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情外文短篇小說
⑴ 泰戈爾愛情詩精選的短篇小說
短篇小說是泰戈爾整個著作中極為重要的一部分,成就非常突出。正如孟加拉學者阿本·卡塞姆·喬杜里所說:「短篇小說是泰戈爾的第二個主要成就,僅次於詩歌。」1
短篇小說一直是泰戈爾最喜愛的文學體裁之一。16歲時,他就發表了第一篇短篇小說《女乞丐》。上個世紀90年代創作了大量優秀的短篇小說。這種興致經久不衰,直到他生命的最後幾周。60餘年他創作了90餘篇短篇小說(約百萬字)。這在短篇小說體裁剛在孟加拉文學中誕生的年代,不能不算是驚人的成果。從效果方面來看,現實主義的短篇小說,與浪漫主義的詩歌一樣,都是最受讀者歡迎的篇章。
1 阿本·卡塞姆·喬社裡《泰戈爾小說集》(AbunKasemCaudhuri,《Rabi-ndranatherGalpaguccha》)達卡,孟加拉文版,前言部分。
泰戈爾是孟加拉文學以及印度文學現實主義短篇小說的開拓者。印度古典梵文文學極為發達,孟加拉民間文學也絢麗多姿。就散文文學而言,雖不乏引人入勝的民間故事、寓言、傳說、神話等等,但卻沒有現實主義的短篇小說。而中、長篇小說領域也還是19世紀中葉由泰戈爾前輩文豪般吉姆·錢德拉·查托帕代(查特吉)①等人所開拓。在泰翁大量創作短篇小說之前,這一體裁在孟加拉文學中還處於朦朧狀態。凱特羅·古普塔在《孟加拉現代文學史》一書中說得好:「孟加拉文學中的短篇小說體裁是由羅賓德拉納特開創的。」②蘇庫馬爾·森也說:「泰戈爾是孟加拉真正的短篇小說的創建者。」③
作家不只是在孟加拉文學乃至印度文學中開辟了短篇小說的新領域,而且還以自己量多質優的作品,將這一體裁推到了日臻完善的地步。正如孟加拉學者納拉揚·喬杜里說的:「羅賓德拉納特是孟加拉短篇小說的一位大師。在這方面的實際影響,直至今天,還無人能夠與之相比。」④泰翁的小說,大膽運用民間口語,給孟加拉文學語言帶來了生動活潑的氣息,促進了孟加拉現代文學語言的形成和發展。
①般吉姆·錢德拉·查托帕代(查特吉)(BankimcandrachattopādhāyCattopādhāy,1838—1894)是19世紀孟加拉乃至印度最偉大的作家之一,他創作了12部中、長篇小說。在孟加拉文學中為小說這一體裁開辟了廣闊的道路。
②凱特羅·古普塔《孟加拉現代文學史》(KsetraGupta《AdhunicBānlāSāhityerItihas》)加爾各答1961年孟加拉文版168頁。
③SukumārSer《HistoryofBengaliLiferatura》新德里,1979年英文版282頁。
④納拉揚·喬杜里《散文文學》(NārāyanCaudhuri《Katha-Sanitya》)加爾各答,1963年孟加拉文版,33頁。
泰戈爾的短篇小說不但在孟加拉和整個印度確立了無可爭辯的權威地位,而且也是世界文學寶庫中的珍品。英國著名的文學家、發表過許多研究泰戈爾著作作品的E·湯普森曾說:「優秀的短篇小說使他(指泰戈爾——筆者按)成了世界上最偉大的小說家之一。」①這話毫不誇張。泰翁的短篇小說完全可以與莫泊桑、契訶夫等這些世界短篇小說巨匠的作品相媲美。像《喀布爾人》、《莫哈瑪婭》、《烏雲和太陽》、《一個女人的信》等作品,無疑都屬世界短篇小說名篇之列。1912年泰戈爾訪問英國時,首先使英國文壇轟動的就是短篇小說《喀布爾人》和某些詩集的英譯本(由聖蒂尼克坦的教師艾吉庫瑪·查克拉瓦蒂翻譯的)。②泰戈爾短篇小說在世界各地不脛而走,大受歡迎,從另一個側面反映其偉大成就。他的短篇,世界各大語言都有譯本。我國最早的中譯本可追溯到1917年《婦女雜志》上的《雛戀》(即《放假》)。《喀布爾·人》的中譯本至今已達八種之多。這種風起雲涌競相翻譯的盛況是很說明問題的。綜上所述,泰戈爾的短篇小說既是他眾多作品中最重要的成就之一,也是孟加拉文學、印度文學以及世界文苑中的瑰麗珍寶。
①E.Thompson《RabindranathTagore,hislifeandwork》倫敦,1920年英文版,103頁。
②見《泰戈爾評傳》(印)S.C聖笈多著,董紅鉤譯,原湖南人民出版社版,20頁。
