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短篇小說
① 找幾本穿越明朝的歷史軍事小說
回到明朝當王爺
《回明》後記
回明寫完了,從昨晚開始就特別的亢奮,但是今晚回到家裡,坐在這兒卻只有無盡的疲憊,從七點坐到八點,手指都不想動一下,從八點躺到九點,這才爬起來做一個總結。
先說成功的輝煌。2006年11月8日,寫出了三萬字存稿的我,上傳了第一章。到2008年1月17日結束,一共370萬字。申請三江通過,憑著三江廣告,登上推薦榜、新人榜雙榜魁首,就此牢牢占據,直至一個半月之後,2007年1月1日上架。
2006年12月31日,在單位做年終會計工作結轉,一宿未睡,回到家裡發現自已已經上架,而手中一章沒有,於是下午開始趕緊碼字,在我還沒更新之前,就得到了九張月票。我到現在都記得,雖然不知道是誰,可是那份激動和感恩,我到現在都記得。
月關,是一個新人,盡管此前寫過兩本不太引人注意的作品,不過我換了名字,從不曾對任何人提起,完全以一個新人的身份和影響從頭做起,我的作品還未上架,就有人投月票給我,那是對我的無盡信任。從這一天起,月關成了一名戰士,帶著四萬三千名收藏我書的朋友踏上了征程,每日奮斗,筆耕不息。
一月,新書月票榜第一;
二月,月票榜第三;
三月,月票榜第四;
四月,因紅娘子擄走楊凌的情節書友很不滿,一個月未要月票,第六;
五月,五一月票雙倍期間,我榮幸地被排到大連出差了,第五;
六月,第四;
七月,第三;
八月至十二月,第一;
2008年1月,目前為止第二,結束了。
14個月,370萬字,收藏的朋友從上架之初的4萬三千到現在近十五萬。一年的時間獲得了起點藏書總推薦榜第三、總收藏榜第七、全本回顧榜第七、2007年月票年榜第一、全本作品總月票榜第一。
謝謝你們,我的書友,我付出了,也得到了。
謝謝你們,我收錄的書友同人文章300多篇,一百多萬字,趕上了一部小說的長度。
謝謝你們,支持我、鼓勵我,每天一條不漏看過的書評,大多帶給了我歡樂。
關關真心的謝謝你們,我們一起創造了一個奇跡。
下面,再說缺點。
一是沒有計劃。我曾經以做三無作者為容,無大綱、無存稿、無資料,信手揮灑,頗為自傲。但是寫短篇,比如第一本《顛覆》,三個半月,九十萬字,我寫的游刃有餘,但是大部頭作品沒有大綱,就難免會有難以收攏的場面。
回明瑕疵許多,但是最令我遺憾的就是主角有12金釵,太多了,如果我有大綱,那麼戲份可能會更集中些,受到控制的出場人物,角色形象會更鮮明一些,這是一個遺憾。
再一個,無存稿。恐怕我下一本還是不會留存稿,個性使然。寫出來了,就巴不得馬上傳上去給大家看看,我留不住。但是這一來在拼月票時拚命更新,我又是上班族,僅靠晚上時間,大量的更新是靠減少睡眠完成的。
第一本書寫完時最後一章「三願許情」兩萬三千字我是一天碼出來的,但是我精神奕奕。然而這整整一年,我每天的睡眠時間平均不到六個小時,後幾個月只有五個小時,腰酸背痛,雙眼紅腫,倒榻就睡。我原來的筆名叫夢游居士,這一年,不但沒有夢游過,我連夢都從未做過,一睡著了就象死過去一樣。
這樣的透支體力、精力,造成我後期對許多情節,已經沒有力氣去細細思量,精雕細琢,最後一卷,我不太滿意,距我心中原來設想的意境要遜色許多。收尾自我感覺較急,這也是原因之一,那就是精力、體力抗不住了。
這兩樣是我要吸取的教訓,今後我不會以瘋狂透支體力來拼,我要對讀者負責、對自已負責,月票擺在第三位。
