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篇小說童養媳
Ⅰ 沈從文《蕭蕭》--童養媳蕭蕭
1. 20世紀最優秀的中國文學家之一沈從文的短篇小說《蕭蕭》以農村娶親的場景作為開端:「鄉下人吹嗩吶接媳婦,到了十二月是成天會有的事情。」這樣的開頭彷彿農人在茶餘飯後閑聊,不經意間引起讀者的興趣。全文讀完,才領悟這開頭正是圍繞媳婦的故事,再現了20世紀20年代農村童養媳的生活。
2. 小說通過對比大多數小女人出嫁與蕭蕭出嫁的情景,揭示了蕭蕭在年僅12歲時,因無知而成為別人媳婦的境遇。蕭蕭沒有母親,由種田的伯父撫養,做著與同齡農村小孩相似的活計,因此她對出嫁沒有哭泣。而其他小女人因害怕離開母親,與陌生人共眠,擔憂承宗接祖的使命,故而哭泣。
3. 描述蕭蕭照顧小丈夫的情節,展現了她作為童養媳的乖巧和懂事。12歲的年紀,現在的孩子還在貪睡,但蕭蕭不能。她時常夜間起床安撫小丈夫,有時抱他看月光,或親嘴以哄其入睡。
4. 小說描繪蕭蕭的勤勞與聰明,她能幹各種家務,如績麻、紡車、洗衣、照料丈夫,還能打豬草、推磨,漿紗織布。她在勞作中積攢了大量的麻和棉紗,顯示了她的能乾和對家庭的貢獻。
5. 通過鄉人對女學生的看法,小說反映了20世紀20年代農民的保守思想,以及蕭蕭朦朧的進步意識。女學生被視為異類,她們的自由、獨立和現代化穿著都受到農民的質疑和嘲笑。而蕭蕭對女學生的幻想也僅是短暫的。
6. 蕭蕭面臨被發賣的命運,但因懷孕母憑子貴,得以繼續留在婆家。她的故事展示了童養媳制度的殘酷與無奈。
7. 蕭蕭因與花狗私通懷孕,面臨沉潭或發賣的懲罰。她的娘家大伯在遵循當地規則和保全蕭蕭性命之間選擇了發賣,使蕭蕭得以倖免。
8. 最終,蕭蕭在婆家生下一子,因生子而得以留下。這反映了當時社會對童養媳的依賴和對子嗣的重視。
9. 小說結尾,蕭蕭作為童養媳,對這一制度表現出麻木。她平靜地看著自己12歲的兒子娶童養媳,這種平靜表明了她對童養媳制度的接受和無奈。
Ⅱ 沈從文<蕭蕭>的故事梗概
1. 蕭蕭十二歲成為童養媳,她的「丈夫」年紀尚幼。
2. 十五歲時,她被年長的長工花狗誘騙失身,並懷孕,犯了族規中的大罪。
3. 面臨「發賣」的懲罰,但由於沒有適合的人家接受蕭蕭,處罰被推遲。
4. 十月懷胎後,蕭蕭生下一個兒子,全家高興,她得以繼續留在家中。
5. 兒子長到十二歲時,娶了比他大六歲的媳婦,蕭蕭成為婆婆。
《蕭蕭》是沈從文於1929年以湘西農村生活為背景創作的短篇小說,講述了童養媳蕭蕭的不幸遭遇和命運。小說展現了湘西民風的淳樸,並探討了順應人性的主題,同時批判了童養媳制度的落後,並對民族文化和歷史進行了深刻反思。小說語言簡潔,景色描寫優雅,充滿鄉土氣息;情節平靜,細節豐富而細膩。
創作背景:沈從文在1929年冬天創作《蕭蕭》,當時他由湘西來到上海,對都市文明的異化感到失望。因此,他在小說中構建了一個反映中國人天人合一社會理想的「湘西世界」,強調人性的重要性,以抵禦現代物質文明對人的侵蝕。沈從文著力描繪鄉下人物貼近人性的品質,通過三個階段探討這一主題:童養媳的婚姻、蕭蕭的誘惑與結局。他對童養媳現象的描寫自然不做作,沒有做道德判斷。小說中,人性與制度的對抗中,人性最終獲勝。雖然蕭蕭的命運受到外部力量的決定,但她的一生也存在偶然性和幸運。她的快樂中隱藏著無知和麻木。
Ⅲ 《蕭蕭》:偷嘗禁果的童養媳,沉潭還是發賣最後結果充滿悲涼
文|芳小菊
《蕭蕭》是沈從文短篇小說的代表作。
小說中的女孩蕭蕭,從小失去母親,被寄養在伯父家。12歲就嫁給了不足3歲,還沒斷奶的小丈夫當童養媳。