二.泰戈爾創作的90餘篇短篇小說,題材廣泛,內容豐富,主題突出,愛憎分明。作家把古往今來的故事盡收眼底,但他那生花妙筆主要還是集中描繪了他所處時代的現實生活,即19世紀下半葉和20世紀前期印度城鄉生活的各個側面,描寫了當時各階層的不同人物。每當我們閱讀這些小說時,眼前便會呈現出一幅色調深沉令人感憤的時代畫卷。
作家所處的時代,正是英國在印度強化殖民統治的年代。祖國淪亡、民族屈辱的現實,激起作家崇高的愛國情感。他曾拋棄英王賜予的爵位,公開怒斥英國殖民者對人民進行的屠殺,並通過藝術形象宣揚愛國主義,揭露殖民主義。《烏雲和太陽》描寫一個與世無爭、愛好和平的大學生紹什普松,親眼看到一位洋大人尋歡作樂開槍擊沉鄉民小船淹死人時,滿腔仇恨地上告官府。然而官官相護,洋人逍遙法外。作家在小說中一針見血地指出:「在這個英國人的心目中形成了這樣一種信念:不會因為開了這樣一個小小玩笑而受到某種懲罰。」後來,這位主持正義的大學生,反而被投入監牢。
作家不但譴責英國殖民者,而且還把筆鋒指向其附屬機構和他們的奴才。通過一個鄉村醫生的見聞,揭發了警察當局敲詐勒索、欺壓村民、橫行鄉里的暴行(《過失》)。透過一寡婦失身淪落的經過和其自殺事件的處理,暴露了法官道貌岸然的虛假面目(《法官》)。
隨著資本主義的生產關系在印度的發展,追求金錢牟取暴利的惡念與日俱增,並且腐蝕著人們的靈魂。因而,金錢拜物教也逃脫不了泰翁的抨擊。在《藝術家》一篇中,寡嫂冒著傾盆大雨把兒子送到身為藝術家的侄子家裡。請他把兒子「從貪求金錢的欲惑中拯救出來」。因為滿身沾滿銅臭的監護人——孩子的堂叔的教導是「首要的事情,是全力以赴地撈錢」。
泰戈爾對封建勢力和陳規陋習嫉惡如仇。他反對種姓制度和宗教糾紛。《偏見》中一清道夫老頭,只因在公用水龍頭下洗衣服,後來又不知怎麼碰了一下他人,結果被打得頭破血流。而那些口頭上激烈的「愛國者」卻在圍觀,成了舊習俗的衛道士。《棄絕》描寫了種姓制度造成的鴻溝。一對彼此傾心相愛的男女,終於棄絕了種姓,堅持了愛情。《原來如此》是一篇嘲弄虔誠信神的好作品。查比平聽到虔誠修行的父親承認一穆斯林是自己的兒子時,他感慨萬端地說:「老一輩人虔誠就是這么一回事!」而書中另一角色講得更直截了當:「世上聖人和凡人的區別,就在於聖人會裝模作樣,而凡人則開誠布公。」《偷來的財寶》通過兩輩兩對戀人結合的故事,駁斥了「本命星」、「生辰八字」等迷信思想。《贖罪》則撻伐了因循守舊的贖罪儀式。作家不但嘲諷宗教的腐朽殘忍的習俗,而且還戳穿它的代表人物的虛假面孔。
泰戈爾之前,印度農村的情況在文學作品中極少反映。作家本人也說:「有一時期,我月復一月地創作有關農村生活題材的短篇小說。我相信,這之前在孟加拉文學中對農村生活的圖景還從來沒有過如此規模的描寫。①作家豐產期的短篇小說就主要是以農村生活為題材的.作家對貧苦農民傾注了無限的同情。在《原來如此》中,我們看到佃戶阿奇姆丁傾家盪產,背一身債。在《判決》中,作家告訴我們,農民在收獲大忙季節,哪怕是自己的莊稼泡在水裡,也得去給地主修理公事房。「有時他們不得不站在雨水裡淋著,可是卻沒有拿到應得的工錢,相反,倒聽到了不少無禮的責罵。」泰翁既寫了農民貧困受壓迫的處境,也描述了農民的反抗。在《難以避免的災禍》里寫道:「地主總管想要大幅度增加地租,激起了佃戶們奮起反抗。」佃戶阿奇姆丁被逼得走投無路時,也終於舉刀向地主頭上砍去。
①轉引自《泰戈爾文集》莫斯科,1961年,俄文版,第一卷563頁。
印度婦女的低下地位和悲慘處境是政、族、神、夫四權束縛的結果,是封建殘余和資本主義人吃人社會造成種種弊端的反映。這些最低層的人們,是泰翁短篇小說中寫得最多的題材。作家描寫了許多不幸的婦女被封建婚姻制度無情地吞噬了。《莫哈瑪婭》是控訴寡婦殉葬的佳作。美麗多情的莫哈瑪婭與情人約會時,被兄長撞見。她兄長為保持種姓的純潔竟將其妹嫁給一個垂死的老頭。婚後的第二天她便當了寡婦。狠心的哥哥又強迫她給丈夫殉葬。後來雖死裡逃生,但烈焰已舔掉了她那俊俏的面容。作品以奇巧的構思和細膩的描寫,鞭笞了這種封建制度的罪惡。
泰戈爾對童婚惡習也進行了猛烈抨擊。這種落後的風俗既有害於少女的身體,也有損於她們的心靈。《筆記本》中的烏瑪年僅9歲就出嫁了。她不但失去了父母的寵愛,而且連學慣用的筆記本也被沒收。這是多麼殘忍的現實啊!
