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小微小說 » 幹事小說短篇

幹事小說短篇

發布時間: 2025-04-23 20:55:54

『壹』 《江灝·紙床》原文|主題|賞析|概要

文學名作《江灝·紙床》原文|主題|賞析|概要

作者簡介 江灝,女,1958年9月生於山東青島市。1965年起在青島讀小學、中學。1975年高中畢業後上山下鄉。1976年在山東招遠縣應征入伍。1979年提干,1981年從濟南軍區145醫院考入濟南軍區軍醫學校。1983年畢業後返原單位先後任護士、軍醫等職。1984年寫了一篇名《微笑》的稿子,兩個月後,被標為散文發表在濟南軍區《前衛報》副刊上。1985年5月又在解放軍文藝上發表了短篇小說《女大十八變》。1987年,散文《女護士》獲全軍建軍六十周年徵文獎。同年調入濟南軍區後勤部十分部宣傳科任專職新聞幹事。在完成大量的新聞、攝影稿件的同時,采寫了長篇報告文學《陽間、陽間》,先後發表在《報告文學》1987年7期和《花城》1988年5期。並由長春時代文藝出版社出書。1988年又轉寫小說。中篇小說《紙床》引起讀者的強烈反響,並獲得《小說月報》第三屆優秀作品百花獎。1988年9月考入北京師范大學研究生院的文藝理論研究生班,同年轉業到青島出版局《公共關系導報》任編輯、記者。在工作和攻讀學位的同時,又發表了中短篇小說:《我是誰》(青年文學1990年1期)《謝謝你常記得我》(天津文學1991年1期)《暮色》(時代文學1991年2期)。

