鷹之歌是高爾基的短篇小說
A. 高爾基有哪些作品
高爾基是一位高產作家,按年代排序,主要作品有:
1892年 《馬卡爾·楚德拉》 短篇小說
1895年 《伊則吉爾老婆子》 短篇小說
1895年 《鷹之歌》 散文
1898年 《隨筆與短篇小說集》 隨筆、小說
1899年 《福瑪·高爾傑耶夫》 長篇小說
1899年 《三人》 中篇小說
1901年 《春天的旋律》 散文
1901年 《海燕》 散文詩
1901年 《小市民》 話劇
1902年 《在底層》 話劇
1906年 《母親》 長篇小說
1906年 《敵人》 話劇
1908年 《懺悔》 中篇小說
1909年 《奧古洛夫鎮》 小說
1909年 《夏天》 小說
1911年 《馬特維·柯熱米亞金的一生》
1913年 《義大利童話》 童話
1916年 《童年》 長篇小說
1916年 《在人間》 長篇小說
1917年 《俄羅斯童話》 童話
1923年 《我的大學》 長篇小說
1925年 《阿爾塔莫諾夫家的事業》 長篇小說
1929年 《蘇聯游記》 小說
1932年 《耶戈爾·布雷喬夫等人》 小說
1933年 《托斯契加耶夫等人》 小說
1935年 《瓦薩·日烈茲諾娃》 小說
一、主要代表作品介紹:
1、《海燕》。又名《海燕之歌》,是高爾基創作的一篇著名散文詩。海燕在暴風雨來臨之前,常在海面上飛翔。因此,在俄文里,"海燕"一詞含有"暴風雨的預言者"之意。此文按海面景象的發展變化分成三部分,描繪了海燕面臨狂風暴雨和波濤翻騰的大海時的壯麗圖畫。在這篇文章中,作者通過對海燕在暴風雨來臨之際勇敢歡樂的形象的描寫,深刻反映了1905年俄國革命前夕急劇發展的革命形勢,熱情歌頌了俄國無產階級革命先驅堅強無畏的戰斗精神,預言沙皇的黑暗統治必將崩潰,預示無產階級革命即將到來並必將取得勝利的前景。並且號召廣大勞動人民積極行動起來,迎接偉大的革命斗爭。
2、《童年》,是蘇聯著名作家高爾基的作品。小說是作者以自身經歷為原型創作的自傳體小說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其他兩部分別為《在人間》、《我的大學》)。該書講述了阿廖沙(高爾基的乳名)童年生活,再現了19世紀七八十年代俄羅斯下層人民的生活狀況。
3、《在人間》是高爾基自傳體小說三部曲中的第二部,其餘兩部為《童年》、《我的大學》。小說描述的是主人公阿廖沙(高爾基的文中的名字)1871年到1884年的生活。這段時期他為了生活,靠與外祖母一起摘野果出去賣糊口,他當過繪圖師的學徒,在一艘船上干過洗碗工,還做過聖像作坊徒工。在人生的道路上,他歷盡坎坷,與社會底層形形色色的人們打交道,但他一有機會就閱讀大量的書籍。生活的閱歷和大量的閱讀擴展了阿廖沙的視野,他決心"要做一個堅強的人,不要為環境所屈服"。他懷著這樣的堅定信念,離開家鄉奔赴喀山。
4、《人生三部曲》是高爾基著名自傳體小說三部曲中的第三部,也是高爾基《人生三部曲》之一。其餘兩部為《童年》、《在人間》。作者描寫了他青年時代的生活經歷。從這個被真實記述下來的過程中,我們可以看出青少年時代的高爾基對小市民習氣的深惡痛絕,對自由的熱烈追求,對美好生活的強烈嚮往,在生活底層與勞苦大眾的直接接觸,深入社會,接受革命者思想影響和如飢似渴地從書籍中汲取知識養料使他得以成長,從生活底層攀上文化高峰的重要條件。
二、人物介紹:
瑪克西姆·高爾基,原名阿列克賽·馬克西姆維奇·別什可夫。前蘇聯作家、詩人,評論家,政論家,學者。高爾基於1868年3月16日誕生在伏爾加河畔下諾夫戈羅德鎮的一個木匠家庭。4歲時父親去世,他跟母親一起在外祖父家度過童年。10歲那年,高爾基開始獨立謀生。他先後當過學徒、搬運工、看門人、麵包工人等,切身體驗到下層人民的苦難。在此期間,他發奮讀書,開始探求改造社會的真理。1884年,他參加民粹黨小組,閱讀民粹黨人著作和馬克思的著作,積極投身於革命活動。1905年,高爾基加入了俄國社會民主工黨。1906年,高爾基受列寧的委託,由芬蘭去美國進行革命活動,在美國出版長篇小說《母親》。後定居義大利卡普里島。1913年,高爾基從義大利回國,從事無產階級文化組織工作,主持《真理報》的文藝專欄。1917年十月革命後,伴隨著革命出現的混亂、破壞、無政府主義思潮及各種暴力事件,高爾基與列寧及新政權之間產生了矛盾。1921年10月,由於疾病,也由於與布爾什維克政權的分歧,高爾基出國療養。1928年,高爾基回到蘇聯,在斯大林的安排下,他在俄羅斯作了兩次長途旅行觀光後決定回國定居。1934年當選為作協主席。回國後的高爾基作為蘇聯文化界的一面旗幟,為蘇維埃的文化建設做了大量工作。但20世紀30年代蘇聯出現的種種問題又使他與斯大林及現實政治始終保持一定的距離。1936年6月18日,高爾基因病去世。
三、社會評價:
1、高爾基是社會主義現實主義文學奠基人,無產階級藝術最偉大的代表者,無產階級革命文學導師,蘇聯文學的創始人之一,政治活動家,詩人。(列寧)
2、在高爾基的作品中沒有藝術,那裡有的是不比最崇高的藝術價值低的東西:生活。那裡有其自己不經意的美,不成形的、混亂但強壯的美,有自己的美學,生硬的、變化無常的、純藝術的崇拜者不能接受的但對於熱愛生活的人來說充滿能力的美學」。(俄國作家、批評家梅列日科夫斯基)
3、讀高爾基的小說會感覺到,他在用整個的生命和自然一起呼吸,他熱愛自然,熟知自然,因此就藉助於自己的藝術、自己的真誠,對它進行了無與倫比的描述.高爾基的筆觸生動形象,文字色彩清新。他所寫的每一筆,都沒有多餘的字句,沒有任何的花言巧語,只要兩三筆,他就能傳達一幅完整的並且是完全現實的畫面。(蘇聯文學史家弗·費·博茨亞諾夫斯基)
4、高爾基是一座完范的森林。在這座森林裡,既有益鳥,也有野獸。既有營養豐富的蘑菇,也有致人死命的毒菇。採集者進入這個森林,只需要把對人們有好處的蘑菇摘走。其他的任留在林中就是。(蘇聯作家尤·特里豐諾夫)
5、高爾基小說的缺點是非常嚴重和異常醜陋的。他要麼完全不懂小說文學的創作技巧,要麼就是蔑視這些技巧。(蘇聯文學評論家斯卡比切夫斯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