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彌短篇小說局部
⑴ 葉彌當我把爪子叫作腳美文摘抄
這個題目指向不明,光看題目,沒人會知道我寫的是雞。狗貓鴨子刺蝟龍蝦白鷺我都養過,它們都有爪子。給點提示,可能會有人猜想我寫狗貓。到底狗貓伴隨著人類生活,在一起久了,在主人的心中自然發生擬人化,把狗爪貓爪說成狗腳貓腳是很自然的事。但是把一隻雞的爪子說成腳,還是會讓人不太適應。這種不適應,就是我要拿文字來填補的地方。未來的聲音我們已經能聽到,人類必將朝著更文明的地方行進。探討人與自然,人與動物、植物的關系,是很有意義的。植物的情感、動物的情感,人類了解得越多,對物種多樣性的保護就越有利。
當然,我寫的這幾只雞,並不是真正自然意義上的雞,只是家養的雞,從孵化場里出來,出售到集市上,再從集市上分散到家庭或養雞場。養到兩三個月不等,再回到集市上,最後流通到人類的餐桌上成為美味。我寫這幾只雞的意義在於,家養雞的祖先是來自於距今九百萬年前的野生原雞,野生原雞的祖先是距今有兩億年的侏羅紀末期時的始祖鳥。一直到現在家雞的特性還與野生原雞一樣,以昆蟲、花嫩芽為食。探討研究現代家雞的特性,了解它們的情感世界,有助於我們了解這一類的生物。
我想說明的是,我也吃雞,而且認為雞肉很美味,是人類補充蛋白質的佳品。弱肉強食,是地球的法則,各種生物的生存之道。但我同時也認為,強可食弱肉,但不可以毀滅弱肉。我一直覺得,人類文明的終極圓滿是用科技打破弱肉強食的生物鏈。如果我們能在這個過程中保全各式各樣的生物,那麼到了那一天,地球上不少生物種類都能倖存,都能得到解放。人類的真正意義也得到闡述。作為生物鏈頂端的人類,不是要吃光毀光所有生物,而是要盡力保全每一種生物的生存權,等待黎明的那一天。人類為什麼要造出一個上帝?因為人類不想成為地球生物的終極主宰。當人類解放地球上所有生物時,眾生在上帝面前必將平等,地球也真正成為生命的家園,而不是弱肉強食的戰場。這是我,一個人類的理想。人類許多理想都實現了,我這個理想也許能實現。
到那個時候,漢語中的一些詞會消失無蹤,譬如「爪子」。沒有爪子,所有生物的爪子都和人類一樣,叫作「腳」。
回到當下,說說幾只雞的感情,還有這幾只雞和我的感情。我等不及到地球大同的時候,我現在就把它們的爪子叫作腳。可是我還得把「它們」與「他們」分別開來,漢語的某些固執來自我們的成見。反正雞不識漢字,就稱呼「它」或「它們」吧。
雞有沒有智慧和情感?我說有。有人說沒有,說雞表現出來的智慧和情感只是一種無意識的本能,是人類的一廂情願。這是他們不了解這種生物,或者只把雞當成食物。如果動物的情感和智慧只是本能,那麼人類的情感和智慧又有多少是出於本能?人類放進嘴裡的許多食物都是有智慧和情感的,必須承認這一點,人類才能更好地認識這個世界,並有所敬畏。雞肉很美味,但我不會吃得太多太頻繁,有所節制就是最樸素的感情。
現代人一提到雞,也許最熟悉的就是「肯德基」,而中國古人對雞的重視遠遠超過現在。成語里有許多關於雞的:聞雞起舞、雞犬相聞、金雞獨立、雞犬升天、雞飛狗跳、雞鳴狗盜、雞飛蛋打、雞毛蒜皮、雞零狗碎、雞犬不寧、嫁雞隨雞、牝雞司晨、偷雞摸狗……
這裡面有不少對雞不尊重的意思,這不怪造成語的人們,我與雞打交道已久,我知道雞有那麼一點不穩重。
關於雞的詩詞歌賦就更多了,列舉幾句耳熟能詳的:
雄雞一唱天下白!
