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兩張車票的短篇小說
① 江戶川亂步的短篇小說有哪些
二錢銅幣(1923年4月) 一張車票(1923年7月) 可怕的錯誤(1923年12月) 兩個廢人(1924年6月) 雙胞胎(1924年10月) 心理測驗(1925年2月) 黑手組(1925年3月) 紅房子(1925年4月) 算盤上的戀語(1925年4月) 幽靈(1925年5月) 日記本(1925年6月) D坡殺人事件(1925年7月) 夢游患者彥太郎之死(1925年7月) 白日夢(1925年7月) 戒指(1925年7月) 屋頂里的散步者(1925年8月) 一人雙職(1925年9月) 疑惑(1925年9月-10月) 人椅(1925年9月) 接吻(1925年12月) 矮子(1925年12月-1926年3月) 在黑暗中蠕動(1926年1月-1927年10月) 跳舞的矮子(1926年1月) 毒草(1926年1月) 蒙面的跳舞人(1926年1月-2月) 湖畔亭事件(1926年1月-3月) 火星運河(1926年4月) 阿勢登場(1926年7月) 非人之戀(1926年10月) 巴諾拉馬島奇談(1926年10月-1927年4月) 鏡子地獄(1926年10月) 迴旋木馬(1926年10月) 陰獸(1928年8月-10月) 孤島之鬼(1929年1月-1930年2月) 蜘蛛人(1929年8月-1930年6月) 蟲(1929年9月-10月) 女妖(1930年1月) 獵奇的後果(1930年1月-12月) 魔術師(1930年7月-1931年6月) 黃金假面人(1930年9月-1931年10月) 吸血鬼(1930年9月-1931年3月) 白發鬼(1931年4月-1932年4月) 目羅博士的不可思議的犯罪(1931年4月) 地獄風景(1931年5月-1932年4月) 恐怖王(1931年6月-1932年5月) 鬼(1931年11月) 火繩槍(1932年4月) 惡靈(1933年11月-1934年1月) 妖蟲(1933年12月-1934年10月) 黑蜥蜴(1934年1月-1934年12月) 人豹(1934年5月-1935年5月) 石榴(1934年9月) 影子殺人(綠衣之鬼)(1936年1月-1937年2月) 怪人二十面相(1936年1月-1936年12月) 暗室(1936年12月-1937年12月) 少年偵探團(1937年1月-12月) 幽靈塔(1937年1月-1938年4月) 惡魔的紋章(1937年9月-1938年10月) 妖怪博士(1938年1月-12月) 暗星(1939年1月-12月) 大金塊(1939年1月-1940年2月) 地獄的滑稽大師(1939年1月-12月) 幽鬼之塔(1939年4月-1940年3月) 青銅魔人(1949年1月-12月) 虎牙(1950年1月-12月) 斷岸(1950年3月) 恐怖的三角公館(1951年1月-12月) 透明怪人(1951年1月-12月) 怪奇四十面相(1951年1月-12月) 宇宙怪人(1953年1月-12月) 畸形天女(1953年10月) 凶器(1954年5月) 月亮和手袋(1955年4月) 十字路(1955年10月) 搜查一課掘越警官收(1956年4月) 失戀於妻子的男人(1957年10月) 騙子手和空氣男(1959年11月) 手指(1960年1月)偵探小說40年(1961年7月)
