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鄉土小說
Ⅰ 路遙和賈平凹的鄉土文學創作,你更喜歡誰的
我更喜歡路遙的。路遙的文字讀起來使人安靜,看他的文字就好像在聽一個內心成熟的長者在絮絮叨叨地講故事一樣。賈平凹的小說,在很多年前的時候看過一本,但是看過讓人有一種不舒服的感覺,裡面許多敏感詞都用小方框代替,而且有的地方寫得太露骨,雖然在當時來說,有一種強烈的刺激感,又一口氣想要看下去的沖動,但是隔了這么久,才發現,對賈平凹的文字是排斥的,內心裡更喜歡路遙這樣平實單純的作家的作品。
有許多的文章,是以華麗的文字取勝的,但我更欣賞路遙的這種近乎平白直敘的寫作方式,尤其是《平凡的世界》。娓娓道來,似乎又無波無瀾的,但是透過這些表面,你總會深深的牽掛裡面的人最終的結局,就像你和他有什麼必然的聯系一樣。像當初路遙在艱苦的窯洞里寫作的時候,他寫著寫著,心情異常平靜,因為他寫著別人的故事,可是在不為人知道的時刻,路遙的心是崩潰的,因為他把自己的心撕開了一道口子,鮮血汩汩,往外流淌,他的痛只有自己才懂。
Ⅱ 有沒有描寫鄉土氣息和鄉村人情的小說多多益善
路遙《平凡的世界》這部堪稱經典,曾經在上個世紀90年代風靡全國。
Ⅲ 劉醒龍的主要作品
《異香》長江文藝出版社1992年出版。
《鳳凰琴》中國青年出版社1993年出版。
《鳳凰琴》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希望文庫叢書《非賣品》1997年出版。
《劉醒龍文集——無樹菩提》群眾出版社1996年出版。
《劉醒龍文集——荒野隨風》群眾出版社1996年出版。
《劉醒龍文集——鄉村彈唱》群眾出版社1996年出版。
《劉醒龍文集——疼痛溫柔》群眾出版社1996年出版。
《恩重如山》中國文學出版社1994年出版。
《黃昏放牛》北京出版社1998年出版。
《秋風醉了——跨世紀文叢》長江文藝出版社1994年出版。
《劉醒龍——中國當代作家選集叢書》人民文學出版社1999年出版。
《大樹還小——中國經典鄉土小說六家》解放軍文藝出版社2001年四月出版。
《劉醒龍小說選——城市眼影》群眾出版社2003年出版。
《劉醒龍小說選——我們香港見》群眾出版社2003年出版。
《鳳凰琴》……武漢出版社2005年11月出版。
《劉醒龍小說——魯迅文學獎獲獎作家叢書》中國社會出版社2006年出版。
《秋風醉了——文學中堅叢書》文匯出版社2006年出版。
《劉醒龍小說精選——跨世紀文叢精華本》長江文藝出版社2007年出版。
(長篇小說)
《威風凜凜》作家出版社1994年出版。
《至愛無情》群眾出版社1995年出版。
《生命是勞動與仁慈》人民文學出版社1996年出版。
《寂寞歌唱》百花文藝出版社1997年出版。
《愛到永遠》江蘇文藝出版社1998年出版。
《往事溫柔》灕江出版社1997年出版。
《市府警衛》群眾出版社1999年出版。
《痛失》長江文藝出版社2001年四月出版。
《彌天》上海文藝出版社2002年四月出版。
《聖天門口》(三卷)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年五月出版。
(中篇小說代表作):
《村支書》………………《青年文學》1992年第1期。
《鳳凰琴》………………《青年文學》1992年第5期。
《秋風醉了》……………《長江文藝》1992年第11期。
《暮時課誦》……………《上海文學》1993年第4期。
《白菜蘿卜》……………《江南》1994年第3期。
《分享艱難》……………《上海文學》1996年第1期。
《挑擔茶葉上北京》……《青年文學》1996年第3期。
《路上有雪》……《上海文學》1997年第1期。
《大樹還小》……《上海文學》1998年第1期。
《致雪弗萊》……《人民文學》2000年第2期。 (小說集):
