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小微小說 » 日本短篇小說鏡子

日本短篇小說鏡子

發布時間: 2025-02-21 22:39:24

『壹』 村上春樹的作品有哪些

長篇小說
著作年代 / 日文書名/ 大陸譯名/ 台灣譯名/ 英文譯名 挪威的森林
1979年 / 風の歌を聴け/ 且聽風吟/ 聽風的歌 / Hear the Wind Sing 1980年/ 1973年のピンボール / 一九七三年的彈子球/ 1973年的彈珠玩具 / Pinball, 1973 1982年 / 羊をめぐる冒険 / 尋羊冒險記/ 尋羊冒險記 /A Wild Sheep Chase 1985年 / 世界の終りとハードボイルド?ワンダーランド/ 世界盡頭與冷酷仙境 / 世界末日與冷酷異境 / Hard-Boiled Wonderland and the End of the World 1987年 / ノルウェイの森 / 挪威的森林 / 挪威的森林 / Norwegian Wood 1988年 / ダンス?ダンス?ダンス/ 舞!舞!舞!/ 舞·舞·舞 / Dance Dance Dance 1992年 / 國境の南、太陽の西 / 國境之南太陽以西
國境以南、太陽以西 / 國境之南、太陽之西 / South of the Border, West of the Sun 1992年-1995年 / ねじまき鳥クロニクル / 奇鳥行狀錄 / 發條鳥年代記/The Wind-Up Bird Chronicle 1999年 /スプートニクの戀人/ 斯普特尼克戀人 / 人造衛星情人 / Sputnik Sweetheart 2002年 / 海辺のカフカ/海邊的卡夫卡 / 海邊的卡夫卡/ Kafka on the Shore 2004年 / アフターダーク/ 天黑以後 / 黑夜之後/ After Dark
短篇小說
發表年代 / 日文名稱 / 中英譯名 / 發表於 且聽風吟
1980年 / 中國行きのスロウ?ボート / 開往中國的慢船(A Slow Boat to China) / The Elephant Vanishes 1980年/ 貧乏な叔母さんの話/ A 'Poor Aunt' Story / Blind Willow,Sleeping Woman 1981年/ ニューヨーク炭鉱の悲劇 / New York Mining Disaster / Blind Willow,Sleeping Woman 1981年/ スパゲティーの年に / The Year of Spaghetti / Blind Willow,Sleeping Woman 1981年/ 四月のある晴れた朝に100パーセントの女の子に出會うことについて/ 遇見百分之百的女孩(On Seeing the 100% Perfect Girl One Beautiful April Morning) / The Elephant Vanishes 1981年 / かいつぶり/ Dabchick / Blind Willow,Sleeping Woman 1981年 / カンガルー日和 / A Perfect Day for Kangaroos / Blind Willow, Sleeping Woman 1981年/ カンガルー通信 / The Kangaroo Communique / The Elephant Vanishes 1982年/ 午後の最後の芝生/ The Last Lawn of the Afternoon / The Elephant Vanishes 1983年/ 鏡 / 鏡子(The Mirror)/ Blind Willow, Sleeping Woman 1983年 /とんがり焼の盛衰 / The Rise and Fall of Sharpie Cakes / Blind Willow, Sleeping Woman 1983年/ 螢 / 螢火蟲(Firefly)/ Blind Willow, Sleeping Woman 1983年 / 納屋を焼く/ Barn Burning /The Elephant Vanishes 1984年/ 野球場 / 棒球場(Crabs)/ Blind Willow, Sleeping Woman 1984年 / 嘔吐1979 / Nausea 1979 / Blind Willow, Sleeping Woman 1984年 / ハンティング?ナイフ / 獵刀(Hunting Knife)/ Blind Willow, Sleeping Woman 1984年/ 踴る小人 / 跳舞的矮人(The Dancing Dwarf)/ The Elephant Vanishes 1985年 /レーダーホーゼン / Lederhosen / The Elephant Vanishes 1985年/ パン屋再襲撃 / 再襲麵包店(又譯:麵包店再襲擊)(The Second Bakery Attack)/ 再襲麵包店( The Second Bakery Attack ) 1985年/ 象の消滅 / 象的消失(The Elephant Vanishes)/ 再襲麵包店( The Second Bakery Attack ) 1985年 / ファミリー?アフェア/ 家務事(A Family Affair) / 再襲麵包店( The Second Bakery Attack ) 1986年 / ローマ帝國の崩壊?一八八一年のインディアン蜂起?ヒットラーのポーランド侵入?そして強風世界 / 羅馬帝國的瓦解?一八八一年群起反抗的印地安人?希特勒入侵波蘭?