② 車票精彩點評
《車票》是一部改編自台灣著名作家李家同的同名短篇小說的作品,是《別讓高牆倒下》作品集中的一篇。李家同曾表示,他將會用幾年甚至幾十年的時間來完成這部短篇小說,因為它能觸動人心,真實而沒有任何編造的情感。盡管全文僅有三千餘字,但對於李家同來說,這部小說的意義或許超過他所有其他作品。他需要超越生活,站在更高的位置來審視自己,不能流露過多的個人情感,也不能傾注故事以外的末節,以免破壞作品的節奏。
這部作品講述了一個未竟提起的舊事,雨桐被迫面對事情的真相,以車票為線索,重返自己的故里,最後得以了解母親的真意。母親為了雨桐的未來,選擇了一個艱難、忍辱負重的決定,使雨桐意識到母親的偉大和犧牲。劇中人物的情感內斂,但這種處理方式為影片的敘事增添了一種溫吞但深情的氛圍,讓人感受到一種天地大愛。然而,這種處理方式並未能讓觀眾感受到如真實生活般的暗流湍急。
盡管本片在前半段被不厭其煩的無聊對白稀釋掉了一些溫馨,但後半部分的一組鏡頭仍能完整地再現原著文字所傳達的情愫。這種近乎隱忍的剋制,主要為了烘托主線人物生活中所不為人知的期許,一種未曾被捕捉到的眼神。母親幾十年如一日地每個月十八號乘坐火車,二十一號才來到女兒的城市,所能見證她對女兒的關懷與期許的僅僅是那一袋子陳舊的車票。
導演十分注重細節,敘事頗為流暢,影片前後有很多對比與呼應,通過信物、場景等要素進行連接,使影片更為緊湊,也更具技巧。例如滑鎖處的設計巧妙地展示了雨桐在體驗母親當時的感受,對比母親在滑鎖上緊緊抱住的襁褓,雨桐懷中緊抱不放的書包成為了一種指代,也給她堅持只使用單手拽鎖以內在的意義。當雨桐來到從前居住過的地方,看到牆上小時候刻下的一道道身高比例尺,在影片後來的敘事中也以一組鏡頭予以呼應。
火車票作為信物,成為了影片中火車意向的借喻,尚屬中庸。火車為偏遠地區的發展做出了驚人貢獻,其中以旅遊業最為明顯。影片在西藏鹽井、雲南香格里拉、梅里雪山、大理以及茶馬古道等地輾轉拍攝,展現了大量壯麗秀美的自然景觀,無疑會是本片的賣點之一。除了「母親」、「導演」、「演員」之外,更多的關鍵詞指向了西藏、雲南、香格里拉、茶馬古道或者唯美、壯麗、奇特,或許這就是詮釋天地、大愛的最佳方式。
(2)關於兩張車票的短篇小說擴展閱讀
一個從小被拋棄的孤兒,心懷怨恨的女孩, 憑借襁褓中遺留的車票,在執友的鼓勵和鞭策下,一同踏上千里尋母的艱辛之路,卻在一張張車票的遺物中,發現一個母親為愛堅守一生的秘密……
③ 聶華苓的《珊珊,你在哪裡》全文
全文:
李鑫跳上十二路電車,將車票交給車掌後,在右邊靠車頭的位子上坐下來,從褲袋裡掏出手帕試去額頭的汗,然後又由上衣口袋中掏出袖珍記事本,找到珊珊的地址,他又默念了一遍:「吉林路九十七巷六號。」
他將記事本放回袋內。「十五年了,她該還認得我吧!」
珊珊是走進他人生的第一個女孩,一直供奉在他心壇上最隱秘、最神聖的一角。她象徵他少年時代的一個夢,一個飄渺而又美麗的夢。
