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短篇小說代表作
❶ 契訶夫《變色龍》賞析
《變色龍》是俄國作家契訶夫早期創作的一篇短篇小說。契訶夫在該作中栩栩如生地塑造了虛偽逢迎、見風使舵的巡警奧楚蔑洛夫,當他以為小狗是普通人家的狗時,就揚言要弄死它並懲罰其主人。
當他聽說狗主人是席加洛夫將軍時,一會兒額頭冒汗,一會兒又全身哆嗦。通過人物如同變色龍似的不斷變化態度的細節描寫,有力地嘲諷了沙皇專制制度下封建衛道士的卑躬屈膝的嘴臉。
巡邏中的督警奧楚蔑洛夫和隨從穿過集市廣場時,忽然聽見有人在尖聲大喊,於是他們朝喧鬧的人群走去。原來,金銀匠赫留金想用煙蒂去燙一隻無家的小狗的鼻子,卻被小狗咬了手指。
見來了督警,於是便向他告狀。一開始,督警奧楚蔑洛夫很是公正和嚴厲,「好的……是誰家的狗?我不會袖手不管。」大聲斥罵養狗的人,並要把小狗處死。
當聽到有人說這好像是日加洛夫將軍家的狗時,他立即改變態度,「莫非它夠得著你的手指頭?它一點點大,你卻是個彪形大漢!」並警告赫留金不要玩花樣,說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多次運用細節描寫,形象具體地凸顯了警察奧楚蔑洛夫的性格特徵。揭露了沙皇統治的社會黑暗。本文最突出的特點是對話描寫。它通過個性化的語言,鮮明地表現了人物的性格特徵,具有十分強烈的諷刺效果。
❷ 俄國著名短篇小說家偰契訶夫的主要代表作有
1. 短篇小說《變色龍》描繪了社會對個體的束縛與變形,展現了權力和威嚴對人性的扭曲。
2. 《胖子和瘦子》通過兩位主人公的鮮明對比,揭示了社會等級制度下人性的異化。
3. 《凡卡》(《萬卡》)講述了一個孤兒的生活遭遇,反映了19世紀俄國社會底層兒童的悲慘命運。
4. 《套中人》刻畫了一個被社會規范束縛的典型人物,暴露了當時社會的僵化與個人自由的缺失。
5. 《小公務員之死》諷刺了官僚體制中小人物的無力感和對權威的恐懼。
契訶夫的短篇小說涵蓋了廣泛的主題,從對社會現象的批判到對個體命運的關注,其作品以細膩的筆觸和深刻的洞察力著稱。他的中篇小說和劇本同樣展現了其對人物心理和社會現象的深刻理解,如《草原》中展現的農村生活,《第六病室》中對精神病院內部的描寫,以及《三姐妹》對俄羅斯鄉村生活的哀婉敘述。
契訶夫的作品不僅在當時具有強烈的社會批判意義,而且至今仍被廣泛閱讀,其對人性的深刻洞察和藝術上的成就使他成為俄國文學史上不可磨滅的作家。《海鷗》、《萬尼亞舅舅》和《櫻桃園》等劇本,則在戲劇領域內留下了深刻的印記,對後來的戲劇藝術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❸ 俄國著名短篇小說家偰契訶夫的主要代表作有
契訶夫的代表作: 短篇小說《變色龍》《胖子和瘦子》《凡卡》(《萬卡》)《套中人》《小公務員之死》等等。 契訶夫從1880年開始發表作品,一生中寫了七八百篇短篇小說,還寫了一些中篇小說和劇本。短篇小說如《凡卡》《普里希別葉夫中士》《一個官員的死》《變色龍》《哀傷》《苦惱》《乏味的故事》《決斗》《裝在套子里的人》《姚尼奇》《農民》《在峽谷里》等。中篇小說《草原》《第六病室》《未婚妻》等,劇本如《海鷗》《萬尼亞舅舅》《三姐妹》《櫻桃園》等。他常常通過一些日常平凡事物,描寫小市民,小官吏的自私、虛偽、庸俗的丑態,揭露腐朽反動的沙皇統治的罪惡,反映勞動人民的苦難生活。
