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經典小說
1. 有哪些歐洲古典文學名著推薦
我記得有一個蘇聯作家叫做奧斯特洛夫斯基,想必大家都不會很陌生,他寫的書叫做《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主人公保爾柯察金的精神很讓我敬佩,男孩子就應該讀這樣的書!這本書鼓舞了很多中國人,在那些艱苦的歲月中,以保爾柯察金為目標,不斷的努力。
在法國,還有一個大作家叫做雨果,我覺得他有一本書還不錯,這本書的名字叫做《巴黎聖母院。》讀一遍吧,很感人的。
我還喜歡一個作家,他叫做列夫托爾斯泰,我看過他一本書,是他很有名的一本,但是忘記了它的名字叫什麼呀?哦,突然想起來這本書叫做《復活》。可以去看一看,現在這本書就在我的桌子上,現在都不想看了,因為很多內容都已經知道了,沒有興趣再看下去。但是第一次看的時候,的確讓我觸動很大。他好像還有《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都是他的經典之作。
我還看過很多的小說,《簡愛》,《霧都孤兒》,《海底兩萬里》,這些比較讓我深刻一點。
想推薦《呼嘯山莊》。
大一暑假回家的火車上看這本書,看了之後久久緩不過來,只覺呼吸困難。
這本書是英國女作家勃朗特姐妹之一艾米莉·勃朗特的作品,也是19世紀英國文學的代表作之一,講了呼嘯山莊的主人收養了一個叫希斯克利夫的孤兒,和他的子女辛德雷和凱瑟琳一起生活。在朝夕相處中,希斯克里夫與凱瑟琳產生了感情,但凱瑟琳的各個,辛德雷對希斯克里夫一直厭惡至極,百般玩弄。當凱瑟琳的父親死後,辛德雷開始虐待希斯克里夫並且阻止希斯克里夫和凱瑟琳的愛情。最後,希斯克里夫出走。
多年後,希斯克里夫搖身一變,變成一個富人,回來買下呼嘯山莊,把辛德雷變成僕人。而且,他娶了凱瑟琳的丈夫的妹妹,卻不愛她,並且虐待她。最後她不堪忍受,出逃,生下了兒子林頓·希斯克利夫。克里斯多夫還收養了辛德雷的而立哈雷頓,並讓他在被虐待中長大。而進一步打起了凱瑟琳與丈夫的山莊,畫眉山莊。
當兒子林頓生病垂危的時候,克里斯多夫讓凱瑟琳的女兒嫁給了林頓,然後在林頓死去之後,畫眉山莊也和呼嘯山莊一樣,落到了他手裡。
於是,凱瑟的女兒凱蒂和辛德雷的兒子哈雷頓都生活在他身邊,逐漸產生了愛情。克里斯多夫大怒,決心要拆散這對戀人,卻在無意中意識到,現在的這對年輕的戀人,就像年輕的時候的自己和凱瑟琳。。。一切悄然發生了改變,一個世紀的恩怨,幾代人的愛恨情仇。。。。。。克里斯多夫想起了死去的凱瑟琳。
這本書的人物關系極為復雜,很大感情線繞來繞去,但仍然無法阻止我喜歡它。
2. 外國經典名著有哪些
鏈接: https://pan..com/s/11ZjS3QEX0I8no3RiStVtKw
收集多部《呼嘯山莊》《大衛·科波菲爾》《雙城記》《霧都孤兒》《魯濱孫漂流記》《傲慢與偏見》《理智與情感》等等。
3. 西方文學里有哪些經典的著作
鏈接: https://pan..com/s/1QE7qjEkZygsdqXG7qp9t6A
收集多部《呼嘯山莊》《大衛·科波菲爾》《雙城記》《霧都孤兒》《魯濱孫漂流記》《傲慢與偏見》《理智與情感》等等。
4. 歐洲經典文學作品簡介
問題也太寬泛了吧!!??估計不太全,我盡力吧……
《巴黎聖母院》簡介
《巴黎聖母院》(創作於1831年)(又稱《鍾樓怪人》)是雨果第一部大型浪漫主義小說。它以離奇和對比手法寫了一個發生在15世紀法國的故事:巴黎聖母院副主教克洛德道貌岸然、蛇蠍心腸,先愛後恨,迫害吉卜賽女郎愛斯美拉達。面目醜陋、心地善良的敲鍾人卡西莫多為救女郎捨身。小說揭露了宗教的虛偽,宣告禁慾主義的破產,歌頌了下層勞動人民的善良、友愛、舍己為人,反映了雨果的人道主義思想。
