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小說侵權研究報告
A. 網路文學對中學生的影響 研究性學習結題報告
網路文學對中學生的影響
網路文學對中學生的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思維的影響影響
目前網路文學中包含了言情小說、玄幻、武俠、穿越、游戲等等的類別,其中以言情小說和玄幻、武俠小說的影響最大。言情小說中設計到的俊男美女搭配、色情部分描寫等都造成了當代中學生性早熟時間點的不斷成熟,而這種文學中大量的虛幻描寫也導致目前中學生脫離現實、憑空臆想的思維特點,而脫離現實、實際年齡與心理年齡不符等特點不斷凸顯,由於缺乏社會經驗,單純的以網路文學中的情節來管窺現實世界,致使網友見面受傷害、求包養、幻想一夜暴富、各種潛規則事件不斷發生。這實際上是一種縱欲主義,懶惰主義的泛濫,反映了中學生浮躁的心理特點和單純的思維特點。
二、網路游戲人群數目不斷增長
縱觀網路文學的發展,一般都有這樣的一個發展軌跡:創造、小規模閱讀、較大規模人群閱讀、網路游戲。正是由於網路文學中涉及到武俠、動作等,而且故事的發展軌跡漫長,因此許多網路文學作品被直接轉換為網路游戲,比如《誅仙》等。隨著網路和網路文學的不斷普及,參加網路游戲的人群數目不斷增長,各式各樣的網路游戲廣告哦充斥於網路之上,正是網路文學對青少年人群新的滲透。
三、名牌觀念的不斷滲透
目前各種廣告雜如牛毛,無孔不入,網路文學也不例外。言情小說和現代小說中女主人公常見的背包、手機、相機、乃至汽車,以及打火機等常用的生活用品中名牌產品不斷顯現,這些名牌產品少則上萬,多達幾百萬元。通過電視廣告、網路廣告、以及小說作品中的穿插廣告等形式,造成了中學生從小即開始追逐於名牌,甚至炫富的現象。由於過多的將目光放在名牌之上,對於中學生的學業成績、綜合素質等都有不利的影響。
B. 大學生讀書情況調查報告
大學生讀書情況調查報告
高爾基曾經說過: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 。我從小到大,書就像我形影不離的夥伴,伴我成長。下面有我整理的大學生讀書情況調查報告,歡迎閱讀!
一.調查背景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對於大學生來說,旅遊已經成為一種頗為流行的開闊視野的方式,然而,讀萬卷書反而變得不易。如今,有了來自網路上游戲、電影、追劇等的誘惑,或者面對更豐富多彩的大學生活,讀書時間是否被一再壓縮?在手機上看電子書變得更加容易而且方便,而紙質書是否還受同學們的青睞?那麼現在的大學生是否還能像過去一樣讀名著讀到熱血沸騰,還是他們有了新的更廣闊的讀書領域,亦或是沉浸在網路小說中無法自拔?而對於專業方面的書籍以及現在如火如荼的暢銷書,同學們又秉持什麼態度呢?以上這些就是我這次調查報告所調查及研究的問題。
(一)調查時間:20xx年8月5日20xx年8月12日
(二)調查對象及方法:通過網上發布問卷調查的形式,藉助新浪微博、人人網等社交網站問卷鏈接,擴大問卷調查范圍,面向各省高校學生進行調查。將通過填寫得到的調查問卷進行數據統計,並用百分比的形式呈現出來。最後共收到122份調查問卷。
(三)調查內容:從大學生閱讀時間、閱讀習慣、閱讀領域以及大學生活等方面進行調查。具體內容見附在本文最後的調查問卷。
(四)調查數據:
1.收到有效問卷122份,其中男生56人(約佔45.90%),女生66人(約佔54.10%);大一學生50人(約佔40.98%),大二學生70人(約佔57.38%),大三學生2人(約佔1.64%)。因此主要以大一、大二學生為主。
2.在以最喜歡哪種途徑讀書及其大概比例中的調查結果為:約53.11%的同學閱讀紙質書,約28.08%的同學閱讀電子書和網上讀書,約 18.80%閱讀報刊雜志。由此看出,紙質書仍然是大學生們閱讀的主要途徑,然而,隨著時代的發展,電子書和網上閱讀也以迅猛的勢頭增長。
3.關於每天是否讀書的問題,只有約19.67%的同學選擇是,約55.74%的同學選擇基本能做到,而24.59%的同學選擇了不是,只是偶爾會讀。超過半數的同學基本能做到每天都閱讀。
4.關於平均每天會花多長時間閱讀,約6.56%的同學在三小時以上,約67.21%的同學在13小時之間,約22.95%的同學選擇少於1小時,而約3.28%的同學選擇了基本不看書。由此看來,大部分同學每天的閱讀時間在13小時左右。
5.除課本外平均每個月會讀幾本書,約6.56%的同學選擇0本,約73.77%的同學選擇13本,約14.75%的同學選擇46本,約4.92%的同學選擇了6本以上。
6.在暑假生活中閱讀了多少本書,約6.56%的同學選擇0本,約50.82%的同學選擇了12本(含2本),約34.43%的同學選擇了34本(含4本),只有約8.2%的同學選擇了5本及以上。
7.面對豐富的大學生活,面對時間的安排,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傾向,他們最注重哪點,這道題給出了答案。約14.75%的同學更喜歡學習,當學霸,約27.87%的同學更喜歡閱讀,增長知識,約14.75%的同學更喜歡看電影,放鬆身心,約3.28%的同學更喜歡上網,享受時光,約29.51%的同學更喜歡參加社團或者兼職,鍛煉能力,而約9.84% =的同學選擇了其他。因為很可能喜歡大學生活的許多部分,因此這道題設為單選題,由此評估出哪一方面最得大學生重視。而由該樣本得到,參加社團和兼職來鍛煉能力最為受喜歡,緊隨其後的就是閱讀。因此當代大學生還是很注重培養自己的能力和素質的。
8.關於通常的閱讀地點的問題,約55.74%的同學選擇圖書館,36.07%的同學選擇自習教室,約73.77%的同學選擇寢室,約55.74% 的同學選擇家,約22.95%的同學選擇書店,約1.64%的同學選擇食堂,約6.56%的同學選擇其他。由此可見,寢室、圖書館、家和自習教室還是比較大眾的讀書地點。