❹ 屠格涅夫代表作有哪些
1、《木木》是俄國作家屠格涅夫創作的短篇小說,創作於1852年,由於遭到官方的查禁,它在1885年才得以發表在《現代人》 雜志上。
❺ 列夫托爾斯泰的代表作是什麼
列夫托爾斯泰的代表作是:《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復活》、《童年》、《哥薩克》等。
1、《戰爭與和平》
俄羅斯偉大作家列夫·托爾斯泰的《戰爭與和平》是世界文學史上一部不朽名著。小說最突出的藝術成就是那氣勢磅礴、宏大復雜的結構與嚴整有序的布局。
托爾斯泰以一天才之筆,游刃於戰爭與和平、心理與社會、歷史與哲學、婚姻與宗教之間,主次分明,匠心獨具。
小說《戰爭與和平》以庫拉金、羅斯托夫、鮑爾康斯基和別朱霍夫四大貴族家庭的生活為情節線索,氣勢磅礴地反映了十九世紀初到二十年托爾斯泰卷帙浩繁的長篇小說。
2、《安娜·卡列尼娜》
《安娜·卡列尼娜》是俄國作家列夫·托爾斯泰創作的長篇小說,也是其代表作品。作品講述了貴族婦女安娜追求愛情幸福,卻在卡列寧的虛偽、渥倫斯基的冷漠和自私面前碰得頭破血流。
最終落得卧軌自殺、陳屍車站的下場。庄園主列文反對土地私有制,抵制資本主義制度,同情貧苦農民,卻又無法擺脫貴族習氣而陷入無法解脫的矛盾之中。
矛盾的時期、矛盾的制度、矛盾的人物、矛盾的心理,使全書在矛盾的漩渦中顛簸。這部小說是新舊交替時期緊張惶恐的俄國社會的寫照。該書通過女主人公安娜的追求愛情悲劇。
和列文在農村面臨危機而進行的改革與探索這兩條線索,描繪了俄國從莫斯科到外省鄉村廣闊而豐富多彩的圖景,先後描寫了150多個人物,是一部社會網路全書式的作品。
3、《復活》
《復活》是俄國作家列夫·托爾斯泰創作的長篇小說,首次出版於1899年。該書取材於一件真實事件,主要描寫男主人公聶赫留朵夫引誘姑媽家女僕瑪絲洛娃,使她懷孕並被趕出家門。
後來,她淪為妓女,因被指控謀財害命而受審判。男主人公以陪審員的身份出庭,見到從前被他引誘的女人,深受良心譴責。他為她奔走伸冤,並請求同她結婚,以贖回自己的罪過。
上訴失敗後,他陪她流放西伯利亞。他的行為感動了她,使她重新愛他。但為了不損害他的名譽和地位,她最終沒有和他結婚而同一個革命者結為伉儷。
《復活》是托爾斯泰最後一部長篇小說,是作家一生探索和思想的總結,被譽為俄國批判現實主義發展的高峰。小說通過瑪絲洛娃的苦難遭遇和聶赫留朵夫的上訴經過。
廣泛而深刻地抨擊了法庭、監獄、官僚機關的腐敗、黑暗,揭露了封建統治階級驕奢淫逸的生活和反動官吏的殘暴昏庸、毫無人性,撕下了官辦教會的偽善面紗。
反映了農村的破產和農民的極端貧困,勾畫了一幅已經走到崩潰邊緣的農奴制俄國的社會圖畫。《復活》多次被中國教育部列為中學生推薦讀物。
4、《童年》
19世紀50年代,托爾斯泰在高加索入伍期間開始了文學創作。處女作《童年》(1852)通過對小主人公伊爾倩耶夫的單純而又富有詩意的內心世界的細致入微的描摹。
出色地表現了一個出身貴族家庭的、聰穎、敏感、感情熱烈,並愛作自我分析的兒童的精神成長過程。它與後來作家寫就的《少年》和《青年》構成了自傳三部曲。
5、《哥薩克》
