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黑人小說
① 求一部講述美國黑人文化類小說,很hiphop.很街頭的那種
片名:匪幫說唱傳奇
又名:臭名昭著大先生
英文片名:Notorious
國家/地區:美國
區域:歐美
發行:福克斯探照燈 Fox Searchlight Pictures
類型:劇情 音樂
導演: 小喬治·迪爾曼George Tillman Jr.
編劇:——里基·洛克·拜斯伍德Reggie Rock Bythewood
——裘·霍德里·柯克爾Cheo Hodari Coker
主演:——傑莫·伍拉德Jamal Woolard
——安吉拉·巴塞特Angela Bassett
——德瑞克·盧克Derek Luke
——安東尼·麥基Anthony Mackie
——納圖利·諾頓Naturi Naughton
分級:美國R
上映時間:2009年1月16日
[編輯本段]詳細劇情
1972年5月21日,一個叫克里斯托弗·華萊士的黑胖小子,哇哇墜地。幼年,他是單親媽媽沃勒塔(安吉拉·巴塞特)唯一的心肝寶貝,還不會走路,就已經會說話和唱歌。少年時,他是在街頭那個老是念念叨叨、若有所思的身影,初現極高的音樂天賦。盡管從小就與眾不同,這個在布魯克林的窮街陋巷的孩子,卻始終沒有走上母親期望的陽關大道。
學習成績優秀?算個屁!正直、善良、祈禱?不管用!這個現實世界,原本就是金錢和權力鑄造!於是,17歲風華正茂,華萊士(傑莫·伍拉德)卻選擇了退學,開始在街頭混日子。地盤、毒品、槍械、復仇......,一切不過是黑吃黑狗咬狗!直到,一次意外失手,他鋃鐺入獄九個月。然後,一張用業余設備為某說唱比賽製作的小樣,徹底改變了他的人生。
這盤曝光的小樣,馬上吸引了製作人「吹牛老爹」西恩·科姆斯的注意。吹牛老爹不但毫不猶豫地簽下了這位天才說唱歌手,還以此為契機,建立了自己的唱片公司。從此,正式改藝名為「臭名昭著大先生」(聲名狼藉先生)的華萊士,走上了嘻哈稱霸之路。
短短數年,當年不起眼的黑小子,一躍成為嘻哈史上最具影響力的歌手之一。他有了無數破金的單曲,有了前所未有的盛名,有了無數死忠的擁躉,有了享用不盡的金山銀山,也有了心愛的妻子、藍調歌手菲斯·伊萬斯。鎂光燈下,他似乎擁有了男人奮斗的一切。而這時,他還不到25歲!然而,一個三月的早晨,在參加過「靈魂列車獎」晚會之後回酒店的路上,一顆子彈卻對著他呼嘯而來......
[編輯本段]看點
Notorious,不僅是簡簡單單的貶義形容詞,不僅是懸念大師希區柯克經典之一的《美人計》(英文與之同名),它還有一個名字,叫做「臭名昭著大先生」。霸氣藝名之下,事業剛剛開始之時,沒有人會相信這個原名為克里斯托弗·華萊士的黑小子,會成為20世紀90年代最偉大最受擁戴的饒舌歌手之一。那時候,嘻哈還不是肥大的褲子,不是兜帽的休閑運動衫,不是吊墜的粗頸鏈,不是裝腔作勢的扮酷,不是滑板、塗鴉和街舞,紙醉金迷、俚語粗口的外表下,是鮮活掙扎的靈魂,是用暴力來反映自我反抗態度的黑幫人物,是美國黑人底層青年生存方式的縮影。他會說出「錢越多,麻煩越多」的語言,也只有「希望和家人平安活著」這樣的願望,而他的死,也正是說唱界宣布將注意力從武力轉向金錢的分界線。
巨星、輝煌、經典、英年早逝、浸血而復雜的人生、牽涉無數嘻哈名人的大名,換句話說,對撈金興趣濃厚的好萊塢,又怎肯放過這趟穩賺不賠的好生意?出色的說唱電影,自痞子阿姆出演《八英里》票房大收後便寥寥,「大先生」昔日的製作人吹牛老爹,近年卻照舊紅透大江南北。既然死敵圖派克(Tupac)都已有自己的電影,影響深遠的「大先生」躍上銀幕,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除了「大先生」生平傳記,電影中圖派克、吹牛老爹、「饒舌女王蜂」莉兒金、藍調歌後菲斯·伊萬斯等一眾嘻哈大人物的「露面」,大可讓看客們惡補一番90年代的說唱歷史。況且,即便不論街頭勢力,《理發店》系列的製片人改當導演,獲得過奧斯卡提名的安吉拉·巴塞特的出演,以及淋漓酣暢的說唱歌曲,讓人多留意幾眼,自是不難!