小說《巴黎聖母院》藝術地再現了四百多年前法王路易十一統治時期的歷史真實,宮廷與教會如何狼狽為奸壓迫人民群眾,人民群眾怎樣同兩股勢力英勇斗爭。小說中的反叛者吉卜賽女郎愛斯梅拉達和面容醜陋的殘疾人加西莫多是作為真正的美的化身展現在讀者面前的,而人們在副主教富洛婁和貴族軍人弗比思身上看到的則是殘酷、空虛的心靈和罪惡的情慾。作者將可歌可泣的故事和生動豐富的戲劇性場面有機地連綴起來,使這部小說具有很強的可讀性。小說浪漫主義色彩濃烈,且運用了對比的寫作手法,它是運用浪漫主義對照原則的藝術範本。小說的發表,使雨果的名聲更加遠揚。
基督山伯爵》簡介
作者:大仲馬(1802-1870),19世紀法國浪漫主義作家,傑出的通俗小說家。3歲時父親病故,20歲隻身闖盪巴黎,曾當過書記員、國民衛軍指揮官。拿破崙三世發動政變,他因為擁護共和而流亡。大仲馬自學成才.一生創怍的各類作品達300卷之多,以通俗小說和戲劇成就最大。他的通俗小說情節迂迴曲折,結構完整巧妙,人物形象鮮明,對話精彩生動,在藝術上得到了極高的成就,是世界通俗小說中獨一無二的怍品,大仲馬因此享有「通俗小說之王」的你號。其代表作有《三個火槍手》、《基督山伯爵》等。此外,大仲馬的回憶錄也具有一定的文學價值。比如《基督山伯爵》第75章中那份神秘的記錄里關於將軍和主任決斗的描寫,就是作者回憶錄中在土耳其的一次經歷的翻版。
《基督山伯爵》以引人入勝的故事情節和精湛完善的藝術技巧,博得了無數讀者的青睞。小說出版後,在社會上引起了空前的轟動被翻譯成幾十種文字出版,在法國和美國等西方國家多次被拍成電影。盡管這部小說問世已有一個半世紀之久,但它至今仍在世界各國流傳不衰,被公認為世界通俗小說中的扛鼎之作。
大仲馬的長篇故事始終受到喜歡歷史的神奇性的讀者所贊賞。
譯序
費奧多爾·米哈伊洛維奇·陀思妥耶夫斯基(一八二一——一八八一)的名字對我國讀者絕不是陌生的。他的主要作品《窮人》、《被侮辱與被損害的》、《死屋手記》、《白痴》、《少年》、《卡拉馬卓夫兄弟》等早已譯成漢語。他的代表作《罪與罰》更為廣大讀者所熟知。
高爾基曾經說過,就藝術描寫力來說,只有莎士比亞能與陀思妥耶夫斯基相媲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中那些震撼人心的悲慘畫面,他以非凡的藝術力量塑造的那些庄嚴的、悲劇性的痛苦形象,都深深印在所有讀過他的作品的人的心中。「如果說時間能熄滅愛情的火焰和人類的所有其他感情……那麼對於真正的文學作品,時間卻會創造不朽。」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正是世界文學中這種不朽的作品之一。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生活與文學道路是一種最深刻的悲劇,其實質是:敵視天才、自由和藝術之美的現實,壓制和摧毀人的靈魂。
陀思妥耶夫斯基生在莫斯科一個貧民醫院醫生的家庭里。一八四三年畢業於彼得堡軍事工程學校。畢業後不久就專門從事文學創作活動。一八四六年發表的《窮人》為他帶來了極高的聲譽,在文學界引起了注意。《窮人》顯然受果戈理《外套》的影響;在思想上他也接近當時平民知識分子的先進代表人物。他曾參加空想社會主義者彼特拉舍夫斯基(一八二一——一八六六)的小組,為此被捕,並被判處死刑,後被赦免,改判流放,在鄂木斯克監獄服四年苦役(一八五○——一八五四)。後來他根據獄中的經歷寫成了《死屋手記》。
四年流放使他思想上發生了很大的轉變,認為在當時的社會上,反抗毫無意義;他只看到壓迫、道德基礎的崩潰、資產者的勝利、貧窮、賣淫、飢餓……而看不到出路何在。他認為,在這樣的社會上只有兩種可能:壓迫和被壓迫;只有兩種人:壓迫者和被壓迫者;沒有,也不可能有第三種可能和第三種力量。他的筆記中有這樣一句話:「不做奴隸,就做統治者」。這句話也許可以作為他創作的題辭。這句話表現出他主要作品中主人公們的苦悶,反映出他們心目中的資本主義社會的法則:不做奴隸主,就做奴隸,不壓迫別人,別人就壓迫你。「主子的道德」是與人性相抵觸的。因此陀思妥耶夫斯基選擇了後者:寧做犧牲者,不做劊子手,寧被踐踏,也決不踐踏別人。此外陀思妥耶夫斯基不知道有任何別的可能。
《罪與罰》最早發表在一八六六年的《俄羅斯通報》上。