《回明》寫完了,下一本會寫什麼?我現在不知道。想過繼續寫大家喜歡的歷史,不過也考慮到審美疲勞和一旦寫出來,可能大家會情不自禁地和《回明》做比較,可能造成一些干擾,如果那樣,就不如第二本先轉型去寫都市、仙俠或其他類的文章。
總之,我現在真的還沒來的及認真去想,在寫這本回明時,所有的精力已經全都投注在它上面,我得歇上兩周,緩過氣力,才能繼續思考。當我決定開新書時,我會在這里通知大家的。
新書能否會令大家這么滿意,我不知道,但我希望我們永遠是朋友。
最後,再一次謝謝你們,謝謝你們讓我的《回明》陪了你們這么久,謝謝你們陪了我這么久。
② 三言兩拍指的是明朝五本著名傳奇短篇小說,都包括哪些作品
三言兩拍指的是明朝五本著名傳奇短篇小說。所謂三言指的是《喻世明言》、《警世通言》和《醒世恆言》,為馮夢龍所創作;所謂兩拍指的是《初刻拍案驚奇》和《二刻拍案驚奇》,乃凌濛初的作品。這五本小說集,在中國文學史上,有佔一席之地,後人評價頗高,例如:「中國古典短篇白話小說的巔峰之作」,「白話短篇小說發展歷程上由民間藝人的口頭藝術轉為文人作家的案頭文學的第一座豐碑」等等。
二拍,每集40卷,共80卷,相對其它傳奇短篇小說集,它最大的特色是反映了資本主義萌芽時期人們對財富的追求,對愛情的期待,對自由的嚮往。其中,有《轉運漢巧遇洞庭紅》《烏將軍一飯必酬》、《疊居奇程客得助》等多篇文章,主要進行商業描寫,反映出社會對錢財的強烈追逐,在以往的小說中是非常罕見的。士農工商,商人商業在古代文人眼中,一直都是最低賤的,能不寫就不寫。
③ 明代小說的短篇小說
明中葉以後,隨著宋元話本的整理刊行,文人摹擬話本而創作白話短篇小說之風日盛。今存最早的明人輯印的話本集,是嘉靖年間洪楩編的《清平山堂話本》,分《雨窗》、《長燈》等6集,每集10卷,每卷1篇,共收話本60篇,故全書總名為《六十家小說》;今存15種。又萬曆間熊龍峰刊印的話本今存4種。以上兩種話本集都包括宋元話本和明代擬話本在內。收集作品較多而對後世影響較大的是天啟年間馮夢龍編輯的《喻世明言》(初題《古今小說》)、《警世通言》和《醒世恆言》,合稱「三言」。每集收話本40篇。包括宋元話本、明代擬話本兩部分。明末凌濛初仿「三言」創作的《初刻拍案驚奇》、《二刻拍案驚奇》,合稱「二拍」,則基本上是凌氏創作的擬話本。明代白話短篇小說反映了廣泛的社會生活面。其中愛情婚姻題材佔有重要地位,表現了對愛情婚姻自主要求的肯定和對封建禮教及門第觀念的批判,如《杜十娘怒沉百寶箱》、《樂小舍拚生覓偶》、《玉堂春落難逢夫》等。在《蔣興哥重會珍珠衫》、《賣油郎獨占花魁》等篇中,反映了市民階層的愛情婚姻觀念。譴責薄倖男子也是這類小說表現的重要內容。揭露封建統治階級的罪惡和政治的黑暗,是明代擬話本的一個重要主題。描寫手工業者和小商人生活與思想的作品,顯示了明代擬話本新的思想特色,比如歌頌小商人的勤勞誠實、互相幫助的友情以及對發財致富的追求等。這是市民階層力量壯大和在社會上活躍的表現,是明中葉以後城市商業經濟發展的產物。但「三言」、「二拍」中的擬話本,美化統治階級、宣揚封建禮教、張皇鬼神迷信等充滿糟粕的作品,也佔了相當數量。擬話本在藝術上大體保持了話本小說的特色,如故事性強、情節生動完整、注意刻畫人物性格等。但也有不同之處:心理描寫和細節描寫都趨於豐富細膩,篇幅也明顯增長;而在口語運用和生活氣息上則明顯地遜於話本小說。