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
飛來峰上千尋塔,聞道雞鳴見日升。
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
蘇州人唐伯虎有詩:
頭上紅冠不用裁,渾身雪白走將來。
平生不敢輕言語,一叫千門萬戶開。
在古代,雞被稱為五德君子。它的五德為:文、武、勇、仁、信。頭戴冠,為「文」。足有距,稱為「武」。敢斗敵,為「勇」。見食相呼,為「仁」。守夜報時,為「信」。
另外雞與吉諧音,因此古人稱之為吉祥之物。
《西遊記》第七十三回,唐僧被黃花觀里的蜈蚣精捉住,中了毒。連孫悟空都束手無策,只好到紫雲山千花洞找毗藍婆菩薩幫忙。毗藍婆菩薩在她的兒子昴日星官眼裡煉成一根綉花針。只見她取出綉花針朝天空一拋,即刻破了蜈蚣精的妖法。
原來二十八星宿之一的昴日星官是只六七尺高的大公雞,他住在天上的光明宮,神職是司晨啼曉。他在《封神演義》中的名字叫黃倉。
我是不敢把我的雞叫作黃倉什麼的,雖說我養過的雞全是黃黃的毛,黃里夾著黑點。
我養的第一隻雞叫麻將,第二隻叫麻煩,第三隻叫麻花,第四隻叫麻餅,第五隻叫麻雞。本想把麻雞的名叫作麻瓜,就是《哈利·波特》里的麻瓜,後來怕有抄襲之嫌,就叫麻雞。其實也差不多。
麻將養得早,存在感不多。它是一隻別人送的小母雞,我看它精神頭十足,就放開它的縛足繩,讓它在院子里自由來去。夜裡它就睡在梨樹上。刮風下雨,我就把它挪進屋子。它有點神經質,只要看到貓,就像鳥一樣朝高處飛,一邊飛一邊咯咯亂叫,往往嚇的不是貓而是我。它一雙翅膀扇出的巨大聲浪在我的小院子里經久不息。有一次它飛過圍牆,落到圍牆外的樹叢里,消失不見了。
第二隻雞叫麻煩。是我們小區一位老闆托門衛養在一處無人住的院子里的。它是眾多籠養小雞中的一隻。我家有一隻短腿細眼牛奶貓,叫傑克。傑克和它的兄弟姐妹四個被流浪貓媽媽遺棄在我後院的雜物堆里,後來統統被我收養了。傑克的綽號叫「搜救隊隊長」,家裡要是哪只貓不見了,我就帶著它出去找,一般都能找到被困在空房子里的貓,或者受傷躲在外面的貓。自從門衛養了一群小雞,傑克不吃不喝,成天趴在雞欄外面看,每天到傍晚才回家。它就這樣把一群毛茸茸的小雞一直看到長成大雞。有時候我燒了好吃的太湖小雜魚,要端到雞欄那邊請傑克吃。
有一天,老闆要吃小母雞,門衛就抓了一隻,沒想到小母雞逃走了,而且逃到我家裡耍賴不肯走。我想,它是認識傑克,心中早有打算,危險時刻來投奔我了。
於是我好說歹說,把這只雞留下了。我給了老闆一瓶紅酒,一本我寫的書。給了拎著菜刀到處找雞的門衛兩百塊錢。我把這只小母雞取名麻煩。它整天在小區里閑逛,一點也不麻煩我。過了幾個月,在一個冬天的早上,死於我院子外面,身上無傷痕。當時天氣也暖和,不會凍死,可能吃了什麼不好的東西。中國人的小區里經常會有一些不好的東西,老鼠吃了死,狗貓吃了死,雞鴨吃了死。這只機靈的母雞就這樣沒了。
我養的第三隻雞叫麻花。2014年我一時興起養了兩只鴨子,叫大卡、小卡。大卡小卡吃東西很挑嘴,常常剩下許多東西,浪費食物,所以我買了一隻大母雞,叫麻花。麻花長得結實又漂亮,一身亮光光的黃毛,站在那裡像一隻倒三角,它確實也起到了作用,大卡小卡不吃的食物,它一股腦兒下肚。常常大卡小卡吃完東西出了院子閑逛,它還在那裡東一嘴西一嘴地啄食剩菜剩飯。它吃東西很慢,先要相看一下,偏過腦袋看過食物,然後再輕輕啄一下,再啄一下。有時候吃進嘴裡又放回地上,再仔細看看決定是不是吃下去,不知道的人還以為它挑食呢。