《LA DEESSE DE LAMODERNITE》(《鳳凰琴》(法文)北京——中國文學出版社1994年出版。
《CROQUANTS DE CHINE》(《冒牌城市》(法文)巴黎——中國之藍出版社1998年出版。
《INSTITUTEURS DE LA MONTAGNE》 (《白菜蘿卜》(法文)巴黎——中國之藍出版1999年出版。
《DU THE D HIVER POUR PEKIN》(《挑擔茶葉上北京》)(法文)巴黎——中國之藍出版2004年出版。
《LA GUERITE LA FORCE DES FARCES EN TERRE CHINOISE》 (《冒牌城市》)(法文)巴黎——中國之藍出版2006年出版。
(中篇小說):
《村支書》(英文)北京…《中國文學》季刊1993年第一期。
《鳳凰琴》(英文)北京…《中國文學》季刊1995年第一期。
《暮時課誦》 (日文)東京…《中國現代文學》雜志1993年秋季號。 (電影)
《鳳凰琴》(中篇小說)……改編為電影《鳳凰琴》(瀟湘電影製片廠、天津電影製片廠聯合攝制)
——獲1994年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故事片獎、最佳男演員獎、最佳導演獎;
——獲1993年中國電影政府獎(華表獎)最佳故事片、最佳男演員、最佳編劇獎;
——獲1994年電影百花獎最佳故事片獎、最佳導演獎、最佳男主角獎 ;
——獲1994年第一屆珠海電影節評委會特別獎;
——獲1994年第二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特別獎;
《秋風醉了》(中篇小說)……改編為電影《背靠背臉對臉》(西安電影製片廠、香港森信出品公司聯合攝制)。
——獲1995年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合拍片獎。
——獲1994年第一屆珠海電影節最佳故事片獎、最佳編劇獎;
——獲1994年第二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評委會特別獎;
——獲1995年東京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獎。
(舞劇)
《愛到永遠》(長篇小說)……改編為大型歌舞劇《山水謠》——武漢歌舞劇院
——獲文化部戲劇文華獎。
他<別在停電時問這個問題>
別的父親是不是如此不曉得,反正我就是這樣。守著女兒,做父親的心中最不知所措的便是女兒的成長。三歲以前,我是盼著女兒快些長大的,因為所有做父母的人都會說,孩子長到四歲以後,就會少生許多病———這對過敏性體質的女兒是何等重要啊!女兒長到三歲後,果然就從纖弱的小人兒,出落得有一絲亭亭玉立的模樣了。做父親的高興是理所當然的。記得那天晚上,緊挨著華中電管局的這一帶也罕見地停電了。難得有點蠟燭的時候,女兒很興奮,但也有些害怕那在燭光下反而顯得更黑的屋子。偎在我們懷里的女兒話特別多,太太問她何時開始獨自睡小南房時,這是女兒一直不肯回答的問題,這一次她的理由是:媽媽,你別在停電時問這個問題!
女兒和天下所有孩子一樣,天天都在盼長大。還沒到上學年紀,就吵鬧著要買上學時用的書包,有一次我笑她都有三個書包了,她馬上糾正說,不對,是四個。女兒的確早早地就擁有四個書包,又因為比一般孩子多認識一些字,所以她特別喜歡像老學究那樣,盯著那些上了學的大孩子們提問。最著名的一次是在幾家人的聚會上,那時她還只有四歲多一點。朋友的小兒子正在上小學四年級,且不說他父親如今是國際知名的數學家,單就母親是武漢大學數學系畢業,就足見其家教必定很優良。女兒不理會這些對她來說完全是身外之物的因素,當著大家的面,非要考一考那位小學四年級學生。小男生也是男人,眾目睽睽之下哪能不接招!女兒上來就問他,什麼地方最冷?小男生想也不想就說南極。女兒說,錯,是宇宙。