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小說免費 » 穿越到唐朝成李簡的小說免費

穿越到唐朝成李簡的小說免費

發布時間: 2025-04-16 13:33:33

⑴ 特種兵穿越唐朝太子的小說完本了嗎

特種兵穿越唐朝太子小說已經完結。根據查詢相關公開信息顯示第一千零八十八章大結局。小說慶正簡介李簡穿越大唐,成為了李世民含差老之子。開局就談升直接跟李世民斷絕關系。叮、恭喜宿主激活征戰系統。李簡系統在手,天下我有。這世界,終究是囊中之物。

⑵ 那逆子被貶到邊疆三年了,怎麼還沒哭著回來求朕

第48章。那逆子被貶邊疆出自《大唐第一逆子》是一部穿越類小說,作者:存不易,狀態:連載更新,小說第48章節(那逆子被貶邊疆3年了怎麼還沒哭著回來)講述六皇子大鬧公主婚禮,並把太子殿下和駙馬打成重傷,之後皇上心中默念我那逆子發配邊疆3年怎麼還不回來啊,然後六皇子還拒不認錯的故事。

⑶ 曾經看過一個穿越唐朝的小說,主角穿越成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三子李恪,是...

永徽四年,唐高宗李治為了震懾宗室中蠢蠢欲動的皇叔皇兄,選擇了兩個大頭作為殺雞儆猴的對象。不幸的是,這兩個對象分別是唐高祖李淵的庶長子李元景和唐太宗李世民的庶長子李恪。李元景因謀反罪被處死,而李恪則被無辜牽連。盡管李恪不是被擁立的對象,也沒有參與謀反,但由於他是唐太宗的庶長子,輩分在宗室中僅次於李元景,再加上唐太宗臨終前只叮囑大臣們要保護好長孫無忌,對李恪沒有任何保護措施,李恪最終悲劇了。
唐高宗登基後,將李元景和李恪同時加封為三公,然後在高陽公主、房遺愛等人謀反事泄後,趁機將這叔侄二人一網打盡。有人認為真正想除掉李恪的是長孫無忌,但事實上唐高宗才是真正的主使者。
李恪雖然被史官稱為「海內冤之」,但事實上所謂的「海內冤之」不過是史官的慣用語言。當時的人真的認為李恪是冤枉的嗎?我們可以從夏侯絢的態度中看出,他認為李恪和荊王李元景都是大逆不道的謀反,這與史官所說的「海內冤之」完全相反。
雖然有後世的史官拚命地為李恪掙同情分,但就史實而言,李恪在安州擔任了十多年的最高行政長官,但在李恪被誣陷謀反後,朝中並沒有人為他求過情,更沒有人打著李恪的名號揭竿而起。
李恪死後,他的四個兒子被流放嶺南,女兒被幽禁獻陵。直到7年後,李恪的長子李千里遇到武則天的大赦才得以重返京城,這時李恪的繼承人才得以繼承回這個從三品的鬱林縣侯。
至於李恪為什麼沒有被唐太宗安排任何措施以保護,這要從李恪在唐太宗心中的地位說起。事實上,論起唐太宗所有兒子中誰的待遇最差,李恪稱第二,沒人能比他更差。真相究竟如何,我們不妨一起來看一看史書是如何記載的。
首先,李恪最遲貞觀7年便去了封地,而與李恪同齡的李泰不僅不「之國」,唐太宗甚至還想過讓其「入居武德殿」,最後還是被魏徵力諫勸止。李治更是自長孫皇後去世後就一直由唐太宗親自撫養,甚至在被封為太子後,仍讓唐太宗不惜公然違反禮制也要繼續留在身邊,這便導致了褚遂良劉洎等人分別在貞觀18年、20年相繼上疏懇請皇帝不要留太子在身邊一味溺愛,放其回東宮。
其次,貞觀7年李恪赴任齊州都督時,唐太宗對李恪說:「父子之情,豈不欲常相見耶?但家國事殊,須出作藩屏。」可見讓諸王之藩是因為「家國事殊」,更是為了絕諸皇子的「覬覦之心」。但這一番冠冕堂皇的話,實際上更適合身為太子同母弟的李泰而不是庶出的李恪,畢竟作為太子同母弟,李泰對儲位的威脅才是最大的。然而唐太宗在「家國事殊」面前卻出於私心,不僅不讓李泰之藩,甚至還想讓他搬進武德殿居住;李治就更不用說了,唐太宗一直將這個兒子親自帶在身邊撫養,絕口不提之藩的事,貞觀16年甚至乾脆直接讓他上朝參政了,卻偏偏將沒什麼威脅的李恪打發到封地上去。
再者,貞觀12年唐太宗給李恪寫的這封信,若只注意到「汝方違膝下,凄戀何已,欲遺汝珍玩,恐益驕奢」這么一句,自然會覺得其間是飽含了父子之情,然而此信的題目卻是《誡吳王恪書》。誡者,告誡、警告之意,齊王李祐在封地上屢屢犯錯時,唐太宗也曾寫信「誥誡之」。所以這封信也不是什麼訴說離別後的思念之情的,而是唐太宗寫信來警告李恪要老老實實地待在自己的封地,不要再胡作非為了。
而且就在唐太對李恪說「欲遺汝珍玩,恐益驕奢」——以避免李恪變得驕奢為由而不肯多給他財物,結果在面對李承乾與李泰時,唐太宗卻又是截然相反的態度。唐太宗賞賜李泰時不僅「賜泰物萬段」,每個月給李泰的東西甚至「有逾於皇太子」,對李承乾更是乾脆直接取消了他出用庫物的限制。
