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明代短篇小說最高成就的是
A. 馮夢龍是怎麼出名的
馮夢龍(1574~1646)字猶龍,號龍子猶、顧曲散人,長洲(今江蘇吳縣)人,明代著名文學家、戲曲家。他早年多次參加科舉卻屢試不中,明本《喻世明言》插圖曾經以坐館教書為生,直到崇禎三年(1630)才取得了一個貢生資格,後來擔任過丹徒縣訓導、福建壽寧知縣等職。馮夢龍畢生從事通俗文學的搜集、整理、編輯和創作。他從眾多的古今小說中選擇了120篇白話短篇小說,分別輯為《喻世明言》、《警世通言》和《醒世恆言》(後世合稱「三言」),代表了明代白話短篇小說的最高成就,對我國白話短篇小說的發展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除此之外,他還改寫、增補過長篇小說《平妖傳》、《新列國志》,創作了筆記小說《古今談概》、《情史》以及傳奇劇本《雙雄記》、《墨憨齋定本傳奇》等。
B. 最能代表明代擬話本最高成就的是什麼
「三言」、「二拍」、「一型」是最著名的擬話本集,是我國白話短篇小說創作的高峰。「三言」,即馮夢龍的《喻世明言》(原名《古今小說》)、《警世通言》、《醒世恆言》;「二拍」,即凌濛初的《初刻拍案驚奇》、《二刻拍案驚奇》;「一型」,即陸人龍的《型世言》。
C. 明代短篇小說「三言兩拍」標志著中國什麼短篇小說的最高峰
明代短篇小說「三言兩拍」標志著中國古典短篇小說的最高峰。
「三言」、「二拍」是指明代五本著名傳奇小說集的合稱,包括馮夢龍創作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和《醒世恆言》以及凌濛初創作的《初刻拍案驚奇》和《二刻拍案驚奇》。以一回一個世俗小故事成就了中國古典短篇白話小說的巔峰之作。
「三言」、「二拍」是我國古代流傳頗廣的短篇小說集。「三言」是指明代馮夢龍所編纂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和《醒世恆言》,是我國文學史上第一部規模宏大的白話短篇小說總集,也是白話短篇小說發展歷程上由民間藝人的口頭藝術轉為文人作家的案頭文學的第一座豐碑。這些作品題材廣泛,內容復雜,從各個角度不同程度地反映了當時市民階層的生活面貌和思想感情。「二拍」是指凌濛初所編的《初刻拍案驚奇》和《二刻拍案驚奇》,是作者根據野史筆記、文言小說和當時的社會傳聞創作的,主體反映了市民生活中追求財富和享樂的社會風氣,同時反映了資本主義萌芽時期人們渴望愛情和平等的自由主義思想。「三言二拍」總計四百多萬字,收錄故事盡200篇。《三言二拍》從中選取71篇流傳最廣、最具代表性和可讀性的故事,可以幫助讀者去粗取精、一管窺豹。
D. 初刻拍案驚奇,二刻拍案驚奇的作者是誰
《初刻拍案驚奇》與《二刻拍案驚奇》是明朝末年文學家凌濛初編著的擬話本小說集。凌濛初,字玄房,號初成,別號即空觀主人,烏程(今浙江湖州)人。
《初刻拍案驚奇》與《二刻拍案驚奇》正式成書於1627年(明天啟七年),尚友堂書坊於1628年雕版刊印發行。人們習慣將《初刻拍案驚奇》與《二刻拍案驚奇》合稱為《二拍》。
由此可見,這些詩詞,大多是出自他本人之手。如《二刻拍案驚奇》卷二《小道人一著饒天下 女棋童兩局注終生》的開篇詞是這樣寫的:
百年伉儷是前緣,天意巧周全。試看人世,禽魚草木,各有蟬聯。
從來材藝稱奇絕,必自種姻。文君琴思,仲姬畫手,匹美雙傳。
這是一首詞牌名為《眼兒媚》的詞作,緊扣章節文意。但從詞作藝術成分來說,這也算得上是一首佳作。
在讀故事的同時,還能欣賞到詩詞。從這個層面來說,凌濛初的《二拍》,確實具有很高的文學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