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小微小說 » 過年的短篇小說寫作技巧

過年的短篇小說寫作技巧

發布時間: 2025-04-28 05:59:36

㈠ 寫作那些事|《短篇小說寫作指南》——新手寫小說的快速進階書 (1)

     

    對於寫小說這件事我是一邊寫一邊琢磨的。從2021年年底開始寫我的第一本女性小說《站在人生路口凝望的女子》,正因為沒有寫小說的經驗,所以迫切需要一本指導自己寫小說的書籍。

      好在平時儲備一些書,於是在櫃子里翻出這本《短篇小說寫作指南》這一本書,准備在2022年過年的時候閱讀。在過年七天里,沒有什麼事情,除了一日三餐和陪孩子,所以一有時間都在看這本書,只用六天的時間便看完了。

    《短篇小說寫作指南》一書不是哪個人的個人著作,而是一本由多位作家、編輯的文章編撰成的合集,該書的目的正如書中的副標題那樣地寫道:「一本書講透寫作,讓你也能寫出好故事猜凳」。

      其實對於是否能通過讀一本書就達成那樣的目標,我是持懷疑態度的。我認為它頂多隻能叫定心丸,讓我們這些新手能快速上道以免走偏,我們絕非看了一本書就能真正掌握寫小說奧妙的。

      在不同的認知和感受力條件下,我們寫出的小說屬於不同的層次,就像雲層的分布,在對流層磕磕碰碰、結結巴巴,越往上到平流層我們才能看到更美的風景。

      但是通過看《短篇小說寫作指南》這本書至少能夠讓我們明白一本小說它的核心構成要素是什麼,如何從一個業余寫作者一步一步向專業的寫作者邁進。

    《短篇小說寫作指南》一書圍繞短篇小說寫作具備的要素排列組合不同作家和編輯的文章,分為:

      圍繞對這本書並結合自己寫第一本女性小說的一點心得與大家共勉。

    起步階段,諾貝爾文學獎提名作家喬伊斯·卡羅爾·歐茨,在《序言》就給我們提出一個問題:

 嘩鎮     我們為什麼要寫作?可能都是初學寫作的人不自覺會想要問的問題,不論是問自己還是問他人。

      就我自己來說,我走上寫作這條路是屬於上道較晚的那種,三十多歲了才開始愛上寫作。而且之前也沒有什麼文學功底,只是一直從事法律工作,多少養成一點嚴謹的思維習慣,初生牛犢不怕虎,沒有想太多,也沒有想自己有沒有寫作天賦。

      當時只是出於一個世俗的目的,因為弟弟生病,突然之間覺得自己無力應對生活,想要變現,於是就找到平台開始寫。

      寫著寫著我才發現在寫作這條路上的人很多,天資高的人也不在少數,自己也缺乏商業運營的頭腦,也沒有看到成功的曙光。只是自己的讀者從一位數、兩位數增長,和文友的交流在亂兆粗增多,漸漸的就停不下來了。

      決定開始寫,那寫什麼?

      首先寫自己,「在各種藝術形式中,小說寫作需要的是最為私密的個人情感。」「毋庸置疑的是,你最好的作品一定是最貼近你個人的。你的夢想是什麼?野心是什麼?把它寫出來吧。」

      其次是如飢似渴的閱讀,為了掌握好某個題材最好的方法是不斷的收集、整理和歸檔一切與主題相關的材料。除此之外,需要細致觀察身邊的人和周圍的世界。

      我在寫自己的第一本女性小說過程中,是邊讀、邊寫、邊思考,對於女性問題的思考,除了日常的觀察,我還利用碎片化的時間在喜馬拉雅上聽波伏娃的《第二性》、渡邊純一的《不分手的理由》、《女人這東西》和叔本華《人生的智慧》等,凡事與女性有關的書籍和朋友討論關於女性的話題我都有很濃的興趣。

      在2021年的時候為了日更千字文,再加上年底加班所以無法應對日更,所以我開始寫《站在人生路口凝望的女子》這一本小說的前十四章。那算是第一稿,後來是在這十四章的基礎上修改添加的第二稿、第三稿。第三稿更名為《女性私語》在17K小說網發表。目前快要完本。

      寫小說,我的體會是其實寫作的功夫在詩外。要多讀好書、多讀經典!

