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泊桑短篇小說集各篇的主人公
1. 莫泊桑的短篇小說集的主要內容,作者簡介
一、作品內容介紹
1、《騎馬》
《騎馬》的主人公埃克托爾是一個小職員,因為一樁額外的工作偶然得到了一筆特別酬勞費,於是就為全家組織了唯一的一次郊遊,准備像闊人一樣享受一番。
郊遊當天,妻子和孩子們坐著馬車,但他因一時虛榮和想出風頭的渴望,故意裝作會騎馬,結果在回程的路上非常尷尬地把一個老婦人撞傷。
而那個老婦人賴在醫院里不肯出來,聲稱從此喪失了勞動能力。這使他背上了擺脫不掉的負擔,被迫擔當起贍養老人終身的責任,弄得從此以後不得不精打細算地過更為艱苦的生活。
而這對於生活原本就不寬裕的家庭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
2、《我的叔叔於勒》
年輕時於勒大肆揮霍,人財兩空,被看成是流氓,落得掃地出門的地步。既至美洲,賺了小錢,兩年後又發了大財,成為大家的「福星」。
菲利普一家渴盼有錢的於勒歸來.二姐也因此找到了未婚夫,一家人都很高興,出國到哲爾賽島的旅行,他們在船上卻見到一個酷似於勒的窮苦的賣牡蠣的人。
菲利普先生在船長那裡得到了信息及驗證.不但發財的夢想化為烏有,進入上流社會的美夢成為泡影,眼下二女兒的婚事也岌岌可危。
最後全家不動聲色地改乘聖瑪洛船回來,以免再次碰上於勒回來吃他們。最後再也沒見過他。
3、《兩個朋友》
小說中,莫里索先生和索瓦什先生是最普通不過的法國人,他們曾經擁有愜意的生活,每到星期天,都要到瑪朗特島釣魚。
自從普魯士侵人以後,他們再也沒有釣魚的心情和興致,唯有憤怒、怨恨和無可奈何。
這一天,兩人聚在一起借酒澆愁。不一會兒,便都有了幾分醉意。酒壯人膽,迷濛中兩人有了釣魚去的想法。
偏巧,索瓦日認識駐守在哥隆布村的法國兵前哨團長,得到了一張通行證。於是他們進入了被放棄的哥隆布村,村子裡到處是荒涼和死寂,村對面駐扎著敵人。
面對荒廢的村莊和恐怖的環境,兩個朋友趕忙鑽進了蘆葦叢。
這時,他們的酒也醒了,這才意識到危險。可已經來了,望著身邊的湖水和水下的游魚,他們怎麼也耐不住釣欲,於是,架上魚竿釣了起來。
一條條魚釣上來了,一陣甜美的歡樂透過了他們的心田。這種被剝奪很久的歡樂,使他們忘記了周圍的一切。
突然間響起了炮聲,敵人用炮彈摧毀法國的村莊和建築。兩個朋友十分憤慨,譴責著法西斯的暴行。就在他們憤恨之極時,猛地聽到了腳步聲,回頭一看,4個敵人正端著槍走近他們。
「你們一定知道回去的口令,告訴我們就放了你們,否則,就別怪我們不客氣,聽到了沒有?」
兩個朋友臉色蒼白地站在普魯士軍官面前,他們誰也沒開口,只是一聲不響地站在那兒,望著祖國的山山水水。
敵軍官發出了命令,12名大兵托起了他們的槍。莫里索望著盛滿活魚的網袋,淚水盈眶,他結結巴巴地和自己的朋友索瓦什道別。槍聲過後,兩位朋友依偎在血泊之中。他們從容而光彩地走了。
4、《勛章到手了!》
全文共分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從開頭到「一陣敬佩聲浪中的星斗」,揭示薩克爾芒自幼就沉迷於勛章,他生活的全部內容,他人生的最高理想,就是要獲取勛章。