[編輯本段]其他
他是最耀眼的說唱歌手之一,他是美國東海岸至今無人匹敵的嘻哈巨星,他是腥風血雨的匪幫團體饒舌爭斗的烈士,而當這一切發生時,他不過才只出過一張錄音室專輯、年僅二十齣頭而已。即便在他死後,他生前已經錄制好的第二張專輯在發行不到兩年內銷量就達到了1000萬張,緬懷他的某單曲成為當年最受歡迎之一,精選集輕松突破雙白金,而十年之後,他的紀念專輯仍然能在Billboard榜單上叱吒風雲。而如今,關於他的電影即將成行,就連名望中天的嘻哈天王Jay-Z也不能置身事外,卯足了勁要替電影原聲碟出力。
時事造英雄。沒有悲劇的人生痛苦,沒有東西岸匪幫饒舌的槍殺事件,不可能出現這樣的天才。然而,既生渝何生亮!「大先生」和圖派克的淵源,一直從他們生前斗到了死後。他們都是年紀輕輕的天才,都是混過幫派進過監獄犯過大事的惡人,都將強硬冷酷的絕頂旋律與入木三分的混世歌詞完美結合,卻一個胖得像狗熊,一個瘦得像猴猻,一個刻意穿著極盡華美的服飾,一個故意露出布滿文身的身體。一山豈能容二虎!這對一開始就水火不容的死對頭,終於連死,也沒能逃開彼此--相距不到半年,他們分別被一顆子彈結束了生命,成為了東西岸匪幫說唱爭斗的犧牲品。
② 黑人作家勒內·馬朗代表作是什麼
1921年蓋亞那出生的黑人作家勒內·馬朗(1887—1960)以他在非洲的經歷寫成了《巴杜亞拉,真正的黑人小說》。作品中作者指責殖民佔領者對非洲的掠奪,號召為反對黑奴販子而斗爭。這部小說獲得法國龔古爾文學獎,並引起一場激烈的論戰。結果小說被法國殖民當局查禁,作者受到迫害,但他的聲音已深入到黑人作家的心中。
③ 有哪些與黑人奴隸制有關的小說,影視
小說《根》,後改編成電視劇。
④ 美國黑人文學作家作品都有哪些
19世紀及其以前的時間里,黑人文學較有名的是小說《湯姆叔叔的小屋》、《假如我是黑人》
《湯姆叔叔的小屋》,又譯作《黑奴籲天錄》或《湯姆大伯的小屋》。
⑤ 有誰知道一些黑人作家的好作品!
1、查爾斯·切斯納特(1858——1932),美國小說家。生於克利夫蘭,在北卡羅萊納教過書。短篇小說集《巫婆》(1899年,41歲)出版後,被認為是當時最優秀的作品。作者對黑人生活,觀察入微。尤其善於刻畫黑人內部矛盾。他的第二部短篇集《青年時代的妻子》,寫的全是膚色界線問題。作者認為「混血問題更復雜,更難於處理。」1900——1905的五年間,他寫了三個長篇:《杉林後面的屋子》、《傳統的精髓》、《上校的夢想》。深入地探討了上世紀末美國南部的種族關系。
他還寫過美國黑人解放運動的傑出領袖《道格拉斯傳》。
1928年(70歲),他因為「創造性地描繪美國黑人生活與斗爭」,獲得了斯平根金獎。
2、保羅·鄧巴(1872——1906)全美國一致公認的詩人。他高中畢業後,無力升學,當了電梯司機。1896年(24歲),他把從前的兩個詩集《橡樹和長春藤》、《大調和小調》中的詩,結集為《下層生活抒情詩》出版,一舉成名。
後來,鄧巴又陸續寫了《爐邊抒情詩集》(1899)、《愛與笑抒情詩集(1903)、《陽光與陰影抒情詩集》。他的方言詩,受到特別歡迎。此外,鄧巴還寫過4個短篇集、4部長篇小說。他的最好的方言詩,描繪了農村黑人生活,給人一種清新的感覺。他能透過抒情的表象,捕捉悲劇性的成分,比如《我們戴著面具》、《鬧鬼的橡樹》。他的小說接觸的生活面很廣,從種植園、小市鎮到大城市;從戀愛到罷工;從改良主義到私刑。
他對人民懷著厚愛,所以他筆下的人物絕非丑角。
鄧巴死時才34歲。