      寫小說,從捕捉情緒開始,養成觀察我們的日常,感受我們身邊的人、事和物的習慣。可以說,不養成一顆敏感而具有感受力的心!

㈡ 【短篇】小說 雪兒的團圓年

1.

臘月,凍雨之後下了場棉花雪,雪照亮天空。田邊的草垛上開滿了冰花,樹枝上,屋檐下結滿一串串冰凌。在外打工的叔嬸們背著大小的行囊陸續回來,村口路上留下一排排深淺不一的雪窩窩。

雪兒的爸媽託人捎信,年三十前回家過年。

一群孩子拿著爸媽帶回的玩具,在野地里瘋玩,打雪仗,擲冰刀。唯獨雪兒悄悄地轉身離開,頭也不回地跑回家。

「奶奶,三嬸捎信了,爸媽年三十前回。」

「年三十回?那--好!」

「他們有沒有托你三嬸捎些年貨回來?」

「沒有。」

「唉,這過年也得有個年樣子吧!」奶奶長嘆了一口氣。

「快了,年三十,也沒幾天了,爸媽回來會買的。」

雪兒出生在08年元宵節,爸媽去廣東打工後,留下祖孫倆。去年奶奶中風癱瘓後卧床,雪兒除了讀書還要照顧奶奶的生活。

鄰家的爐灶間飄起了臘肉和瓦罐燉熱的米酒香,雪兒肚子咕嚕響,想著該給奶奶做中飯了。水缸面上結了一層薄薄的冰,雪兒破冰勺水,手指凍得像紅蘿卜。爐灶冰冷,雪兒引燃了干松枝,把手伸到火上烤。火滅了,雪兒再引火,將冷柴扔進火里,小手縮進袖管取暖。過一會兒鍋底的紅火漸漸燃燒起來,水沸騰了,雪兒做了雞蛋掛面,火煨紅薯,祖孫倆吃得香噴噴。

村裡有人家開始殺年豬,剁肉丸,腌蹄膀,備年貨。肉香彌漫,爆竹炸響,小年之後村裡的年味越來越濃。

雪兒家裡的老牛眯著眼,慢慢咀嚼著早晨吃下去的草,老母雞縮在雞窩里擠成一團。灶房裡只有一籃子土雞蛋,爸媽早點回來買年貨該多好!雪兒心想。

2.