長到15歲,被一個叫花狗的長工誘惑偷嘗禁果。
珠胎暗結後,不負責任的男人逃之夭夭,留下蕭蕭獨自一人面臨族規的處置。
沉潭?還是發賣?最後的結果幸還是不幸?無望的生命輪回,充滿無限悲涼。
蕭蕭做媳婦時,只有12歲,丈夫不到3歲,還沒斷奶。
因為沒有母親,蕭蕭從小被寄養在伯父家,終日提個小竹兜籮,在路旁田坎撿狗屎。
年幼的她,根本不懂什麼是婚姻,也不知童養媳意味著什麼,嫁人對她來說,就是從這家轉到那家。
因此,出嫁那天,她只知道笑,不害羞也不害怕,什麼事也不知道,懵懵懂懂就做了人家的新媳婦。
按照當地規矩,過了門的童養媳要喊小丈夫「弟弟」,每天應做的事就是,抱著弟弟到村前的柳樹底下或溪邊玩。
生活的重心就是照顧弟弟的飲食起居,餓了喂他東西吃,哭了想法哄他開心,摘下南瓜花或狗尾巴草給他戴到頭上,還要像母親一樣在他臟兮兮的臉上親了又親。
小丈夫還沒斷奶,晚上要在自己母親身邊睡,吃多了奶就會半夜起來放水拉稀,這時,蕭蕭就要輕手輕腳從床上爬起來,抱著他看月光看星星,啵啵的親嘴哄他睡覺。
只有12歲,還是個孩子的她,要承擔起像姐姐、像母親、又像妻子的責任,但這一點也不影響她的開心。
除了照顧小丈夫,蕭蕭每日還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日子雖然忙碌,但她並不覺得比在伯父家苦。
每個夜晚,她照舊會做她這個年齡女孩該有的夢:夢見自己撿到大把大把的銅錢,開心地買好東西吃,夢到自己變成一條無拘無束的魚,在水裡自由的到處游動,夢到自己像精靈一樣飛到天上。
天亮後雖不做夢,但無意中睜開眼,看到面前空中變幻無端的黃邊紫心葵花,她也會感到是一種快樂。
由於年齡太小,沒受過教育,蕭蕭對童養媳這種畸形的婚姻制度,始終處於一種懵懂、渾然不覺的狀態下。
童養媳生活看上去好像沒給她帶來什麼影響,她的生活中只是多了個需要照顧的「弟弟」而已。
她尚未發育成熟的內心,完全沒有想到,出嫁意味著,接下來將發生一系列改變自己命運的變故,她甚至未曾意識到,嫁給一個還未斷奶的小丈夫,對自己意味著什麼。
她年幼的心裡,還沒有形成對婚姻和愛情的概念,所以,她才覺得嫁給小丈夫並不比先前受苦。
原始自然的成長中,她的快樂裡面,潛伏著無知和麻木。
身為童養媳,女大男小的婚姻陋習,已無形中開始壓抑她的人性,消磨她的童真,只是她自己對這一切還渾然不覺。
12歲,正是生長發育旺盛的年齡,從小長在田間地頭的蕭蕭,有著蓬勃頑強的生命力。
終日不停地忙碌,不僅沒有限制而且助長了她的身體發育,風里雨里,她像一株長在角落裡不為人注意的蓖麻,大枝大葉,日增茂盛。
這小女人簡直是完全不為丈夫設想似的,一天比一天長大起來。
幾次降霜落雪,幾次清明穀雨,一家人都說蕭蕭是大人了。
婆婆雖生來像一把剪子,把凡是給蕭蕭暴長的機會都剪去了,但鄉下的日頭同空氣都幫助人長大,不是折磨可以阻擋得住。
蕭蕭15歲時已發育的亭亭玉立,高如成人。
這時,小丈夫已經斷了奶,婆婆有了新兒子,5歲的丈夫就歸她獨有了。不管做什麼,不管走到哪裡,小丈夫總跟在她身邊。
夏天的夜晚,大家都到外面歇涼,蕭蕭就抱了小丈夫爬到草料堆上去,聽大人擺龍門陣學古。
祖父想起白天的事,和蕭蕭開起了「女學生」的玩笑。
他說:「蕭蕭,你長大了,將來也會做女學生」。眾人聽了祖父的話,哄然大笑。
他們鬨笑著讓蕭蕭做女學生,蕭蕭堅決地說:「爺爺,我不做女學生」。
女學生,在鄉下人眼中,是活在另一個世界的人:她們可以自由戀愛,可以和男同學坐在一起讀書上課,她們不洗衣做飯,也不養豬喂雞,有了孩子會花錢僱人照看.....