作品概要 大年三十,向小米得知她女兒的白血球已經上升到28萬還沒有停止的意思。向小米知道女兒的白血病已不可能治癒了,她傷心的淚水不禁潸然而下。這天,正好下著大雪,雖然學校分了六斤饅頭和四斤帶魚作為過年的年貨,但她根本沒有心思過這個年,她一心要解決的是要給女兒找到能放一張床的位置。因為她的住房太狹小了,只有七平方米。女兒現在已經16歲了,仍然和父母住在一張床上,成熟的女兒一直想單獨有一張床,可是一直沒能實現。就連女兒病危的時候,她仍在一遍又一遍的重復「媽媽,我不要營養葯,我只要一張床」。向小米很內疚,現在她無論如何也要給女兒解決這張床。她節衣縮食,用60元錢買了一坨對蝦,同時寫了一份要求分房的申請,冒著大雪要給主管分房的趙副局長送去。向小米和阿虎結婚的時候就是七平方米的住房。新婚床是一個單人床加一塊木板搭成的,相當於正式雙人床的四分之三。向小米雖然是模範教師,但她從小學教師升到中學任教的時候,仍然沒有解決房子問題,學校僅僅告訴她研究研究。當時向小米一心撲在教學上,也沒有精力去解決住房問題,夫妻二人和孩子就一直住在那張所謂的床上。為了讓向小米睡得好一些,丈夫常常睡的很晚,還常常向左彎曲著身體,用胳膊支撐著身體的全部重量,結果落下了胳膊麻木的毛病。為了報考師范學院,丈夫不得不到學校里復習功課,甚至在那裡住宿,向小米按照平面幾何的想像安排房內的布局,仍無法騰出一塊地面為女兒安一張床。女兒逐漸長大了,向小米擔心女兒會發現大人之間的秘密,索性不與丈夫過夫妻生活。有一次,她和丈夫在地上偷情般地作了一次,結果還是被女兒發現了。丈夫覺得簡直是無地自容,為此,丈夫得了人為的陽萎。生活的貧困,住房環境的惡劣,使女兒的發育很不正常。女兒得了白血病,醫葯費和營養費又加劇了生活的困難,但向小米決心傾家盪產也要治好女兒的病。可是房子問題一直無法解決。女兒最起碼的要求——一張床——成了她巨大的心理負擔。聽說學校里買了5套房子,可向小米覺得自己是一個模範教師,不便先伸手要房。聽說某某工廠正在蓋職工住宅,那裡也需要搞文學的,向小米的丈夫寧可丟掉自己的專業,借了100塊錢買了一斤海參,找到那個工廠的廠長,要求到這個工廠工作。可這個廠長格外識貨,隔著透明的包裝紙,看到那一包海參不過是60個頭的,便使勁地甩到門外。解決住房問題再次成為泡影。女兒的生理發育越來越受到疾病的影響。已經步入少女的女兒仍然沒有月經, *** 也是平平的,有的發育良好的女孩子常拿她開玩笑,女兒感到很悲傷。女兒越來越強烈地要求有一張床。女兒有那麼多的幻想,想像在自己的床上擺上小狗和小貓,在自己的床上想穿什麼就穿什麼,想什麼時候睡覺就什麼時候睡覺。女兒這點兒小小的幻想,向小米夫婦仍無法實現。為此,夫婦間的矛盾也激化了。聽說教育局又買了一部分房子,有名有姓的都有希望,但仍然沒有向小米,丈夫向她吼叫了,「你是模範教師,應該去校長那兒問問,不能再放過這個機會了。」恰好這時校長有賴於向小米的幫助,說教育局的領導要觀摹一部分教師的課,請向小米講的好一些。向小米覺得自己很被校長看重,她希望校長能主動地談談房子問題,可校長卻另有問題。原來,向小米有個學生外號叫疙瘩豆,智商低,學習差,可他的父親卻是個庸俗不堪的暴發戶,企圖用他的金錢承包向小米的知識,讓向小米當他兒子的家庭教師,被向小米嚴辭拒絕了。而校長竟然認為她答應了這件事,批評她當家庭教師賺外塊。向小米再也難以忍受這種不公的待遇,終於在女兒的病床前寫了這份要求分房的申請,再提上這坨對蝦,懷著一種屈辱感走進趙副局長家。不料,趙副局長家賓客盈門,都是要求分房的,所送的禮品數不勝數,能裝300斤貨物的冰櫃都裝不下。她這一小坨對蝦根本就拿不出手。而趙副局長對她要求分房卻很反感,說有人反映她當家庭教師賺外塊的事,讓她注意影響,並告誡她,模範教師不能帶頭爭待遇。她感到委屈,終於發作了,她自己都感到吃驚,一貫斯文的她簡直一個潑婦的形象,她把趙副局長的門摔得山響,頭也不回地下了樓梯。她甚至後悔不如讓那個暴發戶承包下她的知識,掙了錢用高價租房,那樣也會有女兒的一張床。轉而她又為有這種卑劣的念頭而羞愧起來。這個三十晚上,女兒已經到了最後的時刻,為了讓女兒過好最後一個年,丈夫把女兒接到家裡,夫妻倆在屋裡搞了個天翻地覆,把所有的東西都堆到桌子上,非要給女兒折騰出一張床來,夫妻倆想把原來他們睡了20年的床一分為二,把一個完整的床給女兒,可女兒不忍心讓父母為她的一張床操心,借口要用桌子而勸止了父母。這個桌子也僅有一個抽屜是屬於女兒的,女兒在這個抽屜里拿出了一疊疊的獎狀,最後拿出一個小紙包,躲在門後拆開來。原來是一件粉紅色的小乳罩,她拿著小乳罩在胸前比劃一陣,又悄悄放回抽屜。午夜後,女兒終於支撐不住倒在床上,倒在和爸爸媽媽共有的那張床上,眼睛注視著床下的父母睡去了,永遠地睡去了……女兒火化以後,向小米拿出那份要求分房的申請,慢慢地、仔細地疊了起來,疊成了一架紙床,放在女兒骨灰盒的下面,女兒到了陰間終於有了自己的一張床。