以及強風世界(The Fall of the Roman Empire, The 1881 Indian Uprising, Hitler's Invasion of Poland, And The Realm of Raging Winds) / 再襲麵包店( The Second Bakery Attack ) 1986年 / ねじまき鳥と火曜日の女たち/ 發條鳥與星期二的女人們(The Wind-up Bird And Tuesday's Women) / 再襲麵包店( The Second Bakery Attack ) 1989年 / 眠り/ 眠(Sleep)/ The Elephant Vanishes 1989年 / TVピープルの逆襲 / 電視人(TV People)/ The Elephant Vanishes 1989年 / 飛行機―あるいは彼はいかにして詩を読むようにひとりごとを言ったか / Aeroplane: Or, How He Talked to Himself as if Reciting Poetry / Blind Willow, Sleeping Woman 1989年 / 我らの時代のフォークロア―高度資本主義前史 / A Folklore for My Generation: A Prehistory of Late-Stage Capitalism / Blind Willow, Sleeping Woman 1990年 / トニー滝谷 / 東尼瀧谷(Tony Takitani ) / Blind Willow, Sleeping Woman 1991年/ 沈黙 / 沈默(The Silence)/ The Elephant Vanishes 1991年/ 綠色の獣 / 綠色的獸(The Little Green Monster) / The Elephant Vanishes 1991年/ 冰男 / 冰男(The Ice Man) / Blind Willow, Sleeping Woman 1991年 /人喰い貓 / Man-Eating Cats / Blind Willow, Sleeping Woman 1995年 / めくらやなぎと、眠る女 / 盲柳?與睡覺的女人(Blind Willow, Sleeping Woman) / Blind Willow, Sleeping Woman 1996年/ 七番目の男 / 第七個男人(The Seventh Man) / Blind Willow, Sleeping Woman 1999年/ UFOが釧路に降りる/ UFO ga kushiro ni oriru(UFO in Kushiro) / after the quake 1999年 / アイロンのある風景 / Landscape with Flatiron /after the quake 1999年/ 神の子どもたちはみな踴る/ 神的孩子都在跳舞(All God's Children Can Dance)/ after the quake 1999年/ タイランド / 泰國 (Thailand) / after the quake 1999年 / かえるくん、東京を救う/ Super-Frog Saves Tokyo / after the quake 2000年/ 蜂蜜パイ/ Honey Pie / after the quake 2002年/ バースデイ?ガール/ Birthday Girl / Blind Willow, Sleeping Woman 2005年 / 偶然の旅人 / 偶然的旅人(Chance Traveller) / 東京奇譚集 東京奇譚集
2005年/ ハナレイ?ベイ / 哈那雷灣(Hanalei Bay) / 東京奇譚集 2005年 / どこであれそれが見つかりそうな場所で / 不管是哪裡,只要是能找到那個地方(Where I'm Likely to Find It) / 東京奇譚集 2005年 / 日々移動する腎臓のかたちをした石 / 日日移動的腎臟石(The Kidney-Shaped Stone That Moves Every Day) / 東京奇譚集 2005年 / 品川猿 / 品川猿(A Shinagawa Monkey) / 東京奇譚集 2006年 / 東京奇譚集 / 東京奇譚集 / 東京奇譚集
隨筆
1983 - 象工廠的Happy End(象工場のハッピーエンド)安西水丸/插圖 1984 - 村上朝日堂(村上朝日堂) 1986 - 村上朝日堂的卷土重來(村上朝日堂の逆襲) 1986 - 朗格漢島的午後(ランゲルハンス島の午後) 1987 - 懷念的一九八0年('The Scrap', 懐かしの一九八〇年代) 1987 - 日出國的工廠(日出る國の工場)安西水丸/插圖 1989 - 村上朝日堂 嗨嗬!(村上朝日堂 はいほー!) 1994 - 終究悲哀的外國語(やがて哀しき外國語) 2001 - 村上收音機(村上ラジオ)
旅遊文學
1990 - 遙遠的太鼓/遠方的鼓聲(遠い太鼓) 1990 - 雨天炎天(雨天炎天) 1998 - 邊境·近境(辺境·近境) 2000 - 如果我們的語言是威士忌
報告文學
1997 - 地下鐵事件(アンダーグラウンド) 1998 - 約束的場所:地下鐵事件Ⅱ(約束された場所で) 2004 - 雪梨!
翻譯
1996 - バビロンに帰る(Babylon Revisited) 1996 - 心臓を貫かれて(Shot In The Heart) 2002 - 誕生日の子どもたち(Children On Their Birthday) 2002 - 英雄を謳うまい(The Complete Works of Raymond) 2003 - キャッチャー?イン?ザ?ライ(The Catcher in the Rye) 2006 - 大亨小傳グレート?ギャツビー(The Great Gatsby)
共同創作作品
1985 - 羊男的聖誕節/佐佐木MAKI 繪圖,村上寫作 1996 - 村上春樹去見河合隼雄/與河合隼雄共同寫作 1998 - 爵士群像/和田誠 繪圖,村上寫作 2003 - 爵士群像2/和田誠 繪圖,村上寫作
改編
2004 - 短篇小說《東尼瀧谷》改編成電影,片長70分鍾,由市川隼執導,宮澤里惠主演。
最新
2009 - 當我談跑步時我談些什麼 2009年5月29日-小說/1Q84/作者:(日)村上春樹/出版社: 新潮社/裝幀: 單行本(BOOK1/BOOK2) 2010年4月16日 - 小說/1Q84 BOOK3出版 村上春樹名作《1Q84》第3卷於2010年初夏推出 。截止2009年,《1Q84》共印了18次,第1卷印數高達123萬冊,第2卷印數也達100萬冊。日本評論界認為《1Q84》中的男女主人公天吾和青豆是以往村上作品中從未出現過的人物形象。村上春樹表示,將在第三卷中著力刻畫個人與體制的對立、相剋的主題。