除「三言」、「二拍」外,明人創作的擬話本小說集,還有《石點頭》、《醉醒石》、《西湖二集》等十多種,成就都不高。如魯迅所指出的:「明人擬作末流,乃誥誡連篇,喧而奪主,且多艷稱榮遇,回護士人,故形式僅存而精神與宋迥異矣。」(《中國小說史略》)但其中也有一些篇章,文筆生動,形象鮮明,於人情世態的描繪中,呈現出封建社會生活大量不合情理的事物。
④ 明代著名小說集的代表作有哪些
明代小說 明代文人創作的小說主要有白話短篇小說和長篇小說兩大類。 明代的長篇小說按題材和思想內容,又可概分為四類,即講史小說、神魔小說、世情小說和公案小說, 代表性作品有《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金瓶梅》等。此外,較著名的明代長篇小說 還有熊大木的《北宋志傳》、郭勛的《皇明英烈傳》、許仲琳(或曰陸長庚)的《封神演義》、董說的 《西遊補》、西周生的《醒世姻緣傳》等,均在中國文學史占據一定地位。 明代描寫冤獄訴訟的公案小說的興起,是明後期社會政治腐敗的產物。較著名的有李春芳著《海剛峰 先生居官公案傳》、無名氏著《包孝肅公百家公案演義》、余象斗著《皇明諸司公案》等 明代的白話短篇小說也獲豐收。 馮夢龍輯纂的《喻世明言》(一名《古今小說》)、《警世通言》、《醒世恆言》 合稱「三言」。常與「三言」並稱,地位相當的是凌濛初編著的擬話本集《初刻拍案驚奇》、 《二刻拍案驚奇》合稱「二拍」,此外,明人創作的擬話本小說集還有《石點頭》、《醉醒石》、《西 湖二集》等十多種。 但成就皆遜於「三言」、「兩拍」。
⑤ 明末清初有哪些小說
明末,小品散文大量產生。張岱於明亡後作有《陶庵夢憶》等。
明末,董說作有《西遊補》,與陳忱作於明亡後的《水滸後傳》,同為明末清初長篇小說的代表作品。
公元1644年清世祖順治元年 明亡。清兵入關,清王朝統治開始。
順治十八年(1661),清滅南明政權。
清初,錢謙益與吳偉業、龔鼎孳並稱「江左三大家」。錢謙益為「虞山詩派」領袖,作有詩《後秋興》104首等,其散文標志著明末清初文風的轉變。吳偉業為「婁東詩派」領袖,作有七言長篇敘事歌行《圓圓曲》、《永和宮詞》等,繼承元白「長慶體」而有所發展,被稱為「梅村體」。
明末清初以後,才子佳人小說逐漸流行,其早期作品有《玉嬌梨》(張勻)、《平山冷燕》(張勻〔?〕)、《好逑傳》(署「名教中人」)等。
公元1651年清順治八年 長篇彈詞《天雨花》(陶懷貞)約作於本年前,為較早的彈詞代表作品。
公元1654年清順治十一年 侯方域卒(生於1618年)。侯方域與魏禧、汪琬並稱「清初三大家」。侯方域作有《癸未去金陵日與阮光祿書》、《李姬傳》、《馬伶傳》等。魏禧作有《江天一傳》、《大鐵椎傳》等。汪琬作有《陳處士墓表》等。
公元1661年清順治十八年 金人瑞(聖嘆)卒(生於1608年)。金人瑞曾評點《水滸傳》、《西廂記》等,與毛宗崗評點的《三國志演義》同為清初評點派小說戲曲理論代表著作。
黃宗羲的《明夷待訪錄》約撰於本年至次年間。黃宗羲與顧炎武、王夫之、杜浚、錢澄之、歸庄、吳嘉紀、魏禧等。均為清初的明遺民作家,創作中普遍存在著反清的民族思想或民主思想。顧炎
武作有《日知錄》等。王夫之作有《黃書》、《噩夢》及《姜齋詩話》等。
公元1662年清聖祖康熙元年 興庄延鑨私修《明史》獄,次年結案,殺70餘人,株連近200人。有清一代、「文字獄」接連不斷,較歷代為烈。
順治至康熙初期詩壇,施閏章與宋琬齊名,時號「南施北宋」;屈大均、陳恭尹、梁佩蘭齊名,後稱「嶺南三家」。
