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短篇小說朗讀
A. 優美的短篇文章(朗讀用)
人生!
人生的道路雖然漫長,但緊要處常常只有幾步,特別是當人年輕的時候。
沒有一個人的生活道路是筆直的, 沒有岔道的,有些岔道口,譬如政治上的岔道口、事業上的岔道口、個人生活上的岔道口,你走錯一步,可以影響人生的一個時期,也可以影響一生。
摘抄《創業史》,1975年10月24日
生命!
人最寶貴的東西是生命。這生命,人只能得到一次。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當回憶往事的時候,他不至於因為虛度年華而痛悔,也不至於因為過去的碌碌無為而羞愧,在臨死的時候,他能夠說:「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巳經獻給了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人類的解放而斗爭。」
摘抄《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作者:尼古拉*阿列克塞耶維奇*奧斯特洛夫斯基。1976年12月30日
我的「自白書」
任腳下響著沉重的鐵鐐,
任你把皮鞭舉得高高,
我不需要什麼「自白」,
哪怕胸口對著帶血的刺刀!
人,不能低下高貴的頭,
只有怕死鬼才乞求「自由」;
毒刑拷打算得了什麼?
死亡也無法叫我開口!
對著死亡我放聲大笑,
魔鬼的宮殿在笑聲中動搖;
這就是我——一個共產黨員的「自由」,
高唱凱歌埋葬蔣家王朝!
摘抄《紅岩》,1976年12月2日
理想!
這點,我完全可以奉告。我從一個普通的工人,受盡了舊社會的折磨、迫害,終於選擇了革命的道路,變成使反動派害怕的人,回憶走過的道路,我感到自豪。我巳看見了無產階級在中國的勝利,我感到滿足。風卷殘雲般的革命浪潮,證明了我個人的理想和全國人民的要求完全相同,我感到無窮的力量。人生自古誰無死?可是一個人的生命和無產階級永葆青春的革命事業聯系在一起,那是無尚的光榮!這就是我此時此地的心情。
摘抄《紅岩》,1976年12月2日
凝想!
你知道我那時的痛苦心情,你知道我寫小說,而且你自己也受了我的影響動手寫起來你的自傳式的小說來,你知道我從沒有一個時候完全絕望,我從沒有一個時候失去我的對光明的信仰。
心啊,不要只是這樣的痛罷,給我以片刻的安靜,縱然是片刻的安靜,也可以安舒我的疲倦和心靈。
我要力量,我要力量來繼續奮斗。現在不到撒手放棄一切的時候。我還有眼淚、還有血。讓我活下去罷,不是為了生活,是為了工作。
不要讓霧迷住我的眼睛,我的路是不會走錯的。我為了它而生活,而且我要繼續走我的路。
心啊,不要痛了。給我以力量,給我以力量來戰勝一切困難,使我站起來,永遠站起來......。
一個人對自己是沒有欺騙、沒有寬恕的。讓我再來打開我的靈魂的一隅罷。在夜裡,我常常躺在床上不能夠閉上眼睛,沒有別的聲音和景象來打擾我。一切人世的榮辱、毀譽都遠遠地消失了。那時候我就來做我自己的裁判官,嚴勵地批判我的過去的生活。
摘抄《愛情的三步曲》,作者:巴金。1977年8月6日
市燴頌
不要追求、不要議論;尋找的是瘋狂、講理的是蠢笨。晚上的夢好醫治白天的傷痕,而明天要來的讓它就成。活著就得會過活,驚慌、悲哀和快樂。願意些什麼?後悔些什麼?活過了一天——阿迷陀佛!