『貳』 三島由紀夫與川端康成作品的各自特點

川端康成的文學創作與日本的傳統文化相聯系。在文化底蘊深厚的日本,形成了以「浪漫的物哀、幽玄、風雅」三者相通的傳統文化精神。

三島由紀夫文學不同於一般的日本文學,在作品中少有哀傷的陰柔美卻有一種強烈的沖擊力帶給人心靈上的震顫和情感的激盪。這正是因為三島由紀夫常帶著一種逆反和冒險的精神來演繹相反相對的概念和思想。在他的作品中經常會出現一些二律背反的公式,如美與惡,愛與丑,優雅與暴烈,青春與老朽,誠實與偽善,希望與破滅,均衡與破壞等等,令人感受到三島無處不在的矛盾性。

三島由紀夫 (日本當代作家、記者、電影製作人、演員)

三島由紀夫(Yukio Mishima,1925年1月14日 - 1970年11月25日),原名平岡公威,出生於日本東京,畢業於東京帝國大學(今東京大學),是日本當代小說家、劇作家、記者、電影製作人和電影演員。主要作品有《金閣寺》、《鹿鳴館》《豐饒之海》等。

1925年,三島由紀夫出生於日本東京,6歲時進入學習院初等科,1938年在學習院雜志上發表第一個短篇小說《酸模》。16歲,他以三島由紀夫的筆名在雜志上連載中篇小說《花兒怒放的森林》。1944年,畢業於學習院高等科,由於成績優異,天皇曾親手獎賞給他一塊銀表。同年10月正式進入東京帝國大學法學部,次年2月應征入伍,但因軍醫檢查有誤,當天就被遣送回鄉。1946年6月,經川端康成推薦,三島在《人間》雜志上發表小說《煙草》,遂登上文壇。1946年,大學畢業後,就職於大藏省銀行局,不出一年就辭職,從此專門從事文學創作。1949年出版長篇小說《假面自白》,文壇地位確立。1970年11月25日寫完《豐饒之海》第四卷《天上五衰》後自殺。

