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網路小說作家收入排名
A. 一個作家的普通收入是多少
作家的普通收入不同時期,收入不同。
作家的稿費,不僅包括各大報刊、雜志及論壇找他寫稿的費用,若有網站購買他的文章,作者也會獲得一定的稿費,但一個作家的普通收入,其實沒有人們口中說得那麼高,20世紀80年代末,一個作家的普通收入大約只有1200元左右一個月,每年大約有4800元的補貼,但這個時期的作家,收入並不寬裕。
(1)2020網路小說作家收入排名擴展閱讀:
作家專家的一個分支序列,以寫作為業、從事文學創作有成就並寫出好文章的人。
1、人民團體:中國文聯、中國作家協會以及各級作家協會會員。
2、專業技術職務資格: 文學創作系列職稱。
3、電影、電視及戲劇劇本文字創作人員等。
寫作的人,也特指文學創作上有盛名成就的人。因此,一般能被稱為「作家」者,其作品大都能夠獲得出版發行,歷史悠久。相對於「作者」一詞而言,「作家」一詞的褒義明顯較強,所以這詞很多時候會被用作為一種客套敬稱,或作為一種提高自己身價的標簽,流於溢美,因此,被稱為「作家」的網上寫手、自由撰稿人為數不少。
B. 筆趣閣年入62億,比正版還掙錢
筆趣閣年入62億,比正版還掙錢
筆趣閣年入62億,比正版還掙錢,繁榮的網文市場背後,暗藏著龐大的盜版產業鏈。雖然商業價值深受認可,但國內網路文學這二十多年都受困於盜版問題,且從未根除。筆趣閣年入62億,比正版還掙錢。
筆趣閣年入62億,比正版還掙錢1
你看過網路小說嗎?聽說過筆趣閣嗎?
近日,筆趣閣盜版網文年入62億,5年掠走300億元的消息引起了網友熱議,這個盜版 網站對網文作者的合法利益造成了極大傷害。
據悉,筆趣閣誕生於2012年,其創始人因盜版網文迅速實現財務自由,而後移居新加坡。
但他「好心」的將筆趣閣相關網站的開源代碼,以及如何建站均公布了出來,在一些商家手中僅需100元就能買到源碼。
於是這些年出現了千千萬萬個披著「筆趣閣」外衣的盜版平台,形成「筆趣閣宇宙」,依靠著「搬運」小說章節獲取非法收入,年收入達到了驚人的62億元。
據@每日經濟新聞 報道,一位諳熟網文行業的資深人士透露,筆趣閣不會去搬運已完結的小說,專偷正在更新的內容,這導致作家收入銳減。
天眼查App顯示,截至目前,「筆趣閣」商標申請共有50餘條,申請人包括傳媒公司、電商公司、信息技術公司等,成功注冊的有20餘條。
筆趣閣相關軟體著作權登記也有超70條,含「筆趣閣軟體」「筆趣閣平台」「筆趣閣小說閱讀器」「筆趣閣免費小說大全」等,著作權人達55家公司。
筆趣閣年入62億,比正版還掙錢2
網文界苦盜版久矣。5月26日,中國版權協會、20家網路作協、12家網文平台與唐家三少、蝴蝶藍、貓膩等522名網文作家聯手共同發起反盜版倡議,這也是網路文學行業誕生以來最大規模集體倡議。
繁盛之下,網路文學盜版問題為何反而難解?