作者:高爾基。1977年8月10日
豪言壯語
活著為革命,生命值千金;活著為個人,不如一根針。是針還是金,行動作結論。
對待困難的回答是戰斗;
對待戰斗的回答是勝利;
對待勝利的回答是謙遜。
要想成駿馬,就要敢於在叢山峻嶺中賓士;
要想成雄鷹,就要敢於在暴風雨中展翅;
要想成蛟龍,就要敢於在驚濤駭浪中遨遊。要想成真正的革命戰士,就要敢於在艱苦的環境中鍛煉。
摘抄遼報1978年5月4日馬曉春輯錄整理
拔才論
夫有德有才者惜才,有德無才者容才;無德有才者忌才,無德無才者毀才。嘆今惜才容才者少,忌才毀才者多。故天下有才正直之士,不能行其志展其才,阿諛奉承之徒反能青雲直上矣......。
B. 奶奶的星星全文(朗讀者)
《奶奶的星星》是史鐵生的一篇小散文,在朗讀者的舞台上被徐靜蕾朗讀,下面是全文,歡迎閱讀。
奶奶的星星
文/史鐵生
世界給我的第一個記憶是,我躺在奶奶的懷里,拚命地哭,打著挺兒,也不知道是為什麼,哭得好傷心。窗外的山牆上剝落了一塊灰皮,形狀像一個難看的老頭兒。奶奶摟著我,拍著我,「噢、噢」地哼著。我倒覺得委屈起來。「你聽!」奶奶忽然說,「你快聽,聽見了嗎?」我愣愣地聽,不哭了。我聽見了一種美妙的聲音,飄飄的、緩緩的……是鴿哨兒?是秋風?是落葉劃過屋檐?或者,只是奶奶在輕輕地哼唱。直到現在,我還是說不清楚。
「噢噢,睡覺吧,猴子來了我打它……」那是奶奶的催眠曲。屋頂上有一片晃動的光影,是盆里的水反射出來的。光影也那麼飄飄的、緩緩的,變成和平的夢境。我在奶奶的懷里安穩地睡熟……
我是奶奶帶大的。有很多人當著奶奶的面對我說,是奶奶把我帶大的,長大了不要忘了奶奶喲!那時候的我懂些事了,趴在奶奶的膝頭,用小眼睛瞪那些說話的人,心想:「瞧你們那討厭樣兒吧。」翻譯成孩子還不能掌握的語言,意思大概是:「這話用你們說嗎?」
奶奶緊緊地把我摟在懷里,笑著說:「等不到那會兒!」那神情彷彿已經很滿足了。
「等不到哪會兒?」我問。
「等不到你孝敬奶奶一把鐵蠶豆。」
我不停地笑,我知道她不會那麼想的。不過我總想不好,等我掙了錢給她買什麼。爸爸、大伯、叔叔給她買什麼,她總是說:「用不著花那麼多錢買這個。」
奶奶最喜歡的是我給她踩腰、踩背。一到晚上,她常常腰疼、背疼,就叫我站到她的身上,來來回回地踩。她趴在床上「哎喲哎喲」的,還一個勁地誇我:「小腳丫踩上去,軟軟的,真好受!」我可是最不喜歡干這個的,踩來踩去,總也踩不到盡頭。
「行了吧?」我問。
「再踩兩趟。」奶奶說。
我大跨步地踩了個來回,問:「行了吧?」
「唉,行了。」
聽到這話,我趕快下地,穿鞋,逃跑……
於是,我說:「長大了我還給你踩腰。」
「喲,那還不把我踩死?」
過了一會兒,我又問:「你為什麼等不到那會兒呀?」
「老了,還不死?」
「死了就怎麼了?」
「那你就再也找不著奶奶了。」
我不嚷了,也不問了,老老實實地依在奶奶的懷里。那是世界給我的第一個可怕的印象。
一個冬天的下午,一覺醒來,不見了奶奶,我趴著窗檯喊她。窗外是風和雪。
「奶奶出門了,去看姨奶奶。」我不信,奶奶去姨奶奶家總是帶著我的;我整整哭了一個下午,媽媽、爸爸、鄰居們誰也哄不住,直到晚上奶奶出人意料地回來了。這事大概沒人記得住,也沒人知道我那時想到了什麼。小時候,奶奶嚇唬我的最好辦法,就是說:「再不聽話,奶奶就死了!」
夏夜,滿天星斗。奶奶講的故事與眾不同,她不是說地上死一個人,天上就少了一顆星,而是說,地上死一個人,天上就又多了一顆星。
「怎麼呢?」
「人死了,就變成一顆星。」
「為什麼要變成星星呀?」