9.關於閱讀主要來源的問題,約70.49%的同學通過自己購買,約55.74%的同學通過到圖書館借閱,約42.62%的同學通過向他人借閱,約 55.74%的同學通過下載到手機上閱讀,約32.79%的同學通過網上閱讀,約3.28%的人選擇其他方式。由此可見,自己購買到圖書館借閱和下載到手機上閱讀是閱讀的主要來源。
10.關於喜歡什麼類型的書籍,約59.02%的同學選擇了文學名著,約50.82%的同學選擇通俗小說,約34.43%的`同學選擇歷史傳記,約 21.31%的同學選擇經濟管理,約40.98%的同學選擇生活勵志,約14.75%的同學選擇宗教哲學,約19.76%的同學選擇自然科學,約 6.56%的同學選擇軍事,約1.64%的同學選擇法律,約32.79%的同學選擇專業書籍,約14.75%的同學選擇其他。排在前三名的是文學名著通俗小說和生活勵志,而專業書籍得到的喜愛程度仍然不夠。
11.在更喜歡哪種類型的文學作品中,約72.13%的同學選擇小說,約8.2%的同學選擇散文,約3.28%的同學選擇詩歌,約1.64%的同學選擇其他,約11.48%的同學選擇都喜歡,約3.28%的同學選擇不喜歡文學類。因此小說仍然是同學們的首選。
12.老師推薦的與專業相關的書是否積極去讀的問題,約22.95%的同學選擇通常都會找來看,約67.21%的同學選擇看一些,約9.84%的同學選擇從未。大部分的同學會看一些老師推薦的與專業相關的書籍。
13.關於是否會做讀書筆記的問題,約19.67%的同學選擇會,約34.43%的同學選擇不會,約45.9%的同學選擇偶爾,一些。相當一部分大學生有做一些讀書筆記的習慣,但也有相當比例的同學沒有做讀書筆記的習慣。
14.遇到喜歡的書,通常的做法,約59.02%的同學選擇用最快的時間將它讀完,約14.75%的同學選擇按照自己的計劃閱讀,約21.31%的同學選擇有時間就拿出來翻兩頁,約4.92%的同學選擇虎頭蛇尾,通常看不完。因此超過半數的同學還是對閱讀充滿興趣,但要注意是否會因為讀自己喜歡的課外讀物(甚至是小說),影響自己本來安排去做的事情。
15.關於對自己讀書量的評估,0%的同學認為自己讀書很多,約4.92%的同學選擇較多,約62.3%的同學選擇一般,約22.95%的同學選擇較少,約9.84%的同學選擇很少。由此可見,大部分大學生的讀書量還是不足,從中獲取的知識更是不夠。
16.大學生是否會關注和閱讀暢銷書,約31.15%的同學選擇會,約60.66%的同學選擇只是知道大概,不會去讀,約8.2%的同學選擇不關注。大部分大學生知道知道大概,這是緊跟時代步伐的一種表現,不能對於時代潮流熟視無睹,但也要仔細甄別,不能跟風而動,選擇適合自己有利於自身發展的書。
17.關於對於網路小說的看法,約24.59%的同學認為有鮮明的時代特徵,比較符合年輕人的口味,約22.95%的同學認為充分利用現代載體,利於傳播,約14.75%的同學認為內容和寫作技巧有待進一步提高,約37.7%的同學認為整體品位不高,質量較差。比較多數的同學不看好網路小說,這是要在魚目混雜的書堆里有雙明辨的慧眼,當然也不可否認的是其中有一些比較優秀的網路小說,但不能只作為消遣的工具。
18.讀書應該是求質還是求量的問題,約34.43%的同學選擇了寧可少讀,也要讀得有質量,約27.87%的同學選擇了泛讀,了解大意,能讀更多的書,約37.7%的同學選擇了努力既求質又求量,當然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這樣看來,對於這個問題的回答,三者的比例是差不多的,因此對於這個問題,不同的同學做出自己不同的選擇。怎樣讀得既有質又有量,值得我們的思考,我們是不是應該擠出更多的時間來閱讀,或者做些讀書筆記,提升我們讀書的質量。
19關於閱讀動力的話題,完全出於興趣愛好這一選項被選次數佔有效問卷總數的百分率約為83.61%,提高學習成績約為16.39%,拓展知識面,跟上時代步伐約為52.46%,提高個人素養和品位約為57.38%,消遣,打發時光約為45.9%,選擇其他的約為4.92%。可見,閱讀對於大學生們來說,並非是絕對功利的,絕大多數的閱讀是出自興趣愛好。提高個人素質也是大學生閱讀所追求的目標之一,其對於未來人生的塑造也是很有幫助的,在講究各方面素質發展的今天,大學生更應該拓寬知識面,閱讀確實是一種良好的途徑。
20關於閱讀最大困惑的問題,約21.31%的同學選擇了不知道讀什麼,約14.75%的同學選擇不知道怎樣讀,約19.67%的同學選擇 不知道讀了有什麼意義,約57.38%的同學選擇讀了但記不住,約40.98%的同學選擇讀了但用不上或者不會用。相對來說,閱讀之後記不住和不會用成為大學生們的閱讀困惑。怎樣學以致用,也許也是我們在閱讀的過程中要思考的。
21.閱讀帶來的最大幫助,約9.84%的同學選擇學到了很多知識,有助於學業,約29.51%的同學認為閱讀有利於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提升素質,約21、31%的同學認為閱讀活用了課余時間,使身心放鬆,約39.34%的同學認為閱讀拓展了視野,拓寬了知識面,0%的同學認為沒有幫助。由此可見,閱讀總歸是給大學生帶來了正面效應,以這些樣本來說,拓展視野和知識面尤其幫助大學生是在哪些方面,更加是出於其本身的主觀能動性。
;C. 研究性課題《網路文學對中學生的影響》的資料還有報告,問題
隨著信息技術的日益發展,互聯網猶如毛細血管一樣遍布我們城鄉各地,應該說互聯網帶來了深刻的社會變革,帶來了管理手段和生活生產的全面革新,極大的促進了社會的發展。而在這個網路普及化的時代,我們中學生與計算機的接觸也越來越頻繁,網路給予我們一種全新的感受,把我們帶入一個更廣闊、更精彩豐富的世界。
可是,在這股信息潮流中,我們中學生是否恰到好處地去利用網路,還是對網路形成一種不可遏制的沉迷呢?