作家在描寫印度婦女悲慘命運的時候,也塑造了一些追求光明渴望自由的女性。《一個女人的信》里的姆麗納爾,在夫家15年終於覺醒,決定離開這墨守成規嫌貧愛富的家庭,以反抗吃人的禮教。吉麗芭拉也是一個感人的形象。這位「為自己周身漫溢著的青春所陶醉。的美人,受盡丈夫冷落欺凌後,毅然決然地投身於藝術舞台(《打掉傲氣》)。
印巴分治,使印度教徒與穆斯林之間由來以久的沖突愈演愈烈。1941年6月下旬,泰戈爾卧床不起之時,還專門構思了他最後一個短篇——《穆斯林的故事》。該篇雖未來得及進一步加工,泰翁就與世長辭了。泰翁早在上個世紀末就寫過一位穆斯林公主苦苦追求一婆羅門30餘年的故事(《泡影》)。可見大力宣揚兩教相互尊重和睦相處的創作主題是十分鮮明的。
泰戈爾短篇小說涉及的面極為廣泛。幾乎每一篇都閃耀著作者人道主義精神的光輝。作品中,到處可見真與假的搏擊,善與惡的斗爭,美與丑的對立,愛與恨的抗衡。作家總是旗幟鮮明地同情弱者,反對強權;褒獎真善美,貶斥假惡丑。他愈是較完美地把愛和恨有機地結合起來,把人與人之間的友愛寫得愈真摯和深刻,就愈能激起人們去增恨那些破壞友愛的勢力。《喀布爾人》是作家以人道主義為主題的作品中最突出的篇章。一個窮苦的喀布爾小販結識了一位富裕的孟加拉作家5歲的小女兒米妮。小販把對遙遠故鄉獨生女兒的愛,全部傾注在米妮身上。這種愛使他們跨越了年齡的鴻溝,成了無所不談的好朋友,並持續了多年。這種真摯之愛也感動了米妮的父親。他緊縮米妮的婚禮開支,資助喀布爾人回家,盡力使這久出不歸的父親能與自己親生女兒重逢。在這篇作品裡,泰戈爾把父女的感情和對窮人的同情完美地揉搓在一起,挖掘和表現極為深刻。愛與情的力量,消除了喀布爾和孟加拉之間迢遙萬里的距離,也消滅了富有的作家和貧窮的小販之間地位懸殊的差別,因為他們都是鍾愛自己女兒的父親!這怎麼能不「在人們心靈中喚起善良的感情」(高爾基語)。
三.泰戈爾短篇小說之所以成為文藝奇葩,除了在內容方面絢麗多姿、真實可信、引人入勝之外,還應歸功於作家的高超寫作技巧和生動朴實的語言。由於泰翁體察入微地觀察生活,在創作實踐中刻苦磨煉,並批判地繼承前人的藝術經驗,他所創作的短篇小說真是熠熠閃光。而且,不論是國度的差異,還是時間的流逝,都不能磨滅其光輝。下面主要從短篇小說的結構、形象、語言和場景四個方面略作分析:
·結·構泰翁短篇小說的結構布局極為靈活而且變化多端。從總體上來講,大多數篇章結構比較單純,但也有少數小說較為復雜,使人有應接不暇之感。就單篇來看,大多數通篇較為平淡,但平淡中常有奇峰突起,使人覺得意境新鮮。短篇的開頭有對話、有描寫、有插白……五彩繽紛。這樣即使情節的展開如行雲流水,舒捲自如,但又不落俗套,頗具新意。如《一個古老的小故事》一開頭就是「又要我講故事?不,我再也講不了啦」。賣過關子後,還是講了一個既古老又常新的寓言式的故事。開頭不拘一格各盡其妙。結尾呢,可以說是千變萬化回味無窮。如《加冕》以三呼「萬歲」來結尾,不是妙趣橫生而又新穎別致嗎!小說情節的發展大多是按事件發生先後順序平鋪直敘的,但有時也用跌宕起伏的倒述和回顧(如《棄絕》、《法官》等篇)。前者如滔滔江水奔騰直下,一瀉千里,痛快淋漓;後者似幽幽山徑蜿蜒盤旋,千回百轉,柳岸花明。
結構的千變萬化,如以愛情為主線的《河邊台階的訴說》、《棄絕》、《素芭》、《莫哈瑪婭》、《筆記本》、《打掉傲氣》、《女鄰居》、《海蒙蒂》、《訣別之夜》、《女隱士》、《新郎和新娘》、《偷來的財寶》等20幾篇短篇小說為例,它們各有側重,寫法各異,毫無雷同之處。
總之,從結構方面來講,靈活勻稱渾然天成。既是匠心獨運,卻又看不出慘淡經營的痕跡。
·形·象塑造典型形象是文藝創作的中心問題之一。泰翁非常注意這問題,而且做得很成功。他的短篇幾乎篇篇都有鮮明的人物形象,使人過目難忘。他所塑造的人物從不圖解式臉譜化,而是各有特色。如小說中女主人公為數極多,但都找不出雷同的例證。他著力選擇和提煉典型人物。如《烏雲和太陽》中的紹什普松這個典型很深刻。他雖是法學碩士,但對打官司毫無興趣,是個十足的書獃子。然而正是這樣一個與世無爭、愛好和平的大學生,卻被迫主持正義打官司,足見壓迫之深和反抗之烈,更加突出了「官逼民反」的這層意思。人物形象一般都是以其自身的言論和行動來表現的。作家對於所同情的人物,描寫其內心感受和心裡活動一般比較詳細(如大多數女主角就是如此);對於嘲諷或抨擊的對象,常以他們的行動來表演。如《難以避免的災禍》中的地主總管,頗似狄更斯《大衛·科波菲爾》里的尤利亞·希普。作家未用任何「虛偽」之類的字眼來形容他,只是描寫他對同村一婆羅門五次行觸腳禮這個單調重復的動作,就把這個口蜜腹劍、笑裡藏刀的偽君子刻畫得淋漓盡致!作家嫻熟地運用對比手法,使人物形象極為鮮明。往往是以反面角色的卑鄙渺小,把正面人物襯托得更加高尚偉大。
