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篇小說誰殺了
1. 莫泊桑與歐亨利和契訶夫,一起被稱為世界三大短篇小說之王。代表作是()
莫泊桑代表作有《項鏈》、《漂亮朋友》、《一生》、《羊脂球》和《我的叔叔於勒》、《兩兄弟》、《溫泉》等。
1、《兩兄弟》
《兩兄弟》是內容嚴肅的心理小說,講述皮埃爾和若望是兩兄弟,一天,若望忽然得到了一筆遺產,一夜暴富。嫉妒的皮埃爾卻發現,自己的弟弟原來是母親與遺產贈與人的私生子。從此,家庭風波越演越烈,原來似乎很幸福的家庭也變得不幸福了。 作品中用了較多的心理描寫來展示人物的內心活動。
2、《兩個朋友》
《兩個朋友》是法國作家莫泊桑的優秀作品之一,講述了法國被圍時期,兩個平民百姓出城釣魚,被普魯士人捉住,逼迫他們說出進城的口令。兩個人頂住了一切威逼利誘,最後被殺。
3、《項鏈》
瑪蒂爾德是一位漂亮的女子,她的丈夫是一個普通的小職員。她雖然地位低下,卻迷戀豪華的貴族生活,為了出席一次盛大的晚會,她用丈夫積攢下的400法郎做了一件禮服,還從好友那裡借來一串美麗的項鏈。在部長家的晚會上,瑪蒂爾德以她超群的風姿出盡了風頭,她的虛榮心由此得到了充分的滿足,可她竟然把借來的項鏈丟失了。
在這種情況下,她只有隱瞞著好友,慢慢來賠償。從此,夫婦倆度過了10年節衣縮食的生活。在這艱難的積攢過程中,瑪蒂爾德的手變得粗糙了,容顏也衰老了。後來,她偶然得知了她丟失的那條項鏈不過是一條價格低廉的人造鑽石項鏈,而她賠償的卻是一掛真鑽石項鏈。就這樣瑪蒂爾德白白辛苦了10年。
4、《溫泉》
小說以女主人公克里斯蒂納的愛情遭遇為主線,忠實生動地敘述了封建貴族階級沒落、資產階級新舊交替過程。書中莫泊桑運用輕快靈活的筆法,塑造了貴族階級、資產階級、法國外省富裕農民及醫生等鮮明的人物形象,對人物的內心活動進行細致入微的描述,並結合人物的心理變化來寫景抒情,從而使這些人物,即使是次要人物,也各個活靈活現,神形兼備。
5、《我的叔叔於勒》
《我的叔叔於勒》是法國作家莫泊桑創作的短篇小說。
這篇文章主要寫「我」一家人在去哲爾賽島途中,巧遇於勒經過,刻畫了菲利普夫婦在發現富於勒變成窮於勒的時候的不同表現和心理,通過菲利普夫婦對待於勒的不同態度揭示並諷刺了在階級社會中,人與人之間關系的疏遠情形。
2. 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自殺的幾位作家分別是誰
海明威、川端康成。
1、歐內斯特·米勒·海明威(Ernest Miller Hemingway,1899年7月21日-1961年7月2日),出生於美國伊利諾伊州芝加哥市郊區奧克帕克,美國作家、記者,被認為是20世紀最著名的小說家之一。
1954年的《老人與海》又為海明威奪得諾貝爾文學獎。2001年,海明威的《太陽照樣升起》(The Sun Also Rises)與《永別了,武器》兩部作品被美國現代圖書館列入「20世紀中的100部最佳英文小說」中。
1961年7月2日,海明威在愛達荷州凱徹姆的家中用獵槍自殺身亡。