據了解,我們現今有的網站形形色色無數種,而大多數佔76%的學生熱衷於聊天,選擇玩游戲的55%,只有不到20%的學生上網是真正搜索信息。
那麼,網路文學為什麼會對中學生產生如此巨大的影響呢?它影響著中學生的哪些方面,又產生了何種影響呢?
(一)、網路文學的出現與發展
網路文學的出現與網路的迅猛發展不無關系,它可以無需審核就直接發表,且以符號,網路語匯,聊天室流行的短語為句式。中學生的頻繁上網,促進了網路文學在中學生中的影響力。由於網路是一個傾訴的空間、宣洩的角落,網路文學成為它的表達方式之一,它前衛的對白、個性鮮明的人物形象在網路的虛擬中所擁有的真實與親切是吸引中學生的主要因素之一。在我們所調查的高中生中,8.04%的學生認為網路文學貼近生活,其語言情節都是基於現實生活的提煉,其形象是現實生活的縮影,能准確真實地反映內心世界,受其影響,中學生的作文水平有所提高,語言生動活潑,輕松自然,一改過去千篇一律的狀況,這個變化讓許多語文老師很是驚喜。
(二)、網路文學在哪些方面產生影響
通過調查我們了解到, 49.11%的中學生認為網路文學能使他們開闊眼界。它似一面多棱鏡、一個萬花筒,展現出色彩艷麗的世界;14.59%的中學生認為它有助於提高他們的文學水平;7.14%的中學生認為它可以提高網路技能。不難看出,中學生正處在一個思想、文學水平都不很成熟的階段豐富的情感和敏感的內心,使他們渴望交流、渴望得到理解,而又不願意在眾目睽睽之下讓人品頭論足,而網路文學正好為他們提供了一扇稱心的大門。看別人的文章,心靈得到回應,思想受到沖擊;寫自己的文章,沒人知道你是誰,又敞開了自己豐富多彩的內心世界,從自我封閉的牢籠中獲得解脫,同時也在經意和不經意間受到網路寫作風格的影響。諸如,加深自我關注,增強自我意識,多了一份對人生的思考、對世界的認識,鮮明的語言個性化等。許多中學生(尤其是女生)對安妮寶貝的文章非常喜愛,認為那些文字很深刻、現代、觸動人心;大多數男生則對俞白眉的網上論劍持有極大的興趣,在潛移默化中也有了自己對生活的思考。
事物往往有其兩面性,有利必有弊,也包括網路文學。在我們的調察問卷中,有3.57%的學生認為它不好。在我們對老師的采訪中,也有老師表示不贊同。他們說,常常發現學生在課堂上埋頭看網路文學;家長表示,在兒女的書包中發現的不只是武俠小說,而多了許多網路文學,有的還在深夜秉燭夜看。
在網路文學作品中,成年人的文章居多,其中一部分就中學生而言,現在看還有些為時過早。據調查,有30.36%的中學生很嚮往網路小說中的情節,18.75%的中學生常看網上的言情類作品。最具代表性的網路經典開山鼻祖《第一次親密接觸》,在中學生群中就十分走俏。因為它不僅把網路文化活生生地表現出來,還表達了一種大都市生活中普遍的理想。即渴望在敲擊鍵盤的過程中出現奇跡,希望在現實中被否定的浪漫在虛擬世界中成為現實。「痞子蔡」、「輕舞飛揚」在中學生群中的走俏程度,不亞於任何歌星、影星。在我們的調查中,有33.05%的人都承認,在看完《第一次親密接觸》後產生過有關網戀的想像。
網路聊天
網上聊天有著特殊的環境:虛擬空間,互不相識,隱藏身份,說話無拘無束,網迷可以毫不遮掩地表達自己的觀點,訴說知心話,也可以用虛擬的身份去炫耀、欺騙,進而發展的網上交友更是可以發泄感情,可以不負責任,尋找寄託。可是就是因為這種「神秘」,不知對方的身份,由交友不慎而使自己掉入對方設計的陷阱,喪物,喪財,甚至喪命屢屢皆是。比如瀏陽某重點中學女生劉某因上網交友而離家出走到湖北去投奔網上男友,在此後的半個月,學校、家庭心急大躁,給平靜的學校、家庭帶來嚴重的後果。
可是我們為何不曾充分利用網路對我們的這種與他人交流更加自由,渠道更寬廣的良機機會呢?網上BBS、OICQ等技術使學生與從不認識的他人更加接近討論問題,在此,我們還可以得到專家的指導,老師的指點,同學善意的批評等,這對我們中學生是有很積極的作用的。
D. 邵燕君:我為什麼要研究網路文學
作為一個身在「精英陣營」的「學院派」研究者,我為什麼要研究網路文學?這是我進入網路文學研究領域以來不斷被問、也不斷自問的問題。
其實,這個問題很簡單。我是搞當代文學研究的,研究當下的文學和文學現象本來就是我的專業本分。所以,真正的問題是,網路文學算是當代文學嗎?即使算,那麼是當代文學中有價值的部分嗎?本書中的所有論文都在回答這個問題。不過,我當時決定進入這個研究領域時,並沒有這么肯定的判斷,甚至不是出於一種理性的判斷,而是憑著本能的「直覺」。用一句現在網文圈很流行的話說,是「回到初心」。
但凡談到「回到初心」,往往意味著原來的路走不下去了。五年前,我「回到初心」,也是因為原來的研究道路走不下去了。至於為什麼走不下去了,要從我對「當代文學」這一概念的理解談起。