南極才零下80℃,宇宙最冷的地方有零下240℃。這個問題,女兒曾經問過我,那時她也將南極當成最冷的地方。聽我說宇宙更冷後,她就記住了。女兒再問小男生:世界上什麼河最長?因為有前面的宇宙作為參照,小男生再次迅速回答:銀河!女兒又說:錯,是尼羅河。滿屋的人鬨堂大笑,女兒談天說地,想到哪兒就是哪兒。女兒大概是得意了,下一個問題是數學問題:七加十二等於多少?已讀到小學四年級的小男生這時還沒到最氣憤的程度,只是呀地怪叫了一聲。女兒卻認為他不會做,於是說,兩位數太難了,那就來容易一些的,只考個位數,七加五等於多少?小男生覺得再也不能忍受這奇恥大辱了,扭頭叫了聲媽媽,一下子跑開了。女兒是有名的「問題蟲」,這個名字是她班上小朋友告訴我的。
說笑之間,女兒又長大了些。今年的一天,她突然在家裡宣布,等到六歲生日那天,就開始一個人睡。三月一日晚上,女兒再次宣布從今天起,她要一個人睡小南房。我們都很驚訝,女兒是三月底過生日,還沒到時間哩!女兒卻堅持說,反正已經到三月了,就從今天開始吧!臨到上床睡覺時,女兒將自己睡了多年的小床丟給心愛的北極熊,她要我們別將房門關得太緊,留一道縫,還要求在客廳里亮一盞小夜燈。不曉得女兒哪來的決心,從這一天開始,她就沒有再反悔過。偶爾她會在起床上衛生間時,爬到我們的大床上撒一陣嬌,一遍遍地說著「我愛死你們啦」等極誇張的話,然後就像記起什麼諾言似的,一掀被子,又小跑著回到已經屬於她的小南房裡。
自從獨自睡覺後,女兒長大得非常快,才一個月時間,她就養成了一到家就鑽進小南房,或是做手工剪紙,或是趴在床上和桌子上看書,不再像先前,一刻不停地纏著爸爸,就連那最愛提的問題也很少提了。弄得我都想反過來問問她,這就叫成長嗎?女兒與媽媽分床睡覺,標志的是人生童話階段的結束,接下來她就要面對能夠產生記憶的童年了。
Ⅳ 中國當代文學史上的鄉土小說代表作有哪些
1、陳忠實的《白鹿原》
《白鹿原》以白嘉軒為敘事核心,白鹿兩家矛盾糾葛組織情節,以反映白嘉軒所代表的宗法家族制度及儒家倫理道德,在時代變遷與政治運動中的堅守與頹敗為敘事線索,講述了白鹿原村裡兩大家族白家和鹿家之間的故事。
20世紀80年代初興起了「反思文學」的創作潮流,這種精神影響到90年代的不少長篇創作,都在不由自主的向這種精神靠攏,這也使得這期間的長篇創作,在對民族歷史文化的反思方面,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陳忠實正是在這樣的文學思潮之中,有了對《白鹿原》的創作慾念,並且完成了這部能夠代表這種反思新高度的史詩作品。
2、賈平凹的《高老莊》
《高老莊》敘述了教授高子路攜妻西夏回故里高老莊給父親吊喪,於是與離婚未離家的子路的前妻菊娃、地板廠廠長王文龍、葡萄園主蔡老黑以及蘇紅等發生了錯綜復雜的感情糾葛。
在二十世紀末與二十一世紀初之交,中國內陸陷入改革困境與轉型困境,賈平凹對這一特殊時期的種種社會現象進行了獨立思考。在這一種世紀末情緒下,現時代之人的精神困境和生存困境、人種困境、文化困境、資源開發和環境保護問題、社會分化和潰敗問題進行了整體觀照,並體現出相當的深度與前瞻性。
3、張煒的《古船》
《古船》描寫了膠東蘆青河畔窪狸鎮上幾個家庭40多年來的榮辱沉浮、悲歡離合,真實地再現了那個特殊年代裡人性的扭曲以及在改革大潮的沖擊下,那塊土地的變化。
它以一個古老的城鎮映射了整個中國,以一條河流象徵生生不息的生命,以一個家庭的滄桑抒寫靈魂的困境與掙扎。張煒以細膩而飽含深情的筆觸,勾勒眾生,文本深厚而富有感染力。《古船》獲得莊重文文學獎、人民文學獎等重要獎項。
Ⅳ 有什麼好看的鄉土恐怖小說:比如 :夜半,別點燈 之類的
紅袖添香經典小說站搜刮來的。。推薦你哦。。
《謝家大院》文 / 迷離蝴蝶
我叫宗堂,姓謝。
我只是父親第九個老婆生的一個雜種而已。
一直以來,我都不明白,為什麼父親明明知道我不是他的親生兒子,卻始終沒有把我趕出謝家大院反而還讓家人稱呼我為小少爺?