公元1671年清康熙十年 李玉卒於本年後(大約生於1610至1620年)。李玉與朱素臣等改革傳奇創作,使之符合演出要求,形成「蘇州派」。李玉於明末作有《一笠庵四種曲》(包括《一捧雪》、《人獸關》、《永團圓》、《占花魁》,合稱「一人永占」),入清後作有《千鍾祿》、《清忠譜》《與朱素臣等合撰)等。朱素臣作有《十五貫》等。
公元1678年清康熙十七年 朱彝尊於本年編成《詞綜》,其創作開「浙派詞」端緒。清初以來,一變明人不重視詞作的風氣,詞壇漸趨興旺。
公元1679年清康熙十八年 李漁卒〔?〕(生於1611年)。李漁作有傳奇集《笠翁十種曲》(《風箏誤》等10種),又撰有戲曲理論著作《閑情偶寄》等。
蒲松齡的《聊齋志異》約於本年前後基本寫成,此後不斷有所修改,為清代短篇文言小說代表作品。
公元1681年清康熙二十年 褚人獲的長篇小說《隋唐演義》約寫成於本年前後。
公元1682年清康熙二十一年 陳維崧卒(生於1625年)。陳維崧開創「陽羨詞派」;又與毛奇齡同為駢文作家。駢文自唐以後趨於衰落,至此復振。
公元1684年清康熙二十三年 錢彩的長篇小說《說岳全傳》約寫成於本年或乾隆九年(1744),為清代英雄傳奇小說代表作品。
公元1685年清康熙二十四年 納蘭性德(滿族)卒(生於1655年)。納蘭性德詞自成一家,作有〔長相思〕(山一程)、〔菩薩蠻〕(朔風吹散三更雪)等。
公元1688年清康熙二十七年 洪升撰成傳奇《長生殿》。次年因在皇後喪期內演出,洪升被革除國子監生員籍,觀劇者趙執信被革職,查慎行被除籍。
查慎行為康熙年間「宋詩派」代表詩人,作有《金陵雜詠二十首》等。
公元1699年清康熙三十八年 孔尚任撰成傳奇《桃花扇》。孔尚任與洪升齊名,時號「南洪北孔」,同為清代戲曲代表作家。
公元1703年清康熙四十二年 葉燮卒(生於1627年)。葉燮撰有《原詩》,倡「才、膽、識、力」之說,為清代詩話的代表著作。
公元1704年清康熙四十三年 洪升卒(生於1645年)。洪升還作有雜劇《四嬋娟》等。
公元1711年清康熙五十年 王士禛卒(生於1634年)。康熙時期,王士禛編有《唐賢三昧集》,推崇唐詩,提倡「神韻說」,流行一時。其論詩之語後被輯為《漁洋詩話》、《帶經堂詩話》。其詩歌作品有《秦淮雜詩》等。
興戴名世《南山集》文字獄。方苞被株連入獄,後作有散文《獄中雜記》。
公元1715年清康熙五十四年 蒲松齡卒(生於1640年)。蒲松齡還作有俚曲《牆頭記》等14種。
公元1718年清康熙五十七年 孔尚任卒(生於1648年)。孔尚任還與顧彩合作有傳奇《小忽雷》等。
公元1719年清康熙五十八年 沈德潛的《古詩源》編成於本年。沈德潛又編有《唐詩別裁集》、《清詩別裁集》等,撰有詩話《說詩晬語》,提倡「格調說」,於雍正、乾隆年間流行一時。
公元1746年清乾隆十一年 厲鶚所編《宋詩紀事》於本年刊行,收輯宋代3800多家詩人詩作及有關資料。
公元1749年清乾隆十四年 方苞卒(生於1668年)。方苞提倡「義法」,開創「桐城派」古文。
袁枚辭官居江寧小倉山隨園。其論詩提倡「性靈說」,流行一時。所著《隨園詩話》(刊行於1790年)為清代影響最大的詩話之一。同時稍後,主「性靈說」的詩人趙翼撰有《甌北詩話》(成書於1802年)。袁枚、趙翼與蔣士銓並稱「乾隆三大家」(又稱「前三家」)。
乾隆至嘉慶年間,駢文創作繼續發展,逐漸形成與桐城派古文對立的駢文流派,其代表作家乾隆前期有胡天游等,乾隆中期以後有袁枚、汪中(作有《哀鹽船文》等)、洪亮吉等。
