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小微小說 » 我國短篇小說的最高成就

我國短篇小說的最高成就

發布時間: 2025-01-29 09:43:45

Ⅰ 蒲松齡簡介

蒲松齡(1640年—1715年),字留仙,一字劍臣,號柳泉居士,世稱「聊齋先生」。清代著名文學家、短篇小說家。山東淄川(今山東淄博市淄川區)人,蒙古族。蒲松齡出身書香門第,自幼聰慧,學識淵博,19歲即考得全縣第一名,取中秀才。但以後參加科舉考試,屢考不中,盡管其學識名聞鄉里,但追求功名卻始終沒能如願。直到71歲,才按例補為貢生。蒲松齡一生屢試不第,貧困潦倒,後人用8個字便概括了他的一生:讀書、教、著書、科考。
蒲松齡,19歲初應童子試,便以縣、府、道三試第一考中秀才。文章深受山東學政施愚山先生的賞識,一時名聲大振。為了求取功名,實現理想,20歲的蒲松齡與同鄉好李友梅、王鹿瞻、張歷友共結「郢中詩社」,潛心治學。現在淄川的留仙湖、般陽河等地就是他們當年經常活動的地方。25歲時蒲家因嫡悝不合,兄弟分家,蒲松齡只分得「農場老屋三間,曠無四壁」,生活陷入困境。迫於生計,於康熙九年應同邑好友孫蕙的邀請,到江蘇寶應為知縣孫蕙做幕賓。那段時間蒲松齡開闊了眼界,寫下了不少詩文,但也飽嘗了寄人籬下之苦,加上思鄉心切,第二年便辭幕還鄉了。蒲松齡74歲時妻子劉氏因病去世,他悲痛欲絕,倍感人生苦短,就這樣過了兩年,蒲翁也於康熙五十四年即公元1715年正月22日,在故居聊齋與世長辭。蒲翁墓中出土的東西,有錫酒壺、錫酒杯、旱煙袋、念珠、宣德爐、四枚壽山石印章,還有其夫人用的銅鏡、耳勺。一代文學大師走完了他坎坷的人生,但是他為後人留下的財富卻是永不磨滅的!
蒲松齡年輕的時候,生活不是很苦,因為他的父親棄儒經商,家裡是小康之家。在父親的保護下,年輕的蒲松齡可以安心讀書,跟朋友們搞詩社。但是好日子沒過多久,因為他分家了。為什麼分家?因為家庭矛盾。蒲松齡的兩個哥哥都是秀才,但是兩個嫂子都是潑婦。蒲松齡曾經在他的書裡面說過這樣的話:「家家床頭,有個夜叉在。」他這兩個嫂子真是典型的夜叉,為了一點兒雞毛蒜皮的小事,經常把家裡鬧得雞犬不寧。蒲松齡的父親只好給兒子分家。分家又分得很不公平,因為這兩個嫂嫂又能打又能叫又能搶,而蒲松齡的妻子劉氏非常賢惠,沉默寡言躲在一邊。分家的結果是蒲松齡分到農場老屋三間,破得連門都沒有,蒲松齡只好借了門板安上。他分到了二十畝薄田,二百四十斤糧食,只夠吃三個月。這樣一來,蒲松齡就要自謀生路了,他於是開始了長達45年之久的私塾教師生涯。私塾教師就是鄉村小學教師,而且是到私人家裡教書,待遇非常低微。算算具體的賬,做私塾老師每年可以拿多少工資?最多八兩。八兩銀子是什麼概念?在當時農村一個四口之家維持一年的生活要二十兩,這個賬是《紅樓夢》里劉奶奶算大觀園的螃蟹宴時算出來的。所以說,咱們的大作家蒲松齡辛辛苦苦教一年書,掙的錢不夠大觀園半頓螃蟹宴。到了30歲以後因為父親去世了,蒲松齡還要贍養他的老母,他窮到什麼程度呢?「家徒四壁婦愁貧」。他有一首詩,叫《日中飯》,寫到快收麥子的時候,家裡沒有糧食,只好煮了一鍋稀飯,他那時候有三個兒子和一個女兒,大兒子一看煮好了稀飯,搶先把勺子搶到手裡面,到鍋底下找最稠的往自己的碗里邊放,二兒子不幹了,上去跟哥哥搶。蒲松齡的女兒就很可憐地、遠遠地站在那兒看著自己的父親。蒲松齡非常心疼,我怎麼樣養活我這些可憐的孩子啊!蒲松齡還寫了一篇文章叫《祭窮神文》。他說:「窮神窮神,我和你有什麼親,你怎麼整天寸步不離地跟著我,我就是你一個護院的家丁,我就是你護駕的將軍,你也得放我幾天假呀,但是你一步不放鬆,好像是兩個纏熱了的情人?」這就是蒲松齡的生活之苦。
蒲松齡一生,始終在貧困線上掙扎。他為了溫飽挖空心思;他一輩子用了幾十年的時間參加科舉考試,屢戰屢敗,屢敗屢戰,非常痛苦;他為了寫《聊齋志異》,受了很多的苦。《聊齋志異》是一部很神奇的小說,而《聊齋志異》作者本身的出生就帶有幾分神奇的色彩。明代宗楨十三年,公元一六四零年,農歷四月十六日夜間,山東淄川蒲家莊的商人蒲做了一個奇怪的夢。他看到一個披著袈裟的和尚,瘦骨嶙峋的,病病歪歪的,走進了他妻子的內室,和尚裸露的胸前有一塊銅錢大的膏葯,蒲驚醒了。他聽到嬰兒在啼哭,原來是他的第三個兒子出生了。「抱兒洗榻上,月斜過南廂」。在月光的照耀下,蒲驚奇地發現,新生的三兒子胸前有一塊清痣,這塊痣的大小、位置,和他夢中所見那個病病歪歪的和尚的膏葯完全相符。病和尚入室,這是蒲松齡四十歲的時候對自己出生的描寫。我國古代作家很喜歡把自己的出生說得很神秘,大詩人李白說他是母親夢到太白金星入懷而生。而蒲松齡是他的父親夢到病和尚入室而生,他還解釋,我一輩子這么不得志,這么窮困,很可能就是因為我是苦行僧轉世。