2021年網文產業規模達358億元
根據中國版權協會發布的《2021年中國網路文學版權保護與發展報告》(下稱:《報告》),網路文學已成為中國數字文化產業的重要內容源頭。2021年,中國網路文學用戶規模5.02億,占網民整體的48.6%,同比增長9.1%;產業規模達358億元,同比增長24.1%。
從行業數據來看,影視動漫和網路文學之間的關系早已「密不可分」,這也讓網文的商業價值受到行業認可。
公開數據顯示,2019年至2020年,在全國排名前50的文化產業IP中,網路文學原生IP佔比最高,達40%。2021年中研網公布的調研數據顯示,彼時橫店影視基地的110個劇組中,有23個劇組涉及的題材由網路小說改編,佔比超過五分之一。
以動漫改編為例,騰訊動漫曾和閱文動漫共同啟動「網文漫改計劃」,更有《全職高手》《魔道祖師》《天官賜福》等網文IP改編的動漫作品,不僅在國內人氣居高不下,在海外也有一定影響力。
「影視動漫行業對於網路文學IP依賴,早已有之。影視動漫本身是一個高製作、高投入的行業,改編網路文學IP最大的優勢是,能在投入之前就可以測試市場的真實需求,減少對於一些作品盲目投入製作和宣傳形成的成本。」
艾媒咨詢CEO張毅向《證券日報》記者說道,「網文IP這幾年不僅僅在中國市場深受歡迎,在海外也反響不俗。在華文地區,以及對中國文化比較關注的國家,影響都很大。」
閱文集團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閱文旗下海外門戶起點國際上線約2100部中國網路文學的翻譯作品,吸引和培育了20多萬名海外創作者,原創作品約37萬部。
2021年盜版損失規模達62億元
繁榮的網文市場背後,暗藏著龐大的盜版產業鏈。《報告》顯示,行業收入主要來自用戶付費和版權運營,網路文學單用戶月平均付費為14.5元,網路文學平台的平均版權運營收入佔比約為25.3%。
中國數字文化產業規模達到7841.6億元,同比增長14.7%。網路文學的IP全版權運營影響了游戲、影視、動漫、音樂、音頻等合計約3037億元的市場,即網路文學及其IP運營對數字文化產業的影響范圍將近40%,比2020年增加了約2個百分點。
雖然商業價值深受認可,但國內網路文學這二十多年都受困於盜版問題,且從未根除。
《報告》顯示,2021年盜版損失規模達62億元,同比上升2.8%,約占網路文學市場規模的17.3%;多數網路文學平台每年超過80%的作品會被盜版;高達82.6%的創作者深受盜版侵害。
今年3月份,晉江文學城的工作人員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目前圍繞在網文版權保護方面的.難題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方面,低廉的盜文成本使得很多針對文字的防盜技術手段從根源上無法起到很大作用;另一方面,維權訴訟時間長,成本高,判罰額度低,也使得很多被侵權作者被迫「放棄維權」,從而讓侵權行為更加肆無忌憚。
盜文現象屢禁不止,也讓一部分盜文網站賺得盆滿缽滿。《報告》中提到,以筆趣閣為典型的盜版商已形成「盜版——分發——廣告」一條龍的黑產鏈條。據了解,筆趣閣是一家成立於2012年的網站,創始人靠盜版網文實現了財務自由。其在移居新加坡後,把「筆趣閣」相關網站的開源代碼以及如何建站向外公布,形成「筆趣閣宇宙」,年入數十億。
娛樂產業分析師張書樂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網文盜版容易,付費用戶截圖或手打均可,傳播便捷,且部分盜版 網站設置在境外,開設者匿名,難以查處。
在此基礎上,本次參與倡議的業內人士普遍認為,治理盜版最有效的措施是「關聯平台加強盜版內容檢索能力和版權保護意識,封鎖盜版賬號/網站/內容」;關鍵是推進全國性版權保護監管機制的落地,壓實搜索引擎、應用市場等平台的自治責任,從源頭切斷盜版利益鏈。
筆趣閣年入62億,比正版還掙錢3
據每日經濟新聞報道,近日,網文平台「筆趣閣」忽然「火」了,千千萬萬個披著「筆趣閣」外衣的盜版平台,形成「筆趣閣宇宙」,依靠「搬運」小說章節獲取非法收入。
據5月26日中國版權協會發布的《2021年中國網路文學版權保護與發展報告》數據,2021年,中國網路文學盜版損失規模為62億元,近九成網文平台和近八成作家一致認為,盜版屢禁不止的原因是:科技手段降低了盜版成本。盜版平台及搜索引擎、應用市場成為網路文學盜版侵權的「三座大山」。
也是在5月26日當天,唐家三少、貓膩等522名網路作家聯名倡議:呼籲將技術應用於版權治理,搜索引擎履行平台責任,應用市場加強版權審查。這也是近年來網路文學行業最大規模的一次集體呼籲。
沒有絕對安全的著作權技術保護措施
網路文學盜版損失規模為62億元,這也意味著盜版行為背後的可觀收益。目前看,科技發展對版權保護的確會產生負面影響。著作權保護的是有獨創性的表達,這種表達必須固定在一定的載體上。