臘月二十五,國道上的車開始多起來。三嬸站在村口朝國道上張望,汽車喇叭聲不斷,開始擺起了長龍陣。

「堵車叻!這一堵得有個二三天了。」

「雪兒,跟三嬸上國道去賣快餐。」

「賣,快--餐?」

「我,不去。」雪兒低著頭踩著腳下的雪泥巴,球鞋頭脫膠了,雪水慢慢滲進了鞋裡,冰冷。

「我,不去,去了,我奶奶吃啥?」雪兒嚅囁道。

「嬸煎荷包蛋,蘿卜干炒臘肉,再炒個紅菜苔。做好快餐給你奶奶送一份。」

「我奶奶嚼不動蘿卜干。」

「那就兩個荷包蛋下春絲面,保管你奶奶愛吃。」

「去吧!賣快餐賺的錢,嬸給你買雙新鞋。」三嬸摸摸雪兒的頭。

雪兒跟著三嬸回家,換了雙襪子和套鞋。三嬸做好快餐後挑著擔子,雪兒拎著飯桶,踩著稀嘩嘩的雪泥,深一腳淺一腳地走上了國道。

國道上的車子像條長龍一樣蜿蜒著,車尾喘息著,冒著白哈哈的熱氣。小汽車的窗緊閉,車里老的少的,吃零食,看手機,幾乎沒人注意到雪兒。

「賣快餐咧!二十元一份。」三嬸大聲吆喝。

「賣---」,雪兒膽小,叫不出聲。

「走,跟著嬸,上那邊,大巴車人多。」

三嬸打開熱氣騰騰的飯桶開始叫賣,「正宗土豬臘肉,香煎荷包蛋,蒜香紅菜苔,烤紅薯香又甜,不吃不知道,吃了忘不掉。」陸續有人下車來買,快餐一會兒賣完了。

三嬸吐著唾沫星子飛快地數著鈔票,從一疊鈔票里抽出一張五十元遞給雪兒,「這五十給你買雙新鞋。」

雪兒緊捏著錢,一路飛奔回家,結冰的田埂濕滑,一個踉蹌雪兒摔在田裡,一臉的冰渣渣,生冷地痛。

三嬸挑著擔子在後面追上來,「傻丫頭,跑這么快,摔著沒?」

「不礙事,三嬸。」雪兒爬起來,咧嘴笑著。

雪兒跑進家門大聲告訴奶奶,「年貨錢有了。」

「哪來的?」

「跟著三嬸賣快餐,賺的。」

「五十塊,可以買點肉了。」

「嗯。」雪兒不想告訴奶奶這是三嬸給她買鞋的錢。

「雪兒,明早你把那籃土雞蛋煮茶葉蛋,拿到公路上去賣,可以多換兩個錢。」

「年前,跟你三嬸上集市買身新衣服和鞋子。」

「我不要新衣服,買雙鞋就可以了,剩下的錢家裡買年貨。」

「你爸媽也不知道哪天趕回來買年貨?」

「快了,爸媽年三十前一定能回。」雪兒知道爸媽年年要等到結完工錢才會回。

3.

一縷陽光穿透屋檐下的冰掛,折射出五彩光芒,亮晶晶的冰凌開始化作水,沿著屋檐落在地上濺起朵朵小水花。雪兒盼著今天把這籃子土雞蛋賣了,給家裡添點年貨錢。

數數總共三十三個蛋,將爐火燒旺,茶水咕咚咕咚地響,灶台彌漫著茶香。雪兒小心翼翼地把雞蛋放進鍋里,大火之後小火煨,兩個鍾後茶蛋清香四溢,雪兒挑出兩個留給奶奶,自己挑了一個破殼的嘗嘗味兒,鹹淡合適。

雪兒雙手拎著一桶熱氣騰騰的茶葉蛋上公路,村裡已有不少人在長龍車陣旁叫賣,賣快餐的,賣雞蛋的,賣熱水的……雪兒有點害怕縮在一邊,不敢吆喝。

「雪兒,過來。」看見三嬸雪兒心安一點兒。

「上小車那邊去賣,城裡人愛吃。」

挽著桶子,雪兒沿路觀察車窗里的人,多數人還在車里昏昏欲睡。一個和自己年齡相仿的女孩沖她招招手,雪兒立刻走上前,車窗搖下來暖風撲面。

「多少錢一個?」

「2元,」雪兒小聲說。

「給我5個。」

收到十元,雪兒暗自高興,心裡有底了。拎著桶子飛快地跑向中巴車,學著大人的樣子,吆喝起來:「茶葉蛋,香噴噴的茶葉蛋。」

「來三個,來兩個……」雪兒踮著腳尖,雙臂舉起茶葉蛋遞上窗口。看著她那雙潔凈的眼睛,紅撲撲的小臉蛋,大家搶著買她的茶葉蛋,幾分鍾茶葉蛋就賣光了。

雪兒喜滋滋地攥著一把零錢,呼哧呼哧地跑得像只小雪兔,風刮在臉上一點也不痛,飛濺起的雪泥水,在耳邊飛過。

村頭的石磨坊排起了長長的隊伍,一陣豆粉糍粑的香味兒鑽進鼻尖。想起媽媽做的豆粉粑粑,口水在嘴裡劃了幾個圈,悄悄地咽下。要是媽媽也能趕上今年的打糍粑那該多好。

4.