在我看來,「當代文學」最根本的屬性是它的「當代性」。優秀的當代文學需要傳達出當下人們最核心的焦慮和精神指向,負載這個時代最豐富飽滿的信息和元氣,並且找到一種最恰當的文學形式。這個「當下性」其實就是「時代性」。從這個意義上講,所有的文學都曾經是「當代文學」。所謂經典的「超越性」是穿透了那個時代,而不是逃離了那個時代。還是那句老話,不熟知一個時代的氣息如何勾畫一個時代的靈魂?如果說,文學是一個社會的夢幻空間。那麼,文學批評者的工作就有點像釋夢師。我們要在作者有意識的書寫背後,讀出一個時代的集體無意識;在貌似膚淺的流行背後,讀出人們深層的怕與愛;通過文學潮流的興衰把握時代精神的走向。這是當代文學研究最迷人的地方,也是最吸引我的地方。當代文學研畝畢雀究還有一個迷人的地方是它的介入性。我們的解讀和判斷能多少影響到作家的寫作、讀者的閱讀,乃至文學史的選擇。多奢侈啊!通過一種專業性的工作,你不但可以更有效地認識你所身處的世界,並且還有可能,哪怕是那麼一點點,改變你將要身處的世界。
正是抱著這樣的「初心」,我在留校工作的第一年就和幾個師弟、師妹們(當時他們正在讀研)成立了「北大評刊」論壇,並且以論壇為核心開設了選修課。那是2004年,那時網路文學已經渡過了萌芽期,開始蓬勃發展起來,但其燎原之勢遠遠沒有燒到主流文壇。主流文壇依然是文學期刊一統天下。我們選擇了十種最有代表性的文學期刊,逐期閱讀,逐篇點評,在網站上發表評論。評刊的工作堅持了六年,影響越來越大,當時文壇上幾乎無人不知北大有這么個論壇,有一群人在傻傻地讀文學期刊。然而,這個工作越做下去我的內心越是惶恐。因為,對期刊文學了解越深我的失望也越深,這些號稱支撐中國主流文壇的作品,離現實生活太遠,離我心目中的當代文學距離太遠。更讓人悲觀的是,造成這種局面的根本原因不在作家而在體制,那個曾經讓文學產生轟動效應的文學期刊和專業—業余作家體制,由於市場化轉型的失敗、片面追求「純文學」理念等多重原因,已經出現了嚴重的功能障礙乃至壞死,所謂的「文學圈」甚至不是一個遺世獨立的象牙塔,而只是一個與自說自話的小圈子。大量的讀者和業余作者流失,特別是年輕人大量流失,伴隨圈子化的是老齡化和邊緣化。這樣的土壤怎麼能產生真正的當代文學?而能產生當代文迅早學的土壤又在哪裡?我在失望中一步步陷入絕望。這是我的「絕望時刻」。
於是,我把目光轉向了網路文學。那是2010年前後。這時的網路文學經過十餘年的飛速發展已經非常強大,讀者接近2億,作者號稱百萬。盛大文學已經成立了網路文學的「航空母艦」,發出「誰更能代表主流文學」的挑戰。按照業內人的估計,此時網路文學與期刊文學的實力對比,大概是作者百倍之,讀者千倍之。不僅如此,網路文學在十年的發展中已經形成一套獨立的生產—分享—評論體系,形成多姿多彩的粉絲部落文化,這一切都對運轉了60年的主流文學體制和延續了近百年的「新文學」傳統發出挑戰。然而,對這一切,無論是主流文壇還是主流學術界,都幾乎是漠然的。傲慢與偏見讓我們視而不見。所以,當我停辦當時已成為品牌的「北大評刊」論壇,轉向網路文學研究時,很多人驚訝,不解,甚至認為是一種背叛。我也說不清我為什麼要研究網路文學,讓我跳下去的不希望而是絕望。如果說有什麼希望,就是我相信文學不會死,如果它已經不在我熟悉的地方了,一定在什麼我不知道的某個地方生長。
第一次在北大開網路文學的研究課程確實是一數悶場學術冒險。因為,對於我們要研究的對象,所有選課的學生都比我這個老師懂得多。他們懂,但是他們不敢說。在他們的閱讀經驗里,讀網路小說一直是一件不務正業的事。特別是上了中文系,在經典的威壓下,更是上不得檯面。我對學生們說,讓我們先把所有的金科玉律都放在一邊,回到一個樸素讀者的本心(那時,還不流行說「初心」)。我們說,「北大是常維新的、改進的運動的先鋒」。我們不必刻意維新,但要敢於相信自己的判斷。當年胡適等「白話文」運動的倡導者就是把引車賣漿者者流讀的白話小說列為正典,1980年代也是北大中文系的學生們一邊讀卡夫卡一邊讀金庸,老師們是在學生們的引領下才開始研究金庸小說的,之後才有金庸的經典化。我們要用我們的膽識和學識來守護本心,對於那些曾經陪伴過你、溫暖過你、激勵過你的作品,要心存感激。如果你覺得它們有價值,就要去捍衛這價值。不管有多少權威稱它們是垃圾,你都要敢於質疑,這些權威背後的「天經地義」是從哪裡來的,「從來如此,便對嗎?」
在我的鼓勵和慫恿下,學生們拿出了他們深藏的最愛。他們給我帶來了很多驚喜。老實說,這5年來不是我在給他們開課,是他們在給我開課,至少是我們在共同學習。作為老師不是不慚愧的,學生們安慰我說,老師,我們的課堂才是真正web3.0時代的,用戶自己生產內容!他們讓我真正理解了一個詞:有愛——這是包括網路文學在內的所有粉絲文化的核心概念。和他們在一起,我從來沒有懷疑過自己的選擇,因為我相信,愛在哪裡,文學就在哪裡。