作品鑒賞 這是一篇凄苦悲涼的人生輓歌。從作品的第一句話開頭,直到最後一句結尾,一位尚未成熟的少女步履艱難地走完了陰沉憂郁的生命之途,一直沒能找到自己在人世間立足的位置,直到她離開這個世界之前,仍然「覺得自己是多餘的人」。讀來令人潸然淚下。小說中少女的人生之途並非由少女本身,而是由少女的父母,尤其是母親為其走完的,這是這篇小說的獨具匠心之處。如果淺嘗輒止,也許會認為這是少女的母親——模範教師向小米的悲劇。不錯,這是她的悲劇。她一家三口住在只有七平方米的小屋裡,為了迴避漸漸長大的女兒耳目,具有古典美德的她甚至不得不扼殺人的最原始的慾望,以至造成丈夫人為的「陽萎」。女兒在郁悶的環境里,發育不全,以至患上白血病。她對父母唯一的要求就是有一張堪於獨處的床。為了這一張床的位置,她夫妻二人東奔西走,求告無門。她的丈夫不得不放棄剛學到的專業而去「跳槽」,可又無錢買禮物當敲門磚。丈夫狠心借了100元錢買了一斤海參給接受單位的廠長送去,那廠長因為是「60個頭的」而「使勁地摔出了門外」。她本人是模範教師,校長慷慨答應分房優先,卻又必須經過局裡「最後定盤子」,一副公事公辦的面孔。以往的事實證明,公事公辦成功的可能性極少,「現在的事都興先打基礎」,她知道,「基礎與鈔票同等價值」,於是,她又用了63元買回一坨對蝦,懷著屈辱感走進趙副局長的家,才發現趙家賓客盈門,都是送禮要求分房的,趙家一個新的大冰櫃足以凍300斤貨物,趙妻仍覺不夠,那位副局長不得不答應妻子「再想別的辦法」,她的那一坨小對蝦在琳琅滿目的禮物面前根本拿不出手去。而趙副局長根本無意分房給她,因為有位電工也想要房子,「不給房子就停電」。何況有人寫信到局裡,反映她給自己的學生當家庭教師,賺外塊。趙副局長告誡她「要注意影響,模範教師不能帶頭爭待遇」。這位副局長的官僚主義態度,使她終於心灰意冷。這位最聽話、最斯文、最善良、最有愛心、最講職業道德的女教師終於發怒了,「簡直一個潑婦的形象」,她甚至後悔不如讓那位庸俗不堪的 「倒爺」「承包了她的知識,掙了錢,高價租房也有了女兒的一張床」。轉瞬,她又為自己產生這樣卑劣的念頭而羞愧……如果說這是悲劇,這確實是具有中國知識分子特色的悲劇。在這方面,作者無疑獲得了耐人尋味的成功。但這位女教師的悲劇是以其女兒的悲劇為依託的。如果說,教師的悲劇僅僅反映了社會的某個層面,那麼,孩子的悲劇就具有更普遍的社會性。經濟和精神的雙重壓力,使幼小的心靈和肌體都受到了不可挽回的損害。作品在結尾的時候,少女的母親用要求分房的申請書疊成一架紙床,放在了女兒骨灰盒的下面,這不但催人淚下,也給讀者留下了意味深長的思索。人們不能不提出這樣一個尖銳的問題:我們不是社會主義社會嗎?為什麼還有如此這般的悲慘人生?作品並沒有直接回答這個問題。實際上,就這個問題的復雜性來說,也不是一篇小說所能回答的。作品只是以讀者所比較熟悉的一個生活側面,給嚴密的社會肌體割開一個小小的口子,剝離出有限的幾根神經,讓讀者去梳理。讀者在字里行間自會認識到,這個悲劇的產生並不意味著整個社會肌體的壞死,而恰恰意味著整個社會肌體在發育過程中有待於輸入新的養分。不可諱言,我們的社會經濟還相當落後,正像一個貧窮而缺氧的人,沒有資金去吮吸純氧,必須長期地大口地吞咽已經污染的空氣,在補充了氧氣的同時也不可免地傷害了身體。黨和 *** 在改變我國落後的經濟面貌方面已經和正在作著巨大的努力,取得了有目共睹的前所未有的成就,但面貌的徹底改變並非一朝一夕的事。尤其是社會分配的不合理,不但造成貧富失衡狀態,也造成價值觀念的蛻變和人際關系和惡化。這或許是造成這個悲劇的最現實也是最根本的原因吧。在這里必須指出的是,作者的意圖或許是以這個少女和其母親的悲劇,引起社會各階層的警覺,這無疑帶有警世作用,是無可非議的。但整個作品戚戚慘慘悲悲切切一路寫來,幾乎無一孔亮光,滿足於讀者以淚洗面,甚至與作品中的女教師一樣心灰意冷,這不能不說是作品消極的一面。