蒲松齡的一生到外地旅遊較少,家境貧寒,生活清苦,但他卻常到濟南居留。在濟南期間,留下了不少文字,其中有一首題為《客邸晨炊》的詩:
大明湖上就煙霞,
茆屋三椽賃作家。
粟米汲水炊白粥,
園蔬登俎帶黃花。
短短數語,道明了蒲氏旅居大明湖畔,晨曦早炊的生動情景。特別是後面兩句,說了取泉水熬煮粟米粥,以及在案板上切配素食蔬菜包括黃花菜,用於佐食小吃的情景。可以想見當時蒲松齡自炊自啖、津津有味的早餐狀況。
蒲松齡所記述的炊煮小米白粥,佐以菜蔬的早餐飲食,也正是山東大部分地區的日常飲食習俗。山東民間早晨多喜食粥,粥的品種甚多,有小米粥、大米粥、小米綠豆粥、江米粥、豆汁粥、紅豆粥、荷葉粥等等。
蒲松齡74歲時妻子劉氏因病去世,他悲痛欲絕,倍感人生苦短,就這樣過了兩年,蒲翁也於康熙五十四年即公元1715年正月22日,在故居聊齋與世長辭。蒲翁墓中出土的東西,有錫酒壺、錫酒杯、旱煙袋、念珠、宣德爐、四枚壽山石印章,還有其夫人用的銅鏡、耳勺。一代文學大師走完了他坎坷的人生,但是他為後人留下的財富卻是永不磨滅的!

Ⅱ 蒲松齡的簡介

蒲松齡(1640年6月5日-1715年2月25日),字留仙,一字劍臣,別號柳泉居士,世稱聊齋先生,自稱異史氏。濟南府淄川(山東省淄博市淄川區洪山鎮蒲家莊)人。清代傑出文學家,優秀短篇小說家。

中國清初文言短篇小說集《聊齋志異》的作者。除《聊齋志異》外,蒲松齡還有大量詩文、戲劇、俚曲以及有關農業、醫葯方面的著述存世,總近200萬言。蒲松齡生前,《聊齋志異》刊行後,遂風行天下。在其後一個時期里,仿效之作叢出,造成了志怪傳奇類小說的再度繁榮。

許多篇章不斷被改編為戲曲、電影、電視劇,影響是深遠的。《聊齋志異》還很早便走向了世界,蒲松齡為中國、為世界創造了寶貴的精神財富。

(2)我國短篇小說的最高成就擴展閱讀

古往今來會講故事的人多了,但像蒲松齡那樣會講鬼狐故事的人屈指可數;寫男女情愛的小說家多了,但都沒有蒲松齡那麼直白露骨,看得人瞠目結舌。一部《聊齋志異》各種男女之戀、人鬼之情、人狐之愛、鬼狐爭寵甚至更有同性相戀。名為謳歌愛情反對禮教,實為生猛潑辣的原愛啟蒙大全。

喜歡搜羅詭異故事也就罷了,偏偏還要打著鬼狐的招牌將人世那些苟且不倫之愛強加於幽眇冥界,這就是蒲松齡的不厚道了。就算對現實功名無望、體制弄人的不滿,其實也大可不必怨艾至此,滿紙才子佳人,女必二八,姝麗無雙;男必曼都,秀雅無匹。讀完三卷,不勝審美之疲勞;所有套路,多數雷同。而之所以仍舊耐著性子讀下去,實在想一探蒲公寫情寫愛寫性之底限。