進入網路閱讀後,我也有了我自己的最愛(我是貓膩的粉絲,詳見訪談),並且與兒子分享了。他當時正上小學。在他成長過程中,金庸和貓膩是我們討論最多的話題。藉助那些故事和人物,我們聊做人,聊處世,聊底線,聊情懷,聊什麼叫兄弟,聊什麼是真愛。每當有人問我網路小說有沒有正能量時,我就會說我兒子就是看網路小說長大的。這樣的經歷使我敢說,對於網路文學研究,我也是一定程度上的(雖然還很淺)「學者粉絲」了。就像「博士」(或稱「窄士」)是今天進入專業學術研究的敲門磚一樣,在未來的流行文化研究中,「粉絲」也是基本的入場資格。
在研究和探索的過程中,也有很多迷惑。最重要的迷惑有兩個。首先,雖然我們一直強調要入場研究,要創建一套獨立的網路文學評價體系和批評話語,但我們如何擺脫經典文學體系內的雅俗秩序?網路文學就是通俗文學的網路延續嗎?第二,我們鼓勵以「學者粉絲」的身份進行研究,但在研究過程中如何確定自己的知識分子立場,我們要告別精英情懷嗎?這兩個迷惑直到我讀到麥克盧漢的媒介理論的時候才有豁然開朗之感。
被譽為「先知」的麥克盧漢半個世紀前就提出了具有「哥白尼式革命」意義的媒介理論。它提醒我們跳出哺育我們長大的印刷文明的局限,從人類文明整體發展的「大局觀」審視人與媒介的關系。從媒介革命的角度出發,網路文學真正顛覆的不是雅俗秩序,而是構造雅俗秩序的印刷文明自身。未來作為一個概念存在的其實是「紙質文學」而不是網路文學,因為網路是電子文明的主導媒介,今天以印刷形式存在的各種文學都將進入網路移民。從這個意義上網路文學的重心在「網路」而非「文學」——並非「文學」不重要,而是我們今天能想到的和想像不到的「文學性」,都要從「網路性」中重新生長出來。所謂「內容一經媒介必然發生變化」,這正是麥克盧漢那句著名警句「媒介即信息」的核心要義。
麥克盧漢理論給我的更重要的啟示是,他認為,在媒介變革之際,先知先覺的知識分子有一個重要使命,就在在新媒介打擊徹底降臨之前,引渡舊媒介的文明成果。麥克盧漢的媒介理論常使人誤解他在歡呼印刷文明的崩解。恰恰相反,他一再警戒媒介變革可能帶來的文明中斷。如16世紀古登堡印刷技術興起時,當時注重口頭傳統的經院哲學家沒有自覺應對印刷文明的挑戰,很快被掃出歷史舞台,隨之而來的印刷術的爆炸和擴張,令很多文化領域限於貧乏。在媒介革命來臨之際,要使人類文明得到良性繼承,需要深通舊媒介「語法」的文化精英們以藝術家的警覺去了解新媒介的「語法」,從而獲得引渡文明的能力。
麥克盧漢的啟示讓我看到了自己工作的真正使命,這是我的「頓悟時刻」。我們研究網路文學不是為了割裂文學傳統,恰恰是為了延續文學傳統,而我們的入場式研究可以是一種引導式的介入。當然,在網路時代任何精英的引導都必須是自下而上式的而不是自上而下式的。我們必須從「象牙塔」進入「控制塔」,按照網路文學場域自身的邏輯去影響網路文學的發展。只有這樣,精英批評的「引導」才是真正有效的。
2014年在網路文學發展史上是十分重要的一年。這一年裡,聲勢浩大的「凈網」行動和同樣聲勢浩大的「資本」行動,讓網路文學這個某種意義上的「化外之地」成為了布爾迪厄所說的「文學場」——在這里,至少有三種力量在博弈——政治力量、經濟力量、網路文學「自主力量」。然而,精英批評的力量卻是缺席的。為了更好地發出聲音,2015年5月14日,我們正式成立了「北京大學網路文學研究論壇」,創辦《北京大學網路文學研究論壇報》,在由學生們運營的微信公眾號「媒後台」(meihoutaipku,2014年10月23日始運營)推出。全報分為三個板塊:《男頻周報》、《女頻周報》、《原創周報》。在創刊詞中,我寫道:「沒錯,我們是學院派。在這個政治、資本、網文三方博弈的『文學場』里,我們要堅守學院派立場,堅定不移地站在網文原生力量一邊,站在粉絲部落文化一邊,在媒介的千年之變中引渡文學傳統。校園是個好地方,或許書生意氣,卻可認真犯錯。讓我們盡情揮霍學院的純粹和青春的率真,原則問題有立場,筆端深處有情懷。」
本書是我和學生們共同研討的成果。這么說一點都不過分,包括上編「立場和方法」里收集的10篇代表性論文,也是「集體智慧」的結晶。這些論文大都寫於假期,經過一個學期的討論,我們發現了很多問題,擦出了很多火花,也積累了很多困惑。我通常會在假期寫一兩篇大文章,針對重要問題進行理論分析。這么做,一方面是對研究的有效推進,另一方面也是給學生們做一個示範,向他們展示,那些基於粉絲鮮活的個人體驗和網文圈「局內人知識」的研究,如何能夠轉化成符合學術規范的論文。所幸的是,這些論文都很快在權威刊物發表了,產生很大影響,有的還獲了重要獎項。每次獲獎,我都會向同學們「報喜」。不是自我誇耀,而是鼓勵他們,我們研究網路文學也是可以出「學術成果」的,我們的任務就是在獲得傳統學術體制接納的同時,在網文界和學術界之間架起一道橋梁。