「給走夜道兒的人照亮兒……」
我們坐在庭院里,草茉莉都開了,各種顏色的小喇叭,掐一朵放在嘴上吹,有時候能吹響。奶奶用大芭蕉扇給我趕蚊子。涼涼的風,藍藍的天,閃閃的星星,永遠留在我的記憶里。
那時候,我還不懂得問,是不是每個人死了都可以變成星星,都能給活著的人把路照亮。
如今,奶奶已經死了好多年。她帶大的孫子忘不了她。盡管我現在想起她講的故事,知道那是神話,但在夏天的晚上,我時常還像孩子那樣,仰著臉,猜想哪一顆星是奶奶……我慢慢地回想奶奶講過的那個神話。我相信,每一個活過的人,都能給後人的路上添一絲光亮。也許是一顆巨星,也許是一把火炬,也許只是一支含淚的蠟燭……
作家名片: 史鐵生,1951年出生於北京,1967年畢業於清華大學附屬中學,1969年去延安一帶插隊,因雙腿癱瘓於1972年回到北京,後來又患尿毒症,靠透析維持生命。史鐵生創作的多篇文章被選入中小學語文教材。2010年12月31日凌晨3點46分,史鐵生因突發腦溢血逝世。
感悟親情,品味人性
——史鐵生《奶奶的星星》賞析
《奶奶的星星》這篇小說是史鐵生初期的佳作,充滿著人情人性的色彩,是一個人對親人的深情懷念。小說用的卻是散文化的筆法和第一人稱的敘述方式,蘊涵了真實的情感力量。
《奶奶的星星》之所以榮獲1984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是因為這篇作品風格清新、溫馨,富有哲理和幽默感,在真實反映生活的基礎上吸收了現代小說的表現技巧。
其散文化的筆法,具體表現在:
第一、散文化標題
標題「奶奶的星星」點明寫作對象的特點和多層含義,蘊含了奶奶的美德和奶奶在「我」心中的地位,寄託了「我」對奶奶的敬仰與懷念之情。極富詩意,意蘊豐贍,意向朦朧,引人入勝。
第二、散文化的線索
以第一人稱「我」的成長為線索,敘述了「我」孩提時代與奶奶一起生活的片段,表達出「我」與奶奶之間深厚的感情,從中刻畫了奶奶淳樸、善良、樂於奉獻的高大形象,讓讀者與「我」感同身受,令人敬仰與懷念。所選素材寄託了作者對「溫暖和愛」的渴望。
第三、散文化的表達
小說採用了多種表達方式。如「心想:『瞧你們那討厭樣兒吧。』翻譯成孩子還不能掌握的語言,意思大概是:『這話用你們說嗎』」一句是解釋說明,突出了兒時 「我」的聰穎與淘氣。又如「我相信,每一個活過的人,都能給後人的路上添一絲光亮。也許是一顆巨星,也許是一把火炬,也許只是一支含淚的蠟燭……」一句是議論抒情,多側面烘託了奶奶樂於奉獻的精神。
第四、散文化的情境
對奶奶這個人物,小說沒有精雕細刻的描寫,而是通過情境創造,從側面表現奶奶淳樸、善良及其樂於奉獻的精神。如「我們坐在庭院里,草茉莉都開了,各種顏色的小喇叭,掐一朵放在嘴上吹,有時候能吹響。奶奶用大芭蕉扇給我趕蚊子。涼涼的風,藍藍的天,閃閃的星星,永遠留在我的記憶里」這一情境,營造了一個甜適、溫馨而美好的環境氣氛,表達出奶奶對「我」的.關愛以及祖孫之間深厚的感情,從而增強故事的真實性,深深地感染了讀者。
又如「一到晚上,她常常腰疼、背疼,就叫我站到她的身上,來來回回地踩。她趴在床上『哎喲哎喲』的,還一個勁地誇我:『小腳丫踩上去,軟軟的,真好受』」這一情境,渲染了一個快樂、幸福而和諧的環境氛圍,蘊涵了奶奶淳樸、善良的性格特徵,給了讀者特別深刻的印象。
第五、散文化敘述