2、川端康成(かわばた やすなり,1899-1972),日本文學界「泰斗級」人物,新感覺派作家,著名小說家。1968年以《雪國》、《古都》、《千隻鶴》三部代表作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1972年4月16日,川端康成突然採取口含煤氣管的自殺方式離開了人世。
(2)短篇小說誰殺了擴展閱讀:
獲獎作品:
1、海明威的《老人與海》
該作圍繞一位老年古巴漁夫,與一條巨大的馬林魚在離岸很遠的灣流中搏鬥而展開故事的講述。盡管海明威筆下的老人是悲劇性的,但他身上卻有著尼采「超人」的品質,泰然自若地接受失敗,沉著勇敢地面對死亡,這些「硬漢子」體現了海明威的人生哲學和道德理想,即人類不向命運低頭,永不服輸的鬥士精神和積極向上的樂觀人生態度。
2、川端康成的《千隻鶴》
日本作家川端康成的中篇小說,作品發表於1952年,主要講述的是一段涉及兩代人的畸戀故事,表現了愛與道德的沖突,同時對日式風物與心理的刻畫也十分細膩,「字里行間彷彿有潔白的千隻鶴在晚霞中翩翩飛舞。」
在川端康成的作品中,《千隻鶴》佔有重要地位。它不僅是一部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品,而且從多方面反映了作家創作的獨特風格。同時,《千隻鶴》也是一部十分復雜、非常容易引起歧義的小說。
3. 讀《偉大的短篇小說們》
第一篇 《 鳥》
《 鳥》的作者布魯諾.舒爾茨(1892~1942),波蘭籍猶太作家,死於納粹槍殺。他存世作品也就兩本短篇小說。
《偉大的短篇小說們》的開篇就是《鳥》,說明它在編者心目中的份量。
《鳥》是一篇短小精煉小說,以兒子的視角,描寫了父親和現實生活中的俗事漸行漸遠,而對動物有著巨大的熱情,甚至做出創造出全新物種的嘗試。父親砸下大筆銀子,從荷蘭、漢堡、非洲搞來一堆受精的鳥蛋,把它們交給比利時的巨型母雞去孵,還真孵出了各種長著羽毛的奇幻生物。
父親不僅孵化鳥,還為鳥兒們舉行婚禮,他自己充當媒人。最後屋頂變成了鳥兒們的客棧,吸引了春天遷徙的各式各樣的鳥。而且,父親也有了模仿鳥振翅飛翔的行為。
但是,父親的鳥的王國卻被僕人阿德拉揮舞著長掃帚毀滅清除了,父親終於走下樓,走出了自己的領土。
《鳥》的篇幅簡短,看的時候會被一種濃厚的厭世的情緒擊中。父親研究鳥、養鳥,鳥的世界其實就是父親一個逃遁之所,讓我們從一種紛亂的氛圍里感受到父親內心的深處的無奈和孤獨。
當一個人與人類無法溝通時,人類的語言就失去了意義。逃避的唯一方式就是選擇一種新的溝通對象,共處卻不捆綁,同樂卻不牽絆,無聲卻能懂得。
作品意象豐富,又有著梵高作品的抽象美,語言美妙,結尾令人唏噓。
這是我在閱讀時的一點粗淺理解。
除此之外,還有一點就是閱讀時很快就會想到另一個作家卡夫卡,那種相似的感覺,那種獨特的風格,立刻會驚艷到閱讀者。正如有人形容的一樣「遇見布魯諾·舒爾茨對我來說毫無徵兆,彷彿上帝的饋贈給我的一次美妙的聚會。」
遺憾的是作者五十歲就被納粹槍殺於街頭,又讓人對納粹暴行充滿了仇恨。如果作者不那麼早逝,一定會有更多的好作品以饗讀者。
金句摘抄:
1.那下面藏著被煙熏黑了的閣樓———它們像是碳化的大教堂,密布著肋骨般的椽子、檁條和支架,如同冬日狂風那黑暗的肺。
2.它們(烏鴉)在空中曼妙的飛舞,閃爍不定的叫聲染黑了渾濁昏黃的清晨光線。