3、 詹姆斯·約翰遜(1871——1938),美國弗羅里達人。先在亞特蘭大大學、後在哥倫比亞大學讀書。他教過書,編過歌劇。
1906——1913年期間,他在委內瑞拉、尼加拉瓜當過領事。還當過全美有色人種協進會的秘書長。1930年,他在費克爾大學做文學教授。1938年(67歲)因車禍離世。
他的代表作是長篇小說《一個改了籍的黑人自傳》。是第一部描寫「過關」的紐約黑人浪漫生活的小說。詩集有《五十年及其他》(1917)、《上帝的長號》(1927),都是用韻文寫的講道集。
他編的《美國黑人詩選》,極獲好評。
1933年,他寫了自傳《這邊走》。
4、蘭斯頓·休斯(1902——1967),生於美國密蘇里,做過各種各樣的工作,到過世界各地。他用詩歌、小說、戲劇、散文、自傳,記錄下他豐富的生活經驗。他的主要成就在詩歌方面。詩歌集有《疲乏的布魯斯》(1926)、《好衣裳給猶太人》(1927)、《做夢的》(1932)、《新的歌》(1938)、《哈萊姆區的莎士比亞》(1941)等。他採用布魯斯(黑人民歌)的形式,寫自由體的詩。他的主題是酒吧間的歡樂,街頭音樂家的悲歌,棄婦的哀怨,慈母的叮嚀。有時,他簡括地、象徵性地抒發整個民族的感情,像他的名篇《黑人談河流》、《歌手》。
他要用他對生活的理解,來打動黑人的心。
所以,他的詩樸素有力。
5、弗瑞德里克·道格拉斯(1817——1895)美國馬里蘭人,生下來就是個奴隸,後來逃往北方。從那以後,終生從事反對奴隸制的組織宣傳工作,成為黑人解放運動的著名領袖。他不但是作家,而且是出色的演說家,出版過許多本演說集。
他的自傳,最先出版於1845年。10年後,補充了材料,改名為《我的奴隸生活和自由》。1892年,又有所擴大,包括了他晚年的材料,定名為《弗瑞德里克·道格拉斯的生活和時代》。
美國「內戰時期」,他幫助組織了兩個黑人團參戰。
晚年,道格拉斯出任過駐海地的公使。
6、傑西·弗賽特,女作家。出生於美國費城,在彭西爾維亞大學法語學院肄業。曾經在華盛頓、紐約兩地的中學教法文。她寫小說,也寫詩。作品有《混亂》(1924)、《梅餅》(1929)、《櫟樹》(1932)、《喜劇——美國風格》(1933)。
7、吉恩·杜默(1894——)華盛頓人。在威斯康辛大學讀過書。他的速寫、詩歌、評論、散文,見於各種雜志。他的第一部著作《甘蔗》(1923,29歲)是短篇小說與詩歌、速寫的合集,其題材和創作手法很新穎,讓美國文藝界感到震驚。有人將他的作品叫作「現實主義和神秘主義的結合,散文與詩的混合體。」
1934年(40歲)以後,就不再見他發表什麼作品了。
8、克勞德·麥凱(1889——1948),詩人,小說家,生於牙買加。1911年(22歲)出版他的第一部詩集《牙買加之歌》。不久到美國,在堪薩斯大學學農。以後,又去了英國。1920年,在倫敦出版《新漢布希之春》。
回到美國後,任《解放者》雜志編輯,1922年出版《哈萊姆陰影》。他還去過蘇聯、德國,在法國也呆過多年。
他寫過三部小說《回到哈萊姆》(1928)、《班卓》(1929)、《香蕉谷》(1933)。第一部的背景在哈萊姆;第二部在馬賽;第三部在牙買加。他的小說,帶有自然主義色彩,但他創造的人物,不加雕飾,很有生氣。
9、杜波依斯(18
⑥ 美國黑奴的三部著名小說是什麼
《根》 《湯姆叔叔的小屋》 《寵兒》
《根》
1976年秋,美國出版了黑人作家亞歷克斯·哈利所寫的一部家史小說《根》。作者自稱他經過十二年的考證研究,追溯到他的六代以上的祖先昆塔·肯特,一個從非洲西海岸被白人奴販子擄到北美當奴隸的黑人,描述了他在非洲的自由人生活,他和他的子孫在美國奴隸制下的苦難歷程,以及這個家族獲得自由後的經歷。