第二部分,從「他沒有,真糟糕!他沒有任何名義可以接受任何勛章」,到「招惹了圖書館員們的憎恨」,寫薩克爾芒找路子、攀要人,苦心鑽營,為撈取勛章而奔走。
第三部分,從「某天晚上,他在盧昂動了回家和妻子擁抱的念頭」,到全文結束,寫薩克爾芒的妻子成了要人的情婦,薩克爾芒也終於如願以償,獲得了勛章。
5、《珠寶》
中產階級賢淑的朗丹太太有兩種嗜好為丈夫所不滿,一是愛看戲,二是愛假珠寶。一個冬天的晚上她看戲回來受了凍,害了肺炎,一個星期後便去世了。
拙於理財的朗丹先生捉襟見肘,陷於窘困之中,情急之餘,打定主意變賣東西,換點法朗來過日子。
他首先想的是妻子的那些叫他生氣的假首飾,決定賣掉她似乎特別喜歡的那串大項鏈,因為那假東西做工還考究,估計可以值七八個法朗。
怎知假首飾拿到珠寶店估價,竟發現是真首飾,朗丹驚得愣住了。當他把首飾拿到另一家店時,店主認出這首飾是他們店裡賣出去的。
經過詢問,查帳簿,這是件真首飾確鑿無疑。朗丹先生驚訝得簡真要發瘋,以至於回家時幾次走錯路,最後竟昏倒在地。幸有過路人把他抬進葯房裡,醒後送他回家。
傷心、疲乏似一擊擊重錘,使他昏睡至第二天。他無法再工作,權衡再三,再度走入首飾店,賣了那串大項鏈。
並將妻子留下的珠寶(幾乎全都是這店賣出的)全部賣給這家店,辭了職並告訴科長,說他繼承了一筆三十萬法郎的遺產,同時向同事宣布他未來的計劃,晚上和幾個妓女混了一夜。
半年後他再婚,繼室是個淑德女人,但臭脾氣讓他苦不堪言。
6、《小酒桶》
該小說講述:女主人公是擁有一個農庄的瑪格盧瓦爾老婆婆,男主人公是一位被公認為詭計多端的客店老闆希科大叔。
希科老闆一直以來都垂涎瑪格盧瓦爾的這份產業,但在多次被瑪格盧瓦爾婆婆拒絕之後,希科老闆想了一個貌似友善卻陰險的方法:他們做了公證:希科每個月給老婆子五十塊埃居直到她死去,當然,瑪格盧瓦爾死後農庄就是他的了。
希科不斷地請曾經滴酒不沾的瑪格盧瓦爾喝酒,直至她飲酒成癮,經常喝得爛醉,最終在一個冬天,倒在雪地里醉死了,而希科老闆也終於如願以償了。
小說的結尾有一句值得我們深思的話,那是希科老闆說的: 「這個鄉下佬,她要是不貪杯,總還有十年好活吧」。
二、作者簡介
居伊·德·莫泊桑(Henri René Albert Guy de Maupassant,1850年8月5日—1893年7月6日),19世紀後半葉法國批判現實主義作家,與俄國契訶夫和美國歐·亨利並稱為「世界三大短篇小說巨匠」。
代表作品有《項鏈》、《漂亮朋友》、《羊脂球》和《我的叔叔於勒》等。
莫泊桑1850年出生於法國上諾曼府濱海塞納省的一個沒落貴族家庭。曾參加普法戰爭,此經歷成為他日後創作小說的一個重要主題。
他一生創作了六部長篇小說、三百五十九篇中短篇小說及三部游記,是法國文學史上短篇小說創作數量最大、成就最高的作家之一。
莫泊桑患有神經痛和強烈的偏頭痛,巨大的勞動強度,使他逐漸病入膏肓。直到1891年,他已不能再進行寫作。在遭受疾病殘酷的折磨之後,莫泊桑於1893年7月6日逝世,年僅43歲。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騎馬