敘述的托物言志,表現在作者對「溫暖和愛」的渴望。如「奶奶摟著我,拍著我,「噢、噢」地哼著。我倒覺得委屈起來。『你聽!』奶奶忽然說,『你快聽,聽見了嗎?』我愣愣地聽,不哭了。我聽見了一種美妙的聲音,飄飄的、緩緩的……是鴿哨兒?是秋風?是落葉劃過屋檐?或者,只是奶奶在輕輕地哼唱」的敘述,就是一種渴望「溫暖和愛」的真實寫照。
這種渴望還表現在「我躺在奶奶的懷里,拚命地哭……」、「我在奶奶的懷里安穩地睡熟……」、「奶奶緊緊地把我摟在懷里」、「老老實實地依在奶奶的懷里」,這種溫情的句子如此反復出現,也足見作者是在通過「我」寄託他對愛的強烈願望。
第六、散文化的語言
語言是小說審美形態的重要表徵。而史鐵生《奶奶的星星》的語言是智性的。上例中「我聽見了一種美妙的聲音,飄飄的、緩緩的……是鴿哨兒?是秋風?是落葉劃過屋檐?或者,只是奶奶在輕輕地哼唱」這一段語言,虛實結合,運用排比反詰的修辭方法,把讀者帶進了一個美妙的童話世界。又如「我相信,每一個活過的人,都能給後人的路上添一絲光亮。也許是一顆巨星,也許是一把火炬,也許只是一支含淚的蠟燭…… 」一句運用博喻,強化了意象的狀態、特徵,使讀者獲得更為真切的哲理感受。再如「『唉,行了。』聽到這話,我趕快下地,穿鞋,逃跑…… 於是,我說:『長大了我還給你踩腰。』『喲,那還不把我踩死?」一組對話,幽默風趣,祖孫之間的脈脈溫情,溢於言表。
C. 好聽的有聲小說有哪些
我本人一直在聽書,推薦幾本我自己喜歡的有聲小說有周浩輝的死亡通知單三部曲《斗破蒼穹》《救贖》《離別曲》紫金陳的高智商犯罪系列、謀殺官員系列、《長夜難眠》(刑偵推理)
天下霸唱的鬼吹燈《精絕古城》《龍嶺迷窟》共8部推薦1~2部後面的太誇張不喜歡(盜墓)
蕭鼎的《誅仙》(玄幻)
庚新的《惡漢》(穿越三國)
z大的《無限恐怖》(無限流開山之作)
靜官的《獸血沸騰》(穿越、魔幻)
還有挺多的一下子想不起來,這些小說都比較好找隨便下個聽書的app基本上都能找得到
D. 有沒有喜馬拉雅的有聲讀物推薦
疫情期間在喜馬拉雅聽了很多有聲讀物,發現耐聽的作品,和主播本人的專業能力有很大關系。一能產生一種韻律,有高潮迭起,有悲嘆不已,主播將自己的情感也孕育其中。
如王更新的《明朝那些事兒》二能多角色配音,老少年幼,皆能駕馭。如楊晨、張震主播版本的路遙《人生》 一種侃侃主播版本:余華的《活著》如「譯文有聲」的《小婦人》 講述的是四位姐妹經歷的不同人生。
「曬月水妖」小姐姐一人分飾多角,一開始真的震驚了,這是一個人配的音嗎?(另,小姐姐配音的《傲慢與偏見》也很不錯~)若想尋找些輕松向的,推薦些短篇作品:我是芝麻君《牧羊少年奇幻之旅》少年跟隨自己的內心尋找寶藏之旅,也是科比曾送給詹姆斯一本書籍。
雲天河《醒來覺得甚是愛你》作者是莎士比亞全集的中文譯者朱生豪,這本書是他與自己愛人的往來書信,信中的俏皮可愛和滿滿的文藝氣息,經常聽著聽著就不由笑了起來,每一段都可以單獨聽。雲天河《小王子》哈哈這本就不多介紹啦~幾個小時就能聽完,人生的每個階段聽都會有不一樣的感悟。
譯文有聲《銀河鐵道之夜》宮澤賢治的童話世界,這里的童話不是那麼美好,反倒反映了社會上很多現實和殘酷的一面,但至少大多數的故事,都有一個還不錯的結局。猴兒登的新賬號《山茶文具店》文具店店主從事代筆寫信的工作,於是會有很多人來述說自己的故事,但自己又很難下筆,於是店主會根據來訪人,從選擇合適的筆、紙、墨開始,寫下一封封信。怎樣的筆和墨更容易抒發怎樣的情感,用怎樣的文字去寫一封富有深情的信,每封信背後都有一個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