至於唐太宗會如何在書信中表達自己的愛子之情,不妨看一看唐太宗出征高句麗時給李治寫的一封信,簡直堪稱是小肉麻。但是比起對李恪的嚴厲告誡,或許唐太宗給李治的這封信才更似尋常間的父子之情吧。
最後,便是為很多人所津津樂道的唐太宗欲立吳王李恪為太子這件事了,甚至有人聲稱,如果唐太宗不喜歡李恪的話又怎麼會要立他為太子?那麼我們不妨來看一看,唐太宗為什麼會突然想到要改立李恪為太子。貞觀17年,唐太宗立了李治後過了大半年的時間,覺得這個小兒子只有15歲,一直養在自己的身邊沒有經過什麼歷練,作為帝國未來的繼承人還不夠強大有力,擔憂他無法很好地駕馭朝政,畢竟「國賴長君」。於是唐太宗便想到了換儲一事,而當時的李恪可以說是唯一適合的人選,因為看看除了李恪之外的其他幾位皇子:第二子李寬,早夭第四子李泰,奪嫡被貶第五子李佑,貞觀十七年謀反被誅第六子李愔,被唐太宗痛罵為禽獸不如第七子李惲,好斂財,被有司彈劾第八子李貞,僅比李治大一歲第十子李慎,年紀比李治還要小下面更加年幼的李囂、李簡、李福等人不是早夭,就是年紀太小。在這樣的情況下,除了比李治大了近9歲的李恪,唐太宗還有別的選擇嗎?唐太宗欲立李恪歸根究底就是因為除了李恪外,別的年長一些的皇子不是因為奪嫡被貶、被殺,就是實在是扶不起的阿斗,李恪盡管也曾因為踩莊稼和賭博這些小事被連續貶官和削戶過多次,但除了李恪外,唐太宗已經別無選擇。
不過很顯然,唐太宗欲立李恪這個想法並沒有經過深思熟慮,而是一時沖動下的心血來潮之念。因為如果唐太宗真的考慮清楚了要改立李恪,或者是吃了秤砣鐵了心要換儲了,那麼長孫無忌是絕對沒有「密爭之」的機會的,更不可能只憑他一家之言便一錘定音。畢竟這天下是姓李的,不是姓長孫的。貞觀十七年時的長孫無忌雖然位極正一品的司徒,但就唐朝的政府系統而言,司徒位高卻只是個虛職。在根本沒有實權的情況下,長孫無忌又如何把持得了朝政?此時的魏徵固然已死,但房玄齡李靖這些大臣仍然健在,唐太宗也正值壯年手握兵權,怎麼可能任由一個既無實權又無兵權的長孫無忌操縱朝政?何況廢立太子是國家大事不是兒戲,唐太宗若是下定了決心要換太子,肯定會把這件事拿到朝上廷議,再不濟也要找幾個心腹大臣一起來商量商量,就像當初要立李治一樣,「與長孫無忌、房玄齡、李績等計議」,而不會只跟最不可能贊同的長孫無忌一個人商量,甚至被長孫無忌反駁後就此立刻作罷。而從正史中對改立李恪這件事一筆帶過的記敘來看,很明顯唐太宗只是一時心血來潮,突然間有了這么一個想法,然後對長孫無忌露了個口風,長孫無忌反對,唐太宗想明白了自然也就徹底打消這個念頭了。更不要說什麼長孫無忌反對立李恪是因為他不是自己的外甥,事實上真正介意李恪不是嫡子的並不是長孫無忌,而是唐太宗本人。畢竟一旦改立庶子出身的李恪,李承乾、李泰、李治這三個嫡子的未來就很難有所保證了,這一點唐太宗顯然比長孫無忌更為擔心,因為當初唐太宗立李治的目的就是為了可以保全這三個心愛的兒子:「泰立,承乾、晉王皆不存;晉王立,泰共承乾可無恙也。」(《舊唐書·太宗諸子列傳》)唐太宗改立太子時,一直都是在嫡出的李泰與李治之間搖擺不定,決定立李治也是因為李治性情仁厚,就是做了皇帝也不會對自己的兩個親兄弟不利。而在這期間,唐太宗自始至終都沒有想到過還有庶出但年長的李恪可以考慮,李恪在唐太宗的心中地位究竟如何可見一斑了。因為李恪若是在唐太宗的心中還算是有些分量的話,唐太宗在改立太子的時候絕對會首先想到他,而不是等到一切都

熱點內容
小說游戲銅幣能提現 發布:2025-04-16 16:31:14 瀏覽:914
最經典的恐龍小說 發布:2025-04-16 16:19:38 瀏覽:72
日本野人轉生輕小說 發布:2025-04-16 16:14:09 瀏覽:854
穿越言情玄幻廢材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04-16 16:09:17 瀏覽:920
紅黑游戲小說推薦 發布:2025-04-16 15:55:12 瀏覽:787
小說總裁爹地季梟寒 發布:2025-04-16 15:32:48 瀏覽:320
求女主視角的網游小說 發布:2025-04-16 15:22:21 瀏覽:448
上海王大結局小說 發布:2025-04-16 15:20:07 瀏覽:758
重生古言小說推薦完結男強女強 發布:2025-04-16 15:15:56 瀏覽:62
妻子和總裁吵架的小說 發布:2025-04-16 15:04:53 瀏覽: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