遠遠地雪兒望見,裊裊的炊煙升騰在自家屋頂,是爸媽回來了?心跳到了嗓子眼,撲騰撲騰地,雪兒飛快地沖進家門,屋裡放著大包小包行囊。

媽媽正在灶前燒火,紅紅的爐火印在媽媽的臉上。看見雪兒,媽媽張開雙臂,雪兒撲進媽媽的懷里,「媽,你怎麼提前回來了,我爸呢?」

「雪兒乖,今年老闆沒有拖欠工資,所以爸媽提前趕回來了。」媽媽緊緊把雪兒摟在懷里。

「奶奶說你和三嬸上公路賣茶葉蛋,你爸撂下行李去找你了,怎麼沒碰上?」

「嗯,我上村頭了,看見有人打糍粑,沒遇上爸爸。」

「想吃糍粑糕了?」「嗯,」雪兒使勁地點點頭。

「小饞貓!」媽媽刮刮她的小鼻尖。

「媽媽這就炒豆子,磨豆粉,蒸糯米。」

「這是我賣茶葉蛋和快餐的錢,給家裡添點兒年貨吧!」雪兒把錢交給媽媽,媽媽背過身去,擦眼角。

「媽,你哭了?」

「沒,柴禾灰進眼睛了。」

「傻丫頭,爸媽回來會買年貨,這錢留給你和奶奶用。」

「給雪兒買身新衣褲吧!」奶奶在裡屋應著。

「好,明天趕集去買。」

媽媽從行李袋裡變戲法似的拿出一包糯米,倒出一小盆黃豆。旺火燒熱鍋,媽媽把黃豆倒進鍋里翻炒,微微焦黃的豆子開始脹裂,噼里啪啦的,滿屋豆子香,炒香的豆子倒在竹匾上晾涼。

爸爸風風火火地走進屋,把雪兒抱起來,用鬍子扎雪兒的小臉蛋,爺倆笑呵呵。吃著咯嘣脆香的豆子,爐灶間飄揚著快樂的火焰,屋裡暖烘烘的,奶奶開心地笑。

媽媽磨好豆粉後,將糯米加水倒進木製飯甑。加柴燒旺火,鍋底的紅火熊熊燃燒,鍋蓋邊冒著氤氳水汽,飯甑咕咚咕咚地唱著歌兒。糯米蒸熟後,跟著爸媽端著熱騰騰的糯米,去村頭打糍粑。

村裡人老遠就喊爸媽,挨家挨戶拉著家常排隊等,雪兒看娃兒們放鞭炮。

輪到雪兒家時,爸爸挽起袖子,將蒸熟的糯米倒進石臼。揮起胳膊,舉起木錘用力敲打,「啪、啪、啪」木錘落在石臼里,糯米粘連成了白雪團。爸爸漲紅臉,額頭冒著汗,接連不斷地捶打,成團的糯米糍粑,被木錘拔起長長的細絲,細膩粘稠香噴噴,雪兒在一旁看得吧嗒嗒地流口水。

爸爸從石臼里取出糯米糍粑團,媽媽手腳麻利地揉成細長圓條,捏成雞蛋大小的糍粑團,放在鋪滿豆粉的竹匾里,再揚上一層層豆粉,輕輕滾動,糍粑團包裹著豆粉,空氣中彌漫著濃郁的豆粉和糯米香。

雪兒忍不住抓起一個咬一口,糯香劃過舌尖,潤澤喉嚨;豆粉香飄過鼻翼,鑽到心底。一團豆粉粘在了鼻尖上,甜絲絲的,雪兒伸出舌頭舔鼻尖。想起愛吃糍粑的奶奶,雪兒催促爸媽快回家。

5.

年二八,爸媽帶著雪兒趕鄉集,置辦年貨。集市上人山人海,各種商品琳琅滿目,賣春聯的,賣花炮的紅彤彤鋪滿一地,花花綠綠的糖果粒兒堆成小山,雪兒看得眼花繚亂。爸媽給雪兒和奶奶買了一套新衣褲和鞋子。

沿街的商鋪圍滿了人,鑼鼓聲震天響,一看是舞獅子,雪兒便挪不開步子。拉著爸媽直往人堆里擠。只見一隻金毛大獅子披紅掛彩,踩著鼓點,搖頭晃腦地走出來。人群擋住了視線,雪兒踮著腳尖也只能從人縫里看到獅子的半個身子,爸爸二話不說,把雪兒抱起來。鑼鼓聲密集起來,獅子忽然一躍而上跳上一根柱子,豎直身子,踩著鼓點在幾根柱子上走起梅花陣,忽然跳上一根更高的柱子,搖頭擺尾,雪兒心跳得撲騰撲騰的,生怕舞獅的人會摔下來。一陣鞭炮在獅子邊炸響,獅子張開大嘴吐出一張新年快樂的紅色條幅,人群一陣歡呼。