一八六一年廢除了農奴制。這曾使陀思妥耶夫斯基充滿希望。他覺得,對於俄羅斯來說,一個新的時代開始了。但無情的現實粉碎了陀思妥耶夫斯基天真的幻想,同樣也使一部分正在尋找改革道路的青年感到失望,使他們又落進了懷疑的深淵。正是這種失望情緒往往促使某些知識青年進行個人主義的、毫無結果的反抗。《罪與罰》的主題就是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產生。
作者設想,《罪與罰》的主題是:
一、人生來不是為了享福的。只有通過受苦,才能獲得幸福(做犧牲者,寧願被壓迫,被踐踏)。
二、主人公拉斯科利尼科夫的思想:攫取統治這個社會的權力——不擇手段。「在小說里,通過他的形象,表現過分的驕傲、狂妄和對這個社會的蔑視。」「支配這個社會。」他想「趕快抓住權力,發財致富。殺人的思想是作為現成的東西來到他頭腦里的。」他幻想為人類造福,但是他選擇的「斗爭」道路卻是首先保證個人的「自由」。
他力求站在社會之上,對這個社會的「反抗」是個人主義的。這樣的「反抗」失敗了。
對小說該怎樣結束,陀思妥耶夫斯基很久拿不定主意。從他的筆記中可以看出,他曾設想幾種不同的結局:讓拉斯科利尼科夫逃跑,經過芬蘭,到美國去;自殺;悔過。但悔過是與拉斯科利尼科夫的性格、與這一藝術形象的邏輯發展相矛盾的。最後,拉斯科利尼科夫去自首了,可是並不認為自己有罪;他認為,他的罪只在於沒能堅持住,沒能「跨越」過去。
對於拉斯科利尼科夫,索尼婭是絕望的黑暗中的一線光明。拉斯科利尼科夫和索尼婭這兩個形象是理性與心靈、理智與感情的對照。索尼婭心裡充滿了對人的愛。她是人類苦難的象徵,陀思妥耶夫斯基認為,苦難和愛是合二為一的。人類的理性微弱而不可靠,而人類的苦難卻無邊無際;整個生活安排得如此不合理,如此駭人聽聞,如此殘酷,因此理性不可能完全理解它的不合理。剩下的就只有大家都感覺到的苦難的愛了。
拉斯科利尼科夫問索尼婭:「如果突然這一切現在都讓您來決定:……是讓盧任活著干壞事呢,還是讓卡捷琳娜·伊萬諾芙娜去死?那麼您會怎樣決定呢?」索尼婭回答:「這怎麼會由我來決定呢?」不,索尼婭無論如何也不能作出這樣的決定: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而跨越過另一個人的屍體。她所能決定的只有一點:讓別人從自己身上跨越過去,把自己獻給別人。而為別人獻身,在當時的世界上,其實只是一個不可能實現的理想。在小說中,索尼婭這個形象當然是理想化了,然而也是蒼白的。
於是作者又寫了《白痴》,希望用梅什金公爵這一藝術形象來進一步宣揚自己的這一理想。
最後,想稍稍談一談拉祖米欣。按照作者的意思,拉祖米欣應該是書中的正面人物,本來應該在小說中占據更重要的位置。他具有鄉土主義的觀點,反對西方革命思想的影響,認為社會主義是西方的玩意兒,與俄羅斯格格不入。他反對「環境決定論」,反對傅立葉的空想社會主義和唯物主義者的觀點。在一系列問題上,他可以說是作者的代言人。作者對他特別珍愛,然而就我們在小說中看到的這個人物而言,卻很難說他已經成功地完成了作者本想賦予他的使命。
本書根據蘇聯國家文藝書籍出版社一九五七年出版的《陀思妥耶夫斯基文集》(十卷集)第五卷譯出,並參照《俄語》出版社一九八四年出版的《罪與罰》。對此書的時代背景以及書中一些難以理解的地方,作了必要的注釋。
——非琴
《父與子》譯序
十九世紀俄國著名作家屠格涅夫(一八一八——一八八四)是位卓越的、才氣橫溢的藝術大師。他描繪了無比廣闊的俄國社會生活畫面,塑造了種種生動的藝術形象,揭示了人民的美好心靈。他以自己的藝術珍品發展了俄國現實主義文學。
屠格涅夫生於奧廖爾省的斯巴斯科耶——魯托維諾夫村的地主庄園,並在那裡度過了童年。一八二七——二九年就讀於莫斯科的一個私立寄宿學校。一八三三年入莫斯科大學,翌年轉入彼得堡大學文史系。一八三八——四二年在德國柏林大學攻讀哲學和古典文學。一八四二年回鄉,但後又曾長期出國。