這時車子已到了北門站,上來一個西裝筆挺的中年人。接著這個中年人便和車掌就先買票還是下站補票爭執起來。最後是坐在李鑫對面的一位老頭兒撕下自己的一張票解決了這場車票爭執。
那新上車的人在老先生旁邊坐下了,「等一下我下車買了票還你!」他一面說,一面用眼睛狠狠地瞪了車掌一眼。她正在用手絹拭眼淚。
於是老頭兒和中年人攀談起來,說著說著便說到老頭兒十幾年前還在大陸的時候,在四川當行政專員的事兒。
四川,十幾年以前,這些極普通的字眼,在今天的李鑫心中都有了特殊的意義。他可不就是十幾年以前在四川第一次看到珊珊?有一天傍晚,他站在門前,遠遠地,看見大路上有個小女孩背著落日走來,穿著一件柔藍的衣服,身後是一片耀眼的金輝。
他聽見了她的南京腔,和她開玩笑,喊她南京大蘿卜,她瞪了他一眼:「我叫賴玉珊,她們都喊我珊珊!」說完連忙用手絹捂著嘴笑。
「哈,妙論!」
李鑫一抬頭,那個捂著嘴笑的小女孩不見了,原來是眼面前的老頭兒大叫了一聲。只聽見老頭兒和中年人討論女朋友的標准,後來又談起寫愛情小說的各種主義。李鑫在對面好象坐包廂看戲一樣,不覺暗自好笑。他不想再聽下去。轉過身去看街。
車子正好經過一個小果攤,上面擺滿了五顏六色的水果,李鑫一眼就看見了那黃澄澄的橘子。不由自主地又開始回想起當年和珊珊、妹妹一道去橘林偷橘子的情景。
四川的橘子很便宜,他們不是買不起。沒有偷竊者的辛酸,有的只是新鮮的刺激,只是青春的煥發。他還記得,那天珊珊穿著一件黑絲絨短外衣,配著一條石榴紅的羊毛圍巾,她的小臉也像個小太陽一樣,照得人的眼發亮,照得人的心暖暖的。
後來,看橘林的高大女人跑來了,李鑫先跳下樹,然後站在樹下接珊珊下來。她慌忙一跳,正好撞在他的懷里,珊珊的臉一下像火燒似的紅了。
等到他們在一座竹林後田田埂上會合,妹妹用裙子兜了一兜橘子,臉像剛出籠的饅頭,直冒氣。一見面,妹妹就撅著嘴說道:「珊珊,怪你,你放哨的,跑到樹上吃橘子去了!」李鑫指著妹妹兜著的橘子笑道:「你呢,你還不是只顧摘橘子去了!」他們講起剛才的狼狽情景,笑成一團,珊珊差一點兒跌到水田裡去了。
「哎喲,笑死人的,我笑不得了!」
李鑫吃了一驚,是誰也在笑?抬起頭看向車尾的兩個女人,其中一個是早就在車上的那個酒糟鼻子,另一個,大概是在他胡思亂想的當兒上來的吧,只看得見挺在外面的一個大肚子和一雙浮腫的腳。兩個女人之間有兩個小孩跪在位子上看街。
酒糟鼻子突然不笑了,叫道:「你看,那不是崔小姐!在那輛三輪車上!」
「五十歲了,反而打扮得像個妖精。聽說她找了一個比她小二十歲的丈夫,哎呀……」那兩個女人的聲音像夏天的綠頭蒼蠅一樣,揮不掉,打不開。
「你們平時作何消遣?」酒糟鼻子轉換了一個話題。
「打打小牌!那天我聽了一副好牌啊,你聽我說……」
「以後你們三缺一的時候,我來湊一腳!」酒糟鼻子的興趣來了,聲音也宏亮了一些。「你只管來,我打牌呀,可是要看人來,牌品不好的不來;一個小錢一個小錢零掏的不來,我——」
「我也一樣,我們的性情倒是很合得來!」
李鑫厭煩得恨不得用手捂住耳朵。不由得又掏出那個袖珍記事本,將珊珊地址默念了一遍:「吉林路九十七巷六號。」他的心開始噗噗地跳了起來。他看到她時稱呼什麼呢?