看完舞獅之後,爸媽帶雪兒逛集市,剛出油鍋的芝麻球,熱氣騰騰的粽子,酸甜的糖葫蘆串,甜絲絲的棉花糖……各種好吃的雪兒都想逐一嘗嘗。媽媽說,吃多了鬧肚子,去買肉,炸肉丸子,做鹵肉。想著媽媽用醬油、白糖和各種香料熬制的鹵蹄髈,雪兒口舌生津,連連拍手。

肉菜市場人潮湧動,爸媽按清單采購,新鮮的豬牛肉,活蹦亂跳的魚和蔬果,幾大袋沉甸甸爸爸肩挑手扛,媽媽拎著紅燈籠,一家人歡歡喜喜回家。

6.

年三十,天剛蒙蒙亮,村裡就響起鞭炮聲,驚得犬吠雞鳴。家家戶戶開始准備生火做年夜飯,炊煙裊裊升騰,如夢境一般。

媽媽系著圍裙在灶台間忙碌,煎魚,剁肉丸子,鹵蹄髈,燉雞湯,廚房飄出一陣陣濃郁的香味。爸爸將暖烘烘的炭火,放在奶奶床邊,雪兒幫著奶奶梳頭洗臉換新衣,奶奶高興的合不攏嘴。

忙碌一整天,傍晚時分,一家人圍在爐火前,品嘗一桌子熱氣騰騰豐盛的美味。紅燒鯉魚寓意年年有餘,肉丸粉絲意味團團圓圓,鹵豬蹄髈泛著油光表示日子紅紅火火,蘑菇燉雞象徵來年大吉……,媽媽逐一告訴雪兒每道菜的寓意,囑咐雪兒魚不可動筷,隔日才能吃。雪兒嘴忙不停,爸爸端起醇香的米酒祝福奶奶,「過年好!身體健康!」奶奶說:「今年的年過得真好!年過好了,一年一家子都順暢。我們雪兒快快長大!」一家人歡聲笑語。

年夜飯後,雪兒換上新衣鞋揣著壓歲錢,看村裡的娃兒們放煙花,蒙著耳朵看」啾啾「亂竄的地老鼠飛竄上天,和女孩們轉著圈揮動著仙女棒焰火,希望五顏六色的火焰能有神奇的力量。畫個圈,雪兒許個願,希望今年爸媽能在元宵節給她過完生日再去打工。