也許,他是想又次地玩弄一把人性。
只是這一次,他玩弄的,似乎是他自己。
《鋁人》文 / 南別離
神秘的預言,陰森的鬼樓,可怖的鋁人,層疊交織,講述一篇不一樣的恐怖故事。
主人公發現同學忽然迷上電腦,接著各種預言成真,是巧合?還是冥冥中有一雙黑暗之手在操縱人生?當他的好朋友衰老至死時,恐懼在校園里彌漫......
《與魔共枕》文 / 若藍飛雪
其實,人生很簡單,只要懂得珍惜、感恩,知足,你就擁有了生命了光彩!
《玩偶庄園》文 / 彌沙
當彥夕決定回到,陰深、幽暗而又神秘的玩偶庄園里時,她平靜的生活就此結束。在玩偶庄園里,她遇到了許多奇怪的事物,面無表情的僕人、冷漠的家人、奇怪的烏鴉,以及庄園里的那些神秘玩偶。隨著時間一天天的過去,彥夕漸漸知道了自己生世的真像,以及玩偶庄園那些不為人知的的角落……
面對友情、親情和愛情,她又會如何選擇?噓!靜靜地聽吧,烏鴉們知道這里發生的一切。
《夜半笛聲》文 / 蔡駿
那一年,她七歲。
初夏的夾竹桃肆無忌憚地綻開在馬路邊緣,這是一個萬物生長的季節,暮春凋零的花瓣在泥土下慢慢地腐爛,這些美麗的屍體滋潤了某些神秘的生命,從黑暗的地底深處,緩緩地爬出來——無論是活著的,還是早就死了的。
七歲的池翠正悄悄地把頭伸出窗戶,睜開那雙清澈得讓人著迷的眼睛,向馬路另一端的夾竹桃樹叢望去。她喜歡那種紅色,一種又或人的顏色,盡管父親告誡過她許多遍:那種花是有毒的。
《來自靈界的致命鬼魅》文 / 胡煒斌
五年前,熱浪席捲地球,小晴突然奇怪地向男友王櫟提出了分手,並絕情地表示:如果想要再相見,除非夏日飄雪。王櫟無可奈何地答應了,從那天開始,小晴便人間蒸發,杳無音訊。五年後,熱浪愈演愈烈,王櫟當上了一名郵遞員,每天騎著自行車尋找小晴的蹤影。辣妹米琦趁虛而入,佔領了王櫟空虛的心海,兩人墮入了瘋狂的慾海中,並很快談婚論嫁。就在此時,王櫟驚愕地發現米琦是個死去了五年的鬼魅,當痛苦與矛盾肆虐在王櫟的大腦邊緣時,厄爾尼諾降臨地球,滾燙的夜空中飄落晶瑩的雪花,失蹤多年的小晴,果然重新出現在了王櫟的面前!米琦真的是個吸取精血的女鬼嗎?雪中的女孩真是王櫟失蹤多年的女友嗎?一場詭異的陰謀,在茫茫白雪中徐徐拉開了大幕……
Ⅵ 如何看待莫言和賈平凹的鄉土文學獲獎,代表了什麼
莫言和賈平凹能夠用他們的鄉土文學獲得獎項,其實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明現在鄉土文學的確有其存在的意義與作用,並且這種類型的文學題材在一定程度上是能夠反映當代中國在發生的一些變化,已經人們關於現代化的一些思考。
鄉土文學的存在其實也反映了現在中國發展的復雜性,現在中國處於一個大型的轉變期,處於走城市化現代化的過程,但是因為中國本身是一個農村大國,而且現在還存在著很多農村,所以鄉土文學一定程度上也能夠喚醒人們對過往歲月的回憶,從而對於過去的農村的發展產生一定的思考,這也是為什麼他們能夠通過鄉土文學獲獎,這不僅僅是被中國人所認同的一種題材,也是被全世界人民所認同的,所贊美的一種富有中國特色的題材。
Ⅶ 有沒有像《邊城》這樣充滿鄉土氣息的小說,介紹幾本,野書不要,要正的。
從現代化進程來看20世紀的中國鄉土小說
在談到現代化進程中的20世紀的中國鄉土小說的特點時,我們必須先對中國的現代化進程有一個大致的了解。
現代化也叫近代化,以經濟工業化和政治民主化為主要標志,其核心是工業化。從歷史進程看,從落後的封建社會進到工業化是歷史發展的必然,現代化貫通於資本主義產生、發展和社會主義確立、發展的全過程,是人類社會從傳統的農業文明向現代工業文明轉變的必然趨勢。從內容上看,它是以科技為動力,以工業化為中心,以機器生產為標志,並引起經濟結構、政治制度、生活方式、思想觀念全方位變化的一場社會變革。在中國近代,現代化就是工業化和與工業化相伴隨著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等方面的變化,就是實現社會轉型,由封建社會轉變為近代社會。