『貳』 莫言的10部最經典作品

莫言的10部最經典作品:《檀香刑》、《生死疲勞》、《紅高粱家族》、《透明的紅蘿卜》、《藏寶圖》、《四十一炮》、《天堂蒜薹之歌》、《拇指銬》、《白狗鞦韆架》、《莫言精選集》、《莫言作品精選》。

莫言,本名管謨業,1955年2月17日生於山東省高密縣河涯鄉平安庄(現為高密市東北鄉文化發展區大欄平安村),中國當代作家,中共黨員。 現為北京師范大學教授,國際寫作中心主任。2012年10月,成為首位中國籍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 。

1966年,輟學回鄉放牧牛羊。1973年8月,作為農民合同工到高密縣第五棉油廠工作 。1976年2月,參軍,曾任戰士、班長、教員、幹事等職 。

1978年,開始進行文學創作。1981年,發表處女作短篇小說《春夜雨霏霏》,展露文學天賦。1984年9月,考入原解放軍藝術學院文學系 。1985年,發表成名作中篇小說《透明的紅蘿卜》。1986年,發表中篇小說《紅高粱》,在文壇引起轟動 。

1987年,《紅高粱》被張藝謀改編為同名電影,莫言擔任編劇 。1988年,《紅高粱》獲得西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同年發表長篇小說《天堂蒜薹之歌》。

『叄』 莫言的代表作是什麼

莫言代表作:

《檀香刑》 《生死疲勞》 《豐乳肥臀》 《紅高粱家族》 《透明的紅蘿卜》 《藏寶圖》 《四十一炮》 《天堂蒜薹之歌》 《拇指銬》 《白狗鞦韆架》 《酒國》 《透明的紅蘿卜》 《食草家族》 《白棉花》《紅樹林》 《月光斬》 《老槍·寶刀》 《會唱歌的牆》 《司令的女人》 《良心作證》 《鎖孔里的房間》 《戰友重逢》 《蛙》

拓展資料:

作品特點:

莫言總喜歡把人寫成妖魔,下筆極其血腥殘忍,窮凶極惡屎尿橫流極盡渲染之能事,中國作家裡沒誰比他更擅長寫殺戮寫酷刑,他把變態升華成了美學,字里行間透著血腥和瘋狂。 莫言說他受日本文學影響很大,事實正是如此,作品裡總是影影綽綽閃動日本美學的魅影。莫言喜歡大篇幅寫景,寫景中肆無忌憚的使用通感,用混亂的色彩進行渲染,叫人看著觸目驚心。

作者簡介:

莫言,原名管謨業,1955年2月17日出生於山東高密,第一個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中國籍作家。他自1980年代以一系列鄉土作品崛起,充滿著「懷鄉」以及「怨鄉」的復雜情感,被歸類為「尋根文學」作家。

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山東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兼職教授,香港公開大學榮譽文學博士,青島科技大學客座教授。其作品深受魔幻現實主義影響,代表作有《紅高粱》、《檀香刑》、《豐乳肥臀》等,其中《蛙》獲第八屆茅盾文學獎。

莫言從1981年開始發表作品《春夜雨霏霏》,1984年因《透明的紅蘿卜》而一舉成名。一系列鄉土作品充滿「懷鄉」「怨鄉」的復雜情感,被稱為「尋根文學」作家。 2011年莫言憑借小說《蛙》榮獲茅盾文學獎。2012年10月11日,莫言獲得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頒獎詞稱莫言「用魔幻般的現實主義將民間故事、歷史和現代融為一體」。

2013年10月30日,中國首家培養網路文學原創作者的公益性大學「網路文學大學」開學,莫言擔任該校的名譽校長。2014年12月,莫言先後獲頒香港中文大學、澳門大學榮譽文學博士學位。莫言是第一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中國本土作家、第一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華人作家,是中國文學界迄今為止獲得的最高獎項。據不完全統計,莫言的作品至少已經被翻譯成40種語言。

創作特色:

莫言在自己的小說里大量運用了意識流的手法,包括內心獨白、多視角敘事、慢鏡頭描寫、意象比喻、自由聯想等等。

1987年莫言發表在《人民文學》雜志的中篇小說《歡樂》曾引起文壇較大爭議,由於小說中赤裸裸的描寫和「那些超時空的變換,那些人稱的跳躍,那些幾乎是不加節制的意識流」,令當時很多保守派文人無法接受,《歡樂》也成了「資產階級自由化」的批判對象。