還喊她珊珊嗎?似乎不太合適;喊她邱太太嗎?也別扭。這樣一稱呼,就像他們之間沒有一點兒關系似的,他不甘心!他決定什麼也不稱呼,只問她一句:「還記得我嗎?」她也許起先會怔怔地望著他,然後淡淡地一笑,點一下頭。
她現在也許鬆鬆地挽了一個髻,用一根柔藍的緞帶綰在腦後,就和他第一次看到她時那衣服的顏色一樣,那種柔和的顏色只有配在她身上才調和。
「先生,先生,吉林路到啦!」車掌的聲音打斷了李鑫的幻想。
他直起身子,看到那酒糟鼻子正對著窗外高聲叫道:「邱太太,我哪天來陪你打小牌。你多少巷?我又忘了!」
「吉林路九十七巷,六號!」那孕婦南腔北調地回答。李鑫一下子怔住了!
「慢點!小毛頭,你想死呀!」那一聲「小毛頭」卻是純粹的南京腔,由車外無情地鑽進李鑫耳中。
李鑫想扭頭去看窗外,但他扭不過去,扶著那冷冰冰的銅柱子,無力地倒在車凳上。
這時車子已到了北門站,上來一個西裝筆挺的中年人。接著這個中年人便和車掌就先買票還是下站補票爭執起來。最後是坐在李鑫對面的一位老頭兒撕下自己的一張票解決了這場車票爭執。
那新上車的人在老先生旁邊坐下了,「等一下我下車買了票還你!」他一面說,一面用眼睛狠狠地瞪了車掌一眼。她正在用手絹拭眼淚。
於是老頭兒和中年人攀談起來,說著說著便說到老頭兒十幾年前還在大陸的時候,在四川當行政專員的事兒。
四川,十幾年以前,這些極普通的字眼,在今天的李鑫心中都有了特殊的意義。他可不就是十幾年以前在四川第一次看到珊珊?有一天傍晚,他站在門前,遠遠地,看見大路上有個小女孩背著落日走來,穿著一件柔藍的衣服,身後是一片耀眼的金輝。
他聽見了她的南京腔,和她開玩笑,喊她南京大蘿卜,她瞪了他一眼:「我叫賴玉珊,她們都喊我珊珊!」說完連忙用手絹捂著嘴笑。
「哈,妙論!」
李鑫一抬頭,那個捂著嘴笑的小女孩不見了,原來是眼面前的老頭兒大叫了一聲。只聽見老頭兒和中年人討論女朋友的標准,後來又談起寫愛情小說的各種主義。李鑫在對面好象坐包廂看戲一樣,不覺暗自好笑。他不想再聽下去。轉過身去看街。
車子正好經過一個小果攤,上面擺滿了五顏六色的水果,李鑫一眼就看見了那黃澄澄的橘子。不由自主地又開始回想起當年和珊珊、妹妹一道去橘林偷橘子的情景。
四川的橘子很便宜,他們不是買不起。沒有偷竊者的辛酸,有的只是新鮮的刺激,只是青春的煥發。他還記得,那天珊珊穿著一件黑絲絨短外衣,配著一條石榴紅的羊毛圍巾,她的小臉也像個小太陽一樣,照得人的眼發亮,照得人的心暖暖的。
後來,看橘林的高大女人跑來了,李鑫先跳下樹,然後站在樹下接珊珊下來。她慌忙一跳,正好撞在他的懷里,珊珊的臉一下像火燒似的紅了。
等到他們在一座竹林後田田埂上會合,妹妹用裙子兜了一兜橘子,臉像剛出籠的饅頭,直冒氣。一見面,妹妹就撅著嘴說道:「珊珊,怪你,你放哨的,跑到樹上吃橘子去了!」李鑫指著妹妹兜著的橘子笑道:「你呢,你還不是只顧摘橘子去了!」他們講起剛才的狼狽情景,笑成一團,珊珊差一點兒跌到水田裡去了。
「哎喲,笑死人的,我笑不得了!」
李鑫吃了一驚,是誰也在笑?抬起頭看向車尾的兩個女人,其中一個是早就在車上的那個酒糟鼻子,另一個,大概是在他胡思亂想的當兒上來的吧,只看得見挺在外面的一個大肚子和一雙浮腫的腳。兩個女人之間有兩個小孩跪在位子上看街。
酒糟鼻子突然不笑了,叫道:「你看,那不是崔小姐!在那輛三輪車上!」
「五十歲了,反而打扮得像個妖精。聽說她找了一個比她小二十歲的丈夫,哎呀……」那兩個女人的聲音像夏天的綠頭蒼蠅一樣,揮不掉,打不開。
「你們平時作何消遣?」酒糟鼻子轉換了一個話題。
「打打小牌!那天我聽了一副好牌啊,你聽我說……」
「以後你們三缺一的時候,我來湊一腳!」酒糟鼻子的興趣來了,聲音也宏亮了一些。「你只管來,我打牌呀,可是要看人來,牌品不好的不來;一個小錢一個小錢零掏的不來,我——」
「我也一樣,我們的性情倒是很合得來!」
李鑫厭煩得恨不得用手捂住耳朵。不由得又掏出那個袖珍記事本,將珊珊地址默念了一遍:「吉林路九十七巷六號。」他的心開始噗噗地跳了起來。他看到她時稱呼什麼呢?