一輪圓月升起在樹梢,屋檐下的紅燈籠透著溫暖的光,「團圓年,月圓圓」。春晚新年的鍾聲敲響時,爸爸點燃一大卷炮仗辭舊迎新。

㈢ 《北京的春節》資料是什麼

按照北京的老規矩,過農歷的新年(春節),差不多在臘月的初旬就開頭了。「臘七臘八,凍死寒鴉,」這是一年裡最冷的時候。可是,到了嚴冬,不久便是春天,所以人們並不因為寒冷而減少過年與迎春的熱情。在臘八那天,人家裡,寺觀里,都熬臘八粥。這種特製的粥是祭祖祭神的,可是細一想,它倒是農業社會的一種自傲的表現——這種粥是用所有的各種的米,各種的豆,與各種的乾果(杏仁、核桃仁、瓜子、荔枝肉、蓮子、花生米、葡萄乾、菱角米……)熬成的。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農業展覽會。
臘八這天還要泡臘八蒜。把蒜瓣在這天放到高醋里,封起來,為過年吃餃子用的。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而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雙美,使人要多吃幾個餃子。在北京,過年時,家家吃餃子。
從臘八起,鋪戶中就加緊的上年貨,街上加多了貨攤子——賣春聯的、賣年畫的、賣蜜供的、賣水仙花的等等都是只在這一季節才會出現的。這些趕年的攤子都教兒童們的心跳得特別快一些。在胡同里,吆喝的聲音也比平時更多更復雜起來,其中也有僅在臘月才出現的,象賣憲書的,松枝的、薏仁米的、年糕的等等。
在有皇帝的時候,學童們到臘月十九日就不上學了,放年假一月。兒童們准備過年,差不多第一件事是買雜拌兒。這是用各種乾果(花生、膠棗、榛子、栗子等)與蜜餞攙合成的,普通的帶皮,高級的沒有皮——例如:普通的用帶皮的榛子,高級的用榛瓤兒。兒童們喜吃這些零七八碎兒,即使沒有餃子吃,也必須買雜拌兒。他們的第二件大事是買爆竹,特別是男孩子們。恐怕第三件事才是買玩藝兒——風箏、空竹、口琴等——和年畫兒。
兒童們忙亂,大人們也緊張。他們須預備過年吃的使的喝的一切。他們也必須給兒童趕快做新鞋新衣,好在新年時顯出萬象更新的氣象。
二十三日過小年,差不多就是過新年的「綵排」。在舊社會里,這天晚上家家祭灶王,從一擦黑兒鞭炮就響起來,隨著炮聲把灶王的紙象焚化,美其名叫送灶王上天。在前幾天,街上就有多少多少賣麥芽糖與江米糖的,糖形或為長方塊或為大小瓜形。按舊日的說法:用糖粘住灶王的嘴,他到了天上就不會向玉皇報告家庭中的壞事了。現在,還有賣糖的,但是只由大家享用,並不再粘灶王的嘴了。
過了二十三,大家就更忙起來,新年眨眼就到了啊。在除夕以前,家家必須把春聯貼好,必須大掃除一次,名曰掃房。必須把肉、雞、魚、青菜、年糕什麼的都預備充足,至少足夠吃用一個星期的——按老習慣,鋪戶多數關五天門,到正月初六才開張。假若不預備下幾天的吃食,臨時不容易補充。還有,舊社會里的老媽媽論,講究在除夕把一切該切出來的東西都切出來,省得在正月初一到初五再動刀,動刀剪是不吉利的。這含有迷信的意思,不過它也表現了我們確是愛和平的人,在一歲之首連切菜刀都不願動一動。
除夕真熱鬧。家家趕作年菜,到處是酒肉的香味。老少男女都穿起新衣,門外貼好紅紅的對聯,屋裡貼好各色的年畫,哪一家都燈火通宵,不許間斷,炮聲日夜不絕。在外邊作事的人,除非萬不得已,必定趕回家來,吃團圓飯,祭祖。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沒有什麼人睡覺,而都要守歲。
元旦的光景與除夕截然不同:除夕,街上擠滿了人;元旦,鋪戶都上著板子,門前堆著昨夜燃放的爆竹紙皮,全城都在休息。
男人們在午前就出動,到親戚家,朋友家去拜年。女人們在家中接待客人。同時,城內城外有許多寺院開放,任人游覽,小販們在廟外擺攤、賣茶、食品、和各種玩具。北城外的大鍾寺、西城外的白雲觀,南城的火神廟(廠甸)是最有名的。可是,開廟最初的兩三天,並不十分熱鬧,因為人們還正忙著彼此賀年,無暇及此。到了初五六,廟會開始風光起來,小孩們特別熱心去逛,為的是到城外看看野景,可以騎毛驢,還能買到那些新年特有的玩具。白雲觀外的廣場上有賽驕車賽馬的;在老年間,據說還有賽駱駝的。這些比賽並不爭取誰第一誰第二,而是在觀眾面前表演騾馬與騎者的美好姿態與技能。
多數的鋪戶在初六開張,又放鞭炮,從天亮到清早,全城的炮聲不絕。雖然開了張,可是除了賣吃食與其他重要日用品的鋪子,大家並不很忙,鋪中的伙計們還可以輪流著去逛廟、逛天橋、和聽戲。
元宵(湯圓)上市,新年的高潮到了——元宵節(從正月十三到十七)。除夕是熱鬧的,可是沒有月光;元宵節呢,恰好是明月當空。元旦是體面的,家家門前貼著鮮紅的春聯,人們穿著新衣裳,可是它還不夠美。元宵節,處處懸燈結綵,整條的大街象是辦喜事,火熾而美麗。有名的老鋪都要掛出幾百盞燈來,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紗燈;有的各形各色,有的通通彩繪全部《紅樓夢》或《水滸傳》故事。這,在當年,也就是一種廣告;燈一懸起,任何人都可以進到鋪中參觀;晚間燈中都點上燭,觀者就更多。這廣告可不庸俗。乾果店在燈節還要作一批雜拌兒生意,所以每每獨出心裁的,製成各樣的冰燈,或用麥苗作成一兩條碧綠的長龍,把顧客招來。
除了懸燈,廣場上還放花合。在城隍廟里並且燃起火判,火舌由判官的泥像的口、耳、鼻、眼中伸吐出來。公園里放起天燈,象巨星似的飛到天空。
男男女女都出來踏月、看燈、看焰火;街上的人擁擠不動。在舊社會里,女人們輕易不出門,她們可以在燈節里得到些自由。
小孩子們買各種花炮燃放,即使不跑到街上去淘氣,在家中照樣能有聲有光的玩耍。家中也有燈:走馬燈——原始的電影——宮燈、各形各色的紙燈,還有紗燈,裡面有小鈴,到時候就叮叮的響。大家還必須吃湯圓呀。這的確是美好快樂的日子。
一眨眼,到了殘燈末廟,學生該去上學,大人又去照常作事,新年在正月十九結束了。臘月和正月,在農村社會里正是大家最閑在的時候,而豬牛羊等也正長成,所以大家要殺豬宰羊,酬勞一年的辛苦。過了燈節,天氣轉暖,大家就又去忙著幹活了。北京雖是城市,可是它也跟著農村社會一齊過年,而且過得分外熱鬧。
在舊社會里,過年是與迷信分不開的。臘八粥,關東糖,除夕的餃子,都須先去供佛,而後人們再享用。除夕要接神;大年初二要祭財神,吃元寶湯(餛飩),而且有的人要到財神廟去借紙元寶,搶燒頭股香。正月初八要給老人們順星、祈壽。因此那時候最大的一筆浪費是買香蠟紙馬的錢。現在,大家都不迷信了,也就省下這筆開銷,用到有用的地方去。特別值得提到的是現在的兒童只快活的過年,而不受那迷信的熏染,他們只有快樂,而沒有恐懼——怕神怕鬼。也許,現在過年沒有以前那麼熱鬧了,可是多麼清醒健康呢。以前,人們過年是托神鬼的庇佑,現在是大家勞動終歲,大家也應當快樂的過年。