我們的課堂也一直在努力打破壁壘,每個學期都要邀請幾位網文界的「大神」、「大人」(網文界對重要作家或網站經營者的尊稱,如晉江文學城的創始人冰心站長就常被稱為「冰心大人」)來課堂交流。本書下編「網文課堂」精選了6位嘉賓的課堂交流報告或學術訪談。這些「大大」都是網路文學界最具有原創性的網站創辦者或最具經典性的網路文學作家,他們進入北大課堂,與師生交流,是寶貴的一手材料。本書所附的網路文學大事年表,從網路文學生產機制、類型文的形成演變以及重要作家作品等角度,對網路文學近20年來的發展歷程進行梳理,可以算作一個簡要的網路文學史。還有一篇文學網站生產機制和粉絲文化研究,一篇網路文學作家生存狀態報告,都是很有參考價值的研究資料。這些都是學生們合作完成的,一起結集存檔。
晉江文學創始人冰心夫婦在北大網路文學課堂
有幾點需要特別說明。一個是,論文的編排基本按照寫作的時間順序。對於一些重要問題,如「什麼是網路文學」,「網路文學」與五四「新文學」傳統的關系,「網路文學」與「主流文學」的關系、與「媒介革命」的關系,「學者粉絲」的研究身份和立場方法,等等,我的思考是持續性的,觀點也在持續變化著。「今日之我」未必是,「昨日之我」定然非。編輯文章時看到前幾年的有些觀點不免臉紅,但仍咬牙留下來了。希望這些「原生態」的文章能夠生動展現一個來自精英陣營的傳統研究者從進入網路文學、理解網路文學,到成為一定程度「學者粉絲」的成長歷程。第二點要說明的是,由於這些文章都是在不同期刊發表的,目前學術界對於網路文學還缺乏一個具有共識的常識系統作為討論基礎,每篇文章都需要理論自足,並自備說明系統,所以有些觀點、材料,在幾篇文章里都反復引用了,集結出版時雖稍作調整,仍難免有重復之處,乞讀者忍受。另外,因為是「集體智慧」的結晶,大家在頭腦風暴時顧不上「知識產權」。論文中借用他人精彩見解、說法時,我盡量憑回憶標注,若有錯漏、疏漏之處,也請「小夥伴」們海涵。
雖說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學術,但我經常對學生們說,你們真趕上好時候了!若非千年一遇的媒介變革,學術新人怎麼可能還在讀書期間就擁有了「原住民」的話語資格?就要准備挑起學術大梁?網路文學研究終究是網路一代的事。希望我的研究能夠幫助他們順利過渡,從而真正完成網路時代的文學引渡。
E. 研究性學習報告《網路文學對中學生影響的研究》
摘要:隨著網路文學的發展,我們很有必要了解中學生對網路文學的看法,看清網路文學對中學生產生了那些積極或消極的影響。為此,我們小組就網路文學的定義及發展背景、
主要內容、對中學生的影 響作了初步研討。
關鍵字:網路文學、中學生、影響
一、網路文學的定義網路文學是以網路(Internet)為傳播媒介,在網路上創作、發布(首發)和流傳的作品為主流,用 平等的、雙向的、互動交流方式提供給普通受大眾喜愛的傳統文學。網站(論壇)純粹以發表和交流寫手 的作品為目的,或者還會辦一份電子刊物什麼的,但也僅僅在網上傳播,並不和傳統媒體接觸。傳統媒體 在網路上尋找適合紙媒的作品並購買(付費)然後出版(刊發) ,網站(論壇)大量吸收寫手作品,並主 動向傳統媒體靠攏,以自己出版(與傳統媒體合作)寫手的作品或以向傳統媒體推薦作品為目的。 網路文學是自由的,隨意的,不功利的,而且並不以紙媒的發表為最終目的。值得注意的是:還有一 種網站購買傳統媒體作品的版權在網上進行付費的下載和閱讀,此種做法實際是傳統媒體在網路上的延伸 不能歸入網路文學
二、網路文學發展的背景 網路文學發展的背景 發展隨著互聯網飛速發展,中國正在空前地邁向一個信息時代。據工業和信息化部 2010 年 4 月 22 日發布 的數據顯示,中國上網用戶人數逾 4 億人,網民總量居世界第一。 網路文學的產生,有著深遠的社會背景。隨著社會生活節奏的不斷加快,人們獲取信息的渠道更多、 更便捷,網路的直觀化,便利了許多讀者,特別是年輕一代已經不大習慣靜下心來閱讀傳統的紙質作品, 而是更加願意把看書的情感投入到網路中去,再者說,網路上的信息在很多方面是傳統文學刊物和書籍所 無法比擬的,使得傳統文學作品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並且,每個時代文學都有自己特定的表現形式, 這是時代的要求,也是文學的進步。