而鄉土小說,根據魯迅先生在《中國新文學大系�6�1小說二集導言》中所說 「……凡在北京用筆寫出他的胸臆來的人們,無論他自稱為用主觀或客觀,其實往往是鄉土文學,從北京這方面說,則是僑寓文學的作者。」所以,所謂鄉土小說,主要是指這類靠回憶重組來描寫故鄉農村(包括鄉鎮)的生活,帶有濃厚的鄉土氣息和地方色彩的小說。
從這定義,即可知鄉土小說所要描述的,不是在發展過程中的工業化,而是延續了幾千年的中國古老的農村文明。
鄉土文明與現代文明是相互矛盾的,中國現代化正是從農業到工業,從落後到先進,從封閉到開放。所以鄉土代表了落後,而描述落後顯然不是溫情脈脈的,而是具有暴露性的、批判性的,並從中引出對現代文明的思考,而這種描述落後的意識,則來源於作者的人文理性和憂患意識。
那麼又何為人文理性,而何為憂患意識呢?
我們可以從鄉土文學誕生的歷史來看,它們誕生的文學背景,是因「五四」小說藝術發展的內在規律與讀者欣賞心理的進步,要求著藝術上的突破。「五四」高潮到退潮,讀者對表現和發泄自己的苦悶情緒的要求更加強烈,希望在作品中能夠看到更廣闊的社會人生,看到生活在其間的人的命運與性格的非「觀念化」的、更個性化的真實描繪。這樣就要求作者具有人文理性精神,用周作人的話說,能夠將文學的「國民性、地方性與個性」統一起來,才能夠更多地體現人的真實個性。
鄉土文學中,粗獷的陽剛之氣與纖細的陰柔之美同在,化外之境的淳樸人性和波瀾壯闊的階級斗爭都可以為鄉土文學所容納,而愚昧與文明的沖突,在中國鄉土文學的發展歷程中,更是形成了一個越來越突出的主題。至於鄉土文學的作家,他們的鄉土作品的視野,表面上看,似乎只專注於鄉土間的純美故事,如沈從文的《邊城》中少女翠翠的愛情觀和愛情經歷,單純而美麗,有著未受現代都市文明污染的清澈和微妙。在沈從文的鄉土文學世界裡,自然界的一切都是有靈性的,禽獸在做夢,草木能談吐,大自然的「神性」成為鄉土世界沉默的主宰。
但細究起來,現當代任何一位以鄉土文學為題材的小說家,幾乎都無法完全迴避關於現代意識和外部世界對鄉村的影響。這種影響有時以直接沖突的方式表現出來;而有時則以間接地敘述表達對於現代文明的某種否定態度。
作為中國文化起源地之一的北京,明清以來它作為皇城而成為中國文化的中心,在近代它艱難而慢慢地經歷向現代城市的過渡過程。傳統的本質文化在衰落的同時又頑強地存在著,因此使得變化中的北京保留了某種鄉土性。但它不同於湘西文化,它代表了皇城鄉土中國向現代中國轉換過程中但是保留了很多鄉土性的半現代城市。
沈從文在北京看到,北京古城生命力的衰退,北京人的生命中那種惰性、怯懦,使他感受到他魂牽夢縈的博大精深的北京文化的美在意識形態中逐漸消失。他對美的喪失的一種感慨使他立刻就聯想到他的湘西,因為湘西同樣使他醉心的那種淳樸而粗獷的美也無可避免地在消失的過程中。所以,他對北京文化的思考更加深了他對湘西文化的一些思考一些憂慮,以至就引起了對整個鄉土文化在現代化進程消失的可能性所產生的一種憂慮,包括美學憂慮。這樣就使得他的鄉土牧歌又滲入了哀歌的調子,而這個哀歌的調子既是獻給湘西的,同時也是獻給北京的。
但是這種鄉土的親近性,並沒有使其完全融入北京城,他也不能完全擺脫他那根深蒂固的陌生感。《邊城》中,在沈從文詩意神話的長廊中,即使是最精美的篇章,也在述說著某種無法抗拒的悲涼。翠翠那一雙"清明如水晶"的眸子,在親人的死亡和情人的離去的現實面前,不也宣告了詩意的神話的破滅了嗎?