⑥ 關於明清古典小說 急!!!各位大蝦幫幫忙
1、明代:要比較清晰地描述明代小說的分類及其演變,分文言小說、白話短篇小說、白話長篇小說三條路線比較方便。
明初文言小說中最具小說風採的傳奇類小說一度恢復生機,出現了瞿佑的《剪燈夜話》,並在其影響下產生了李昌祺的《剪燈餘話》、邵景詹的《覓燈因話》(合稱「三燈」)、《花影集》等作品,但此後又冷落下去,直到明中葉以後思想界文化界掀起思想解放運動和文學浪漫思潮,才又稍微振作,出現了《九龠別集》、《情史類略》、《艷異編》等或創或編的傳奇作品集。此外尚有一些單篇佳作,如《中山狼傳》等。志怪小說、軼事類小說、笑話也小有成就。
明代的白話短篇小說成就十分突出,達到這種文體的最佳狀態,「三言二拍」成為古代短篇小說最重要的代表,馮夢龍和凌濛初也成為古代短篇小說最重要的作家。
《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金瓶梅》,明代四大奇書,各代表了一種小說類型,也就規劃了中國古代長篇小說的基本格局。
2、清朝:清代小說是中國小說史的黃金時代,這一時代產生的小說,題材廣泛,風格多樣,流派形成,類型齊全,質量上乘,個性鮮明,與明代小說承中有變,以《紅樓夢》為代表的若干優秀傑作,攀上了中國古典小說同時也是中國古典文學的頂峰,令後世至今還難企及。
⑦ 明清時期我國小說作品有哪些
明清時期,我國古典小說的創作達到高峰。明代短篇小說的成就,除了對宋元話本的總結整理外,較突出的是「三言兩拍」五部擬話本短篇白話小說集的問世。所謂「擬話本」則是模擬宋元話本的創作,明代中葉馮夢龍編選擬寫了《喻世明言》(原名《古今小說》)、《警世通言》《醒世恆言》三部短篇白話小說集,通稱「三言」,每部包括小說40篇,共120篇。這些作品,有一些是對宋元話本的加工,而大部分則是明代的民間創作或由馮氏自己創作的。「三言」題材廣泛,反映了當時市民階層的社會生活和反傳統勢力的精神以及追求自由、平等的意識。「三言」在藝術上,無論是故事情節還是人物描寫,都比前代的小說創作大大邁進了一步。繼「三言」之後,明末出現了凌瀠初的《初刻拍案驚奇》和《二刻拍案驚奇》,通稱「二拍」。「初刻」收小說四十篇,「二刻」收小說39篇,雜劇一出。「二拍」的思想和藝術價值雖不如「三言」,但對後世也有很大影響。「二拍」之後,直至清代,還有不少文人創作擬話本短篇小說,出了一些專集,乾隆以後擬話本才漸趨衰落而絕跡。今存者有明代《石點頭》《醉醒石》《西湖二集》《人中畫》《三刻拍案驚奇》等等。清代有《照世杯》《豆棚閑話》《西湖佳話》《十二樓》(又名《覺世名言》)等等。明末清初由署名「抱瓮老人」編選的《今古奇觀》,是一部話本小說選集,共40回,它從「三言兩拍」中選錄40篇小說而編成的,數百年來流傳甚廣。除了白話短篇小說外,明清兩代還出現了大批文言短篇小說,如明代瞿佑的《剪燈新話》4卷,李昌祺的《剪燈余話》4卷,趙弼的《效顰集》3卷,清代紀昀的《閱微草堂筆記》20卷等,但成就最大的是清代蒲松齡的《聊齋志異》。這部優秀的短篇小說集收入作品491篇,其內容大都采自民間傳說和野史軼聞,經作者藝術加工成為大放異彩的文言小說。小說通過談狐說鬼的形式,表達作者對黑暗現實的憤懣,反映了作者的愛憎。全書作品構思巧妙,富有浪漫主義色彩,各篇情節曲折動人,語言精煉,確為古代文言短篇小說的藝術高峰。《聊齋志異》的流傳極為廣泛,現有手稿本、抄本、刻本及各家評注本傳世。