屠格涅夫從《巴拉莎》(一八四三),《地主》(一八四六)等詩篇開始文學生涯。他的《獵人筆記》(一八四七——五二)的發表曾當作俄國文學生活中的一件大事。這一篇篇特寫,以俄國中部地區的自然景色為襯托,廣泛地描繪了庄園地主和農民的生活,深刻揭露了地主表面上文明仁慈、實際上丑惡殘暴的本性,全書充滿對含垢受辱、備受欺凌的勞動人民的同情。當時的進步思想界稱它是對農奴制的「一陣猛烈炮火」,是一部「點燃火種的書」。一八五二年屠格涅夫因撰文悼念果戈理逝世,實質上則因其《獵人筆記》的社會思想傾向而被捕,送往斯巴斯科耶——魯托維諾夫村軟禁。軟禁期間他寫了中篇《木木》,以滿腔仇恨對農奴制進行控訴。五十至六十年代是他創作最旺盛的時期,適逢俄國社會運動逐步高漲,他及時地反映了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長篇《羅亭》(一八五六),《貴族之家》(一八五九),中篇《阿霞》(一八五八),《多餘人的日記》(一八五○)展示了貴族知識分子言語脫離行動,理論脫離實踐的一些典型特徵。長篇《前夜》(一八六○)則反映俄國農奴制垮台前夕在俄國出現的進步社會思潮。在屠格涅夫創作中佔有中心地位的長篇《父與子》(一八六二)刻畫了兩種社會勢力——民主主義者和自由派貴族間的思想沖突。
十九世紀六十年代初,作家本人在兩派思想沖突中轉向了自由主義者一方,與他常為之撰稿的革命民主主義者刊物《現代人》決裂。他轉變後的思想流露在一八六七年寫的長篇《煙》里,他以同等的否定態度描寫了反動貴族和革命運動參加者。最後一部長篇《處女地》(一八七七)是有關七十年代俄國民粹主義運動的。晚期作品《散文詩》(一八八二)的內容和傾向呈現出多面性,既有悲觀情調也有樂觀情調,既有抒情也有諷刺。屠格涅夫還寫有劇本《食客》(一八五七)和《鄉村一月》(一八五五)等。
屠格涅夫文筆婉麗,結構巧妙,語言清新簡潔,深得讀者喜愛。其作品很早就有人譯介,譯介者有老一代知名作家,也有我的同時代人。屠格涅夫創作《父與子》的那些年月,農奴主已不再可能
一成不變地維護自身的統治,農民貧困日益加深從而使他們有了獨立自主地走向歷史前沿的可能性。然而此種形勢轉化為革命尚缺主觀條件,數百年來受農奴主奴役的人民還沒有能力站起來為爭取自身利益作廣泛的、公開的、有意識的斗爭。
屠格涅夫作為當時啟蒙思想的代表,對專制的農奴制及其經濟、法律、警察制度深懷不滿;他主張普及教育,實行自治,全盤歐化,他主張捍衛人民群眾的利益,最主要是農民的利益。
如上所述,屠格涅夫屬俄國社會運動中的自由主義一翼。按他自己的解釋,「在我們年輕的時候……『自由主義者』是指反對一切黑暗和壓制,尊重科學和教育,熱愛詩歌和藝術,首先則是熱愛人民的人……」他贊賞革命志士的高尚情操,他們為事業善作奉獻的平民精神。然而他與社會運動的另一翼——革命民主派不同,他只主張「漸進」,他認為另一派只是唐·吉訶德悲劇式的、缺乏現實生活感的人,他喜歡溫和的君主立憲而不喜歡杜勃留波夫、車爾尼雪夫斯基等民主主義者的「莊稼漢民主」。所有這些不能不反映在他的藝術創作里。
但屠格涅夫是個深沉的現實主義作家,他必然把歷史的重大客觀事件置於視界之內,把再現生活作為無可推卸的責職,去塑造符合時代的典型。《父與子》中的巴扎羅夫可說是十九世紀六十年代俄國民
主啟蒙時期否定精神的一個很有特性的表達者:「我們認為有利,我們便據此行動……現時最有用的是否定,因此我們也去否定。」作者認為社會在變革時期總會伴隨某種偏向,否定精神在社會變革初期往往是片面的,無情的,具有破壞性的,但到後來,在社會經過變革以後,便會褪去破壞性的色澤。否定的結果將是肯定,因為新事物通過對舊事物的否定而得到自身的發展。
毫無疑問,巴扎羅夫反映了進步的民主知識分子的想法。屠格涅夫在給他的朋友、俄國詩人斯魯切夫斯基的信中說道:「他被稱之為虛無主義者,其實應該讀成革命志士。」巴扎羅夫與帕維爾·基爾薩諾夫——貴族中的自由主義者爭論時,態度凜然地要求對方「那怕舉出一件當代生活中的,無論是家庭生活或社會生活中的例子不招致全面的、無情的否定」。