三、網路文學的主要內容與有兩千多年的傳統文學相比,網路文學還是個新生兒,還在襁褓啼哭中。雖然小,但一鳴驚人的哭 聲足以引起人們的注意。什麼是網路文學,至今還沒有給網路文學這一新鮮事物一個明確的定義,網民們 是不關心網路文學的定義的,他們只要恣意地寫,愜意地讀網路文學,有的人認為內容與網路有關:描述 網路上發生的事件與情感的才能叫網路文學,有的人認為應該在網路上首發的才能算是網路文學,還有人 認為利用網路的特點在網路上傳播的文學都屬於網路文學等。 正如文學有廣義和狹義一樣,網路文學也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在網路上首發的,屬原創網路文學;內 容與網路有關,利用網路的多媒體和 web 交互作用而創作出來的文學作品,稱為狹義網路文學;在網路 上傳播的文學,屬廣義上的網路文學。 網路文學的中,談情說愛的佔了絕大部分。目前網民中,18-35 周歲之間占 64.8%,因此,網路文 學的創作題材和語言風格必然與青年讀者群的年齡層次緊密適應,因此我們不難理解網路文學中的題材多 以愛情為主。最早風靡網路的網路文學要算蔡志恆(又稱「痞子蔡」 )的代表作《第一次親密接觸》 ,講述 一個凄美的愛情故事,這種以言情為主題的小說到處都是,與眾不同的是,它與網路有關,與網路聊天有 關,所以特別能引起網民的共鳴與幻想。還有《告別薇安》等少男少女們愛看的網路文學作品。雖說愛情 是文學永恆的主題,但任何時代,言情類,尤其是言男女之情類的作品,都不可能成為文學的主旋律。如 此大量的純言情類文字從網路作者筆下流出,說明了同樣大量的網路作者和網路文學目前的「生態」—— 以宣洩個人情感為主的練筆初級階段。 總體說來,網路文學作品給大多數讀者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其活潑精彩的語言風格帶來的閱讀快感。看 多了,就會產生這樣的想法:不指望年輕的網路寫手寫出深沉的、關懷社會的或者有什麼更遠大意義的作 品。
四、網路文學對中學生的影響網路文學作為一種新生事物,已經越來越普遍的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之中。正如之前對其他新生事物的 -1- 接納一樣,網路文學以其獨特魅力吸引了許多中學生的目光,並不斷影響著當代中學生。在本小組的調查 結論中, 調查范圍內的人有 54%的中學生經常閱讀網路文學,而家長的支持率僅為 10%。網路文學種類繁 多,但大多數人都傾向於言情都市類。他們認為網路文學對自己的影響僅以打發時間而已,至於周圍是否 對網路文學痴迷的人, 他們的答案是有很多, 並且對於周圍閱讀網路文學這種行為多數人沒有仔細觀測過。 根據我們小組對調查問卷的分析,對於網路文學痴迷的人群中,網路文學所顯示的消極的一面,影響 著中學生日常行為習慣極其嚴重。 例如,在我們對老師的采訪中,他們說,常常發現學生在課堂上埋頭看網路文學;家長表示,在兒女 的書包中發現的不只是武俠小說,而多了許多網路文學,有的還在深夜秉燭夜看。 網路文學作品中,成年人的文章居多,其中一部分就中學生而言,現在看還有些為時過早。據調查, 有 30.36%的中學生很嚮往網路小說中的情節,54%的中學生常看網上的言情類作品。最具代表性的網路 經典開山鼻祖《第一次親密接觸》,在中學生群中就十分走俏。因為它不僅把網路文化活生生地表現出來, 還表達了一種大都市生活中普遍的理想。即渴望在敲擊鍵盤的過程中出現奇跡,希望在現實中被否定的浪 漫在虛擬世界中成為現實。「痞子蔡」、「輕舞飛揚」在中學生群中的走俏程度,不亞於任何歌星、影星。在調 查中,有 33.05%的人都承認,在看完《第一次親密接觸》後產生過有關網戀的想像。 由於中學生處在一個思想、文學水平都不很成熟的階段,有豐富的情感和敏感的內心,因此他們渴望 傾訴,渴望交流,又不願讓自己的精神世界呈現在眾目睽睽之下讓別人評頭論足。正因為如此,網路文學 就為他們提供了一扇稱心的大門。看別人的文章,心靈得到回應,思想受到沖擊;寫自己的文章,沒人知 道你是誰,卻給了自己一個傾訴的空間,同時也在經意或不經意間受到了網路寫作風格的影響。
五、結論網路文學就是一個多元的空間,不同的故事、不同的文字,展示不同的靈魂與心態,不同的個性生活 與社會景象。這對於喜愛幻想並充滿好奇,對未來生活充滿希望的中學生而言,無疑是一面多棱鏡、一個 萬花筒。我們可以體驗不同的生活,我們有我們許多理想中的現實,有現實中色彩艷麗的理想世界。更重 要的是能展示自我空間,任自己的思緒馳騁。 網路文學是一把雙刃劍,作為日益成長的文學主體的網路文學,雖然已經發展壯大。但卻一直沒有解 決一個致命的問題,那就是文學性。既然是文學作品,首先就要以文學為前提,但由於如今的網路文學缺 乏文學性,因此閱讀網路文學作為一種娛樂消遣的方式是無可厚非的,但如果說要擴散知識面,擴大詞彙 量,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品,實在是牽強。