⑧ 明清小說的明代小說
明代文人創作的小說主要有白話短篇小說和長篇小說兩大類。
明代的長篇小說按題材和思想內容﹐又可概分為五類﹐即講史小說﹑神魔小說﹑世情小說、英雄傳奇小說和公案小說等。 代表性作品有《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金瓶梅》等。
《三國演義》以陳壽《三國志》為藍本﹐經各家說話人熔裁敷演﹐由羅貫中於元末明初寫定。初不分回﹐只二十四卷二百四十則﹐今通行一百二十回本是清初毛宗崗改定的。此書生動描述了東漢末年群雄割據﹐三國鼎立﹐最後司馬氏統一天下的復雜歷史﹐結構宏偉﹐場面壯觀﹐人物眾多。有些人物頗具特色﹐成為某一類型人物的代表﹐如曹操﹑諸葛亮﹑關羽﹑張飛等。但總的來說﹐《三國演義》重於敘述歷史事件而薄於文學創造﹐人物有類型化的傾向﹐語言半文半白﹐顯示出由歷史向文學嬗變的痕跡。
《水滸傳》或題施耐庵著﹐或題施耐庵﹑羅貫中合著。描述北宋宣和年間以宋江為首的一百零八人逼上樑山﹐「替天行道」的雄壯故事。宋江事史載甚略﹐宋人話本有《青面獸》﹑《花和尚》﹑《武行者》等名目﹐水滸故事已在民間流傳﹐至《大宋宣和遺事》記宋江等三十六人聚義梁山泊﹐已略具《水滸》雛形。水滸故事就是在這一基礎上由文人加工寫定成書的。《水滸傳》情節曲折﹐故事性犟﹐善於在敘事中刻畫人物﹐李逵﹑武松﹑林沖﹑魯智深等成為婦孺皆知的文學形象﹐但虛構成份多於《三國演義》。它是中國第一部用通俗口語寫成的長篇小說﹐在文學史和漢語史上都有很高價值。
神話小說《西遊記》取材於唐代僧人玄奘去天竺(印度)取經的事跡﹐由吳承恩在民間傳說和有關話本﹑雜劇的基礎上改寫而成。該書想像豐富﹐手法浪漫﹐語言詼諧﹐是白話小說中獨樹一幟的優秀之作。書中塑造了神通廣大的孫悟空和膽小自私的豬八戒兩個受人喜愛的文學形象﹐孫悟空的形象是人民群眾敢於同惡勢力作斗爭﹑不怕困難等優秀品質的藝術概括﹐也寄託了人民戰勝邪惡勢力的美好理想。
刊行於明萬曆年間的《金瓶梅詞話》在白話長篇小說中佔有重要地位﹐它是擺脫英雄與神怪的傳統題材﹐轉而表現現實日常生活的創始之作。作者題蘭陵笑笑生﹐前人疑為王世貞﹐不可信﹐近年又有屠龍﹑李開先﹑賈三近諸說﹐但均缺乏有力證據。該書籍《水滸傳》中西門慶﹑潘金蓮故事為線索﹐演成百回長書﹐雖假託宋代﹐反映的卻是16世紀北方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作者熟悉市井生活和市民語言﹐描摹人情世態細致傳神﹐語言潑辣生動。但書中對官僚地主放縱肉慾頗多自然描寫﹐影響了這部書的價值與流布。 此外﹐較著名的明代長篇小說還有熊大木的《北宋志傳》﹑郭勛的《皇明英烈傳》﹑許仲琳(或曰陸長庚)的《封神演義》﹑董說的《西遊補》﹑西周生的《醒世姻緣傳》等﹐均在中國文學史占據一定地位。