屠格涅夫肯定巴扎羅夫,他理解到,為使新生事物取得勝利,否定是種有效的武器,它具有歷史意義。作者善於捕捉十九世紀六十年代生活中主要的、先進思想萌動,他看到了否定派即虛無主義者「對人民的需要更為敏感」(作者語),他們的心曲與人民有互通之處。巴扎羅夫反駁帕維爾·基爾薩諾夫:「您不贊成我的選擇,但誰對您說我選擇的道路是一時心血來潮,而不是您一再鼓吹的人民精神所感召的呢?」「我祖父種過地,您去問你們的任何一個農民,看他首先認作同胞的是您還是我。」書中形容巴扎羅夫「僕人對他幾乎都有好感,盡管有時要挨他的取笑,他們覺得這人不是老爺,而是自己人」;「他有一種使下人信賴的特殊本領,雖則從不遷就他們,說話的口氣也是懶懶的」。所有這些素質,都為作者所肯定,所珍視。
但作者筆下的巴扎羅夫缺乏完整的社會思想體系,他「否定一切」,但在建設方面,據巴扎羅夫的話說,「不是我們的事。首先要把地面打掃干凈。」他無疑帶有左傾無政府主義極端性。在作者筆下,虛無主義者有著對一切進行無情地破壞的自發性,他們想法片面,老是怒氣沖沖,臉色陰沉。屠格涅夫描寫巴扎羅夫這個人物的嚴峻外貌是:說話粗魯,語氣傲慢,避開「浪漫主義」的即一切詩情畫意的屬於心靈感受的東西。一八六二年作者致函赫爾岑說:「主要的我不是把他作為理想人物來描寫,我不把他有何思想體系看得那麼重要,我主要想把他寫成一條狼而又為他辯解——當然,這很困難,看來我沒能做到。」
巴扎羅夫不屈從任何權威,不把任何准則當作信仰,即使這准則是多麼受到尊重。赫爾岑把巴扎羅夫的這種虛無主義歸結為「完全、徹底擺脫了一切現成概念和陳規舊俗」。杜勃羅留波夫進一步認同:「新人——他是唯心主義哲學的反對者,因為唯心主義哲學把准則看成高於樸素的生活真理。」巴扎羅夫對借抽象法得出的科學概念確無好感:「指的是什麼科學?泛泛的科學嗎?科學一如手藝,有具體的門類,而泛泛的科學是不存在的。」在此他只承認具體的科學,而把「泛泛的科學」即哲學徹底否定了。他把哲學看成是「浪漫主義」哲學,腐朽,胡說八道,與浪漫主義是等同概念。曼恩由此認為巴扎羅夫的思辯「從黑格爾的Allgemeinneit總體中得到了解放」。巴扎羅夫認為人的行為不由抽象的、必須遵循的准則,而是由現實生活決定的:「總的說來,准則是沒有的,……只有感覺。一切都取決於感覺。」巴扎羅夫對基爾薩諾夫所奉准則的抗議也就是民主主義者對唯心觀的抗議。那時平民中的民主主義者按杜勃留波夫說法「不但懂得,而且親身感受到,世上絕對的東西是沒有的,一切事物只有它的相對意義」,因此他們斷然「擺脫開絕對理念而去接近現實生活,用他們的現實觀替代一切抽象概念」。把小說《父與子》中發生的事件限定在一八五九年自有其
原因,正是該年自由主義者和革命民主主義者徹底決裂。屠格涅夫著重描寫了這兩種社會力量的分歧。前者的代表是貴族中較為進步和開明的帕維爾·基爾薩諾夫,後者的代表則是革命民主主義者、平民知識分子巴扎羅夫。作者選擇了這樣的典型環境和典型人物來說明,兩種勢力的較量乃是兩個不同階級的對抗,「新人」巴扎羅夫用以反叛「先生們」、「老爺們」的虛無主義帶有直接反對貴族的性質。兩者彼此仇視,仇視表現在衣著、行為舉止、秉性、感情及思想意識層次。
巴扎羅夫初見帕維爾·基爾薩諾夫便為他那「妄自尊大、拿腔拿調、絝絝習氣」,「目空一切的架勢」和貴族儀容而表示反感,他以幾乎是放肆的口吻去凌辱基爾薩諾夫:「老古董!」
「人在農村,可你看他那副穿戴!而他那指甲,那指甲呀,值得拿去展覽!」而後者「貴族的秉性難於容忍巴扎羅夫的放肆」,罵「這個醫生的兒子,不單沒有一點兒對長者的敬畏,甚至答話有氣無力,心不在焉,傲慢而粗暴」。
在爭辯中帕維爾·基爾薩諾夫把自己說成是個熱愛進步的自由派人士,他肯定「真正的貴族」——「英國貴族」,「貴族給予了英國自由並支持著這種自由」。可是巴扎羅夫不屑一顧:「這種老調我們不知聽過多少遍了。」因為在當時,英國之於俄羅斯,相去何止天淵。巴扎羅夫對基爾薩諾夫自由主義式的愛民觀點和改革,關於憲法、議會的美麗詞句嗤之以鼻,他自己准備投入大規模的社會運動,他為自己訂下值得「巨人」去做的任務,他要求積極的社會變革:「改造好社會,病根也就清除干凈了。」