隨著歷史的演進,表達載體從石頭、龜殼和樹皮,演變成紙張,直到今天普遍使用的電子存儲介質。從手抄書到復印機再到鍵盤上「Control+C」,獨創性信息通過電子手段存儲、傳輸和訪問,信息處理的效率呈指數級增長。
因此,從技術的發展來看,科技發展增加了版權作品的流通和商業化利用,同時也帶來了盜版泛濫的問題。
由於網路文學作品很多直接發表在網路文學平台上,盜版者省去了傳統盜版中將紙質載體上信息電子化的程序,直接得以挖掘、復制和傳播;盡管著作權法賦予了權利人和利害關系人對版權作品施加技術保護措施,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技術保護措施和技術規避措施的發展總是如影隨形。
無論是時間戳還是區塊鏈等數字版權管理系統,但沒有絕對安全的著作權技術保護措施。因此,希望通過技術保障來壟斷或阻礙獨創性信息的開放和流通,難免力不從心。著作權畢竟不是商業秘密,如果通過降低版權作品的曝光度或者對作品發表施加限制,那麼又與著作權促進文化繁榮和傳播的宗旨背道而馳。
平台責任需要明確邊界
平台承擔版權保護義務具有正當性,但責任需要明確邊界。正如一些專家所言,法律作為激勵機制的有效性,依賴於行為的可觀測性和可驗證性。這兩個條件意味著法律的信息成本,也決定了法律的邊界。法律對行為特性的這種依賴性,決定了著作權法必須更多地採用懲罰而不是獎賞機制來保護著作權。
實踐中,網路作品的傳播離不開技術平台的參與和支持。因此,法律機制希望把平台成為侵權責任的連帶主體,希望平台在懲罰機制的壓力下幫助版權人凈化市場,驅逐盜版信息的傳播。
這也是對網路平台適用通知刪除規則的經濟學原理的實踐。因為平台有能力檢測盜版信息時,平台的作為是有效率的;如果求助版權局或法院,程序漫長且成本高昂,最後還是需要網路平台在技術上協助執行。
但是平台是多種多樣的,每種平台的技術原理和網路功能是不同的。網路文學平台對於維護網路版權自然是不遺餘力的,因為它們和版權人是利益共同體,能從打擊盜版中直接獲益。但確保信息高效流通的信息分發平台,其主要職責和第一要務並非保護版權,甚至某種意義上是反版權的,即反對信息的獨占和壟斷,例如前文提及的搜索引擎等。
因此,各國法律都針對平台性質設定了不同的版權(協助)保護義務。例如,提供網路自動接入服務或自動傳輸服務的網路服務提供者對於某些版權侵權行為並不承擔賠償責任。
同樣,應用市場也無法確保每一個上傳到市場中的APP在經營中不會從事版權侵權行為。這與傳統的商場無法確保每個租出去的專櫃絕不售假是一樣的道理。
當然,應用市場有相應的保護知識產權的提醒和告知義務,在得到侵權信息後,對侵權APP作下架處理等。但這些義務並不能無限擴大,否則就會影響或誤傷到非專有信息的提供和傳播。
歐盟《數字單一市場版權指令》中數字版權「過濾器條款」也引起巨大爭議,問題的實質在於:用戶原創內容(UGC)平台沒有獲得權利人對特定作品的授權許可時,平台能否通過有效的技術手段,對UGC內容進行審核和過濾,同時「盡最大努力」獲得版權授權或確保未經授權內容不可獲得?因此,法律不可能讓每個網路平台成為「版權警察」。
如何從源頭解決盜版
如果從源頭上解決盜版,那麼平台和應用市場自然也就無法「助紂為虐」。如果說某個平台主要功能就是分發盜版信息,那麼平台成立的目的就是非法的,這種嚴重的盜版不僅是民事維權的對象,也是刑事打擊的重要內容。此次新聞報道中提到的「筆趣閣」,無疑具有這樣的「特點」,也理應用保護知識產權的法律武器著重治理。
回到如何保護網路文學作品著作權本身,權利人需要依法設定技術管理措施,加強自力救濟。同時,藉助於良好的司法環境來委託第三方專業力量打擊盜版。
最後,需要我們每個人把尊重原創和保護版權作為一種信仰。消費者都願意為文化消費買單,那麼盜版自然會失去它的市場。
C. 作家富豪排行榜(作家富豪榜有那些)
第一,唐家三少,年收入1.2億,可以說是邊肖的發起人。他的作品很多,但最好的是《斗羅大陸》,包括第二部《絕世唐門》和《龍王傳說》還在寫。我覺得邊肖的寫作和其他作者的不同之處在於,他融入了自己的生活經歷和感受,讓人覺得很真實,很有血有肉。
第二名,天蠶土豆,年收入6000萬!這個大家應該都很熟悉。你一定知道《斗破蒼穹》,《武動乾坤》是什麼。雖然他的《大主宰》更新很慢,但還是很精彩。
第三,我吃西紅柿,年收入5000萬!這個很厲害,所以他大學就開始寫作,大三輟學專心寫作。名著是《星辰變》,但最出名的應該是《莽荒紀》。
第四名,是月關,年收入4800萬元!這部大作邊肖很喜歡《回到明朝當王爺》,感覺寫得很好!關有著深厚的歷史和文學修養,他的作品在歷史上很有專業性。
第五名,骷髏精靈,年收入4600萬!這位作家的特點是非常喜歡用第一人稱寫作,作品中的人物感情豐富,尤其是女性人物。邊肖認為最好的是《聖堂》。網路上說這五名是收入最高的了!