大卡小卡是兩只生蛋的母鴨,平時團結一致對付麻花。但麻花有它的生存之道,母鴨看它不順眼,會一口咬住它的脖子,把它的小腦袋朝地上碾壓。它從來都採取一種臣服態度,不反抗,一動不動,讓鴨子把它的腦袋壓在地上。一會兒,鴨子放開它的腦袋,它站起來抖抖渾身的毛,用嘴巴左右理理羽毛,眼神淡定,神情從容,一邁步,儀態萬千,彷彿剛才去洗手間化了個妝。
麻花喜歡家裡的小貓,經常給小貓理身上的毛,清理臉上的污漬。它和狗的關系也挺好,它最喜歡那條叫白果的狗,常常追在白果的身後。白果停下來時,它會湊上前去關切地看著白果的臉。它和我的關系就更好了,它每次出去散步回來,看到我,嘴裡就會發出一種類似吹口哨的聲,一聲連一聲,這是和我打招呼。我要回一聲,好啦,看到你啦。它才停止向我吹口哨。晚上它和鴨子睡在一起。
它可能太胖,生的蛋都會碎殼。對於生蛋這回事,它不太在意。它在意的是交際生活。後來,它出門閑逛後再也沒回家。我有好些狗貓雞出門閑逛後再也沒有回來。印象最深的是十四年前我收留的第一條流浪狗土根,當時它是被人遺棄在路邊的一條小狗,身上生滿癩瘡。我見到它時,把正在吃的一隻包子扔給了它。結果,等我三個小時後回到家,它在門口等著我了。我不知道它是怎麼從路上找到我住的小區,又是怎樣找到我住的這一幢房子。土根後來成了一條漂亮健康的大狗,成天咧開嘴笑。我喜歡它慷慨大方的性情。那時候我住的小區後面都是村莊,村裡好多農家都養著狗。村裡的狗就像小孩子一樣,成群結隊約好了在一起出門閑逛,它們經常來叫土根一起出去。土根總是會讓它們先吃掉它盆里的食物,然後大家一陣風一樣地跑了。有一次,我看著它的背影在一群狗中間忽隱忽現,就這次,永別了。閑逛的危險是不言而喻的。有些話,大家誰都不願意公開說破,但私下會有流言傳來傳去。我也聽到了。我住的是一個僻靜的地方,後來湧入大量外來務工人員,他們參與建設,但也帶來了不安定的因素。
我養的第四隻雞叫麻餅。這是一隻傳奇的母雞。
我經常上菜場,菜場里有眾生百相。有一位外地小夥子,承包了一個小型養雞場,他經常在路邊賣雞。有一年,我又看到他了,他在路邊賣雞。他突然變胖了。我就上前和他說話。他結婚了,有了孩子。他說,怎麼會不胖呢?剛來時啥都沒有,現在啥都不缺。我看他只剩下最後一隻雞了。那是一隻老母雞,腳上系著一根長繩子,它跑到了馬路中間,在摩托車和自行車、三輪車的空隙里踱著步,神情自若。勝似閑庭信步,說的就是這種狀況吧?
於是我就買下了小夥子最後一隻雞。五十塊錢一斤,兩百多塊錢。回去給它按照麻字輩胡亂起個名字叫「麻餅」,覺得它的黃毛配上黑色麻點,像一塊麻餅。沒想到這個頗有喜劇感的名字很配它。
首先它不高興睡在外面,夜裡它要進屋子睡。霸佔了小貓的一隻窩。白天它一般在外面,但是下雨了,它要進屋躲雨。如果我關著門,它就拚命啄門,一直到我開門為止。進了門,它也要積極參與屋內狂歡,與狗貓們打成一團,在狗貓身上跳來跳去。還要與狗貓們搶東西吃。家裡發生了任何事,不管是人還是狗貓之間,它總是及時地過來看熱鬧。
它下蛋,基本上一天一隻。但是我要吃到它下的蛋,必須去別家找。它把蛋下到小區里另一家的院子里,這家還沒有入住,裡面荒草萋萋。它就躲在荒草里下蛋。後來白天就不回家了,總是我到傍晚時分,跑到那家,朝一院子的雜草喊一聲,麻餅,還不回家?