·語·言鮮明的形象要靠生動的語言來塑造。泰戈爾駕馭語言的能力極強,不愧為一位大師。他的藝術語言下列幾個方面更為突出:
1.幽默諷刺尖銳詼諧。細讀泰翁的作品,常會情不自禁地發出會心的微笑或者憤怒的遣責。特別是那些略帶悲劇色彩的短篇,幽默詼諧的特點尤為明顯。
2.簡潔含蓄筆墨精煉。如《女隱士》結束部分僅用博羅達講的一句話和一個掏目錄的動作,就反映他12年來徹底變了的嘴臉。又如《海蒙蒂》結尾寥寥數語就明確透露出她的不幸命運。
3.借喻比擬浮想聯翩。這是作家經常採用的一種藝術手法。如在《法官》里有這樣一段話:「從海上看來,墨綠色森林籠罩著的海岸,像仙境一樣的可愛和美麗。然而一上了岸,就覺得不那麼迷人了。」作家以「海岸」來比擬一個15歲守寡少婦的心情和不懂人情世故而抱的幻想,既簡單具體又惜墨如金。
4.寓意象徵意味深遠。如《烏雲和太陽》,其篇名本身就寓示著光明與黑暗。
5.警句插白畫龍點睛。泰翁短篇里常夾著一些警句或警句式的插白,對前後文或主題的理解,可起畫龍點睛的作用。當描寫紹西對出門的丈夫從心靈深處激起了熱烈的愛情時,插上一句「離別的紐帶拉得越緊,溫柔的心裡的愛情結扣就系得越牢。」(《姐姐》)這是多麼形象化的高度概括!泰翁許多插白既風趣幽默又極為貼切。讀者自己去品味吧!
上述語言特點,常常是相互摻和交織在一起,大大增強了作品的藝術感染力。
·場·景在小說中泰戈爾很講究場景的描寫。一般無大段的風景畫面,往往以廖廖數筆就勾勒出一幅惟妙惟肖的圖景。在泰翁的短篇里,我們看到了孟加拉的旖旎風光——熙攘喧嘩的城鎮,悠閑寧靜的村莊,崢嶸競艷的春日,稻麻金黃的秋天……作家的場景描寫總是與表現主題、展開情節、刻畫人物、烘托氣氛息息相關,並且達到了情景交融、意境統一的地步。試舉一例:《棄絕》開頭的場面是「月圓之夜」鳥語花香,一對新婚夫婦坐在卧室里,沉浸在愛情的幸福之中。後來他們棄絕種姓堅持愛情而被雙雙趕出家門時,那一夜是「漆黑的夜晚。沒有鳥鳴。」環境描寫與情節發展配合得多麼緊密啊!
⑵ 求一短篇外國愛情小說的名字
《荊棘鳥(The Thorn Birds)》是一部由澳大利亞作家科林·麥科克利創作的小說,首次出版於1977年。這部小說以其深刻的情感描繪和復雜的人物關系而著稱。故事發生在澳大利亞的一個鄉村,主要講述了麥卡洛一家的故事,尤其是女主人公梅吉與堂兄查爾斯的愛情故事。梅吉美麗且堅強,她的愛情故事充滿了挑戰與掙扎。小說不僅探討了愛情的甜蜜與苦澀,還深刻揭示了家庭、信仰和犧牲的主題。《荊棘鳥》被改編成電影和電視劇,深受讀者喜愛。
這部作品的背景設定在澳大利亞的鄉村,展現了20世紀初到二戰結束期間的社會變遷。小說通過梅吉的成長經歷,揭示了愛情、家庭、信仰之間的微妙關系。梅吉與查爾斯的愛情故事,是一段充滿了荊棘與痛苦的旅程。兩人經歷了種種困難,包括社會觀念的阻礙和家庭的反對,但他們的愛情始終如一,充滿了激情與執著。
科林·麥科克利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梅吉和查爾斯的愛情故事。他們的關系經歷了從青澀到成熟,再到最終的悲劇。小說中,梅吉的堅韌與查爾斯的溫柔相互映襯,他們的愛情故事成為了一段永恆的傳奇。《荊棘鳥》不僅僅是一部愛情小說,更是一部描繪人性和情感的深刻作品。它通過豐富的細節和深刻的情感描繪,展現了愛情的復雜性和人生的多面性。
《荊棘鳥》自出版以來,受到了廣泛的贊譽。它不僅在澳大利亞,也在全球范圍內贏得了無數讀者的喜愛。這部小說的成功,不僅在於其引人入勝的故事和深刻的人物刻畫,還在於它對人性的深刻探討。它讓我們反思愛情的本質,以及我們在追求真愛的過程中可能面臨的挑戰和犧牲。《荊棘鳥》是一部值得一讀再讀的經典之作。
⑶ 國王的愛情故事 中英對照
中英文的原文只有到書店去買。