沈從文在北京寫了《邊城》,在上海寫了《丈夫》,這顯然是和他在北京、上海的不同體驗有關的。
上海是一個按照西方模式建立起來的現代都市,它幾乎是十分自然、毫不困難地就和國際接軌,成為「東方巴黎」,一個現代國際大都會,典型的現代大都市,幾乎成為現代中國的一個象徵。他在上海感受到的文明危機,使他加深了家鄉的同樣被現代文明吞噬的危機感。同時,他面對上海這種他所拒絕的糜爛的都市文化,他提出了他的文化理想,是不是需要喚起他家鄉所謂的苗族文化,包括少數民族的那種鄉土文化所擁有的比較原始、雄強的生命活力來做一個補充。所以這一時期也就是在上海的時期,他用理想化的眼光和筆觸創作了《龍朱》、《媚金》、《豹子和那羊》、《七個野人和最後的迎新節》、《雨後》。在這些小說裡面,就和《邊城》的那種寧靜、肅穆、和諧不同,在這樣的鄉土小說裡面充滿了無忌的野性,一種圓滿健全的生命力,這是被上海糜爛的都市文化所激起的鄉土想像,而且鄉土想像是被他聖潔化的,被他理想化的。他想用這種平凡的、簡朴的、單純的生活方式來對抗這種畸形的都市文化,他覺得這種存在於自然狀態中的一種生命形態極有可能抑制現代都市的弊病。
不難發現,湘西的鄉土文化和北京、上海的城市文化的相遇和相撞,北京、上海的都市體驗反過來激發他的鄉土記憶和想像,最終呈現出今天所看到的這樣一種沈從文筆下融合了都市體驗和鄉土回憶的鄉土文學形態。
他說北京人的生命是怯懦的,上海的內在生命力是枯竭的。於是他產生了這樣一種都市文明的撞擊所產生的對人的生命的危機感,延及了鄉土的恐懼感。
《丈夫》,生命的危機感,就是原始生命的活力有可能被現代所吞噬這樣的危機感,已經滲透到山村,當地的農民把自己的老婆送去船上去賣唱。他就寫這個女人從鄉下到城裡去變成城裡人,變成城裡人之後她的習慣什麼都變化了。這種精神關系滲透到山村之後,他產生一種危機感,是在上海的體驗加深了這種危機感。
整個鄉土文學界,作家所表現出來的一種憂患意識,可能如上所說的是對現代文明的某種否定,也可能是對農村的愚昧與無知的一種控訴。
在現代化過程中,工業文明對農業文明的影響越來越大,農村所謂的桃源勝境的夢肯定要被工業的大機器所一步步摧毀,在這個過程中,越來越多鄉土小說的出現,或許是對傳統文化和民族性格的認同越來越多,而鄉土文學的作家們,則在其中擔負著更多的責任,他們必須用人文理性的視線去關注農村的變化,也必須有充滿憂患的眼光看待日益現代化的中國。
Ⅷ 好看的小說,有文學性,鄉土氣息
當代作家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山居筆記》、《霜冷長河》等,我覺得他的作品都很經典。
轉網路搜索:為了尋找中華文化的靈魂,他在長期鑽研典籍後離開書齋,於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期辭職遠行,考察並闡釋了大量中華文化的遺跡。他所發現並寫到的地點,後來大多成為海內外民眾爭相游觀的熱點。在這過程中,他又創造了「文化大散文」的嶄新文體而開啟一代文風。從上世紀九十年代晚期開始,為了對中華文化進行比較研究,他與鳳凰衛視合作,冒著生命危險貼地穿行四萬公里當今世界上最危險的地區,親身考察了人類全部重要古文明的遺址。此後,他又考察了歐洲九十六座城市,繼續對中華文明作比較研究。