起初,蕭蕭對祖父打趣她的話,有點不高興,可從祖父的嘴裡知道女學生是這樣一種人時,心中忽然有了一份模模糊糊的願望。
她獨自笑了很久,笑夠了,就對祖父說:「爺爺,明天有女學生過路,你喊我,我要看看」。
想到女學生過著和自己截然不同的生活,蕭蕭心中生出朦朧的嚮往,她對鬨笑她,非讓她做女學生的眾人說:「做就做,我不怕」。
從此以後,蕭蕭心中便有了個女學生夢,常常夢到和她們並排走在路上,她很開心被爺爺喚作「女學生」,憧憬著有和她們一樣的自由。
家裡的工人中,有個叫花狗的,年紀23歲,那花狗,面如其心,生長得很不正氣。
他知道蕭蕭願意聽別人喊她女學生,就經常在她面前提起女學生的事,並胡謅一些故事逗她開心。
他還知道蕭蕭願意聽歌,快到聽歌的年齡了。
於是,他就在蕭蕭面前唱「十歲娘子一歲夫」,意思是:媳婦年齡大,可以隨便在外面做點不規矩的事,還告訴蕭蕭這叫「自由」。
他對蕭蕭生出的非分之心,15歲的蕭蕭多少有點明白,懵懂中蕭蕭有了一種別樣的情愫。
花狗是男子,但凡男子的美德、惡德他都不缺少,他手腳勤快,嘴會哄人,哄得蕭蕭的小丈夫非常喜歡同他玩,這樣,他便有了纏在蕭蕭身邊的機會。
平時,如果不知道蕭蕭的所在,花狗就站在高處唱歌,逗她身邊的小丈夫,小丈夫一開口,花狗就會穿山越嶺來到蕭蕭的身邊。
見了面,花狗就想辦法支使蕭蕭的小丈夫去遠處玩,自己坐到蕭蕭身邊,給她唱那些使人臉紅心跳的歌。
終於有一天,蕭蕭被花狗把心竅子唱開,成了個小婦人。
沈從文筆下的蕭蕭,是在一種原生的、自然的環境下成長起來的,所以她的行為完全聽從自然人性的召喚。
祖父嘴裡的「女學生」,喚醒了她的自由意識,和花狗的相處,讓她的女性意識逐漸覺醒,人性的原始慾望也開始萌動。
當她對花狗說出:「花狗大,您的膀子真大」時,人性慾望的本能已完全成熟。
而此時,因為生理先心理一步而成熟,她對自己做出的糊塗事,還沒有一個清醒的認識。
因為沒受過教育,加上花狗的誘惑,她誤以為自由就是可以做自己喜歡的事。
在她的心裡,小丈夫只是她身邊一個要哄著玩耍的孩子,膀子大的花狗,才是一個男人。
所以,還沒形成貞節觀的她,輕易地順從了花狗。
對自由和情感認知上的缺乏,導致了蕭蕭的無知和愚昧,她糊里糊塗地偷嘗了禁果,給自己帶來了近乎毀滅性的後果和打擊。
蕭蕭在花狗的引誘下偷嘗禁果,是麥黃四月。
到了六月,李子熟了,她喜歡吃生李子。
這時,她覺得身體有點特別,在山上碰到花狗時,就將這事告訴了他,問他怎麼辦?
商量了很久,花狗全無主意,這傢伙個子大,膽量小。 個子大容易做錯事,膽量小做了錯事就想不出辦法。
最後,還是蕭蕭說出了自己的主意:「花狗大,我們到城裡去自由,幫幫人過日子,不好嗎」?