還喊她珊珊嗎?似乎不太合適;喊她邱太太嗎?也別扭。這樣一稱呼,就像他們之間沒有一點兒關系似的,他不甘心!他決定什麼也不稱呼,只問她一句:「還記得我嗎?」她也許起先會怔怔地望著他,然後淡淡地一笑,點一下頭。
她現在也許鬆鬆地挽了一個髻,用一根柔藍的緞帶綰在腦後,就和他第一次看到她時那衣服的顏色一樣,那種柔和的顏色只有配在她身上才調和。
「先生,先生,吉林路到啦!」車掌的聲音打斷了李鑫的幻想。
他直起身子,看到那酒糟鼻子正對著窗外高聲叫道:「邱太太,我哪天來陪你打小牌。你多少巷?我又忘了!」
「吉林路九十七巷,六號!」那孕婦南腔北調地回答。李鑫一下子怔住了!
「慢點!小毛頭,你想死呀!」那一聲「小毛頭」卻是純粹的南京腔,由車外無情地鑽進李鑫耳中。
李鑫想扭頭去看窗外,但他扭不過去,扶著那冷冰冰的銅柱子,無力地倒在車凳上。
於是老頭兒和中年人攀談起來,說著說著便說到老頭兒十幾年前還在大陸的時候,在四川當行政專員的事兒。
四川,十幾年以前,這些極普通的字眼,在今天的李鑫心中都有了特殊的意義。他可不就是十幾年以前在四川第一次看到珊珊?有一天傍晚,他站在門前,遠遠地,看見大路上有個小女孩背著落日走來,穿著一件柔藍的衣服,身後是一片耀眼的金輝。
他聽見了她的南京腔,和她開玩笑,喊她南京大蘿卜,她瞪了他一眼:「我叫賴玉珊,她們都喊我珊珊!」說完連忙用手絹捂著嘴笑。
「哈,妙論!」
李鑫一抬頭,那個捂著嘴笑的小女孩不見了,原來是眼面前的老頭兒大叫了一聲。只聽見老頭兒和中年人討論女朋友的標准,後來又談起寫愛情小說的各種主義。李鑫在對面好象坐包廂看戲一樣,不覺暗自好笑。他不想再聽下去。轉過身去看街。
車子正好經過一個小果攤,上面擺滿了五顏六色的水果,李鑫一眼就看見了那黃澄澄的橘子。不由自主地又開始回想起當年和珊珊、妹妹一道去橘林偷橘子的情景。
四川的橘子很便宜,他們不是買不起。沒有偷竊者的辛酸,有的只是新鮮的刺激,只是青春的煥發。他還記得,那天珊珊穿著一件黑絲絨短外衣,配著一條石榴紅的羊毛圍巾,她的小臉也像個小太陽一樣,照得人的眼發亮,照得人的心暖暖的。
後來,看橘林的高大女人跑來了,李鑫先跳下樹,然後站在樹下接珊珊下來。她慌忙一跳,正好撞在他的懷里,珊珊的臉一下像火燒似的紅了。
等到他們在一座竹林後田田埂上會合,妹妹用裙子兜了一兜橘子,臉像剛出籠的饅頭,直冒氣。一見面,妹妹就撅著嘴說道:「珊珊,怪你,你放哨的,跑到樹上吃橘子去了!」
李鑫指著妹妹兜著的橘子笑道:「你呢,你還不是只顧摘橘子去了!」他們講起剛才的狼狽情景,笑成一團,珊珊差一點兒跌到水田裡去了。