這種空前規模的文化考察通過全球電視直播感動了世界,他多次應邀到美國哈佛大學、耶魯大學、哥倫比亞大學、馬里蘭大學演講中華文化,並成了聯合國世界文明大會、世界華商大會、全球企業家峰會的首選文化演講者。他的書籍,長期位列全球華文書排行榜前列。在國內,2002年統計的全國十年來最暢銷書籍前十名,他一人佔了三本。目前,他是公認在全球各華人社區影響最大的極少數作家之一。海內外讀者高度評價他集「深度研究、親歷考察、有效傳播」於一身,以整整二十年的不懈努力,為守護和解讀中華文化作出了先於他人的傑出貢獻。最近幾年,他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北京大學、中華英才編輯部等機構評為「中國十大藝術精英」、「中國文化傳播坐標人物」、「2007十大學術精英」之首,又被世界華人經濟測評體系授予「影響世界100年100位傑出華人獎」。2008年6月上海市政府教育委員會決定建立「余秋雨大師工作室」。主要從事文化散文寫作和藝術理論研究。在大陸和台灣出版中外藝術史論專著多部,曾赴海內外許多大學和文化機構講學,據傳入載了英國劍橋《國際著名學者錄》、《世界名人錄》、《傑出貢獻者名錄》以及美國傳記協會的《五千世界名人錄》等。
Ⅸ 在人間每章主要內容
《在人間》第1章節的主要內容是寫主人公在城裡大街上一家「時式鞋店」里當學徒,在生活過程中受到老闆和大夥記的壓迫,感受到二伙計薩沙的友情,以及見到廚娘的死去的悲慘經歷。
1.《在人間》 簡介
《在人間》不僅是作者童年時代的自傳,不僅是一個少年的生活史,而且也是一個時代藝術性的史冊,反映了俄國工業資本主義成長引起的小資產階段手工業的瓦解過程。阿瘳沙的外祖父卡希林一家的破產,就是俄國十九世紀七十至八十年代的真實寫照。小說描述了普通俄國人的困苦生活和他們日常的苦悶,顯示出這個少年對這種生活的反抗情緒越來越強烈了。從而創造出一個能幹、求知慾很強的少年的活生生的形象。書中真實地描寫了人民下層的嚴峻的、陰暗的生活,也描述這個來自下層的少年建立了自己初步的世界觀。這部自傳小說獲得了進步的社會活動家的好評。亞美尼亞作家希爾萬扎傑認為這部小說具有全人類的意義。
2.作者簡介
瑪克西姆·高爾基,前蘇聯著名作家、詩人,評論家,政論家,學者。他是前蘇聯下諾夫哥羅德人,俄羅斯族。1868年3月16日生於下諾夫哥羅德的一個木工家庭。是社會主義現實主義文學奠基人,無產階級藝術最偉大的代表者、無產階級革命文學導師、蘇聯文學的創始人之一,政治生活1892年用筆名「瑪克西姆·高爾基」發表處女作短篇小說《馬卡爾·楚德拉》,從此專心從事寫作。1936年6月18日在莫斯科逝世。
《在人間》中阿廖沙的愛心、抗爭、探索、選擇及建設性的人生態度,體現著作者寬廣的精神世界,這對身處現代和後現代文化語境中生存的人們具有十分重要的精神價值。
《在人間》能看到那種生活的痛苦與黑暗,能看到窮人與富人之間的區別之大。那種封建落後的社會風氣也讓人看後難受。但是在這樣的生活下,高爾基的生活又給了我們很多的啟示,在黑暗之中,他不受黑暗的影響,「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走出了自己獨特的生活。
Ⅹ 短篇鄉村小說
這個一般從鄉土文學上好找,例舉幾個吧
魯迅《故鄉》
沈從文《蜜柑》
魯彥《柚子》《黃金》
徐欽文《短篇小說叄篇》(短篇小說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