他一生著有21部長篇小說,80餘篇短篇小說,33個劇本,以及大量的散文。其中有10部曾被改編成電影,36部被搬上舞台,7部得過各種文學獎。他是著作被翻譯成英文等外語版本最多的日本當代作家。

川端康成(かわばた やすなり,1899-1972),日本文學界「泰斗級」人物,新感覺派作家,著名小說家。1968年以《雪國》、《古都》、《千隻鶴》三部代表作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成為繼泰戈爾和約瑟夫·阿格農之後亞洲第三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人。

1899年6月14日生於大阪。畢業於東京大學。幼年父母雙亡,其後姐姐和祖父母又陸續病故,他被稱為「參加葬禮的名人」。一生多旅行,心情苦悶憂郁,逐漸形成了感傷與孤獨的性格,這種內心的痛苦與悲哀成為後來川端康成的文學底色。他一生創作小說100多篇,中短篇多於長篇。作品富抒情性,追求人生升華的美,並深受佛教思想和虛無主義影響。川端康成善於用意識流寫法展示人物內心世界。因寫《伊豆舞女》而成名。

川端康成的名字早已記錄在菊池獎(1944)、藝術院獎(1952)、野間文藝獎(1954)、每日出版文化獎(1961)的花名冊上。1953年被選為日本文學藝術最高的榮譽機關——藝術院的會員。1961年,日本政府即「以獨自的樣式和濃重的感情,描寫了日本美的象徵,完成了前人沒有過的創造」,授予他最高的獎賞——第21屆文化勛章,成為日本文化功臣。1957年,獲西德政府頒發的「歌德金牌」。1960年獲法國政府授予的藝術文化勛章。

1972年4月16日,川端康成突然採取口含煤氣管的自殺方式離開了人世,未留下隻字遺書。他早在1962年就說過:「自殺而無遺書,是最好不過的了。無言的死,就是無限的活。」

寫作特點

主題

愛情,一直是文學的永恆主題,川端康成的絕大多數作品都描繪了愛情,但他的愛情主題與傳統的愛情主題有很大不同。川端既不偏重愛情的纏綿悱惻和歡樂氣氛,也不側重愛情的生離死別和悲劇結局,而是表現一種輕淡、感傷的愛情。如《伊豆的舞女》中「我」和阿薰自始至終沒有向對方傾吐過一句愛慕之情的話,而彼此對對方的感情又都處於似察覺非察覺之間,這樣的戀情,只是一種心心相印、不見言表的情愫,既沒有狂熱的海誓山盟,也沒有心醉神迷的情話喁喁,沒有沖動,沒有騷怨,更沒有斷腸的痛苦,一切言行都是那麼淡泊、含蓄。《古都》里,秀男與千重子、苗子,千重子同真一、龍助的愛情也十分純真而淡泊,他們之間並沒有因愛情而產生復雜的糾葛,一切都是那麼平平淡淡地發生和結束,給人留下無窮的韻味。

死亡,也是文學常表達的主題之一。由於川端自幼目睹了太多的死亡,所以在作品中總是不自覺地表現它。但他描寫的死亡與其他作家不同,大多數作家是把死亡當作故事的終結,而川端卻把死亡當作故事的起點來寫的,「據統計,第一次全集中有34篇作品在開頭五行里含有死或與死直接相關的話,佔全集作品的三成」。《白色的望月》、《水月》及《山之音》等後期作品,一開始就在疾病或垂暮的人生氛圍中透露出死的信息。更獨特的是,川端認為死亡是最高的藝術,是美的一種表現,所以他在作品中完全把死亡描寫成絕美的意境。如《雪國》里葉子的死,是「內在生命在變形,在轉變成另一種東西」,是生命的延續,《千鶴》中太田夫人死後,菊治和文子都感到她似乎更美,真正是「美的化身」。