然而屠格涅夫在肯定民主主義者否定一切的歷史必要性時,並沒有把虛無主義者提高到戰勝貴族——「父輩」的高度,即使在寫巴扎羅夫和帕維爾·基爾薩諾夫雄辯式的爭論時他也沒有完全站在巴扎羅夫一邊。例如,帕維爾·基爾薩諾夫反駁巴扎羅夫說,社會之所以取得進步不是由於否定,而是對「文明成果」的肯定,虛無主義者僅僅是為否定而否定,他們好比是生活在沒有空氣的真空里。
在此屠格涅夫把巴扎羅夫和基爾薩諾夫之間的沖突看作是兩種社會歷史勢力的較量,而兩者卻都陷進了片面性誤區;沖突雙方只部分地有理,俄國知識分子的兩極雖都了解和同情人民和他們的需求,但在兩者之上還有某個第三者——俄羅斯人民,最後判斷,是非的公正人;孰是孰非,暫時還是個「斯芬克斯」——謎。
超脫於兩派之上,保持不偏不倚,嚴格地、客觀地重視爭論雙方的實際缺陷,只有偉大的藝術家方能做到。我們不能斷言屠格涅夫完全屬於這樣的偉大藝術家,但他確實把兩派陷入誤區的紛爭寫成了這部小說的悲劇性結局。
作者理解民主主義者要與貴族分裂的歷史必然,但他反對對「父輩」文化遺產持否定的虛無主義態度。父輩有他與生俱來的社會性弱點和歷史性局限,但他有對美的敏感,有對待生活中哀樂的細膩感情,能覺察人在沒有幸福時的痛苦,他愛詩、愛藝術、愛一切有價值的文化遺產。尼古拉·基爾薩諾夫就是一個富有詩感的人,他喜歡「讓他悲喜交加的孤獨思緒自由翩躚」,他,「老浪漫主義者」,在花園里,在夜晚,當滿天星斗閃爍著的時候來點兒幻想,「他走了好久好久,直到累得走不動了,可他那飄若游絲、窮不見盡的愁思在他心中激盪不散。」至於帕維爾·基爾薩諾夫,「他生來就不是浪漫主義者,他那鐵一樣堅冰一樣冷的帶點兒法國厭世主義的心是不善幻想的」,但就是這個帕維爾·基爾薩諾夫,也有其人性內涵,他遇上了「生命的神秘力量」,成了他自己的愛的激情的犧牲品,從而不得不沉淪於「可怕的空虛」,失落於「無目的的生活」,他「孑然一身,漸入黃昏之境,亦即惋惜如同希望、希望似同惋惜、老之將至、青春不再的歲月」。
另一方面,作者贊賞「子輩」即虛無主義者的剛毅,反封建的銳氣,卻並不贊賞子輩對美的冷漠,對文學藝術的觀點,尤其對待浪漫主義激情、對待人的內心感情方面的態度。
為歷史所需的巴扎羅夫的否定一旦進入人的感情領域,它就變得虛而不實,從而也導致了巴扎羅夫的自我矛盾。按書中所說,巴扎羅夫「非常喜歡女性,喜歡女性美」,但「他把騎士式感情當作一種殘疾,一種病症」,他在女性身上首先看重的是「窈窕的身段」,與她們交往中想的是「愉悅」。可是巴扎羅夫破壞了自己的理論,真心實意愛上安娜·奧金左娃了,他發現自己身上就有為他原先所敵視的、與虛無主義者觀點相悖的浪漫主義,而且找不出合理的解釋。「在和安娜·奧金左娃談話的時候,他用較之以前更為冷淡和輕蔑的態度對待一切浪漫傾向,可當他獨自一人時,一想起自己就有這種浪漫傾向不由腦火。」巴扎羅夫把否定推到極限時,他的行為和感情反過來破壞了他的虛無主義,與舊的社會制度搏鬥必不可少並行之有效的否定,結果與人的感情和秉性不能適應。當此情況下巴扎羅夫的「浪漫主義」個性開始顯示了正面的人的自然屬性而不再屈從他的虛無主義了。
但是,他那虛無主義卻又企圖制止、支配他的感情流向,於是兩者的矛盾斗爭導致了巴扎羅夫的個人悲劇。書中說道:「他本可以輕易地平息血液的騷動,但他體內孕育著某種新的東西,對此他從未允許存在過並曾有意地把它克制過,他的自傲曾堅決反對過。」他用盡一切力量來壓制自身的天性;結果如何呢?情場失敗後他戲劇性地承受著單戀的痛苦和委屈,失去了內心的平衡,心靈的歡愉和工作的情緒。「工作的狂熱勁兒消失了,代之而起的是苦苦的寂寞感,心緒不寧,他一舉一動都顯得那樣疲憊,甚至他行走時也不再是邁著那種堅實的、勇往直前的步子。」巴扎羅夫說他自己在糟蹋自己並非出之偶然,因為他曾嘲笑過帕維爾·基爾薩諾夫,曾嘲笑過他的愛情悲劇,然而他現在輪到自己感受愛情悲劇帶來的傷痛。
