。如果他是大徹大悟了,那他一定會這樣想:「三個月後,我一定要好好做人,重新開始。」如果不是這樣,那麼死了也是笑話。
我覺得學習也是如此。機會是公平的,它給每個人受教育的權利,抓不抓得住就看你要不要去抓。如果連你自己都不想要去抓住機會,那麼給了你也是白給。機遇遇到卻不把握,是蠢材;不遇機遇卻懂得把握,是人才;既遇機遇又懂得把握,是天才。
歐亨利的小說教會了我什麼叫開卷有益,教會了我「當你愛好你的藝術時,就覺得沒有什麼奉獻是難以承受的」,教會了我「最後一片葉子」的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