虛無與悲觀,是現代派文學的主題。川端自稱「受到西洋現代文學洗禮」,在小說中也表現了悲觀與虛無的主題,但他所表現的悲觀與虛無,與前者有很大不同,西方現代派小說中表現出的虛無與悲觀,是以價值觀念的空缺和自我意識的破滅為主要特徵的,而川端的虛無與悲觀卻不是以現實生活條件的荒誕為前提,也不表現為價值觀念的空缺和自我意識的破滅,而是通過非現實的、抽象的環境,來表現人生無常,滅我為無即是解脫的思想,它與川端的禪宗意識有很大的關聯。

人物

川端康成筆下的人物從群體上考察,在小說中所形成的空間范圍較小,但就人物個體來說,所佔的空間范圍又很大。他的小說大都寫男女主人公的戀愛生活。他不太注意主人公的種種社會關系,因而與主人公相關的眾多人物都被作家藝術地簡化掉了,這樣,小說中往往形成幾個主要人物的活動,顯得筆墨洗練,人物性格、情感變化更豐富。

他的短篇名作《伊豆的舞女》寫一個20歲的高中生「我」感到人生孤寂,獨自去伊豆旅行,路上遇到一群巡迴演出的江湖藝人,便同他們結伴而行。他們心地善良,人情純朴,使「我」感到溫暖,「我」便與那個天真未鑿、爛漫可愛的小舞女之間隱然萌發一種初戀之情。四天後,同那班藝人分手時,「我」那郁結的情懷早已蘇解,在甜蜜愉快的感覺中,無端地灑下一把沁人心脾的淚水。小說對「我」的家庭情況及孤寂的因由未作過多的交待,對那班藝人情況也只是簡筆勾勒,而主要以含蓄的筆墨凸現了「我」與舞女的心理變化及情感交流過程,小說中的人物就是舞女與學生。《重逢》描繪一對情人在戰亂之後相逢,產生悲喜交集的復雜情感。《水月》寫一對新婚夫婦,丈夫被征入伍,戰後帶病復員,不久死去,妻子改嫁,但仍對前夫懷有眷戀之情。《名人》只有秀哉名人和大竹七段兩個人物,小說「雖然以觀戰記的寫實性,也寫了棋局的氣氛和環境,但主要是寫人、寫人生命運,而不是單單寫棋,他突出地展示了秀哉名人在對局過程中所表現的美好的心靈」。最典型的是小說《禽獸》,寫主人公被戀人拋棄,獨自和禽獸一起生活,通過細心的觀察,覺得它們並不薄情,對它們產生了愛,人物只有一個。代表作《雪國》雖然寫了島村、行男、駒子、葉子等一系列人物,但也沒把重點放在人物的社會關繫上。小說對島村原來生活的世界及有關人物只是側面提及,對駒子與葉子、駒子與行男、葉子與行男的關系也作了模糊處理,而把重點放在對駒子形象的刻畫上。這一點川端康成自己曾作過說明:「我認為與其以島村為中心把駒子和葉子放在兩邊,彷彿不如以駒子為中心把島村和葉子放在兩邊好。對處在兩邊的島村和葉子,我採用了不同的寫法,但哪個都沒寫明白。」這既體現了川端康成對人物群體空間處理的美學原則,又達到了含蓄豐厚的藝術效果,留下了令人深思的藝術空白。

總之,川端康成在他的一些主要作品中保持了一貫的抒情、孤獨與寂寞的格調。由於省去和簡化了與主人公相關的其他許多次要人物,便騰出了大量篇幅對主人公的心靈情感世界進行酣暢淋漓的表現。在川端康成筆下的戀人里,男主人公大都是憂郁型的,敏感、孤獨、感傷而略帶躁急,尤其是主人公處於情感危機和精神變異之中時,更顯出騷動不安的情緒,如《伊豆的舞女》中的「我」,《雪國》中的島村,《睡美人》中的江口由夫等。而他筆下的女主人公,如舞女、駒子、葉子、千重子、苗子等多是溫柔美麗、善良多情的,她們具有細膩的情感與自我犧牲的品格,有的甚至帶有日本古雅嫻靜的美態,作者往往在她們身上賦予一種理想化的色彩。

手法

語言

川端對於作品的文學語言,要求極為嚴格。據說他寫完一節之後,總要反復推敲琢磨,修改後往往刪去大半。因此,他的文章雖然頗為接近口頭語言,但讀來絲毫沒有啰嗦之感。用語簡明,描寫准確,這又同他對於自己所描寫的對象觀察細致,熟諳於心,有著重要的關系。