巴扎羅夫的心靈危機也表現在哲學的和社會的悲觀主義中。他和阿爾卡季躺在乾草垛旁出聲想道:「我所佔有的這一小塊地方比起廣大空間來是如此地狹小,而那廣大空間里沒有我,也與我無關;我得以度過的這個時段在永恆面前是如此地渺小,而我到不了永恆,永恆中沒有我……可就在這題原子中,在這數學的一個點上,血液卻在循環,腦子卻在工作,有所希冀……」人與自然不是相悖的對立關系,但在巴扎羅夫看來卻是兩種絕然相反的力量。他在確認人的精神力量的同時,不得不為自己依附於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大自然而哀傷。巴扎羅夫從哲學上的悲觀主義,從他與自然界的心理隔閡,滋生出他對後代人命運的冷漠。「舉個例,」巴扎羅夫對阿爾卡季說,「今天你走過村長菲利浦家他那白白的、漂亮小屋的時候說,如果俄羅斯最後一個農民也能住上這樣的小屋,那時俄羅斯就達到完善的地步了,而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促使它實現……但我憎恨諸如菲利浦或西多爾這樣的最後一個農民。干嗎我要為他們拚死賣力,他連謝也不說一聲?……即使對我說聲謝,又值得了多少?他住上了白白的漂亮小屋,我則將老朽入木,往後又怎樣呢?」不過,在小說《父與子》中,個人主義者與大自然隔閡而產
生的悲觀,由屠格涅夫縫補了,承作者之力,在大自然面前的人的失落感在某種程度上得以彌合。巴扎羅夫過早地夭折,死於即將發生大變革的社會的門檻上,屠格涅夫在小說結尾處描寫了荒蕪的鄉村公墓,巴扎羅夫年邁父母無法消解的痛苦之後,接著以強勁的抒情表示了他對生命價值和意義的堅定信念:「難道他們(指年邁的父母——譯者)的祈禱、他們灑下的淚水是沒有結果的嗎?難道愛,神聖的、真摯的愛並非萬能?哦,不!掩埋在墓中的不管是顆多麼熱烈的、有罪的、抗爭的心,墓上的鮮花依然用它純潔無邪的眼睛向我們悠閑地張望,它們不只是向我們述說『冷漠』的大自然有它偉大的安寧,它們還談及永遠的和解和那無窮盡的生命……」自然生命有其多樣性和無窮性,這是永恆的規律,屠格涅夫以此作為活潑、樂觀的結尾,讓悲劇得到升華。在這里,由不可避免的矛盾引起的悲劇,因認識到世界是個辯證地發展著的過程,因觸摸到強勁的、飽滿的自然生命整體及它內部的和諧性,從而得到了化解。
歷來的學者們都認為,巴扎羅夫就其本質而言,是和十九世紀「六十年代人」的種種社會—心理典型聯系著的,是和時代的主要意識傾向聯系著的。確實,作者為塑造「民主主義者總體形象」廣泛搜集了生活素材,把觀察所得預先記進日記,用心注意著杜勃留波夫、車爾尼雪夫斯基、皮薩列夫、扎伊采夫及其他許多民主主義者的行為、觀點。屠格涅夫與他們的交往當然也有助於這篇小說的創作,不單單如作者自謙那樣取自「熟人德米特里醫生」。作者力圖通過巴扎羅夫創造出一個六十年代民主主義知識分子的典型代表,這個典型代表最主要的特徵是全面否定一切。但這形象是如此地氣勢磅礴,以至不為那個時代空間所限。屠格涅夫說他的巴扎羅夫的種種特徵不僅僅涵蓋六十年代的話是可信的,因為他寫巴扎羅夫,把巴扎羅夫包括在抱著「真誠地否定」的廣大一群人之中,他不僅把主人公和杜勃羅留波夫並排放在一起,也把他和別林斯基、巴枯寧、赫爾岑等放在一起,從而他的認識價值超過了所展示的那個年代。
5. 19世紀歐美經典文學有哪些
19世紀歐美經典文的網路網盤txt 最新全集下載
鏈接:
收集多部《呼嘯山莊》《大衛·科波菲爾》《雙城記》《霧都孤兒》《魯濱孫漂流記》《傲慢與偏見》《理智與情感》等等。
6. 歐洲著名小說
莎士比亞的代表作 四大悲劇:《哈姆雷特》(英:Hamlet)、《奧賽羅》(英:Othello)、《李爾王》(英:King Lear)、《麥克白》(英:Macbeth)。四大喜劇《第十二夜》、《仲夏夜之夢》、《威尼斯商人》、《無事生非》(人教版教材稱《皆大歡喜》)。歷史劇:《亨利四世》、《亨利五世》、《理查二世》等。尼古拉·阿歷克塞耶維奇·奧斯特洛夫斯基(1904~1936)蘇聯作家的《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列夫·尼古拉耶維奇·托爾斯泰的《七顆鑽石》《跳水》《窮人》《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復活》等,雨果的:《巴黎聖母院》、《悲慘世界》等。
7. 有哪些中世紀歐洲的小說
1、《中世紀崛起》作者:閑閑小知