我喊完一聲就走,不用喊第二聲。因為我話音剛落,草里就站起一隻雞,跟在我後面乖乖回家。
其實它不是愛這家人家院子里的荒草,它是愛上隔壁人家家裡的一隻公雞了。但礙於一堵圍牆隔著,它只能每天到這里蹲著,聽著隔壁圍牆里公雞的聲音。那公雞長得很漂亮,有一大群更漂亮的妻。麻餅長得不好看,毛色黯淡,羽毛鬆弛。有時候我對麻餅的痴情也暗自好笑,也不看自己長得什麼樣。
它的結局也不好,2017年夏天我出差,它夜裡沒有及時回家,就沒有了。雞在夜裡是看不清東西的,碰到危險毫無反抗能力。這和鴨子不一樣。鴨子在夜裡受到打擾,那嗓門喊起來比狗還驚心動魄。
第五隻雞是今年六月中旬,我過生日這天,去菜場見到的。確切地講,是在菜場外面的自由市場一位老爺爺的竹籃子里見到的。今年的天氣熱得早,那天已經很熱了。老爺爺說,只有這只母雞沒人買,快中午了,更沒人要了。我看看這只母雞,不是小母雞,也不是老母雞,長得一般,是中下姿色。此時它在籃子里又熱又渴,喘個不停,還時不時地閉上眼睛,看樣子很難受。老爺爺說,二十五塊錢一斤。
一稱正好兩斤。老爺爺把它放在塑料袋裡讓我提著走。我沒走幾步,老爺爺追上來說,你把它的頭弄進塑料袋裡了,這樣要悶死的。原來雞的腦袋縮進袋子里了。我索性把它拿出來提著。看老爺爺這么慈悲,我就對他說,我買它回去,不是殺了吃的,是養著的。老爺爺一聽很高興,說,養著好,過一陣子它就下蛋了。
回去給它起了一個名字叫麻雞。也是黃色毛,毛上全是黑麻點。它會翻白眼,但我一直搞不懂它翻白眼的意思。
今年四月份,我在院子外面撿到一隻渾身黃胎毛的小鴨子,後脖子那裡一大塊皮沒了。我放到家裡養著,夜裡給它打暖氣,每天給它後脖子塗消炎葯,讓它吃新鮮的小魚小蝦,居然活了,還慢慢地長出了新脖子皮。我叫它豆包。雖說豆包長大了,但它沒有玩伴,很孤單,老是想跟家裡的小狗小貓玩,一看見小狗小貓打架就興奮得不得了,上前參與其中。麻雞是買回來給豆包做伴的。要問我為什麼不給豆包再買一隻鴨子當朋友。回答是一隻鴨子的屎已經很多了,兩只鴨子拉屎吃不消。大卡小卡後來送到朋友的鄉下親屬家裡,這家人家的邊上有一個池塘。但很快就開始建設新農村,池塘不準放養鴨子。後來小卡死於網欄,大卡死於高溫。
麻雞落地就成了老大,豆包跟著它跑。只要看不到麻雞,豆包就不依不饒地叫喚。但麻雞對豆包無所謂,它一門心思放在我的身上。整天圍著我轉,四十度的天氣,我走到哪它跟到哪,我上樓,它就在樓下叫我。把我鬧得昏頭漲腦。一個星期前它開始下蛋,它長得這么肥,下的蛋只有正常雞蛋的一半那麼大。它下蛋前大家都不得安生,它要四處找我,要我抱它進窩。找不到我就不下蛋。前些天它的腳扭傷了,我抱了抱它,它居然把頭靠在我身上,眼一閉,幸福地睡了。
它很挑食,不肯吃糧食和蔬菜,愛吃豬肉,最愛的是鹹味乳酪。但我覺得它的本分是從地里找蟲子吃,所以盡量給它創造找蟲子的機會。最典型的場景是,我抱起麻雞到院子里,手一揚,它就像一隻風箏一樣飛落到蔬菜地里,豆包自然晃著身體趕緊去追它。鴨子的情緒比雞穩定,也比雞多一點發散性思維。雞不如鴨子聰明,可是比鴨子有趣得多。
最近幾天實在太熱,我就買了一隻大籠子放在屋裡空調邊上,讓豆包和麻雞睡在裡面納涼。豆包挺乖,但麻雞堅決不肯和豆包睡在一起。如果強行把它倆關在一起,麻雞就會暴怒。它暴怒起來能量驚人,跳、叫、咬籠子,一直到放它出來為止。
從我十幾年養雞的情況來說,雞的智商越來越高了,也越來越難對付。麻雞就是這樣,它成天盯著我,嘴裡說著各種我聽不懂的音節,讓我不知如何是好。
葉彌,本名周潔,蘇州人。1964年出生。1994年正式開始小說創作。江蘇省作家協會副主席,中國作家協會第九屆、第十屆全國委員會委員。代表作品有長篇小說《風流圖卷》《美哉少年》《不老》中短篇小說集《成長如蛻》《桃花渡》《親人》等。曾獲第六屆魯迅文學獎等多種文學獎項。
⑵ 《太陽照常升起》的原著小說是什麼
1 《太陽照常升起》的原著小說是《天鵝絨》,作者葉彌,屬於短篇小說
2 2007年作品被姜文改編為電影《太陽照常升起》。
3 葉彌,江蘇蘇州人。1964年6月生,1994年開始發表小說。出版中短篇小說集《成長如蛻》、《天鵝絨》、《錢幣的正反兩面》,著有長篇小說《美哉少年》。成名作《成長如蛻》。
4 全文閱讀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