花狗沒答應,他說要找郎中買葯,幫她解決肚子里的那塊肉,可葯一直沒買來,半個月後,花狗收拾起自己的所有東西,自行跑路了。
留下蕭蕭一個人獨吞苦果,晚上盡做惡夢。
後悔與懊惱中,她的脾氣變得暴躁,常常對無辜無知的小丈夫發脾氣。
她的大肚子只有小丈夫一個人知道,因為對她既愛又怕,小丈夫沒敢把這事告訴父母。
為了讓肚子里的肉掉下來,蕭蕭用了自己能想到的所有辦法:吞香灰,喝溪里的冷水,從高處往下跳。
但是,這一切都不管用,肚子還是一天天大了起來。
她想到了逃走,收拾了一點東西後,打算從女學生走的那條路去城裡自由,但還沒動身,就被婆家人發現了,她被兩手捆起來,丟在灶邊,餓了一天。
婆家追究她逃走的根源後,才明白,她預備10年後給小丈夫續香火的肚子,已被別人搶先下了種。
一家人平靜的生活,因此全亂了套,生氣的生氣,流淚的流淚,罵人的罵人,各自按本分亂了下去。
蕭蕭也在羞愧中,想到了懸梁、投水、吃毒葯,但終因年齡太小,捨不得死,只好在戰戰兢兢中等待家人的發落。
祖父從現實出發,想出個聰明主意:請本族人來說話,照規矩,看是沉潭?還是發賣?
出了這種事,自然還要請來蕭蕭的伯父,看他是什麼主意。
伯父來了後,看了眼蕭蕭的大肚子,什麼話也說不出來。
沉潭是讀過「子曰」的族長,出於愛面子才做出的事。蕭蕭的伯父不讀「子曰」,他不忍心把蕭蕭沉潭,請求把她發賣嫁人。
按理說,出了這種事,夫家受損失最大,然而發賣後,可以得一筆錢,夫家想想也就算了。
一時找不到合適的買主,蕭蕭仍舊住在夫家,起初大家對這件事很在意,但事情已經這樣了,照鄉下規矩,倒又像不怎麼要緊。漸漸地,大家也就釋懷了。
到後來,大家又像先前一樣,有說有笑地過起了日子。
小丈夫不在意蕭蕭肚子里有了別人的孩子,他不願意蕭蕭離開,蕭蕭就相安無事地住在了夫家。
蕭蕭對封建制度的沖撞,因為家人的消極執行,有驚無險地避了過去。
一直沒有等到來領人的主顧,到了12月,蕭蕭只好在夫家過年。
次年二月間,蕭蕭生了一個兒子,團頭大眼,哭聲宏亮。一家人都喜歡那兒子,把母子二人照顧的很好。
生下的既是兒子,蕭蕭就不用嫁別處了,到了同小丈夫正式拜堂時,兒子已經10歲,成了半勞動力。
這兒子名叫牛兒,平時喊蕭蕭丈夫大叔,大叔答應著,從不生氣。
牛兒12歲也接了親,媳婦年長6歲,嗩吶到門前時,新娘正在轎中嗚嗚地哭,祖父、曾祖父歡喜的里外不停地忙著.....
而這一天,蕭蕭抱了自己新生的月毛毛,在屋前榆蠟樹籬笆間看熱鬧,同10年前抱丈夫一個樣子。
沈從文筆下,人性與封建傳統的對抗中,蕭蕭的結局看上去並不悲慘,他給了我們一個平淡的安慰。
只是這有驚無險的結局,純粹是一個偶然,它得益於家人純朴善良的天性,和對族規的消極執行。
這個看似幸運的結局,其實充滿無限悲涼,它是一個女孩對封建制度,從朦朧的抗爭到徹底認命的悲劇輪回。
小說的結尾,蕭蕭抱著新生的月毛毛,站在榆蠟樹下看熱鬧,此時的蕭蕭,已經成了自己和別人命運的旁觀者。
從懵懂無知的少女到村婦,經歷生死大劫後,她竟然還是對自己的命運渾然不覺,最後,還讓自己成了另一個蕭蕭的締造者。
有時,比殘酷命運更可怕的是,人物本身缺乏對命運的認知,她可以冷眼觀看著,又一個無望的生命輪回。
小說《蕭蕭》,表面上寫的是童養媳的故事,事實上卻展現的是,自然人性與封建陋習之間的對抗。
通過對童養媳文化的剖析,沈從文既表達了對健康人性和原始慾望肯定,同時,也批判了人性的愚昧。
他通過蕭蕭身上潛伏著的無知與麻木,盡情抒發了對女性在特定時代下,被愚弄和奴役的悲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