明代描寫冤獄訴訟的公案小說的興起﹐是明後期社會政治腐敗的產物。較著名的有李春芳著《海剛峰先生居官公案傳》﹑無名氏著《包孝肅公百家公案演義》﹑余象斗著《皇明諸司公案》等﹐歌頌著名的清官包拯﹑海瑞﹑況鍾等。但多追求情節離奇曲折﹐藝術上較粗糙﹐多夾雜迷信描寫﹐並宣揚封建倫理道德觀念。 同時在思想內容上也往往夾雜著鬼神迷信和封建說教。明代的短篇小說主要是白話短篇小說,白話短篇小說取得了輝煌的成就,明人創作的白話短篇小說是摹擬學習宋元話本的產物,故被稱為「擬話本」。現存最早的明人輯印的話本集是《清平山堂話本》。收集白話短篇作品較多而且對後世影響較大的是明末天啟年間馮夢龍編輯的「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和《醒世恆言》)。三書都包括宋元話本和明人的擬話本兩部分。其後,凌濛初模仿「三言」創作了《初刻拍案驚奇》和《二刻拍案驚奇》,合稱「二拍」。均為擬話本。「三言」、「二拍」是明代白話短篇小說的代表作品。明代白話短篇小說比長篇小說更直接更廣泛地反映了社會生活。其中愛情婚姻題材作品占很大的分量,這類作品反映了市民階層的進步的愛情婚姻觀念,批判了封建禮教的不合理性,歌頌了青年男女爭取婚姻自主和幸福生活的斗爭。
部分作品揭露了封建統治階級的罪惡和黑暗政治,寫出了人民的苦難。另有些擬話本描寫了小商人和手工業者的生活和思想,帶有明顯的時代特點。擬話本承襲了宋元話本的傳統,一般都具有較強的故事性,情節生動曲折,感情色彩鮮明。它藝術手法更加成熟,特別是心理描寫和細節描寫更加趨於豐富細膩。比較優秀的作品有《杜十娘怒沉百寶箱》、《玉堂春落難逢夫》等。除「三言」、「二拍」之外,明代的擬話本小說集還有《石點頭》、 《醉醒石》、 《西湖二集》等。明代的文言小說,是沿著唐宋傳奇的線索發展而來的。較著名的文言短篇小說集有:瞿佑的《剪燈新話》、李昌祺的《剪燈余話》、邵景瞻的《覓燈因話》等。明人的文言短篇小說在寫法上模仿唐宋傳奇,缺乏創作新意,因而成就不高,其影響遠不及白話短篇小說。
⑨ 明朝晚期的白話短篇小說,有「三言」和「二拍」,其中「二拍」的作者是誰
“二拍”指成書於明朝後期的白話短篇小說集《初刻拍案驚奇》和《二刻拍案驚奇》,它們的作者是明代著名文學家凌濛初。由於這兩部作品的題材和風格都與馮夢龍作品“三言”十分相近,因此被後世合稱為“三言二拍 ”,成為明代傳奇小說的代表作。
在凌濛初的兩部短篇小說集中,愛情故事佔了不少的篇幅。作者對於這些反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追求愛情的男性和女性,是抱有一種同情和肯定的態度的。與此同時,作品中也揭露了官場的黑暗,抨擊貪官污吏的罪行,這些都是他思想進步性的具體表達。但與此同時,對於這些問題他也給不出解決的方案,只能寄希望於因果報應、惡有惡報之類的迷信辦法來解決問題。
此外,他還在作品中塑造了大量的商人形象,作為“士農工商”的最末位,商人在封建王朝的地位不高。但在“二拍”中,商人卻占據了大量的篇幅,這也證明明朝末年隨著資本主義萌芽的產生,商人的地位逐漸上升。“二拍”也因此具有了明末風俗實錄的價值。
⑩ 明代是短篇小說的興盛時期,著名的短篇小說「三言、二拍」的作者分別是誰啊
三言二拍》包括馮夢龍的《喻世明言》、《醒世恆言》和《警世通言》以及凌檬初的《初刻拍案驚奇》和《二刻拍案驚奇》,每一部分都分上下冊,每一冊都有十萬字之多,整個「三言二拍」就可謂洋洋上百萬字。
《三言》原稱「古今小說」,本意就是包括了宋、元、明三代的作品。下百二十篇小說里,有宋、元、明三代的「小說家」話要屯有明代人用話本體寫的通俗小說;有說話人、書會才人的舊本,也有文人擬作的新篇。它包羅古今,融會場也間作品和文人的創作或再創作,前人統稱之為通俗小說或話本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