作家富豪榜最新榜單
第1名:楊紅櫻2500萬
第2名:郭敬明2300萬
第3名:鄭淵潔1950萬
第4名:當年明月950萬
第5名:曾仕強780萬
第6名:郎咸平600萬
第7名:李可580萬
第8名:韓寒460萬
第9名:尹建莉448萬
第10名:天下霸唱420萬
2020年網路小說作家排行榜:
第一名:唐家三少。籍貫:北京,版稅收入1.1億元人民幣,年齡34歲,代表作《斗羅大陸》。是的沒有錯,今年還是由唐家三少再次登頂網路小說作家收入排行榜第一名,這也是他再次登頂作家收入榜第一的一年。
第二名:天蠶土豆。籍貫:四川,版稅收入4600萬人民幣,年齡26歲,代表作《斗破蒼穹》《大主宰》。
第三名:辰東。籍貫:北京,版稅收入3800萬人民幣,年齡34歲,代表作《完美世界》。
第四名:骷髏精靈。籍貫:山東,版稅收入:2800萬人民幣,年齡34歲,代表作《星戰風雲》。
第五名:高樓大廈。籍貫:山東,版稅收入2100萬人民幣,年齡35歲,代表作《叱吒風雲》。
第六名:煙雨江南。籍貫:遼寧,版稅收入2000萬人民幣,年齡41歲,代表作《塵緣》。
第七名:跳舞。籍貫:江蘇,版稅收入1600萬人民幣,年齡34歲,代表作《天啟之門》。
第八名:月關。籍貫:遼寧,版稅收入1500萬人民幣,年齡43歲,代表作《回到明朝當王爺》。
第九名:烽火戲諸侯。籍貫:浙江,版稅收入1450萬人民幣,年齡29歲,代表作《雪中悍刀行》。
第十名:流浪的蛤蟆。籍貫:吉林,版稅收入1420萬人民幣,年齡40歲,代表作《龍神訣》。
1唐家三少2我吃西紅柿3天蠶土豆4骷髏精靈5血紅6夢入神機7辰東8耳根9柳下揮10風凌天下網路作家富豪榜排名1-10位。11跳舞12魚人二代13蒼天白鶴14高樓大廈15無罪16月關17天使奧斯卡18忘語19貓膩20打眼網路作家富豪榜排名11-20位。
D. 網文作者月收入大概多少
2019年中國網路文學作者數量達到1936萬人,簽約作者數量達到77萬,女性作者數量提升較快,超越了男性作者。統計數據還顯示,網文作者平均月收入5133.7元。月收入達到5133.7元。
這個數字看上去其實還是挺美的,但需要注意的是,這是1936萬人的一個平均數。就像我們每年被各種數據平均了一樣,看上去喜氣洋洋,形勢一片大好,但如果將數據細化,則會很沮喪。
從上不難了解,2000元/月以下及暫無收入佔比44.6%,看到這個數據會不會大吃一驚?換句話說,在從事網文的作者之中,有將近一半是炮灰。2000元—5000元/月佔比24.1%,5001—10000元/月佔比20.1%,10001—20000元/月佔比7.1%,20000元/及以上為4.1%,是不是很沮喪?