當時《人民文學》雜志的主編劉心武遭到停職檢查。1996年余華重提這篇小說,特意撰文支持莫言,他在《誰是我們共同的母親》一文中說,莫言對事物赤裸裸的描寫激怒了那些批判者,而他卻因為這篇小說中的母親形象而流下了眼淚。

莫言的短篇小說集《師傅越來越幽默》在美國出版後,引起美國文壇不小回響。美國評論家認為莫言的作品充滿現實主義和黑色幽默,莫言的大多數作品,令人回想起了俄羅斯作家弗拉基米爾·沃伊諾維奇的一句話——現實即是諷刺。

莫言的中篇小說《幽默與趣味》經常被拿來與《變形記》作比較。他的《小說九段》也被認為是卡夫卡式的荒誕寓言。西班牙凱拉斯出版社創始人安赫爾·費爾南德斯曾說,莫言的文學作品令人們想起兩位熟悉的作家,彷彿是在同時閱讀卡夫卡和加西亞·馬爾克斯的作品。

弗吉尼亞大學中國文學教授查爾斯·勞克林說,莫言的大部分小說有一種神話般荒誕的特質。

代表作品簡介:

莫言的代表著作以小說為主,包括短篇、中篇還有長篇。

《蛙》:新中國近60年波瀾起伏的農村生育史

《蛙》主要講述的是鄉村醫生「姑姑」的一生。「姑姑」的父親是八路軍的軍醫,在膠東一帶名氣很大。「姑姑」繼承衣缽,開始在鄉村推行新法接生,很快取代了「老娘婆」們在婦女們心中的地位,用新法接生了一個又一個嬰兒。「姑姑」接生的嬰兒遍布高密東北鄉,可喪生於「姑姑」之手的未及出世的嬰兒也遍布高密東北鄉。姑姑一面行醫,一面帶領著自己的徒弟們執行計劃生育政策。讓已經生育的男人結扎,讓已經生育的懷孕婦女流產,成了「姑姑」的兩件大事。

小說通過講述從事婦產科工作50多年的鄉村女醫生姑姑的人生經歷,反映新中國近60年波瀾起伏的農村生育史,描述國家為了控制人口劇烈增長、實施計劃生育國策所走過的艱巨而復雜的歷史過程。

《豐乳肥臀》:謳歌生命意義和偉大母性

小說中通過母親,含辛茹苦、艱難的撫育著一個又一個兒女,並且視上官金童為生命一般重要,其用意在於說明:人永遠是宇宙中最寶貴的,生命具有無可爭辯的意義,是第一本位的,「種」的繁衍生殖(即上官金童的重要與受寵)自然就具有無與倫比的重要意義。生命的承傳、沿襲是人類賴以永恆存在的源泉。

宇宙中的一切事物,因為有了生命的存在才顯示了自身的價值和意義。小說也正是在這種意義上揭示了:人不僅是歷史的主體,也是美的主體、生命的承傳、延續是當最受到禮贊的。沒有生命的宇宙和世界,無論美與丑、純潔與骯臟、卑鄙與高尚,都不再具有意義。

《生死疲勞》:農民對生命無比執著的頌歌和悲歌

《生死疲勞》是一部向中國古典小說和民間敘事的偉大傳統致敬的大書。在這次神聖的「認祖歸宗」儀式中,小說將六道輪回這一東方想像力草灰蛇線般隱沒在全書的字里行間,寫出了農民對生命無比執著的頌歌和悲歌。

地主西門鬧一家和農民藍解放一家的故事充滿了吊詭和狂熱,唏噓和罹難。當轉世為人的「大頭兒」終於執著堅定地敘述時,我們看到了一條生氣沛然的人與土地、生與死,苦難與慈悲的大河,流進了我們的心田。