俄羅斯作家列夫·尼古拉耶維奇·托爾斯泰創作的同名中篇小說(1853年~1863年),初次發表於1863年第1期《俄國導報》雜志。
小說描述貴族青年奧列寧厭棄上流社會的空虛和虛偽而來到高加索,在高加索奇偉的大自然和純朴的哥薩克中間,認識到幸福的真諦在於愛、自我犧牲和為別人而生活。
但他未能擺脫貴族的習性,這個理想以破滅告終。在這篇小說里,作者第一次尖銳地提出從自己的階級「出走」,跟貴族社會脫離關系的問題。
❻ 陀思妥耶夫斯基有哪些作品
代表作品 《罪與罰》、《卡拉馬佐夫兄弟》、《白痴》短篇小說 《九封信的故事》 《普羅哈爾欽先生》 《波爾祖科夫》 《脆弱的心》 《誠實的小偷 》 《聖誕晚會與婚禮》 《別人家的妻子和床底下的丈夫》 《白夜》 《小英雄》 《聖誕晚會上基督身旁的小男孩》 《拙劣的笑話》 《農夫馬列伊》 《百歲老大娘》 《性格溫和的女人》 《荒唐人的夢》 長篇小說 《被侮辱與被損害的人》
費奧多爾·米哈伊洛維奇·陀思妥耶夫斯基,俄國作家。
陀思妥耶夫斯基出生於小貴族家庭,童年在莫斯科和鄉間度過。1846年發表第一部長篇小說《窮人》,受到高度評價。1848年發表中篇小說《白夜》。1849年因參加反農奴制活動而被流放到西伯利亞,在此期間發表有長篇小說《被侮辱和被損害的》、《罪與罰》、《白痴》、《群魔》、《卡拉馬佐夫兄弟》等作品。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說戲劇性強,情節發展快,接踵而至的災難性事件往往伴隨著復雜激烈的心理斗爭和痛苦的精神危機,以此揭露出資產階級關系的紛繁復雜、矛盾重重和深刻的悲劇性。
人物經歷
1821年11月11日,陀思妥耶夫斯基出生在俄羅斯的一個醫生家庭,也是一個並不富裕的家庭,在七個孩子中排名老二。陀思妥耶夫斯基患有癲癇病,9歲首次發病,之後間或發作伴其一生。
1834年,陀思妥耶夫斯基進入莫斯科契爾馬克寄宿中學,畢業後入彼得堡軍事工程學校,在該校工程部制圖局工作。一年後,他自動離職,專門從事文學創作。
1837年,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媽媽死於肺結核,他和他弟弟被送入彼得堡軍事工程學校。1839年,陀思妥耶夫斯基在莫斯科當醫生的父親去世,死因不明。有人說是因為他醉後對農奴發脾氣,農奴被激怒將他制服,灌入伏特加直至他溺死。也有人認為是自然死亡,而臨近的地主為了把土地輕易拿到手而編了這個故事。
在彼得堡軍事工程學校期間,陀思妥耶夫斯基學習他於之不屑的數學。與此同時,他還涉獵了莎士比亞、帕斯卡爾、維克多·雨果等人的文學作品。在文學上涉獵頗廣的他考試成績優秀,於1841接受委任。同年完成深受德國浪漫主義詩人席勒影響的兩部浪漫主義劇作,《瑪麗·斯圖亞特》、《鮑里斯·戈東諾夫》,但均失散。
1842年,陀思妥耶夫斯基受命成為中尉,並在一年後從軍事工程學校畢業。1843年,他將巴爾扎克的小說《歐也妮·葛朗台》譯成俄文,但並沒有人因此而關注他。於是在1844年退伍後,陀思妥耶夫斯基開始了自己的寫作生涯。
陀思妥耶夫斯基於1840年代結識了涅克拉索夫,1845年,在涅克拉索夫的鼓勵下,陀思妥耶夫斯基寫出他的處女作——書信體短篇小說《窮人》。1846年1月《窮人》連載於期刊《彼得堡文集》上,廣獲好評。《窮人》的單行本在一年後正式出版,陀思妥耶夫斯基也在24歲時成為了文學界的名人。但是不久之後由於文學上的分歧,陀思妥耶夫斯基與涅克拉索夫、別林斯基決裂。