我昨天剛讀完一本書(英文短篇小說中英文對照)——《一個國王的愛情故事》The Love of a King。這真的是一本很好的書,原因之一是因為這個故事寫的真的很感人,幾次我的眼淚都想出來玩玩,但是我忍住了,可是到最後我的臉頰上還是留下了兩道淚痕;原因之二就是因為這本書我百分之八、九十都可以看懂(英文,因為比較簡單吧!)。
故事描述了國王愛德華八世(溫莎公爵)和沃利斯`辛普森夫人(溫莎公爵夫人)的一段特別的愛情故事。國王雖然永遠不會是獨自一人但他總是感到孤獨,每時每刻總會有人注視他——有時是他的保鏢,有時是街上成千的民眾。他永遠不會獨自一人;每個人都認識他的面孔,他做事必須檢點,因為他的所作所為是無法保密的。他說話得謹慎,因為他說話總有人在聽。因為他每時每刻都是國王。他的壓力很大也很孤獨,甚至是從小開始,從未和其他的孩子一起玩過,他也沒有朋友。他住在英國最漂亮的房子里——(白金漢宮),卻總感到寂寞、悲傷。在他年輕的時候想要的東西都能得到。「但我並不快樂,因為我的內心裡是空虛的。」直到國王遇見了沃利斯一切都變了。他為了她放棄了一切,甚至放棄了自己的王位!
「生活中最好的事情是無償的」這句話讓我感觸很深,因為幸福和愛情都是買不到的。
「內心深處的幸福是世界上最美妙的。」To be happy deep inside your heart is the most wonderful thing in the world!
Long live love!愛情萬歲!
⑷ 愛情小說
1. 簡愛
出版社 : 世界圖書出版公司評語 : 《簡愛》是英國著名作家夏綠蒂·勃朗特的代表作品,女主人公簡愛是一個追趕求平等與自主的知識女性形象,本書以其感愉的對於一位「灰姑娘式」人物奮斗史的刻劃而取勝,《簡愛》也是女性文學的代表作品,是全世界能閱讀小說的婦女必讀的經典之作。 2009-05-29 20:54:40添加 2. 洛麗塔 作者 : (美)弗拉基米爾·納博科夫
出版社 : 上海譯文出版社評語 : 作為一份病歷,《洛麗塔》無疑會成為精神病學界的一本經典之作。作為一部藝術作品,它超越了贖罪的各個方面;而在我們看來,比科學意義和文學價值更為重要的,就是這部書對嚴肅的讀者所應具有的道德影響,因為在這項深刻的個人研究中,暗含著一個普遍的教訓;任性的孩子,自私自利的母親,氣喘吁吁的瘋子——這些角色不僅是一個獨特的故事中栩栩如生的人物;他們提醒我們注意危險的傾向;他們指出具有強大影響的邪惡。《洛麗塔》應該使我們大家——父母、社會服務人員、教育工作者以更大的警覺和遠見,為在一個更為安全的世界上培養出更為優秀的一個2009-05-29 20:56:20添加 3. 山楂樹之戀 作者 : 艾米
出版社 : 江蘇文藝出版社評語 : 看到結局,所有中國人掩面而泣我不能等你一年零一個月了,我也不能等你到二十五歲了,但是我會等你一輩子…… 王蒙(當代作家)我們再也不願意去經歷這樣的一段歷史,但願這樣的愛情故事已經絕版。劉心武(當代作家)把這部作品與三十年前的「傷痕文學」聯系起來不無道理,但它具有當下性:極端環境下的性愛壓抑被「現在我們」打量,會產生出比反思更豐富的憬悟。蘇童(當代作家)老三如此完美,堪稱中國情聖!熊召政(當代作家)打開這本書,初看是酸,後看是痛,最後是痛徹肺腑。…… 陳魯2009-05-29 20:57:00添加 4. 巴別塔之犬 作者 : (美)卡羅琳·帕克絲特
出版社 : 南海出版公司評語 : 「我想念我穿著白紗的妻子,是否能讓她的狗告訴我,埋藏在她生命盡頭的秘密……」 妻子的意外身亡,是意外還是自殺?唯一的目擊者是她的愛犬「羅莉」。丈夫保羅是一位語言學家,他要找到妻子死亡的真相,於是決定教會「羅莉」說話,道出真相。美國新生代女作家卡羅琳·帕克絲特的愛情懸疑小說《巴別塔之犬》以象徵語言分野、表達困境的「巴別塔」作為基調,在懸疑的背後,探討的是關於愛情和隔膜的永恆追問。 2009-05-29 20:57:44添加 5. 時間旅行者的妻子 作者 : [美]奧德麗·尼芬格
出版社 : 人民文學出版社評語 : 《時間旅行者的妻子》是一個新穎的故事,它涉及到三個層面的連動:引人入勝的科幻概念、栩栩如生的人物刻畫,以及感人至深的愛情。全書交織貫穿了亨利和克萊爾不同角度的視野和敘述,傳神地表達出克萊爾那種總是被丟下後的思念,那種不尋常的生活方式,以及她對亨利超乎一切的愛;還有這個永遠不知道自己下一刻將身在何方的男人,他的恐懼,和他對來之不易的愛情的感激之意。 2009-05-29 20:58:29添加 6. 麵包樹上的女人 作者 : 張小嫻