其實,如果我們把月收入從5000到20000元以上的三個部分忽略掉,你會看到一個更沮喪的數據,即月收入在五千以下的(包括月沒收入的)佔到68.7%,而在這68.7%的人之中。
有將近三分之二的人月收入在2000元以下或沒有收入的。從這個角度來看,如果全職寫網文,把網文作者定義為非失業狀態的話,從事網文行業的有半數處在貧困線上,拖了網文從業者的後腿。這是一個很可怕的數字。
別看官方使勁在吹,或者我們經常能看到一個成功者靠網文一夜暴富的新聞,實際上與所有的行業一樣,站在金字塔頂端的始終只有那麼幾個人,按照上面數據顯示,只有4.1%。在這份報告中還有一個信息,學歷主要集中在大學本、專科,地域上重點分布在二三線城市。
在年齡分布上,90後年輕作者佔比達44.6%。什麼意思呢?就是說網文作者大部分集中在二三線城市,在二三線城市無論是租房還是賣房。
壓力都很大,即便是三四線城市,現在的房價普遍都在每平米五六千,個別二三線城市甚至有過萬的,如果是背了房貸,再加上物價飛漲的因素,每月5000的收入過不了日子,如果很不幸有二胎,沒有10000以上的收入是沒法度日的。
那麼問題就來了,按照上圖顯示,前面三檔的收入人群,即有88.8%的人無法在二三線城市生活,只夠在三四線城市勉強度日。而月收入在2000以下或沒有收入的那44.6%的作者,要麼住山上去,與世隔絕。
過陶淵明一樣的隱居生活,要麼兼職。注意,在從事網文寫作的人之中,90後年輕作者佔比達44.6%,有接近一半是90後或更小的年輕人,我不知道該為年輕人趕上了網文時代而欣慰,還是該為他們悲傷。事實上無論是網文還是傳統文學。
本質是一樣的,靠寫文為生,從這個角度來看,不管你從事的是哪一類文學創作,哪怕你是走在時代前沿的網路文學作者,也無法擺脫「從文者一直都是以窮困者多」的魔咒,不然也就不會有「窮酸」一詞流傳下來並沿襲至今了。
這無疑是莫大的悲哀。最後再來看一個數據,同樣是被平均了的:從上我們看到一個被突出了的標題:日均創作。
4.5小時,月均入超過5千。每天干四五個小時的活,月收入可以超5000,太舒服了!關於收入問題,前面已經談過了。現在來談談創作時間。按照我個人的碼字速度,四五個小時如果專注不開小差的話,三四千字沒太大問題。
前提是不卡文,要寫得順,要是遇上卡文就難說了。但我走的是傳統出版的路子,一本書也就二三十萬字。而網文動輒幾百萬,上千萬字,如果每天只寫三五千字是不現實的,網站方也不會饒過你。如果是正常更新的話。
我估計每天至少得寫6到8小時左右,這個從上其實也能看得出來,據上圖統計,每天8小時及以上的佔18.6%,5到8小時的佔22.5%,這部分相加就是41.1%了,換句話說,有41.1%的人每天碼字的時間平均在8小時左右。
千萬不要認為這8小時是朝九晚五的上班時間,除非你功成名就了,家人朋友都能理解你的創作。
不然的話,這8小時你得擠出來,因為你是「坐家」嘛,家裡的事情你就得管,特別是結了婚的人,另一半拍拍屁股上班去了,家裡的事你就得承擔下來,包括買菜做飯,甚至還包括帶孩子。寫本文的目的,倒不是在替網文作者倒吐水。
只是按事實說話,照數據分析。實事求是地講,網文作者真的很辛苦,對大部分人來說,他們是看不到希望的,只憑著一腔熱血,或者因為特別喜好文字而在堅持著。他們掙不了多大的錢,卻承受著因了碼字而帶來的身體上的痛苦。
職業病每個行業都有,但是每個行業里不是人人都會犯職業病,唯獨從事寫網文的,抓一把過來,十個人之中至少有九個帶了職業病。他們為夢想而堅持著,卻承受著生活帶來的痛苦和煩惱,每個行業都有保險,而網文作者作為自由職業。
是沒有社保的,生病了,只能自己負擔。在繁榮的背後,是一大群在貧困線上掙扎的作者,在當下大多數媒體都在吹噓網文的時候,誰在真正關心他們的生活?誰又為他們的生活保障發過聲?似乎在一片叫好聲中,說一聲相反的聲音。
就不合時宜了似的,集體歌頌,而對絕大多數作者的生活狀況卻視而不見。這不該是一個繁榮的行業該有的現象。既然網路文學已經被重視,已經被視為一種職業,甚至很多優秀的作品已被認可,那麼,無論是作為一種職業。
還是對這份職業最起碼的尊重,就該有相應的政策、法律隨之跟進。比如,眾所周知的霸王合同,相關部門應該制訂標準的合同,使各大平台的合同能統一起來,從而維護作者的基本權益。比如,各省各地都成立了網路作家協會,協會的作用不該是錦上添花,而更應雪中送炭。