《根》的主題,美國的黑人奴隸制問題,是美國歷史上持續最久、爭論最烈的一個論題。
《根》揭露和譴責奴隸制,給予這些反動叫囂一個反擊,在一些不明真相的群眾中是能夠起到一定積極作用的。
《湯姆叔叔的小屋》,又譯為《黑奴籲天錄》、《湯姆大伯的小屋》,是美國著名作家斯陀夫人的一部現實主義作品。小說著力刻畫了信仰基督教、具有崇高犧牲精神的黑奴湯姆,在不平等的社會制度下遭受的悲慘命運,藉此揭示了奴隸制度的罪惡本質。《湯姆叔叔的小屋》一經出版,立即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強烈反響,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美國人民的反奴隸制情緒,從而成為導致美國內戰爆發的因素之一。
25年來美國最佳小說第一名,且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
英文書名:Beloved
作者:(美)托妮·莫里森
取材於一段真實的歷史,令人觸目驚心。
女黑奴塞絲懷著身孕隻身從肯塔基的奴隸庄園逃到俄亥俄的辛辛那提,奴隸主追蹤而至。
為了不使兒女重復自己做奴隸的悲慘命運,她毅然殺死了自己剛剛會爬的幼女寵兒
十八年後,奴隸制早已廢除,而被她殺死的女嬰還魂歸來,和塞絲、塞絲的女兒丹芙以及塞絲的情人保羅生活在同一幢房子里。
她以自己的出現日夜懲罰母親當年的行為,不但加倍地向母親索取著愛,甚至糾纏和引誘包羅,不擇手段地擾亂和摧毀母親剛剛回暖的生活。
往事的夢魘一刻也不曾停止過對塞絲的糾纏……
全書充滿苦澀的詩意和緊張的懸念,
⑦ 有關黑人英語和黑人文學的書籍有哪些,最好是英文版的。
湯姆叔叔的小屋,這個是經典
飄,這本涉及的部分黑人生活,但故事很好
⑧ 大家可以推薦幾本黑人的小說嗎
重生之黑蓮花的綻放作者:花貂九備註: 木雪到死的時候都不明白,自己到底哪裡做錯了,才能活的如此窩囊凄涼,整整二十五年都不停歇地被欺辱、背叛、傷害。當她的看著自己的身體被自己最愛的男人和最好的朋友一起分割成無數塊,扔進臭氣熏天的垃圾場時,終於覺悟了。重生之後的木雪,不再是朵膽小懦弱善良無底限的聖母白蓮花。讓我們跟著木雪一起,斗極品親戚、坑無良友人、滅陰險小三,神擋殺神佛擋殺佛,成長為一隻自信優雅美麗強大的美艷黑蓮花!
⑨ 美國黑人文學中「身份」探尋的小說有哪些及其意義何在
愛麗斯沃克的《紫色》
托妮莫里森的《寵兒》《最藍的眼睛》《所羅門之歌》
查理德萊特的《土生子》
美國黑人對於自身群體的政治地位,情感方面等的訴求。它的意義在於
美國黑人文化逐漸得到美國社會主體的認同並融入其中,從而豐富和擴大了美國文化的內涵。
美國黑人身份的認同,提高了美國黑人的自尊心,從而使美國黑人地位提高,
是在白人語境下的自我書寫,是對白人的「黑人」文學中黑人形象的一種解構
⑩ 請問有一部小說,大概是講種族歧視的,內容好像是說一個白人把自己染成黑人,然後去社會中的感受
1959年,紐約白人作家約翰·哈沃德·格林芬用染色劑將自己的皮膚染成黑色,前往黑人聚居的地區生活6個月,其間受盡了白人的羞辱和歧視。1961年,格林芬根據這一經歷出版《像我這樣的黑人》一書後,震驚了無數白人讀者,該書至今仍是美國家喻戶曉的經典之作。
希望能夠幫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