網路——我的叔叔於勒
網路——兩個朋友
網路——勛章到手了
網路——珠寶
網路——小酒桶
2. 〈〈我的叔叔於勒》一文選自短篇小說集作者是誰代表作小說的主題揭露了什麼主人公
作者:莫泊桑
代表作:長篇有《一生》《俊友》(《漂亮朋友》)等;中短篇有《菲菲小姐》《項鏈》《我的叔叔於勒》《一個農庄女工的故事》、《戴麗葉春樓》、《瞎子》、《真實的故事》、《小狗皮埃羅》、《一個諾曼底佬》、《在鄉下》、《一次政變》、《繩子》、《老人》、《洗禮》、《窮鬼》、《小酒桶》、《歸來》。
揭露:這篇文章主要寫「我」一家人在去哲爾賽島途中,巧遇於勒經過,刻畫了菲利普夫婦在發現富於勒變成窮於勒的時候的不同表現和心理,通過菲利普夫婦對待於勒的不同態度揭示並諷刺了在階級社會中,人與人之間關系的疏遠情形。
主人公:菲利普夫婦和「我」。
3. 莫泊桑寫的《福樓拜家的星期天》里的四個主人公
福樓拜、屠格涅夫、都德、左拉、
屠格涅夫——睿智、深沉、平和、不乏激情盪漾。
都德——機智、善談、舉止活躍、性情活潑。
左拉——朴實、固執、聰慧、堅強、沉默寡言
┍肖像:藍色的大眼睛,古高盧鬥士式的大胡須
福樓拜┝語言:嗓音特別洪亮。……
┕行動:像親兄弟一樣地擁抱……
屠格涅夫┍肖像:白臉
┕語言:聲調\'輕弱並有點猶豫\'……
┍肖像:頭很小卻很漂亮……
都德┝語言:一來就談起巴黎的事情,……
┕行動:他習慣用手捋著自己的鬍子尖……
┍肖像:中等身材,微微發胖,……
左拉┝語言:他很少講話,……
┕行動:他爬了六層樓梯累得呼呼直喘……
福樓拜(1821-1880),法國作家,代表作有《包法利夫人》等。
屠格涅夫(18 1-1883),俄國作家,代表作有《父與子》等。
都德(1840-1897),法國作家,短篇小說代表作是《最後一課》。
左拉(1840-1902),法國小說家,代表作有《小酒店》等。
福 樓 拜
古高盧鬥士式的大鬍子,藍色的大眼睛。
他的聲音特別洪亮,彷彿吹響一把軍號。有時雄辯過人。他可以用一句很明了很深刻的話結束一場辯論。他的思想一下子飛躍過幾個世紀,並從中找出兩個類同的事實或兩段類似的格言,再加以比較。於是迸發出啟蒙的火花。
門鈴一響,立刻把紅紗毯蓋在辦公桌上。親自去開門。像親兄弟一樣擁抱屠格涅夫。從這個人面前走到那個人面前。把客人一個個地送到前廳,談話、握手、拍肩。
熱情奔放,容易激動,和藹可親,博學睿智
屠格涅夫
白皙的臉。
用一種輕輕的並有點猶豫的聲調慢慢地講。講無論什麼事都帶上非凡的魅力和極大的趣味。談話很少涉及瑣事,總是圍繞著文學史方面的事件。非常流利地翻譯一些歌德和普希金的詩句。
仰坐在一個沙發上。
懷有狂熱的理想,醉心文學事業,博學多識
都 德
他的頭很小卻很漂亮,烏木色的濃密卷發從頭上一直披到肩上,和捲曲的胡須連成一片。他的眼睛像切開的長縫,眯縫著,卻從中射出一道墨一樣的黑光。也許是由於過度近視,他的眼光有時很模糊。
一來就談巴黎的事情,講敘著這個貪圖享受、尋歡作樂並十分活躍和愉快的巴黎。只用幾句話,就勾畫出某人滑稽的輪廓。他用他那獨特的、具有南方風味和吸引人的諷刺口吻談論著一切事物和一切人。