『肆』 作家莫言簡介

1、莫言,原名管謨業,1955年2月17日出生於山東省高密縣河涯鄉平安庄(現為高密市東北鄉文化發展區大欄平安村),中國當代作家。現為北京師范大學教授,國際寫作中心主任。2012年10月,莫言成為首位中國籍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
2、1966年,輟學,回鄉放牧牛羊。1973年8月,作為農民合同工到高密縣第五棉油廠工作。1976年2月,參軍,曾任戰士、班長、教員、幹事等職。1978年,開始進行文學創作。1981年,發表處女作短篇小說《春夜雨霏霏》,暫露文學天賦。1984年9月,考入原解放軍藝術學院文學系。1985年,發表成名作中篇小說《透明的紅蘿卜》。1986年,發表中篇小說《紅高粱》,在文壇引起轟動。1987年,《紅高粱》被張藝謀改編為同名電影,莫言擔任編劇。1988年,《紅高粱》獲得西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同年發表長篇小說《天堂蒜薹之歌》。
3、1989年,出版長篇小說《食草家族》。1993年,出版長篇小說《酒國》。1996年,出版長篇小說《豐乳肥臀》。1999年,出版長篇小說《紅樹林》。2001年,出版長篇小說《檀香刑》。2003年,出版長篇小說《四十一炮》。2006年,出版長篇小說《生死疲勞》。2009年,出版長篇小說《蛙》。2011年,憑借《蛙》獲得茅盾文學獎。2016年,當選中國作協第九屆全委會副主席。2019年,創作小說《等待摩西》。2019年,長篇小說《紅高粱家族》入選「新中國70年70部長篇小說典藏」。2020年7月31日,出版中短篇小說集《晚熟的人》。2021年4月14日,被香港大學授予榮譽文學博士。

『伍』 莫言的簡介和作品

莫言,原名管謨業,1955年2月17日生,祖籍山東高密中國當代著名作家。香港公開大學榮譽文學博士,青島科技大學客座教授。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當地作品的興起充滿了「懷舊」和「怨恨」的復雜情感,被歸類為「尋根文學」作家。莫言在小說中構建了一個獨特的主觀感受世界,空虛的敘事,陌生化的處理,以及神秘超越的客體世界,具有明顯的「先鋒」色彩。

2011年8月,莫言憑長篇小說《蛙》獲第八屆茅盾文學獎。2012年10月11日,莫言因其「用魔幻現實主義將民間故事、歷史和現代融為一體」成為第一個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中國籍作家。

莫言長篇小說有:《紅高粱家族》,《天堂蒜薹之歌》,《十三步》,《酒國》,《食草家族》 ,《紅樹林》,《檀香刑》,《四十一炮》,《生死疲勞》,《蛙 》等。

短篇小說集:《白狗鞦韆架》、《與大師約會》、《透明的紅蘿卜》等。據不完全統計,莫言的作品至少已經被翻譯成40多種國家的文字。

(5)幹事小說短篇擴展閱讀:


自從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後,莫言的名氣大漲。其實,早在先前,就有很多人評價過莫言,如余華說道:「從文學的標准來看,莫言起碼可以拿10次茅盾文學獎了。因為90%茅盾文學獎的作品都比不上莫言最差的一部」。

其實莫言的成功不在寫作上,而是有個幸福的家庭。莫言的妻子杜勤蘭,也是「高密東北鄉」的孩子,兩人識於兒時,感情深篤。1981年,結婚兩年後,女兒管笑笑出生。

莫言不僅文學方面造詣深厚,在書法方面也是有所建樹。2018年10月13日—10月21日,莫言的首度書法個展《筆墨生活——莫言墨跡展》在北京博物館展覽,近百幅書法作品展示了莫言在日常生活中的書寫。

熱點內容
閨蜜總裁前夫小說 發布:2025-04-24 03:12:16 瀏覽:547
歷史言情穿越小說極品家丁 發布:2025-04-24 03:05:21 瀏覽:945
第章家族棄少都市小說 發布:2025-04-24 02:52:29 瀏覽:698
都市少帥之楚氏王朝小說 發布:2025-04-24 02:39:38 瀏覽:607
總裁我們不熟小說全文 發布:2025-04-24 02:05:43 瀏覽:861
喬妹重生記小說免費閱讀全文 發布:2025-04-24 01:41:18 瀏覽:495
重生二戰小說龍空 發布:2025-04-24 01:39:51 瀏覽:527
老婆我愛你的短篇小說 發布:2025-04-24 01:33:03 瀏覽:250
重生肉很寵的小說沐心 發布:2025-04-24 01:20:06 瀏覽:614
最好的短篇小小說 發布:2025-04-24 01:17:56 瀏覽: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