1847年,陀思妥耶夫斯基對空想社會主義感興趣,參加了彼得堡拉舍夫斯基小組的革命活動。同年果戈理發表《與友人書信選》,別林斯基撰寫《給果戈理的一封信》,對其觀點給予駁斥。陀思妥耶夫斯基非常喜歡別林斯基這篇文章,並尋找到手抄本在小組上朗讀。1849年4月23日,他因牽涉反對沙皇的革命活動而被捕,並於11月16日執行死刑。在行刑之前的一刻才改判成了流放西伯利亞。在西伯利亞,他的思想發生了巨變,同時癲癇症發作的也愈發頻繁。
1854年,陀思妥耶夫斯基被釋放,但是要求必須在西伯利亞服役。1858年他升為少尉,從此可以有自己的時間來思考與寫作。從假處決事件到西伯利亞服刑這十年時間是他人生重要的轉折點,他開始反省自己,篤信宗教。
1860年,陀思妥耶夫斯基返回聖彼得堡,次年發表了第一部長篇《被侮辱與被損害的》 。這部作品可以被看作是他前後期的過渡作品,既有前期的對社會苦難人民的描寫,又帶有後期的宗教與哲學探討 。這段時間他文學上有所進展,但生活卻連遭打擊。1864年他的妻子和兄長相繼逝世,他還需要照顧兄長的家人,這使得他瀕臨破產。他希望通過賭博來還清債務,卻欠下更多債,整個人陷入消沉之中。
為了躲避債主,他被迫到歐洲避債。 出版商答應給他預付款,但是要求他要在半年內寫一部長篇小說。陀思妥耶夫斯基當時正在寫《罪與罰》,沒有時間再寫一部,但是出於生計只得同意。1866年他的代表作《罪與罰》出版,為作者贏得了世界性的聲譽。同年,在朋友介紹下,他認識了速記學校的高材生安娜 ,兩人高效率的工作,一個月內完成了《賭徒》,於1867年出版。
1868年,陀思妥耶夫斯基完成了《白痴》 。這部小說中,拿破崙和1812年的衛國戰爭是重要的背景題材。
1872年,完成了《群魔》。1873年開始他創辦「作家日記」期刊,很受歡迎。1880年他發表了 《卡拉馬佐夫兄弟》,這是他後期最重要的作品。
1880年發表的《卡拉馬佐夫兄弟》(或譯《卡拉馬助夫兄弟們》),是作者哲學思考的總結。
1881年陀思妥耶夫斯基準備寫作《卡拉馬佐夫兄弟》第二部。2月9日他的筆筒掉到地上,滾到櫃子底下,他在搬櫃子過程中用力過大,結果導致血管破裂,當天去世,彌留前妻子為他朗誦聖經。葬於聖彼得堡。
人物評價
對我們這一時代的文學和文化能產生深遠影響的有兩個人,一個是存在主義的鼻祖克爾凱郭爾,另一個就是俄國的小說家陀斯妥耶夫斯基。(奧地利小說家茨威格評)
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人類靈魂的偉大審問者,他把小說中的男男女女,放在萬難忍受的境遇里,來試煉他們,不但剝去表面的潔白,拷問出藏在底下的罪惡,而且還有拷問出藏在那罪惡之下的真正潔白來。而且還不肯爽快地處死,竭力要放他們活得長久。(魯迅評)
讀者完全可以把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一些作品當成純粹小說、甚至是暢銷小說來讀。(中國社科院外文所研究員、中國俄羅斯文學研究會會長劉文飛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