語言清新秀麗也是形成川端小說陰柔美的因素。由於受傳統美的熏陶,川端康成喜用纖柔、流暢、平易和優美的語言來描寫事件、人物、情緒和自然物象,加之他重視運用傳統藝術的表現手法,抒發人物內心深處那種纖柔的感情,從而形成了抒情化的散文化的風格,可以說,川端的每一部小說都堪稱是一首給人以美的享受的散文詩。

意象

川端小說中運用的意象有:鏡子、花、夢、雨、彩虹等,這些也是傳統作家和現代派作家們愛用的意象,但川端賦予了它們新的含義。

川端在小說中運用得最多的意象是「鏡子」。據說,日本人把鏡子當作一種「神器」放在家庭的神龕上,以靜觀自身。川端認為,鏡中的景物和人比現實的景物和人更美,文學就像鏡子一樣,作家要有這樣的感覺。因此,他在多部小說里描寫了鏡子和鏡中世界,最著名的要算《雪國》中的「暮景的鏡」和「白晝的鏡」,兩面鏡子和鏡中人物,象徵了作家要表達的超現實的虛幻美。短篇小說《水月》幾乎是通篇描寫了鏡子和鏡中世界。用者借女主人公的話說:「鏡中樹木的翠綠比實物更加青蔥可愛,,鏡中百合花的潔白比本身還要明麗動人」,顯然,川端想說明的是,比起現實世界來,鏡中世界才顯得更加美麗。然而,鏡中的世界無論如何美麗,但它畢竟是水中之月,鏡中之花,可以目睹,難以實求,這就象徵了美存在於無數的假象所造成的瞬間的幻覺之中。「鏡子」意象運用,非常形象地表達了川端小說的虛幻主題。

花,也是川端小說中一再重復的意象。現代英國小說家D·H·勞倫斯也喜愛用花作意象,他筆下的花寓意主要是與男女主人公的精神活動和愛情變異有關,而川端小說中的花則主要象徵女性美及人物的命運。試看川端在《我在美麗的日本》中贊嘆不絕的「藤花」的寓意:「我覺得這種珍奇的藤花象徵了平安朝的文化,藤花富有日本情調,且具有女性的優雅,試想在低垂的藤蔓上開著的花兒在微風中搖曳的姿態,是多麼纖細嬌弱,彬彬有

禮,脈脈含情」。所以川端在小說里描寫了各種形態、種種顏色的櫻花、胡枝子花等來象徵日本文化和女性美。比較突出的是《古都》中寄生在楓樹幹上的兩株紫花地丁是重復多次的意象,它象徵了千重子和苗子姐妹倆那種咫尺天涯,雖能相見,但卻始終難以團聚的命運。

雨,也是一種意象,《伊豆的舞女》中多次出現的「雨」象徵男女主人公纏綿的情思和純潔的心靈。《古都》中的「雨」則象徵千重子與苗子的手足情深。

此外,彩虹、火場、銀河、夢等也是具有象徵意義的意象。

精神分析法

川端文學的成功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一是傳統文化精神與現代意識的融合,表現了人文理想主義精神、現代人的理智和感覺,同時導入深層心理的分析,融會貫通日本式的寫實主義和東方式的精神主義。二是傳統的自然描寫與現代的心理刻畫的融合,運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和喬伊斯的意識流,深入挖掘人物的內心世界,又把自身與自然合一,把自然契入人物的意識流中,起到了「融合物我」的作用,從而表現了假託在自然之上的人物感情世界。三是傳統的工整性與意識流的飛躍性的融合,根據現代的深層心理學原理,擴大聯想與回憶的范圍,同時用傳統的堅實、嚴謹和工整的結構加以制約,使兩者保持和諧。這三者的融合使傳統更加深化,從而形成其文學的基本特徵。