出版社 : 南海出版公司評語 : 有男人和女人的地方,便有愛情。地域和方言,並不會成為障礙。關山之遙,也阻隔不了我們對愛的尋覓和追求。我們同樣生活在一個紛亂和寂寞的城市裡,香港、台灣、日本或大陸,也沒有分別。我從來不擔心我的書離開了香港會失真,在情愛和文字的世界裡,我們早已經超越了年齡和背景。 2009-05-29 20:59:08添加 7. 等一個人咖啡 作者 : 九把刀
出版社 : 接力出版社評語 : 這部青春愛情小說用超級生動幽默的筆觸,以「等一個人咖啡店」為視線,以「多種調法的咖啡」為視線延長線,勾勒出一幅催人淚下,意味深長,回味無盡,波瀾壯闊的咖啡哲學愛情的畫卷。 2009-05-29 21:00:24添加 8. 第一次的親密接觸 作者 : 蔡智恆
出版社 : 知識出版社評語 : 你還沒有試過,到大學路的麥當勞,點一杯大可樂,與兩份薯條的約會方法嗎?那你一定要讀目前最搶手的這部網路小說——《第一次的親密接觸》。由於這部小說在網路上一再被轉載,使得痞子蔡的知名度像一股熱浪在網路上延燒開來,達到無國界之境。作者的電子信箱,每天都收到熱情的網友如雪片飛來的信件,痞子蔡與輕舞飛揚已成為網路史上最發燒的網路情人。 2009-05-29 21:00:58添加 9. 過客,匆匆 作者 : 飄阿兮
出版社 : 國際文化出版公司評語 : 一對貌似聰明的別扭男女,因為緣分相遇相識直至結婚,卻沒有學會應該如何相處。自我保護意識過於強烈,以至於忽視掉更多的美好。不相信愛情,當愛真正降臨的時候,首先的選擇是逃離。兩個人的優秀智商,都從來沒用在對的地方。其實沈安若要的不過是一份安全感,而程少臣要的只是被在乎。他們都以為自己得不到,於是離開。卻在成為陌路之後,驀然發現,原來自己所渴望的,都曾經擁有過…… 2009-05-29 21:01:32添加 10. 那一杯咖啡的愛情 作者 : 無處可逃
出版社 : 新世界出版社評語 : 這是一段關於愛情的故事。發生在《情定大飯店》一般浪漫的酒店。而君莫就如同影片的女主角一樣聰穎、大方,有著成熟女性的氣質與魅力。每一個美麗的女人背後都有一段難以磨滅的感情,君莫也不例外。那段本已經該淡忘的情感卻牢牢地守在心底最軟弱的地方,讓她至今都不敢再愛、不相信愛。韓自揚是明瑞公司的總裁,與君莫初見就對她印象頗深。在公司與酒店合作的這段時間,她的美麗、她眉宇間淡淡的傷感,都深深吸引了韓自揚。靠近心中有傷的女人,韓自揚緩慢、沉穩地守在君莫身旁,用自己的深情去關切她,不誇張也不2009-05-29 21:02:14添加 11. 挪威的森林 作者 : 村上春樹
出版社 : 上海譯文出版社評語 : 這是一部動人心弦的、平緩舒雅的、略帶感傷的、百分之百的戀愛小說。小說主人公渡邊以第一人稱展開他同兩個女孩間的愛情糾葛。渡邊的第一個戀人直子原是他高中要好同學木月的女友,後來木月自殺了。一年後渡邊同直子不期而遇並開始交往。此時的直子已變得嫻靜靦腆,美麗晶瑩的眸子里不時掠過一絲難以捕捉的陰翳。兩人只是日復一日地在落葉飄零的東京街頭漫無目標地或前或後或並肩行走不止。直子20歲生日的晚上兩人發生了性關系,不料第二天直子便不知去向。幾個月後直子來信說她住進一家遠在深山裡的精神療養院。渡邊前去探望時發現直子開始帶有成2009-05-29 21:02:43添加 12. 賴寶日記 作者 : 楊小星
出版社 : 接力出版社評語 : 賴寶是一個享受生活,也被生活享受的人,這是一段假裝幸福,其實也真有點兒幸福的愛情故事:原生態的都市青年生活,數不盡的人生尷尬和挫折。試著效仿本書主角,換一個自嘲的角度看待一切,或許原本艱難坎坷的日子,會貌似美好得一塌糊塗,你,對!就是你,要做的只是看完這個故事,背誦全部語錄,並從中找出屬於自己的那張笑臉。 2009-05-29 21:03:31添加 13. 穆斯林的葬禮 作者 : 霍達
