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自短篇小說集吶喊的有
❶ <<吶喊>>包括哪幾篇作品
《吶喊》收錄了《狂人日記》、《孔乙己》、《葯》《阿Q正傳》《故鄉》《明天》《一件小事》《頭發的故事》《風波》《端午節》《白光》《兔和貓》《鴨的喜劇》《社戲》14篇小說作品。
《吶喊》是現代文學家魯迅的短篇小說集,收錄魯迅於1918年至1922年所作的14篇短篇小說,1923年由北京新潮社出版,現編入《魯迅全集》第1卷。
(1)選自短篇小說集吶喊的有擴展閱讀:
《吶喊》是中國現代小說的開端與成熟的標志,開創了現代現實主義文學的先河。
作品通過寫實主義、象徵主義、浪漫主義等多種手法,以傳神的筆觸和「畫眼睛」、「寫靈魂」的藝術技巧,形象生動地塑造了狂人、孔乙己、阿Q等一批不朽的藝術形象,深刻反映了19世紀末到20世紀20年代間中國社會生活的現狀,有力揭露和鞭撻了封建舊惡勢力,表達了作者渴望變革,為時代吶喊,希望喚醒國民的思想。
奠定了魯迅在中國現代文學史和現代文化史上的地位。1985年,日本出版的50卷本《世界最高傑作》,中國僅有《吶喊》與《論語》被收入;1999年6月,《吶喊》被《亞洲周刊》評選為20世紀中文小說100強之首。
❷ 魯迅的作品有哪些選自吶喊。哪些選自彷徨。 哪些選自朝花夕拾
一、選自《吶喊》的有《狂人日記》《孔乙己》《葯》《阿Q正傳》《社戲》等;
二、選自《彷徨》的有《祝福》《傷逝》《在酒樓上》等;
三、選自《朝花夕拾》的有《阿長與〈山海經〉》《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藤野先生》等。
四、短篇小說集《吶喊》,作品真實地描繪了從辛亥革命到五四運動時期的社會生活,從革命民主主義出發,抱著啟蒙主義目的和人道主義精神,揭示了種種深層次的社會矛盾,對舊時中國的制度及部分陳腐的傳統觀念進行了深刻的剖析和比較徹底的否定,表現出對民族生存濃重的憂患意識和對社會變革的強烈希望。
五、《彷徨 》共收入魯迅先生1924年至1925年所作小說十一篇。整部小說集貫穿著對生活在封建勢力重壓下的農民及知識分子「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關懷。
六、《朝花夕拾》是魯迅唯一一部回憶性散文集。《朝花夕拾》是魯迅後來修改的名字,原名《舊事重提》。「朝」表示早年時候,「夕」表示晚年時期。題目的意思是早晨盛開的鮮花,(經過一天)傍晚的時候摘掉或撿起,這里指魯迅先生在晩年回憶童年時期、少年時期、青年時期的人和事。
七、魯迅原名周樟壽,後改名為周樹人,字豫才,浙江紹興人。中國現代偉大的無產階級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新文化運動的代表人物,為中國文學的現代化做出了重要貢獻,也被人民稱為「民族魂」, 人稱「文思革」。世界十大文豪之一。1918年5月,在為《新青年》寫稿時首次用"魯迅」的筆名,發表了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奠定了新文化運動的基石。還創作出版了中篇小說《阿Q正傳》是中國文學史上不朽的傑作,已經成為一部「必讀的民族典籍」。還有回憶性散文集《朝花夕拾》,短篇小說集《吶喊》.《彷徨》,散文詩集《野草》,雜文集《墳》.《熱風》《二心集》.《華蓋集》.《而已集》.《三閑集》.《南腔北調集》等。魯迅先生以筆代戈,戰斗一生,被譽為「民族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