意識流

川端康成在實際創作中存在著兩種不同的傾向。有的作品採用純新感覺派的寫法,極力強調主觀感覺,熱心追求新穎形式,另有一些作品卻沒有採用純新感覺派的寫法,主要使用樸素、簡潔的白描手法。20年代末期和30年代初期,他又被新心理方義和意識流小說所吸引,相繼寫出兩篇純屬模仿式的小說——《針與玻璃與霧》和《水晶幻想》;但後者中途輟筆,並且其後再也沒有寫過這類作品。由此可見,川端不滿足於單純模仿,不肯跟在別人後面亦步亦趨,決心另闢新徑。所謂新徑,就是將日本古典文學傳統和西方現代派方法有機地結合起來的道路。經過長期探索,他在這條路上取得了很大的進展,獲得了巨大的成功。

『叄』 三島由紀夫的作品集。

【作品列表】
名稱 寫作年代 英譯者, 年代
仮面の告白(Confessions of a Mask,假面的告白) 1948 Meredith Weatherby, 1958
愛の渇き(Thirst for Love,愛的渴望) 1950 Alfred H. Marks, 1969
禁色(Forbidden Colors,禁色) 1954 Alfred H. Marks, 1951-1953
潮騒(The Sound of Waves,潮騷) 1954 Meredith Weatherby, 1956
金閣寺(The Temple of the Golden Pavilion,金閣寺) 1956 Ivan Morris, 1959
鏡子の家(Kyoko's House,鏡子之家) 1959
宴のあと(After the Banquet) 1960 Donald Keene, 1963
午後の曳航(The Sailor Who Fell from Grace with the Sea,午後的曳航) 1963 John Nathan, 1965
サド侯爵夫人(Madame de Sade) 1965 Donald Keene, 1967
真夏の死(Death in Midsummer and other stories) 1966
わが友ヒットラー(My Friend Hitler and other plays) 1966 HiroakiSato,2002
太陽と鉄(Sun and Steel,太陽和鐵) 1970 John Bester
豊穣の海:(The Sea of Fertility tetralogy,豐饒之海) 1964-1970
之一: 春の雪(Spring Snow,春雪) 1966 Michael Gallagher, 1972
之二: 奔馬(Runaway Horses,奔馬) 1969 Michael Gallagher, 1973
之三: 暁の寺(The Temple of Dawn,曉寺) 1970 E. Dale Saunders and Cecilia S. Seigle, 1973
之四: 天人五衰(The Decay of the Angel,天人五衰) 1970 Edward Seidensticker, 1974
葉隠入門(The Way of the Samurai,葉隱入門) 1970 Kathryn Sparling, 1977
三熊野詣(Mode Acts of Worship) 1970 John Bester, 1995
絹と明察(Silk and Insight) 1970 Hiroaki Sato, 1998

『肆』 都德的小說創作多收入短篇小說集《》中

都德的小說創作多收入短篇小說集《月曜日故事集》中。
《月曜日故事集》是阿爾封斯·都德在1872年至1873年間創作的短篇小說集,於1873年出版。
都德在《月曜日故事集》中收錄的多篇小說,如《鏡子》,展現了深刻的時代背景和豐富的象徵意義。
《月曜日故事集》中的短篇小說《鏡子》講述了主人公克里奧爾小姑娘的故事,反映了普法戰爭後的現實揭露和戰爭的殘酷性。
都德的《月曜日故事集》中的短篇小說《鏡子》選自該短篇小說集的第三部分:心潮與回憶,揭示了戰爭對人們生活的影響。

熱點內容
小說何時霧散盡結局 發布:2025-04-22 15:54:19 瀏覽:487
網路小說主人翁吳東 發布:2025-04-22 15:45:11 瀏覽:839
重生嬌妻撩夫太忙小說 發布:2025-04-22 15:35:59 瀏覽:145
他來了請閉眼3小說結局 發布:2025-04-22 15:35:11 瀏覽:524
現代小說言情封面圖片無字 發布:2025-04-22 15:28:25 瀏覽:481
浩然短篇小說閱讀 發布:2025-04-22 15:26:56 瀏覽:791
重生斗羅大陸單女主的小說 發布:2025-04-22 15:25:59 瀏覽:262
好看的完結言情高幹小說 發布:2025-04-22 15:25:57 瀏覽:970
有沒有神仙在都市的小說 發布:2025-04-22 15:22:58 瀏覽:832
網游武俠小說張無忌 發布:2025-04-22 15:08:31 瀏覽: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