Ⅲ 推薦幾本優秀的現代文學作品謝謝

1、《彷徨》《吶喊》《故事新編》,囊括了魯迅的的全部小說作品,它標志著中國現代文學短篇小說創作的最高成就。
2、《子夜》,原名《夕陽》,中國現代長篇小說,約30萬字。茅盾於1931年10月開始創作,至1932年12月5日完稿,共十九章。有些章節分別在《小說月報》和《文學月報》上發表過。半個多世紀以來,《子夜》不僅在中國擁有廣泛的讀者,且被譯成英、德、俄、日等十幾種文字,產生了廣泛的國際影響。小說以1930年5、6月間半封建、半殖民地的舊上海為背景,以民族資本家吳蓀甫為中心,描寫了當時中國社會的各種矛盾和斗爭。
3、《家》《春》《秋》,是巴金的長篇小說中的《激流三部曲》。以五四運動後二十年代初期四川成都地區為背景,描寫了在新的革命時期的一個封建大家庭走向崩潰的歷史。作品展開了一個封建官僚家庭生活的全部,無情地揭露了封建地主階級的腐朽墮落和封建禮教的虛偽殘酷。
4、《駱駝祥子》,作者:老舍。描述了20世紀20年代軍閥混戰時期人力車夫的悲慘命運。祥子是舊社會勞苦大眾的代表人物。講述了中國北平城裡的一個年輕好強、充滿生命活力的人力車夫祥子三起三落的人生經歷。
5、《雷雨》《日出》,曹禺先生的兩部最具代表性的名作。
6、《邊城》,是沈從文的代表作,入選20世紀中文小說100強,排名第二位,僅次於魯迅的《吶喊》。它以20世紀30年代川湘交界的邊城小鎮茶峒為背景,以兼具抒情詩和小品文的優美筆觸,描繪了湘西地區特有的風土人情。借船家少女翠翠的純愛故事,展現出了人性的善良美好。由於《邊城》的美學藝術,《邊城》這部小說在中國近代文學史上具有獨特的地位。
7、《圍城》,是錢鍾書所著的長篇小說,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一部風格獨特的諷刺小說。被譽為新儒林外史。第一版於1947年由上海晨光出版公司出版。故事主要寫抗戰初期知識分子的群相。
8、《傾城之戀》 ,作者:張愛玲。是一個動聽而又近人情的故事。《傾城之戀》里,從腐舊的家庭里走出來的白流蘇,香港之戰的洗禮並不曾將她感化成為革命女性,香港之戰影響范柳原,使她轉向平實的生活,終於結婚了,但結婚並不使他變為聖人,完全放棄往日的生活習慣與作風。

Ⅳ 明代短篇小說「三言兩拍」標志著中國什麼短篇小說的最高峰

明代短篇小說「三言兩拍」標志著中國古典短篇小說的最高峰。

「三言」、「二拍」是指明代五本著名傳奇小說集的合稱,包括馮夢龍創作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和《醒世恆言》以及凌濛初創作的《初刻拍案驚奇》和《二刻拍案驚奇》。以一回一個世俗小故事成就了中國古典短篇白話小說的巔峰之作。

「三言」、「二拍」是我國古代流傳頗廣的短篇小說集。「三言」是指明代馮夢龍所編纂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和《醒世恆言》,是我國文學史上第一部規模宏大的白話短篇小說總集,也是白話短篇小說發展歷程上由民間藝人的口頭藝術轉為文人作家的案頭文學的第一座豐碑。這些作品題材廣泛,內容復雜,從各個角度不同程度地反映了當時市民階層的生活面貌和思想感情。「二拍」是指凌濛初所編的《初刻拍案驚奇》和《二刻拍案驚奇》,是作者根據野史筆記、文言小說和當時的社會傳聞創作的,主體反映了市民生活中追求財富和享樂的社會風氣,同時反映了資本主義萌芽時期人們渴望愛情和平等的自由主義思想。「三言二拍」總計四百多萬字,收錄故事盡200篇。《三言二拍》從中選取71篇流傳最廣、最具代表性和可讀性的故事,可以幫助讀者去粗取精、一管窺豹。

熱點內容
有琳小說宮婢最新章節 發布:2025-02-24 15:27:31 瀏覽:744
重生成皇叔三國小說 發布:2025-02-24 15:22:32 瀏覽:250
男主專情的游戲小說 發布:2025-02-24 15:16:21 瀏覽:152
福臨之都市後宮小說1200 發布:2025-02-24 14:45:23 瀏覽:77
相見爭如不見小說林之餘結局 發布:2025-02-24 14:17:41 瀏覽:326
五年前都有哪些重生都市小說 發布:2025-02-24 14:16:12 瀏覽:479
夢溪網路小說網站 發布:2025-02-24 14:14:41 瀏覽:450
主角叫小千的都市小說 發布:2025-02-24 14:14:39 瀏覽:279
游戲穿越武林小說 發布:2025-02-24 14:13:11 瀏覽:512
和日本人在一起的小說現代言情 發布:2025-02-24 14:12:23 瀏覽: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