3.日子因為寒冷無聊而變得堅硬,像是一塊去年的麵包。
4.這只鳥有著赤裸的脖子,皺巴巴的臉上布滿了腫瘤,它很像一個清瘦的禁慾主義者和藏傳佛教僧人,一舉一動中有著不可動搖的尊貴,以它高貴家族那鐵一般的紀律過活。它一動也不動,以埃及諸神永垂不朽的姿態,坐在父親對面。
5.銹紅色的大地被一層破破爛爛的白雪桌布覆蓋著。
6.他在爐子里生火,研究那永遠無法參透的火光,聞著冬日火焰,那金屬的鹹味和被煙熏過的氣味。
7.當這些盲眼的花苞綻放開來,迎向光亮,房間里充滿了彩色的喧嘩和閃爍不定的啾鳴。
4. 魯迅作品中的人物及其性格介紹
1.阿Q
魯迅創作的中篇小說《阿Q正傳》的主人公。阿Q是貧苦農民,受盡剝削壓迫。他原以為革命就是造反,痛恨它。
但當看到統治者在革命面前驚慌失措時,便要求參加革命,最終阿Q被殺。
「精神勝利法」是阿Q典型的性格特徵。小說中阿Q受盡欺壓凌辱反而自我安慰,自輕自賤。甚至在莫名其妙要被殺頭的情況下,他還以為自己是精神上的「勝利者」。
2.祥林嫂
魯迅短篇小說《祝福》中虛構的人物。是舊中國農村勞動婦女的典型。
對封建禮教和封建迷信並沒有明確的認識,她當然也不懂得,要改變自己人生命運的唯一道路是:推翻這造成人們人生悲劇的萬惡的封建制度。
她勤勞、善良、質朴、頑強,但在舊社會她不但不能爭得一個做人的起碼權利,反而成為一個被踐踏、遭迫害、受鄙視而終甚至於被封建禮教和封建迷信所吞噬的人物。
3.孔乙己
孔乙己在封建腐朽思想和科舉制度毒害下,精神上迂腐不堪,麻木不仁,生活上四體不勤,窮困潦倒,在人們的嘲笑戲謔中混度時日,最後被封建地主階級所吞噬的悲慘形象。
環境造就人,孔乙己生活在新舊社會的過渡時期,其性格就具有兩面性。一方面孔乙己善良朴實,另一方面他迂腐頑固,真是令人哀其不幸,怒其不爭。
孔乙己這樣性格的人物,毫無疑問是一個悲劇形象。
4.阿長
漢族人,1860年出生於浙江紹興東浦大門,魯迅稱她為長媽媽,是浙江紹興東浦大門人。她是魯迅兒時的保姆。
從長媽媽的身上,我們看到了魯迅對底層勞動人民的感情:他既揭示他們身上愚昧麻木的一面,也歌頌他們身上美好善良的一面。
長媽媽有愚昧迷信的一面,但她身上保存著朴實善良的愛,令作者永生難忘。
從長媽媽的身上,我們看到了魯迅對底層勞動人民的感情:他既揭示他們身上愚昧麻木的一面,也歌頌他們身上美好善良的一面。(質朴善良、愚昧麻木、勤勞)。
5.閏土
魯迅小說《故鄉》中的人物,現實原型章閏水。作者在文中著力塑造了閏土少年和中年的形象,給予了對勞動人民深切的同情。閏土成為中國小說中的典型農民形象。
同時,《閏土》也是青年影視演員秦一銘所創作的一首歌曲的名字。閏土有著封建的思想和較強的等級觀念,對他魯迅先生還是有同情感的,且同情大於批判。
中年閏土卻成了一個神情麻木、寡言少語的人。「只是覺得苦,卻又形容不出。」為什麼他在少年時就能有所感而又形容得出,而現在卻形容不出了呢。
因為「那時是孩子,不懂事」,但「不懂事」的時候是一個活潑的人,因為這里所說的「事」,實際是中國傳統的一套封建禮法關系,以及這種禮法關系所維系著的封建等級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