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心似玉小說淳歌結局
Ⅰ 《錦心似玉》:庶女羅十一娘這三種品格,讓她成為人生贏家
《錦心似玉》是根據作家吱吱的作品《庶女攻略》改編,講述了一個小庶女生活的底層,掙扎著生活最終成為一代侯門主母的故事。故事的結局很圓滿,庶女十一娘愛情圓滿,家庭和睦,這在當時那種社會環境下是難能可貴的。
十一娘本是一個不受重視的小透明,不爭不搶不拔尖,但是她心思靈惠,性格隱忍堅毅,經歷的每一次事件都讓她成長,她不爭不代表她不能爭,她不搶不代表她不敢搶,只是她不願意,她不在意那些利益,她看重的是自由、平等,她的大局觀和對事的分析、處理和應變能力,都是大智慧,而這些,對現在的我們仍然有很多啟示。
一
格局大:小事不計較,大事不糊塗
十一娘本是羅家庶女,在體制階級森嚴的社會,一個庶女成為侯夫人,本就低人一等,在這種情況下,十一娘並沒有受影響,她有著自己的行事標准,不卑不亢,潛移默化的影響了家人看法,贏得了的尊重。
家裡三個姨娘,喬姨娘是喬家嫡女,還是太夫人親妹妹的女兒,從小教養出色,是太夫人認定的繼室人選,被太夫人當女兒對待,十一娘進門前一直是她掌管中饋。文姨娘出身商賈之家,在錢財上出手闊氣,又頗有心機。秦姨娘在劇中是老實本分的形象,不知道後續有沒有改變,但在原著中是一個隱忍狠心的女人,為了給自己的兒子打算做了很多錯事。
十一娘作為正室嫡妻,實際上身份是很尷尬的。喬姨娘出身比她高,文姨娘資產比她厚,所以在行事中難免帶著輕視,屢屢對她進行挑釁。喬姨娘剋扣她的月例,冬青和琥珀氣的本想去理論,卻被十一娘攔下了,文姨娘企圖拿銀子籠絡她,但被她輕描淡寫地擋了回去,十一娘在這些小事上不會過多計較,但是在大事上絕不含糊。
時逢水患,京城到處是難民,朝堂上對此事壓力巨大,侯爺時時擔憂,徐家建粥棚施粥接濟難民,此事交於喬姨娘。結果喬姨娘識人不清,親近之人將好米換成霉米,險些釀成大禍,十一娘知曉此事後,籌謀全局,並拿出自己的陪嫁土地換新米,完全不計較喬姨娘之前的屢屢挑釁,這種心胸和格局是喬姨娘等無法比擬的。
侯爺徐令宜曾評價十一娘:如果你是男子,必定有一番大作為。
要談格局,有句話振聾發聵:不謀全局者,不足以謀一域;不謀萬世者,不足以謀一時。
不計較眼前一城一池的得失,風物長宜放眼量。
十一娘深知嫁入徐家,一榮俱榮,一損俱損,所謂修身、齊家,然後才能治國、平天下,也正是她這種大智慧,贏得了闔家的尊重,也贏得了侯爺的尊重和愛情。
二
志向大,蘭心蕙質,安身立命靠自己
十一娘善於從細節處發現問題,善於思考。羅家二娘因不滿十一娘即將嫁入侯府,設計與王煜偶遇勾引王煜,謊稱自己是羅家十一娘。王煜果然上鉤,上趕著到羅家提親並指定非羅十一娘不娶。這件事二娘做得隱秘,但在一次口角中無意提起,十一娘立即注意到了她話里的破綻,猜測二娘肯定用了什麼手段,促成了這樁婚事。所以在王家送聘禮的時候,託管事媽媽帶了一幅自己的畫像給王煜,於是王煜找到羅家查證,這樁婚事的始末才被眾人知曉。
十一娘婚後,侯爺見她女工精巧,問她:身為女子最大的依仗不是嫁個好人嗎?十一娘回他說:她經歷過失去的痛苦,知道針線女工才是她安身立命的資本。
十一娘生活在一個復雜的家庭,所有的一切都要靠自己爭取,從小她就擺正自己的位置,不爭不搶,她知道自己的人生不由己,所以她只想逃離這個家,靠自己養活自己和姨娘,所以當羅家教導女兒才藝時,她只挑針織女工和管家,因為這兩樣可以成為她生存的手段。
人生在世,脫離父母的庇護之後,就要學會獨自生存,做到安身立命。
人不與天斗,不與命搏,也不怕承認自己的弱小,但是即使這樣也不放棄想要的生活,這種灑脫,也是挺好的選擇。
三
氣度大,處事公允,一視同仁