他習慣用手捋著自己的鬍子尖。他舉止活躍,手勢生動,具有一切南方人的特徵。
生性活躍,健談,厭惡腐朽的生活方式。
左 拉
中等身材,微微發胖。有一個朴實但很固執的面龐。他的頭顱不漂亮,但表現出聰慧和堅強的性格。他那很發達的腦門上豎立著很短的頭發,直挺挺的鼻子像是被人很突然地在那長滿濃密鬍子的嘴上一刀切斷了。這張肥胖但很堅毅的臉的下半部都覆蓋著修得很短的胡須,黑色的眼睛雖然近視,但透著探求的十分尖銳的目光。他的微笑總使人感到帶點嘲諷,他那很特別的唇溝使上唇高高地翹起,又顯得十分滑稽和戲謔。
很少講話。發出幾聲:「可是……可是……」當福樓拜的激情沖動過去之後,他就又不慌不忙地開始討論,聲音總是很平靜,句子也很溫和。
爬六層樓,累得呼呼直喘。一進來就歪在一個沙發上。開始從大家的臉上尋找談話的氣氛和觀察每人的精神狀態。總是歪坐著,壓著一條腿,用手抓著自己的腳踝,很細心地聽大家講。
溫和,寡言,堅毅,聰慧
4. 莫泊桑簡介-人物
居伊·德·莫泊桑(Henri René Albert Guy de Maupassant,1850年8月5日—1893年7月6日),19世紀後半葉法國批判現實主義作家,與俄國契訶夫和美國歐·亨利並稱為「世界三大短篇小說巨匠」。代表作品有《項鏈》、《羊脂球》和《我的叔叔於勒》等。
莫泊桑1850年出生於法國上諾曼府濱海塞納省的一個沒落貴族家庭。曾參加普法戰爭,且此經歷成鄭團為他日後創作的重要主題。他一生創作了六部長篇小說、三百五十九篇中短篇小說及三部游記,是法國文穗宏學史上短篇小說創作數量最大、成就最高的作家。莫泊桑犯有神經痛和強烈的偏頭痛,巨大的勞動強度莫泊桑簡介,使他逐漸病入膏肓。直到1891年,他已不能再進行寫作,在遭受疾病殘酷的折磨之後,在1893年7月6日逝世,年僅43歲。
人物簡介:
1850年8月5日,莫泊桑出生於諾曼底米洛美尼爾城堡的一個小貴族家庭。父親名叫居斯塔夫·德·莫泊桑。母親名叫洛爾·勒·普瓦特溫。1851年8月17日,在教堂接受洗禮。
1854年全家定居於塞納河濱海省格蘭維爾一伊莫維爾庄園中。這個庄園為莫泊桑後來寫的小說《一生》提供了背景。1859年全家離開諾曼底前往巴黎謀生。10月莫泊桑進入拿破崙公學讀書。
1860年夏季,母親攜二子回到諾曼底埃特爾塔的維爾基別墅居住。年底,莫泊桑離開拿破崙公學;父母因感情不和而協議分居。1861—1862年 埃特爾塔教區的歐布爾教士為莫泊桑兩兄弟擔任家教。
1863年,進入伊夫托修道院辦的學校六年級讀書,開始創作第一部詩集。1866年暑假中搭救了溺水的英國詩人、文學批評家斯文伯恩,受到對方的熱情款待。
1868年,由於寫了一首有蔑視教會的詩被教會學校開除。在母親輔導下讀完高中二年課程,10月進入魯昂中學。在創作上開始受到詩人路易·布耶和小說家福樓拜的栽培。
1869年7月27日通過中學畢業會考並獲得克安大學文學學士。10月赴巴黎喊族橘攻讀法律專業,受叔本華的哲學思想影響頗深。
1870年7月普法戰爭爆發,應征入伍。在戰爭中的經歷成了他日後寫作的重要素材。1871年9月退伍復員。