「哎喲,笑死人的,我笑不得了!」
李鑫吃了一驚,是誰也在笑?抬起頭看向車尾的兩個女人,其中一個是早就在車上的那個酒糟鼻子,另一個,大概是在他胡思亂想的當兒上來的吧,只看得見挺在外面的一個大肚子和一雙浮腫的腳。兩個女人之間有兩個小孩跪在位子上看街。
酒糟鼻子突然不笑了,叫道:「你看,那不是崔小姐!在那輛三輪車上!」
「五十歲了,反而打扮得像個妖精。聽說她找了一個比她小二十歲的丈夫,哎呀……」那兩個女人的聲音像夏天的綠頭蒼蠅一樣,揮不掉,打不開。
「你們平時作何消遣?」酒糟鼻子轉換了一個話題。
「打打小牌!那天我聽了一副好牌啊,你聽我說……」
「以後你們三缺一的時候,我來湊一腳!」酒糟鼻子的興趣來了,聲音也宏亮了一些。「你只管來,我打牌呀,可是要看人來,牌品不好的不來;一個小錢一個小錢零掏的不來,我——」
「我也一樣,我們的性情倒是很合得來!」
李鑫厭煩得恨不得用手捂住耳朵。不由得又掏出那個袖珍記事本,將珊珊地址默念了一遍:「吉林路九十七巷六號。」他的心開始噗噗地跳了起來。他看到她時稱呼什麼呢?
還喊她珊珊嗎?似乎不太合適;喊她邱太太嗎?也別扭。這樣一稱呼,就像他們之間沒有一點兒關系似的,他不甘心!他決定什麼也不稱呼,只問她一句:「還記得我嗎?」她也許起先會怔怔地望著他,然後淡淡地一笑,點一下頭。
她現在也許鬆鬆地挽了一個髻,用一根柔藍的緞帶綰在腦後,就和他第一次看到她時那衣服的顏色一樣,那種柔和的顏色只有配在她身上才調和。
「先生,先生,吉林路到啦!」車掌的聲音打斷了李鑫的幻想。
他直起身子,看到那酒糟鼻子正對著窗外高聲叫道:「邱太太,我哪天來陪你打小牌。你多少巷?我又忘了!」
「吉林路九十七巷,六號!」那孕婦南腔北調地回答。李鑫一下子怔住了!
「慢點!小毛頭,你想死呀!」那一聲「小毛頭」卻是純粹的南京腔,由車外無情地鑽進李鑫耳中。
李鑫想扭頭去看窗外,但他扭不過去,扶著那冷冰冰的銅柱子,無力地倒在車凳上。
作者介紹:
聶華苓(1925年1月11日- ),女,出生於武漢,湖北應山(現湖北省廣水市)人,1948年畢業於國立中央大學外文系,同年以筆名遠方發表第一篇文章《變形蟲》,《自由中國》文藝欄編輯。
1964年旅居美國,應聘至美國華盛頓《作家工作室》工作,在愛荷華大學教書,同時從事寫作和繪畫,因創辦國際作家寫作室,被稱為「世界繪畫組織的建築師」、「世界文學組織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