出版社 : 人民文學出版社評語 : 小說寫一個穆斯林家族三代人半個多世紀的生活,歌頌回族人民自強不息的民族性格。古都京華老字型大小玉器行「奇珍齋」的主人梁亦清,原是回族低層的琢玉藝人,他家有兩個女兒,長女君壁長於心計,次女冰玉嬌小任性。一天有位長者帶名少年去麥加朝聖路過梁家,少年被精美玉器所吸引,決定留下當學徒,這就是本書主人公韓子奇。師徒兩人正為一件訂貨勞作,這是專做洋人賣買的「匯遠齋」定做的「鄭和航海船」。鄭和是回族的英雄,他們決心做好這件光耀民族精神的作品,三年的精雕細刻將在中秋佳節完成。不料梁亦清突然暈倒在轉動著的玉坨上,寶船被毀,人也2009-05-29 21:04:05添加 14. 茶花女 作者 : (法)小仲馬
出版社 : 外國文學出版社評語 : 一八四七年三月十二日,我在拉菲特街看到一張黃色的巨幅廣告,廣告宣稱將拍賣傢具和大量珍玩。這次拍賣是在物主死後舉行的。廣告上沒有提到死者的姓名,只是說拍賣將於十六日中午十二點到十午五點在昂坦街九號舉行。廣告上還附帶通知,大家可以在十三日和十四日兩天參觀住宅和傢具。我向來是個珍玩愛好者,決不能坐失良機,即使不買,也要去看看。第二天,我就到昂坦街九號去了。時間還早,可是房子里已經有參觀的人了,甚至還有女人。雖然這些女賓穿的天鵝絨服裝,披的是開司米披肩,大門口還有華麗四輪轎式馬車在恭候,卻都帶著驚訝、甚至贊賞的眼2009-05-29 21:05:34添加 15. 傲慢與偏見 作者 : 奧斯丁
出版社 : 上海譯文出版社評語 : 《傲慢與偏見》是英國著名女作家簡·奧斯汀(Jane Austen 1775~1817年)的代表作,是一部描寫愛情與婚姻的小說。這部小說以男女主人公達西和伊麗莎白由於傲慢和偏見而產生的愛情糾葛為線索,共寫了四起姻緣:伊麗莎白與達西、簡與賓利、莉迪亞與威克姆、夏洛蒂與柯林斯。伊麗莎白、簡和莉迪亞是貝內特家五個女兒中的三個姐妹,而夏洛蒂則是她們的鄰居,也是伊麗莎白的朋友。男主人公達西與賓利是好友,且與威克姆一起長大,而柯林斯則是貝內特家的遠房親戚。貝內特夫婦五個女兒待字閨中,沒有子嗣,依照當時法律,他們2009-05-29 21:06:17添加 16. 飄 作者 : 瑪格麗特.米切爾
出版社 : 譯林出版社評語 : 《飄》是一部有關戰爭的小說,但作者瑪格麗特沒有把著眼點放在戰場上。除了亞特蘭大失陷前五角場上躺滿傷病員那悲壯的一幕外,其他戰爭場景並沒有花費作者過多的筆墨。作為第一部從南方女性角度來敘述美國內戰的小說,瑪格麗特著重描寫了留在後方家裡的婦女飽受戰亂之苦的體驗和感受,從戰爭伊始對戰爭懷有崇敬心理、對戰爭全然的支持,到因戰爭而帶來的失去親人的痛苦、不得不屈服於失敗的命運以及戰後立志重建家園的艱辛歷程。戰爭失敗了,有的人因此而意志消沉,失去了原有的鬥志,無法調整好自己的心態,面對戰後支離破碎的生活。反之,另外一些2009-05-29 21:06:54添加 17. 長恨歌 作者 : 王安憶
出版社 : 作家出版社評語 : 一個女人四十年的情與愛,被一枝細膩而絢爛的筆寫得哀婉動人,跌宕起伏。四十年代,還是中學生的王琦瑤被選為「上海小姐」,從此開始命運多舛的一生。做了某大員的「金絲雀」從少女變成了真正的女人。上海解放,大員遇難,王琦瑤成了普通百姓。表面的日子平淡似水,內心的情感潮水卻從未平息。與幾個男人的復雜關系,想來都是命里註定。八十年代,已是知天命之年的王琦瑤難逃劫數,與女兒的男同學發生畸形戀,最終被失手殺死,命喪黃泉。 2009-05-29 21:07:26添加 18. 情人 作者 : 杜拉斯
出版社 : 上海譯文出版社評語 : 杜拉斯代表作之一,自傳性質的小說,獲一九八四年法國龔古爾文學獎。全書以法國殖民者在越南的生活為背景,描寫貧窮的法國女孩與富有的中國少爺之間深沉而無望的愛情。 2009-05-29 21:08:33添加 19. 我們無處安放的青春 作者 : 呂挽
出版社 : 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評語 : 旅美青年女作家呂挽的長篇處女作《我們無處安放的青春》講述的是一個並不鮮見的平常故事。美麗純情的女大學生周蒙與青年攝影記者李然傾心相愛。然而,這一對痴心的戀人卻並沒有能夠步入婚姻的殿堂。十年後,各自成家的昔日情侶重逢。沒有激烈的沖突,沒有爆發的矛盾,老情歌般的氛圍中,兩人內心的愛情之潮波濤洶涌。他們似乎是平淡地分別了,只是再一次深深地懂得:他們依然愛著對方,刻骨銘心……2009-05-29 21:09:32添加 20. 朗讀者 作者 : (德國)本哈德·施林克