1872年3月進入海軍部工作。10月被任命為殖民地管理處的臨時雇員,但沒有薪水。工作之餘繼續學習法律。1873年2月正式領薪水,開始了公務員生涯。在福樓拜的指導下開始學習小說創作。
1874年冬季在福樓拜寓所結識了屠格涅夫、都德、左拉、龔古爾等作家。
1875年創作歷史詩劇《呂納伯爵夫人的背叛》。4月在一群朋友中不公開上演黃色滑稽劇《玫瑰花瓣·土耳其人之家》。短篇恐怖小說《剝皮的手》在《洛林季風橋年鑒》上發表,莫泊桑署名為約瑟夫·普律尼埃。
1876年3月在《文學共和國》上以居伊·德·華勒蒙的筆名發表詩歌《水邊》。10月到法國南部訴安蒂伯居住。完成獨幕詩劇《排演》。結識阿萊克斯、瑟阿爾、厄尼克、於斯曼等青年作家,以左拉為偶像經常出人巴黎郊區左拉的梅塘別墅聚會,號稱「梅塘集團」。開始出現脫發症。
1877年2月完成劇本《魯恩伯爵夫人的背叛》。4月16日與阿萊克斯、瑟阿爾、厄尼克、於斯曼等青年作家在特拉普飯店舉辦自然主義作家晚宴,左拉、福樓拜、龔古爾等作家出席。這次聚餐成了自然主義誕生的標志。5月《玫瑰花瓣·土耳其人之家》在貝克劇場上演。8月被醫生診斷患有惡疾,經海軍部准假,赴瑞士洛埃施進行溫泉治療。12月打算寫小說《一生》。
1878年1月完成對劇本《魯恩伯爵夫人的背叛》的修改,但該劇未能上演。1879年2月1日到公共教育部任職。2月19日劇本《舊日的故事》在巴朗德劇院首演。3月10日劇本《舊日的故事》出版。夏季,「梅塘集團」6位作家約定以普法戰爭為背景,各自創作一篇小說,並以《梅塘之夜》為總題名合集出版。同年莫泊桑被授予學術界獎章。10月28日在《文學共和國》上發表文章《居斯塔夫·福樓拜》。12月在《現代與自然主義者雜志》上發表詩歌《一位少女》(即1876年發表的《水邊》),埃塘泊法庭認為該詩有傷風化,傳令莫泊桑出庭,福樓拜出面干預並勸告莫泊桑。
1880年2月14日到埃塘泊法庭候審,總檢察長寫信給法蘭西檢察官,依法提出免予起訴的命令。4月17日小說合集《梅塘之夜》出版,莫泊桑的短篇小說《羊脂球》轟動文壇。幾天後其詩集也相繼出版。5月30日中篇小說《一個巴黎市民的星期天》開始在《高盧人報》上連載。6月1日教育部准許莫泊桑六個月假期,莫泊桑赴科西嘉旅行,寫成短篇小說《科西嘉的強盜》,莫泊桑從此離職成為專職作家。8月結識克蕾芒絲女士。
1881年從克勞札勒街搬至巴蒂涅奧勒地區的都隆街83號居住。5月小說集《泰利埃妓館》出版,《一個農場女傭的故事》、《一家人》等8篇中短篇小說問世。7—9月,作為《高盧人報》特派記者赴北非阿爾及利亞等地參觀訪問。從這年開始,長期為《吉爾·布拉斯報》等多種報刊撰稿,直至1891年。
1882年5月小說集《菲菲小姐》出版,《女瘋子》、《一個諾曼底佬》、《皮埃羅》等短篇小說問世。夏天到布列塔尼旅行。1883年2月27日與約瑟芬·利澤爾曼的私生子在巴黎出生。3月在《當代名流》上發表研究左拉的文章。4月第一部長篇小說《一生》出版。小說集《菲菲小姐》(增訂版)、《山鵬的故事》、《月光》等先後出版莫泊桑簡介,《騎馬》、《我的叔叔於勒》、《兩個朋友》、《米隆老爹》、《勛章到手了!》、《珠寶》、《繩子》等短篇問世。這年莫泊桑遭受眼疾、偏頭痛、神經痛等多種疾病的折磨。