同時,自己在創作網路文學的作品時,也要做到首先注重作品的 文學性。不要浪費思想,精力在無聊的言情,玄幻創作上。不要給別人製造不必要的閱讀時間。把握得好 就可以利用這把劍開辟出一條光明的道路,把握的不好便會一步步的把自己推進一個深淵。 網路文學對中學生的影響是必然且不可避免的,但是,我們是否能正確地把握好方向,走好我們的每 一步呢?我們期望老師、教育工作者乃至整個社會能給予我們及時、有力的幫助與引導。更重要的是,中 學生這個特殊的閱讀寫作群體,不能只是停留於模仿他人的風格。我們應以中學生的朝氣、活力、智慧與 氣質為網路文學注入自己的新鮮血液,使網路文學中有一塊屬於我們中學生的天地――自如瀟灑的、活潑 明麗的、富有時代氣息的我們自己的天地,在我們成長的道路上,在通往文學殿堂的道路上,開辟一片充 滿陽光的世界。 這次研究性學習,不僅提高了自己研究調查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學會了怎樣在網上學習、交流、查 找資料,並正確認識網路。
六、附錄(調查問卷) 附錄(調查問卷) 網 絡 文 學 對 中 學 生 的 影 響 ------調 查 問 卷
1、您平時是否經常閱讀網路文學( A、經常 B、不經常 C、很少 D、從不 ) -
2、您平時看哪些種類的網路文學 ( ) A、玄幻·奇幻 B、仙俠·武俠 C、言情·都市 D、其他
3、您認為網路文學對自己的影響( ) A、有助於學習 B、影響學習 C、打發時間 D、沒影響 4、家長是否支持您閱讀網路文學( ) A、支持 B、無所謂 C、不支持 D、不知道
5、您周圍是否有對網路文學痴迷的人( ) A、很多 B、一般 C、很少 D、沒有
6、您對他們行為的想法( ) A、贊成 B、不贊成 C、中立 D、與我無關
七.參考文獻資料 以上是我研究課題的全部內容 -3- 網路文學對中學生的影響 調查問卷
1、您平時是否經常閱讀網路文學( A、經常 B、不經常 C、很少 D、從不 )
2、您平時看哪些種類的網路文學 ( A、玄幻·奇幻 B、仙俠·武俠 C、言情·都市 D、其他 ) 3、您認為網路文學對自己的影響( A、有助於學習 B、影響學習 C、打發時間 D、無影響 ) 4、家長是否支持您閱讀網路文學( A、支持 B、無所謂 C、不支持 D、不知道 )
5、您周圍是否有對網路文學痴迷的人( A、很多 B、一般 C、很少 D、沒有 )
6、你對他們行為的想法( A、贊成 B、不贊成 C、中立 D、無關緊要 ) 平時是否經常閱讀網路文學 3% 17% 平時看哪些種類的網路文 學 -413% 17% 55%
六、附錄(調查問卷) 附錄(調查問卷) 網路文學對中學生的影響 調查問卷
1、您平時是否經常閱讀網路文學( ) A、經常 B、不經常 C、很少 D、從不
2、您平時看哪些種類的網路文學 ( ) A、玄幻·奇幻 B、仙俠·武俠 C、言情·都市 D、其他 3、您認為網路文學對自己的影響( ) A、有助於學習 B、影響學習 C、打發時間 D、沒影響 4、家長是否支持您閱讀網路文學( ) A、支持 B、無所謂 C、不支持 D、不知道
5、您周圍是否有對網路文學痴迷的人( ) A、很多 B、一般 C、很少 D、沒有
6、您對他們行為的想法( ) A、贊成 B、不贊成 C、中立 D、與我無關
F. 網路懸疑小說社會實踐調查報告怎麼寫啊
網路懸疑小說社會實踐調查報告一般包括以下內容:
研究背景和目的:介紹網路懸疑小說的定義、發展歷程以及研究目的。
文獻綜述:對網路懸疑小說的發展現狀、特點、類型等進行系統性綜述,並結合相關理論進行分析。
調查方法:介紹本次調查所採用的方法,如問卷調查、訪談、案例分析等。
調查結果:根據調查數據和案例分析,對網路懸疑小說的社會影響進行深入剖析,如讀者群體特徵、閱讀行為、心理需求等方面。
討論與結論:對調查結果進行綜合分析,提出相應的討論和結論,並探討網路懸疑小說的未來發展趨勢。
參考文獻:列出本次研究所參考的文獻資料。
確定研究問題和研究范圍,避免過於寬泛或狹窄。
採用科學合理的調查方法,確保數據的准確性和可靠性。
在分析數據時,要注重定量和定性相結合的方式,充分考慮不同數據類型的差異性。
在撰寫結論時,要客觀公正地評價網路懸疑小說的社會影響,避免主觀臆斷。
在寫作過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幾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