出版社 : 譯林出版社評語 : 朗讀者」是一個叫做米歇爾·白格的少年。白格在他十五歲的那一年,巧遇並結識了三十六歲的婦女漢娜。漢娜足可以做他的母親,可他們卻成了秘密情人。比超越正常性關第更可怕的是,公共汽車售票員漢娜,在納粹時期,竟然是臭名昭著的集中營女看守。漢娜一直對白格隱瞞著自己的經歷並在關鍵時刻失蹤了。當白格作為法律系大學生參與法庭實習的時候,審判的戰犯之一就是漢娜。而白格發現自己居然還深深地愛著漢娜。這是一個驚心動魄的時刻……。 2009-05-29 21:13:33添加 21. 穿裘皮的維納斯 作者 : (奧)馬索克
出版社 : 陝西師范大學出版社評語 : 《穿裘皮的維納斯》是馬索克最主要的虐戀作品。這是一位貴族男子自願成為一位女士的奴隸的故事。他願意受她的驅使,受她的懲罰,使自己成為她對之握有生殺予奪權利的財產。在他們兩人相處的過程中,女方始終比較勉強,最後她移情別戀,殘忍地結束了他們之間的關系。馬索克書中的男女主人公的名字塞弗林(Severin)和旺達(Wanda)已成為男性奴隸和女性主人之間關系的象徵,在現代的報刊雜志的虐戀者的尋偶廣告中,這兩個名字常常被尋找此類伴侶的人們使用。旺達與塞弗林之間的協議也成為虐戀活動主奴關系中此類協議的範本。 2009-05-29 21:14:22添加 22. 玫瑰的故事 作者 : 亦舒
出版社 : 新世界出版社評語 : 黃玫瑰因美貌而追求者不斷,並給她帶來諸多煩惱。當她將自己的感情傾注於庄國棟時,庄卻絕情而去……極度悲傷的玫瑰赴美留學,並與方協文結婚。十年後,玫瑰與丈夫離婚,獨自返港,在孤獨,寂寞之中結識了身患絕症的溥家明,三個月的熱戀使她柔腸寸斷……幾年後,已然再婚的玫瑰巧遇十幾年來一直思念著她並已離異的庄國棟,在內心極度的矛盾與痛苦中,玫瑰毅然選擇了自己最後的歸宿。這是被稱為「香港文壇三大奇跡」之一的亦舒的傾心之作,是她最擅長的言情小說之一。該小說故事情節緊湊簡潔,表面上語言活潑幽默,犀利痛快,然而骨子裡2009-05-29 21:14:55添加 23. 圖書館的女孩 作者 : 王蘭芬
出版社 : 知識出版社評語 : 打開電腦,像用鉛筆素描般,先畫上一條線,再一條,愈來愈多的線逐漸勾勒出一個獸醫系男生的形象。名字叫「圖書館的女孩」、主角是「阿宏」的故事,慢慢在bbs上一篇一篇組合起來……。精彩片段:我突然有一種想哭的感覺。閉上眼睛,深深吸一口氣。透過眼皮可以看見陽光照在上面的紅色光線。再睜眼睛,覺得很多東西看起來都不一樣了。是啊。天使曾經來過。圖書館里曾經有過圖書館的女孩。我想這樣就夠了。多麼幸運啊。我彷彿聽見圖書館的女孩的聲音這樣說著。但也說不定是此刻正2009-05-29 21:16:07添加 24. 拿什麼拯救你我的愛人 作者 : 海岩
出版社 : 作家出版社評語 : 在一場兇殺血案的調查中,年輕律師韓丁深愛著美麗模特羅晶晶,又為羅晶晶的初戀男友殺人嫌兇龍小羽做無罪辯護,情愛與職責交織…… 青年律師韓丁在南方小城辦案時,偶然遇到美艷絕倫的羅晶晶,並暗戀於心。一系列的突發事件,使出身富賈之家的羅晶晶在遭受喪失,破產的打擊後,孤身流落到京城。韓丁又一次巧遇羅晶晶,很快墜入愛河。為了維系兩人的感情,韓丁違心地捲入了羅晶晶初戀情人龍小羽殺人案的調查之中…… 在撲朔迷離的案件中,韓丁得到新的證據,就在刑場上執行命令下達以前,韓丁挺身救下了龍小羽,羅晶晶是重新回到龍2009-05-29 21:17:29添加 25. 沉落的黃昏 作者 : 江國香織
出版社 : 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評語 : 本書收錄江國香織的三部最重要的作品:《沉落的黃昏》、《一閃一閃亮晶晶》、《好想大哭一場》。《沉落的黃昏》是江國香織最受歡迎的小說。這是一個關於靈魂擦肩而過的故事,冷靜、清淡、寧靜、明亮,但絕望!《一閃一閃亮晶晶》1991年獲紫式部文學獎。小說出版十多年來歷久不衰。曾和村上春樹《挪威的森林》並列評為日本最受歡迎的愛情小說第一名,2005年被評為日本「最想讓心愛的人閱讀的一本書」!《好想大哭一場》2004年獲直木獎。由12篇纖細透明的短篇小說組成,一篇篇從日常生活中切出來的戀愛風暴,簡單而優美!
希望對你能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