1884年離開都隆街到蒙夏寧居住。相繼出版游記《陽光下》,小說集《哈麗特小姐》和《隆多麗姊妹》,《項鏈》、《傘》、《幸福》、《遺產》、《衣櫥》、《小酒桶》、《俘虜》、《散步》、《索瓦熱老婆婆》等多部短篇小說問世。
1885年3月小說集《白天與夜晚的故事》出版。4月長篇小說《漂亮朋友》開始在《吉爾·布拉斯報》上連載。4—6月與畫家熱爾韋等人出遊義大利西西里等地,購買遊艇並命名為「漂亮朋友」號。5月長篇小說《漂亮朋友》單行本出版。12月小說集《帕朗先生》出版。
1886年1月小說集《圖瓦》出版。5月小說集《小羅克》出版。12月下旬長篇小說《溫泉》開始在《吉爾·布拉斯報》上連載。年底,應羅思柴爾德男爵邀請,訪問英國。
1887年1月長篇小說《溫泉》出版。5月小說集《奧爾拉》出版。夏天到倫敦、牛津等地游覽。9月撰寫論文《小說研究》和長篇小說《兩兄弟》的部分。10月至次年1月前往北非旅行。
1888年 1月《小說研究》在《費加羅報》的文藝副刊上發表,長篇小說《兩兄弟》出版。同年出版《在水上》、《於松夫人的薔薇》。ll—12月乘「漂亮朋友」號遊艇出遊,途經熱那亞、那不勒斯、阿爾及利亞、突尼西亞等地。
1889年2月小說集《左手》出版。5月長篇小說《如死一般強》出版。8月艾爾維精神病發作,莫泊桑將其送往醫院治療。9—10月乘「漂亮朋友」號遊艇再次出遊,訪問突尼西亞、義大利。論文《十九世紀小說發展》在1899年《博覽》雜志上發表。這年莫泊桑身體狀況每況愈下,出現嚴重的幻覺現象。
1890年3月游記《漂泊的日子》出版。4月短篇小說集《無益的美》出版。6月長篇小說《我們的心靈》出版。由於病情日益惡化,原定本年度出訪西班牙與埃及的計劃被迫取消,但年內多次接待一位神秘的「穿灰衣的女人」。性格變壞,經常發脾氣.與維克多·雨果大道的新居的房主打官司,借口是房子太吵鬧。
1891年3月與人合寫的三幕劇《穆索特》在吉姆納斯劇場首演成功。6月到狄沃納、香泊勒等地溫泉治療。12月身體各部位劇烈疼痛,難以忍受,幾乎到了要瘋狂的地步。聖誕節前與他巴黎的兩位女友瑪麗·卜納、阿爾伯·卡安到聖一瑪格麗特島過節。
1892年新年元旦,莫泊桑在尼斯母親家用晚餐。1月2日深夜試圖割斷喉嚨自殺。1月8日作為精神病人被送進巴黎帕西醫院就治。
1893年7月6日因精神病嚴重發作,與世長辭。7月8日其遺體被埋葬在巴黎蒙巴納斯公墓的第二十六區。
個人生活
家庭
莫泊桑出生於法國西北部諾曼底省狄埃卜城附近一個沒落的貴族家庭。他的祖輩都是貴族,但到他父親這一代時沒落了。父親做了交易所的經紀人。他的母親出身書香門第,愛好文學,經常對文學作品發表評論,見解獨特。莫泊桑出生不久,他的父母由於經常鬧矛盾分居了,他和母親住在海邊的一棟別墅里。幼年時的莫泊桑喜歡在蘋果園里玩耍,在草原觀看打獵,喜歡和農民、漁夫、船夫、獵人在一起聊天、幹活。這些經歷使莫泊桑從小就熟悉了農村生活。從童年時代起,母親就培養他寫詩,到兒子成為作家時,她仍然是莫泊桑的文學顧問、批評者和助手,所以他的母親是他走上文學創作道路的第一位老師。
婚戀
莫泊桑終生未娶,有三個私生子,只供養不承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