作為一個大家族的主母,處事公允是立身的根本,對姨娘們一碗水端平,不偏不倚,對孩子們亦是如此,不論親疏嫡庶。古代門庭,妻妾、嫡庶分明,嫡子享有種種特權,庶子的地位尷尬,十一娘是庶女出身,對此有切身的感受。所以在她掌家之後並沒有明顯的區別嫡庶,她一心把這個家庭變成一個其樂融融的大家庭。
嫡子淳哥得到了她無微不至的照顧,並依他的性格成為富貴自由人;庶子同樣得到了她公平地對待:庶長子諭哥苦學多才,卻因為身份尷尬,隱忍深沉,侯爺本想讓他成人後操持庶務,十一娘卻主張他進學走仕途;庶子誡哥原為五爺私生子,養在侯爺名下,因出身自卑,十一娘因勢利導,給他謀了英娘為妻,解了他的心結,過得很幸福。
正是因為十一娘這樣公平,沒有私心,才使得若大的侯府清清正正、其樂融融,太夫人禮待她,侯爺愛護她,其它人敬重她,對侯府來說,徐令宜是家裡的頂樑柱,但對府內的人來說,十一娘才是他們的主心骨,這也是一個當家主母的風范。
結語
十一娘身上的兩條主線,為母復仇和愛情家庭,兩條線並不是獨立的,而是交纏在一起,因調查母親死因也嫁入侯府,嫁入侯府後為了調查母親的死因而兼著主母的職務,當我們以為要有線索的時候,卻被突如其來的愛情撞了一下腰,當我們為愛情漸入佳境的時候,卻突然發現一個線索擺在那,恨恨的咬牙。
十一娘的生活處事,很多時候置身事中,又能有意識地將視野放開,從全局看問題。十一娘的心智比劇中很多人要高,能從一言一行、一點表象中窺得真意,置身其中,又立於事外。正是有了這樣的能力,庶女出身十一娘最終成為侯門主母。其實這種能力,在哪個時代和社會都是適用的,無論內宅生活還是職場官場,都有值得借鑒的價值。
Ⅱ 關於《錦心似玉》男主妻妾多引爭議這件事,你有何看法
關於《錦心似玉》男主妻妾多引爭議這件事,你有何看法?古代就是妻妾成群,而且都是別人塞給他的,他為了大義不得不娶,娶女主也是多方考慮,後來培養出感情了,難道你認為古代一夫一妻的真實嗎?老是拿男主妻妾成群說事的也是醉了!即使不說改編吧,就說原著,男主納妾開始的背景是徐家軍工起家,因為嫡長女嫁給一個皇子而招先皇猜忌!老大早夭,二哥體弱也沒了!三子是庶子!那個內憂外患的情況下要徐四挑起徐家大梁!那時候徐四娶了元娘,但是元娘小產了,想想徐家是子嗣凋零,老夫人做主抬了兩個貼身丫頭為姨娘!又為了未來籌謀,選了文姨娘這個商賈女兒為良妾。
有人也拿知否做對比,老夫少妻,相差好多歲!最主要是與歷史背景相去甚遠,禮儀並不符合當時的社會習俗,總有一種帶著主角光環的BGM。知否是用心了,女主並沒有光環,很多時候的隱忍正正好符合一個庶女不張揚也不敢張揚的實際情況。另外,知否中的姑娘們,雖然四姐很壞但是,劇版改編後成就了所有女性,站在每一個獨立女性的角度,都是有自己的無奈與心酸,沒誰是真正的贏家或者說沒誰是壞的不可救葯。這就容易讓人感到真實。其實,這兩個劇的受眾不大一樣,喜歡瑪麗蘇的可能這部劇更合適,喜歡古韻年代感真實的,知否更合適。
Ⅲ 《錦心似玉》如果二娘、十一娘交換婚姻,倆人命運會改變嗎
古裝大戲《錦心似玉》正在火爆熱播,此部劇的演員陣容堪稱豪華,不僅有著收視女王譚松韻,而且還有不老男神鍾漢良坐陣,因此這部劇備受網友們的關注。這部劇跟之前的宅斗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有些類似,主題也是庶女當自強,主要講庶女羅十一娘如何在大家族中鬥智斗勇「升級打怪」並且收獲屬 於自己的愛情,是一部典型的宅斗劇。
以上皆是腦洞大開的結果,實際上像網友這種假設性的問題根本就沒法實現,也沒法回答。我們都知道「蝴蝶效應」這個詞,說的就是「牽一發而動全身」,也就是說將二娘、十一娘交換婚姻後,很有可能後面的故事線就全部遭到改寫,至於改寫成什麼狀態,則將會是完全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