故事主要發生在12-14世紀的歐洲中南部,主角本身是一個普通小職員猝死之後穿越過去的,所以很多知識也不會,比如不會製作合理的火葯,也不會有飛機大炮等等,然後主角原本是一個男爵的獨子,但是因為被人陷害,所以丟掉了貴族的身份,然後逃亡到一個森林裡生活,死了之後被主角穿越過來占據了身體。
主角過來之後繼承記憶,所以有著還不錯的箭術和刀法,在森林裡打獵生活了一年,本來以為這輩子就這樣過去了,但是一場大病,讓主角覺得不能再這樣渾渾噩噩的過下去了,重生一次,還是要做出一點事情來,於是故事開始了。
8. 介紹一下有哪基本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經典著作
1、《十日談》
《十日談》是義大利作家喬萬尼·薄伽丘創作的短篇小說集,創作於1350—1353年。
該作講述1348年,義大利佛羅倫薩瘟疫流行,10名男女在鄉村一所別墅里避難。他們終日遊玩歡宴,每人每天講一個故事,共住了10天講了百個故事。
這些故事批判天主教會,嘲笑教會傳授黑暗和罪惡,贊美愛情是才華和高尚情操的源泉,譴責禁慾主義,無情暴露和鞭撻封建貴族的墮落和腐敗,體現了人文主義思想。
《十日談》是歐洲文學史上第一部現實主義巨著 ,世界上第一部短篇小說集;義大利近代評論家桑克提斯曾把《十日談》與但丁的《神曲》並列,稱之為「人曲」。
2、《巨人傳》
《巨人傳》原名《高康大和龐大固埃》,共五卷,是法國文藝復興時期小說家拉伯雷創作的多傳本長篇小說,出版於1532年-1564年。
這是一部諷刺小說,講述兩個巨人國王高康大及其兒子龐大固埃的神奇事跡:高康大不同凡響的出生;龐大固埃在巴黎求學時的奇遇;龐大固埃和高康大對婚姻問題的探討;龐大固埃遠渡重洋,尋訪智慧源泉——「神瓶」,並最終如願以償。
該作鞭撻了法國16世紀封建社會,是新興資產階級對封建教會統治發出的吶喊,充分體現了人文主義者對人、人性和人的創造力的肯定。在小說中,拉伯雷痛快淋淳地批判教會的虛偽和殘酷,特別痛斥了天主教毒害兒童的經院教育。
3、《哈姆雷特》
《哈姆雷特(Hamlet)》是由英國劇作家威廉·莎士比亞創作於1599年至1602年間的一部悲劇作品。戲劇講述了叔叔克勞狄斯謀害了哈姆雷特的父親,篡取了王位,並娶了國王的遺孀喬特魯德;哈姆雷特王子因此為父王向叔叔復仇。
《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亞所有戲劇中篇幅最長的一部, 也是莎士比亞最負盛名的劇本,具有深刻的悲劇意義、復雜的人物性格以及豐富完美的悲劇藝術手法,代表著整個西方文藝復興時期文學的最高成就。
同《麥克白》、《李爾王》和《奧賽羅》一起組成莎士比亞「四大悲劇」。
4、《約翰王》
《約翰王》是英國劇作家威廉·莎士比亞創作的戲劇,是一部歷史劇,首次出版於1623年。
該劇敘述了英國歷史上不成功的約翰王一生的主要經歷,如他與法國王室為爭奪英國王位而進行的兩次戰爭,他對王位合法繼承人亞瑟的迫害,對教會的掠奪,以及與羅馬教廷的沖突等。該劇情節生動豐富,結構匠心獨運。
5、《威尼斯商人》
《威尼斯商人》 是英國戲劇家莎士比亞創作的戲劇,是一部具有諷刺性的喜劇。大約作於1596~1597年。
該劇的劇情是通過三條線索展開的:一條是鮑西亞選親;一條是傑西卡與羅蘭佐戀愛和私奔;還有一條是「割一磅肉」的契約糾紛。
劇本的主題是歌頌仁愛、友誼和愛情,同時也反映了資本主義早期商業資產階級與高利貸者之間的矛盾,表現了作者對資產階級社會中金錢、法律和宗教等問題的人文主義思想。
這部劇作的一個重要文學成就,就是塑造了夏洛克這一惟利是圖、冷酷無情的高利貸者的典型形象。部分節選選入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級下冊第13課)和上海教育出版社(八年級上冊)語文教材。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文藝復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