㈣ 老舍<<北京的春節>>的寫作背景

《北京的春節》是現代作家老舍1951年創作的一篇散文。文中描繪了一幅幅老北京春節的民風民俗畫卷,表現了春節的隆重與熱鬧,展現了中國節日習俗的溫馨美好,同時對比新舊社會的春節,突出了新社會移風易俗、春節過得歡樂而健康,表達了作者對新中國、新社會的贊美。全文充滿北京味兒的朴實語言,陳述樸素自然,不事雕琢,流暢通達,又有極強的表現力和感染力。

熱點內容
重生琅琊榜gl小說 發布:2025-04-28 14:26:29 瀏覽:164
爆笑現代小說總裁 發布:2025-04-28 14:15:03 瀏覽:714
姓范的都市yy小說 發布:2025-04-28 14:13:28 瀏覽:703
超甜的霸道總裁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04-28 14:04:49 瀏覽:982
都市小說中帶楊的主角都有哪幾本 發布:2025-04-28 14:04:49 瀏覽:901
約會網游小說 發布:2025-04-28 13:03:11 瀏覽:941
番茄小說網游之開局獲得神級天賦 發布:2025-04-28 13:01:04 瀏覽:749
這個總裁有點殘有沒有小說 發布:2025-04-28 12:58:45 瀏覽:8
海明威短篇小說ppt 發布:2025-04-28 12:54:21 瀏覽:951
必看免費小說敗家子 發布:2025-04-28 12:53:04 瀏覽: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